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佛源(一)

1 【一人吃齋,十人念佛】吃齋、念佛是佛教徒日常修持的基本內容。“齋”的本義是“過午不食”,也叫“不非時食”,屬於出家人的戒律。大乘佛教提倡不肉食(包括不食五辛),“齋”的意義也就轉化為吃素食。原始佛教主張念釋迦牟尼佛,大乘佛教認為一佛即一切佛,主張念十方三世一切佛。自淨土宗盛行以來,“念佛”多專指念西方淨土的教主阿彌陀佛。俗語“一人吃齋,十人念佛”,謂一個人虔誠地信佛修持,身體力行,便能夠帶動許多人向善學法。如《平妖傳》第七回:“常言道:一人吃齋,十人念佛。因這楊巡檢夫妻好道,連這老門公也信心的。”(李明權)

2 【一人傳虛,萬人傳實】俗語中以謂本無其事因傳說者多,大家就信以為真。此語源自佛教《景德傳燈錄·契納禪師》:“問:‘如何是東禪家風?’師曰:‘一人傳虛,萬人傳實’”。又《五燈會元·臨濟玄禪師法嗣》:“僧問:‘多子塔前,共談何事?’師曰:‘一人傳虛,萬人傳實。’”(李君岡)

3 【一刀兩斷】語本於《五燈會元》卷十二:“一刀兩段,未稱宗師。”意謂雖能乾淨俐落地判斷是非邪正,但未能圓融一體,和光同塵,也稱不上“宗師”。後亦作“一刀兩斷”。多比喻乾脆俐落。如《歧路燈》第七一回:“一個男人家,心裏想做事,便一刀兩斷做出來。”也比喻堅決斷絕關係。如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白娘娘說江世榮還欠她幾萬塊錢,要是他不趕快歸還,到那天,她就什麼也說了出來,同他一刀兩斷,再不替他胡說八道了。”(李明權)

4 【一門深入】專攻一門技術或學問,以期深造,稱為“一門深入”。此說本于《楞嚴經》卷四:“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原來,佛在楞嚴會上問大家,你們各用什麼方法(門,法門)證得“圓通”境界?二十五位菩薩、羅漢分別介紹了各自證道的經驗。例如,觀世音菩薩由“耳根”“一門深入”,而證到“圓通”。佛家認為。深入一個法門可以證知一切法門,如唐代善導說:“從此一門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門也。”(《大日經疏》卷一)“一門深入”的結果,是獲得清淨解脫。(李明權)

5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亦農亦禪、農禪結合是佛門僧侶的一個優良傳統。僧侶們在禮佛、坐禪之餘,不但參加耕種、收割、植樹等農林勞動,還要從事砍柴、挑水等日常勞作。六祖慧能就曾在碓房內幹過雜活。正式創立農禪制度的是唐代百丈山懷海(720年—814年)禪師。懷海,福州長樂人,出家後師從馬祖道一,在江西弘揚禪宗二十多年。他制定了禪寺中的集體勞動制度,稱為“普請”法。懷海以身作則,帶領僧眾參加勞動。執事僧見他年老,心中不忍,暗中藏了他的農具,請他歇息。懷海一時找不到他的農具,竟然不肯吃飯。“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語,流播寰宇矣。”事見《五燈會元》卷三。懷海之後,農禪之風盛行禪林。禪宗認為,穿衣吃飯、砍柴挑水,日常勞動,都是佛法。實行農禪,可使得心境溶為一體,佛法、世法打成一片。也有利於寺院經濟的自給自足,增強僧侶的勤勞習慣。此外,勞動能夠活動筋骨,益壽延年。懷海本人活到九十五歲的高齡,便是明證。(李明權)

6 【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佛家原有“繩蛇”的比喻。如宋·子璿《起信論疏筆削記》卷十九:“知法如幻,故無所怯。繩蛇非毒、杌鬼無心,何所怯耶!”佛家認為,凡夫誤認假相為實有之物,這叫“遍計所執”,喻如認繩為蛇。又《續傳燈錄》卷二九:“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五燈會元·龍門遠禪師法嗣》:“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趙州道:‘無,意旨如何?’師曰:‘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後成為一條運用廣泛的俗語:“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謂吃過一次虧以後,便長時間地疑神疑鬼,亦作“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如《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膽氣了。”(李明權)

7 【一心不亂】“一心”這個詞,在先秦儒、道典籍中已經有了。如《尚書·泰誓》:“一心一德,立定厥功。”《莊子·天道》:“其動也天,其靜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在佛教中:“一心”或為真如實相的異稱;或謂心無雜念,更不他緣,猶言專心。這裏僅取後面一種意義。“一心不亂”是淨土宗的主要修持方法,意思是收攝眾念歸於一念,專念“阿彌陀佛”名號,念到“一心不亂”,妄盡真顯,就能同阿彌陀佛的願力“感應道交”,而往生西方淨土,其語本于《阿彌陀經》:“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般若三昧經·行品》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在其他佛經中,也可以找到依據,如《坐禪三昧經》說:“菩薩坐禪,不念一切,唯念一佛,自得三昧。”《華嚴經·離世間品一》說十種菩薩行時,提到“一心不亂,修三昧行”。“一心不亂”按其程度,又可分為“事一心”和“理一心”。我們平時所說“一心不亂”,意思是專心致志,不去胡思亂想,如:練氣功時,關鍵是“調心”,只有逐步做到“一心不亂”,才能漸入佳境。(李明權)

