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1 07:11:34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6/01 07:10:43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菩提道次第略論(16)
講述: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十六)2010年5月5日臺北
首先在還未聽聞之前,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先調整我們自己聽法的動機,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我希望能早日獲得圓滿佛果,以這樣的一顆心,來聽聞今天的大乘法。今天我們在這個地方所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宗喀巴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論》。請翻到《菩提道次第略論》的第152頁。今天我們上的是第152頁的倒數第六行,中間這個地方。
首先作一個補充,也就是昨天下課之上,我們有講到一個比丘,因為沒有淨化他所造的惡業,而感生地獄受苦的這個公案。這個公案回去之後,有請示過仁波切,仁波切他有說,這個公案最主要他是在指說,在152頁的第二行,「諸能感生惡趣中之極大苦因,令其轉為感微苦因」,也就是這位比丘,他雖然投生在炎熱地獄當中,但是他所受的苦,跟一般投生在炎熱地獄當中的有情,相較之下是比較輕微的。這個公案他所要闡釋的內容,是《略論》當中的這個部分,在這個地方先作一個補充。
接下來我們看到原文,在加註的科判裡面有提到,由於淨罪者力量微弱,雖無法完全淨化,但能破壞感生異熟之能力,所以不生異熟果。在正文當中,如是以懺悔及防護等,能壞感生異熟之功能,雖遇餘緣,亦將不能感生異熟。如是由邪見及瞋恚摧壞善根,亦是相同,此為《分別熾然論》中所說。這個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透由懺悔以及防護等四力,作懺除之後,它能夠破壞惡業感生異熟的這種能力。當破壞了這種能力之後,縱使遇到了其他的因緣,也不會感生異熟的惡果。
第六個部分,從一開始就要努力不被罪過所染。又由懺、護雖能無餘淨化,然從最初無罪染之清淨,及懺已而清淨二者,有大差別。雖然透由懺悔以及防護,能夠讓我們過去所造的惡業完全的淨化,連根的淨除,甚至不感生異熟的惡果。但是從一開始,如果能夠防護,不要造作這樣的一種惡業的話,其實對我們自己而言是比較有幫助的。所以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然從最初無罪染之清淨,及懺已而清淨二者,有大差別」。譬如《菩薩地》雲:犯根本墮,雖可重受菩薩律儀而能還淨,然於此生,則定不能獲得初地。《遍攝一切研磨經》中亦雲:若犯經中所說一種謗法之罪,於七年中,日日三時懺悔,惡雖能淨,然而欲得忍位,任其如何疾速,須經十劫。在《遍攝一切研磨經》當中有提到,如果犯了經中所說的一種謗法之罪,在七年之中,每一天花三時來作殷勤的懺悔,所造的惡業雖然能夠淨化,但是如果想要獲得加行道的忍位,不管在怎麼快,都需要經過十劫的時間,才有辦法獲得。是故,無餘淨化之義,意指無餘淨化「能感非悅意果」;所以之前我們透由懺悔,能夠淨化惡業的意思,指的就是無餘淨化「能感非悅意果」。然於起道證等,極為遙遠,故應勵力,令初無犯。是故說諸聖者,於微小罪,雖為命故,亦不知而故行;若由懺悔淨化與初無犯二無差別,則無須如是作矣。如果說透由懺悔將惡業淨化,跟一開始就沒有染犯,這兩者沒有任何差別的話,聖者們他們就不需要在這方面如此的努力防犯了。譬如世間傷手足等,雖可治療,然終不如初未損傷。
己二、生此意樂之量(153頁)
透由修學下士道的法類,我們在內心應該要生起什麼樣的意樂呢?在這當中有提到,往昔希求現世,心不虛假,我們在還未修學下士道的法類前,對於世間以及法這兩者相較之下,我們希求現世的心是任運而起,所以這地方提到了,心不虛假。於求後世,僅隨言辭而成理解;而對於後世,或者是我們所想要修學的正法來說,我們都只是嘴巴上面說說罷了,很難打從內心底,對於法或者對於來生,生起強大的希求。但是透由修學下士道的法類之後,若換其位,而以希求後世為主、現世為副,此則生起。如果藉由修學下士道的法類,能夠將希求現世的心,轉變為是希求後世。這時候以希求後世為主,現世為副的話,我們這個地方所要強調的下士夫的意樂,就有辦法生起。然須令其堅固,故雖生已,仍須勵力而修。
己三、遣除此中邪執
這個科判當中最主要的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說明他宗的想法。有一類人,以佛經雲:「應當背棄輪迴一切圓滿。」作為錯誤根據,而作是念:「身體、資財等圓滿之增上生為輪迴故,於彼不應生起希求。」在之前我們有提到,透由修學下士道的法類,我們要對於來生生起強大的希求。對於這一點,有一些人他提出了一個看法,他提出說在佛經裡面有提到,我們應該要背棄輪迴當中的一切圓滿,以此作為根據,而提出了下面的這個觀點,他認為說「身體、資財等圓滿之增上生為輪迴故」,所以我們對於輪迴的法,我們不應該生起希求,這是第一個部分,說明他宗的想法。
