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佛源(九)

 401 【既到靈山,豈可不朝我佛】靈山,即靈鷲山,又稱鷲峰。山形如鷲,故名。在古印度摩竭陀國王舍城東北。佛教認為,靈山是釋迦牟尼佛報身淨土。釋迦牟尼佛曾在靈山舉行法會,宣說《妙法蓮華經》。我佛,指教主釋迦牟尼佛。“既到靈山,豈可不朝我佛”,謂到了靈山淨土,就應該朝拜佛祖。比喻到了一個地方,不能不去拜見主人。如《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到了那裏,才知他就住在吾兄的寶莊上。我想,既到靈山,豈可不朝我佛?倒把打聽華忠消息這樁事擱起,逕投寶莊,拜識尊顏。”(李明權)

  402 【降魔】指釋迦牟尼成道的八個過程之一。釋迦牟尼成道前夕,端坐在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思維正理。此時,有個欲界的天魔,名叫魔波旬,先派了三個魔女用種種媚態去迷惑釋迦。釋迦用神通力,讓三個魔女都變成了面皺發白的老嫗。天魔憤怒,親自率領魔軍進行威嚇。釋迦不為所動,義正辭嚴。只聽得一聲巨響,天魔應聲倒地,魔軍都一齊俯伏地上。(見《佛本行集經》卷二八)《維摩詰經·佛國品》:“始在佛樹(菩提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即指釋迦降魔事。後來《西遊記》等神魔小說中有關降伏妖的故事,都受了佛經的影響。此外,“魔”不但指具體的魔王,也泛指一切擾亂身心、妨礙修行的意念和行為等。用智慧、禪定、戒律去制伏妄念和惡事等,也可以稱為降魔。如元·王惲《番禺杖》詩雲:“笑揮堪解虎,靜倚可降魔。”(李明權)

  403 【勇猛精進】“精進”一詞,是梵語毗梨耶(Virya)的意譯,有時也譯為“勤”,意為勤修佛法,即毫不懈怠地修善止惡,利益眾生。菩薩“六度”大行中,有“精進”一事,至為重要。如《維摩詰經·佛國品》謂:“精進是菩薩淨土。”隋·江總《攝山棲霞寺碑》亦謂:“六和精進,十會允諧。”又《成唯識論》卷六指出:精進以“勇悍為性”,因此,經中亦作“勇猛精進”。如《無量壽經》卷上:“勇猛精進,志願無惓。”又如《大般若經》中有精進菩薩,名“善勇猛”,後來,以精進、勇猛精進泛指刻苦學習,不斷進步。如《朱子語類》卷四三:“善人只循循自守,據見定,不會勇猛精進。”(李明權)

  404 【結習】積久而難改的習慣,稱為“積習”,多含貶義。例如:他抽煙幾十年,真是積習難改了。“結習”源於佛經,意為煩惱和習氣。“結”有系縛的意思,謂眾生被煩惱所系縛,不能離開生死的“苦海”。“習”,指習氣,也就是煩惱(結)的余習。一般地說,“結”的程度較重,“習”的程度較輕。然而,“習”比“結”更難以清除。比如說,馬桶中的糞便較易清除,而桶中的臭氣卻難以除去。《維摩詰經·觀眾生品》載:維摩詰丈室中有天女散花。天花飛到菩薩們的身上,紛紛墜地;然而碰到大弟子們的身上,卻粘附不去。天女指出,“結習未盡,華(花)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菩薩們沒有“結習”,故沒有“執著”,因此“華不著也”。又如南朝梁·沈約《內典序》:“結習紛論,一隨理悟”。(李明權)

  405 【祝願】指僧人于受食等之際,以唱誦或敍述咒語的方式為眾生祈願。又作咒願。據《十誦律》卷四一載,古代印度婆羅門于受食畢,為施主咒願讚歎,後釋尊沿用此法為沙門之制。《盂蘭盆經》曰:“時佛敕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行禪定意,然後受食。”後佛教通常將祝願為食時祝願與法會祝願。《增一阿含經》卷二九謂,依咒願之功德可得六德,即施主與施物能各得三種成就。中國古代向神禱告,以求實現自己的願望,也叫祝願。如漢·焦贛《易林·小過之渙》:“求玉獲石,非心所欲,祝願不得。”佛教傳入中國後,用咒願心表示祝願,祝願和咒願遂相互通用,並廣泛流行。後一般指表示良好的願望。如巴金《永遠向他學習》:“走出醫院的時候,我們衷心祝願郭老早日恢復健康。”(吳明)

  406 【頑石點頭】喻說理透徹,使悟性全無的人也心服。頑石即指無知覺的石頭。全句應為“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生公指晉末義學高僧竺道生,他為鳩摩羅什的高足,悟解非凡。當時《涅槃經》只部分譯出,傳入南方,其中說除一闡提(斷絕善根的人)外皆有佛性。道生則堅持認為“一闡提人皆得成佛”,遂被守舊者目為邪說,擯出僧團。道生因入今蘇州虎丘山,傳說他曾聚石為徒,講《涅槃經》,說到一闡提有佛性,群石皆為點頭(見《佛祖統紀》卷二十六、三十六)。現在虎丘山尚有“生公說法台”和“點頭石”。以後全部《涅槃經》傳到南京,其中果然說“一闡提人有佛性”,大眾這才佩服他的卓越見識。於是頑石點頭的傳說便不脛而走。後來以此形容說理透徹,使人不得不心服。《五燈會元》卷十七:“何故雙眉本來自橫,鼻孔本來自直?直饒說得天花亂墜,頑石點頭。”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哥哥,你請拿至誠去感動他波,只怕把泰山頑石說到點頭還容易些哩!”(常正)