8 【一旦無常萬事休】有朝一日死去,謂之“一旦無常”。如《醒世姻緣傳》第三九回:“人人也都知道他死期不遠,巴了南牆望他,倘得他‘一旦無常’,可得合村安淨。”一旦死去,什麼都完了,謂之“一旦無常萬事休”。如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二折:“哎,我一口鋼刀豁口,覷一覷金瓜碎首,我可甚一旦無常萬事休?”無常,指死亡。如有些佛寺在日落方位設“無常院”,讓病重的僧人住在裏面,等待圓寂。(可以參見“無常”條)不過,“一旦無常萬事休”只是民間借用引申的說法,其實,佛教並不認為死去便“萬事休”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楞嚴經》卷二)。死去,不過意味著另一個輪回的開始。(李明權)

9 【一百八】一百八,又稱“百八”是佛家常用的數之一。佛家認為人的煩惱有一百零八種,謂之“百八煩惱”。《大智度論》卷七說:“十纏、九十八結為百八煩惱。”又一說,六根各有六種煩惱,乘以三世,為“百八煩惱”。念佛計數的數珠,以一百零八顆一串者為“上品”。“和尚市語,以念珠為百八丸。”(《清異錄》)《木槵子經》謂:“若欲滅煩惱報障者,當貫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隨。”也就是說,用一百零八顆念珠,破“百八煩惱”。又如宋·陳善《捫虱新話》卷一載:韓愈問方外友大顛法師的年紀,大顛提起一串念珠道:“晝夜一百八。”語含機鋒,寺院昏曉時擊大鐘一百零八下。如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一九六雲:“一十三度溪花紅,一百八下西溪鐘。”打鐘“一百八”,也是為了破“百八煩惱”。另有一說,謂打鐘一百零八下,為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總和。如寒山寺除夕夜半打鐘一百零八下,似即與此一說有關。(李明權)

10 【一動不如一靜】據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上記載:南宋孝宗皇帝一日到天竺和靈隱禮佛,經過飛來峰,問陪同的和尚僧輝:“既是飛來,如何不飛去?”僧輝對道 :“一動不如一靜。”一般地說,佛家反對身、口、意因妄而造業。僧人所居的寺廟,梵名Aranyaka,意譯為寂靜處,僧人所修的禪定,梵名Dhyana,意譯為靜慮。“靜慮”這一意譯,當從《禮記·大學》而來:“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佛教也有“因定發慧”之說,後引用“一動不如一靜”,系指不必多此一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況且下水順風,相去已百里之遙,一動不如一靜,勸你息了心罷!”王西彥《春寒》:“一動不如一靜,看看事態的發展再說。”(李明權)

11 【一塵不染】十分清潔,謂之“一塵不染”。如趙大年《公主的女兒》:“院子掃得乾乾淨淨,玻璃擦得一塵不染”。也比喻人的品格清高脫俗,廉潔高尚。如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範蠡霸越之後,脫屣富貴,扁舟五湖,可謂一塵不染矣。”又如《兒女英雄傳》第九回:“聽起來,老人家又是位一塵不染,兩袖皆空的。”“塵”即“塵境”,包括眼所對的色、鼻所對的香、耳所對的聲、舌所對的味等,即色、香、聲、味、觸、法,統稱“六塵”。“六根”與“六塵”相對接觸,會引發許多迷妄與煩惱,佛家稱為“塵勞”。《普曜經·論降神品》雲:“聞大法聲,消除一切塵欲之難。”修道的人不被六塵所玷染,即為“一塵不染”。

12 【一報還一報】中國古代原有“報應”之說,謂上天能夠降福罰禍,如《荀子·宥坐》說:“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這種觀點本於“天人感應”的理論,道教亦有“受天報施”(《太平經》)之說,然而“報應”之說盛行民間,當在漢末佛教傳入以後。佛教把“報應”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礎上,與中國傳統的“報應”說不同。佛教認為:各人所受的報應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的,既非天降,亦非神罰。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這種因果報應貫通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民間根據佛教的說法,而有“一報還一報”之說,如《古今小說·月明和尚度柳翠》:“只因柳宣教不行陰騭,折了女兒,此仍一報還一報”。意為做了怎樣的事,就有怎樣的報應。

13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一佛出世”比喻事情非常不易。《隋書·經籍志》:“每一小劫則一佛出世”。《海錄碎事·臣職·中書舍人》:“朕聞,朝廷除(提拔)一舍人,六親相賀,諺以為一佛出世,豈容易哉。”涅槃,梵音Nirvana,又作泥洹、涅槃那,譯為滅度、解脫等,為佛教徒追求的最終目的,亦泛稱釋迦或其弟子之逝世為涅槃。“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是民間的一種戲語,形容病痛者或受刑者痛苦得死去活來。《水滸傳》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開肉綻,鮮血淋漓。”又第五十三回:“眾人只得拿翻李逵,打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也作“一佛出世,二佛生天”,明·淩蒙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五卷:“真珠姬一發亂攧亂擲,哭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常正)

