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佛源(六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251 【杖錫】即執持錫杖。錫杖是僧人所用的法器之一,上有鐵棬,棬上有環,木柄,振動時有響聲。為何叫錫杖?因取“錫錫”作響而得名,並非錫杖一定要用錫來製作不可。在古代,僧人出門雲遊,手持錫杖。南朝梁代慧皎《高僧傳·康僧會》:“僧會欲使道(指佛法)振江左,興立圖寺,乃杖錫東遊。”唐·杜甫亦有“杖錫何來此”的詩句。由於僧人手持錫杖雲遊,故又稱為“杖錫客”。錫杖又名“智杖”或“德杖”。古時僧人持偵緝雲遊,有兩種用處:一是乞食時不說話,振動錫杖作響,使施主知道有僧乞食;二是作防衛武器,驅趕牛、犬,以免傷害自己。但是錫杖傳入中國之後,卻完全神聖化了,使其成為宗教儀式上的陳設品。現在只在及其隆重的儀式上,主法僧人才使用它,這就完全失去了錫杖原來的意義。錫杖的形式,也與原來印度的錫杖不一樣。唐·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說:“西方所持錫杖,頭上唯有一股鐵棬,……其環或圓或匾,屈合中間,可容大指,或六或八穿安股上,銅鐵任情。”中國的錫杖,是“頭安四股”,義淨認為這與本制不合。在古詩中如清?孫枝蔚《勸酒歌》一:“正逢老僧錫杖來,見我相勸學參禪。”(無名氏)

  252 【還俗】在家謂之“俗”,出家修行謂之“僧尼”。佛制:聽任僧尼自願舍去大戒。又僧尼犯重戒,依律逐出僧團。以上兩種情況,均稱為還俗。另有一說,還俗僅指僧尼犯戒還家。自願離開僧團,謂之“歸俗”。《寶積經》卷八八載:“五百比丘曰:‘我等不能精進,恐不能消信施,請乞還俗。’文殊贊曰:‘若不能消信施,寧可一日數百歸俗,不應一日破戒,受人信施也。’”按經義,出家人不能守戒、精進,寧可還俗。南朝梁?慧皎《高僧傳》卷三載:罽賓國(在今喀什米爾地方)王子求那跋摩二十歲時出家,精通藏經。後來國王駕崩,無人繼位。眾人議請跋摩“還俗,以紹國位”。跋摩不從,隱居山林,又到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弘法。宋文帝元嘉八年,跋摩來到中國的建業(今南京),譯經數十部。又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七記載:“(杭僧思聰)挾琴游梁,日登中貴人之門,久之,遂還俗,為御前使臣。”可見思聰是個心未出家、熱衷名利的人。(李明權)

  253 【折服】意制伏,謂使之屈伏。佛教的降魔,就是制伏魔軍,使其不能為害。《楞嚴經》卷一中阿難被摩登伽女的娑毗迦羅咒迷惑,幾乎毀壞戒體的故事,就是因為阿難不能折伏摩登伽女。佛教講折伏,無非是兩種辦法:一是顯神通(包括定力)來制伏對方。但佛陀告誡弟子們非不得已,不要輕易顯神通。二是通過辯論來制伏對方。在佛教史上,這是常用的形式。古代印度,許多論師如龍樹、提婆、無著、世親等,都是通過學術辯論制伏對方,為佛教贏得社會地位的。我國唐代偉大的翻譯家玄奘在印度留學時,亦以辯才馳名,在公開場合與當時各學派的著名論師辯論,制伏了所有對手,榮獲“大乘天”的稱號。我國藏語系佛教學者,更是以辯論為主要的學習方法。他們稱之為“辨經”,即就佛經中的道理進行辯論。佛教除講“折伏”外,還講“攝受”。《勝鬘經》說:“應折伏者而折伏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攝受故,令法久住。”這裏不僅說明了度生的兩種方法,而且說明了兩種方法所要達到的目的——令法久住。所以折伏並非將對方一棒打死,而是令其“回頭是岸”“止惡向善”;攝受則更是“不舍眾生”的慈悲行為。如宋·沈括《夢溪筆談·官政一》:“蓋無賴之民,不畏杖責,故設此事以折伏之。”(無名氏)

  254 【投機】徹悟的意思,合乎佛祖心機謂之投機。據說佛陀度生,應機說法,根據不同根機,宣說不同法門。《法華經·普門品》:“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這是指觀世音的三十二應,也就是他的應機說法。觀世音尚且如此,佛陀當然更是這樣。《續傳燈錄·法光禪師》:“使言言相副,句句投機。”如果話不投機,多說無用。所以俗話說:“話不投機一句多。”(見《古今雜劇》)。(今多作“半句多”)“投機”還有見解相同、意見一致、氣味相合之意。後引申為“投機倒把”、“投機取巧”等,對那些不堅持原則、看風使舵的人,稱之為“投機分子”。(無名氏)

  255 【抖擻】佛教“頭陀”(dhata)的異名。所謂抖擻,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種苦行。為何苦行稱為抖擻?這是從譬喻得名的。如衣服上附有灰塵,抖擻一下,即可去掉。修苦行的僧人,能斷除對飲食、衣服、住處等貪著煩惱,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塵一樣。《法苑珠林》卷一〇一中說:“西雲頭陀,此雲抖擻,能行此法,即能抖擻煩惱,去離貪著,如衣抖擻,能去灰塵。”這是抖擻原來的含義。但是後來被借用為鼓勵的語氣,意思是振作、奮發等。如鼓勵別人,就說“抖擻精神”。《續傳燈錄·清滿禪師》:“昨日熱,今日寒,抖擻精神著力看。”清·龔自珍《乙亥雜詩》中亦有“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詩句。(無名氏)