  407 【惡口傷人】佛教把言辭粗野,惡從口生,稱為“惡口”。並把惡口列為“十惡”(殺、盜、淫、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貪、嗔、癡)之一。《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若有惡口罵詈誹謗,獲大罪報”。《地持論》:“惡口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故俗有“十惡不赦”之說。佛教對惡口罵詈惱人之言,是最所禁戒的;提倡以愛語、善語與人交談。如《行事抄》說:“凡有所說,當說善語,不應惡語。”後來把用惡毒言語誹謗他人,使人的感情和人格受到傷害,叫做“惡口傷人”。(無名氏)

  408 【惡魔】佛典中常以佛與魔相對而區別正邪。“八相成道”中有“降魔”一項。《楞嚴經》卷九於示正說後常結言:“作是說者,名為正說;若他說者,即魔王說。”魔即指人,亦指事。“魔有四種:一者煩惱魔,二者陰魔,三者死魔,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複次,除諸法實相,餘殘一切法盡名為魔,如諸煩惱結使、欲縛取纏、陰入界、魔王魔民、魔人,如是等盡名為魔。”(《大智度論》卷五)惡魔,如《圓覺經》言:“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魔集煩惱、障礙等一切惡法,故名惡魔。今以“惡魔”比喻十分兇惡的妖魔或人。如《西遊記》第五十二回:“遇著一個惡魔頭,名喚兕大王,神通廣大。”(禹振聲)

  409 【根性】人的本性和本質,俗語謂之“根性”。如茅盾《子夜》十一:“他的希望,他的未盡磨滅的羞恥心,還有他的患得患失的根性,都在這一刹那間爆發。”“根性”源於佛家,謂眾生善惡的業力和習性。《輔行傳弘決》卷二指出:“能生為根,數習為性。”意謂能產生善惡的力叫“根”,善惡的習氣叫“性”。如宋·蘇軾《勝相院經藏記》:“凡見聞者,隨其根性,各有所得。”與“根性”相似的還有“根器”。佛教認為眾生根器有大小、高下、利鈍、善惡等區別。如唐·李華《潤州鶴林寺徑山大師碑銘》:“群生根器,各各不同;唯最上乘,攝而歸一。”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就是根據眾生不同的根器而分別設立的。佛門主張觀人的根器而“對機說法”,做到有的放矢。(李明權)

  410 【真心】“真心”又叫做“本覺真心”、“無分別心”、“清淨心”,是不變易的,能現萬物。“真心”相對於“妄心”而言。“妄心”是妄生分別的污染之心。正果法師《禪宗大意》九指出:“參禪觀心,主要是熄滅妄心,真心自現。”此說本于禪宗三祖僧璨的《信心銘》:“不用求真,唯須息見。”這就是說,真心與妄心並不是兩個心,息妄即真,一如撥雲見日。學佛者重視“觀心”的功夫,不會觀心,即無從了生脫死。正如《楞嚴經》所說:“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流轉。”佛教認為,“真心”是萬物的本源。《華嚴懸談》卷十九說:“一切諸法,真心所現,如大海水,舉體成波,以一切法無非一心故。”明代妙葉《念佛直指》卷上指出,學佛者當“向自己不動真心中求”,讓心物“打成一片”。亦用“真心”指純潔善良之心。如元·楊景賢《劉行首》第四折:“你本是唐朝宮眷,秉真心不染塵緣。”亦指誠心誠意。如曹禺《日出》第一幕:“這是你的真心話,沒有一點意氣作用麼?”(李明權)

  411 【真空】《大般若經》卷五六七謂,般若波羅密多(大智慧到彼岸)“亦名真空,及一切智、一切相智不二法界”。常人見佛家多談“空”,便以為否定一切存在。這是一種誤解。其實,佛家要否定的只是妄心所生的妄相,並不否定一切事物現象。從這個意義上說,“真空”也就是“妙有”,所謂“真空不空,妙有非有”。學佛而未理解,偏執於“空”論,甚至於否定因果,便成了“頑空”。正如唐·慧能《壇經·般若品》所就:“念念說空,不識真空”。佛家言“空”,是說事物都是由因緣相待而產生的,沒有獨立不變的“自性”,並不是否認事物的存在。清·王夫之指出,佛家“但見來無所從,去無所歸,遂謂性本真空,天地皆緣幻立”。今謂沒有空氣或只有極少量空氣處為“真空”,如謂真空管,真空包裝。亦引申指不受任何勢力侵佔、不受任何思想影響的地方。如冰心《晚晴集·從“五四”到“四五”》:“一個人不是生活在真空裏,生活的圈子無論多麼狹小,也總會受到周圍氣流的衝擊和激蕩。”(李明權)

