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簡介 ( 下)
達賴喇嘛著 鄭振煌譯



增上戒學

戒是一切修行的基礎,它有很多層面。戒以不作十惡業為基礎:身三,口 四,意三。

身的三惡業:

1.殺生:直接或間接殺生,上自人,下至最微小的昆蟲。

2.偷盜:直接或間接未經同意就偷取別人的財物,不論價值如何。
3.邪淫:不適當的性交對象或方式。

口的四惡業:

1.妄語:給別人假的或錯誤的勸告、訊息或肢體暗示。

2.兩舌:破壞團結,加劇分裂。

3.惡口:使用粗暴和辱罵的語言。

4.綺語:出於貪瞋的無意義語。

意的三惡業:

1.貪:希望擁有別人的財物。

2.瞋:想傷害別人。

3. 癡:懷疑有關輪迴、業力和三寶的教法。

定 學

禪定幫助行者制心一處,增長「心的寧靜」。禪修的方法:心不攀 緣外境和不起妄念,因而變得不動、穩定和寧靜。這種心可以放鬆地專注於任 何善法的所緣境上。

讓心寧靜的要件有很多。簡言之,彌勒菩薩認為行者要避免五種過失,發 展八種內觀的心。

五種過失:

1.昏沉:對禪修無趣。

2.失憶:遺忘禪觀的所緣境。

3.散亂:分心,通常是貪。

4.掉舉:無法預防散亂。

5.妄想:想像性的干擾,使用假的對治方法。

八種內觀的心:

1. 深信心:深信禪定的功德和識別過失的能力。

2. 真誠心:真誠希望禪修,並有能
力禪修。

3.安忍心:毅力和歡喜心。

4.柔軟心:身心柔軟。

5.精進心:努力住心於所緣境。

6.警覺心:覺察任何昏沉或掉舉的徵兆。

7. 對治心:一覺察散亂就立刻予以對治。

8. 輕安心:一達成目標就放鬆對治。

九住心:

1.內住:住心於所緣境。

2.等住:努力延長專注。

3.安住:心若散亂立刻察覺,並將心帶回住於所緣境。

4.近住:清晰覺知所緣境之細節。

5.調順:瞭解精進之功德而精進不懈。

6.寂靜:去除任何對禪定的負面覺受。

7.最極寂靜:去除干擾,令心等持。

8.專住一趣:發展專住到最高極限。


--------------------------------------------------------------------------------
9.等持:不必藉助憶念或作意而能任運等持其心。

慧 學

慧學旨在發展二種智慧:

1.世俗智:瞭解諸法相對性的智慧,即經驗性的知識。

2. 勝義智:瞭解諸法絕對性的智慧,即超越性的知識。

此處特別簡介另一種智慧:摧毀惡戒、俱生煩惱和非俱生煩惱的空性慧。

空 性

空性是一切諸法的終極實相。空性既不受諸佛之力的影響,也非依於眾生 的業果。空性只是存在,遍佈一切法界。因此,一切法自性空。經云:「諸 佛出不出世,法性畢竟常空。」否定永恒的自我和獨立的存在,即是空性。

