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實知見 二
緬甸帕奧禪師講於臺灣

一、 戒清淨。

二、 心清淨,即:八定與近行定。

三、 見清淨,即:分析名色的智慧(名色分別智)。

四、 度疑清淨,即:辨識因果的智慧(緣攝受智),              也就是透視緣起(十二因緣)的智慧。

五、 道非道智見清淨,即:思惟智與生滅隨觀智;              這是觀禪的開端。

 

       因此,在修行觀禪之前有四種清淨。為什麼呢?觀禪乃是對名色及其因緣無常、苦、無我本質的領悟。如果還未瞭解名色及它們的因緣,我們如何能領悟它們是無常、苦、無我的呢?如何能修行觀禪呢?唯有徹底地透視名色及其因緣之後,我們才能修行觀禪。

       名色及其因緣稱為行法或有為法(savkhara):它們生起之後立即消滅,因此它們是無常的。它們遭受不斷生滅的壓迫,因此它們是苦的。它們沒有自體(atta)、沒有穩定不壞的實質,因此它們是無我的。

       如此領悟無常、苦、無我才是真正的觀禪。所以在修行觀禪之前,我們教導禪修者透視名法、色法與緣起法。注釋中解釋說:「aniccanti pabcakkhandha」意思是:無常是五蘊。五蘊就是名色及其因緣。所以真正的觀禪依靠對五蘊與因果的了知。

       佛陀依照聽法者的根性而教導四種透視緣起的方法,在《無礙解道》中還有另一種方法,因此總共有五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順著透視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它在上座部佛教很流行,然而對於未曾學習《阿毗達摩》的人來說是很困難的。即使對已經徹底研究《阿毗達摩》的人,實際修行時也可能會面對許多困難。

       對於初學者而言,舍利弗尊者所教導而記載於《無礙解道》的第五法比較容易修行。它乃是透視五種過去因產生五種現在果,五種現在因產生五種未來果。這是第五法的要點。如果想以親身體驗來瞭解它,你必須修行達到這個階段。

       有系統地修行第五法之後,修行第一法將不會有很大的困難。因此,我們先教緣起的第五法,然後才教第一法。對於有足夠時間而且想多修行的人,我們教導所有五種方法。佛陀是依照聽法者的根性而以不同的方法教導緣起,修行其中任何一種方法都足以證悟涅槃。但是由於第一法在上座部佛教很盛行,所以我們教導第一法與第五法兩者。

       有一天,阿難尊者用所有四種方法修行緣起之後。到了傍晚,他前來拜見佛陀,並說:「世尊,雖然緣起法很深奧,但它對我而言是很容易的。」佛陀回答說:「Etassa Ananda, dhammassa ananubodha, appativedha evamayam paja tantakulakajata, kulaganthikajata, mubjapabbajabhuta apayam duggatim vinipatam samsaram nativattati──意即:若沒有透過隨覺智(anubodha-bana)與通達智(pativedha-bana)來了知緣起,則無法從生死輪回與四惡道(apaya)中解脫。隨覺智指的是:名色分別智與緣攝受智。通達智指的是:所有的觀智(vipassana-bana毗婆舍那智)。所以,如果沒有以隨覺智與通達智來了知緣起,禪修者就無法證悟涅槃。引述了這段經文之後,注釋上說:若不瞭解緣起,則沒有人能解脫生死輪回,即使在夢中也不例外。

名業處-辨識究竟名法(精神成份;心與心所)的觀禪法門。

色業處-辨識究竟色法(物質成份)的觀禪法門。

上座部Theravada-佛陀原本的教法。(P-E Dict p.310)一般稱為南傳佛教。佛陀般涅槃後二百餘年正式傳到斯里蘭卡。盛行于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高棉、寮國。嚴謹保守原始佛教的傳統。

四護衛禪-四種保護禪修者的修行法門。

死隨念marananussati-思惟死亡必然會來臨、死亡之期完全不確定、死亡時一切都必須捨棄的修行法門。(清淨道論第八品)

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bana-第四種觀智;透視行法(有為法)生滅的智慧。(Com M Abh .32 p.351

思惟智sammasana-bana-第三種觀智;以分組的方式透視行法三相(無常、苦、無我)的智慧。(Com M Abh .32 p.351

四惡道apaya-痛苦多過快樂的四種生存界。造惡之人因為惡業而投生之處。(一)、地獄道:最低而且最苦的生存界。其中的眾生從生到死一直受苦,沒有一剎那間斷。(二)、畜生道:不像地獄那麼苦,但痛苦仍然遠超過快樂,因為它們很難有行善的機會。(三)、餓鬼道:遭受極度饑渴之苦與其他痛苦而無法解除的眾生。(四)、阿修羅道:形體巨大醜陋,遭受折磨類似餓鬼的眾生。(Com M Abh .4 p.189

名色分別智與緣攝受智只是觀禪的基礎。真正的觀智是從思惟智開始算起。
如何修行四梵住與四護衛禪
前言
 
 

今天我要跟大家討論如何修行四梵住(catubrahma-vihara)與四護衛禪(caturarakkha-bhavana)。慈、悲、喜、舍這四種修行法門稱為四梵住。

如何修行四梵住
慈心觀(Metta-Bhavana
     
若要修行慈心觀(慈梵住),首先必須瞭解不應對異性之人(livgavisabhaga)及死人(kalakata-puggala)修行。

      對單獨一個人散播慈愛時,不應選取異性者作為對象,因為可能會對該異性者生起貪欲。然而,在達到禪那之後,則可以對群體的異性修行慈心觀,譬如:「願一切女人得到安樂。」若選取死人作為對象,你將無法達到慈心禪,所以,無論何時皆不應對死人修行慈心觀。

      應當對以下四類人修行慈心觀:

一、你自己(atta);

二、你喜愛的人(piya);

三、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majjhatta);

四、你討厭的人(veri)。

 

然而,最初時,你應只對自己及你所敬愛的人修行慈心觀。這意味著:最初的時候還不應對下列幾類人修行:

一、你不喜愛的人(appiya-puggala);

二、你極親愛的人(atippiyasahayaka);

三、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majjhatta-puggala);

四、你討厭的人(veri-puggala)。

 

你不喜愛的人乃是不做對你或對你關心之人有益之事的人。你討厭的人乃是做出對你或對你關心之人有害之事的人。剛開始時,很難對這兩類人培育慈愛,因為往往會生起對他們的瞋恨。開始的階段,向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培育慈愛也是困難的。至於你極親愛的人,一旦你聽到他們發生了某些事情,你可能會太執著他們,甚至為他們哭泣,因而內心充滿關懷與悲傷。所以在最初的階段,不應以這四類人作為對象。然而,達到禪那之後,你就能以他們作為修行的對象來培育慈愛。

即使修行了一百年,你還是無法以自己為物件而達到禪那。那麼,為什麼一開始就要對自己修行慈心觀呢?這不是為了達到近行定,而是因為培育對自己的慈愛之後,你就能推己及人地設想:正如你想得到安樂,不願受苦,想得到長壽,不願死亡;其他一切眾生也同樣想得到安樂,不願受苦,想得到長壽,不願死亡。如此,你就能培育願一切眾生安樂幸福的心。佛陀曾說:

Sabba disa anuparigamma cetasa,

  Nevajjhaga piyatara-mattana kvaci.

  Evam piyo puthu atta paresam,

         Tasma na himse paramattakamo」(Samyutta-1-75

「即使一個人用心找遍十方的任何角落,            

也找不到一個自己愛他的程度超過愛自己的人。

同理,十方所有眾生愛他們自己超過愛別人;

因此,願自己得到安樂的人不應傷害別人。」

(相應部-175

 

所以,為了推己及人,以及使你的心柔軟、和善,你必須先以下列四種意念來對自己培育慈愛:

一、願我免除危難(aham avero homi);

二、願我免除精神的痛苦(abyapajjo homi);

三、願我免除身體的痛苦(anigho homi);

四、願我愉快地自珍自重(sukhi attanam                         pariharami)。

 

若人的心柔軟、和善、寬容以及能為別人著想,他將不難培育對別人的慈愛。因此,你所培育出來對自己的慈愛必須強而有力,這是很重要的。一旦你的心變得柔軟、和善,以及具有對別人的同情心、寬容心之後,就可以開始培育對其他眾生的慈愛。

 

對你敬愛的人散播慈愛

 

      如果你已能修行安般念或白遍達到第四禪,你應再度開展該定力,直到你的心放射出明亮耀眼的光芒。在白遍禪定之光的協助與支持下,修行慈心觀對你而言是非常容易的。原因在於:第四禪的定力已經淨除心中的貪、瞋、癡與其他煩惱。從第四禪出定之後,心是柔和、堪能、純淨、明亮與發光的。因此,你將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培育強力及完美的慈愛。

所以,當禪定之光強盛明亮時,你應將心導向一位元與你同性、而且是你所敬愛的人:也許是你的師長或一同修行的朋友。你將發現那光以你為中心而向四面八方擴展,你可以在光明中看見你選擇作為物件的那個人。於是,無論那個人是坐或站,你應選取自己最喜歡的影像。嘗試回憶你所見過那人最快樂時的影像,並且使該影像出現在你前方大約一公尺的地方。當你能清楚地看見該影像時,用下列的意念培育對他的慈愛:

一、願此善人免除危難(ayam sappuriso avero                   hotu);

二、願此善人免除精神的痛苦(ayam sappuriso                 abyapajjo hotu);

三、願此善人免除身體的痛苦(ayam sappuriso                 anigho hotu);

四、願此善人愉快地自珍自重(ayam sappuriso sukhi             attanam pariharatu)。

 

以這四種方式對那個人散播慈愛三或四次之後,選擇其中你最喜歡的一種方式,例如「願此善人免除危難」,然後採取那個人免除危難的影像作為物件,以如此的意念散播慈愛給他:「願此善人免除危難,願此善人免除危難……」一遍又一遍,重複多次。當你的心變得非常平靜,並且穩定地專注於對象一小時以上時,試看能否辨識到禪支。如果能,持續地修行初禪,然後進修第二禪、第三禪。接著,採取其他三種方式來培育慈愛,直到用每一種都能達到第三禪。如此修行時,針對這四種不同的散播慈愛方式,你應有個別適當的內心影像──當你想著:「願此善人免除危難」時,你應見到那人免除危難的影像;當你想著:「願此善人免除精神的痛苦」時,你應見到那人免除精神痛苦的影像;等等。應當如此修行三種禪那,然後繼續修行這三種禪的五自在(vasi-bhava)。

當你對敬愛的一位同性者修行成功之後,再對另一位你敬愛且跟你同性的人以四種方式修行。如此對大約十位你所敬愛的同性者修行,直到對其中每一位元修行四種方式都能達到第三禪。到此階段,你可以安全地將跟你同性、在世、而且是你極親愛的人(atippiyasahayaka)納入為修行的對象。在這類人當中選取大約十位,然後以同樣的方法,逐一地對他們培育慈愛,直到成就第三禪。

然後,選取十個與你同性,而你對他們無好惡感的活人為對象,然後以同樣的方式對他們個別地培育慈愛,直到成就第三禪。

至此,你已經熟練慈心禪達到相當的程度,能以同樣的方式對大約十位元你討厭的人修行,只要他們是跟你同性,而且是還在世的人。如果你是像菩薩(佛陀的前生)那樣的偉人──在過去生中,有一次菩薩投生為大猴王時,牠不恨任何來傷害牠的人──那麼,你是真正不會討厭或輕視任何人。如此你不需要選取這類人。只有那些有討厭者或鄙視者的人,才需要對這類人培育慈愛。

借著如此修行慈心觀,從易至難地對每一類人培育慈愛,你就會令心變得越來越柔軟、祥和,直到能夠以四類人(你敬愛的人、你親愛的人、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你討厭的人)中的每一類作為對象都證得第三禪。

 

 

破除界限(Simasambheda

 

繼續如此修行慈心觀時,你會發現對敬愛者與對親愛者的慈心變成相等。因此,你可以將他們合為一類。於是只剩下四類人:你自己、你喜愛的人、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你討厭的人。

繼續對這四類人修行慈心觀,以便使你的慈心平衡、均等、沒有差別或界限。雖然你不能以自己為物件來達到慈心禪,然而,為了去除這四類人之間的界限,你仍然需要將自己包括在內。