  412 【真實】“真實”的反面是虛妄、虛假。與事實完全符合,沒有虛假的成分,稱為“真實”。如《心經》謂:“般若波羅密多(意謂大智慧可達到解脫的彼岸)……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佛教亦用“真實”指唯一不變、與萬法同一的本體。本體與變幻的現象相對而言,也稱“真如”、“法界”,在佛稱“法身”,在眾生稱“佛性”,在草木瓦石、山河大地稱“法性”。所謂“唯一真實,不可思議,名一真法界”(《三藏法數》)。又如清·吳偉業《贈願雲師》:“世法夢幻,唯出世大事,乃為真實。”後亦用真實表示真心實意。如明·李贄《複楊定見書》:“蓋真實下問,欲以求益,非借此以要名,如世人之為也。”也指清楚真切。如明·馮惟敏《不伏老》第二折:“且是眼花花的,怎生去看得真實。”又如楊朔《海市》:“這真實的海市並非別處,就是長山列島。”(李明權)

  413 【真相】猶言本來面目。《洛陽伽藍記·修梵寺》:“修梵寺有金剛,鳩鴿不入,鳥雀不棲,菩提達摩雲‘得其真相’。”俗用以指事物的真實情況。如:真相畢露,真相大白。又如魯迅《且介亭雜文·關於新文字答問》:“不過他們可以裝作懂得的樣子,來胡說八道欺騙不明真相的人。”(文賢)

  414 【真理】知識能與真實情況相符合,或不悖於邏輯法則,都可以稱為真理。在佛教顯教中,對於有為的事相而稱無為的真如(萬法之體)為“真理”。密教以有為的事相各攝持其體而不亂不雜謂之“理”,其法之本不生謂之“真”,也就是胎藏界的十界曼荼羅。唐·方幹《游竹林寺》詩雲:“聞僧說真理,煩惱自然輕。”後來,真理一詞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我國藏族地區有“陽光之下陰影藏不住身;真理面前謬誤站不住腳”的諺語。蒙族有“鹽是鹹的,但對菜肴不可少;真理是苦的,但對未來有益處”的俗諺。(無名氏)

  415 【真諦】“諦”是真實不虛的意思。事相對於世俗來說,真實不虛,理性對於聖者來說,真實不虛,所以都稱為“諦”。隋·智顗著《四教義》,其中引用《大智度論》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若不知二諦,則不知真佛法。”二諦:一是俗諦,二是真諦。俗諦是俗事上的實義,真諦是真理上的實義。真、俗二諦廣泛涉及一切諸法,可用以說明事理深淺的不同涵義,因而諸佛皆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使之由淺入深,因事達理。如果不知二諦,就難以瞭解佛法所說的義門。真諦亦可泛指佛法,如唐·元稹《大雲寺》詩:“真諦承知別,迷心尚有雲。”後來真諦常見於一般言語中,表示真實的意義或道理。如說“得其真諦”,就表明對某一事物具備正確、深入的理解、認識。如魯迅《華蓋集續編》小引說:“這裏面所講的仍然並沒有宇宙的奧義和人生的真諦。”(禹振聲)

  416 【恩愛】于父母、夫妻間相互感恩溺愛之情,謂之恩愛。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活活的把一對熱刺刺的恩愛夫妻拆開。”佛教提倡知恩報恩,教人報酬四恩(據《心地觀經》: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應盡心致力。佛教對於愛,基本的分為有污染和無污染二種。有污染即貪愛,如女色錢財等;無染汙即信愛,如師長、父母等。佛教主張斷愛,但所斷的是有染汙的貪愛。同時以斷除愛念為實踐佛法的基礎。《圓覺經》說:“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又說:“輪回愛為本。”《楞嚴經》卷四說:“異見成僧,同見成愛”。又說:“愛河枯乾,永令斷絕”。《後漢書·襄楷傳》上說:“浮屠(佛教僧徒)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愛。”這就是佛教徒把斷愛貫徹於日常生活中之一例。

  417 【圓成】謂圓滿成就。如《楞嚴經》卷一:“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明代理學家王陽明也借用這一詞語,其《傳習錄》卷上謂:“只在此心純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個個圓成。”唯識宗把圓滿成就諸法功德的“實性”,稱為“圓成實性”。後俗語中用“圓成”,意為作成、辦妥。如《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他一心想慕娘子,諸物不愛,只求圓成好事。”(李明權)

  418 【圓滿】指不偏不倚,完滿無缺。天臺宗稱為“圓教”,立有圓融、圓滿二義。《華嚴經》卷五十五說:“爾時,如來知諸眾生應受化者,而為演說圓滿因緣修多羅。”又說:“顯自在力,演說圓滿經。”依天臺宗所說,十界三千一切法,條然具足,稱為“圓滿”。《輔行記》卷二之一說:“圓名圓融圓滿義,又圓者全也。”《四教儀》卷一說:“圓以不偏為義。”此外,一次佛事、法會順利結束,也稱為“圓滿”。後多用以形容事情完滿無缺,十分美滿。隋煬帝《與釋智顗書》:“功德圓滿,使致荊巫。”《南史·梁武帝紀》:“有神光,圓滿壇上,朱黃白雜色。”《宋史·天竺國傳》:“福壽圓滿,壽命延長。”(純一)

  419 【圓融】佛家謂破除妄執,圓滿融通。“圓”指周遍,“融”指融通、融和。若就分別妄見而言,則宇宙萬有,光怪陸離,千差萬別;若就一切法本具的理性來說,則事、理萬法融通無礙,無二無別,猶如水與波,稱為圓融。《楞嚴經》謂:“如來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華嚴、天臺二宗有關圓融名目很多,華嚴立“三種圓融”,天臺談“圓融三諦”。又如唐·符載《廬山故女道士梁洞微石碣銘》:“靈以靜生,境因圓融。”亦用以指文辭之周密暢達,如清·黃宗羲《與李杲堂陳介眉書》:“以高旦中志銘中有兩語,欲弟易之,稍就圓融。”(純一)

