日期:2012/04/03 喇嘛網
釋迦牟尼(梵文:शाक्यमुनि,Śākyamuni),原名悉達多·喬達摩(巴利文:Siddhattha Gotama;梵文:सिद्धार्थ गौतम,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釋迦族人,尊稱為「釋迦牟尼」。佛教創始人。成佛後的釋迦牟尼,被尊稱為佛陀,意思是徹悟宇宙、人生真相者。佛陀都有十種稱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華嚴三聖,中間是釋迦牟尼佛﹙又稱盧舍那佛、毗盧遮那佛﹚,但這裡稱之為毗盧遮那佛﹔佛的左邊是普賢菩薩,騎白象﹔右邊是文殊師利菩薩,是騎青獅子。
世俗姓名
「釋迦」是他所屬的部族名稱,有「能」、「勇」的意思;「牟尼」意為「文」、「仁」、「寂默」,所以漢譯又作能仁寂默、釋迦文佛等。在《梨俱吠陀》的誦詩中,曾經記載一種出家修行者,稱為「牟尼」,他蓄長髮、著褐色的髒衣、可以飛行空中,喝飲毒汁而無事,所以「釋迦牟尼」,又可以被意譯為「來自釋迦族的修行成就者」、「釋迦族的聖人」。
「悉達多」〈 梵文 Siddhartha,巴利文 Siddhattha〉,意思是「吉財」、「吉祥」、「一切功德成就」,又作「薩婆曷剌他悉陀」(梵文 Sarvarthasiddha)意為「意義成就」或「一切義成」。這才是他的真正名字。
傳統上認為「喬達摩」或「瞿曇」(Gautama)是釋迦牟尼的氏族名稱,即釋迦族祖先的姓氏。但這應非他的姓氏,而是依照當時印度貴族的習慣,由《梨俱吠陀》讚歌的作者仙人家族Gautama,所取的另一個名字。
生平事跡
出身於迦毗羅衛國(Kapilavastū)王族,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其生卒年代,北傳佛教根據漢譯《善見律毗婆娑》中「出律記」推斷為公元前565-前486年,南傳佛教則作公元前624-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前543年。有研究認為南傳佛教的推斷誤算一周期60記年。
覺悟以前
根據經典記載,釋迦牟尼降生七日後,母親過世,由姨母大愛道(Mahāprajāpati,音譯為摩訶波闍波提,又叫瞿曇彌 Gautamī)撫養成人。他從八歲開始,向毘奢婆蜜多羅學習文化,向羼提提婆學習武藝,從小在宮中過著舒適的生活。成年後,先後娶三個妃子為妻,並建三幢宮殿安置她們,第一宮納善覺王之女耶輸陀羅妃,第二宮納摩奴陀羅妃,第三宮納瞿多彌妃;以耶輸陀羅為正妃,並與她生有一子羅睺羅。
據說他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雖窮究婆羅門祭司及梵天創世等末法經教,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6年。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夜睹明星「悟道」,證得揭示諸法實相的無上正等正覺,而成為佛陀。
成佛之後
佛陀悟道之後,在鹿野苑開始傳教,為憍陳如等五人宣說「四聖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道理,稱之為「初轉法輪」。此後說法住世四十五年,度化了許多弟子,其中著名的有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難等。八十歲時,佛在毗舍離城,已患重病,雨季過後,偕弟子向西北行走,農曆二月十五日因食物中毒,佛告知弟子們將入涅槃,弟子們都守候在身邊,聆聽佛陀的最後教誨。夜裡須跋陀羅(Subhadda)去求佛開示,成為佛陀的最後弟子。佛在拘屍那羅城附近的婆羅雙樹下入滅。火化後的舍利(人體火化後的遺留物)由摩竭陀國王阿闍世和釋迦族等八王帶回建塔(即舍利塔)供養。大迦葉尊者繼承佛祖衣缽,帶領大眾繼續精進修行、弘揚佛法。