第二個部分,破除此種論點。而這個部分當中的內容,又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應透由圓滿身依次增上。所希求義,可分希求現前及究竟義二種。我們所要希求的法,或者是所要希求的果位,可以從現前,以及究竟這兩種角度來作探討。求解脫者於現前中,亦須希求輪迴當中身等圓滿。縱使是求得究竟的解脫的人,在短時間之內,由於他沒有辦法馬上獲得解脫的緣故,所以他也必須要先求得增上生的人天果位。經由彼身依次漸進,終能獲得決定勝故。這就猶如同是,如果我們要搭一艘船到對岸的話,這時候我們是必須要藉由船,我們才能夠到達對岸。相同的道理,如果我們要度脫輪迴的苦海,這時候就必須要藉由人身的這艘船,依次的往正確的方向前進,我們才能夠度脫輪迴的苦海。而到了彼岸之後,這時候我們就不需要這艘船了。相同的道理,在尋求解脫的果位前,我們必須要藉由暇滿的人身,或者增上生的人天果位,依次的增上,最後才能夠獲得究竟的解脫。這是第一個部分。
第二個部分,以究竟增上生的角度而作破除。所有身體、資財、眷屬圓滿之增上生,並非皆是輪迴所攝。之前他人提出的看法是,他認為不管是身體、資財、眷屬圓滿這些都是屬於輪迴的一部分,但是實際上並不是如此。身等圓滿究竟即佛色身,身等圓滿,他到達究竟的狀況,他就是佛的色身。其圓滿之剎土,這個所謂「其圓滿之剎土」指的就是資財圓滿的話,他就能夠成為是佛的剎土。其眷屬故,眷屬圓滿究竟的話,他就能夠成為是佛的眷屬。由思此義,《經莊嚴論》中雲:由前四度成辦身體、資財、眷屬圓滿之增上生。又多教典,說由此等成辦色身。於共下士道次修心說訖。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共中士道的部分,在這個部分的一開始,附加的科判當中提到了,於共中士道次修心分二,第一個部分,連接前後文。也就是在之前,我們介紹了下士道的法類,而在修學下士道的法類之後,更進一步,我們要如何的修學共中士道的法類呢?如是隨念將死,及思死後墮惡趣理,能令其心厭棄現世,於後善趣生起希求。透由修學下士道的諸多法類,我們能夠對於後世,生起強烈的希求。次由共同皈依、決定黑白業果門中,勵力斷惡、修善,雖能獲得善趣果位,然於此中不可執持僅此為足,雖然透由下士道的諸多法類,我們勤於斷惡修善之後,雖然能夠獲得善趣身,但是對於一位想要成就圓滿佛果的人來說,這是不足夠的。而應生起共下士及共中士之意樂,厭棄輪迴一切事已,依此而發大菩提心,導入上士,故須修習中士意樂。因此在正文當中有特別的提到,應生起共下士及共中士之意樂,也就是在還未修學上士道的法類之前,應該以共下士,以及共中士的意樂作為前行。在生起了共下以及共中士的意樂之後,對於輪迴生起強烈的厭惡之心。依此而發大菩提心,以此作因緣,而對於佛果生起強烈的希求,生起菩提心,導入上士。因此在還未進入上士之前,必須要修學中士道的法類,「故須修習中士意樂」。而它的原因是什麼呢?如是雖得人、天果位,然尚未能超出行苦,縱使透由修學下士道的法類,能夠獲得增上生的人天果位,但實際上人天果位,它也是屬於輪迴的一部分,它的本質,是痛苦的本質,於此執為自性樂者,實為顛倒。但是雖然它的本質是痛苦的本質,如果我們對於這樣一個法,這樣的一個境界,我們認為它是自性樂的話,這樣的執著是顛倒的。故於真實全無安樂,這當中的「於真實全無安樂」指的是在獨立不觀待滅除前苦的狀態下,沒有自性之樂。我們現今所認為的樂,都是在觀待滅除前苦的狀態下,我們用心去安立出來,這是一種樂,但實際上它的本質是苦的本質。因此在獨立、不觀待滅除前苦的狀態下,是沒有自性之樂的。 故於真實全無安樂,其後仍定墮於惡趣,並且在之後,透由某一些的惡緣,還是有可能墮於惡趣當中,終究惡故。所以最終的結果,還是不好的結果。所以因此我們不能夠,僅以生起下士道的意樂為滿足,而更進一步的應該修學中士道的法類,而趣入上士。
接下來我們所介紹的是正文,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分四)
己一、正修意樂(分二)
庚一、明辨希求解脫之心
庚二、生起此之方便
己二、生此之量
己三、遣除於此邪執分別
己四、抉擇能趣解脫道性
庚一、明辨希求解脫之心(156頁)
我們必須要認識,什麼樣的心,能夠稱之為是希求解脫之心,這個科判當中最主要的內容分二,一、認識何謂解脫?既然我們想要認識何謂希求解脫之心的話,我們必須要先認識,何謂解脫。第二個部分,希求解脫之心。我們平常有很多的人,時常都是談到輪迴跟解脫這兩個名相。但似乎有很多的人,對這兩者名相的真實內涵,其實是不瞭解的。這一點在我們拉達克當地,就有很多的在家居士,他們是不瞭解何謂輪迴?何謂解脫?甚至有很多的在家居士,他認為,我是輪迴,因為我是一個在家居士,所以我是在輪迴的狀態;而那些出家的法師們,他們是獲得解脫的人,他們會有這樣的一種觀念。所以也就是因此在過去曾經發生過一個公案,有一位在家居士,他在一位上師的面前出家,而這時候當他換上了袈裟的時候,他就告訴周邊的人說:我剛從輪迴當中跳脫出來,但是我所懂的法並不多。這時候旁邊的法師就問到說:既然你能夠從輪迴當中跳脫出來,得到解脫,表示你已經對於法,有很深厚的體會才對啊!這時候他說:其實我懂得並不多,因為我才剛剛從輪迴當中跳脫出來而已。所以表示,他並不瞭解何謂輪迴?何謂解脫?