你需要再次透過安般念或白遍將定力提升到第四禪。當禪定之光強盛明亮時,以短暫的時間散播慈愛給你自己,也許是一分鐘或僅僅幾秒鐘。然後,選取你喜愛的人、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你討厭的人各一人為對象,對他們個別地培育慈愛,直到第三禪。

然後,重新開始,先短暫地散播慈愛給你自己。但是這一次,你散播慈愛給另一位你喜愛的人、另一位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另一位你討厭的人。散播慈愛給這三類人時,應當記得修行四種散播慈愛方式的每一種:「願此善人免除危難……」。對這三類的每個人都修行達到第三禪,且一再地更換不同的人選。

一遍又一遍地對不同組合的四類人──你自己、你喜愛的人、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你討厭的人──培育慈愛。使你的心持續地培育慈愛,沒有間斷,也沒有對任何人的差異。當你能毫無差異地對後三類的任何人修行都達到慈心禪時,你已經破除存在於不同類人之間的差異,這稱為破除界限。破除人際之間的差異之後,借著修行舍利弗尊者所教導而記載於《無礙解道Patisambhidamagga》的方法,你將能更進一步地開展慈心。

 

二十二類遍滿

 

《無礙解道》談到二十二類遍滿慈愛的方法:

l           五類不限定的遍滿(anodhiso-pharana);

l           七類限定的遍滿(odhiso-pharana);

l           十類方向的遍滿(disa-pharana)。

 

       五類不限定遍滿慈的對象是:

一、一切有情(sabbe satta);

二、一切有命者(sabbe pana);

三、一切生物(sabbe bhuta);

四、一切個人(sabbe puggala);

五、一切個體(sabbe attabhavapariyapanna)。 

     

       七類限定遍滿慈的對象是:

一、一切女性(sabba itthiyo);

二、一切男性(sabbe purisa);

三、一切聖者(sabbe ariya);

四、一切凡夫(sabbe anariya);

五、一切天神(sabbe deva);

六、一切人類(sabbe manussa);

七、一切惡道眾生(sabbe vinipatika)。

 

 

       十類方向的遍滿慈:

一、東方(puratthimaya disaya);

二、西方(pacchimaya disaya);

三、北方(uttaraya disaya);

四、南方(dakkhinaya disaya);

五、東南方(puratthimaya anudisaya);

六、西北方(pacchimaya anudisaya);

七、東北方(uttaraya anudisaya);

八、西南方(dakkhinaya anudisaya);

九、下方(hetthimaya disaya);

十、上方(uparimaya disaya)。

 

要修行這種慈心觀,你必須再度提升禪定達到第四禪。然後對你自己、你喜愛的人、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你討厭的人一再地培育慈愛,直到破除了人際間的界限。接著,你先選定某一個範圍,例如你所住的寺院或居家附近,而在禪定光明的協助之下,你必須清楚地見到那裏所有的眾生。此時,以那範圍內所有的眾生作為物件,你可以開始散播慈愛,逐一地修行五類不限定對象的遍滿慈愛,與七類限定對象的遍滿慈愛,總共有十二類方法。修行十二類當中的每一類時,你必須以四種方式來遍滿慈愛,例如:

一、願一切有情免除危難;

二、願一切有情免除精神的痛苦;

三、願一切有情免除身體的痛苦;

四、願一切有情愉快地自珍自重。

 

總共以四十八種方式〔(7+5×4〕遍滿慈愛。

你必須在定慧之光照射下清楚地看見慈心禪所緣取的眾生,而且對於每一類遍滿慈愛的方法,你都必須修行到第三禪,然後才進行下一類。例如,當你遍滿慈愛給一切女性時,你必須在光明中真正看見你所決定的範圍內所有的女性。同樣地,你必須真正看見在你所決定的範圍內所有的男性、天神、惡道眾生等。必須如此修行,直到熟練所有四十八種遍滿慈愛的方式。

      熟練之後,你應逐步擴大決定的範圍到涵蓋整個寺院、整個村落、整個鄉鎮、整個縣市、整個國家、整個世界、整個太陽系、整個銀河系乃至無邊的宇宙。擴大決定範圍的過程中,你必須對每一範圍內的眾生修行四十八種方式中的每一種,直到達成第三禪。一旦熟練之後,你可以進一步修行遍滿慈愛到十方的方法。

 

十類方向的遍滿慈愛

 

將慈愛遍滿到十方,而每一方有四十八種方式,總共有四百八十種(48×10)方式。加上前述的四十八種時,總共有五百二十八種(48048)遍滿慈愛的方式。

要修行十類方向的遍滿,你應先以在你東方無邊宇宙中所有的眾生作為對象。當你能在光明中看見他們時,以上述的四十八種方式遍滿慈愛給他們。接著,以同樣的方法對在你的西方等其他每一方向的眾生修行。

若能熟練這五百二十八種遍滿慈愛的方式,你將體驗到佛陀在《增支部Avguttara Nikaya》所開示修行慈心禪的十一種利益:

「諸比丘,當慈心解脫被培育、開展、勤習、駕禦、奠基、建立、穩固與正確地修行時,可望得到十一種利益。那十一種利益呢?睡眠安穩;醒覺安穩;不作惡夢;為人所愛;為非人所愛;天神守護;不被火、毒藥與武器所傷害;心易得定;相貌安詳;臨終不迷惑;若未能證得更高的成就,他將投生梵天界。」(A.v,342)

悲心觀(Karuna-Bhavana
一旦能像前述那樣修行慈心觀之後,則修行悲心觀(悲梵住)對你而言是不難的。要培育悲憫心,首先你應選擇一位與你同性、正在受苦的活人。思惟他的苦難,生起對他的悲憫。

然後應當再度修行白遍達到第四禪。當禪定之光強盛明亮時,以定光辨識那人,然後對他修行慈心觀直到進入第三禪。從慈心禪出定之後,你應以這樣的意念對那正受苦的人培育悲憫心:「願此善人解脫痛苦。」(ayam sappuriso dukkha muccatu)如此一再修行,重複多次,直到進入初禪、第二禪、第三禪,並且完成每一禪的五自在。之後,你必須像修行慈心觀那樣來修行悲心觀,也就是對你喜愛的人、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你討厭的人修行。對每種人都必須修行到第三禪。

若要對快樂、沒有任何痛苦跡象的眾生培育悲憫心,你應思惟:由於在生死輪回中所造的惡業,一切尚未證悟聖果的眾生都還有可能投生於惡道遭受苦報。再者,每一個眾生都是可悲憫的,因為他們都還未能解脫生、老、病、死之苦。

如此思惟之後,你必須像培育慈心時那樣來對四類人培育悲心:你自己、你喜愛的人、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你討厭的人。對每一類人都達到悲心觀的第三禪。繼續地修行,直到破除了人際之間的差異界限。

然後修行一百三十二種遍滿悲憫的方法,即:五類不限定的遍滿、七類限定的遍滿與一百二十類方向的遍滿〔57+(12×10)= 132〕。這與修行慈心觀時所用的方法相同。

喜心觀(Mudita-Bhavana
要修行喜心觀(喜梵住),你必須選擇一個與你同性、存活、快樂、你非常喜歡、並且與你友好的人,一個見了面會使你歡喜愉悅的快樂之人。

然後應當再度修行白遍達到第四禪。當禪定之光強盛明亮時,以該光辨識那人,然後對他修行慈心觀直到進入第三禪。從慈心禪出定之後,對那人修行悲心觀,達到第三禪。從悲心禪出定之後,你應以這樣的意念對那快樂之人培育隨喜心:「願此善人不失去他所得到的成就。」(ayam sappuriso yathaladdhasampattito mavigacchatu)如此一再地修行,直到證得初禪乃至第三禪,並且完成每一禪的五自在。

以同樣的方法對一個你喜愛的人、一個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一個你討厭的人培育隨喜心之後,接著再對你自己、另一組的你喜愛的人、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你討厭的人修行……直到你能破除人際之間的差異界限。然後,以無邊宇宙當中所有的眾生為物件,修行一百三十二種遍滿喜心的方式。

舍心觀(Upekkha-Bhavana
若要修行舍心觀(舍梵住),首先必須修行白遍達到第四禪。然後選擇一個與你同性、你對他無好惡感的活人作為對象,對他修行慈心觀、悲心觀、喜心觀,每一種都達到第三禪。從喜心觀第三禪出來之後,你應思惟前三種梵住的缺點,即:它們都接近情感的作用
──喜愛與厭惡、興奮與歡欣。然後,你應思惟以舍心為基礎的第四禪是寧靜的。然後以如此的意念對那人培育平等舍心:「此善人是他自己所造之業的承受者。」(ayam sappuriso kammassako

在慈心觀、悲心觀與喜心觀第三禪的支持下,如此對那人修行時,不久你將能達到舍心觀的第四禪。接著對一個你喜愛的人及一個你討厭的人修行,皆達到第四禪。然後應一再地對你自己、你喜愛的人、你對他無好惡感的人、你討厭的人培育平等舍心。對後三類人修行皆達到第四禪,直到破除人際之間的差異界限。之後,以無邊宇宙中所有的眾生為物件,修行與前述步驟相同的一百三十二種遍滿舍心方式。

這就是四梵住的修行方法。

四護衛禪
慈心觀、佛隨念、不淨觀與死隨念這四種修行法門稱為四護衛禪或四種保護的法門,因為它們能保護禪修者,免除種種危險。因此,在修行觀禪之前,學習並修行它們是很有幫助的。我已經講述修行慈心觀的方法,現在我要跟大家討論如何修行其他三種護衛禪,首先是佛隨念。

佛隨念(Buddhanussati
此法門可以借著思惟佛陀的九種功德來修行:「Itipi so bhagava araham sammasambuddho vijjacaranasampanno sugato lokavidu 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 sattha devamanussanam buddho bhagavati.

這段經文的解釋如下:

世尊已滅除煩惱,堪受尊敬(araham阿羅漢);他自己證悟圓滿的正覺(sammasambuddho正遍知);他的智慧與德行達到完美(vijjacaranasampanno明行足);他只說利益與真實的話(sugato善逝);他瞭解世間(lokavidu世間解);他是那些堪受調伏者的無上引導者(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無上士調禦丈夫);他是天神與人類的導師(sattha devamanussanam天人師);他是覺悟者(buddho佛陀);他是過去生善業福德果報的最吉祥擁有者(bhagava世尊)。

我將舉例說明如何以佛陀的第一種功德(阿羅漢)來修行禪定。根據《清淨道論》,araham(阿羅漢)這個巴厘字有五種含義,即:

一、由於他已經去除所有的煩惱與習氣,清淨無染,            因而使自己遠離煩惱習氣,所以佛陀是受尊敬的         阿羅漢。

二、由於他已經用阿羅漢道的寶劍斬斷一切煩惱,所

             以佛陀是堪受尊敬的阿羅漢。

三、由於他已經切斷及毀壞以無明和貪愛為首的緣起            支,所以佛陀是堪受尊敬的阿羅漢。

四、由於他具備無上的戒、定、慧功德,因此受到梵            天、天神與人類最高的崇拜,所以佛陀是堪受尊         敬的阿羅漢。

五、即使處在無人看見的隱密處,他也不會做出任何

             身、口、意的惡行,所以佛陀是堪受尊敬的阿羅

             漢。

 

要修行此法門,你必須記住這五項定義,並且純熟地瞭解它們,直到能夠背誦。然後應再度修行白遍或安般念達到第四禪。在禪定之光的幫助下,你應在內心回憶一尊你所見過、喜愛、尊敬的佛像。當你能清楚地看見那尊佛像時,想像它就是真實的佛陀,並且繼續如此注視它。

如果在過去生中,你很幸運地曾經見過佛陀,佛陀的真實影像就可能出現在你心中。那時你應開始注意佛陀的功德,而不只是注意佛陀的影像而已。如果佛陀的真實影像沒有出現,那麼,就將你內心見到的佛像當作是真正的佛陀,並且開始憶念佛陀的功德。如果你選擇阿羅漢(araham)這項功德,你應當以阿羅漢的意義作為對象,一再地憶念它為:「阿羅漢,阿羅漢」。

當你的定力開展、強盛時,佛陀的影像將會消失,而且你的心只平靜地專注于這項功德上。如此平靜地專注大約一小時之後,你應查看五禪支是否存在。然而,此法門只能達到近行定(upacara-samadhi)。你可以用同樣的方式憶念佛陀的其他項功德,並修行此法門的五自在。

