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5/31 23:42:25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1 11:17:57   編輯部 報導

菩提道次第略論(7

講述: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七)2010425

首先在還未聽課之前,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先調整我們自己的動機,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我希望能夠早日獲得圓滿的佛果,以這樣的菩提心作為聽法的動機,來聽聞今天的這一堂課。

今天在這個地方所要為各位介紹的,是至尊法王宗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論》,請翻到第44頁。之前介紹了七支當中的前面兩支,也就是「禮敬支」跟「供養支」,今天我們介紹第三支「懺悔支」,請看到倒數第二行。

44頁)懺悔支:「我昔所造」等一頌。《普賢行願品》當中提到了「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這個偈頌當中的意思,依三毒因,造作惡業的因,是貪瞋癡三毒,由身等三事,藉由身語意三門來造作惡業。而造作的方式,其身性者為「我所造」,我所造當中包括了,此中復有親自造作及教他作,這當中包含了自己親自去造惡業,以及教唆他人去造惡業,或於他作心生隨喜,或者是對於他人所造的惡業,生心隨喜。總攝一切說「諸惡業」。應念此等所有過患,若能悔先、防後,由衷懺除,則昔已作,斷其增長;諸未來者,斷其續流。這個部分提到的是懺悔的內涵,如果我們懺悔的同時,能夠具備有四力,這時不管所造的惡業,它的力量有多麼的強大,都能夠藉由四力懺悔的方式將它完全的懺除。所以這個地方提到的是「悔先」,對於之前我們所造的惡業,內心要感到相當的懊悔,這是四力當中的破壞力。「防後」希望從今天開始,我不要造作同樣的惡業,這是屬於四力當中的防護力。而至於有關四力的詳細內涵,我們在之後的正文當中都會為各位作介紹。打從內心底,由衷的懺除,如果以這樣的方式來作懺悔,「則昔已作,斷其增長;諸未來者,斷其續流」。

接下來第四支,隨喜支:「十方一切」等一頌。《普賢行願品》當中提到了,「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解釋到說,謂念五種補特伽羅所有善業功德,修習歡喜。這個偈頌裡面提到了,五種的補特伽羅。五種的補特伽羅分別是佛、菩薩、有學無學的獨覺、聲聞,以及一切的有情。對於這些補特伽羅,他們所造的任何一種善業,或者是他們當下所斷除的任何一種惡行,我們的內心都應該心生歡喜。縱使短時間之內,我們沒有辦法親自造作這樣的一種善行,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心生隨喜,我們也能夠累積到相同的福德。  

第五,勸請轉法輪支:「十方所有」等一頌。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這個偈頌當中的意思,謂於十方剎土之中,現證菩提,獲得無貪、無障礙智,未經久時,於彼諸佛,變爾許身,勸請說法。在十方世界當中,如果有補特伽羅他能夠現證菩提,獲得了無貪無障礙智的這種功德,「未經久時」這個地方之所以要特別的提到「未經久時」,是因為當一位補特伽羅,他在成佛的那一剎那,他並不會馬上為眾生們宣說佛法。除非有眾生到他們的面前去作殷重的祈請,請他們轉正法輪,這個時候他們才會為眾生宣說佛法,所以這邊特別的提到「未經久時」,希望在成佛的不久,透由我們的祈請,希望您能夠轉正法輪。「於彼諸佛變爾許身」甚至在其他的地方,有一些佛他可能當下沒有轉正法輪的,我也希望能夠變現相同的身,在他的面前請他轉正法輪,勸請說法。

第六,祈請住世支:「諸佛若欲」等一頌。這個地方提到的是「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為利眾生令生安樂,我們之所以要祈請十方諸佛住世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利益眾生,讓他們能夠獲得安樂。勸請於十方剎土中諸欲示現入涅槃者,住剎塵劫,不入涅槃。這時候我們勸請十方剎土中,即將要示現入涅槃的這些諸佛們,希望他們能夠長久住世,不入涅槃。佛的身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法身、報身以及化身。法身的本身它由於是安住在空性中,甚至以它的本質而言,是屬於常態法,所以他並不會示現出涅槃的面貌。而報身在輪迴未盡之前,報身也不會示現出涅槃的面貌。所以會示現出涅槃面貌的佛,唯有化身佛,才會示現出這樣的面貌。雖然佛他已經成就了圓滿的正等覺,獲得一切的功德,但是之所以要示現出涅槃的面貌,是因為要告誡弟子們,讓弟子們了解無常的道理,所以才示現出涅槃的面貌。所以除了我們面前所看到的這一尊佛,甚至十方的一切諸佛,如果他們即將示現涅槃,我們都應該作這樣的一種勸請。

第七支,迴向支:「所有禮讚」等一頌。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以前六支善業為主,一切善根皆與一切有情共享,並以猛厲欲樂而作迴向,令成圓滿菩提之因,故無竭盡。這個部分的內涵從字面上,各位應該都可以了解。

我們要藉由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花最小的心力,就能夠累積到最大的福德?這時候宗大師提到了,藉由隨喜的方式。如果我們能夠隨喜他人所造的善業,這時候你既不用花錢,也不用花心力,只要花短短的幾秒鐘、幾分鐘,把心靜下來隨喜他人所造的善業,這時候你也能夠獲得一份善業。但是對於這一點,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都不認識,縱使你有聽過,你也知道,但是你不見得相信。所以如果你真的相信宗大師所說的這個內涵,你能夠善巧的去應用隨喜的部分,其實不管是行住坐臥,甚至你在睡前,只要把心靜下來,隨喜周遭的人所付出的這一切,他們所行的善業,其實對於你自己本身而言,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而這個地方特別講到,我們要修隨喜的對象。如果修隨喜的對象,是以諸佛菩薩為主,這時候由於他們的證量是遠超過我們的,所以我們隨喜他們所造的善業,頂多只能獲得一半,或者是獲得一部分的善業。如果我們所隨喜的對象,他的證量、他的功德是跟我們相等的,這時候我們所隨喜的善業的力量,也跟他所造的善業的力量,能夠劃上等號。比方說對方的證量,他的功德,跟我們不相上下,如果今天他很誠心的去供千燈,累積了一個善業,這時候我們縱使沒有供一盞燈,但是我們誠心的去隨喜他供千燈的功德,這個時候我們也能夠獲得供千燈的功德。甚至如果我們修隨喜的對象,他的證量功德比我們還低的話,這時候我們隨喜他所造的善業,我們的功德會比他所造的善業,還多出一倍。