  420 【圓通】智慧神通,圓融無礙,稱為“圓通”。據《三藏法數》解釋:“性體周遍曰圓,妙用無礙曰通。乃一切眾生本有之心源,諸佛菩薩所證之聖境也。”《楞嚴經》中介紹了二十五位大士“一門深入”、各證“圓通”之事,至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為止。因此,觀世音菩薩又稱“圓通大士”。如宋·沈遼《奉贈行師參慎禪師》詩:“觀音二十五圓通,止在禪師一指中。”俗語中用以指通達事理,處世靈活。如《梁書·處士傳·陶弘景》:“弘景為人,圓通謹慎。”也指圓滑世故,含貶義。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這撫台是個極圓通的人,雖然疑心他,卻不肯去盤問他。”(李明權)

  421 【造口孽】“口業”是身、口、意三業之一,在“十不善業”中占了四項:妄言、惡口、兩舌和綺語。這表明,舌根難得清淨,嘴巴是最容易造口孽的。“口業”寫作“口孽”,在俗文學中較多見。如《紅樓夢》第一二○回:“崔鶯、蘇小,無非仙子塵心;宋玉相如,大是文人口孽。”此處口孽,指風月、男女等事,屬於綺語。再舉兩個現代的例子:沙汀《在其香居茶館裏》:“因為他形容得太惡俗了,俞視學插嘴道:‘少造點口孽呵,有道理講得清的。’”又如張天翼《脊背與奶子》:“‘是不是他野老公那裏?’‘唔,還生了一個女兒哩,’低聲說。仿佛一說得大點兒就造了口孽似的。”(李明權)

  422 【稱心如意】如意,梵語阿那律Aniruddha的音譯,即爪杖,是出家僧侶百一用具之一。柄端作手指形,替手不能到之處搔癢,所以名為如意。又有柄端作“心”字形的,如《釋氏要覽》卷中說:“‘如意’之制,蓋心之表也;故菩薩皆執之,狀如雲葉,如此方篆書‘心’字故。”同書又說:“今講僧尚執之,多私記節文祝詞於柄,備於勿忘,要時手執目對,如人之意,故名如意”。這一種如意,即如舊時官吏的手版備於遺忘的笏子。但佛家還有如意杖、如意珠、如意輪等不同名詞和用具。近代多以玉石製作,長一二尺,柄端作“芝”形、或“雲”形以供玩賞,取其名為吉祥,又稱吉祥如意。今以“稱心滿意”謂心滿意足,如願以償。(常正)

  423 【修行】含有實行、修養、實踐之意。宗教生活中欲實現生活上之統制、調節、規定等則必須藉修行以完成之。宗教本來就有信仰與修行雙重要求。以佛教而言,行者自身欲實現佛陀體驗之境界,而專心精研修養,故特別重視修行方面,亦因而發展成為詳細之戒律條文、生活規範與精神之修養方法。俗語中將修行當作做好事,如認為舊時官廳中權力大容易做好事救人,故有“公門裏面好修行”之說。明·葉憲祖《金鎖記》:“禁長哥呀!自古道公門裏面好修行。”《野叟曝言》中獄官見文素臣查出隋氏被女禁虐待,跪地求告道:“公門中好修行,望老爺高抬貴手。”(李君岡)

  424 【借花獻佛】佛說法時,諸天散花。佛國淨土也有晝夜雨花的祥瑞。釋迦佛涅槃時,大眾持香花、寶幢等供養。以獻花、焚香禮敬佛等三寶,稱為“香花供養”,是佛門習見的儀規。“借花獻佛”典出《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釋迦佛過去世為善慧仙人,聞普光佛出世,欲覓名花供養。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枝蓮花而過,蓮花感善慧之誠,踴出瓶外,青衣大驚。善慧“為欲成就一切種智,度脫無量眾生”,願以五百錢購取五枝蓮花。青衣見其誠心,即以五花相贈,願結生死之緣,又“請寄二花以獻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願”。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莖,皆住空中,化成台;後散二莖,亦止空中,夾佛兩邊”。普光佛懸記善慧當來作佛,號釋迦牟尼。後因以“借花獻佛”比喻借別人之物去做人情。如元·蕭德祥《殺狗勸夫》楔子:“既然哥哥有酒,我們借花獻佛,與哥哥上壽咱!”(李明權)

  425 【臭皮囊】“皮囊”又稱“革囊”,就是皮革製成的袋子,比喻人身。“臭皮囊”這句俗語源於較早譯出的《四十二章經》:“天神獻玉女於佛,欲以試佛意、觀佛道。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以可誑俗,難動六通。去,吾不用爾。天神愈敬佛,因問道意。佛為解釋,即得須陀洹(小乘初果)。”佛把天仙美女視為盛滿污穢之物的皮袋子,這叫做“不淨觀”,專用以破除淫欲。明·屠隆《曇花記·超度沉迷》:“任他天女,覷為革囊;豈放摩登,毀吾戒體。”即為直用此典。佛教還認為,人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的,虛幻不實,污穢不淨,不值得貪戀,故喻之為“臭皮囊”。(可參見隋·智顗《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卷二。)俗語中應用例如《紅樓夢》第八回:“失去幽靈真境界,幻來新舊臭皮囊。”亦可作“臭皮袋”。如清·王世禛《池北偶談·談異四·善慶庵老僧》:“(老僧)遂升座而寂,壁間留偈雲:者個臭皮袋,撇下無掛礙。洪爐烈焰中,明月清風在。”(李明權)