  256 【抛磚引玉】《五燈會元·趙州東院從諗禪師》:“大眾晚參,師雲:‘今夜答話玄也,有解問者出來。’時有一僧便出,禮拜,諗曰:‘比來抛磚引玉,卻引得個墼子。’”意謂原來自己拋出一塊磚是想引出一塊玉,卻不料引出一塊磚坯。後世將此為謙詞,比作用粗淺的看法,引出成熟高明的意見。元?貫雲石《鬥鵪鶉?佳偶》套曲:“他道是抛磚引玉,俺卻道因禍得福。”《鏡花緣》第十八回中:“剛才婢子費了唇舌,說了許多書名,原來抛磚引玉,以為借此長長見識。”(李君岡)

  257 【護國】西元1915年,袁世凱偽造民意,準備稱帝,改“民國”為“洪憲”,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怒。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積極發起倒袁運動,稱為“護國運動”,所謂“護國”,就是護持或保衛民國。此“護國”一詞,來源於佛教。西元四世紀,從西域來華的鳩摩羅什(Kumarajiva)翻譯有《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二卷,唐·不空(Amoghavajra)三藏重譯此經。史稱前者為舊本,後者為新本。經的內容大意是說佛在世時,印度有十六國。所謂“仁王”,指十六國國王。為了使這些國王各護其國,平安穩定,故佛為他們說此經。傳說受持講說此經,即可“七難(日月失度難、星宿失度難、災火難、雨水難、惡風難、亢陽難、惡賊難)不起,災害不生,萬民豐樂。”故自古以來,稱此經為護國三經之一。佛教徒以宗教形式表示愛國之心,常常舉行護國息災法會。在法會期間,就是念誦這本經。又佛教寺院中,一般有四天王(護國、增長、廣目、多聞),傳說此四天王居須彌山腰四方,護持四方的天下,故稱護世,又名護國。唐·袁稹《大雲寺二十韻》詩有“現身千佛國,護世四王軍”句。此外,佛經中還有護國尊者,護國菩薩等。(無名氏)

  258 【護法】梵語Dharmapala,音譯“達摩波羅”,意謂“護法”,原是西元六世紀印度佛教史上一位著名學者的名字,著有《唯識三十頌釋》,是戒賢的老師,年僅三十二歲而卒,我國唐代玄奘在印度從戒賢學法,被稱為護法的再傳弟子。玄奘回國以後,綜合《唯識三十頌釋》十家之言(當時解釋《唯識三十頌》的有十大論師),以護法之釋為主,糅合譯成《成唯識論》十卷,千餘年來,傳承不絕。擁護佛法的人,也被稱為“護法”,《俱舍論》卷二五說:“護法者,謂於所得善自防護。”《無量壽經》卷上亦有“嚴護法城”之說。佛教徒認為,覺世濟人的正法,必須有得力之人護持,否則,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逐漸被消滅。所以佛教中有“護法人”、“護法神”等說法。如寺院中的四大天王、二十諸天、韋馱伽藍等,都是護法神。佛教的“護法”一詞,在我國近代史上,已被一些著名的政治家使用。如1917年孫中山為反對北洋軍閥解散國會,提出“擁護約法恢復國會”的主張,稱之為護法運動,並在廣州召開非常會議,成立護法軍政府,與北洋政府相對抗。(無名氏)

  259 【報應】此語,反映了佛教的因果說。佛教講因果,有世間和出世間兩種。所謂世間因果,即“苦”和“集”二諦。苦是果,集是因。佛教認為人生是苦的,這種苦果,是因為過去生中造了業因(集),由於業力的牽引,所以感受人生的苦果。所謂出世間因果,即“滅”和“道”二諦。滅(涅槃)是果,道是因。佛教認為要擺脫人生的痛苦,就要遵照佛陀的教法去修道,斷除煩惱;以修道為因,將來證得涅槃(滅)正果。因果報應是佛家的重要學說,一般所說的“報應”,似乎只是偏指作惡事得惡果而言。其實“報應”包含著善、惡兩個方面。《法苑珠林》卷八雲:“故經曰:行善得善報,行惡得惡報。”宋·陳元靚《事林廣記》卷九《警世格言》中亦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未報,時節未到”之說。這些都是告誡人們應當做好事,不要做壞事。(無名氏)

  260 【報恩】恩,又稱恩惠或恩德。即有好處施於他人。受恩惠者,盡心竭力報答之,叫做報恩。佛家的報恩思想,始於佛世。藏經中收有《報恩經》七卷。《經》中說佛在世時,其弟子阿難聞外道譏佛不孝,便去告佛,佛當即召集大眾講述自己如何盡孝的事實。他說他過去生中是須闍提太子時,曾以身肉濟父母之難。此生成佛之後,又先上忉利天為母說法等等。佛認為這些都是盡孝報恩的行為。佛教寺院中每年農曆七月十五的盂蘭盆會,又是根據《盂蘭盆經》的報恩思想而舉行的宗教活動。傳說佛的大弟子目蓮,以神通力,見其母墮餓鬼道(佛教講的六道之一),受倒懸之苦,就請示佛陀解救的辦法。佛以此因緣而說《盂蘭盆經》。經中說:“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Ullambana),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心地觀經》還列舉佛弟子必須報答的四種恩(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三寶恩)。(無名氏)

  261 【求人不如求己】宋代詩人蘇東坡曾與方外交佛印禪師同游杭州寺院。東坡見大殿上的觀世音菩薩手持數珠,東坡覺得奇怪,便問道:“彼自是觀音,自誦其號,未審何謂?”佛印答道:“求人不如求己。”見宋·蘇軾《問答錄》。本來,觀世音菩薩是人們求拜的物件。佛印就“自誦其號”而借題發揮,答了一句頗含機鋒的話:“求人不如求己”,體現了禪宗“自力自度”的特色。後用“求人不如求己”謂求別人幫忙還不如靠自己努力。如清?曹庭棟《老老恒言》卷二:“世情世態,閱歷久,看應爛熟。心衰面改,老更奚求。諺雲:求人不如求己。”又如陳登科《風雷》第一部三十章:“何老九又略加沉思一下,發狠道:‘求人不如求己,俺去找素雲問問清楚。’”(李明權)