|
|
著名弟子
|
佛陀在婆羅雙樹間進入涅磐
|
佛陀在世說法時,有聞名的十大弟子,他們是:大迦葉(頭陀第一) 目犍連(神通第一) 富樓那(說法第一) 須菩提(解空第一) 舍利弗(智慧第一) 羅睺羅(密行第一) 阿難陀(多聞第一) 優婆離(持律第一)迦旃延(議論第一) 阿尼律陀(天眼第一)。
比丘尼眾中的皎皎者,則有大愛道比丘尼、蓮花色比丘尼等。
重要學說
佛陀進入般涅槃後,弟子們彙集、整理佛陀一生的言傳身教,通過幾次結集,形成經、律、論「三藏」。隨著佛法傳播範圍的日益擴大,佛教逐漸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四聖諦
佛陀悟道後最早傳授的真理:「苦、集、滅、道。」又稱四真諦、四正諦。《涅槃經》十五曰:「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是故又流轉,生死大苦海。」根據對現實的深刻觀察,佛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這就是「苦諦」。只所以有這種種痛苦,是因為有產生痛苦的根源,主要是貪、嗔、癡三毒,這就是「集諦」。要想去除痛苦,就要消滅產生痛苦的原因「貪、嗔、癡」,這就是「滅諦」。是不是想滅掉三毒,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滅掉呢?不是的,必須要去修八正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道諦」。這是從表面現象到深層原因的逆推過程。反過來說,就是修道除惡、滅貪嗔癡,就可以避免痛苦,脫離輪回。
八正道
八正道是佛弟子修行的八項內容:「正見解、正思想、正語言、正行為、正職業、正精進、正意念、正禪定。」八正道跟「戒、定、慧」的修行次序有所不同,它以智慧開始,首先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正確的思想,這就涉及到人們常說的「慧根」,在起修之前應該先有些許基礎,否則會障礙重重、不得要領;然後才屬於持戒的範圍:語言、行為、謀生都要符合法律、合乎禮儀,這里語言擺在行為之前,可見謹防禍從口出十分重要;跟在大乘「六度」中一樣,「精進」貫穿修道的整個過程;跟見解、思想比起來,意念屬於深層的心理範疇,處於思想產生之前的階段,前面粗淺的內容規範以後,才能做到控制深層的微細意識,如果能夠控制意念,基本上就可以進入禪定了。從禪定中獲取的智慧,又可使前面的修行提高層次。因此八個環節是互相影響、相輔相成的。
三十七品
又稱三十七品助道法,大小乘佛教修行的基本內容,是趨向解脫、獲得開悟的基礎。分為七種:
一、四念處:1)身念處,觀身不凈;2)受念處,觀受是苦;3)心念處,觀心無常;4)法念處,觀法無我。主要對治執身為凈、執受為樂、執心為常、執法為我的「四顛倒見」。
二、四正勤:1)未生惡法令不生;2)已生惡法恆令滅;3)未生善法令出生;4)已生善法令增長。精進的重點在於行善去惡。
三、四神足:意為產生神通的基礎,1)欲神足,得到神通的慾望;2)勤神足,精勤習禪;3)心神足,心神專一;4)觀神足,正確觀想。
四、五根:修習佛法的根本所在,1)信根,深信三寶;2)精進根,為善去惡的出發點,指「四正勤」;3)念根,憶念正法,指「四念處」;4)定根,修習禪定;5)慧根,開發智慧。
五、五力:由五根產生的五種力量,1)信力,堅信真理;2)精進力,修四正勤的力量;3)念力,破邪、念正的力量;4)定力,治心一處的能力;5)慧力,產生智慧的能力。