不淨觀(Asubha
若要修行屍體的不淨觀,你應再度修行白遍或安般念,將定力提升到第四禪。當禪定之光清澈明亮時,在此光的幫助下,取你曾經見過與你同性且最難看的屍體為對象。你應見到與你以前所見一模一樣的屍體。能夠如此清楚地看見它時,你應盡可能地看見它最難看時的樣子,然後平靜地專注於它,憶念它為:「厭惡,厭惡」(patikula, patikula)。

若你的心能夠穩定地專注於屍體一或二小時,你將見到從取相轉成似相的變化。

取相乃是看起來與你以前用肉眼所見屍體一樣的影像,是難看、可怕、嚇人的樣子。而似相則看起來像一個肢體肥胖的人,吃飽之後躺在那裏熟睡的樣子。

你應持續地專注於該似相直到證得初禪,然後修行初禪的五自在。

死隨念(Marananussati
根據巴厘聖典《大念處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及《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死隨念可以用你曾見過的屍體來修行。因此,你應以屍體的不淨觀再度進入初禪,然後如此思惟:「我的身體也必然會死,將來死後就像這具屍體一樣,如此的下場是無法避免的。」保持心專注及憶念自己必死的本質,你將發現內心生起了悚懼感(samvega)。依此悚懼感,你會看到自己的身體變成一具可厭的死屍。然後,認識到自己屍體那個影像中的命根已經斷絕,你應專注於該命根的斷絕,而採取下列詞句中的一種來憶念:

一、我必然會死,人命是無常的(maranam me                dhuvam, jivitam me adhuvam);

二、我一定會死(maranam me bhavissati);

三、我的生命會在死亡時斷絕(maranapariyosanam                me jivitam);

四、死,死(maranam, maranam)。

 

你可以用任何一種語言來憶念它。修行直到能平靜地專注於自己屍體中命根不存在的影像,持續一或二小時。此時,你將發現五禪支生起。然而,以此法門修行只能達到近行定。

結 論
慈心觀、佛隨念、不淨觀、死隨念這四種修行法門稱為四護衛禪,因為它們能保護禪修者,免離種種危險。

《彌醯經 Meghiya Sutta》(增支部第一六九頁 Avguttara Nikaya. 3. p.169)中說:「要去除貪欲,應當修行不淨觀;要去除瞋恨,應當修行慈心觀;要去除散亂,應當修行安般念。」

根據這部經,不淨觀可說是去除貪欲的最佳武器。如果以屍體為物件,觀察它為不淨,這稱為無生命體的不淨觀(avibbanaka-asubha)。如果以存活眾生身體的三十二個部份為物件,觀察它們為不淨,正如《耆利摩難經Girimananda Sutta》(增支部Avguttara Nikaya. 3. 343)中所教導的,稱為有生命體的不淨觀(savibbanaka-asubha)。這兩種不淨觀都是去除貪欲的武器。

慈心觀可說是去除瞋恨的最佳武器;安般念可說是去除散亂的最佳武器。

再者,當禪修者的修行與信心退落、內心暗鈍時,他應當修行佛隨念。當禪修者缺乏悚懼感,並且對努力修行感到厭煩時,他應當修行死隨念。

今天,我已經解說如何修行四梵住與四護衛禪,在下次的講座中,我將講解如何從四界分別觀與對各種色法的分析下手,開始修行觀禪。

在這次講座結束之前,我要解釋一下止禪與觀禪之間的關係。

在《相應部蘊品三摩地經  Samadhi Sutta, Khandha-vagga, Samyutta Nikaya》中,佛陀說:「諸比丘,你們應當培育定力。諸比丘,有定力的比丘能夠如實知見諸法。何謂諸法的實相?色的生與滅;受、想、行的生與滅;識的生與滅。」

因此,有定力的比丘能瞭解五蘊、五蘊的因緣、五蘊及其因緣的生與滅。他清楚地透視到:由於因緣生起,所以五蘊才生起;由於因緣完全息滅,所以五蘊完全息滅。

前三講中所討論的止禪法門能生起強而有力的禪定。正因為有禪定之光,你才能在修行觀禪時透視到究竟的名色法。在深、強、有力的禪定幫助之下,你能清楚地透視名色與其因緣無常、苦、無我的本質。這種清晰的透視是止禪法門所帶來的大利益。

而且止禪提供你一個休息處。修行觀禪時必須辨識許多法,因此疲勞可能會發生。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長時間安住於某一禪那中,如此使你的心得到休息與恢復活力,然後可以出定繼續修行觀禪。每當疲勞發生時,你都可以再入禪休息。

以後當你修行觀禪時,記得止禪的這些利益是很有幫助的。

這五類雖然名稱不同,但實際上同樣指一切眾生。

非人amanussa-人以外的其他眾生;通常指:天神、阿修羅、餓鬼、夜叉等。(P-E Dict p.73

由於舍心觀只有第四禪,沒有前三種禪,它必須以慈、悲、喜的初禪至第三禪為基礎才能生起,因此對每個人你都必須先修慈心觀、悲心觀、喜心觀各達到第三禪,然後才轉修舍心觀,達到第四禪。

悚懼感samvega-警惕心。觀察到世間的不幸而引起的宗教情緒。有八種物件能引起悚懼感:生、老、病、死、墮落惡道之苦以及過去、現在、未來輪回所造成的痛苦。(P-E Dict p.658
問 答(三)
3-1:修行安般念有三種禪相:遍作相、取相、似相。何謂遍作相?遍作相一定是灰色的嗎?遍作相與取相之間有何差別?

 

3-1:修行安般念時有三種禪相、三種定(samadhi)以及三種修(bhavana)。三種禪相是:遍作相、取相與似相;三種定是:遍作定(parikamma-samadhi預備定)或稱為剎那定(khanika-samadhi)、近行定(upacara-samadhi)與安止定(appana-samadhi);三種修是:遍作修(預備修)、近行修與安止修。

遍作定的物件可以是遍作相、取相或似相。遍作修即是遍作定。

真正的近行定(即近行修)乃是緊鄰於禪那或安止定之前出現的,這是為何它稱為近行定的理由。但是有時在安止定(appana-jhana)之前(雖然距離安止定還有一段程度),以似相為物件的深且強的定也隱喻式地被稱為近行定。當遍作定(或剎那定)被完全培育時,它產生近行定;當近行定被完全培育時,它產生安止定。

在上次講座中我們已經討論過三種禪相,即:禪定的對象。

(一)遍作相:自然的呼吸就是一種遍作相。注釋中提到鼻孔相(nasika-nimitta)與上唇相(mukha-nimitta)也都是初學者的遍作相。當定力稍微增強時,通常在鼻孔出口處附近會出現灰色或煙霧色,它稱為遍作相;此時的定力稱為遍作定;此時的修行稱為遍作修。在這個階段,禪相不一定只是煙樣的灰色,也可能出現為其他顏色。

(二)取相:當前面這種定力增強有力之後,煙樣的灰色通常轉變成如棉花似的白色。不過,依照心中「想」的改變,禪相也可能變成其他顏色與形狀。如果禪相的顏色與形狀經常改變,定力將會逐漸下跌,這是因為禪修者的想經常改變的緣故。因此,禪修者不應注意禪相的顏色與形狀,而應只是一心專注於它。這是第二種禪相。這種專注於取相的定力也是遍作定,這種修行也是遍作修。

(三)似相:當定力變得更強而有力時,取相會變成似相。通常似相是清澈、明亮與發光的,猶如晨星一般。在此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想改變,禪相也會改變:若禪修者想要禪相變長,禪相就會變長;想要它變短,它就會變短;想要它變成紅寶石色,它就會變成紅寶石色。《清淨道論》提到禪修者不應如此做。若如此做,即使很深的定力也會逐漸變弱。由於他生起不同的想,從而也就分散注意力到不同的物件。所以禪修者不應玩弄禪相,否則將無法達到禪那。

       專注於似相最初階段的定也是遍作定,其修行也是遍作修。然而,接近禪那的定則稱為近行定,該修行稱為近行修。當安止定生起時,所專注的禪相依然是似相,但是該定是安止定,該修行是安止修。

 

3-2:近行定與安止定之間有何差別?

 

3-2:當似相出現時,定力是相當強的。然而在近行定的階段,禪支還未完全茁壯,因此有分(bhavavga)仍會生起,禪修者可能會落入有分。該禪修者會說一切都停止了,或說:「那時我一無所知。」或認為那就是涅槃如果這樣修行下去,他將能夠停留在有分之中很長的時間。

無論是好或壞的任何一種修行法,如果禪修者一再努力嘗試,他終究能精通其法,所謂「熟能生巧」。在此情況下亦然,若一再嘗試,他將能落在有分之中很長的時間。為什麼他說自己一無所知呢?因為有分的物件乃是前世臨死時的物件,此物件可以是業、業相(kamma-nimitta)或趣相(gati-nimitta投生相)。但是禪修者無法見到這點,因為他還不能辨識緣起法。唯有能夠辨識緣起法之後,才能見到有分緣取這三種物件之一。

若禪修者認為有分是涅槃,則此信念將是障礙通向涅槃之路的「巨石」。若不能除去這塊巨石,他將無法證悟真正的涅槃。為何會產生這樣的信念呢?很多禪修者認為佛陀的弟子(savaka)不可能瞭解佛陀所教導的名色法。因此,他們不認為必須培育充分深度的定力,以辨識佛陀所教導的名色法及其因緣。如是,因為禪支很薄弱,他們的定力也很薄弱而不能持久,所以有分心仍然會發生。如果禪修者故意修行以便落入有分,他仍然能達到目的,但是那並非涅槃。要證悟涅槃,我們必須逐步地修行七清淨。若不了知究竟名法、究竟色法以及它們的因緣,禪修者無法證悟涅槃。

就好像還沒有能力自己站立的小孩子,當他要學習走路之時,將會一再地跌倒。同樣的道理,在近行定的階段,禪支還沒有堅強茁壯,因此禪修者可能會落入有分。

為了避免落入有分,以及進一步培育禪定,你需要信(saddha)、精進(viriya)、念(sati)、定(samadhi)與慧(pabba)這五根的幫助,以便推動自己的心,並將心固定于安般似相。你需要深信專注於似相能使你證得禪那,需要精進以便使心一再地認知安般似相,需要念以便不忘失安般似相,需要定以一心專注於似相,以及需要慧以便了知安般似相。

在安止定的階段,禪支已經完全茁壯,好像身強力壯的成人,能夠整天挺直站立一般。禪修者也是一樣,能夠以安般似相為物件,停留在安止定中很長的時間,不會落入有分。在此階段,不間斷的完全專注能持續一、二、三小時或更久。此時聽不見任何聲音,心只會專注於似相,不會趨向其他物件。

 

3-3:在什麼情況或狀態下,我們說一個禪修經驗是近行定或安止定?

 

3-3:如果禪修者專注安般似相的定力很強,但是有時仍會落入有分,我們可以說此時的定力是近行定。唯有當禪修者能夠不間斷地專注于安般似相,持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我們才能說它是安止定。

       禪修者如何能知道自己的心是否落入有分呢?他可以注意到自己有時會對安般似相失去覺知,那時就是落入有分。有時候,他的心會有很短暫的剎那想到安般似相以外的對象。但是這些情況不會發生在安止定。在安止定中唯有相續不斷的完全專注。

 

3-4:在四禪當中的每一禪是否都有近行定與安止定?它們有什麼特徵?