  426 【鬼家活計】指非正道的邪僻行徑,見於《大慧宗杲禪語錄》。卷二十說:“今時學道人,不問僧俗,皆有二種大病。一種多學言句,於言句中作奇特想。一種不能見月亡指,於言句悟入。而聞說佛法禪道不在言句上,便盡撥棄,一向閉眉合眼,做死模樣,謂之靜坐,觀心默照。更以此邪見誘,引無識庸流曰:靜得一日,便是一日功夫。苦哉,殊不知儘是鬼家活計。去得此二種大病,始有參學份。”俗語中類似者有“鬼魅伎倆”,比喻用心險惡、暗中傷人的手段。如《歧路燈》第九五回:“這些衙役鬼魅伎倆,千人一狀,原也不必掛齒。”(李明權)

  427 【鑽故紙】用以諷刺那些一味死讀古書而不知融會貫通的人。原意是諷刺死讀經典而不能解悟的僧人。“故紙”,指古書舊藉。如清·黃遵憲《雜感》詩:“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紙研。”大量的古書舊藉,便稱為“故紙堆”。如聞一多《給臧克家先生書》三:“在你所常詛咒的那故紙堆內討生活的人原不止一種。”一心鑽研古書,謂之“鑽故紙”。如宋·楊萬里《題唐德明建一齋》詩:“平生刺頭鑽故紙,晚知此道無多子”。“鑽故紙”出於唐代百丈懷海禪師的弟子神贊。《五燈會元》卷四記載:其師一日在窗下讀經,蜂子鑽窗紙欲出。神贊見了便歎道:“世界如許廣闊不肯出,鑽他故紙驢年去!”還做了一首偈子:“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大癡;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李明權)

  428 【鐵樹開花】鐵樹,也叫蘇鐵,熱帶一種常綠喬木,多年開花一次。比喻極難實現的事情或非常罕見的事物。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焦山師體禪師》:“鐵樹開花,雄雞生卵,七十二年,搖籃繩斷。”俗諺喻事難成叫鐵樹開花,言鐵質樹木不能開花,無開花結果之事。宋·圜悟《碧岩錄》四十則垂示曰:“休去歇去,鐵樹開花。”《續傳燈錄》三一:“淳熙乙亥八月朔出微疾,……逮夜半,書偈辭眾曰:‘鐵樹開花’。”《種電鈔》注釋:“宗師家到大休歇處,領鐵樹花開劫外春,不是盡細識人爭得如此乎?”(純一)

  429 【愛河】愛欲浸染人心,使人溺沒而不能自拔,故喻為“愛河”。如《華嚴經》卷二六所說:“隨生死流,入大愛河。”又如《楞嚴經》卷四說:“愛河乾枯,令汝解脫。”“愛”在佛教中一般用為貶義,如隋·慧遠《大乘義章》卷五所下的定義:“貪染名愛。”佛家主張平等清淨的“慈”而擯棄自私污染的“愛”。世俗之“愛”以男女間的情欲為基礎,故《圓覺經》指出:“輪回,愛為根本。”當然,愛國、愛父母、愛師長等,佛家也認為是正當的,只是一般不用“愛”這個詞去表達而已。後用“愛河”指情欲,愛情。如明·陳汝元《金蓮記·媒合》:“一個溺愛河而罔顧,只圖暮樂朝歡;一個沉宦海而久迷,空自南奔北走。”又如巴金《滅亡》第四章:“他又沉到愛河裏面了。”(李明權)

  430 【逢場作戲】原指游方藝人遇到合適的場地,就開台表演。後來以“逢場作戲”一詞,用為隨意應酬,湊熱鬧的意思。宋·道原《景德傳燈錄·江西道一禪師》:“鄧隱峰辭師。師雲:‘什麼處去?’對曰:‘石頭去。’師雲:‘石頭路滑。’對曰:‘竿木隨身,逢場作戲。’”又《五燈會元·泐潭洪英禪師》:“僧問:‘逢場作戲時如何?’師曰:‘紅爐爆出鐵烏龜。’”宋·蘇軾《南柯子》詞:“借君拍板及閘槌,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寬忍)

  431 【高僧】對德行崇高的僧人的尊稱。與“名僧”相對而言。南朝梁·慧皎首創《高僧傳》,其《序錄》認為:僧“若實行潛光,則高而不名;寡德適時,則名而不高”。他所撰《高僧傳》專取前者。按高僧德業分為十類:一譯經,二義解,三神異,四習禪,五明律,六忘身,七誦經,八興福,九經師,十唱導。在每一方面做出成績或突出者皆稱為“高僧”。唐·劉長卿《寄靈一上人》有句雲:“高僧本姓竺,開士舊名林”。唐·韓愈《廣宣上人頻見過詩》也說:“久慚朝士無裨補,空慚高僧數往來。”這都是對有道德的高僧的讚歎。(無名氏)