  262 【求佛求一尊】大乘認為,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拜佛當至誠專一。俗語“求佛求一尊”,比喻遇事不要亂求人,看准後,誠心誠意去求一人就可以了。如張恨水《金粉世家》第八六回:“你總不學一點交際手段,怎樣混得出來?連七爺這樣好說話的人,都不高興了,別人還行嗎?求佛求一尊,你這樣子,還是請七爺多幫忙吧。”(李明權)

  263 【步步生蓮花】蓮花,是一種吉祥清淨的花,出污泥而不染,清香可愛。佛教視蓮花為聖潔的象徵。所以佛、菩薩像都設有蓮花寶座。佛典中說在印度,蓮花分為四種:一、優缽羅華(華同“花”),青色;二、拘物頭華,黃色;三、波頭摩華,赤色;四、芬陀利華,白色。雖然因顏色不同而各有其別名,但總稱之為蓮華。《雜寶藏經》卷一有鹿女步跡生蓮花的故事。據說鹿女每走一步,都生出一朵蓮花。後來鹿女被梵豫國王娶為第二夫人,生千葉蓮花,每片葉上有一個小孩,共得一千個兒子。據《南史》記載:南齊東昏侯肖寶卷窮奢極欲,仿照鹿女步跡生蓮花的故事,在宮中用金片雕蓮花鋪地,令其寵妃潘玉兒在上面行走,稱她為“步步生蓮花。”後來就用這句話形容女子步態的輕盈多姿。(無名氏)

  264 【別具隻眼】另有一番獨特的眼力與高超的見解,與眾不同,俗謂之“別具隻眼”。如宋·楊萬里《送彭元忠》詩:“近來別具一隻眼,要踏唐人最上關。”“別具隻眼”,顧名思義,就是比常人多了一隻眼。在佛書上,指的“色究竟天”,天主摩醯首羅(Mahesvara)豎生在額頭上的那只“頂門眼”。《大智度論》卷二描繪道:“摩醯首羅天,秦(漢)言大自在,八臂三目騎白牛。”神話中“灌口二郎神”的三隻眼的形象,當源於此。那只“頂門眼”不是肉眼而是“天眼”,“天眼所見,自地及下地六道中眾生諸物,若近若遠,若粗若細,諸色莫不能照”(《大智度論》卷五)。意即超塵脫俗、非同一般的。(李明權)

  265 【吹大法螺】法螺,是佛教徒舉行宗教儀式時吹奏的一種樂器。螺即螺貝,生長在大海,俗稱海螺,系軟體動物,肉可食,螺頭穿孔吹之,聲大而遠。吹大法螺或吹法螺,比喻佛說法廣被眾生。螺聲勇猛,表示大法之雄健。又吹螺表示號令三軍,比喻佛說法降魔。“吹大法螺”一語,出自多種佛經。如《法華經·序品》亦說:“吹大法螺,擊大法鼓。”《金光明經?讚歎品》亦說:“吹大法螺,擊大法鼓,燃大法炬,雨勝法雨。”這種法螺,現在我國漢傳佛教寺院做佛事,一般不用了,但藏傳佛教寺院舉行隆重的宗教儀式時,仍然吹奏這種樂器。由於法螺中空聲大,距離很遠的地方都可以聽到。所以後用以比喻吹牛皮、空口說大話為“吹大法螺”。(無名氏)

  266 【利他】佛教有“二利”之說,上求佛法為“自利”,下化眾生為“利他”。如《無量壽經》卷上:“自利利人,人我兼利。”利人,即利他。利他是大乘佛教行菩薩道,普度一切眾生的特徵。利他是在自利的基礎上進行的。如唐·伽才《淨土論》所說:“應知由自利故,則能利他;非是不能自利而能利他也。”佛教認為,不具備由自利而修得的智慧、定力、正見、慈悲等,就無法真正地利他。其他宗教教義也多包含利他的內容。近代西方倫理學家孔德創“利他主義”,認為道德的原則就是使利己的衝動從屬於利他。(李明權)

  267 【伸手不見五指】出於《續燈錄》卷七:“伸手不見掌。”這句禪語的意思大致是:悟道的人見一切實物,不加以主觀的虛妄分別與憎愛,因為一切事物在本質上是平等不二的。正如禪家常說的:“了了見,無所見;無所見,了了見。”此俗語形容沒有星星和月亮的漆黑一片的天色。如丁玲《糧秣主任》:“有一天夜裏,天很冷,黑得伸手不見五指。”(李明權)

  268 【作麼生】翻開禪宗的語錄、燈錄,時常可以看到“作麼生”這個詞。如唐代《黃檗禪師傳心法要》卷下:“分明向你道爾焰識,你作麼生擬斷他?”作麼生猶言如何,怎麼樣,幹什麼等。“生”是古代的一個語助詞,沒有意義。如唐·李白《戲杜甫》詩:“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禪宗常用作麼生警覺學人,使之產生疑情,便於參悟。一提到作麼生,就讓人想起禪宗的公案。因此,一些愛好禪悅的騷人墨客也喜歡引用“作麼生”。如宋·王安石《南鄉子》詞:“作麼有疏親?我自降魔轉法輪。”宋明理學家語錄與禪宗有淵源,亦用作麼生。如《朱子全書》:“不知瞑目以後,又作麼生?”作麼生一詞也常見於各種俗文學中。如唐·寒山子詩:“皎然易解事,作麼無精神?”又如《五代史平話》:”天要壞我家門,殺了這孩兒是逆天道,且養活,教長成,看他又作麼生?”(李明權) 

  269 【作如是觀】作這樣的看法,表示對某一事物所持的觀點。這句話出於《金剛經》中著名的“六如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意思是說,佛教徒應持這樣的觀點:所有事物現象,都是空幻的,生滅無常的。“如是”是指示代詞,猶言如此,是這樣。在佛經中,“如是”往往特指佛說的教義。過去注經者或謂當理為“如”,無非為“是”;或謂“真空”為“如”,“妙有”為“是”。文章中引用如魯迅《而已集?大衍發微》:“將冠冕堂皇的‘整頓學風’的盛舉,只作如是觀,雖然大煞風景,對不住‘正人君子’們,然而我的眼光這樣,也就無法可想。”(李明權)