 

3-4:以安般念禪那為例,此禪那緣取安般似相為對象,有四種近行定、四種安止定。在每一禪中都有近行定與安止定,二者都只以安般似相為對象。因此它們的物件相同,沒有差別,但是二者定力的強度不同。

在初禪、第二禪與第三禪的近行定階段有五個禪支,而在第四禪的近行定中沒有喜(piti)與樂(sukha),只有尋(vitakka)、伺(vicara)、舍(upekkha)與一境性(ekaggata)。雖然它們同樣以安般似相為物件,但是較高層次的近行定的禪支比較低層次的更有力。

初禪近行定的禪支鎮伏身體的痛苦(kayika-dukkha-vedana);第二禪近行定的禪支鎮伏心理的痛苦(domanassa-vedana);第三禪近行定的禪支鎮伏身體的快樂(kayika-sukha-vedana);第四禪近行定的禪支鎮伏心理的快樂(somanassa-vedana)。由此我們可以分辨這些近行定之間的差別,尤其是第四禪的近行定。在第四禪近行定的階段,呼吸非常微細,幾乎停止。到第四禪安止定的階段呼吸才完全停止。

我們也可以借著觀察禪支來區分各禪的安止定。初禪有五個禪支:尋、伺、喜、樂與一境性;第二禪有三個禪支:喜、樂與一境性;第三禪有兩個禪支:樂與一境性;第四禪有兩個禪支:舍與一境性。借著觀察禪支,我們可以分別:「這是初禪」、「這是第二禪」等等。而且定力是一禪比一禪加深,第四禪的定力最高深。它是多麼高深呢?你應當親自去體驗。許多禪修者報告說第四禪是最微妙、最寧靜的。

 

3-5:什麼情況下禪修者會從安止定掉或退到近行定?什麼情況下在近行定的禪修者能進入安止定?

 

3-5:如果禪修者不重視他的禪修,而重視似相以外的其他物件,那麼將有許多障礙(nivarana蓋)會發生。許多依貪欲及瞋恨的妄想會產生,這些是不如理作意(ayoniso-manasikara不明智的注意)。這些不同的物件會削弱定力,因為善法與不善法一向是對立的,當善法強而有力時,不善法會遠離;反之,因為不如理作意而造成不善法強而有力時,善法會遠離。善法與不善法不能同時存在一個心識剎那或心路過程中。

在這裏,我要解釋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ara明智的注意)與不如理作意。當禪修者修行安般念時,若專注于自然呼吸的氣息,則他的作意是如理作意。當取相或似相生起時,若禪修者專注於它們,則他的作意也是如理作意。在觀禪中,若禪修者見到:「這是色」、「這是名」、「這是因」、「這是果」、「這是無常」、「這是苦」、「這是無我」,則他的作意是如理作意。

然而,如果他見到:「這是男人、女人、兒子、女兒、父親、母親、天神、梵天、動物等。」那麼他的作意是不如理作意。一般而言,我們可以說:因為如理作意而使善法生起;因為不如理作意而使不善法生起。禪修之時,如果不如理作意生起,則五蓋或煩惱也必然會生起。它們是不善法,這些不善法會削弱定力或造成定力掉落與退失。

如果一再地以如理作意觀察修行的對象,那麼善法將會增長,例如禪那善法。所以,若你一再地專注禪相,例如:安般似相,這是如理作意。如果培育如理作意達到完全的強度,那麼你將從近行定進入安止定。

 

3-6:在一個人臨死之時,因為過去所做的善業或不善業而有業相生起。這種現象與禪修時遺忘已久的往事影像重新出現是否類似?

 

3-6:可能有些類似,不過只限於少數的例子,有點類似那些死亡很快速發生的人。

 

3-7:修行時,遺忘已久的三十年前往事影像在心中出現,這是否由於缺乏正念的緣故?什麼造成心離開修行的物件?

 

3-7:有可能由於缺乏正念,但也可能因為作意的緣故。然而多數禪修者不瞭解作意,唯有修行到名業處時他們才能瞭解作意。《阿毗達摩》中說,若無作意則沒有任何物件能在心中現起。必須先有作意,心路過程才能產生。然而,心路過程的發生非常快速,所以他們不瞭解因為作意而使這些影像出現。

 

3-8:臨死之時,如果一個人有很強的正念,他能否避免過去善惡業的業相(kamma-nimitta)生起?

 

3-8:強而有力的正念可以避免不善的業相生起。但是何謂強而有力的正念呢?若禪修者進入禪那,並且一直到死亡之時還能保持完全穩定的禪那,你可以說該禪那的念是強而有力的。那種正念能夠避免不善業相或欲界的善業相生起。它只緣取禪相為對象,如:安般似相或白遍似相。

      另一種強而有力的正念是與觀智相應的念。如果禪修者所達到的觀智是行舍智,那麼此念是強而有力的。這種正念也能避免不善相或會取代觀禪相的其他善相現起。觀禪的物件是行法的無常、苦或無我本質。他的臨死速行心(maranasanna-javana)可能緣取那個本質為物件。臨死前的那個觀智慧產生天界結生心(deva-patisandhi),他自然會投生到天界去。

關於這種人于來世身為天人時可獲得的利益,佛陀在《增支部四法集聞隨行經Sotanugata Sutta, Catukka Nipata, Avguttara Nikaya》中開示:「So mutthassati kalam kurumano abbataram devanikayam upapajjati.  Tassa tattha sukhino dhammapada plavanti. Dandho bhikkhave satuppado, atha so satto khippameva visesagami hoti──「諸比丘,一個凡夫(puthujjana)死亡之後,他可能投生於某一層天。在那裏,一切行法很清楚地出現於他的心中,他可能會延遲對佛法的思惟或對觀禪的修行,但是他要證悟涅槃是非常快速的。」為什麼那些行法會很清楚地出現在他的心中呢?因為前世臨死速行心及生到天界之後的有分心都緣取行法的無常、苦或無我本質為物件。由於「作主人」的有分心知道行法無常、苦或無我的本質,所以他能夠很輕易地培育觀智。根據這部經,死時擁有與觀智相應的強力正念是有益的,因為它能產生緣取觀禪物件的有分心。在死亡發生之前,你應努力具備這種正念。

舉例而言,《帝釋問經Sakkapabha Sutta》中提到的三位修行止觀禪法的比丘。他們有很好的戒行與禪定,但是他們的心傾向於生作女性幹闥婆(gandhabba天界的音樂神與舞神)。他們死後投生於天界,成為非常美麗、光芒四射的幹闥婆。在他們前世為比丘之時,每天到一位女居士家托缽,並且為她開示佛法。這位女居士證悟初果須陀洹,她死後投生為帝釋天王之子──瞿波迦天子(Gopaka)。那三位幹闥婆為帝釋之子表演歌舞時,瞿波迦看見她們非常美麗、光芒四射,他想:「她們如此美麗、光芒四射,過去世造了什麼業而有這樣的果報呢?」於是觀察她們的前世,見到她們是到他前世身為女居士家中托缽的比丘。他知道他們的戒行、禪定與智慧都很卓越,因此想提醒她們前世的事情。他說:「當妳們聽聞和修行佛法之時,眼睛與耳朵注意在什麼地方?」這三位幹闥婆當中的兩位回憶起前世,因而感到很慚愧。她們當下再度修行止禪與觀禪,而且快速地證悟三果阿那含,然後命終,投生到淨居天,並在那裏證悟阿羅漢果。第三位幹闥婆並不感到慚愧,因而繼續作幹闥婆。

所以,不需要找人壽保險公司,這種正念是最佳的保障。

 

3-9:修行四界分別觀辨識十二種特相時,一定要按照順序從硬、粗與重開始嗎?禪修者能否選擇從其他任何一種特相開始修行?

 

3-9:在最初修行的階段,可以從容易辨識的特相開始;但是,能夠清楚地辨識所有特相之後,我們就必須依照佛陀所教導的順序,即:地界(pathavidhatu)、水界(apodhatu)、火界(tejodhatu)、風界(vayodhatu)來修行,因為這樣的順序能產生強而有力的定。當我們能見到色聚,並且能輕易地辨識每一粒色聚中的四界時,順序就不是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要能同時辨識它們。

       為什麼呢?因為色聚的壽命很短;它們的壽命可能比幾十億分之一秒還要短。在那個階段,沒有時間讓我們默念:「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我們必須同時辨識四界,而不是依照順序辨識。

 

3-10:修行四界分別觀使禪修者能夠平衡身體中的四大(即四界)。一個人有時會因為四大失去平衡而生病;禪修者生病時,能否以強力的正念修行四界分別觀來治療疾病?

 

3-10:有很多種病痛。有些病痛由於過去世的業而產生,如:佛陀的背痛;有些病痛由於四大失去平衡而產生。由過去業所產生的病痛不能單靠平衡四大來治癒;由於四大不平衡所產生的病痛則可能會在禪修者平衡四大之後消失。

       還有一些病痛因為食物、時節(utu溫度;火界)或心理(citta)而產生。如果病痛因為心而產生,我們可以治療心,於是那病痛可能會消失。如果病痛因為時節而產生,如:癌症、瘧疾等,則只能靠藥物治療,不能靠平衡四大來治療。由於不適當食物而產生的病痛也是同樣的道理。

 

3-11:在我們達到第四禪與去除無明(avijja)之前,由於過去的壞習慣,很多妄想會生起。例如:(禪修期間以外的)日常生活中,貪愛或憤怒常會生起。我們能否用不淨觀(asubha)或慈心觀(metta-bhavana)來除掉它們?或者只需要專注于禪修的物件,不去注意這些妄想,讓它們自己消失?

 

3-11:對不善業而言,無明(avijja)是潛在原因,而不如理作意才是直接原因(近因)。不如理作意是很重要的因素,若你能用如理作意來取代不如理作意,貪愛或憤怒將暫時消失;如果你的如理作意非常強而有力,它們也可能永遠消失。在上一次回答問題的講座中,我們已經討論過如理作意與不如理作意。

       你可以用不淨觀或慈心觀來除掉它們,這些修行法門也是如理作意。而觀禪是滅除煩惱最好的武器,是最好的如理作意。

 

3-12:「有分」如何在欲界、色界、無色界與出世間界作用?可否請禪師舉例說明?

 

3-12:有分在前三種界的作用是相同的。也就是,它們生起以便使一期生命當中的心識剎那沒有間斷,這是因為產生這期生命的業還沒有竭盡的緣故。有分的物件可以是業、業相(kamma-nimitta)或趣相(gati-nimitta投生相)。例如:一個人有分的物件可能是差提優佛塔(Kyaikthiyo Pagoda),另一人的業相可能是大金塔(Shwedagon Pagoda)。在色界與無色界通常只有業與業相,沒有趣相。當我們說「出世間界」(lokuttara-bhumi)時,這裏的「界」只是一種隱喻,事實上,它並不是一個地方。「出世間界」是指:四道、四果與涅槃。

       四種道心與四種果心不是有分。在涅槃中沒有名色(namarupa),因此也沒有「有分」。

       色界果報禪那(rupavacara-vipaka-jhana──例如安般念禪那──其有分的對象是安般似相。至於識無邊處無色界(vibbanabcayatana-arupavacara)的有分,其對象乃是空無邊處禪心(akasanabcayatana-jhana-citta)。這些是業相;在此二界中沒有趣相。

 

3-13:世間禪(lokiya-jhana)與出世間禪(lokuttara-jhana)有何差別?