所以縱使不從佛法的角度,我們來探討這個事情,以世間的角度,現今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他很有知識,有一些人他的心地非常的善良,有一些人他的行為非常的良好,這一切我們都能夠稱為是功德,既然是功德就表示它是善業的果。所以當我們看到別人呈現出這麼好的面貌,我們就應該要隨喜他人,會覺得這都是他過去生累積善業,而感得的果報。如果你能夠打從內心裡,去隨喜他人的功德,對於我們自己的福德要增長,就會有絕對的幫助。我們現今,由於內心充滿了嫉妒他人的這種嫉妒心,所以我們的功德沒有辦法增長,我們的福德沒有辦法變多,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在於此。所以當我們發現了這樣的問題,我們就應該把心靜下來,然後隨喜他人,不管是長壽,或者是他擁有很多的權勢、地位、金錢,只要我們覺得這是善業的果報,我們就應該要隨喜他人。相反的,如果我們不懂得隨喜他人,反而生起嫉妒的心,我們的福德會慢慢的退失。

下一段是提到了思惟文義,如是了解此諸文義,令意不散餘處,倘若徐徐如文所說而誦,則能攝持無量德聚。如果我們能夠了解七支供養偈當中的這些內涵,我們在念誦的時候,就應該專注我們的內心,不要散亂到其他的地方去,並且在念的時候應該要慢慢的念。如果平常我們有時間,能夠將這十幾個偈頌背起來,並且閱讀《菩提道次第略論》或者是《廣論》的這個部分,宗大師都有作非常精簡的解釋。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句話,但是他能夠將這個偈頌當中最主要的內容,都介紹給各位,所以能夠讓各位了解。所以平常我們在念誦的時候,我們要先了解,這個偈頌當中它在詮釋的內涵是什麼?而把這個意思記在心裡面,並且在念的同時慢慢的念,一邊念,一邊來作觀想,一邊來作思惟。如果能夠用這樣的方式來念誦七支供養的偈頌,就能夠在短的時間之內,累積無量的福德。所以在這個地方,特別的提到,「倘若徐徐如文所說而誦,則能攝持無量德聚」。

下面這個部分提到的是,「總攝各各支分」如果我們將前面的七支,總攝起來的話,它所呈現出來的,是什麼樣的相狀呢?此中禮敬、供養、勸請、請住、隨喜五者為集聚資糧;前面七支當中的這五支,它最主要是積聚資糧。懺悔則是淨除障礙。隨喜支中一分,於自造善修歡喜者,令善增長。之前隨喜它包含在積聚資糧當中,但是隨喜的另外一個內涵,它提到的是「於自造善修歡喜者,令善增長」,它不僅能夠積聚資糧,它也能夠讓我們所造的善業,不斷的增長。迴向是使集聚、淨除、增長之善,縱然微少,亦增廣多;而七支當中的迴向,是我們所集聚的資糧淨除障礙之後,對於增長的善,縱使它善業的力量還是相當的微薄,相當的稀少,但是透由迴向,能夠讓它的力量變得更加的強大,能夠讓它增長廣大。又令現前諸已感果將竭盡者,永無窮盡。總之,攝於集聚、淨除、增長無盡三者當中。所以七支如果將它總攝起來,它可以總攝在集聚資糧、淨除罪障、以及讓善業不斷增長無盡這三者裡面。比方說我們修學布施,如果我們能夠將修學布施的善業,修學布施的功德,透由菩提心來作迴向,迴向到圓滿菩提的話,從今天開始到我們還未獲得圓滿菩提之前,這樣的善業它感果是不會有竭盡的一天。但是如果我們不是以菩提心,將我們所造的善業,迴向至圓滿菩提,我們迴向到其他的地方去,縱使我們所造的善業,當下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但是它都還是會有用完的一天。

六加行當中的最後一加行。次令所緣明了顯現,供養曼達。這個地方提到的是供曼達。當我們在供養曼達完之後,應以猛厲欲樂多次祈請,祈請的內涵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三大項,第一謂「惟願加持不敬善知識等一切顛倒之心悉皆滅除,這個地方有提到「不敬善知識等一切顛倒之心」。道的根本是在依止善知識,而它的相違品就是不敬善知識,而最後提到的是毗缽舍那,毗缽舍那的相違品就是相執,或者是實執。所以希望透由對於面前的諸位本尊,諸佛菩薩們作供養之後,希望他們能夠加持我,在內心當中不敬善知識,一直到我們內心當中所生的實執,一切顛倒的這些心,都能夠快速的滅除。恭敬善知識等一切無顛倒心易於生起,相同的,從依止善知識,一直到止觀,這當中一切的無顛倒心,希望都能夠快速的生起。內外一切阻礙悉皆息滅。」這個地方提到的「內」就是內在煩惱,「 外」就是人與非人其他因緣的干擾。並且我們也希望,除了顛倒的心去除,無顛倒心能夠快速生起之外,內外一切阻礙悉皆息滅。

這個部份的內容,《菩提道次第略論》跟《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內容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在其他的道次第的論著,比方說直接教授《速疾道論》,或者是《安樂道論》的教授當中,在這個部分,除了供養曼達,並且作如同《略論》當中的這三項祈請之外,它還有另外加上了要念誦傳承上師祈請文的部分,這個部分是跟《略論》、《廣論》不同的。

己二、正行分二:

庚一、總修之理

庚二、此時修習之理

庚一、總修之理(46頁)

46頁)這個部分最主要的內涵,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我們要認識何謂修習?以及之所以要修習的目的。平常我們提到修行,或者是修習的這個名相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所謂的「修」就一定是打坐 或者是只有「止修」,也就是只有觀修襌定,他認為這叫做修行。但實際上修行的內涵是相當廣泛的,從依止善知識一直到止觀的部分,這當中很多的修,都是所謂的觀修。所以不管是皈依、發心,這些內涵,都是透由不斷的去思惟,不斷的去觀修之後,才能夠讓我們的內心當中,生起一種強而有力的定解。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要認識何謂修習?或者是何謂修行?