  432 【諸天】佛寺中的護法天神像,通常供奉在大雄寶殿的東西兩壁間。據《金光明經·鬼神品》說,有“二十諸天”,依次為:功德天、辯才天、大梵天、帝釋天、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四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日天、月天、金剛密跡力士、摩醯首羅天、散脂大將、韋馱天、堅牢地神、菩提樹神、鬼子母、摩利支天、婆羯羅龍王、閻摩羅王。後又增入道教四神緊那羅王、紫微大帝、東嶽大帝和雷神,為“二十四天”。如今,在南方佛寺中多有“齋天”的儀式。如清·李鬥《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中》:“造鐵塔高丈許,仿正覺寺式,結庌塔頂,黃綠琉璃寶珠,塔燈、複盂、仰盂,諸天、韋馱、四門佛像皆合。”(李明權)

  433 【病鬼碰著閻羅王】病鬼,指病入膏肓,形容可怕的人。閻羅王,指地獄之主。“病鬼碰著閻羅王”,指必死無疑,毫無生還的可能。如《宋史演義》第五一回:“(耶律乙辛)陰與宮婢單登等定謀,誣後與伶官趙惟一私通。洪基不辨真偽,即將趙惟一系獄,囑耶律乙辛審問。病鬼碰著閻羅王,還有什麼希望?”(李明權)

  434 【煩惱】梵語Klesa的意譯。據《大智度論》卷七解釋:“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一解釋:“煩是擾義,惱是亂義;擾亂有情(眾生),故名煩惱。”經上關於“煩惱”的分類、解說很多,如根本煩惱、隨煩惱、分別煩惱、俱生煩惱等。最主要的煩惱,即貪、嗔、癡“三毒”。南朝梁·寶志《大乘贊》認為:“但無一切希求,煩惱自然消落。”後因以泛指憂愁苦悶,心緒不寧。如《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我恁地一個人,許多房奩,卻嫁一個白須老兒,好不生煩惱!”又如聞一多《紅燭·時間底教訓》詩:“昨日的煩惱去了,今日底還沒來呢!”(李明權)

  435 【燒頭香】“燒頭香”又叫做“燒頭爐香”。這是一種民間的風俗,拜佛、敬神等都有。謂信徒趕早到寺、觀或神祠,爭上第一爐香,以示虔誠。此風俗由來已久,在宋代已盛行。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州西灌口二郎生日,最為繁盛……夜五更爭燒頭爐香,有在廟止宿,夜半起以爭先者。”又如清·袁枚《子不語·燒頭香》:“凡世俗神前燒香者,以侵早第一枝為頭香,至第二枝便不敬。有山陰沈姓者,必欲到城隍廟燒頭香,屢起早往,則已有人先燒矣,悶悶不樂。”又如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卷十五:“(韓元英)遣一親信僕持香往岱岳祈謝,謂曰:‘聖帝惟享頭爐香。’……按此知世俗有燒頭香之說,由來久矣。”(李明權)

  436 【差別】事物的差異、不同,稱為“差別”。如曹禺《日出》第四幕:“頭等貨、三等貨,都是這麼一說,差別倒是很有限。”有時也作“區別”解釋。如清·姚鼐《讀司馬法六韜》:“余常謂周秦以降,文辭高下,差別頗易。”此詞出於佛經。《百喻經·人謂故屋中有惡鬼喻》:“然諸眾生橫計是非,強生爭訟,如彼二人等無差別。”然而,在佛學上,“差別”主要是針對“平等”而言的,指的是在現象上,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自相”。佛教認為,世間種種差別相都是由眾生“業力”的不同而造成的。如《俱舍論》卷十三謂:“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各多差別,如是差別由誰而生?……但是有情(眾生)業差別起。”也可以說,差別是妄念的反映。《華嚴妄盡還源觀》指出:“是心即攝世間出世間法,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唯一真如。”舍離差別之見,才能達到開悟的境界。比如說,佛菩薩渡眾生,本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對於或人或畜、或怨或親,都是一視同仁的。又如真正實行“佈施”的,要做到不見己、不見人、不見能施物,也是一種平等觀。說到底,“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切平等。當然,所謂“平等”,並不是抹煞現象上的種種差別,而是不去執著這種差別。今在一些文章中會經常用到,如消滅三大差別(即工農差別、城鄉差別、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又如馬克思主義認為只有消滅階級和階級差別,才能實現真正的實質上的平等。(李明權)

  437 【粉身碎骨】其意原指為求佛法而不惜生命,《大品般若經·菩薩陀波侖品》說,有一菩薩在求法時,“自恨無供世尊者,忽遇城中豪富長者不安,欲人骨髓合藥,即時敲骨出髓,賣與長者,以所得金,買種種花香供養於佛。”唐·玄覺《證道歌》亦說:“粉身碎骨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億。”後轉變為忠貞於某一事業或某一人物。唐·顏真卿《馮翊太守上表謝》有“誓當粉身碎骨,少酬萬一”;北宋·蘇轍《為兄軾下獄上書》有“洗心改過,粉骨報效”句;明·於謙《石灰詩》:“千錘百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膾炙人口。(純一)