 

3-13:世間禪是色界禪與無色界禪這八種定;出世間禪是與道智及果智相應的禪那。當你辨識色界初禪的名法為無常或苦或無我時,如果證悟涅槃、透視涅槃,那麼你的道智是初禪的道智,這是出世間禪。

       為什麼呢?作為觀禪對象的世間色界初禪中有五個禪支,而在出世間初禪中也有五個禪支,即:尋、伺、喜、樂與一境性。所以此道果是初禪的道果。其餘諸禪的道果也是同樣的情況。

臨死時的物件有三種可能:一、業:過去所做的善業或惡業,能造成來世投生者;二、業相:造作善惡業時的物件或影像或所用的工具;三、趣相:即將投生之處的徵象。

    必須強調的是,此三種之一是臨死速行心(一生中最後一個速行心)的物件,不是死亡心(一生中最後一個心)的物件。死亡心與同一期生命中的有分心及結生心緣取相同的物件,即前世臨死速行心的對象。而今世臨死速行心的對象將成為來世結生心、有分心、死亡心的對象。(Com M Abh .17 p.138, .35 p.221

作意manasikara-注意。作意是心遭遇對象時的第一前線,它將相應的名法導向物件,因此它是五門轉向心與意門轉向心的重要成份。這兩種轉向心能打斷有分心流,形成心路過程中的第一個階段。(Ess Abh p.70

善法kusala-dhamma-與善根(無貪、無瞋、無癡)相伴生起的心。這種心是健全的、道德上無過失的、能產生快樂結果的。

不善法akusala-dhamma-與不善根(貪、瞋、癡)相伴生起的心。這種心是不健全的、道德上有過失的、能產生痛苦結果的。(Com M Abh.3 p.31

欲界-有飲食、男女等欲望的生存界。包括:四惡道、人道與接近人道的六層天界。(眾生居住於三界,除欲界外還有下列二界)

    色界-有十六層天。沒有飲食、男女等欲望,但還有微妙的色身,故稱為色界。修成色界禪的人若至死亡時禪定仍然穩固,則能投生於色界天。

    無色界-有四層天。沒有色身,只有精神存在,故稱為無色界。修成無色界禪的人若至死亡時禪定仍然穩固,則能投生於無色界天。(Ess Abh p.21

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第十一種觀智。觀一切行法的無常、苦、無我,並以種種行相觀空之後,禪修者舍斷怖畏與歡喜,對諸行無動於衷而中立,不執著它們為我或我所有。(清淨道論第二一品第六一段)

天界deva-loka-這裏指六層欲界天之一。

結生心patisandhi-citta-投生時的心。它連結今生與前生,所以稱為結生心。一生之中,結生心只在投生時出現一次。(Com M Abh .8 p.122

帝釋sakka-欲界第二層天(忉利天)的天王。

淨居天suddhavasa-deva-色界中最高的五層天;乃是三果阿那含與四果阿羅漢居住的地方。他們不會再投生於更低的界,只會在淨居天達到最後的解脫。(Com M Abh .6 p.193

編者注:第四禪不能去除無明,只能暫時降伏無明而已。

出世間lokuttara-超過世間的境界。有九種法,即:無為的涅槃與直接體悟涅槃的四道、四果。

差提優佛塔與大金塔都是緬甸著名的佛塔。
 

如何辨識色法
前言
 

 

      今天,我要解說如何從四界分別觀及對各種色法的分析下手,開始修行觀禪。禪修者有兩條修行觀禪的路徑:第一條路徑是先修行止禪(如:安般念)達到禪那,然後進一步修行觀禪。第二條路徑是以四界分別觀培育專注力達到近行定,然後就直接修行觀禪。在緬甸的帕奧禪林,這兩條路徑我都教授。然而,無論依循那一條路徑,在開始修行觀禪之前,禪修者都必須修行四界分別觀。

如何修行四界分別觀
在巴厘聖典中記載兩種修行四界分別觀的方法,即:簡略法與詳盡法。簡略法乃是針對利慧者說的,而詳盡法乃是針對修行簡略法有困難者說的。佛陀在《大念處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中教導簡略法:

「比丘如此觀察其身,無論此身如何被擺置或安放,都只是由各種界組成的:『在此身中,只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清淨道論第十一品第四一至四三段Visuddhimagga, Ch.XI, para.41-43》更進一步地解釋:「因此,先說想修行此業處的利慧者,獨居靜處,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物質構成的全身:『在此身中,堅硬性或粗糙性的是地界;流動性或黏結性的是水界;遍熟性或暖熱性的是火界;推動性或支持性的是風界。』他應當如此注意觀察諸界,並一再地憶念:『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也就是說,只是各種界的組合,不是一個有情,也沒有靈魂。當他這樣精進修行,不久之後,他的定力就會生起,此定力因為照見各種界差別的智慧而得以增強。因為此定力以各種元素作為物件,所以它只是近行定,而尚未達到安止定。」

「或者,正如舍利弗尊者所說身體的四個部位,顯示在四界之中並無任何有情,即:『當一個空間被骨、腱、肉、皮所包圍時,於是稱它為色(rupa物質)。』(M.1.p.190)他應當逐一地剖析它們,用智慧的手來分開它們,以上述的方法來辨識,即:『在此身中,堅硬性……它只是近行定,而尚未達到安止定。』」

以帕奧禪林所教導的方法,辨識全身中四界的十二個特相:

一、地界的六個特相:硬、粗、重、軟、滑、輕。

二、水界的兩個特相:流動、黏結。

三、火界的兩個特相:熱、冷。

四、風界的兩個特相:支持、推動。

 

若要修行四界分別觀,首先你應逐一地辨識四界的十二種特相或性質。對於初學者,一般先教導較易辨識的特相,較難辨識的特相則留待於後。通常教導的先後順序是:推動、硬、粗、重、支持、軟、滑、輕、熱、冷、流動、黏結。辨識每一種特相時,應先在身體的某個部位辨識到它,然後嘗試在全身各部位辨識它。

       一、開始辨識「推動」時,你可以經由觸覺來注意呼吸時頭部中央所感受到的推動。能夠辨識推動之後,應當專注於它,直到你的心能很清楚地認識它。然後,你應轉移注意力到附近的另一個身體部位,辨識那裏的推動。如此,慢慢地,你將能先辨識頭部的推動、然後頸部、軀體、手臂、腿乃至腳。必須如此一再地重複許多次,直到無論將注意力放在身體的那個部位,你都能很容易地感覺到推動。

       如果不容易在頭部中央辨識到呼吸的推動,那麼,嘗試辨識呼吸時胸部擴張的推動,或腹部移動時的推動。如果這些地方的推動不明顯,嘗試辨識心跳時脈搏的推動,或其他任何形式明顯的推動;有移動的地方就有推動。無論從那個部位開始辨識,必須繼續慢慢地培育透視力,使你在全身各處都能辨識到推動。儘管某些部位的推動很明顯,某些部位的推動很微弱,但是推動確實存在全身的每一個部位。

      二、當你對自己能如此辨識感到滿意之後,可以嘗試辨識「硬」。首先,在牙齒辨識硬的特相:將上下牙齒咬在一起,以便感覺它的堅硬;然後把咬緊的牙齒放鬆,再去感覺牙齒的堅硬。能夠清楚地感覺到硬之後,以辨識推動時同樣的方法,有系統地從頭到腳辨識全身的硬,但不要故意將身體繃緊。

能夠辨識全身硬的特相之後,你應再度辨識全身推動的特相。辨識了全身從頭到腳的推動之後,接著辨識全身從頭到腳的硬。如此交替地辨識推動與硬,一遍又一遍,重複許多次,直到熟練滿意為止。

三、然後嘗試辨識「粗」。以舌面磨擦牙齒的尖端,或以一手磨擦另一手臂的皮膚,感覺粗糙的特相。然後像前面一樣有系統地辨識全身的粗。如果不能感覺到粗,你應重複辨識推動與硬,就會辨識到粗與它們在一起。當你能辨識粗之後,繼續辨識全身從頭到腳的推動、硬、粗,一次辨識一種,不斷重複,直到熟練滿意為止。

四、然後你應辨識全身的「重」。將雙手重迭,放在膝上,感覺上面的手是重的;或將頭垂向前,感覺頭的重。有系統地修行,直到你能在全身各處辨識到重。然後繼續逐一地辨識全身的四種特相:推動、硬、粗、重,直到熟練滿意為止。

五、然後你應辨識全身的「支持」。先放鬆背部使身體稍微向前彎曲,然後再挺直身體,保持豎立。保持身體挺直、靜止、豎立的力量就是支持。繼續有系統地修行,直到能夠辨識全身從頭到腳的支持。若如此做有困難,你應嘗試在辨識支持的同時也辨識硬,因為這樣能比較容易辨識到支持。能夠輕易地辨識支持之後,你應辨識全身的推動、硬、粗、重、支持。

六、能辨識這五種特相之後,借著以舌頭輕壓嘴唇的內側,可以感受到「軟」。放鬆你的身體,並且有系統地修行,直到能夠辨識全身的軟。然後你應逐一地辨識全身的推動、硬、粗、重、支持、軟。

七、接著,潤濕你的嘴唇,然後以舌頭在嘴唇上左右滑動,你能辨識到「滑」。如上述那樣修行,直到能夠辨識全身的滑。然後在全身逐一地辨識七種特相。

八、接著,上下地彎動一根指頭,感覺它的「輕」。修行直到能辨識全身的輕。然後辨識全身的八種特相。

九、接著辨識全身的「熱」,通常這是很容易做到的。

十、接著在吸氣時感覺進入鼻孔氣息的「冷」,然後有系統地辨識全身的冷。現在你能辨識十種特相。

注:以上十種特相都是可以直接由觸覺得知的;然而,最後的流動與黏結這兩種特相只能根據其他十種特相推理而得知。這就是為什麼要將它們留在最後才教授的理由。

十一、要辨識「黏結」,你應覺察身體如何借著皮膚、肌肉、腱而凝結在一起。血液靠皮膚包圍而維持在身內,猶如氣球中的水一樣。如果沒有黏結的作用,身體將分裂成碎片或顆粒。將人體粘附在地面的地心引力也是黏結的作用。如果黏結不明顯的話,你應重複逐一地在全身辨識前面的十種特相。熟練之後,你會發現黏結的特相也變得很清楚。萬一黏結還是不清楚,你應一再地只注意推動與硬這兩種特相。最後,你會感覺全身好像被一捆繩子綁住一樣,這就是黏結的特相。

十二、要辨識「流動」,你應覺察唾液進入口中的流動、血管中血液的流動、空氣進入肺部的流動、或熱氣在全身的流動。萬一流動的特相沒有變得清楚,你應在辨識它的同時也辨識冷、熱或推動,於是你將能辨識到流動。

能夠在全身從頭到腳很清楚地辨識到所有十二種特相之後,你應繼續以如此的順序一再地辨識它們。對自己能這麼做感到很滿意之後,你應將順序重新排列成前面最初談到的那種,即:硬、粗、重、軟、滑、輕、流動、黏結、熱、冷、支持、推動。以這樣的順序從頭到腳逐一地辨識每一種特相,直到你能辨識得相當快速,一分鐘內大約三轉。

如此修行之時,某些禪修者的諸界會失去平衡。有些界會變得過強且令人難以忍受,尤其是硬、熱與推動。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你應將較多的注意力放在與過強者相對立的特相上,並繼續那樣培育定力。如此可以再將諸界平衡,這就是最初要教導十二種特相的理由。當諸界平衡時,就比較容易培育定力。

平衡諸界時相對立的特相是:硬與軟;粗與滑;重與輕;流動與黏結;熱與冷;支持與推動。

假使一對當中的一個特相過強,可以多注意與它相對立的特相來平衡它。例如:當流動過強時,可以多注意黏結;當支援過強時,可以多注意推動。其餘各對也以同樣的方法處理。

當你已清楚地辨識全身的十二種特相,而且能辨識得相當快速(一分鐘內大約三轉)時,你應同時遍觀全身:好像你正從兩肩後面向前遍視全身,或好像從頭頂上向下遍視全身。為了保持心專注與平靜,你不應像前面那樣將注意力從身體的一個部位轉移到另一個部位,而應將全身當作一個整體,逐一地遍觀全身的十二的特相。當你熟練到幾乎可以同時遍觀十二個特相時,應當將它們分成四組:同時辨識前六種特相時,默念它們為地界;同時辨識接著的兩種特相時,默念它們為水界;同時辨識接著的兩種特相時,默念它們為火界;同時辨識最後的兩種特相時,默念它們為風界。繼續如此辨識它們為地、水、火、風……以便使心平靜及獲得定力。不斷重複地修行百次、千次乃至百萬次。但這時某些禪修者會感到緊繃及諸界失去平衡。若是如此,禪修者應放鬆身心,並運用上述的方法平衡諸界中的對立特相。

《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的注釋還提到,以十種方法專注來培育定力,即:有次第、不太快、不太慢、避開干擾、跨越觀念、捨棄不清晰的、辨明諸相、以及依據《增上心經Adhicitta Sutta》、《無上清涼經Anuttarasitibhava Sutta》及《覺支經Bojjhavga Sutta》的方法修行。

一、有次第(anupubbato):這裏的次第指的是佛陀教導的順序,即:地、水、火、風。

二、不太快(natisighato):否則四界將不清晰。

三、不太慢(natisanikato):否則無法修完

四、避開干擾(vikkhepapatibahanato):保持心只專注于禪修的物件(四界),不讓它轉移到其他物件。

五、跨越觀念(pabbattisamatikkamanato):不應只是心念「地、水、火、風」而已,同時要注意它們所代表的真實內涵,即:硬、粗、重、軟、滑、輕、流動、黏結、熱、冷、支持與推動。

六、捨棄不清晰的(anupatthanamubcanato):在你熟練於辨識所有十二種特相之後,而分成四組而培育專注力時,可以暫時捨棄不清晰的特相。然而,如果這樣會導致諸界失去平衡而產生痛或緊,那麼就不適合如此做。此外,對於每一界你應至少保留一種特相,不能只以三界、二界或一界修行四界分別觀。最好是所有十二種特相都清晰,而不捨棄任何特相。