如下將說修習道者,之後所要介紹的修道的內涵是什麼呢?此是為令其心於善所緣,如其所欲堪為役使。這是為了讓我們的心,在面對善所緣境的時候,能夠「如其所欲」也就是如我們所想像的,如我們所想要的,能夠控制我們的心,安住在善所緣境上面。所謂的修,簡單的來說,就是熟悉善所緣境,或者是串習善所緣境。當我們在面對一個善所緣境的時候,我們一開始一定是很陌生,很不熟悉,所以我們要不斷的串習,讓我們的心跟善所緣境之間的距離,能夠越拉越近,能夠越來越熟悉,到最後你就能夠完全的掌控你的心,讓你的心百分之分的安住在這樣的境界之上面,而不會分心。這個內涵,就是我們接下來所要為各位介紹的「修道」的內涵。這是第一個部分,我們必須要先認識,何謂修習?或者是何謂修行?以及它的目的是什麼?

第二個部分,不善於修習的過患。此復若於任遇所緣而修,如果我們是隨便找一個所緣境來作練習的話,縱念:「如己所欲,修習善所緣之數量、次第。」然定不能成辦。如果我們是隨隨便便,沒有任何的計劃,也不知道在修的時候,這個所緣境它的數量到底是有多少?或者它的次第到底為何?或者這當中引了什麼樣的教?引了什麼樣的正理?如果都不清楚,都不了解,只是覺得它既然是一個善法,我就拿來作修習看看,如果是以這樣的念頭來修的話,是不會有任何的證量生起的。因此這個地方就提到了,「縱念:如己所欲」如果你只是隨心所欲,你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想怎麼修就怎麼修,而不是按照經教的內涵,來作修習的話,「然定不能成辦」縱使你想要去修,最後你也沒有辦法獲得你想要的善果。若於最初養成惡習,則其終生善行皆含過失。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如果我們一開始在練習的時候,就養成了這樣的壞習慣,也就是我們隨便的找一個所緣境來作練習,這個時候也不清楚要如何的來作練習?如何的來作修習?也不知道它的數量為何?它的次第為何?很冒然的作這樣的練習,其實對我們而言,不會有任何的幫助,反而會養成一種壞習慣。如果養成壞習慣,「則其終生善行皆含過失」這時候你一輩子所造的善行,它都會含有這樣的過失。

第三個部分,善於修行的方式。故於將修諸行所緣境,須先決定數量、次第,所以在還沒有正式的修習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我們所要修的善所緣境,它的數量到底有多少?它的次第到底為何?當我們了解了之後,次應發起猛厲引念,在還沒有修習之前,我們要先生起內心這種強而有力的念頭,這時候要想到說:「如所決定,不令修餘。」就如同我之前所認識、所了解的這些數量、次第,我就應該要如此的來作修習,而不要修其餘、其他的法類。如所決定,令無增減,就如同我們所決定的數量、次第,這時候在正式修習的時候,就不要讓它有多或者是少的這種改變。應具正念、正知而作修習。並且在修的當下,必須要具備有正念以及正知,以這樣的方式來作修習。

所以這個段落最主要強調的內容,就是當我們在還沒有正式的修習之前,我們必須要有計劃的來作這樣的事情。其實不只是修學佛道,世間任何的事情,我們在還沒有進行之前,都必須要有完備的計劃。比方蓋一棟房子也要有它的計劃,如果隨隨便便找一塊地,然後找一些人來蓋房子,到最後蓋出來的房子,不見得是你想要的,甚至在這當中,你會花很多的時間,很多多餘的金錢。相同的,生意人也是如此,他想要作生意,他就必須要有全盤非常詳細的計劃,這樣去作生意才有賺錢的機會。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修學佛道的人,也是如此,在還未正式的修習之前,必須要先認識,我們所要修的內涵為何?它得數量為何?它的次第為何?甚至它在引經據論的時候,引了哪一些的經論?引了哪一些的正理?這都是我們必須要先了解的部分。

庚二、此時修習之理

在之前從總相的角度,來介紹修習的內涵,而這個部分以別相的角度,在這個部分,「此時」指的就是依師的這個部分。以依師作為例子的話,我們應該要如何的修習呢?這個部分,分為三點:第一、思惟勝利以及過患。應先思惟依止之勝利及不依之過患,這是第一個部分。第二個部分透由思惟功德生起信心,次應多起防護之心,不容生起尋求師過之心。隨自所知,思惟戒與定等功德,我們要讓自己生起防護的心,生起防護心的目的,是希望讓我們自己,不要刻意的去觀察上師的過;並且在隨分隨力,以自己所了解的內涵,去思惟上師持戒,以及修定的種種功德。直至自心未起淨相之信前,應恒修習。第三個部分,隨念上師的恩,對於上師生起恭敬。次應如前所引經典所說而作思惟,之前引了《十法經》以及《法華經》的內容,這時候我們應該要思惟經典當中,所說的善知識的功德,而更進一步的來作思惟。於己已作、將作種種利益之恩,不管是過去上師所對我作的,或者是未來即將會對我所作的恩惠,直至未生,誠敬之前,應作修習。

 

己三、於完結時應如何行47頁)

這個科判的內容分二:第一個部分,於完結時應如何行的正文,也就是最主要的內容。應將所集諸善,由《普賢行願品》及《淨願七十頌》等門中,以猛厲欲樂迴向現前、究竟諸希願處。這個地方提到的是藉由《普賢行願品》以及《淨願七十頌》當中的內容來作迴向。