  270 【作繭自縛】此句表達了佛教的“自因自果”的觀點,正如《楞嚴經》卷八所說:“如是惡業,本自發明,非從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苦果、逆境,都是自己的惡業造成的,不必怨天尤人。本於《妙法聖念處經》:“業果善不善,所作受決定;自作自纏縛,如蠶等無異。”後俗語中用作繭自縛比喻自己做事不慎而使自己陷於困境。如宋·陸遊《書歎》詩:“人生如春蠶,作繭自縛裹。”又如茅盾《腐蝕?九月十九日》:“我卻怕我這空虛的心會被幻象所填滿——我竟自感到‘作繭自縛’的危險了,怪不怪?”(李明權)

  271 【做賊心虛】“賊”是盜竊分子,是危害社會治安的罪犯。當他行竊時,表面上膽大包天,但實際他心裏是害怕的——害怕別人發現,害怕被抓受到法律制裁。所以稱之為“做賊心虛”。此語出自宋代悟明編《聯燈會要·重顯禪師》。師問侍者:“過來有人看方丈麼?”侍者答:“有。”師雲:“做賊心虛。”他為何說這句話?可能是禪家的機鋒。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用這句話作為譴責之詞。如某人作了壞事但又怕別人知道,由於他心中有愧,疑神疑鬼,總覺得有人在盯住自己,所以譴責這種人為“做賊心虛”。如曹禺《北京人》劇本中亦有“做賊心虛”一語,此處的語氣是取笑。如說“你看你這做賊心虛的勁兒。”(無名氏)

  272 【住持】護持佛法,使之久住於世間的意思。如《圓覺經》卷上:“一切如來,光嚴住持。”又如《梁高僧傳》卷十一:“此五羅漢,次第住持。”用於僧職意義的住持之稱,早在南北朝期間已經產生了。《金石萃編》卷七八《東林寺碑》記載:“(梁)有果、[往/日]二法師,僧寶所欽,克和止觀,法物為大,用繼住持。上座曇傑,寺主道廉、都維那道貞等,皆沐浴福河,棲止淨業。”從這段記載可見,“住持”之職不在上座、寺主、都維那“三綱”之列,也不是禪宗首先設置。《敕修百丈清規?住持章》說:“(百丈)始奉其師為住持,而尊之曰長老。”應非“住持”始有的事實。“住持”也稱“方丈”,大致上是某一寺院的精神領袖,一般由年高德劭的僧人擔任。住持精通教義,擅長說法,指導弘法,通常不直接參與具體的寺務。也稱為住持僧。如明·都穆《都公談纂》卷上:“陳氏既平,上至南京,置顛仙于靈穀寺,顛仙日與住持僧聒惱。”後道教亦沿用此稱,稱主持道觀者。如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七:“常見廟宇寺觀稍有規模者,必慎擇住持,演法蓄眾。”住持又可作動詞用,謂擔任住持之職。如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五:“(道楷)大觀間,住持東都之淨因禪院。”又如清?孔尚任《桃花扇?棲真》:“這裏是女道住持,從不留客的。”此處指道觀中的當家。(李明權)

  273 【住著】唐·杜甫《戲為韋偃雙松圖歌》有“松根胡僧憩寂寞,龐眉皓首無住著”的詩句,這是描寫畫面的。住著在佛教中是執著的意思。唐·希運說:“如今但一切時中,行住坐臥,但學無心……亦無住著,終日任運騰騰,如癡人相似。”(見《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所謂學無心,就是清心寡欲,不計得失,排除一切私心雜念,斷除所有粗細煩惱。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無住著。(無名氏)

  274 【身心】是人體物質和精神的總稱,兩者互為依存。二字連用,見於佛經,如《無量壽經》卷下有“身心摧破”一語,《法華經·提婆品》亦有“身心無倦”的說法。不過佛家所說的“身心”,有其特殊的解釋。它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人體也不例外。佛家認為人體是由“五蘊”構成的。蘊,梵語Skandha,意為積聚,即眾多的成分積聚在一起。所謂五蘊,即色、受、想、行、識,由這五種東西組合而成我們的身心。就一個人來說,色蘊是身體,受想行識四蘊是心。人通過五根(五官)攀緣外境而產生感受、想像和貪、嗔、癡等識別心理。這就是佛家對身心最簡單的解釋。後俗語中經常運用,如老舍《女店員》第三幕:“我熱愛勞動,鍛煉身心。”指身體和意志。又如《金瓶梅詞話》第八回:“只覺得神思不安,身心恍惚。”(無名氏)

  275 【佛】佛陀(Buddha)簡稱“佛”,意譯為“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對於凡夫的不覺,稱為“自覺”;對於二乘(聲聞、緣覺)只求自覺,稱為“覺他”;對於菩薩自覺、覺他而未完美,稱為“覺行圓滿”。在“四聖”(聲聞、緣覺、菩薩和佛)中,佛是最高的果位。佛有許多別稱,如:如來、善逝、天人師、世尊等。佛又有種種“身”,如法身、報身、應身等。佛往往專稱應現於婆娑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也泛指三世十方一切佛,如阿彌陀佛、藥師佛、燃燈佛、彌勒佛等。此外,學佛之“佛”,指佛法;念佛之“佛”,指佛號;拜佛之“佛”,指佛像……均是觸類引申之義。佛教徒以為念佛可以消除業障、修身修福。在現代詩中如蘇曼殊《有懷》詩之二:“生天成佛我何能,幽夢天恁恨不勝。”(李明權)

  276 【佛口蛇心】出自禪宗公案。意謂口頭上搬弄經中言句,而其心則僭曲。《五燈會元·淨慈曇密禪師》:“諸佛出世,打劫殺人,祖師西來,吹風放火,古今善知識,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籠檻。”這個公案,好像是在呵佛罵祖,痛斥善知識,其實不然,不能從字面上來理解這幾句話。中國禪宗的修持是頓悟法門,不立文字。他們主張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直指明心,見性成佛。佛口蛇心後用以比喻口蜜腹劍、嘴上說得好聽,心地極其狠毒的人。明·梅鼎祚《玉合記·焚修》中有“好兩個佛口舌心”一語。亦作“蛇心佛口”。如明·王玉峰《焚香記·構禍》:“王魁你惡狠狠蛇心佛口,我便到黃泉,也須把你這歹魂兒勾。”(無名氏)