所以這個地方一開始有提到,言「解脫」者,謂從束縛當中跳脫。所謂的解脫,指的就是在某一種束縛的狀態下跳脫出來,我們稱之為是解脫。而這個地方,所謂的「束縛」,是被什麼樣的東西,束縛起來呢?此復業及煩惱二者,於輪迴中是能縛者。這當中的「束縛」指的是業以及煩惱。由此二力所使,在業以及煩惱的束縛之下,若依「界」分,有欲界等三界;如果我們以界來分的話,可以分為欲界、色界以及無色界。以「趣」區分,有天趣等五或六趣;如果是以「趣」,也就是我們所的六道,或者是五道來區分的話,天道以及非天道合而為一來計算的話是五道,如果分開來算的話是六道。由「生處」門,有胎生等四生。由投生的方式來區分的話,有胎生等四生,這當中包含了胎生、卵生、濕生以及化生。凡於此中結蘊相續,是束縛之體性。如果在業以及煩惱的束縛之下,「結蘊相續」呈現出一種沒有辦法自主的狀態的話,我們就稱之為是這裡的束縛。是故從此跳脫,名為「解脫」;所以能夠從業以及煩惱束縛的狀態下,跳脫出來的話,就表示我們已經解除了被束縛的狀態,而從之前的狀態完全的跳脫出來,所以我們可以稱之為是解脫。這是第一個部分。第二個部分,欲獲得此,即是「希求解脫之心」。如果我們的內心當中,對於這樣的狀態,生起強烈的希求的話,就表示這樣的一顆心是希求解脫之心。
庚二、生起此之方便(156頁)
這個科判當中的附加科判分二,一、連接前後文,二、正文。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部分,連接前後文。譬如欲解口渴之苦,有賴見渴所逼生不欲樂;如是欲得息滅取蘊苦之解脫,亦觀待見取蘊具苦性之過患。故若未修三有之過患,於彼生起欲捨之心,則於滅苦不起欲得。《四百論》雲:「誰於此無厭,彼豈敬寂滅?」在這個科判當中,一開始就提到了一個譬喻,就比方說,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現在是很口渴的,這時候你就會想要去找水喝。但是如果你沒有發現,你現在的狀況是口渴的狀況的話,自然的,你不會想要去找水喝。相同的道理,如果我們在修學的道路上,沒有看到輪迴的過患,不瞭解輪迴它的本質是痛苦的本質的話,自然我們就不會想要跳脫輪迴。縱使我們在修學的同時,心裡面或者是嘴巴上,我們會說我們想要跳脫輪迴。但實際上打從內心底,我們是沒有辦法生起這樣的一種感受的。這一點在《四百論》當中有提到,「誰於此無厭,彼豈敬寂滅?」這當中的「此」,指的就是輪迴。如果有一個人,他對於輪迴沒有辦法生起厭離的話,「彼豈敬寂滅」這時候他怎麼可能,對於滅除輪迴的解脫果位,生起一種恭敬呢?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就像我們,我們對於我們所安住的地方,也就是我們所處的環境,內心都會生起強烈的欲望跟執著。對於我們的身體也好,對於我們所擁有的這一切,我們很難看到它帶來什麼樣的過患,由於沒有辦法看到輪迴當中這一切的過患,所以自然的想要從這當中跳脫出來,這是很困難的。雖然我們也會發願,我們也會祈求,希望能夠早日的跳脫輪迴,但實際上我們的心,並沒有辦法百分之百的往這個方向去前進。
就比方說,我們知道有一些地方,它的生活非常的貧苦,甚至有一些地方沒有水喝,沒有食物可以吃,甚至有些偏遠的地方,時常會發生戰亂等等。我們光想到這樣的一種情境,我們都會覺得,為什麼會有人,想要住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但確實雖然這個地方沒有東西吃,也沒有水喝,但是確實還是有很多的人,還是願意生活在當地。因為他雖然看到了這當地有種種的條件是不具備的,但是他會在內心裡面生起一種執著,會覺得這是我生長的地方,所以我應該要繼續的留下來。所以我們在輪迴當中也是如此,雖然我們在輪迴當中,必須要承受各種痛苦的逼迫,但是在受苦逼的當下,我們對於輪迴,又自然會生起一種貪著。所以當我們看到苦的時候,我們會有一種想要脫逃的感覺,但是當我們在面對輪迴當中的安樂時,我們又會對它生起,多一分的執著。所以在想要跳脫,以及對輪迴生起執著的這兩狀態下麵,我們不斷的在排迴。但是我們無始以來,不斷的串習輪迴當中的種種安樂,所以我們很自然的,對於輪迴當中的安樂,會生起強烈的貪著。也就是這樣的一顆心,讓我們沒有辦法往解脫的方向前進。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二個部分,正文:是故此中分二:
辛一、思惟苦諦輪迴之過患(分二)
壬一、顯示四諦中先說苦諦之意趣
壬二、正修苦諦
辛二、思惟集諦趣入輪迴之次第
壬一、顯示四諦中先說苦諦之意趣(157頁)