這個科判當中的第二個部分,第二個部分當中分三:第一、說明修習的時間,我們要在什麼樣的時間點來修習呢?如是應於黎明、上午、下午、初夜四時而修。這個地方提到的是修的時候。第二個部分,一開始修的方式。也就是對於初學者來說,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修呢?此復於初,若時長久,易隨沈沒、掉舉而轉。如果初學者,一開始修習的時間,一開始就是很長的話,在修的同時,很容易被沈沒以及掉舉所控制住。倘若於此串習,難改其心,故應時短、次數增多。所以如果我們在這上面不斷的串習,到最後想要改變我們的修習方式,這就變得非常的困難。所以對於初學者而言,一開始我們所觀修的時間,我們所修習的時間應該是短的,但是它的次數是多的。比方說在上午的時間點,如果你想要修習的話,這個時候,你修的時間,或許你設定是一個小時,但是在正修的當下,可能剛開始是五分鐘休息一次,五分鐘休息一次,一直修到一個小時為止。所以不是一坐下去就坐一個小時,而是要慢慢的讓它的時間,慢慢的從少、慢慢的變多,而不是一開始就坐很長的時間。

如云:「有欲修心,若能中止,則於後次心欲趣入;如果我們在修的當下,還有那種想要繼續修的這種感覺,如果能夠停止當下的這種修行,「則於後次心欲趣入」我們之後想到說,我修行的時間到了,我應該要去修行了,這個時候你就會對於這件事情,非常的想要去作,也就是躍躍欲試。若不爾者,見座位時,便生厭嘔。」如果你一開始就坐得很久,你發現打坐的這件事情,實際上不怎麼有趣,之後光看到你要坐的那個坐墊,內心就會覺得很厭煩。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一開始不管是打坐,或者你作觀修,或者是作止修,它的時間點應該要能夠縮短。第三個部分,略微堅固之後,修習的方式,以及不會疲倦的口訣。

若趨堅固,時漸延長,如果我們修習的內涵,慢慢的越來越堅固的話,我們就可以將它的時間拉長。於一切中,應離加行太緊、太緩之過而修。在任何的情況下,我們應該要遠離心在緣境的時候,心過於緊繃,這就提到了「太緊」。「太緩」指的就是心在對境的時候,心非常的鬆散,或者是心沒有辦法集中精神。所以太過或者是不及,這兩個都是應該要避免的。由此能令阻礙減少,疲倦、沈沒、昏沈等皆能息滅。

我們這堂課先上到這個地方,休息十五分鐘。(校稿中)

戊二、於座間時應如何行

這個科判的內容,簡單的可以分為兩個段落,第一個段落「令所緣呈現功效」。也就是在座上的時候,我們修什麼樣的所緣境,在座間的時候,我們也希望這樣的一種所緣境能夠呈出它的力量,呈現出它的功效。在正文當中提到,總說雖有禮拜、繞佛及讀誦等多事,然主要者;於座上時勵力修已,未修之時,若於所修之所緣、行相,不依正念、正知,任其渙散,則其效果甚微,故於座間,應當研閱宣說此法之經論,數數憶念,並由多門集聚資糧作為生德順緣,亦由多門淨除違緣障礙;並應於一切之根本──所受戒律,多起防護之心。這個地方特別有強調,如果我們在座上努力的修完之後,在未修之間,也就是座與座這當中,對於我們所修的所緣境,以及它所呈現出來的這種形相,必須要透由正念和正知,而不是讓心完全的渙散掉。特別是對於我們所受的戒律,這時候應該要好好的持守它,而這個科判當中的第二個段落,提到的是止觀的因。復應修學四種資糧,此為易於生起奢摩他及毗婆舍那道之因緣。

此中分四:

己一、守護根門

己二、正知而行

己三、飲食知量

己四、於不睡時勤修瑜伽,於睡眠時應如何行

己一、守護根門

依境與根,起六識後,在面對境以及透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在我們的心續中,生起了六識之後,意識便於悅意六境及不悅意六境生起貪、瞋。如果我們所面對的境,是悅意境,在境以及根互相配合的情況下,我們的內心中,就自然容易生起貪念,如果我們所面對的境是不悅意境的話,自然的就會生起瞋念。既然是如此的話,從彼防護,莫令生起。 如果我們知道有某些境界,在面對它的當下,很容易生起貪心,在座間修習的時候,我們就要盡可能的避免去觸碰這些境界。相同的道理,如果有一些境界會讓我們容易生起瞋心的話,相同的我們也應該要避免。所以這個部分提到的是守護根門。

己二、正知而行

如《入行論》云:「應數數觀察,身心諸現狀,僅此簡言之,即護正知義。」任作何種身等行為,應當了知應作、非作,而後行之。所謂正知的內涵,是什麼樣的內涵呢?也就是當我們作任何的行為時,我們必須要告訴自己,什麼的行為是該作的?什麼行為是不該作的?當我們告訴自己這樣的行為是該作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盡可能的去成辦它;當我們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應該作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當下的制止它。所以這個部分提到的是「正知」,也就是時時觀察自己身心的現狀。

己三、飲食知量(50頁)

避免食用過多、過少之飲食,應食不礙行善之量。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它的量,不能

夠太多,也不能夠太少。我們所吃的量,它應該是不會障礙我們,不阻礙我們接下來要去行善的這個量。其實這個量,平常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如果將胃分成三等分的話,至少要有三分之一,也就是一部分的空間保留出來。如果完全吃飽,它沒有空間的話,這時候風就沒有辦法運行,風沒有辦法運行,想要消化就會顯得格外的困難,所以我們不能夠吃得太多,也不能夠吃得太少。此復修習貪愛飲食之過患,我們也不是為了貪吃而去吃這些東西,令心無染,饒益施主。並且在吃的時候,我們要把這個功德迴向給施主,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饒益他。並且應該要想到說,應念:「現以物質攝身中蟲,於未來世將以法攝。」我們的身體當中有很多的蟲,現在透由吃這樣的飲食來攝受牠,也就是將牠餵飽。於未來世,我希望透由正法的力量,而來利益他。又作思惟:「應成辦一切有情之義利。」並且我之所以要吃這一餐,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將來想要成辦一切有情的義利,而受飲食。以這樣的一種思惟方式,以這樣的一種作法,來享用這一餐。《親友書》中亦云:「應知飲食如藥品,無貪無瞋而受用,非為驕故非慢故,非壯唯為住其身。」