六、七覺支:修習止觀的注意事項和感受,1)擇法覺支,選擇正確、適宜的修法;2)精進覺支,任何階段都不能懈怠;3)喜覺支,修禪定得到的喜悅;4)輕安覺支,得到的輕鬆安適感覺;5)念覺支,憶念集中而念念分明;6)定覺支,攝心不散深入禪定;7)捨覺支,捨一切念,不即不離。
七、八正道:正見解、正思想、正語言、正行為、正職業、正精進、正意念、正禪定。
歷史宗教
在佛陀時代之前,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帶來了他們的宗教,稱為婆羅門教。雅利安人與印度當地的居民戰鬥,經常會呼喚神靈的協助。在戰勝之後,則需要感謝神靈的幫助。他們並不怕死,認為光榮戰死之後可以上升天堂。因此,婆羅門教之中,充滿了許多祭祀的儀式,以及贊頌神的讚美詩。這些儀式及讚美詩都收在《吠陀》經典之中,梵文是在宗教儀式中使用的唯一語言。負責宗教儀式的人,稱為婆羅門。負責戰鬥的武士階層,則稱為剎帝利。
但是印度當地居民信奉的土著宗教,他們的代表人物,則是沙門。沙門崇尚出家苦行,在原野獨居,不結婚生子,整日端坐不動以求進入禪定。他們不相信吠陀中記載的神祗以及升天之說,但他們相信輪迴轉世,認為今生所做所為〈稱為業〉,會影響到來世的好壞。要脫離輪迴,唯一的方式就是通過苦行而得到解脫。《梨俱吠陀》中所說的「牟尼」,也是屬於沙門中的一種。
在公元前第七、八世紀,興起了奧義書信仰,它與婆羅門教信仰不同,受到沙門傳統的影響,他們相信輪迴業報,崇尚禪定苦行,但是他們也相信婆羅門經典,追求梵我合一。奧義書信仰以秘密傳授的方式,主要流傳在剎帝利階層中,後者對婆羅門階級不滿,認為宗教特權不能由他們獨佔。在後世,逐漸形成了婆羅門六派信仰中的數論、瑜伽二派。
在佛教興起之前,印度具有許多不同的宗教流派,但基本上屬於婆羅門、沙門這兩種傳統。佛陀本人曾經向阿藍迦藍學習不用處定,向鬱頭藍弗學習非非想定,也曾加入苦行沙門,一天只食一顆麻麥。因此佛教興起之初,也被認為是屬於沙門團體中的一個分支。
祖國、語言
釋迦族自稱為印度甘蔗王(巴利文okkāka)族的後裔,與《羅摩衍那》的主角羅摩同出一系,屬剎帝利種,為古代印度的雅利安人。但是因為釋迦族所處偏遠,僻處婆羅門文化圈之外,雅利安人到達的時間很晚,被認為是未開化地區,所以很有可能是當地土著民族,而不是純粹的雅利安人種。
佛陀時代,印度北部有十六個大國,都是君主制國家;釋迦族統治的是東北部邊緣四小國之一的迦毗羅衛國,採取共和制,以憍薩羅(Kosāla)為宗主國。後來迦毗羅衛國受到憍薩羅國的流離王侵略而亡國,整個部落也遭到滅族的命運。
釋迦牟尼佛的主要活動範圍,在恆河兩岸的憍薩羅國(Kosāla)、摩揭陀國(Magadha)和毗舍離國(Vaiśālī)之間,所以他說法使用的語言很可能是印度東部的方言摩揭陀語(Māgadhā nirutti, Māgadhikā bhāsā)。佛入涅槃後,弟子們編纂佛典時使用的語言,也應該是摩揭陀語;但是隨著佛教傳播地區的逐漸擴大,在各種方言的影響之下,佛教語言不可能保持純正不染,學者又稱呼此為半摩揭陀語。在阿育王石碑出土之後,學者對於半摩揭陀語開始有了更多的了解。
根據南傳佛教的說法,現存的巴利文就是摩揭陀方言,也就是佛陀所使用的語言。但是古印度語言學研究者認為,巴利文應該是來自印度西部的方言,與源自東部的摩揭陀語不同,但它很可能受到摩揭陀語的影響,從而接受了它的某些特徵。
佛教的理論是關於解脫的理論,語言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所以佛陀拒絕弟子以梵文為傳教語言的建議,要求他們以自己的母語來傳播佛教。因此早期的佛教經典也不以梵文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