接下來這個部分,最主要提到的是苦、集、滅、道的這四諦。佛在初轉法輪的時候,為眾生宣說了四諦的法輪。而在四諦當中,苦諦以及集諦這兩諦,又稱之為是染汙諦,滅諦跟道諦稱之為是清淨諦。而以流轉輪迴以及跳脫輪迴的角度,我們來作分析的話,苦諦以及集諦這兩諦,最主要是讓我們流轉在輪迴中受苦的因;而想要跳脫輪迴,這時候就必須要藉助滅諦和道諦的內涵。為什麼苦諦以及集諦這兩者,會讓眾生在輪迴當中流轉呢?這兩者當中以集諦為因,透由集諦而生起苦諦,讓眾生在輪迴當中流轉。如果想要從輪迴當中跳脫,這時候就必須要修學道的內涵。透由修學道的內涵,以此作為基礎,作為因,才能夠獲得跳脫輪迴的解脫,也就是滅諦的功德。所以在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苦集滅道這四諦。
所以我們剛剛所介紹的是生起的次第。以流轉的角度而言,集諦是因,苦諦是果;以跳脫輪迴的角度來說,道諦是因,滅諦是果。所以在苦還未生起之前,必須要先生起集諦;在滅諦還未獲得之前,必須要先修學道諦。但是導師釋迦世尊,在宣說四諦的法則時,顛倒了因果的關係,而先說了苦諦,再說集諦;並且先說了滅諦,再說了道諦,因此而形成了苦集滅道。為什麼導師釋迦世尊,是將它們的次第顛倒過來,而告訴了我們四諦的內涵,這是有它的原因在的。如果一開始我們不認識苦,對於苦我們沒有辦法看到它的過患,自然而然我們就不會想要去苦。如果我們不會想要去苦,我們就不會去尋求苦因。所以一開始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說,我們在修學的一開始,我們必須要先認識苦。認識了苦,以及苦所帶來的過患之後,我們才會進一步的去尋求,這樣的苦果是由什麼樣的因所造成的。當你瞭解了苦是某一種因而形成的,這時候你就會想辦法去斷除苦因。要藉由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斷除苦因呢?唯有透由修學道的內涵,才有辦法斷除苦因。透由修學「道」,而讓我們心續當中,道的功德究竟圓滿,就能夠獲得滅諦。所以佛之所以要以這樣的一種方式,為眾生宣說四諦的法門,是有他的原因在的,因此我們看到第一個科判。
在第一個科判當中最主要的內容分二:一、陳述疑點。二、回答。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部分,陳述疑點。集諦是因,苦諦是彼之果,故集是先,苦則是後。何故世尊不順彼之次第,而說「諸比丘,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耶?所以為什麼導師釋迦世尊,在宣說四諦的時候,要先說苦聖諦,再說集聖諦呢?
第二個部分,回答。回答分二,一、簡略說明,二、詳細說明。第一個部分,簡略的說明。大師於此顛倒因果次第而作宣說,是有極大修持之關鍵故,無有過失。導師釋迦世尊之所以要這樣說,是因為這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說,他有非常大的修持的關鍵的緣故,所以顛倒因果的次第,為眾生宣說四諦的法則,是沒有任何過失的。
第二個部分,詳細說明。詳細說明的內容當中又分三,第一、必須依照經典,依次顯示苦集滅道。此復為何?諸所化機,若己於初未生欲從輪迴解脫之無顛倒心,則根本已斷故,如果所化機,在一開始的時候,沒有辦法生起無顛倒心。這當中的「無顛倒心」最主要指的就是從輪迴當中跳脫的,這種希求解脫的無顛倒心。如果沒有辦法生起這樣的一顆心,則「根本已斷」,所謂的根本已斷,指的是將來能夠獲得解脫的根本,是不具足的,所以提到了獲得解脫的根本已斷。如何引導彼趣解脫?如果他沒有這樣的一個基礎的話,怎麼能夠引導他進入解脫的大門呢?諸所化機始為無明暗覆,於本是苦性之輪迴盛事,倒執為樂,為彼所欺。所化機無始以來,被無明所暗覆的緣故,對於原來是苦性的輪迴盛事,倒執為安樂,並且被這些輪迴的盛事所欺誑。如《四百論》雲:「此大苦海中,無有諸邊際,愚汝沉此中,豈能不生畏?」有說:「此於真實是苦,非是安樂。」輪迴當中的圓滿盛事,它的本質,實際上是痛苦的本質。但是由我們被無明所蒙蔽的緣故,我們沒有辦法看到最究竟痛苦的本質,反而將它執為快樂。此說多種苦之行相,令起厭惡,是故於初先說苦諦。由於我們對於「境」有錯誤的執著,為了要破除這樣的一種執著,我們必須要先認識何謂苦?因此在經論當中,以各種的方式告訴我們苦的內涵,希望我們對於輪迴生起強烈的厭惡之因。因此在四諦當中,一開始是先說苦諦。
此後見己墮於苦海,之後當我們在思惟苦諦的內涵時,我們發現我們自己是墮於輪迴的苦海當中,並見欲從彼中解脫須滅彼苦。並且更進一步的,我們發現如果我們想要從輪迴的苦海當中解脫出來,我們必須要滅苦。此復了知若未遮止其因,苦終不滅,如果想要滅苦,我們就必須要滅除苦因。如果苦因末滅的話,它的果是沒有辦法滅除的。便作是念:「其因為何?」這個時候,我們就會進一步的去探索,苦的因緣為何?由此了知集諦,故於苦後宣說集諦。