己四、於不睡時勤修瑜伽,於睡眠時應如何行

這個科判的內涵,分二。第一個部分,於睡眠時應如何行,分五,第一個部分,提到的是睡的時間。在龍樹菩薩所造的《親友書》當中提到了,《親友書》云:「慧主於晝勤修善,亦以此度初後夜,眠時亦莫空無果,具足正念於中眠。」這個偈頌它的意思是什麼呢?此說白晝及夜間初、後二分,白晝就是整個白天,而夜間的時間分成三等分的話,前面跟後面的這兩分,是我們應該要努力來作修習的時間,也就是「修」應該在白天,以及將夜間分成三等分之後的,前面一等分跟後面一等分。於座上及座間之時應如何行。所以從這個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睡眠的時間,只有將夜間的時間,分成三等分當中的,中間的那個時間,是睡覺的時間。過去的袓師們,他們也有提到,如果我們花很多的時間,尤其是白天的時間在睡覺的話,會讓我們的慧力,也就是智慧的這種能力,迅速的退失。所以睡覺的時間應該選擇在夜間的當中,分為三等分的中間那一分。所以正文裡面提到了,「此說白晝及夜間初、後二分,於座上及座間之時應如何行。」故行、坐時,應除五蓋,淨修其心,令具義利。所以在這樣的時間點,我們在修的同時,應該要去除五蓋。這當中的五蓋,指的就是五種的障礙,第一種障礙提到的是「掉」跟「悔」,第二種障礙提到的是「損害心」,第三種障礙提到的是「昏睡」,第四種提到的是「貪欲」,第五種提到的是「懷疑」。我們要去除這五種的障礙,「淨修其心,令具義利」。

第二個部分,提到的是睡的威儀,睡之威儀乃屬座間,是故亦勿令其義空過。其中身之威儀,於夜間三分中,中分之時,右脇而臥,左足置於右足之上,猶如獅子而行臥睡。這時候的睡姿,應該猶如同世尊,他在示現涅槃之前,所呈現出來的現狀,猶如獅子而行臥睡。

接下來第三個部分,正念:於晝日中所多串習之善行,直至未入睡前,應隨正念而修。如果在白天,我們所修的某一種善行,它的力量是比較強大的,或者是我們造這個善行的時間,是比較久的,「直至未入睡前」在你還沒有睡之前,應該透由正念的力量,而想到你白天所作的這些善行,由此能令睡時等同未睡,能修三摩地等善行。之所以要在睡前,憶念我們白天所作的善行,就是因為我們希望在睡之前,能夠生起一種善念。如果我們是透由善念而入睡的話,睡的本質就會變成是善的本質;如果我們是透由不善的念頭而入睡的話,睡的本質就會變成不善的本質;相同的,如果我們在睡前,並沒有善念,也沒有惡念,我們所生起的念頭是無記的,也就是既非善,又非不善,以這樣的念頭入睡的話,睡的本質也是無記的本質。所以為了讓我們在睡眠的時間點,在睡眠的過程當中也能夠行善的緣故,我們希望在睡前,能夠讓內心生起一種善念,以這樣的一種善念來入睡,這是第三個部分,正念的部分。

第四、正知:依正念時,若起任一煩惱,即能了知,不應忍受而當斷除。這時候的正知,就如同我們之前所介紹的,當我們在觀察內心,發現我們的內心生起某一種煩惱之後,這時候要透由正知的力量來作觀察,「不應忍受」我們不能夠視而不見,或者刻意的忽略它,我們應該要馬上的斷除它,遮止它。

第五個部分,起想:作「僅此應起」之引念。也就是在睡前,我們要告訴自己說,我在幾點的時候就應該要起床,也就是在這個時間點,在睡前我們要告訴自己,讓自己內心生起一個念頭,也就是我要睡到幾點,我就應該要起來的念頭。

第二個部分,提到的是所有修持的座間應行之理。如是唯除正行時不共修習之理外,加行、正念、完結、座間應如何行,由此直至毗婆舍那,所修一切所緣、行相皆如是行。其實只有在正修的當下,所修的所緣境,有所差異之外,其他的加行、正行、完結、以及座間的該如何行的這些部分,從一開始的依師,到最後的毗缽舍那,它最後的內容,都是相同的。

丁二、須以二種修習之理修習之原因

這個科判的內容分四,第二個部分,需要觀修和止修的原因,以及介紹觀修以及止修的內涵。首先看到正文當中,《經莊嚴論》中云:「此先依聽聞,起如理作意,從如理作意,生真義境智。」這段文當中的意思,是什麼呢? 說以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聞諸義,我們所要思的內容,是什麼內容呢?我們應該要如理的去思惟,所聽聞到的法義,所以提到了「說以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聞諸義」。由此能生現證真實義之修所成慧;透由如理的去思惟我們所聽到的法義,並且更進一步的去思惟觀察之後,我們才能夠生起現證真實義的修所成慧。所以這段文當中,最主要提到的,就是聞思修的次第,我們聽聞什麼樣的法,聽聞完之後,我們就應該要馬上的去思惟。我們之所以思惟的目的,是為了要調伏心續的緣故,所以在聞思之後,我們就應該要馬上的去作修行。所以聞、思、修三者,應該要並行的。所以什麼樣的狀態,我們稱之為修?就是將我們所聽到的法義,如理的去思惟之後,一而再、再而三的,讓我們的心串習這樣的所緣境,我們稱之為是修,所以應該要以這樣的方式來修行。