14 【一絲不掛】“一絲不掛”之“絲”有兩解。一解為一縷衣飾。《五燈會元》卷十二:“諸上座終日著衣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未曾掛著一縷絲。”另一解為一根釣絲。《五燈會元》卷十四:“僧問:一絲不著時如何?師曰:合同船子並頭行。”意思是說,“一絲不著”,便達到了船子和尚超脫的境界。船子和尚有詩偈雲:“金鱗不遇空勞力,收取絲綸歸去來……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功程便得休。”可見“一絲不掛”本是禪語,比喻超然灑脫,絕無患得患失的念頭,絲毫不受塵俗的牽掛,是很高的修持境界。後用以泛指毫無牽掛。如《警世通言·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把世情榮枯得喪看做行雲流水,一絲不掛。”亦乾脆直指赤身裸體。如宋·洪邁《夷堅丁志·李氏紅蛇》:“披發裸體,—絲不掛。”(李明權)

15 【一轉語】禪宗機鋒往來的關鍵處,稱“玄關”。破“玄關”必須親證實悟。以片言隻語,撥轉對方的心機,使之衝破“玄關”,“柳暗花明又一村”,謂之“轉語”。《景德傳燈錄·百丈懷海禪師》指出:“古人只錯對一轉語,五百生墮野狐身。”可見“轉語”的重要。舉幾個例子。問:“不起一念有過無過?”答:“須彌山。”又如問;“磨磚豈成鏡耶?”答:“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得成佛耶!”後亦用“一轉語”指別出心裁。如宋·張元幹《青玉案》詞序:“賀方回所作,世間和韻者多矣。余經行松江,何啻百回,念欲下一轉語。”也指用一二句話讓人恍然大悟。如胡適《嘗試篇》:“嘗試成功自古無,放翁此語未必是;我今為下一轉語,自古成功在嘗試。” (李明權)

16 【一知半解】教外別傳的禪宗主張超越經驗直接的體認,謂之“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禪宗反對一味地依文解義,反對執著於瑣碎的“知解”,斥為“一知二解”。如唐·靈祐《溈山警策》說:“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將為禪道,且沒交涉,名運糞入,不名運糞出。”糞,比喻那些虛妄的“知解”。後人用“一知半解”謂所知甚少而理解膚淺。宋·嚴羽說詩,好用禪語,其《滄浪詩話·詩辨》謂:“悟有淺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魯迅在談到學外語時,也用了這個詞。他指出:“學日本文要到能夠看小說,且非一知半解,所需的時間和力氣,我覺得不亞於學一種歐洲文字。”(《書信集·致陶亢德》) (李明權)

17 【一念】極短促的時間,稱為“一念”。“一念”短到什麼程度?《仁王經》說,“一念”中包括九十刹那,一刹那中又包括九百次生滅。《往生論經》說,“一念”中包括六十刹那。佛家提倡從“一念相應”下手修行,即抓住一閃念,與清淨自性、禪定智慧等互相契合。又提倡“一念不生”,即凝心息慮,不生一念妄心。佛家還認為,空間、時間都產生於“一念”心中,所謂“一念三千(世間)”,“一念萬年”,皆指此。後因以“一念”指一閃念間。如《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你可曉得一念不違天理人情,天地鬼神會暗中呵護,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會立刻不容。”俗語中又有“一念之差”,謂動念間出的差錯。如夏衍《掌聲與哀聲》:“(執政的階層)一念之差,一事之誤,往往可以使千千萬萬人民淪於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悲境。” (李明權)

18 【一刹那】時間極短暫,謂之“一刹那”。如冰心《寄小讀者》一:“我若不是在童心來複的一刹那頃拿起筆來,我決不敢以成人煩雜之心來寫這通訊。”也省為“一刹”。如楊朔《月黑間》:“河面紅光一閃,響起巨大的爆炸聲音。就在這一刹間,小船碎成幾塊。”“刹那”,梵語ksana,“時極短者,謂刹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一刹那”短到什麼程度呢?據《仁王護國經》卷上的說法是:“九十刹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經九百生滅。”佛家用“刹那”這一概念表達世間一切事物生滅變化的連續性和迅速性,謂之“刹那無常”。如《景德傳燈錄·僧那禪師》:“無一塵許間隔,未嘗有一刹那頃斷續之相。” (李明權)

19 【一筆勾】原為禪語。謂破除一切塵緣。明·蓮池大師曾作《七筆勾》歌訣勸世,有“五色金章一筆勾”、“魚水夫妻一筆勾”等共七首。謂一切俗世塵緣皆能放下。後引申為不提前事,或將某事完全取消,不再提起。如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相思事,一筆勾。”又如毛澤東《矛盾論》三:“在它進行反共戰爭的時期,則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合作反對人民大眾,一筆勾消了人民大眾原來在革命中所爭得的一切利益”。 (文賢)

20 【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小說《西湖佳話·南屏醉跡》中有濟公的一段話:“你一個蠢和尚,怎得知佛家的妙用?豈不聞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何況偌大一井,怎容不得幾根木頭?”這種關於空間大小平等、涉入無礙的“不可思議”境界,在大乘經中多有反映。《維摩詰經·不思議品》謂:“以須彌(高山名)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己之所入。”《楞嚴經》卷二也說:“不動道場,于一毛端,偏能含受十萬國土。”《華嚴經》更是反復論述世界的“涉入平等”。如《普賢行願品》說:“一切諸世界,入一微塵中;世界不積聚,亦複不離散。”又如《梵行品》說:“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不可說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說世界。”中國的華嚴宗在《華嚴經》的教義基礎上,建立了“事事無礙”、“一多相容”、“微細相容”、“唯心回轉”等宗義。華嚴宗認為:見須彌山高廣,是自心作大;見芥子微細,是自心作小。而須彌山和芥子本無大小之別,故得以涉入無礙。 (李明權)