次知輪迴眾苦皆由有漏業生,當我們去尋求苦因之後,我們發現輪迴當中的眾苦,都是由有漏的業而產生的。而有漏的業,又是什麼樣的心所造作的呢?彼業復由煩惱所生,煩惱根本則是我執,最終的根本,是來自於我們心中的無明我執,便知集諦。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瞭解集諦的內涵。若見我執亦能滅除,誓願現證斷苦之滅,如果我們發現,我執或者是無明,它是一顆顛倒的心。透由正確的思惟方式,能夠將它連根斷除的話,這時候,我們就會在內心當中立起誓願,希望我能夠現證斷苦的滅諦功德。故於集後宣說滅諦,因此在集諦之後,宣說了滅諦。而更進一步的,如果想要獲得滅諦的功德,就必須要如實的修道。所以在滅諦之後,宣說了道諦。
接下來我們看到了第二個部分,破除對於顯示如此次第所產生的問題。之前,簡單的介紹了苦集滅道的次第。這時候會有人提出以下的疑問,或曰:「若爾,開示苦諦,即於解脫生起希求,故於苦諦之後應說滅諦。」無過。在一開始,如果提到了苦的內涵,這時候當我們聽到了苦,我們自然心中會生起一種想要跳脫苦的心,所以即於解脫生起希求。也就是因此在苦諦之後,應該先說滅諦,也就是能夠滅除苦的這種解脫功德,而不是在苦之後先說集諦。對於這個部分,其實我們應該要作仔細的思惟,如果以比較詳細的方式來作介紹的話,我們一般人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鈍根者,一類是利根者。所謂的「鈍根者」,他是隨「信」的,也就是別人怎麼說,他就怎麼聽;所以對於一個佛弟子,如果他是一個鈍根者的話,他會完全的相信佛所說的內涵。而對於一個利根者來說,他是隨「理」的,也就是縱使佛是這樣說,但是他會更進一步的去思惟,佛所說的內涵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他會進一步的去分析,去思惟。所以對鈍根者而言,由於他沒有著重在思惟上, 所以對於他說苦的內涵之後,很自然的在內心當中會現起一種,想要跳脫苦的這種感受,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對於利根者,由於他對於事情,必須要作更進一步的分析以及觀察的緣故。當有人跟他說,苦的內涵之後,由於他要去觀察,他就會更進一步的去瞭解,這樣的苦是來自於哪裡的?所以對於利根者而言,在苦之後是必須要先宣說集諦的內涵。所以由於佛在說四諦法則的同時,他所對的所化機,是利根者,所以在說苦之後,必須要先說集諦。也就是他在告訴利根的所化機,苦的本質之後,由於利根的所化機,會更進一步的想去探索,苦的來源為何?他是否能夠滅除的緣故,所以佛在宣說法的苦諦之後,更進一步的講了集諦的這個內涵。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方說,如果大水來了,一般的人在不加思索的情況下,他心裡面的第一個想法,一定是我要逃。但是對於利根者來說,他不僅想要逃,在逃的當下,或者是在之後的時間當中,他會思索,為什麼大水會在這個時間點來到我所住的這個地方。如果他能夠進一步的去探索問題的根源,而解除問題的根源的話,之後他就不會再遭遇到同樣的問題。但是相反的,如果當我們遇到問題之後,我們的內心只要想要逃的這個念頭,這時候你不去探索問題的根源,你自然的你就不會想要去解決問題的根源,到時候你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遇到同樣的問題。所以對於苦的內涵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在思惟苦之後,只是一謂的想要從苦的狀態跳脫,但是不知道苦因為何?也不知道藉由什麼樣的方式來去除苦因的話,縱使你有想要脫離苦的這顆心,但是你完全不知道,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去除苦。但是對於利根者來說,他除了想要跳脫苦,他會更進一步的去思惟苦因為何?要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去除苦因,這時候他會修學道的內涵。
所以在這個地方有特別的強調,爾時雖有欲解脫心,欲得息除眾苦之滅,然猶未明眾苦之因,未見其因定能遮止,雖然在介紹了苦的內涵之後,聽者在內心會生起想要離苦的這顆心,「欲得息除眾苦之滅,然猶未明眾苦之因」,但是由於他沒有辦法清楚的分辦苦的根源,「未見其因定能遮止」他也沒辦法看到苦的根源,是有辦法斷除的。因此他的內心當中,不會生起「應現證滅」的這個念頭。是故不念:「應現證滅。」不執解脫為所求故。所以這時候,他不會以解脫作為他最終的目標。如是若執:「應當證滅,現證解脫。」如果我們以利根者的方式來作思惟的話,這時候他自然而然的,到最後會生起「應當證滅,現證解脫」的這顆心。便念何為趣解脫道,趣入道諦,是故道諦最後宣說。