《現觀莊嚴論》中亦云:「抉擇分見道,及於修道中,數思惟理解,觀察修習道。」這當中的抉擇分指的就是加行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當中,有數數思惟理解、觀察的這個內涵。此說大乘聖者之修道中,有數數思惟、理解與觀察;《集學論》中亦云:「由如是故,身體、資財、福報隨其所應(也就是任何一者),恒不間斷修習施捨、守護、淨化與增長。」此說身體、資財、善根三者,一一皆作捨、護、淨、長四事,說此一切皆名為「修」。所以不管是在《現觀莊嚴論》當中,或者是在《集學論》當中,都有提到修的內涵。在《現觀莊嚴論》當中有提到,大乘的,比如修道當中也有提到數數思惟、理解、觀察的內涵。在《集學論》中,也有對於身體、資財、善根,這三種的對境,我們對於任何的一個境,都應該要修布施、守護,以及淨化、增長的這四個部分,「說此一切皆名為修」而這些部分,它都能夠稱之為是修。所言「修」中有二,簡單的來說,修可以分為兩種:以觀察慧思擇而修之「觀察修」;不加思擇,專一安住之「止住修」。所以修可以透由觀察慧,不斷的去思擇法義而修的方式,稱之為是觀察修。所以除了奢摩他之外,道次第當中的法類,從一開始的依師法到最後的毗缽舍那,這當中除了奢摩他,也就是襌定的這些法類之外,其他的法類都是以觀察修為主。「不加思擇,專一安住之止住修」,是只有在觀修奢摩他,也就是襌定的同時,是以止住修為主的。

下一段最主要介紹的內容是要讓我們認識,何謂觀察修?何謂止住修?正文當中提到,若爾,或曰:「何種道為觀察修?何者為止住修耶?」譬如於善知識修習信心、修學暇滿義大難得、死歿無常、業果、輪迴之過患及菩提心,須觀察修。如果我們所要修學的內涵,是從依師到修學暇滿,以及念死無常,業果甚至到菩提心,在修這些法類的當下,我們需要的是觀察修。而這當中「須觀察修」指的是以觀察修為主,但是如果當我們觀察到一定的程度之後,我們也可以在此同時,用止觀的方式來作修習。所以這時候,如果當我們觀察到一定的程度,想要讓心安住在所觀察的這個所緣境上的時候,這時候我們也可修止住修。所以這個地方的觀察修,是以觀察修為主,止住修為副。於此等境,須令其心猛厲、長時、轉變其意。對於這些法類,在作實修的時候,我們應該讓心,它的力量非常的強大,而且它的時間要能夠維持,並且透由這樣的修學方式,能夠轉變我們的內心。為什麼呢?下面就提到了兩個原因,第一個,若無此者,則此等之相違品──不恭敬等,不能滅故;如果我們沒有辦法透由觀修,讓我們生起強而有力的一顆心,甚至這樣的心,能夠讓它恒常的保持下去的話,我們就沒有辦法滅除這些法類的相違品。比方說依止善知識的相違品,提到的就是不恭敬善知識,如果我們沒有辦法藉由觀修善知識的功德,而讓我們對於善知識生起信心的話,我們就很難滅除這個相違品。第二個原因,起如是心,唯須依賴善觀察慧數數思擇而修習故。如果我們想要生起強而有力的這顆心,這時候我們必須要依賴善觀察慧,數數思擇,然後不斷的去修習,不斷的去串習,才有辦法生起。我們怎麼知道,我們想要生起強而有力的心,必須要透由觀察的智慧,不斷的去作思擇,不斷的去作觀察呢?這從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就可以發現到。比方說平常我們所觀修的境,是什麼境?我們所觀修的是貪瞋癡的境。當我們在對貪的境,或者是瞋的境,不斷的去作觀察的時候,就會發現你的貪念,你的瞋念,就會比平常還要來得強烈。

比方說以貪的境而言,如果去逛街,你看到了一個東西,你發現這個東西,看起來非常的好看,非常的美,而且它的材質也相當的好,價錢又公道,這時候你不斷的去思惟,不斷的去觀察,這個境界的優點。所以這時候,你對這個境就會生起強而有力的貪念,所以這時候,你就不得不掏出你的腰包,把你的錢拿出來付給對方。你會覺得,我就是非得買這個東西不可,我今天不買就是不舒服。所以你不斷的去思惟這個境界的好處之後,你就會對於這個境,生起強烈的貪心。相同的道理,當我們在看到敵人的那一剎那,雖然我們的心裡不是很愉快,但是那種不愉快的感受,不會非常的強烈。但是如果你更進一步的去思惟,這個人它不僅是我的敵人,而且他之所以變會我的敵人,是因為他某一種的行為非常的惡劣,他可能曾經傷害到我,用什麼樣的方式傷害我,所以你這樣不斷的去思惟,他傷害你的方式,或者你看不順眼的地方,你不斷的去思惟之後,之前的那種不愉快的心情,它會越來越強、越來越強,所以你內心當中就會生起非常強的這種瞋心,到最後甚至你會想要把對方殺掉。所以從這個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當我們在面對,生貪或者起瞋的這些對境的同時,如果我們不斷的去觀察這個境界,這時候它所生起來的貪以及瞋,力量就會非常的強烈。所以相同的道理,如果我們對於善法類,也作同樣的這種觀修方式,不斷的去思惟的話,所生起來的這顆心,它的力量也會非常的強大。

所以在正文當中就有提到,如於貪境,倘若增益可愛之相並多串習,則能生起猛厲之貪;這當中的「增益」,就是我們不斷的去捏造這個境,它的好處,它的優點,並且不斷的去串習,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生起猛利的貪。若於怨敵,多次思惟不悅意相,則能生起猛厲之瞋。是故修習此等諸道,境相明顯與否皆可,然須其心執境之力猛厲、長時,故應觀修;所以當我們在修學正法的內涵時,不管它所現的境,清楚與否,但是如果我們要對這個境,生起一種非常強烈的這種心,而且希望這顆心它的力量,能夠不斷的持續下去,這個時候唯有透由「觀修」,才有辦法產生這樣的一種力量,所以這個部分提到的是觀修的部分。