  277 【佛頭著糞】出自禪宗公案,比喻輕慢、褻瀆的意思。《景德傳燈錄·如會禪師》:“崔相公入寺,見鳥雀於佛頭上放糞,乃問師曰:‘鳥雀還有佛性也無?’師雲:‘有’。崔雲:‘為什麼向佛頭上放糞?’師雲:‘是伊為什麼不向鷂子(鳥類的一種)頭上放?’這裏如會禪師不直接答復鳥雀在佛頭上放糞的原因,而是採取反問的方式。這些對話,從表面上來看,答非所問,其實有很深的“禪機”。這是禪宗公案的特點。後人在文章中也借用“佛頭著糞”這句話,如元?劉壎《隱居通議》卷十八載:歐陽修作《五代史》,前面寫了一篇序文,王安石見了批評說:“佛頭上豈可著糞?”又如魯迅對現在一些人為古書亂加標點表示不滿,他說:“今人標點古書而古書亡,因為他們亂點一通,佛頭著糞,這是古書的水火兵蟲以外的三十厄。”(見《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之餘》)(無名氏)

  278 【佛曲】佛教寺院中的音樂,古稱梵唄。在寺院中,僧人講經前後,都要吟唱樂曲。所唱內容,是咒、偈、吟、贊等。據清?翟灝《通俗編》卷二十說:“佛經無不可吟,不獨偈頌然矣。”這就是說佛經的文字,不僅偈、頌可以吟唱,長行亦可吟唱。在唱的時候,配以管、笙吹奏,是很動聽的。佛曲由印度傳來,在中國始自隋唐。清?毛奇齡《西河詩話》說:“佛曲佛舞,在隋唐已有之,不始金元。”如李唐《樂府》有《普光佛曲》、《日月明佛曲》等。吟唱這些佛曲的主要是僧人。如《樂府雜錄》中講“僧文敘善吟經,其聲宛轉,感動裏人,樂工狀其念四聲觀音菩薩,乃撰《文敘子曲》。”《南唐書·浮屠傳》中說僧應之歡喜音律,嘗以贊禮之文寓諸樂譜。這裏說明僧應之不僅會吟唱,也會作樂譜。這些寺院中的樂曲,後來演變為講唱文學。唐以後盛行一時的變文,也被稱為佛曲。現在寺院中,僧人仍吟唱佛曲。如他們每天早晚功課(上殿),除念誦經、咒外,就是吟唱贊、偈。不過現在不配備管、笙吹奏了,而是配以鐘鼓魚磬,聽起來清淨優雅,也確實別有一番趣味。(無名氏)

  279 【佛事】諸佛教化眾生的作為名佛事。《維摩詰經·菩薩品》:“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鳩摩羅什注曰:“佛事謂化眾生”。後來凡佛教徒的誦經、祈禱、追福等都成為佛事。《遼史Z 聖宗紀》:“帝以殺敵多,詔上京開龍寺建佛事一月,飯僧萬人。”《元史·文宗紀》:“至順元年,中書省言,近歲,帑廩空虛,其費有五,一曰作佛事。”現在寺廟中最盛大的佛事為水陸法會,此外還有“梁皇懺”、“瑜伽焰口”、“齋天”、“普佛”等。此詞在小說中也有引用,如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十六:“只是在家裏請法師做佛事,超度亡魂早拔苦界。”(常正)

  280 【佛國】即佛所住的國土或佛所教化的國土。隋·慧遠《大乘義章》卷十九:“言佛國者,攝人之所,目之為國;約佛辨國,故名佛國。”如淨土宗稱阿彌陀佛所住之西方極樂世界為佛國。就現實世界而言,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大多數都信仰佛教,這樣的國家也可以稱為佛國。如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和斯里蘭卡等。在這些國家裏,不僅信佛的人數多,而且他們的民族文化,也與佛教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說,佛教代表他們的民族文化。在某種程度上,在緬、泰、老、柬等國的佛教徒稱為上座部佛教,其社會風尚尤為特殊,每個信仰佛教的男子,一般要出家過一段寺院生活,再還俗從事社會職業。特別是泰國,尊佛教為國教,在全國人口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佛教徒。泰國人民亦以“佛國”自豪。在清代詩中如方文《麻城訪槁木大師》詩句:“普天披發奈渠何,我黨逃名佛國多。”則指佛門而言。此外,佛教名勝、建築和文化的薈萃之地,也稱為“佛國”。如浙江普陀山被譽為“海天佛國”。(無名氏)

  281 【佛性】“佛”,覺悟的意思;“性”,不變的意思。佛教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意為人人都有覺悟之性,都可以成佛。現在尚未成佛,但可以成佛的本性是不變的。究竟什麼是佛性?《華嚴經》卷三九說:“佛性甚深真法性,寂滅無相同虛空。”這兩句偈文說明“佛性”也可稱為“法性”。《北齊書?杜弼傳》中說魏帝召見杜弼,杜弼也說道佛性即是法性。帝問:“聞卿精學,聊有所問,經中佛性、法性為一為異?”杜弼回答道:“佛性、法性止是一理。”所謂佛性或法性,就是佛家所說的“空理”,空寂無相,甚深微妙。了悟證得此空理,即名為佛。所以成佛既難又不難。說它難,難就難在“空”不了。若能理解萬法皆空,真正證得諸法(宇宙萬有)本性空寂無相,那又與佛何異?“佛性”思想,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教義之一。我國古代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典籍尚不完備時,南朝梁?竺道生即持此主張,認為闡提(斷善根之人)也有佛性。他的這一大膽創見,當時在佛教界引起了很大爭論,道生本人遭到圍攻。“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故事,就是由他的闡提也有佛性的主張引起的。後來大本《涅槃經》流傳到南方,證明道生的見解不誤。一場爭論才平息下來。從而道生的聲望也就更高了。佛性一詞在小說中也有引用,如《水滸傳》第四五回:“那眾僧都在法壇上看見了這婦人,自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時間愚迷了佛性禪心,拴不定心猿意馬。”(無名氏)