對於之前我們所為各位介紹的四諦內涵,如果你仔細的去思惟,縱使在短時間之內,你沒有辦法如實的去實踐,你也會覺得,這真的是一個了不起的人,藉由他的智慧所說的一種妙法。先說苦,它的原因是什麼?在苦之後為什麼要說集諦?在集諦之後為什麼要依次的宣說滅諦以及道諦的內涵?光思惟四諦的次第,其實我們在內心當中,就能夠對於宣說四諦的人,就是佛陀,生起強烈的信心。你會覺得,他的智慧是無比的殊勝,才能夠宣說如此精美的妙法。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下一個段落。第三個部分,以正理來成立必須依此四諦。如是四諦,大、小乘中多次宣說。我們之前所介紹的四諦法則,是大小二乘,包括密乘,這當中最主要的精華,都總攝在四諦的法門裡面,此為善逝總攝趣入輪迴、從彼跳脫之諸要義,在四諦當中,佛陀總攝了眾多趣入輪迴以及跳脫輪迴的重點。故於修解脫時極為重要,並是行持要義之大總集,是故須以如是次第引導弟子。所以一位上師,在引導弟子的時候,也應該以相同的方式來作引導。之所以要這樣引導的原因是什麼呢?若未由思苦諦門中,於輪迴起真實厭棄,如果沒有透由思惟苦諦,而對於輪迴生起強烈的出離,則求解脫唯成虛言,這時候我們說要解脫,其實這只不過是嘴巴上面說說罷了,任其所作悉皆成集;但是我們當下,我們的所作所為,我們所造的業,都還是流轉輪迴的業。若由思集門中,不善了知輪迴根本──諸惑、業者,如果藉由思惟集諦的內涵,我們沒有辦法瞭解輪迴的根本,也就是業跟煩惱的話,猶如射箭未見靶心,就猶如同是一個想要射箭的人,但是他完全不知道靶心在何處,隨便亂射。如果我們想要去射箭,我們就必須要先知道,我們射箭的方向為何?就像是如果你想要抓到小偷,你必須要先知道誰是小偷。相同的道理,如果你想要去除內心當中的煩惱,你必須要先認識煩惱。所以這時候認識煩惱,對於一個修學道,尤其是想要獲得解脫的行者來說,是重要關鍵。道之關鍵已斷,相反的,如果我們不瞭解煩惱為何?這時候想要去除內心的煩惱獲得解脫,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能夠生起道的關鍵,已經完全的不存在了。
於非解脫三有之道妄執為是,由於沒辦法認識煩惱,就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對治,來去除煩惱。這就猶如同是外道徒,他們認為要獲得解脫,就是在自己的身上點火,或者是很長的一段時間,不吃、不喝,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就能夠獲得解脫。他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一種想法,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解脫的本質為何?為什麼不知道解脫的本質為何?因為他們不知道煩惱為何?如果不知道煩惱為何,他們就會以為讓身體受苦,就能夠減輕內心當中的煩惱,所以自然的他會以各種的方式,讓自己的身體受苦,看是否能夠完全的淨化內心當中的煩惱,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所以,於非解脫三有之道妄執為是,其後必定勞而無果;如果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就以為能夠獲得解脫的話,實際上是白忙一場。若未能知所斷苦、集,則亦不明息滅彼之解脫,如果我們沒有辦法瞭解,我們所要斷除的苦諦,以及集諦的內涵,「則亦不明息滅彼之解脫」就不能夠瞭解,解脫它到底是要斷除什麼樣的所斷。故雖欲求解脫,亦唯增上慢矣。所以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雖然我們想要追求解脫的果位,但實際上這只不過是自以為是罷了。
壬二、正修苦諦(分二)
癸一、思惟輪迴總苦(分二)
子一、思惟八苦
子二、思惟六苦
癸二、思惟輪迴別苦
子一、思惟八苦
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五,一、依根器之次第而作修習。修共中士一切所緣法類,凡下士時所說共法,此亦應取。在修共中士的這一切的所緣法類時,如果在之前下士道時,已經說過的內容,在這個部分雖然不需要另外再說,但是在思惟的時候,必須要再重頭開始思惟,因而提到了「此亦應取」。諸不共之所修法類,若有慧力,如下所寫而修;而對於這個部分,也就是我們之後所要探討的共中士道當中,不共的諸多法類,如果你的慧力,也就是你智慧,你的能力,具足的話,應該如同下面所寫的,不管是所引的經教,或者是所舉的正理,這時候應該要依照經教的內涵,以及諸多的正理,如理的來作思惟。倘若慧力微劣,可暫捨置所引教文,唯修當下所示法義之體性也。如果你的能力、時間、智慧,各方面的條件不足夠的話,「可暫捨置所引教文」這時候你可以先將這當中所引的一些經教的內容,暫時的放在旁邊,而最主要的你必須要修學的是,「唯修當下所示法義之體性也」,也就是這個法類當中最主要的內涵,你必須要能夠掌握,而更進一步的來作思惟。這是第一個部分。