七、辨明諸相(lakkhanato):當你開始禪修,而每一界的自性相(sabhava-lakkhana)還不清晰時,也可以專注於它們的作用;當定力較佳時,你應專注於每一界的自性相,即:地界的硬與粗;水界的流動;火界的熱與冷;風界的支持。此時你將只照見各種界,並且照見它們既不是「人」,也不是「我」。

八、九、十:注釋中還建議依據(八)《增上心經Adhicitta Sutta》、(九)《無上清涼經Anuttarasitibhava Sutta》、(十)《覺支經Bojjhavga Sutta》來修行。這三部經教導禪修者平衡信、精進、念、定、慧五根(indriya),以及平衡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舍七覺支。

繼續以四界分別觀培育定力,並且趨向於近行定(upacara-samadhi)時,你將見到不同種類的光。對於某些禪修者而言,剛開始的光是猶如煙一般的灰色。若繼續辨識灰光中的四界,它將變得白若棉花,然後白亮得有如雲朵。此時,你的全身會呈現為一團白色的物體。繼續辨識白色物體中的四界,你將發現它變得透明晶瑩,猶如冰塊或玻璃。

這種明淨的色法(透明的物質)乃是五根,我們稱之為「淨色」(pasada)。在這五種淨色當中,身淨色(kaya-pasada)遍佈於全身。在此階段,身淨色、眼淨色、耳淨色、鼻淨色與舌淨色看起來像透明的團塊,這是因為你還未能破除相續、組合及作用這三種密集(ghana)的緣故。

繼續辨識此透明體中的四界,你將發現它閃耀與放射光芒。當你能持續地專注於此光至少半小時,即已達到近行定。這時,你應當在此光的幫助之下,注意透明體內的小空間。你將發現透明體粉碎成許多微粒,這些微粒稱為色聚(rupa-kalapa)。達到此階段時,稱為心清淨(citta-visuddhi)。你可以借著分析這些色聚而進一步培育見清淨(ditthi-visuddhi)。

在解釋如何修行觀禪之前,我應當舉出禪那與近行定的實修利益。修行觀禪時必須辨識許許多多的法,疲勞可能因而產生。當感到疲累時,能休息一陣子是很好的。在《中部雙尋經 Dvedhavitakka Sutta, Majjhima Nikaya》的注釋舉了一個譬喻來說明以禪那作為休息處的情況:在戰爭當中,有時士兵們感到疲勞,然而敵人還很強盛,無數的飛箭不斷射來。此時,疲勞的士兵們可以撤退到碉堡中休息。在碉堡堅壁的掩護下,不會受敵人飛箭的危害。他們可以休息到疲勞消除,體力恢復之後才離開碉堡,回到沙場作戰。對於止行者,禪那就像一座碉堡,是修行觀禪時的休息處。對於沒有禪那而直接修行四界分別觀的純觀行者,他可以近行定作為休息處。休息到恢復清新與活力之後,他們可以回到觀禪之戰場,繼續觀照。這就是擁有休息處的利益。

現在我應當從如何分析色聚開始解釋如何修行觀禪。

如何分析色聚
      
色聚有兩種,即明淨(透明)色聚與非明淨(不透明)色聚。含有淨色(pasada-rupa)(五淨色中的任何一種)的色聚才是明淨,其他的色聚都是非明淨。

       首先應當辨識個別明淨與非明淨色聚裏的地、水、火、風四界。你會發現這些色聚非常迅速地在生滅,而你還無法分析它們,因為你還看到色聚是有體積的微小粒子。由於還未破除三種密集,即:相續密集(santati-ghana)、組合密集(samuha-ghana)與功用密集(kicca-ghana),所以你還停留在概念(pabbatti施設法;假想法)的領域,尚未達到究竟法(paramattha勝義法;根本真實法)的境界。

       由於還未破除組合與形狀的概念,所以還有小粒或小塊的概念存在。如果不更進一步地分析各種界(dhatu),反而以觀照這些色聚的生滅來修行觀禪,那麼,你只是對著概念修行觀禪而已(不是真正的觀禪)。所以必須更進一步分析色聚,直到你能在單獨一粒色聚中見到四界,如此做乃是為了見到究竟法。

       如果因為色聚極度迅速的生滅,使你無法辨識單一粒色聚裏的四界,那麼你應該忽視它們的生滅。這就好像與不想見的人不期而遇時,裝作沒看到或沒注意到他一樣。不去理會生滅,而只是專注于辨識單一粒色聚裏的四界。正因為禪定的力量,才使你能夠忽視色聚的生滅。

       若還不能成功,那麼你應同時注意全身的硬,然後再注意單一粒色聚裏的硬,如此一再交替地辨識,直到能清楚地辨識單一粒色聚裏的硬。然後對地界的其他特相及水界、火界、風界的特相也都應當逐一地如此修行。應當如此辨識明淨與非明淨色聚裏的四界。

       成功後,你即可逐一地辨識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與心臟裏諸色聚的四界。應當辨識這六處裏明淨與非明淨色聚中的四界。

       每一粒色聚中至少含有八種色法;它們稱為「八不離色」,即:地、水、火、風、顏色、香、味與食素。辨識六處裏明淨與非明淨色聚中的地、水、火、風這四界之後,你也應辨識它們的顏色、香、味與食素。

       顏色(vanna):每一粒色聚裏都有,它是色所緣(ruparammana視覺的物件)。此色法非常容易辨識。

       香,或氣味(gandha):每一粒色聚裏都有。應當辨識鼻淨色與有分心兩者。首先辨識鼻子裏的四界,你將很容易地看到鼻淨色。必須在鼻子裏正確的色聚中才能看到鼻淨色。

       當你能成功地辨識六處裏明淨與非明淨色聚中的四界時,就能很容易地看到明亮的有分心(即:意門manodvara),它存在心臟裏,以心處(hadayavatthu心所依處)為依靠。心處是由稱為「心色十法聚」或「心色為第十個色法的色聚」(hadaya-dasaka-kalapa)的非明淨色聚組成的。

       辨識鼻淨色與有分心之後,你可以選一粒色聚來辨識它的香。香是一種可由鼻識或意識認知的法(dhamma事物;現象)。鼻識依靠鼻淨色而生起;意識則緣於有分心生起,而有分心本身依靠心色。這是為何想要辨識色聚裏的香時,必須先辨識這過程當中的鼻淨色與有分心的理由。

       味(rasa滋味):每一粒色聚裏都有。在辨識舌淨色與有分心之後,選一粒色聚來辨識它的味,可以從辨識舌頭上唾液的味開始。與上述的香情況相似,味是一種可由舌識或意識認知的物件,所以舌淨色與有分心兩者都必須辨識。

       《迷惑冰消》(Sammohavinodani)中提到:sabbopi panessapabhedo manodvarika-javaneyeva labhati。這顯示可以只憑意識來認知色聚中的顏色、香與味。當禪修工夫還未深時,你用鼻識與舌識來協助自己學習如何以意識認知香與味;當禪修工夫深且強時,你就能夠只以意識去認知香與味。

       食素(oja營養素):每一粒色聚裏都有。有四種食素,即:由業(kamma)、心(citta)、時節(utu火界)或食物(ahara)所產生。透視到任何一粒色聚裏,你都可以找到食素,並且能見到從這食素一再地生出許多色聚。

       辨識色聚中這八種基本的色法之後,你應嘗試辨識特定色聚中其他種類的色法。

       命根(jivita):這是維持業生色生命的色法。在心生色聚、時節生色聚與食生色聚裏沒有命根,只有業生色聚裏才有命根。明淨色聚都只由業產生,所以應當先在明淨色聚裏找命根。你應辨識一粒明淨色聚裏的八不離色,然後尋找命根。命根只維持同一粒色聚裏其他色法的生命,不維持其他色聚裏色法的生命。

       辨識明淨色聚裏的命根之後,你也應嘗試辨識非明淨色聚裏的命根。身體中有三種非明淨色聚含有命根:一種是「心色十法聚」(hadaya-dasaka-kalapa),它只存在心臟;另外兩種是遍佈全身的「性根十法聚」(bhava-dasaka-kalapa)和「命根九法聚」(jivita-na, vaka-kalapa)。因此,若你能在心臟以外身體某處的非明淨色聚中看到命根,你就知道該色聚肯定只是性根十法聚或命根九法聚。為了分別這兩種色聚,你必須能夠辨識性根色。

       性根色(bhava-rupa):它存在全身六處的非明淨色聚中。辨識明淨與非明淨色聚中的命根之後,你應在有命根的非明淨色聚裏找性根色。若你找到性根色,則那粒色聚即是性根十法聚(bhava-dasaka-kalapa),而不是命根九法聚(jivita-navaka-kalapa)。男性只有男根色,女性只有女根色。男根色是令你知道「這是男人」的素質,女根色是令你知道「這是女人」的素質。當你能夠辨識性根色之後,繼續在全身六處,即:眼、耳、鼻、舌、身與心臟的色聚裏尋找性根色。

       心色(hadaya-rupa心所依處色):這是支持意界(mano-dhatu)和意識界(manovibbana-dhatu)的色法。意界是五門轉向心及領受心。意識界包括除了意界及眼、耳、鼻、舌與身這五識以外其他所有的心識。心色(或心所依處色)是意界和意識界產生的地方,它的特相是作為意界和意識界依靠的色法。

       要辨識心色時,先使心專注於有分心,然後彎動一根手指,注意觀察想要彎手指的心會在有分心裏生起。然後觀察那樣的心依靠什麼色法而生起。該色法稱為心色,它存在心色十法聚中。你也應辨識與心色同在一粒色聚裏的其他九種色法。

如何分析淨色
      
眼睛裏有六種色聚,它們就好像米粉和麵粉摻雜在一起似的。在眼睛裏有兩種淨色摻雜在一起,即:眼淨色和身淨色。這意味著「眼十法聚」(cakkhu-dasaka-kalapa)和「身十法聚」(kaya-dasaka-kalapa)是摻雜在一起的。含有身淨色的身十法聚遍佈全身六處,它在眼睛裏與眼十法聚摻雜散置;在耳朵裏與耳十法聚(sota-dasaka-kalapa)摻雜散置;在鼻子裏與鼻十法聚(ghana-dasaka-kalapa)摻雜散置;在舌頭裏與舌十法聚(jivha-dasaka-kalapa)摻雜散置;以及在心臟裏與心色十法聚(hadaya-dasaka-kalapa)摻雜散置。含有性根的性根十法聚也是遍佈全身六處,它也與明淨色聚摻雜散置在一起。為了辨識它們,你必須先分析明淨色聚中的淨色。

       一、眼淨色(cakkhu-pasada):眼淨色對顏色(色塵)的撞擊敏感,而身淨色則對接觸物(觸塵)的撞擊敏感。這種對於物件(所緣)敏感性的差異令你能夠辨析那一個是眼淨色,那一個是身淨色。首先辨識眼睛裏的四界,再分析一粒明淨色聚裏的十個色法,特別注意其中的淨色,然後看離眼睛稍遠處一群色聚的顏色。如果那顏色撞擊你選擇看的淨色,那麼該淨色即是眼淨色,含有該眼淨色的色聚即是眼十法聚;如果它不撞擊該淨色,那麼該淨色即不是眼淨色,而肯定是身淨色,因為在眼睛裏只有兩種淨色。

       二、身淨色(kaya-pasada):身淨色對觸塵的撞擊敏感。觸塵即是地、火與風這三界。先分析一粒明淨色聚裏的十個色法,特別注意其中的淨色,然後再看近處一群色聚裏地界、或火界、或風界的某一特相。如果那特相撞擊你選擇看的淨色,那麼該淨色即是身淨色,含有該身淨色的色聚即是身十法聚。以辨識眼睛裏身十法聚同樣的方法,你應辨識耳朵、鼻子、舌頭、身體與心臟裏的身十法聚。

       三、耳淨色(sota-pasada):耳淨色對聲音(聲塵)的撞擊敏感。辨識耳朵裏的四界,再分析一粒明淨色聚裏的色法,然後再聽聲音。若你見到那聲音撞擊你選擇看的淨色,那麼該淨色即是耳淨色,含有該耳淨色的色聚即是耳十法聚。辨識身十法聚的方法如同上述。