相關文章:
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 宗喀巴·羅桑札巴大師 編輯部 緣氣:(11545)
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 宗喀巴·羅桑札巴大師 編輯部 緣氣:(10188)
1168~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 宗喀巴·羅桑札巴大師 編輯部 緣氣:(9452)
◎藏傳佛教寧瑪巴各佛學中心 編輯部 緣氣:(5620)
1978~藏傳佛教尊者~利美交流全球翦影 編輯部 緣氣:(4777)
967~藏傳佛法詞慧 編輯部 緣氣:(4552)
948~藏傳佛法詞彙 編輯部 緣氣:(4510)
879~ 藏傳佛教噶瑪噶舉傳承在台灣中心 台灣中心  緣氣:(8031)
816~藏傳佛法詞彙 編輯部彙集 緣氣:(4655)
778~藏傳佛教現代國寶~全球唯一金銅雕美學藝術唐卡 塔爾寺 緣氣:(8059)
766~藏傳佛教格魯派佛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 編輯部 緣氣:(8874)
762~藏傳佛法名詞解釋﹝1﹞ 編輯部 緣氣:(4836)
法光佛研所的藏傳佛學終身學習課程 札西德勒 緣氣:(9471)
藏傳佛教 中陰文武百尊超度法會 阿不拉 緣氣:(5573)
635~藏傳佛法概要 達賴喇嘛西藏基金會 緣氣:(4709)
寧瑪巴噶陀傳承 藏傳佛教大圓滿精義研習班開課 sophia 緣氣:(7395)
藏傳佛教大圓滿精義研習班 sophia 緣氣:(7966)
582~藏傳佛教名詞 kathok 緣氣:(4608)
藏傳佛教與藏醫的關係 cmh 緣氣:(5776)
藏傳佛教八大護法 慧林 緣氣:(5800)
No318藏傳佛教藝術介紹 秘境寶藏 緣氣:(7186)
【No267】藏傳佛教繪畫藝術美學 李源盛論作 緣氣:(6244)
【No258】藏傳佛教傳記的主體性與空性 劉婉俐論作 緣氣:(9277)
藏傳佛教簡介(上) 藏傳佛教簡介 緣氣:(5181)
藏傳佛教基本禮儀 tanya 緣氣:(5678)
藏傳佛教中密法的特色與意義─西藏協會 覺安慈仁 昭慧 緣氣:(5691)
藏傳佛教中的生死觀─西藏協會理事長覺安慈仁 昭慧 緣氣:(5156)
藏傳佛法四加行 卡塔任波切 緣氣:(9834)
藏傳佛教舞蹈寧瑪派金剛舞之探討 指導教授:曾永義 ; 蔡麗華 緣氣:(9058)
藏傳佛教舞蹈寧瑪派金剛舞之探討 指導教授:曾永義;蔡麗華 緣氣:(5456)
達賴喇嘛論藏傳佛教的價值 郭國汀編譯 緣氣:(4671)
藏傳佛教中流傳之準提法探討 普光 整理 緣氣:(10179)
藏傳佛教中的度母形象 緣氣:(9742)
藏傳佛教的重要本尊 綠度母 緣氣:(11588)
藏傳佛教及其造像 緣氣:(5525)
清淨的心靈世界藏傳佛教藝術造像賞析 陳俊吉 緣氣:(8263)
試論中國三峽博物館所藏藏傳佛教文物 陳俊吉 緣氣:(8406)
藏傳佛教密宗神像的宗教文化內涵 陳俊吉 緣氣:(11912)
藏傳佛教中的造像分類 緣氣:(9562)
靈相佛光 藏傳佛教金銅佛像藝術漫談 丹曲 緣氣:(7882)
清代宮廷與藏傳佛教文化 王家鵬 緣氣:(5287)
藏傳佛教的著名寺院 布達拉宮 緣氣:(11266)
論藏傳佛教中佛塔的歷史傳承 劉成有 緣氣:(4885)
藏傳佛教五大金剛的藝術特性 緣氣:(16409)
觀修的智慧與歡喜 藏傳佛教五大金剛的藝術特性 格桑尼瑪 緣氣:(9026)
什麼是藏傳佛教佛像? 緣氣:(5536)
散談藏傳佛教唐卡藝術 李念 緣氣:(4662)
天人合一的藏傳佛教密宗曼荼羅藝術 康格桑益希 緣氣:(10532)
藏傳佛教格魯派修行人一生的修行情況 雪歌仁波切 緣氣:(9019)
論藏傳佛教薩迦派的哲學思想 喬根鎖 緣氣:(5409)
藏傳佛教噶舉派史略(下一) 措如·次朗等 緣氣:(6358)
談藏傳佛教對創建和諧社會的積極作用 多識仁波切 緣氣:(10415)
青海宗喀巴文化研究為繼承挖掘藏傳佛教理論提供依託 王大千 緣氣:(7708)
甘丹寺創建六百周年 藏傳佛教史地位重要 緣氣:(8325)
淺談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寺院教育 緣氣:(9321)
藏傳佛教聖地 塔爾寺感受穿越歷史的虔誠 鈕東昊 緣氣:(11151)
宗喀巴改革藏傳佛教和黃教的興起 緣氣:(10254)
宗喀巴對以往藏傳佛教的改革和格魯派 緣氣:(10421)
藏傳佛教時輪法的傳承源流 緣氣:(9599)
傳奇 藏傳佛教的時空結點 劉岩 緣氣:(8041)
青海掠影探訪藏傳佛教之光 緣氣:(7642)
有關藏傳佛教的帽子 緣氣:(5677)
藏傳佛教派別 緣氣:(8607)
藏傳佛教祖師像所特有的造型風韻 緣氣:(5478)
太虛大師與藏傳佛教 劉雨濤 緣氣:(8940)
藏傳佛教高僧活佛的塔葬 寧世群 緣氣:(5497)
藏傳佛教的形成和發展 緣氣:(6242)
青海藏傳佛教各教派的主要寺院 緣氣:(5085)
藏傳佛教史上的公案“他空見”與“自空見” 緣氣:(7598)
藏傳佛教的形成和發展 緣氣:(5570)
藏傳佛教喇嘛:11世班禪已承擔起歷代班禪的重任 緣氣:(8418)
藏傳佛教的文化瑰寶 緣氣:(4495)
藏傳佛教造像題材分類及其藝術特徵(一) 緣氣:(7727)
藏傳佛教造像題材分類及其藝術特徵(二) 黃春和 緣氣:(10850)
弘宣佛法與記錄人生--略說藏傳佛教傳記文學作品 陳慶英 緣氣:(5076)
藏傳佛教的“前弘期”與“後弘期” 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 緣氣:(10460)
宗喀巴大師對藏傳佛教文化的貢獻 索代 緣氣:(10475)
探索藏傳佛教寺院管理的新模式 鄭堆 緣氣:(7612)
藏傳佛教及其殊勝 貝瑪旺晴 緣氣:(11352)
元代藏傳佛教在華北的傳播 李尚全 緣氣:(4233)
藏傳佛教供養儀軌 緣氣:(15791)
借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反思企業精神領袖與團隊管理 世界經理人網 緣氣:(9438)
談藏傳佛教培養人才的模式 緣氣:(5040)
藏傳佛教菩提道次皈依境 喜饒嘉措 緣氣:(8371)
宗派概論 藏傳佛教 佛光教科書 緣氣:(6415)
關於對藏傳佛教、密法的幾個錯誤認識 洛桑陀美仁波切 緣氣:(9560)
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一) 班班多傑 周拉 緣氣:(7935)
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 (二) 班班多傑 周拉 緣氣:(8531)
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三) 周拉 班班多傑 緣氣:(7999)
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四) 班班多傑 周 拉 緣氣:(8135)
藏傳佛法智慧手機版入口 陳俊吉 緣氣:(5777)
藏傳佛教 什麼是根本上師?! 緣氣:(5869)

上一篇(大乘的「慈悲」觀念──三) 回目錄 下一篇(藏傳佛教簡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