  438 【涅槃】涅槃,梵語nirvana的音譯,意為“滅度”、“寂滅”等。或從梵語Parinivana意譯為“圓寂”。“涅槃”是佛家修證的最高境界。簡單地說,“涅槃”就是經過修道,能夠徹底地斷除煩惱,具備一切功德,超脫生死輪回,入於“不生不滅”。如《涅槃經》卷四所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指生死)者,乃為涅槃。”又如《魏書·釋老志》所說:“涅槃譯雲滅度,或言常樂我淨,明無遷謝及諸苦累也。”後稱僧人逝世為涅槃、圓寂。在文學中運用如郭沫若賦有長詩《鳳凰涅槃》,借用佛語“涅槃”,謂鳳凰經過烈火的鍛煉而獲得新生。又如徐遲《火中的鳳凰》謂:“這是一隻火中的鳳凰,一隻新生的鳳凰,它在大火之中涅槃,卻又從灰燼裏新生。”(李明權)

  439 【浩劫】“劫”是“劫波”Kalpa的音略,意譯為“大時”,即不能用年數來計算的宏觀時間概念。佛教中關於“劫”的說法較多,如小劫、中劫、大劫、阿僧祗劫、磐石劫等。經中說,用一件輕軟的天衣,每隔三年去拂拭一次方廣數十裏的磐石,直到此石銷盡,謂一“小劫”。(見《瓔珞經·佛母品》)而“八十小劫,名一大劫”。(《法苑珠林》卷三)“阿僧祗”,梵語asankhya,意為無數。“阿僧祗劫”,猶言無數劫。據說從初發心到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祗劫”,簡直遙遙無期。然而,《華嚴經·梵行品》又說:“不可說劫與一念平等。”表明佛教認為時間的長短是“唯心”所變的。經中又說,一大劫中包括世界“成、住、壞、空”四個階段,“劫”的時間概念由此引申到空間範疇。詞語中的“浩劫”、“劫難”等,都是兼有時空雙重意義的。在俗語中“浩劫”有兩個意義:一指深重的災難。如郭沫若《北上紀行》詩:“兩番罹浩劫,一旦掃沉陰”。又如《花城》1981年第2期:“經歷了‘文化大革命’這樣一場浩劫,他們的頭腦要複雜得多。”一指及其漫長的時間。如《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此時何玉鳳的遭際真算是千古第一個樂人,來享浩劫第一樁快事。”又如豐子愷《緣緣堂隨筆·阿難》:“數千萬光年中的七尺之軀,與無窮的浩劫中的數十年,叫做‘人生’。”佛經上說,世界經歷一次從形成到毀滅(成、住、壞、空)稱為“一大劫”。“一大劫”也就是“浩劫”,“浩劫”既是漫長的時間,又包含有驚心動魄的大、小“三災”。(李明權)

  440 【海闊天空】宋·阮閱《詩話總龜前集》卷三十引《古今詩話》謂:唐代大歷年間,禪僧元覽在竹上題詩:“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這句詩表達出禪僧自由自在的廣闊胸襟和活潑潑的禪機。後改變為“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比喻可以充分自由地行動,或無拘無束地施展才能。如《西遊記》第八四回:“老菩薩,古人雲: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怎麼西進便沒路了?”又如于逢《金沙洲》第三部九:“啊!海闊任魚躍,天空任鳥飛,誰還願意待在一個村子裏呢!”亦縮為“海闊天空”。如清·蔣士銓《一片石·宴閣》:“共記滕王閣下時,海闊天空任所之。”今亦比喻話說得漫無邊際。如夏衍《上海屋簷下》第一幕:“過一會兒姓林的走過來,話又會講不完啦,海闊天空的。”(李明權)

  441 【海潮音】海潮聲勢雄壯,漲落有時,常用來比喻佛、菩薩應時對機的說法。如《楞嚴經》卷二說:“佛興慈悲,哀憫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便告諸善男子。”“海潮音”也可以專指觀世音菩薩的“法音”。《法華經·普門品》說:“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中國佛教界把浙江普陀山視為“觀音道場”。普陀山是個海島,島上有潮音洞,傳為觀世音菩薩現身說法之處。此外,“海潮音”又指唱贊誦經之聲。如唐·劉長卿《送少微上人遊天臺》詩:“秋夜聞清梵,餘音逐海潮。”唱贊誦經之聲抑揚起伏,稱為“梵唄”,源於印度的法曲。以海潮比況梵唄,十分形象。(李明權)

  442 【流通】語本於《最勝王經》卷三:“安穩豐樂,正法流通。”比喻佛法暢通無阻。《十地義記》卷一:“傳佈名流,無壅曰通。”多指傳佈教法,使其流暢而無阻塞。佛經中最後一部分稱“流通分“,寺院中出售佛教用品的處所稱“法物流通處”。俗語中亦以指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社會再生產過程的一個環節。如瞿秋白《赤都心史》五:“經濟市場的流通原來這樣。”(文賢)

  443 【家賊難防】本為禪語,見《五燈會元·梁山緣觀禪師》:“問:家賊難防時如何?師曰:識得不為冤。”按佛教以色、聲、香等“六塵”為“外六賊”,以眼、耳、鼻等“六根”為“內六賊”。家賊即指內六賊而言,謂六根的貪欲。如《雜阿含經》卷四三謂:“內有六賊,隨逐伺汝,得便當殺,汝當防護……內六賊者,譬六愛欲。”六根以其內在的貪欲,追逐聲色等塵染,劫掠人本性中的善法,故稱“家賊難防”。後因以指家庭內部的小偷或內奸最難防範。如清·李漁《鳳求凰·悟奸》:“這等看起來,真個是家賊難防,連星相醫蔔的話都是他教導的了?”(李明權)