21 【—廂情願】一廂情願亦作一相情願,源自佛教《百喻經》。說的是一個愚人愛上了公主,不顧公主根本不認識他的事實,只顧自己願意和公主結婚,害了單相思的故事。後被廣泛運用,多泛指單方面的願望和計畫。如《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莫若此時趁事在成敗未定之天,自己先留個地步……全了這一相情願媒人的臉面。”又如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聲聲口口說聯合任何派別的作家,而仍自己一相情願的制定了加入的限制與條件,這是作家忘記了時代。” (李君岡)

22 【一宿覺】《二程全書》卷十八中有一段問答。問:“釋氏有一宿覺,言下覺之說,如何?”答:“古人雲: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若於言下即悟,何啻讀十年書!”這是理學家借用禪宗公案,謂迅速領悟。“一宿覺”出於《壇經·機緣品》。唐代有位精通天臺宗止觀法門的玄覺禪師,誦《維摩詰經》有悟,到曹溪求六祖慧能大師印可。玄覺機鋒迭出,頗受慧能贊許。玄覺欲告辭,慧能更進一步,以雙關語問道:“返太速乎?”玄覺答道:“本自非動,豈有速耶!”謂就實相而言,事物原無動靜去來。(可參閱晉·僧肇《物不遷論》及《壇經》一段)於是,兩位高僧口吐蓮花,又展開了一番精彩的問答。當玄覺說出“分別亦非意”時,慧能歎道:“善哉!”留玄覺住了一宿。這段故事,在叢林中流傳,被稱為“一宿覺”,成為禪宗“頓悟”的著名公案。 (李明權)

23 【一棍子打死】“一棍子打死”,源出於佛教禪宗,乃表現禪機的俗語。《雲門錄》卷中:“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雲‘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師雲:‘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吃卻,貴圖天下太平。”後發展為“一棍子打死”,比喻對犯錯誤的人不加分析,全盤否定。如秦牧《慧能和尚的偈語》:“也有粗暴批評,抓住個別的缺點就聲勢洶洶,一棍子打死的。”又如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要和風細雨,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反對採取‘一棍子把人打死的辦法。” (李君岡)

24 【一瓣心香】瓣香,形似瓜瓣,上圓下方,內外條狀排列。心的形狀略似瓣香,故有“一瓣心香”之說。禪寺中開堂說法,往往先敬香給開山祖師等,如《古尊宿語錄·慈明禪師》:“此日一會,不是小緣。將一瓣香為我無得禪師。且道:諸人還識無得禪師麼?”佛家認為,內心的清淨、慈悲和虔誠,是“真供養”,比形式上的敬香要重要得多,故稱“心香”。後極言心中虔誠致敬為“一瓣心香”。如宋·王十朋《行可生日》詩:“祝公壽共詩書久,一瓣心香己敬焚。”又如《花月痕》第五一回:“次日,荷生仍來汾神廟,與心印共坐一車,一瓣心香,數行情淚。” (李明權)

25 【二六時】中國古代用十二地支記晝夜十二時辰,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晝夜各六個時辰,故稱“二六時”。這是佛門的一句熟語,猶言一整天,整日整夜。佛門勸人要在“二六時”中保持正念,精進正道。如明·佚名《贈書記·假尼入寺》:“將來墮落知何地?因此上情願焚修二六時。”現代亦偶有運用者。如魯迅《華蓋集·雜感》:“只有糾纏如毒蛇,執著如怨鬼,二六時中,沒有已時者有望。”(李明權)

26 【十八層地獄】“地獄”這一概念是漢末傳入中國的。那時,譯出專講“地獄”的經典多達十幾種。在梵語中,“地獄”有“苦具”、“不自在”等意義。“地獄”在“六道輪回”中最劣最苦,而“十八層地獄”又是民間熟悉的“重獄”。《問地獄經》上有“十八層地獄”的名稱:泥犁、刀山、沸沙、沸屎、黑耳、火車、鑊湯、鐵床、[山*蓋]山、寒冰、剝皮、畜生、刀兵、鐵磨、冰地獄、鐵柵、蛆蟲、洋銅。從理義上講,眼、耳、鼻、舌、身,意“六識”,造貪,嗔、癡“三毒”,合為十八種地獄苦報,不必拘泥於具體名目。“十八層地獄”之說很早盛傳民間。《梁書·諸夷傳·扶南國》載:胡人劉薩何暴病而死,經十日復蘇,自稱遊歷了十八層地獄。 (李明權)

27 【十八變】變化迅速,俗謂之“十八變”。如《清平山堂話本·花燈轎蓮女成佛記》:“這蓮女漸漸長得堪描堪畫,從來道,女大十八變。”“女大十八變”,是說少女在發育期間,性情、容顏變得很快。此語本于《法華經·提婆品》,謂龍女在法華會上現身。大弟子舍利弗見了,稱女身污穢,難以成佛。龍女當即向佛獻寶珠,忽然間變為男身,現出種種相好,往南方無垢世界去成佛了。《法苑珠林》卷七三載;羅漢入滅前,多現十八種神變,全身出煙、出火、出水,最後以三昧火燒身滅度。又如《五燈會元》卷一載商那和修尊者“現十八變,火光三昧,用焚其身,毱多收舍利,葬于梵迦羅山。” (李明權)