提到了觀修之後,什麼樣的狀態,我們要修學止修呢?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堪能安住而修習奢摩他等時,倘若數數思擇,則其住心不生,故於爾時須作止修。對於剛開始要修學奢摩他,也就是修學襌定的這些人而言,一開始當他的所緣境,粗分的顯現之後,這時候他就應該讓他的心,安住在粗分的顯現境之上,這時候修學住心,更進一步的,當住心堅固之後,再修學明分,這時候它的所緣境就會變得非常的清楚。但是如果我們一開始,我們就希望這個所緣境顯現得非常的清楚,而追求明分。希望他一開始顯現的當下,它的影像就是非常清楚,而不斷的去作思惟,不斷的去作觀察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的心反而會沒有辦法安住在境界上。沒有辦法安住在境上,這時候是沒有辦法生起襌定,也就是沒有辦法生起奢摩他的。所以這個地方所提到的內涵,是對於初學者,一開始如果你想要觀修襌定的話,你必須要以這樣的方式來作練習。所以提到了,如果心沒有辦法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堪能安住而修習奢摩他等時」,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想要讓我們的心,隨心所欲的安住在我們想要安住的這個境界的時候,「倘若數數思擇」在這個時候點,如果我們不斷的去思惟,「則其住心不生」心就沒有辦法安住在境界之上,「故於爾時須作止修」所以在這個部分,我們應該修的內容,是以止修為主。

下面這一段提到的是,我們必須要破除錯誤的觀念,這當中的觀念是什麼觀念呢?有一類的人他認為修,雖然有觀修,跟止修這兩類,但是一個人他在修行的時候,不需要既作觀修,又作止修,他只要找其中的一種方式,來修行就可以了。所以在正文當中提到了,53頁)有未解此理者,有一些人他並不了解止修以及觀修的內涵。說凡智者唯應觀修;凡孤沙利唯應止修。這當中的「智者」就是廣泛的閱讀經論,他了解的內容相當的多,這樣的一類人,他所應該採用的方式,是以觀修為主,也就是他只要觀修就可以了。「孤沙利」指的就是他懂得並不是很多,甚至他是一個想要實修的人,這時候由於他懂得不多,所以他的修學方式只要用止修就可以了。此說亦非,其實這樣的內容,也是不正確的。

以此一一皆須二故。因為不管是智者,或者是孤沙利,他都必須要作止修以及觀修的這兩個部分。雖是智者,亦須修習奢摩他等;為什麼智者他也需要作止修呢?因為智者他雖然懂得很多,但是他也必須要修學奢摩他的內涵。諸孤沙利,於善知識亦須修習猛厲信心等故。是故,作如是念:「以觀察慧數數思擇,是聞思時,非修持時。」執此非理。因此有一些人他會認為,所謂透由智慧,不斷的去觀察境界,這是在聽聞以及思惟的時候才需要的,在修的時候,是不需要的。其實這樣的想法,這樣的觀念也是錯誤的,「執此非理」。

第三個部分,這個部分提到的是,破除執一切的分別皆是相執的錯誤觀念。由於以下的部分,在之後談到止跟觀的這些內容的時候,都會詳細的為各位介紹,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就以過嚨的方式將這個部分先帶過。

又起念執:「一切分別是相執故,障礙成佛。」乃是不分非理作意實執分別,如理作意清淨分別二者之過。這是第三個部分。第四個部分,莫起念執:「此教授中,是須成辦無分別定,令心於一所緣,如其所欲而能安住。於前若多觀修,則成生起三摩地之阻礙。」

  譬如大煉金師,若將金銀數數火燒、水洗,一切污垢皆能淨除,而成極其柔軟堪用,故能如其所欲製成耳環等諸飾品;如是先於煩惱、隨惑及諸惡行,如修諸黑業果及輪迴之過患等時所說,以觀察慧數數修習彼等過患,令心苦惱,或起厭惡。以此作意,如火煉金,令意背棄諸黑惡品,淨除彼等污垢。如於善知識之功德、暇滿義大、三寶之功德、白淨業果及菩提心之勝利等時所說,以觀察慧數數修習彼等之功德,令心潤澤,或生淨信。以此作意,如水洗金,令意趣向諸白淨品,心生歡喜,以白善法滋潤其心。如是成已,隨其所欲修止或觀,若於彼處專注其意,無大劬勞即能成辦,是故如是觀修,即是成辦無分別定之勝方便。

如是亦如聖無著云:「譬如大煉金師或其弟子,某時為除金銀上之一切垢穢,若時時以火燒、水洗,則成柔軟堪用,現前能成彼彼莊嚴妙飾。大煉金師或其弟子,順彼工巧,以諸工具,隨其所欲飾品之相皆能成辦;如是諸瑜伽師,某時令心不趣貪等垢穢,而生厭惡,則能不趣染污憂惱。若於善品心生喜好,令心趣入而生歡喜,則瑜伽師,為令其心定修奢摩他品或毗缽舍那品,即於彼彼極能隨順、極能安住、無動、無搖,為正成辦所思之義,皆能成辦。」

  復次,能令內心堅固安住一所緣境,其主要違緣有二:沈沒、掉舉。此中,若有猛厲、長時觀見三寶等功德之心,則易斷除沈沒。彼之對治,由見功德門中令心高昂,此為諸多具量師長所宣說故;若有猛厲、長時觀見無常及苦等過患之心,則易斷除掉舉。掉舉是貪分所攝散亂之心,故諸經論讚厭惡為彼之對治。這個部分用過嚨的方式先傳授給各位。至於詳細的內涵,在之後談到止觀的時候,再為各位詳細的作介紹。所以以上我們所介紹的部分,是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之理的這個部分。

乙二、既依止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

丙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分三)

      丁一、明辨暇滿(分二)

戊一、閒暇

戊二、圓滿

丁二、思其義大

丁三、思惟難得

丙二、如何攝取心要之理

戊一、閒暇(56頁)

這當中的「暇閒」指的就是遠離八種的無暇,我們稱之為是閒暇。「圓滿」指的就是具足修學正法的順緣,我們稱之為是圓滿。首先我們看到閒暇的部分。「閒暇」的部分,第一段當中,是要我們認識何謂的閒暇?