       四、鼻淨色(ghana-pasada):鼻淨色對氣味(香塵)的撞擊敏感。先辨識鼻子裏的四界,再分析一粒明淨色聚裏的色法,然後嗅近處一群色聚的氣味。如果你見到那氣味撞擊你選擇看的淨色,那麼該淨色即是鼻淨色,含有該鼻淨色的色聚即是鼻十法聚。

       五、舌淨色(jivha-pasada):舌淨色對滋味(味塵)的撞擊敏感。先辨識舌頭裏的四界,再分析一粒明淨色聚裏的色法,然後嘗近處一群色聚的味。如果見到那味撞擊你選擇看的淨色,那麼該淨色即是舌淨色,含有該舌淨色的色聚即是舌十法聚。

       身十法聚和性根十法聚在所有六處裏都有,所以必須依次地在每一處辨識它們。

眼睛裏的五十四種色法
眼睛裏有六種色聚,一共有五十四種色法(10+10+10+8+8+8):

一、 眼十法聚:對顏色的撞擊敏感,由業產生;

二、 身十法聚:對接觸物(地界、火界與風界)的撞擊敏感,由業所產生;

三、 性根十法聚:為非明淨色聚,由業產生;

四、 心生食素八法聚(cittaja-ojatthamaka-kalapa):為非明淨色聚,由心產生;

五、 時節生食素八法聚(utuja-ojatthamaka-kalapa):為非明淨色聚,由時節產生;

六、 食生食素八法聚(aharaja-ojatthamaka-kalapa):為非明淨色聚,由食物產生。

 

我已經舉例說明如何辨識這六種色聚當中的前三種。後三種都是包含地、水、火、風、顏色、香、味及食素這八不離色的色聚,唯一的差別在於它們的來源不同:由心、時節或食素所生。因此,現在我將舉例說明如何辨識那些色聚由心所生、那些由時節所生、那些由食素所生。

如何辨識心生色法
在一期生命裏,除了結生心之外,依靠心臟裏心色而生起的一切心識都製造許多「心生食素八法聚」,且廣布至全身的各處。

       如果專注於有分心,你會看到許多由心色支持的心識正在持續不斷地製造色聚。若剛開始時看不清楚,可以在專注於有分心之後,上下翹動一隻手指。你會看到由於心想要移動手指而產生許多色聚,也會看到這些色聚廣布至全身的六處。這些都是由心產生的食素八法聚,乃是非明淨色聚。

       止禪心、觀禪心、道心及果心在身體內產生許多代的心生食素八法聚。這些色聚裏的火界則很持久地在體內與體外製造許多代的時節生食素八法聚。禪修之光乃是來自這些心生色聚和時節生色聚裏顏色色法(vanna-rupa)的光明。

如何辨識時節生色法
      
由業、心、時節或食素產生之色聚裏的火界也稱為時節(utu)。這火界能產生新一代的時節生食素八法聚(utuja-ojatthamaka-kalapa)。這些時節生食素八法聚裏也含有火界,這火界能產生許多第二代的時節生食素八法聚。若是業生色聚(如:眼十法聚)裏的火界,那麼此火界能製造四或五代的時節生色聚。這只在時節到了住時(thiti kala)才能發生,這是色法的法則。意即它們只在住時才能產生新的色法。

如何辨識食生色法
身體中有四個部份只由時節生食素八法聚組成,即:未消化的食物、糞便、膿、尿。命根九法聚(jivita-navaka-kalapa)裏的火界稱為業生的消化之火;在此火界幫助之下,食物裏時節生食素八法聚中的食素(oja)可製造許多代的食生食素八法聚(aharaja-ojatthamaka-kalapa),且廣布至全身六處。一天裏所吃的食物可製造食生食素八法聚長達七天之久;而天界(一天)的食物則可製造食生食素八法聚長達一或兩個月。在業生消化之火的幫助下,一天裏所吃的食物被消化而產生食生色聚,其中的食生食素在接下來的七天裏支持業生色聚、心生色聚、時節生色聚與繼起的食生色聚裏的食素。

       為了觀察這些現象,你可以在用餐的時候禪修。你能見到食生色聚從口腔、咽喉、胃和腸散播至全身。先辨識在口腔、咽喉、胃和腸裏食物的四界,然後看其時節生食素八法聚裏的食素,直到看見它在業生消化之火的幫助下,製造了散播至全身的新色聚。

       或者也可以在用餐後才觀察這些現象。辨識在胃或腸裏未消化食物中的四界。繼續觀察,你能看見食物裏的色聚在業生消化之火的幫助下製造了散播至全身的食生食素八法聚,這些乃是非明淨色聚。然後分析它們,並辨識每一色聚裏的八種色法,即:八不離色。

       然後辨識向全身散播並到達眼睛的那些食生食素八法聚。辨識眼睛裏這些色聚中的八種色法;當知其食素是食生食素(aharaja-oja)。當此食生食素遇到眼十法聚中的業生食素時,它能幫助該業生食素製造四或五代的色聚。能製造多少代色聚決定於業生食素和食生食素協力合作的強度。再者,在這四或五代的新色聚裏都有火界(時節),這火界在住時又能製造許多代的時節生食素八法聚。你也應辨識這些。

       你也應觀察身十法聚和性根十法聚裏的食素在食生食素(aharaja-oja)的幫助之下,能夠製造四或五代的食生食素八法聚。而這許多代新色聚裏的火界都能再製造更多代的時節生食素八法聚。

       眼睛的每一粒心生食素八法聚裏也都有食素。這心生食素(cittaja-oja)在食生食素的幫助之下,能製造二或三代的食生食素八法聚。這些新色聚裏的火界也能製造許多代的時節生食素八法聚。

       以辨識眼處時所敍述同樣的方法,你可以辨識其他五處裏所有的色法。

結論
今天,我只是就如何分析色聚作了一個非常簡短的概論,實際修行時還牽涉到更多,在此我沒有時間詳述。例如:詳盡的修法需要分析身體的四十二個部份,即:二十個地界顯著的部份、十二個水界顯著的部份、四個火界顯著的部份、六個風界顯著的部份。這些在《中部
界分別經Dhatuvibhavga Sutta, Majjhima Nikaya》中提到。如果想瞭解如何修行,你應當親近適當的老師,借著有系統的修行,你將逐漸熟練於辨識四種原因產生的色聚:業生、心生、時節生、食生。總結如下:

       一、在你見到色聚之前,先辨識地、水、火、風這四界,培育定力達到近行定。

       二、在你見到色聚時,應當分析它們以便能見到每一種色聚中所有的色法,例如:地、水、火、風、顏色、香、味、食素、命根、眼淨色。

       三、簡略的修法是:先辨識六處當中一處裏所有種類的色法,然後辨識六處裏所有種類的色法。詳盡的修法是:辨識身體四十二個部份中所有種類的色法。

       色業處的講座到此結束,在下次講座中我將解說如何辨識名法(名業處)。

 

 

 

〔附注〕:四十二身分(四界分別觀與色業處的詳盡法)

二十個地界顯著的部份:


 

1.        頭髮(kesa

2.        體毛(loma

3.        指甲(nakha

4.        牙齒(danta

5.        皮膚(taco

6.        肉(mamsam

7.        腱(naharu

8.        骨(atthi

9.        骨髓(atthimibjam

10.     腎(vakkam

11.     心臟(hadayam

12.     肝(yakanam

13.     膜(kilomakam

14.     脾(pihakam

15.     肺(papphasam

16.     腸(antam

17.     腸間膜(antagunam

18.     胃中物(udariyam

19.     糞(karisam

20. 腦(matthaluvgam


 

十二個水界顯著的部份:


 

1.        膽汁(pittam

2.        痰(semham

3.        膿(pubbo

4.        血(lohitam

5.        汗(sedo

6.        脂肪(medo

7.        淚(assu

8.        脂膏(vasa

9.        唾(khelo

10.     涕(sivghanika

11.     關節滑液(lasika

12.     尿(muttam

四個火界顯著的部份:

1.        間隔性發燒之火(santappana-tejo),

2.        導致成熟和老化之火(jirana-tejo),

3.        普通發燒之火(daha-tejo),

4.        消化之火(pacaka-tejo),

六個風界顯著的部份:

1.       上升風(uddhavgama-vata),

2.       下降風(adhogama-vata),

3.       腹內腸外風(kucchisaya-vata),

4.       腸內風(kotthasaya-vata),

5.       於肢體內迴圈之風(avgamavganusarino-vata),

6.       入息與出息(assasa-passasa)。


 

 

四界-界dhatu:物質的基本元素。因為它們能保持自己固有的本質,所以稱為界。地、水、火、風這四界又稱為四大種cattaro mahabhuta,它們是不可再分割的物質成份,並且以各種方式組成所有物質,從微粒到高山都不例外。(Com M Abh .2 p.235

依循第一條路徑的人稱為止行者或止觀行者samatha-yanika。依循第二條路徑的人稱為純觀行者suddha-vipassana-yanika

詳盡法:請參見本章後面的附注。

自性相就是特相。事實上,黏結是水界的現起之狀,而推動則是風界的作用:這兩者都不是特相。只是為了在教禪時方便表達,所以才稱它們為特相。

五淨色pasada-rupa-存在於五種粗的感官裏的敏感色法,它們能作為前五識生起的依靠處。這些微細的敏感色法依靠各自的粗感官而存在。真正作為前五識生起時所依靠的處及閘是五淨色,而不是粗的感官。(Com M Abh .3 p.238

破除三種密集ghana

  一、相續密集:每一色聚至少含有八種色: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顏色、香、味、食素(營養素)。在特定情況下,色聚中的火界與食素都能製造好幾代新色聚。若能清晰見到這些過程,並能辨識過程中的每一色聚,才是破除相續密集。

  二、組合密集:能以智慧辨識每一粒色聚裏每一個究竟色(八、九或十個)的相狀,才是破除了組合密集。

  三、功用密集:能以智慧辨識色聚裏每一個究竟色的功用,才是破除了功用密集。

概念pabbatti-世間一般的觀念,認為有持續穩定存在的人、動物等。這只是概念性的,不是真實的面貌。(Com M Abh.2 p.26

心色十法聚是由八不離色、命根(能維持業生色的生命)、心色(心處色)十種色法組成的色聚。

性根十法聚是由八不離色、命根及性根色這十種色法組成的色聚。

命根九法聚是由八不離色及命根這九種色法組成的色聚。

眼十法聚是由八不離色、命根、眼淨色這十種色法組成的色聚。

身十法聚是由八不離色、命根、身淨色這十種色法組成的色聚。

耳十法聚是由八不離色、命根、耳淨色這十種色法組成的色聚。

鼻十法聚是由八不離色、命根、鼻淨色這十種色法組成的色聚。

舌十法聚是由八不離色、命根、舌淨色這十種色法組成的色聚。

色法有三時,即:生時、住時與滅時

身體的四十二個部份-請參見本章後面的附注。
問 答(四)
4-1:菩薩(包括彌勒菩薩Arimetteyya bodhisatta)是凡夫(puthujjana)嗎?如果彌勒菩薩是像我們一樣的凡夫,那麼當他降生人間來成就彌勒佛時,他成佛的情況與我們的情況有何差別?