第二個部分,必須遠離沈沒掉舉。此等雖是觀修,然除應修諸所緣外,於其餘善、不善、無記之法,皆不應散,心於所緣遮掉舉等;接下來我們所探討的內容,雖然說最主要,它是要用觀察修的方式來作修持,但是所謂的觀修,並不是胡思亂想的意思,而是對於我們所要修的法類,或者是我們所要對的這個境,更進一步的,在心安住的情況下來作觀察,也就是心裡面並不是胡思亂想。「觀察修」是必須要配合止住修,也就是止觀雙運的情況下,才來作練習的。因而提到了「此等雖是觀修,然除應修諸所緣外」,對於我們當下所要修學的所緣,也就是我們所要思惟的這個法類之外,對於其他的不管是善法、不善法、無記之法,「皆不應散」我們的心都不應該散亂,「心於所緣遮掉舉等」;莫為昏睡、沈沒之力所轉,令心極為明晰,於澄淨中漸次修習。
《入行論》雲:「雖長時修習,念誦苦行等,若心散餘處,佛說無義利。」此說意散餘處之一切善行,其果微小;《大乘修信經》中亦雲:「善男子,由此異門,說諸菩薩信於大乘、由大乘生,任隨何種,應知一切皆由不散亂心正思法義而生。」大乘菩薩的功德,都是藉由心在不散亂的情況下,以正確的方式去思惟法義而產生的。此中「不散亂心」者,於善所緣,其心不散餘處;「法」及「義」者,即文與義;這當中的「文」指的就是文字,「義」指的就是內容。「正思惟」者,以觀察慧觀察而思。這當中的「以觀察慧觀察而思」是在配合止修的情況下來作觀修。由此顯示成辦一切功德之法,皆須此二。所以如果我們想要成辦一切殊勝的功德,都必須要藉由止修以及觀修這兩個部分,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作修持,才有辦法生起殊勝的功德。
第三個部分,三乘一切功德都是如此修習而成。故說成辦三乘一切功德,皆須二事:一、一心專注善所緣境,不散餘處之真實奢摩他或其隨順。這當中所謂的「隨順」,也就是它雖然還沒有到達具量的奢摩他,但是它是與奢摩他相似的一顆心,所以我們稱之為是隨順。二、於善所緣分別觀察,辨別如所有、盡所有之真實毗婆舍那或其隨順。相同的,毗婆舍那也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具量的,一種是不具量,但是它相似。如是亦如《解深密經》中雲:「慈氏,或諸聲聞,或諸菩薩,或諸如來,所有世、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奢摩他及毗婆舍那之果。」此中止觀若無真實及隨順二種,則三乘一切功德,非定皆是真實止觀之果。在《解深密經》當中的原文有特別的提到,「所有世、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奢摩他及毗婆舍那之果。」如果這當中的奢摩他,沒有分成真實的奢摩他,以及隨順的奢摩他這兩種的話,其實世、出世間的一切善法,它沒有辦法完全安立為奢摩他的果。所以從這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這裡面所謂的「應皆是奢摩他以及毗婆舍那之果」的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是包含了真實的奢摩他以及隨順的奢摩他,相同的毗婆舍那也是如此。因此在最後一句話就有提到,「此中止觀若無真實及隨順二種」,如果這當中的止觀,沒有將它分成真實以及隨順的這兩種的話,「則三乘一切功德,非定皆是真實止觀之果」。所以這個科判當中,最主要的內容最主要是提到了,以下我們所介紹的法類,最主要它是以觀修的方式來作思惟。雖然是以觀修的方式來作思惟,但不並代表我們對於這些法類,內心當中是可以隨便去思惟的,而是心在安住某一種的所緣境上,以正確的方式來作如理的思惟,所以提到的內容,最主要是提到了止觀雙修的部分。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第四個部分,第四個部分當中的內容。此中分八:
醜一、思惟生苦
思惟生苦的部分,分五:一、生為眾苦所隨,故為苦性。地獄之有情眾、一類唯苦餓鬼、胎生、卵生四類,於初生時,便有多種猛厲苦受隨之而生。也就是在生的當下,會有眾多非常強大的苦受,伴隨而來。所以第一個是提到了,「生為眾苦所隨,故為苦性」。也就是在生的當下,它就會帶來許多我們沒有辦法忍受的痛苦。
第二個部分,二、生為粗重所隨,故為苦性。與煩惱生、住、增長之種子相隨,在獲得了蘊之後,我們是與讓煩惱能夠增長安住,或者是生起煩惱的種子伴隨而來的緣故,故無堪能安住於善,由於我們的心續當中,附著著能夠生起煩惱的種子,所以這時候我們的心並沒有辦法隨心所欲的安住在善法之上。亦不如欲自主而轉,所以這時候,我們是處在一種不自主的狀態。其實不要說修學善法,就連平常我們在作工作的時候,我們也很難自主,我們心裡面所想的,跟我們實際上所作到的,總是有一段很大的差距,更何況是我們所不熟悉的善法,我們在行善的時候,通常是沒有辦法隨心所欲的。之所以沒有辦法隨心所欲的緣故,是因為我們的心續當中,伴隨著生起煩惱的種子,這是第二個部分。