如《攝功德寶》云:「由戒斷諸畜道體,斷八無暇常得暇。」離八無暇即是「閒暇」。遠離八無暇的狀態,我們就稱之為是閒暇。既然要遠離八無暇,才有資格稱之為是閒暇的話,八無暇為何呢?第二、我們就提到了八種無暇:八種的無暇,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屬於人的四種無暇,跟並非人類的四種無暇。而屬於人類的四種無暇,分別是一、無四眾弟子所經之邊地。如果這個地區,並沒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的話,這個地方,稱之為是邊地。所以在正文當中提到了,「無四眾弟子所經之邊地」。而你們所生長的地區,也就是台灣,由於有四眾弟子的緣故,所以你們已經具足了第一種的閒暇。

第二、愚、啞、聾等,肢體殘缺,根不具全。這當中的「愚」指的就是愚癡,他不懂得思惟法義。「啞」就是他不會說話,所以這當中就包含了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如果有其中一根不具全,我們在這個地方,歸類為根不具全。

第三、妄執無有前世後世、業果、三寶之邪見者。有一類的人他心生邪見,這種邪見它會執著沒有前後世,沒有業果,以及沒有三寶。四、無佛出世,無有佛教。此四者是人之無暇;三惡趣及長壽天者,則是非人類之無暇。所以這當中提到了八種的無暇。八種的無暇,我們看到第二種,也就是根不具全的這個部分。這個部分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有引了龍樹菩薩所造的《親友書》。在《親友書》裡面的第三句話,提到了「即生邊地蔑戾車」的這一句話。這當中的蔑戾車,指的就是野蠻民族的意思。所以在《親友書》裡面這一句話,看似把生於邊地跟蔑戾車是放在一起來作講述的,但是宗大師不管是在《菩提道次第略論》當中也好,或者是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的原文,都沒有提到蔑戾車,也就是野蠻民族的這個名相。所以有很多的人,對於這一點產生了質疑,他們質疑宗大師為什麼在這個地方,並沒有將野蠻民族歸類在其中。但是在宗大師所造的「金鬘疏」裡面,他有提到,所謂的野蠻民族,或者是《親友書》當中所提及的蔑戾車,它指的就是意根不具足的意思。所以他是歸類在根不具全的這個部分,並不是宗大師刻意的忽略掉了這一點,而是它是歸納在根不具全。他的哪一根不具全呢?他的意根不具全,意根不具全還包括了,比方說有一些人他光聽到宗教,或者是聽到法的內涵,他的內心就相當的排斥,其實這樣的一種人,某種程度而言,他的意根也是不具全的。所以不管是野蠻民族也好,或者是我們剛剛所介紹的這一類人,其實他的意根都是不具全的。所以這個地方,在這一點作特別的說明,也希望你們回去的時候,多留意這個部分。

接下來有提到三惡趣。雖然畜生道的眾生都是我們能夠親眼看見的這些有情眾,但是提到了地獄以及餓鬼。由於這是我們沒有辦法親眼見到的境界,所以很多的人他會懷疑說,真的是有地獄?或者是有餓鬼存在嗎?甚至現今我們透由科學的儀器,確實也沒有辦法真實的掌握到什麼地方有地獄,什麼地方有餓鬼。但是如果以佛法的角度,我們來探討這個問題的話,我們的周邊確實有所謂的「近邊地獄」,但是為什麼,我們沒有辦法親眼的看見近邊地獄?那是因為我們跟近邊地獄之間有業作為阻隔,所以在當下,有這樣的一種業作為阻隔,縱使近邊地獄就在你的身邊,你還是沒有辦法看到它。因為你並沒有當下可以看到它的這種業。所以相同的道理,須彌山也是如此,雖然在很多的經論裡面,都有提到須彌山它的的形狀,它的高度,但是為什麼在現今的我們,都沒有辦法看到須彌山,這也是因為我們跟須彌山之間,有了業作為阻擋的緣故,所以我們並沒有辦法親眼的看到須彌山。不過這個部分,在之後的三惡趣,我們都會再為各位作介紹。接下來我們看到長壽天。

長壽天者,《親友書釋》中說有無想天及無色天二種。這當中的長壽天,指的就是無想天或者是無色天。無想天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態呢?初者是於第四靜慮廣果天中一處,第四靜慮是三界當中,色界的一個部分。色界的有情眾生,雖然它有色法,但是由於它的色非常的微細,所以對於欲界的眾生,也就是我們而言,我們並沒有辦法透由五根,直接的感受到色界的有情眾生,所以這個地方提到了,初者是於第四靜慮廣果天中一處,如聚落外阿蘭若處;後者則是投生無色界之凡夫。而無色天是指投生在無色界的凡夫。《八無暇論》中云:常為欲事所擾而生散亂之欲界天,是長壽天。在《八無暇論》的這本論當中有提到,時常被五欲的這些事情,擾亂其心,而讓他的心對於五欲時常生起散亂的這些欲界天,它也是屬於長壽天的一部分。

接下來我們介紹的是「圓滿」。圓滿分二,五自圓滿跟五他圓滿。「五自圓滿」是我們自己所必須要具足順緣的,稱之為是自圓滿。「五他圓滿」指的是外在的境,所必須要具備的五種順緣,我們稱之為是五他圓滿。首先看到第一個部分,五自圓滿。  

戊二、圓滿分二:

己一、五自圓滿

己二、五他圓滿

己一、五自圓滿(57頁)

如云:「一、人生中根具,業未倒信處。」第一個部分提到的是人,這一點我們大家都具備了。第二個部分二、生中:生於四眾弟子所經之地。三、根具:非愚、啞者,肢體、分支、眼耳等皆具全。四、業未倒:未自造作或教他作無間之罪。五、信處:於「調伏法」生信,此是生起世、出世間一切白法之處。這個地方的調伏法,並不是只有指律藏的內涵。所以調伏法我們必須要對於他生起信心,因為調伏法,也就是佛所說的三藏內涵,是生起世、出世間一切白法的根源。所以在這個地方,宗大師就進一步的強調說,調伏之法,此通三藏。這當中的調伏法,指的是經律論三藏。此五屬於自身所攝,且是修正法之順緣,故名「自圓滿」也。這五者是我們自己本身所應該必須具備的修法順緣,所以我們稱之為是自圓滿。

我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個地方。(校稿中)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