28 【十八羅漢】據唐·玄奘所譯《法住記》所說,“十六羅漢”受釋迦牟尼佛的囑託,不入涅槃,常住世間,受世人的供養而為眾生作福。這“十六羅漢”的名稱是:賓度羅跋羅惰闍、迦諾迦伐蹉、迦諾迦跋厘多闍、蘇頻陀、諾距羅、跋陀羅,迦理迦、伐闍羅弗多羅、戍博迦、半托迦、羅怙羅、那迦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和注荼半托迦。佛寺中或供“十六羅漢”,或供“十八羅漢”。然而,“十八羅漢”並沒有經典上的根據,是二種附會之說。增添的兩位“羅漢”:或謂是《法住記》的作者慶友(斯里蘭卡人)和澤者玄奘;或謂是慶友和《十六羅漢因果識見頌》的作者摩拿羅多;或謂將第一尊賓度羅誤為賓度羅和賓頭盧兩人再加上慶友……至少有五、六種說法。民間則將增添妁兩位稱為“降龍”、“伏虎”。這在小說《濟公全傳》中亦有反映。五代張玄等始繪十八羅漢像,宋·蘇軾作《十八大阿羅漢頌》:“今于海南得此十八羅漢像,以授子由弟,使以時修敬。”宋、元以後,“十八羅漢”流行民間,連神魔小說《西遊記}中也有“十八羅漢鬥悟空”的故事。(參見“羅漢”條) (李明權)

29 【十方世界】“十方”是佛教關於空間的說法,包括四面八方和上下。這個概念本于《楞嚴經》卷四:“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或用“十方”指世界、天下。如唐太宗《聖教序》:“弘濟萬品,典禦十方。”世間一切僧,稱為“十方僧”,如唐·杜甫《太平寺泉眼》詩:“取供十方僧,香美勝牛乳。”世間一切佛,稱為“十方佛”,如八指頭陀《發願偈》之一:“稽首釋迦尊,皈命十方佛。”佛教認為,世界如恒河沙數,無窮無盡,謂之“十方世界”。如明·楊慎《佛書四六》:“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露全身。” (李明權)

30 【十字街頭】即縱橫交叉的熱鬧街道。見於《五燈會元》卷十九:“大眾須知,悟了遇人者,向十字街頭與人相逢,卻在千峰頂上握手;向千峰頂上相逢,卻在十字街頭握手。”在禪宗那裏,“十字街頭”一般指世間,事相等。與“千峰頂上”所指的出世間、理體等相對而言。禪宗還用“十字街頭,撞見爺娘”比喻參禪者在繁雜的塵勞和事相中,忽然開悟,頓見清淨自性。如清·敬安《解夏小參》:“暑退涼生,各宜抖擻精神,向一念未生前,看個分曉。看得行不知行,坐不知坐,直得識盡情灰,鐵壁銀山忽爾推倒,便得無量安穩自在。到此時,真如十字街頭,撞見爺娘,說不出的忻悅。”把參禪開悟的境界,說得很生動。後多用“十字街頭”泛指鬧市,鬧市口。如艾青《向太陽》詩:“早安啊,你站在十字街頭,車輛過去時,舉著白袖子的手的員警。”(李明權)

31 【十惡不赦】“十惡”是十種當招致地獄、餓鬼和畜生這“三惡道”苦報的惡業,故又稱“十惡業道”。“十惡”的具體內容,如《未曾有經》說:“起罪之由,起身、口、意。身業不善:殺、盜、邪淫;口業不善: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業不善:嫉妒嗔恚、憍慢、邪見。是為十惡,受惡罪報。”行“十惡”而程度嚴重的,據說要受大苦報。如《南史·高逸傳論》指出:“今則十惡,墜及五無間(地獄),刀樹劍山,焦湯猛火。”與“十惡”相反的,稱為“十善”,是修行人努力的目標,所謂“行十惡者,受於惡報;行十善者,受於善報” (南朝·梁武帝《斷酒肉文》)。我國古代刑法中出現“十惡”的名稱,始見於《隋書·刑法志》,晚於佛教。刑法“十惡”包括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等十條重罪,不在論赦之列,如《明史·刑法志》:“十惡及故犯者不赦。”因此,俗有“十惡不赦”之說,謂罪大惡極,不可原宥。如元·關漢卿《竇娥寃》第四折:“這藥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惡不赦。” (李明權)

