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的「慈悲」觀念──三種慈悲
談起大乘思想的特色時,第一個令人想到的便是慈悲,大乘的興起等於慈悲思想的興起,慈悲思想的興起也等於說是菩薩思想的興起,因為慈悲就是菩薩的本質。

《大般涅槃經》︰「慈有三緣,一緣眾生,二緣於法,三則無緣。…眾生緣者,緣於五陰願與其樂,是名眾生緣。法緣者,緣於眾生所須之物而施與之,是名法緣。無緣者緣於如來,是名無緣。慈者多緣貧窮眾生。如來大師永離貧窮受第一樂。若緣眾生則不緣佛。法亦如是。以是義故,緣如來者名曰無緣。世尊!慈之所緣一切眾生,如父母、妻子、親屬,以是義故,名曰眾生緣。法緣者不見父母、妻子、親屬,見一切法皆從緣生,是名法緣。無緣者不住法相及眾生相,是名無緣。」

《大般涅槃經》這段話旨在說明,依三類因緣而有三種慈(悲)︰眾生緣慈(悲)、法緣慈(悲)和無緣慈(悲)。三種慈悲說明行慈悲的根據,當中最高者自然是無緣慈悲。下面我們便一一敘述三種慈悲的內涵。

2.1 眾生緣慈悲

《大般涅槃經》︰「眾生緣者,緣於五陰願與其樂,是名眾生緣。」又說︰「慈之所緣一切眾生,如父母、妻子、親屬,以是義故,名曰眾生緣。」7

所謂「眾生緣」是以眾生為因緣,這有兩層含義:一是就眾生作為一存在的個體而言,一是從眾生彼此之間的親疏關係來說。就前者而言,眾生具色受想行識等五陰,就眾生身(色陰)、心(受想行識四陰)兩方面來予以安樂,這叫做眾生緣慈悲。另就眾生之間的關係而言,自父母、妻子、親屬等關係,來行慈悲,這種以親屬關係為依據的慈,也叫眾生緣慈悲。

眾生緣慈悲,可以說是基於「人之常情」而起的慈悲,著重一般身心苦樂的解脫以及父母、妻子、親屬等人倫關係。儒家「推己及人」的思維方式與眾生緣慈悲的心理動機相近,然而也不能遽以論斷儒家之仁只局限於眾生緣慈悲,例如孟子子也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盡心篇上)張載也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西銘》)這些都是儒家能夠擴充仁愛之心超越家庭本位而普及眾生及萬物的例証。然而起於人之常情的慈悲或者仁愛,就佛家看來也極有可能會囿於「人情之私」,或者局限於家庭本位,或者隨順個人好惡,而未能大公無私平等地予一切眾生樂,拔一切眾生苦,所以眾生緣慈悲很容易有其限制。

2.2 法緣慈悲

《大般涅槃經》︰「法緣者,緣於眾生所須之物而施與之,是名法緣。」又說︰「法緣者不見父母、妻子、親屬,見一切法皆從緣生,是名法緣。」

「法緣」是以法為緣的意思,這「法」字一樣有兩種含義:一是指眾生存在之個別差異性,一則是指緣起法。這兩種含義並但不是不相干的,反倒是應該緊密地結合起來一同觀之的。視每一眾生為個別獨立的個體,重視個別眾生殊異的苦,視之為如同己受般應立刻予以解決的迫切問題,絕對不以個人或者特定人的幸福為優先,也不以大多數人的幸福為理由壓抑個眾生的利益。所以倫理學上的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或者為我主義(egoism),都在被反對的行列中,這樣的思考隱含了佛教一項重要的觀念:眾生平等。因為眾生平等,所以沒有任一眾生高於他者。然而這樣的觀點是源自於緣起法,因為一切眾生莫不因緣而生,是以眾生之間只有因緣的不同,沒有貴賤的差別,所以眾生是平等的。

是以自眾生平等的角度,法緣慈悲強調只要是眾生所必須的,可以免除痛苦的,能得安樂之一切資具,都在法緣慈悲所布施給與的範圍之中。這也就是說,法緣慈悲所施與的事物是無有限制的,對所施物全然沒有任何慳吝不捨。本生經中那些布施無極完全捨己從人的故事,連自己的全部財產乃至妻子和自己的性命都可布施出去,便是因為此一慈悲的緣故。

由於法緣慈悲的布施對象,並不是由「推己及人」或者「親親而仁民」,這種向外輻射的擴充方式來實踐,實行這種慈悲者,心中並無父母、妻子、親屬等親疏之別,而是就「諸法緣生」的角度,視眾生平等無差,以一種無差別的態度來對眾生與樂拔苦。