第三個部分,三、生為眾苦所依,故為苦性。生的當下,不僅會伴隨許多我們沒有辦法忍受的痛苦,在生之後,以我們的身作為所依處,也會生起眾多的痛苦。因而提到了,生為眾苦所依,故為苦性。於三界受生已,由此因緣,便能增長老、病、死等諸苦。
第四個部分,四、生為煩惱所依,故為苦性。若於輪迴受生,便於貪、瞋、癡境生起三毒,我們在生之後,我們必須要承受的苦有三種:一種是苦苦,第二種是壞苦,第三種是行苦。我們在面對苦苦的時候,內心最主要會生起的煩惱,是瞋念。在面對壞苦的時候,我們所生起的煩惱是貪念。在面對行苦的時候,我們所生起的煩惱是愚癡。所以對於貪、瞋、癡的三種境界,我們會生起三毒的煩惱。所謂的「煩惱」它的定義,就是讓我們的心,沒有辦法獲得寂靜安樂的這樣的一種心,我們稱之為是煩惱。所以如果我們能夠降低我們內心當中的煩惱,我們能夠試著降低我們內心當中的這種負面的情緒,自然我們的心會感覺比較快樂。相反的,如果我們內心當中的煩惱熾盛,我們也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調伏它的話,這時候,你自然會覺得悶悶不樂,這從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就可以直接的感受出來。由此能令身心極為不靜,如果我們的內心充赤著煩惱,這時候會讓我們的身心感到不愉快。是故唯苦,不住安樂,諸多煩惱由種種門逼惱身心。
第五個部分,五、生為不隨所欲而離別之法性,故為苦性。一切生之最終皆不出死,生到了最後的關頭,必須要面對的就是死亡,但實際上沒有一個人,會想要面對死亡的到來。此亦非為所愛,這是我們所不想要對面,但是又不得不面對的一件事情。此復能令唯受眾苦。應當數數思惟彼等諸苦。
醜二、思惟老苦
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二,一、詳細說明,二、總攝要點。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部分,詳細說明。分五:一、盛色衰退。腰曲如弓、頭白猶如艾花、額如砧板,遍滿皺紋等,容光退失,令成非愛。二、氣力衰退。若坐猶如重袋斷繩、若起如同拔舉樹根。當我們年老的時候,如果我們坐在地上,想要站起來的話,這時候我們的上半身會往前頃,以此作為支撐,然後再慢慢的站起來,這就猶如同是我們要將地上的樹根拔起來,那種感覺是一樣的。言語遲鈍、步行遲緩等。三、諸根衰退。眼等不能明見色等、多忘念等,故使念等之力衰減。這時候,由於我們的記憶力不斷的衰退,所以我們會呈現出忘東、忘西的這種現象。四、受用境界之力衰退。難以消化飲食等,無法受用種種妙欲。五、壽命衰退之苦。壽多滅盡,漸趣於死。應當數數思惟彼等諸苦。這是第一個部分,詳細說明。
第二個部分,總攝要點。慬哦瓦雲:「死苦雖重,為時尚短,死所帶來的苦,雖然是非常嚴重的,但是畢竟它的時間是比較短的,然此老苦極為重也。」但是老所帶來的苦,它不僅是很嚴重的,而且他的時間是漫長的。噶瑪巴雲:「年老漸至,故稍可忍;老由於它是慢慢到來的緣故,所以我們一般的人不會去注意這一點,所以我們在思惟老苦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得,我們應該可以忍受,這是因為老所帶來的這種過患,它不會頓時在我們的身上完全的產生出來所造成的。假若一時頓至,實無法可忍矣。」如果老苦,它頓時之間就在我們身上完全產生出來的話,我相信沒有一個人可以忍受這一點。
醜三、思惟病苦
分五:一、體質變壞。身軀瘦弱、皮膚乾枯等。二、憂苦增長,多住其中。身中水等諸界不均,多寡錯亂,身受苦逼,以此令心生起憂惱而度晝夜。三、不能受用悅意之境。若雲:「諸悅意境有損於病。」則不能隨欲享受;如是所欲之行亦不能作。四、諸非悅意之境,雖非所欲,然須勉強受用。非所悅意之藥品、飲食等,須勉強受用;亦須藉助火燒、刀割等猛烈療法。五、令與命離。見病無法療癒,便生痛苦。仔細思惟彼等諸苦。這個部分介紹的是病苦。
醜四、思惟死苦
分五:捨離一資財、二親屬、三朋友、四身體四種可愛、圓滿之境。五死時將受猛厲憂苦。於彼諸苦,意未厭惡之前,應數思惟。前四者為苦之理者,在前面我們有提到捨離資財、親屬、朋友以及身體這四者。這四者之所以會成為苦的道理為何呢?觀見將離彼等四者而生痛苦。由於在臨終的時候,我們看見我們即將會遠離我們所珍愛的資財以及親屬、朋友、身體的緣故,所以我們在內心當中會產生強烈的痛苦。因而提到了「觀見將離彼等四者而生痛苦」。我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個地方。(校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