  282 【佛面上刮金】比喻不管場合和物件,什麼都要搜刮。極言兇暴貪婪。“佛面”指佛像的面部。《法華經·安樂品》謂:“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可見,佛身為金色。人們用金箔貼於佛身乃至佛面,是莊嚴佛像的功德。後人在文學中引用,如《水滸傳》第八三回:“皇帝賜俺一瓶酒,一斤肉,你都克減了。不是我們爭嘴,堪恨你這廝們無道理,佛面上去刮金。”除比喻義外,“佛面上刮金”,亦有史實。《太平廣記》卷一一六引晉?王琰《冥祥記》載:“唐貞觀二十年,征龜茲。有薛孤訓者為行軍倉曹,軍及屠龜茲後,乃於精舍剝佛面金。”可謂窮兇極惡。(李明權)

  283 【佛是金裝,人是衣裝】意思是說,佛像的莊嚴要靠黃金來裝飾(俗稱裝金),人的模樣則要靠衣飾打扮。明·沈自晉《望湖亭傳奇》第十出:“雖然如此,佛是金裝,人是衣裝,打扮也是極要緊的。”亦作“佛要金裝,人要衣裝”。如《慈禧太后演義》第四回:“起初入宮,因家況艱難,只置了幾件布衣粗服,至此蒙恩受賞,把衣飾盡行換掉,越顯得玉質金相。俗語說得好:佛要金裝,人要衣裝。確是閱歷有得的話頭。”又作“花須葉襯,佛要金裝”。意義相似。如清?李玉《人獸關》第二五折:“打扮真宮樣,自古道:花須葉襯,佛要金裝。”(參見“丈六金身”條)(李明權)

  284 【佛祖】指創立佛教的釋迦牟尼。(Sakyamuni),約與中國孔子同時。他原名悉達多?喬答摩,是迦毗羅衛國(Kapilayvastu,在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父名淨飯,母名摩耶。他結過婚,生過子。但他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等痛苦,乃於二十九歲時出家修道,尋求解脫。他最初訪問了當時著名的跋伽婆、阿蘭迦蘭和郁陀羅三位仙人,他認為他們所講的道理都不是究竟解脫的方法。於是他就進入苦行林中,修習苦行,企圖以苦行求得解脫。但是經過六年的努力,不但一無所獲,而且把自己的身體弄得虛弱不堪。在這種情況下,他自覺苦行亦非解脫之道,遂放棄苦行,到河中洗了一個澡,接受村女供養的乳糜,使健康逐漸恢復。於是他就於菩提樹下,端坐思惟:“不成正覺(佛),終不起此坐。”他的這一誓言,表示了他的堅強決心。經過七天七夜,終成正覺。從此以後,他就到處說法,宣傳他所證悟的四諦、十二因緣的道理。他的信徒越來越多,形成了教團(僧團)。二千多年來,演變成今天的世界五大宗教之一——佛教。由於佛教是釋迦牟尼所創立的,故稱他為佛祖。佛祖兩字在小說中也有運用,如《紅樓夢》第四一回:“六姥姥聽了,搖頭吞吐說道:‘我的佛祖,倒得十來隻雞來配他,怪道這個味兒!’”用於驚歎。(無名氏)

  285 【佛眼相看】佛眼為佛經中說的“五眼”之一。佛名覺者,覺了諸法實相,名為佛眼。在這裏特指慈善的眼光,謂以善意相對待,不加傷害。《水滸傳》第十四回:“是會的將來還我,佛眼相看。你若不還,我叫你目前流血。”元曲《博望燒屯》第一折:“這村夫若下山去呵,我和他佛眼相看。”(常正)

  286 【坐化】謂修行有素的人,端坐安然而命終。如趙熙《長城魂》五:“只有幾天,她顯然衰老了,仿佛成了一個啞女,仿佛是一個病婦,一個坐化在這泥屋裏的信女。”又如《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可常坐化了,正欲下火。”佛門常用的坐式是結跏趺坐,修禪入定大多採用這種坐式。據說,定力深的信徒,臨終時能夠預知時間,安然而逝。坐化又稱坐亡、坐脫、坐逝等,歷代有關記載甚多。如唐·黃滔《莆山靈岩寺碑銘》載:“了公八年冬十月坐亡,色身(肉體)不壞。”又如清?姚福均《鑄鼎余聞》卷四記載:五代間布袋和尚“于奉化岳林寺東廊坐逝,偈雲: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李明權)

  287 【坐禪】梵語dhyana,音譯“禪那”,簡稱“禪”,意謂思維修或靜慮。坐禪,就是趺坐而修禪,是佛教修持的主要方法之一。修禪也就是修定,修定可以發慧。《增一阿含經》卷十二說:“坐禪思惟,莫有懈怠。”天臺宗講四種三昧(Samadhi),其中“常坐三昧”,即是坐禪。有人說坐禪的方法,自梁代菩提達摩來華之後,始盛行于中國,其實早在東漢末年即已盛行。安世高所譯經典,大多為禪數之學,即坐禪的方法。不過菩提達摩來華以後,尤重此道。幾代相傳,形成中國佛教一個特有的宗派——禪宗。此宗信徒不立文字,自稱“教外別傳”,以坐禪為唯一的修持方法,息慮凝心,究明心性,達到了悟自心,本來清淨的境界。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說:“無漏智性,本來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在詩文中的運用,如續範亭《修養與學習》:“早晚兩次太極拳,卻病無妨學坐禪。”(無名氏)