「諸法緣生」的意思是指存在的一切諸事物以及生命,都由無限的因緣而起滅,一切存有彼此互為因緣、互成因果,在無限的因果輪迴之中,每一眾生在無限時空中,或為親子或為怨敵,然而不論親子或者怨敵,怨親之間仍有著一看不見的因緣纏繞彼此,所有的因緣乃支「存有」之為此時此刻之「存有」的條件。是以自因緣觀來看,怨親是平等地與「我」相關連的,是以眾生不論是怨是親,對行法緣慈悲者而言,都需平等相對,不能有所差別。但若就孟子的觀點來看,這樣的慈則是近於他批評為「無父」的墨家。

2.3 無緣慈悲

《大般涅槃經》︰「無緣者緣於如來,是名無緣。慈者多緣貧窮眾生。如來大師永離貧窮受第一樂。」又說「無緣者不住法相及眾生相,是名無緣。」

「無緣」同樣也有兩層含義:一是以「如來」為緣,一是無任何法相差別可緣,這二者依然必須合起來說。相對於眾生緣慈悲與法緣慈悲之「有所緣」的慈悲,無緣慈悲就是「無所緣」的慈悲,但無所緣倒也不是絕對沒有任何因緣,而是不以差別的法相作為因緣。既然不以法相為因緣,那便是以實相為因緣。實相是什麼,就《大涅槃經》的說法,實相就是空性就是如來,所以「無緣」實際上乃是以如來為因緣。

一般慈悲的對象是貧窮眾生,對於貧窮眾生與樂拔苦稱之為慈悲﹔無緣慈悲其慈悲是以如來為所緣,但如來是覺悟者,永離貧窮痛苦,早登極樂境界,何以能夠與樂拔苦?沒錯!正因吾人為不能對如來與樂拔苦,是以對如來行布施慈悲之時,實際上等於無任何慈悲可行,而眾生正是尚未証悟的如來,因此對眾生行慈悲時,是以眾生的如來本性(佛性)為緣,因此就是「無所緣」,故不可以說是在行慈悲。換個角度來說,無緣慈悲就是以「空」為緣,「空」是不可執取的,因此無緣慈悲就是不執著於法相(存在的差別相)以及如來和眾生的差別相,乃至不可存在慈悲的意識而行慈悲。所以無緣慈悲是超越了慈悲、超越了道德動機以及目的的慈悲。

無緣慈悲是放棄了慈悲的意識來行慈悲,是揚棄施者、受施者、所施物的分別,以三輪體空的精神來行慈悲13。以無緣慈悲來行慈悲,沒有施者的傲慢,去除了受施者的親疏分別,也不會吝惜所施之物,甚至連行慈悲這個行為都不存在意識當中,這樣的慈悲正是大乘佛教慈悲觀念的最高境界。

如果說一般人倫道德可歸屬眾生緣慈悲,它是以人倫關係為條件的慈悲﹔法緣慈悲則不是以人為本位,它是以存在的眾生為對象,肯定法相差別為前提來行眾生平等的慈悲。至於無緣慈悲則是破除一切法相差別,除去慈悲的意識來行慈悲,就如《金剛經》中一再強調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14又說「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15無緣慈悲的基礎,是由於觀察到諸法實相(tattvasya lakSaNaM)=空(ZUnya)=如來(tAthAgata),而起的慈悲。龍樹在《大智度論》中說︰「無緣者,是慈但諸佛。何以故?諸佛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依止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知諸緣不實顛倒虛狂誑故,心無所緣。佛以眾生不知是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分別取捨。以是諸法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之,是名無緣。」16

這裡肯定無緣慈悲是諸佛所具之慈悲,因為諸佛之心不住著於任何一法之中,不論是由因緣造作而有生滅的有為法(saMskRta-dharma),或者非因緣造作而無生滅的無為法(asaMskRta-dharma),也不論存在於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三世一切諸法,諸佛知道知道一切差別的諸法,皆因眾生不實顛倒虛狂誑的執著方才顯現,因此諸佛心無所緣,毫不執著於差別對立。諸佛真正的慈悲,並非救助眾生此時此刻的痛苦,而是要令眾生了解眾生的痛苦之根源,是源於不知諸法實相,是由於無明而有輪迴五道的痛苦,是因為眾生心執著諸法差別,愛其所愛,恨其所恨,樂其所樂,苦其所苦,才會有這無窮無盡的痛苦。諸佛的慈悲,乃是要徹底解決眾生痛苦的根源,開啟眾生了知諸法實相的智慧,而實相=空相,因此諸佛的慈悲又稱為無緣慈悲。

資料來源:大乘「慈悲」觀念與孟子「惻隱之心」之比較

 

相關文章:
大乘的修行原則是什麼? 法慧 緣氣:(3154)
受過大乘的八關齋戒以後,能否改受小乘八關齋戒? 生西法師 緣氣:(3663)

上一篇(如何方便善巧會通佛語密意) 回目錄 下一篇(藏傳佛教簡介 (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