32 【七七】民間有“七七”之俗。人死之後,親屬每隔七天營齋治喪,或延僧追薦。依次為頭七、二七直至七七(斷七),共四十九天。“七七”之俗起源很早。《北史·外戚傳》記載,外戚胡國珍去世後,魏孝明帝在“七七日中”為他設千僧齋,並度僧七人。“七七”之俗出於佛教的因果輪回之說。佛教認為,除大善、大惡者因業力牽引極大而直接投生轉世外,一般人在死後生前都有一種過渡狀態的“中陰身”。據說“中陰身”脫離了粗濁的軀殼,由意念凝聚微細的物質而成,常人無法感知其存在。“中陰身”如小兒大小,感覺敏銳,行動迅捷。“中陰身”逢到轉世機緣,即生“倒心”,因來世父母交會而投入胎中。這種轉世機緣以七日為一期,最多四十九天內,必然投生,進入下一次輪回。這便是“七七”薦亡的教義上的依據(可參閱《瑜伽師地論》卷一等)。在“七七”期間,以“善願功德力”(如營齋、修福、念佛、誦經)追薦亡人,可使他不墮落到地獄等“惡道”,而可望超生到“人天”等“善趣”中,甚至可能往生“淨土”,這就是所謂“超度”。 (李明權)

33 【七手八腳】謂人多而手忙腳亂。出於《續燈錄》卷三二:“七手八腳,三頭兩面,耳聽不聞,眼覷不見。”原意是:不管環境如何嘈雜,人來人往,我自耳不聞,眼不見,心中泰然。後俗語中常用“七手八腳”指動作忙亂。如《紅樓夢》第三三回:“眾人一聲答應,七手八腳,忙把寶玉送入怡紅院內自己床上臥好。”又如老舍《二馬》第二段三:“馬威七手八腳的把箱子什麼的搬下去。”也指手腳很多。如《何典》第十回:“不過兩個養發強盜,又不是三頭六臂、七手八腳的天神天將,就這等怕如折捩!” (李明權)

34 【七顛八倒】原為禪語。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六:“問:如何是正直一路?師曰:七顛八倒。”又如《五燈會元》卷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七顛八倒。”後俗語中多運用。或謂混亂不堪。如《水滸傳》第二四回:“如今不幸他歿了,已得三年,家裏的事都七顛八倒。”或指暈頭轉向。如明·高明《琵琶記·再報佳期》:“叵耐一個秀才,老婆與他不要,別人見了媒婆,歡歡喜喜,他反和我尋爭尋鬧,老相公又不肯幹休,只管在家囉唕,把媒婆放在中間,旋得七顛八倒。” (李明權)

35 【人天】“六道輪回”中人間和天上迭兩大類眾生,合稱“人天”。在“六道”中,天上眾生(包括三界)享受勝樂,壽命最長,品位最高。人類(在欲界)多欲多思,有苦有樂,品位居次。與地獄、餓鬼、畜生等“惡道”相對而言,“人天”被稱為“二善道”、“人天福報”。佛家認為,修習“人天善果”(如五戒、十善)是習佛的基礎,謂之“人天教”。《大寶積經·被甲莊嚴會》謂,作為世間導師的佛陀,“映蔽人天眾,演說無所畏”。在“六道”中,佛陀度脫“人天”二道的眾生最多,故佛陀別稱“天人師”。佛教又指出,“人天”雖然是“善道”,畢竟還在生死輪回中。因此,不能滿足於“人天福報”,要進一步修習“出世間(生死)法”。後俗語中用“人天”泛指天上人間,整個世間。如唐·白居易《看夢得題答李侍郎詩因戲和之》詩:“看題錦繡報瓊環,俱是人天第一才。”又如郭沫若《Lobeniche的塔》:“橫的自然觀和縱的道義感要構成一個新的金鑰開發人天的啞謎。” (李明權)

36 【人平不語,水準不流】原為禪語,出於《五燈會元》卷十八:“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絕毫絕厘。曰:出世後如何?師曰:填溝填壑。曰:出與未出,相去幾何?師曰:人平不語,水準不流。”謂人心平氣和就不必訴說,猶如水準了就不流動。如元·柯丹丘《荊釵記》第二六出:“江風緊,海潮回,側聽鄰岸雞啼。人平不語,水準不流。”或作“水準不流,人平不語”。如《醒世恒言》卷十七:“過善愈加氣惱,寫一紙忤逆狀子,告在縣裏……常言道:水準不流,人平不語。” (李明權)

37 【人生難得,大道難聞】《四十二章經》說:“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聞。”又《福蓋正行所經》卷二說:“縱得人身,不生中國,諸根不具,或於佛法心不愛樂,或複生彼無佛世界。”佛教認為,這就是眾生要脫離生死煩惱的“三難”。後轉化為俗語“人生難得,大道難聞”,謂來到世間做人不容易,而能聽到大道、真理就更難了。意在勸人珍惜有限而難得的人生,要從善修行。如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十出:“〔上〕人生難得,大道難聞。〔拜壇介〕弟子丁繼之稽首了。”再舉兩個變式。如《西湖二集》卷七:“從來道:人身難得,至道難聞。奉勸修行之人切不可有一毫貪著之心、銜恨之念,錯走了道兒,再救不轉。”又如《金瓶梅詞話》第三九回:“員外又問:‘你等打齋聽經,有何功德?’眾人言語:‘人生在世,佛法難聞,人身難得。’” (李明權)

38 【入定】羅漢入定,與菩薩低眉、金剛怒目,同屬佛門的美談。宋·黃庭堅《十六羅漢贊》謂:“一身入定多身出,屈申臂頃四天下。”“定”是佛家“戒定慧”三學之一。因“戒”可以成“定”,因“定”可以發“慧”,“定”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定”梵語三昧的意譯,謂心專注一境而無散亂、昏沉。“入定”功力深,不但能顯發特異功能,而且能開發智慧。“入定”的一般過程為:先調身,使身體安穩;次調息,使呼吸細緩;再調心,使心由粗入細。詳見隋·智顗的《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古印度人善於“入定”。據玄奘《大唐西域記·曲女城》中記載的傳說,有“仙人”“棲神入定,經數萬歲,形如枯木”。又如《西遊記》第二回:“或睡功、或立功,開入定、坐關之類。” (李明權)