  288 【龜毛兔角】在佛教經典中,經常可以看到有龜毛兔角的譬喻。如《楞嚴經》卷一說:“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于龜毛兔角。”《大智度論》卷十二亦說:“如龜毛兔角,亦但有名而無實。”這就是說龜毛兔角是不存在的,是有名無實的。宋·蘇轍《欒成集》卷十二詩曰:“龜毛兔角號空虛,既被無收豈是無?自有真無遍諸有,燈光何礙也嫌渠。”這首詩有深刻的哲理,他說的“真無”就是“法性”,也就是一切皆空的“空理”。此空理遍一切法(諸有)。他是借“龜毛兔角”之無,來進一步說明諸法空寂之理。但是晉?幹寶《搜神記》卷六則說,在“商紂之時,大龜生毛,兔生角,兵甲將興之象也。”這只是一種傳說,不可信。如果那時龜生毛,兔生角,何以數千年來又沒有這種現象呢?所以龜毛兔角畢竟是無,這是可以斷言的。(無名氏)

  289 【應病與藥】《維摩詰經·佛國品》謂:“應病與藥,令得服行。”眾生有“四大不調病”,有“業報病”。“四大不調病”是由一類眾生共造的業力所促成的,如“地大不調,舉身沉重;水大不調,舉身臃腫”(《諸經要集》卷二十)等,須對症下藥,進行治療。“業報病”是由眾生自己的業力造成的,程度較重,除對症下藥外,還要懺悔業障,才可望減輕。以上所說的是“應病與藥”的一般意義。從廣義上說,眾生一切形形色色的煩惱都是“病”。佛菩薩對機說法,用不同的法門去解決眾生不同的煩惱,謂之“應病與藥”。經中常說,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佛有八萬四千法門,即此意。《五燈會元》卷十載:文益禪師“調機順物,斥滯磨昏。凡舉諸三昧,或入室呈解,或叩激請益,皆應病與藥。隨根悟入者,不可勝紀”。“藥”,梵語agada,意為“無病”。藥到病除,故稱“無病”。後多作“對症下藥”。如宋·朱熹《朱子語類》卷四一:“克己復禮,便是捉得病根,對症下藥。”意為針對具體情況解決問題。(李明權)

  290 【窮吃素,老看經】“吃素”即“素食”。《漢書·霍光傳》:“居道上不素食。”顏師古注雲;“素食,菜食無肉也。”本謂居喪不肉食。後特指佛教徒持戒不食魚肉葷腥。如唐·顏師古《匡俗正謬》卷三所說:“今俗謂桑門(佛教僧侶)齋食為素食。”原先,小乘教徒仍可吃“三淨肉”,即不見殺、不聞殺和不為我而殺。大乘教對出家人禁一切肉食。“看經”即閱讀佛經。佛門常勸信士“讀誦大乘,近善知識”。佛經稱為“法寶”、“法身舍利”。看經是佛教徒產生“正信”、“正見”並走上“正道”的主要途徑。“窮吃素,老看經”應是世俗的一種偏見。不過,這句俗語的語詞意義是說,環境能夠影響人的行為。如元?楊瞿《劉行首》第二折:“你不知道閑官清,醜婦貞,窮吃素,老看經。我如今青春之際,我怎生出的家!”(李明權)

  291 【阿鼻地獄】梵語avicinaraka,譯為“阿鼻地獄”,意為“無間地獄”。唐·道世《諸經要集》卷十八謂:“彼處恒受苦受,無喜樂間,故名無間。”阿鼻地獄在地獄中品位最下、受苦最慘而沒有間歇。阿鼻地獄的大苦果是由“五逆”、“十惡”等大惡業所感召的。《續高僧傳》卷八載,周武帝“滅佛”時,唯有慧遠抗聲謂:“陛下今持王力自在,破滅三寶,是邪見人。阿鼻地獄不揀貴賤,陛下安得不怖!”後亦用以形容極端困苦的處境。如宋·司馬光《禪門六偈》一:“憤怒如烈火,利欲如銛鋒;終朝長戚戚,是名阿鼻獄。”(李明權)

  292 【忍辱】梵語ksanti,音譯“羼提”,意即“忍辱”。是大乘菩薩所修“六度”之一。所謂“六度”(又名六波羅密),就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這在佛經中是屢見不鮮的。如《維摩詰經?佛國品》說:“忍辱是菩薩淨土。”《法華經·序品》說:“見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惡罵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這就是說,修忍辱的人,能夠忍受外來的一切侮辱和惱害而不生嗔恚之心,真正能做到像《大集經》中所說的“忍辱如大地”,能承受一切。俗話說:“逆來順受”(語見《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十二),也就是這個意思。對出家修行者來說,不論是大乘還是小乘,修“忍辱”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大小乘修持者的目的是了生死,成佛果。要達到此目的,就必須斷煩惱。如果修行者對於外來逆境不能忍受,就必然產生煩惱。這就沒有了生死、成佛果的希望。所以忍辱,關係到他一生修持的成敗。今引申為有事業心的人,若遇到意外挫折、打擊和困難而不能忍受,則將一事無成。孔子曾曰:“小不忍則亂大謀“(見《論語?衛靈公》)。忍辱一詞在《三國志?吳志?陸遜傳》中引申為“忍辱負重”,形容一個人忍受屈辱並承擔重任。(無名氏)

  293 【驢年】《景德傳燈錄》卷十四:“……石霜翌日又問:‘和尚一片骨,敲著似銅鳴,向什麼去處也’?師喚侍者,侍者應諾。師曰:‘驢年去。’”又,同書卷九《福州古靈贊禪師》:“其師又一日在窗下看經,蜂子投紙窗求出。師睹之曰:‘世界如許廣闊不肯出,鑽他故紙,驢年出得?’”我國古代以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犬、豕十二種動物)配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紀年。驢是十二生肖以外的動物,根本不能用以紀年。故“驢年”表示根本不可能有的年月。如《雲門廣錄》卷上雲:“為什麼不答話?師雲:驢年會麼?”(見心)

  294 【取經】求取佛經。我國古代有許多高僧不畏山長水遙,到印度、西域取經。如玄奘法師到印度取經。又如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聞義裏》:“神龜元年十一月冬,太后遣崇立寺比丘慧生向西域取經,凡得一百七十部,皆是大乘妙典。”又如清?俞樾《小浮梅閒話》:“因《三國演義》而及《西遊記》,餘曰:‘取經之事,自古有之。’”後常比喻向先進的地區、單位或人物吸取經驗。如郭小川《花紋歌》:“人們都說花紋公社好,今天特地取經來。”(文賢)