  444 【冥司】一般指地獄、陰間。如《敦煌變文集·妙法蓮華經變文》:“生前不曾修移,寺墮阿毗地獄,永屬冥司,長受苦毒。”又如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章阿端》:“君誠多情,妾當竭力,然聞投生有地矣,不知尚在冥司否?”也指陰間、地獄的主司。如清·袁枚《新齊諧·唐配滄》:“冥司念我居官清正,敕為武昌府城隍。”(李明權)

  445 【逍遙自在】意指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五燈會元》卷十八《性空妙普庵主》載妙普自祭文有“四十二臘,逍遙自在,逢人則喜,見佛不拜”之語,此語後被廣泛應用。《元曲選·張生煮海》:“海東一片暈紅霞,三島齊開爛漫花。秀出紫芝延壽算,逍遙自在樂仙家。”《警世通言》卷第二:“這首《西江月》詞,是個勸世之言,要人割斷迷情,逍遙自在。”《紅樓夢》第四十六回:“平兒聽說,照樣傳給婆子們,便逍遙自在的園子裏來。”《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趁著那斜月殘星,護送著一行人,逍遙自在的,竟自投東去了。”(參見“自由自在”條)(純一)

  446 【菩薩】佛教指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的聖者。在“三乘”中,菩薩高於羅漢而次於佛。菩薩標榜大慈大悲,普渡眾生,是大乘精神的象徵。北周·庾信《五張寺經藏碑》:“如來說法,萬萬恒沙;菩薩轉輪,生生世界。”菩薩,乃是梵語菩提薩埵(Bodhisattva)的省音,意譯為“覺有情”、“道眾生”等。我國民間熟悉的菩薩有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菩薩普渡眾生,往往變現各種“化身”,如觀世音菩薩就有“三十三身”。《法華經·五百弟子品》謂:“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聲聞,即羅漢。唐·白居易《送守實上人遊江南》詩:“無妨菩薩是船師。”船師,是“凡夫”身。此外,“薩埵(Sattva)除譯為“有情”、“眾生”外,亦譯作“勇猛”。因此,“菩薩”亦可釋謂勇猛求取佛道的聖者。(李明權)

  447 【菩薩心腸】本著“大慈大悲”的願力,實施普度一切眾生的大行,這就是“菩薩道”精神的主要特徵。後因以“菩薩心腸”比喻仁慈善良之心。如《西湖佳話·放生善跡》:“吾弟以恩報仇,實是菩薩心腸。”(李明權)

  448 【菩薩低眉】此語常用來形象、生動地描繪人的慈善之態。就像用“菩薩心腸”來說明人的心地善良一樣。我們在佛教寺廟中可以見到眾多的菩薩塑像,它們眉宇低垂,俯視群生,顯得十分端莊慈祥。《太平廣記》卷一七四引《談藪》謂:“薛道衡游鐘山開善寺,謂小僧曰:‘金剛何為怒目?菩薩何為低眉?’答曰:‘金剛怒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以後也引申為優待、另眼相看的意思。如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五回說:“若是再高等的呢,結識得幾位有體面的洋大人,那就任憑老佛爺見著你,也只好菩薩低眉了。”(無名氏)

  449 【夢幻泡影】人生無常,世事虛幻,不可捉摸,常常謂之“夢幻泡影”。語本《金剛經》中的著名的“六如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除“夢幻泡影”外,還有“露”、“電”二喻,故稱“六如”。明才子唐寅號“六如居士”,即本於此。《大日經》所說“十緣生句”中也包括“夢幻泡影”(“泡”作“浮浪”)。其他佛書上引用這個比喻的也很多見。“夢幻泡影”比喻的物件是“一切有為法”,即世間所有可以感知的事物,有形有相,有聲有色。佛教認為,“有為法”無不虛妄。“夢”喻夢中所見本無,“幻”喻幻術所化不實,“泡”喻易生易滅。“影”喻從(光和形)緣而現。《維摩詰經·方便品》載,維摩詰大士“示疾”,說人身虛幻無常。謂人身如夢,“為虛妄見”;如幻,“從顛倒起”;如泡,“不得久立”;如影,“從業緣現”。後在文學中運用如元·楊景賢《西遊記》雜劇第五出:“生呵,一心懷遠恨,千丈系遊絲;死呵,如夢幻泡影,那有再來時!”(李明權)

  450 【雪上加霜】語本于《景德傳燈錄》卷八:“師雲:汝只解瞻前,不解顧後。伊雲:雪上更加霜。”原是禪語。後用“雪上加霜”比喻災禍接連不斷,一再受到損害,煩惱中又添出新的煩惱。如元·高文秀《[誼-且+卒]范叔》第二折:“淚雹子腮邊落,血冬淩滿脊樑,凍剝剝雪上加霜。”又如《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六:“見說徒弟逃走,家私已空,心裏已此苦楚,更是一番毒打,真個雪上加霜,怎經得起?”(李明權)

 

相關文章:
俗語佛源(十一)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5338)
俗語佛源(十)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8189)
俗語佛源(八)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248)
俗語佛源(七)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187)
俗語佛源(六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5144)
俗語佛源(五)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 緣氣:(5247)
俗語佛源(四)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107)
俗語佛源(三)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459)
俗語佛源(二)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166)
俗語佛源(一)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6189)

上一篇(俗語佛源(十)) 回目錄 下一篇(觀音菩薩無所不在,只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