39 【入海算沙】佛法深廣難測,喻為“法海”、“義海”等。經中又常以“恒河沙”比喻極多的數目。原來當年釋迦佛常在恒河流域說法,即指河岸沙灘為譬喻。如說到無數世界時,即形象化地稱為“恒河沙數世界”。又如《華嚴經·入法界品》記載,有幼童聚沙為戲,習“算沙法門”,獲得“工巧神通”。佛經卷帙浩繁,義理深奧。如果只在文字、名相上繞來繞去,分別計較,而不融會悟入,就難以獲得實益。正如唐·玄覺《永嘉證道歌》所說:“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又如明·宋濂《杭州靈隱寺故輔良大師石塔碑銘》謂:“教秉固當學,若沉溺不返,如‘入海算沙徒自困’耳。”後亦有用作褒義,喻學力精勤。如清·錢謙益《宋文憲護法錄序》:“文憲三閱大藏,入海算沙,有如指掌。” (李明權)

40 【入流】梵文Srataapanna(須陀洹)的舊譯。小乘四果的第一果。謂初入聖人之流。《金剛經·一相無相分》:“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後多指緊跟時流,或列入流品。如《南齊書·王僧虔傳》:“謝靈運書乃不論,遇其合時,亦得入流。”也指加入某個行列。如魯迅《南腔北調·題記》:“真的,我不會說綿軟的蘇白,不會打響亮的京腔,不入調,不入流,實在是南腔北調。” (文賢)

41 【八字沒見一撇】源於禪宗。《續燈錄》卷二九:“若問是何宗,八字不著丿。”意為不露端倪。後作“八字沒見一撇”、“八字還沒有一撇”,比喻事情還沒有一點眉目。如《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不然,姐姐只想,也有個八字兒沒見一撇兒,我就敢冒冒失失把姐姐合他畫在一幅畫兒上的理嗎?”又如老舍《四世同堂》九四:“雖說救錢先生的事兒八字還沒有一撇,可他總算有了指望。” (李明權)

42 【力士】《長阿含經》卷四稱力士為末羅。末羅,梵語malla意譯為力士。有兩種意思,一是指大力之男子;二是指大力之一種族。《長阿含經·遊行品》卷二:“爾時,世尊在拘屍那竭城本所生處,娑羅園中雙樹間,臨將滅度,告阿難曰:‘汝入拘屍那竭城,告諸末羅。’”佛教的護法神金剛密跡亦稱金剛力士。後泛指力氣大的人。如冰心《寄小讀者》二七:“看見過力士搏獅麼?當他屏息負隅,張空拳于猙獰的爪牙之下的時候,他雖有震恐,雖有狂傲,但他決不暇有蕭瑟與悲哀。” (文賢)

43 【刀山劍樹】險惡的情景,謂之“刀山劍樹”。《宋史·劉[鐵-失+長]傳》載:酷史“作燒煮剝剔、刀山劍樹之刑,或令罪人鬥虎抵象”。又如京劇《烏龍院》:“縱然是刀山劍樹,俺劉唐何懼!”刀山劍樹本是佛家所說的地獄中的慘苦境象之一。經中說:“淫為穢惡,死入惡道,刀山劍樹,火車爐炭。”(《菩薩處胎經·行定不定品》)謂造邪淫、殺生等惡業的罪人,死受極苦的“報應”,直入阿鼻地獄。那裏有一處,山上以刀為樹,樹上以劍為葉,密密麻麻。罪人穿行刀山劍樹間,忍受剖腹剜心、割截肢解的劇苦。此說源於佛家的因果報應之說。也作“劍樹刀山”。《五燈會元·灌州羅漢和尚》:“曰:‘如何是法?’師曰:‘劍樹刀山’。” (李明權)

44 【刀頭舐蜜】此比喻出於《四十二章經》:“財色之於人,譬如小兒貪刀刃之蜜,甜不足二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佛教把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和睡眠欲稱為“五欲”,《大智度論》卷十七謂,眾生貪戀追求“五欲”之樂,“如火炙疥”,以致“後世受無量苦”,如好色者受畜生報,貪財者受貧窮報等。這就是“刀頭舐蜜”的意義。眾生的貪欲,是無始以來的妄想結習,所謂“結習正如刀舐蜜,掃除須著絮因風”(宋·張孝祥《浣溪沙·夢山未釋然再作》詞)。亦感歎世態人情充滿了虛妄的誘惑和危險的陷阱。如宋·薛季宣《讀邸報》詩:“世味刀頭蜜,人情屋上烏。” (李明權)

45 【三門】佛教堂塔之建築物,稱三門。其形狀如闕,有三個門,故稱三門。三門含有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脫的意思,或象徵信、解、行三者之義。但並非必有三個門才稱“三門”,只有一個門,也稱“三門”。語出《釋氏要覽》:“凡寺院有開三門者,只有一門亦呼為三門者何也?《佛地論》雲:‘大宮殿三解脫門為所入處。’”後泛指佛教寺院的大門或外門。亦形容大戶人家的大門。如《紅樓夢》第五回:“成年家只在三門外頭混,怪不得不知道我們裏頭的規矩。”又如元·王實甫《破窟記》第三折:“呀!他在我三門下寫下兩句詩。”