  295 【曇花一現】梵語“優曇缽華”(udumbara)和簡稱,或譯作“優曇缽羅華”、“鄔曇妙華”、“優曇華”,意思是祥瑞靈異。《南史》有“優曇華(花)乃佛瑞應,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世”之語。此花產於喜馬拉雅山附近和斯里蘭卡,樹長一丈余,葉四五寸,花呈壺狀,隱於花托。開花時間很短,俗稱曇花一現,佛經中常用來比喻佛法難聞。《法華經·方便品》:“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意思是說,《法華經》所宣揚的妙法稀有珍貴,不是經常可以聽到的,就像優曇缽花的開放難得遇見一樣。現在人們常用曇花一現來譬喻稀少而又易亡失的人或事物。(無名氏)

  296 【味同嚼蠟】《楞嚴經》卷八:“我無欲心,應汝行事。于橫陳時,味同嚼臘。”謂修行人清心寡欲,淡於世味。後世以此比喻寡淡無味,了無情趣。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後,味同嚼蠟。”又如魯迅《兩地書》三二中:“滬案經後,週刊上常有極鋒利肅殺的詩,其實是沒有意思的,情隨事遷,即味同嚼蠟。”(李君岡)

  297 【羅漢】梵語Arhat(阿羅漢),簡稱“羅漢”,一般意譯為“殺賊”、“不生”等。意思是:羅漢已經殺盡煩惱之賊,不再生到三界六道之中,從而證到小乘的最高果位,入“無餘涅槃”了。在“聲聞四果”中,羅漢是最高果位;但在四聖位中,羅漢還是初位,次於緣覺、菩薩和佛。經中說,有些大阿羅漢實際上是不入涅槃的菩薩,示現羅漢身在世間利樂眾生,民間祀奉的,多屬於這類大阿羅漢。如唐·司空圖《十會齋文》:“維摩赴會,捧瑞露以同沾,羅漢飛空,曳危峰而亦至。”(李明權)

  298 【羅漢請彌陀】羅漢,小乘的最高果位;彌陀,即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羅漢請彌陀”這句俗語見於清?王有光《吳下諺聯》卷一,只是借用佛語,內容與佛無關。據說十八羅漢邀請彌陀赴龍華會,推選一名為首作陪的人,監齋神擬請降龍、伏虎兩位羅漢居首,理由是“以強為勝”。韋馱主張“有錢為上”,讓金身羅漢上坐。赤腳羅漢不服,認為這是“欺貧重富”,昂然入坐。不料長眉大仙杖錫而入,自稱年齒最長,資格最老。赤腳羅漢只得讓他,抱怨說:“力士怕黃金,財主怕窮漢,窮漢敵不過閻王勢。”彌陀含笑,眾羅漢各自就席。此時,皺眉禪師一聲長歎:“阿彌陀佛!我無力無財無勢,又生不出一副老面皮膚,只落得長作懊惱羅漢也!”(李明權)

  299 【羅刹】羅刹是楚語raksasa的音譯,意為兇惡可畏,泛指惡鬼,最早見於古印度的宗教頌詩《梨俱吠陀》,傳為當時土著之稱。自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後,便成為惡鬼之稱了。相傳羅刹有男女之分。羅刹男形容猙獰,紅發、綠眼、黑身。羅刹女妖豔而食人。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二五說:“羅刹,此雲惡鬼也。食人血肉,或飛空,或地行,捷疾可畏也。”據說羅刹居住在大海中。《法華經·普門品》說:“入于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刹鬼國。”清?蒲松齡據以寫成小說《羅刹海市》,編入《聊齋志異》中。後亦用羅刹指惡人。如清?艾衲居士《豆棚閒話》第六則:“寺內止有二三十眾僧人,都是茹葷飲酒的羅刹。”(李明權)

  300 【和尚】古印度稱師長為Upadhyaya,音譯為鄔波陀耶或鄔波遮耶,省音為烏社、和尚等。意為親教師、博士等。古又意譯為近誦、力生。其義為弟子受業于師,經常近隨于師受經誦經,仗師之力而生法身、智慧功德。和尚有兩種:一是出家的受業和尚,俗稱剃度和尚;二是受比丘戒的壇上和尚,俗稱戒和尚或得戒和尚。若接某和尚衣缽法流者亦可稱他為法和尚或得法和尚。對女性和尚的稱呼與男性和尚相同,只在前冠一“尼“(梵語陰性詞綴-ni)稱作尼和尚以表女性。現在有稱尼僧、尼和尚為尼姑。依據律制,和尚之尊稱原本限於僧,到西晉懷帝永嘉四年(310),西域佛圖澄來洛陽,深受石勒、石虎敬重,號曰大和尚,這是國王公卿稱僧人為和尚之始。唐代有鑒真大和尚、不空大和尚的尊稱,是指傳戒和傳法和尚。漢地佛教叢林(僧團)裏的職稱有嚴格規定,全寺僧人稱這個大僧團的住持一人為和尚,其餘僧人則不能稱和尚。和尚任期已滿,則稱退居和尚,俗稱老和尚。由於佛教在中國歷史悠久,和尚一詞深入民間,一般俗人不知佛教內部的稱呼,凡見僧人都一律稱作和尚,按其年齡大小稱小和尚、大和尚和老和尚。有些鄉村地方知其俗姓者,甚至冠以俗姓稱某和尚等,這是極不妥當的。(無名氏)

 

相關文章:
俗語佛源(十一)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5339)
俗語佛源(十)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8192)
俗語佛源(九)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529)
俗語佛源(八)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248)
俗語佛源(七)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188)
俗語佛源(五)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 緣氣:(5247)
俗語佛源(四)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108)
俗語佛源(三)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459)
俗語佛源(二)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167)
俗語佛源(一)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6190)

上一篇(俗語佛源(七)) 回目錄 下一篇(佛教對減劫三災的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