46 【三十三天】梵語Trayastrimsa 的意譯,省音譯作“忉利天”。佛經上所說的欲界六天的第二天,居“四天王天”之上,“夜摩天”之下。《大智度論》卷九:“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在須彌山頂中央,為“帝釋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為“三十三天”。四方各有金剛手藥叉為守護神。俗語亦用“三十三天”指地位極高、財富極多、處境極好。如《金瓶梅詞話》第十九回:“你在三十三天之上,他在九十九地之下。”又如朱自清《論且顧眼前》:“於是富的富到三十三天之上,貧的貧到十八層地獄之下。”

47 【三世有緣】時間的遷流稱為“世”。時間沒有獨立的自性,僅僅表現在事物的生滅變化中。在這個意義上佛教假立“三世”之說。如《大寶積經》所說:“三世,所謂過去、現在、未來。”事物已滅,稱為“過去世”;事物已生未滅,稱為“現在世”;事物未生,稱為“未來世”。佛教的因果輪回之說是建立在“三世”的基礎上的,謂之“三世因果”。有首著名的偈頌說:“欲知過去因,現在受者是;欲知未來果,現在作者是。”魯迅《華蓋集·題記》說“我知道偉大的人物能洞見三世,觀照一切。”佛教認為,人際間的交往共事等,都是有緣份的,甚至還是宿世的緣份。後因稱極有緣份者為“三世有緣”。宋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載:法師對前來幫助取經的行者說:“果得如此,三世有緣;東土眾生,獲大利益。”

48 【三生有幸】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來生。《景德傳燈錄》:“有一省郎,夢至碧嚴下一老僧前,煙穗極微,雲:此是檀越結願存香煙存而檀越已三生矣。第一生,明皇時劍南安撫退官。第二生,憲皇時西蜀書記。第三生,即今生也。”有幸,形容極大的幸運。王實甫《西廂記》一本二折:“小生久聞老和尚清譽,欲來座下聽講,何期昨日不得相遇。今能一見,是小生三生有幸矣。”又如魏巍《東方》第一部第十二章:“你住在敝舍,就夠我三生有幸了。”形容極難得的好運氣。(無名氏)

49 【三頭六臂】佛經上所說的天神和阿修羅(意譯非天,貌醜好鬥,有福無德)往往有種種異相。如大自在天神,其形像是“八臂三目騎白牛”(見《大智度論》卷二)。天神那吒,其形像是“三頭六臂擎天地”(《景德傳燈錄》卷十三)。阿修羅的形象是:“體貌粗鄙,每懷嗔毒,稄層可畏,擁聳驚人,並出三頭,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雲”(《法苑珠林》卷九)。後來,人們就用“三頭六臂”來形容神通廣大,本領非凡。元·佚名《馬陵道》第四折:“總便有三頭六臂天生別,到其間那裏好藏遮!”又如夏衍的《秋瑾傳》第二幕:“聽人家說,我還以為您是一個三頭六臂的女英雄。”(李明權)

50 【三災八難】俗稱多災多難,災禍接連不斷為“三災八難”。“三災”和“八難”在佛經上都有確指的內容,與俗語的泛指用法不同。佛教認為,世界從形成到毀壞為一大劫,經歷“成、住、壞、空”四個階段,周而復始。在“住劫”的後期,眾生行為邪僻,壽命減少,便陸續發生饑饉、疾疫和刀兵等災禍,稱為“小三災”。到了“壞劫”之末,則發生更為可怕的火災、水災和風災,稱為“大三災”。最後的風災,把世界吹得蕩然無存,從而進入“空劫”。宋·郭若虛《圖畫聞見志》卷二記載,唐末僧人智蘊曾在洛陽福先寺畫有“三災變相”數壁。“八難”指的是難以見佛聞法,不能修道的八種處境:“一者地獄,二者畜生,三者餓鬼,四者盲聾喑啞,五世智辨聰,六佛前佛後,七郁單越國,八者壽天。”(隋·慧遠《大乘義章》卷八)前三難為“三惡道”,加上“盲聾喑啞”,稱為“苦障”難。“郁單越國”即四大洲中的北洲,意為“勝處”,有福無慧;“長壽天”人有壽無慧。以上二難稱為“樂障”之難。此外,“世智辨聰”者自以為是,稱為“惡增”之難;“佛前佛後”者無從見佛聞法,稱為“善微”之難。例如《紅樓夢》第四五回:“從小兒三災八難,化的銀子,照樣也打出你這個銀人兒來了。”(李明權)

 

相關文章:
俗語佛源(十一)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5338)
俗語佛源(十)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8189)
俗語佛源(九)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528)
俗語佛源(八)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248)
俗語佛源(七)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187)
俗語佛源(六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5144)
俗語佛源(五)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 緣氣:(5247)
俗語佛源(四)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107)
俗語佛源(三)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459)
俗語佛源(二)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166)

上一篇(俗語佛源(二)) 回目錄 下一篇(造孽啊!墮胎者要遭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