 

4-1:菩薩能成佛乃是因為他的波羅蜜已經成熟的緣故,正如我們的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是菩薩悉達多(Siddhattha)太子一樣。他們為了積聚波羅蜜已經修行了多生多劫,如:佈施波羅蜜(dana-parami)、持戒波羅蜜(sila-parami)、慈心波羅蜜(metta-parami)與般若波羅蜜(pabba-parami)等。雖然他們還有感官欲樂的享受,但是成熟的波羅蜜會驅使他們放棄世間的欲樂。每一位元菩薩在最後一生中都會結婚,並且生一個兒子,這是自然的法則。因此彌勒菩薩最後一世在成佛之前也會娶妻生子。根據上座部三藏,包括佛陀在內的所有阿羅漢,般涅槃之後就不會再投生。般涅槃是生死輪回的終點。

以我們的釋迦牟尼菩薩為例:在他的最後一生中,證悟之前他還是一個凡夫。為什麼呢?當悉達多太子十六歲時,與耶輸陀羅(Yasodhara)公主結婚,生了一個兒子,享受幾十年的感官欲樂。他並不是左右兩邊各有五百位天女陪伴,而是被成千上萬名妃子所圍繞。這是kama-sukhallikanuyogo:感官欲樂的享受,或沉溺于欲樂。

他放棄這些欲樂之後,在郁毗羅林(Uruvela forest)中修行了六年的苦行。之後他放棄無益的苦行,改修中道,不久即證悟成佛。成佛之後,在第一次說法所講的《轉*輪經Dhammacakkapavattana Sutta》當中,佛陀宣示:‘…kamesu kamasukhallikanuyogo hino, gammo, puthujjaniko, anariyo, anatthasamhito.’──……欲樂的享受是低下的(hino)、卑劣的行為(gammo)、凡夫的行為(puthujjaniko)、不是聖者的行為(anariyo)、不能產生(道、果與涅槃的)利益(anatthasamhito)。」

因此,在第一次說法中,佛陀宣示了任何享受欲樂的人都是凡夫。當他還是菩薩時,他也享受欲樂,即:在王宮中與耶輸陀羅一起過的生活。那時他也是凡夫,因為欲樂的享受乃是凡夫的行為。

並非只有我們的菩薩如此,每一位菩薩都相同。此刻在座的可能有許多菩薩,請仔細考慮這一點:在座的菩薩是凡夫還是聖人?我想你們可能已經知道答案了。

 

4-2:完成禪修課程之後,禪修者能證悟道智與果智(magga-bana, phala-bana)嗎?如果不能,原因何在?

 

4-2:也許可以,這決定於他的波羅蜜。舉婆醯(Bahiya-Daruciriya)為例,他在迦葉佛的教化期中修行止觀達到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他修行了兩萬年,但是仍然無法證得道智與果智。原因是更早之前他從勝蓮華佛(Padumuttara Buddha)那裏得到授記:他未來將在釋迦牟尼佛的教化期中成為速通達者(khippabhibba):最快證悟阿羅漢果的人。同樣地,在釋迦牟尼佛教法中得到四無礙解智(patisambhida-bana)的其他弟子(savaka),也曾在過去諸佛的教法中修行止觀達到行舍智,這是自然的法則。四無礙解智:

一、 義無礙解智(attha-patisambhida-bana):透視果(即:苦聖諦)的觀智;

二、 法無礙解智(dhamma-patisambhida-bana):透視因(即:集聖諦)的觀智;

三、 辭無礙解智(nirutti-patisambhida-bana):精通語文的智慧,尤其是精通巴厘文法;

四、 辯無礙解智(patibhana-patisambhida-bana):了知上述三種無礙解智的觀智。

 

要成就這四種無礙解智有五項原因:

一、 證悟(adhigama):今生證悟任何道果。

二、 精通教理(pariyatti):曾在過去佛的教化期中學習佛法教典。

三、 聽聞(savana):曾在過去佛的教化期中專心恭敬地聽聞佛法。

四、 發問(paripuccha):曾在過去佛的教化期中討論經典與注釋中疑難的段落和解釋。

五、 先前的修行(pubbayoga):曾在過去佛的教化期中修行止觀,達到行舍智。

 

對於不曾得到過去佛授記的人,如果他們在這一期佛法中修行而沒有證悟涅槃,可能因為他們的波羅蜜還不成熟,或曾經發願要在未來彌勒佛或其他佛的教化期中解脫生死輪回(samsara)。例如:有兩千位普通阿羅漢比丘尼與耶輸陀羅在同一天入般涅槃。在燃燈佛時代,她們曾發願要在釋迦牟尼佛的教化期中解脫生死輪回。雖然要成為普通阿羅漢並不需要累積波羅蜜長達四阿僧祇與十萬大劫的時間,但由於該願,從燃燈佛到釋迦牟尼佛這段期間,她們都還一直在生死輪回當中流轉。她們並沒有得到授記,只是發願而已。

 

4-3:若禪修者修完課程,但還未能證悟道智與果智。如果他的定力退失,觀智是否也會退失?死後他會不會再投生惡道(apaya)?

 

4-3:他有可能退墮,但是這種機會很小。如果很長一段時間不修行,他的止觀可能會慢慢變弱,然而這種善業的力量仍然潛伏存在。

      講到這裏,過去在斯里蘭卡曾經有六十位比丘與沙彌外出前往某地。路上遇到一個居士帶著木炭與半燒過的柴,他的皮膚就像木炭一樣黑。有些沙彌開玩笑說:「這是你的父親。」「那是你的叔父。」……。那個居士對他們的舉動感到失望,他放下炭與柴,禮拜大長老(Mahathera)以便請他們停留片刻。接著他說:「尊者(Bhante),你認為只是穿著袈裟就是比丘了嗎?你還沒有夠強的禪定與覺觀。以前我也是比丘,具足強而有力的禪定與神通。」

接著他指著一棵樹,繼續說:「坐在那樣的一棵樹下,我能夠用手抓住日與月,以日月來搔我的腳。然而,因為對修行止觀善法的疏忽放逸(pamada),我的禪那退失了,煩惱征服我的心,所以現在我做這樣的工作。請以我為借鏡而不要放逸於止觀善法的修行,請努力不要落到我這樣的下場。」

那些比丘聽了生起對修行的迫切感(samvega悚懼),站在原地修行止觀,並證悟了阿羅漢果。因此,有時止觀會因為放逸而暫時退失,但是它的業力仍然存在,不會壞滅。

在此,我想要為大家解釋三種人:一、菩薩;二、上首弟子(aggasavaka)與大弟子(mahasavaka);三、普通弟子(pakatisavaka):

在燃燈佛(Dipavkara Buddha)時,我們的菩薩具足八定(samapatti)與五神通(abhibba)。而且他在更遠的過去世已修行觀禪達到行舍智。那時,如果他想證悟涅槃,只需聆聽燃燈佛關於四聖諦的簡短偈頌,他就能快速地證悟阿羅漢果。但是他不想只證悟阿羅漢果,他發願未來要成佛,於是他從燃燈佛那裏接受了成佛的授記。

在四阿僧祇(asavkhyeyya無數)與十萬大劫(kappa)的時間當中,即從燃燈佛到迦葉佛之間的時期,我們的菩薩曾有九生跟隨其他佛出家為比丘。每一生中他都:

一、 背誦三藏經典;

二、 修行四種遍淨戒;

三、 修行十三種頭陀行(dhutavga);

四、 長期居住于森林,修習阿蘭若行(arabbakavga-dhutavga);

五、 修行八種定;

六、 修行五神通;

七、 修行觀禪達到行舍智。

 

       這是菩薩的本性。實踐這些波羅蜜乃是為了證悟一切知智(sabbabbuta-bana)。但是在他的波羅蜜成熟之前,從燃燈佛時到他生為悉達多太子之間的時期,有時因為過去所做的惡業,他投生於畜生道等惡道。不過,成為比丘的世代與投生為畜生的世代相隔很遠。這是菩薩的歷程。

       舍利弗尊者與目犍連尊者這兩位上首弟子在一阿僧祇與十萬大劫之前從最勝見佛(Anomadassi Buddha)那裏得到成為上首弟子的授記,而大迦葉尊者、阿難尊者等大弟子則在十萬大劫之前從勝蓮華佛(Padumuttara Buddha)那裏得到成為大弟子的授記。但是從獲得授記到釋迦牟尼佛時這段期間,因為他們過去所做的惡業,有時他們也投生於畜生道等惡道。在釋迦牟尼佛的時期,他們成為具足四無礙解智的阿羅漢。這種阿羅漢必須曾在過去佛的時代精通止觀,達到行舍智,這是自然的法則。因此,儘管他們曾在過去很多生中修行止觀,但是有時他們也與我們的菩薩一起投生於畜生道。這是上首弟子與大弟子的歷程。

       至於普通弟子,如果他們徹底地修行止觀,達到緣攝受智或生滅隨觀智或行舍智,來世他們將不會投生於四惡道(apaya)。即使今生未能證得任何道果,他們可能會投生天界。關於這點,注釋中說:‘…laddhassaso laddhapatittho niyatagatiko culasotapanno nama hoti.’──他獲得解脫,他達到安穩處,他有絕對美好的歸宿,因此稱他為小須陀洹(culasotapanna)。根據佛陀在《聞隨行經Sotanugata Sutta》中的開示,對於在人間成為小須陀洹的人,未來可能會有四種情況發生:

       (一)投生於天界之後,若能思惟佛法,則他的觀智將清楚地透視佛法,他將能快速地證悟涅槃,例如沙門天子(Samana-devaputta)。

       沙門天子是一位精進修行止觀的比丘。他在修行之時死亡,然後自然地投生於天界。他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亡,投生在天界的宮殿時他仍在繼續修行。當宮殿裏的天女看見他時,她們瞭解他前生必定是一位比丘。所以她們放一面鏡子在他的面前,並且弄出一些聲響來引起他的注意。當他睜開眼睛看見鏡中自己的影像時,非常失望,因為他不想作天神,只想證悟涅槃。

       因此,他立刻下降到人間來聽聞佛陀說法。佛陀教導有關四聖諦的法。聽完法之後,他證悟了須陀洹道智與須陀洹果智。

       (二)如果不能借著以觀智思惟佛法而證悟涅槃,則當他聽聞有神通而到天界弘法的比丘說法時,他將能證悟涅槃。

       (三)如果沒有機會聽聞比丘說法,可能有機會聽聞說法天神(Dhamma-kathika-deva)所說的佛法,說法天神如:常童形梵天(Sanavkumara Brahma)等。那時,借著聽聞佛法,他將能證悟涅槃。

       (四)如果沒有機會聽聞說法天神講說佛法,可能會遇到前世一起在這期佛法中修行的朋友。這些朋友會提醒他,例如說:「哦,朋友,請回想我們前世在人界作比丘時所修行的某某佛法。」那時,他可能會憶起那項佛法。若在那時候修行觀禪,他將能迅速地證悟涅槃。

這些是修行止觀禪直到成為小須陀洹的四種結果。所以就這樣的普通弟子而言,如果在今世未能證悟道果,他必然能在不久的未來世證悟涅槃。

在死亡之時,禪修者也許沒有強而有力的觀智或禪定,但是因為強而有力的止觀善業,善相會出現在他的意門,成為臨死速行心的對象。於是,因為這種善業,他必然會投生於善處。在那一生中,他就很可能證悟涅槃。

然而,如果他能修行觀禪一直到臨死速行心(maranasanna-javana)的剎那,他將是《聞隨行經》中所提到的第一種人。如果他無法修行止觀直到臨死速行心時,正如上面解說的,他也能成為《聞隨行經》提到的第二種、第三種或第四種人。

 

4-4:完成課程的禪修者若還未能證悟涅槃,他能否得到法住智(dhammatthiti-bana)?如果可以,這種智慧會退失嗎?

 

4-4:禪修者能夠得到法住智(dhammatthiti-bana)。‘Pubbe kho Susima dhammatthitibanam paccha nibbane banam.’──「首先是法住智,其次是以涅槃為物件的道智。」這是佛陀給予須師摩(Susima)的開示。須師摩是一個外道梵志(paribbajaka),他到佛教中出家乃是為了要「盜法」。但是佛陀觀察到他將在幾天內證悟涅槃,所以接納他出家。

須師摩聽到許多阿羅漢來見佛陀,並報告佛陀他們證悟阿羅漢果的情況。因此他問他們是否得到八定與五神通。他們回答說:「沒有。」「如果沒得到八定與五神通,你們如何能證悟阿羅漢果呢?」他們回答說:‘Pabbavimutta kho mayam avuso Susima.’──「哦,朋友須師摩,我們乃是慧解脫者(以純觀行來滅除煩惱,證悟阿羅漢果的人)。」須師摩不瞭解他們回答的含義,所以他前來拜見佛陀,並提出同樣的問題,佛陀說:‘Pubbe kho Susima dhammatthitibanam paccha nibbane banam.’──「首先是法住智,其次是以涅槃為物件的道智。」

這是什麼意思呢?道智並不是八定與五神通的結果,而是觀智的結果。道智不是接在八定與五神通之後生起,而是只能接在觀智之後生起。在《須師摩經Susima Sutta》中,所有的觀智都歸類為法住智。在這裏,法住智指的是:透視所有行法(savkhara-dhamma)無常、苦、無我本質的觀智。行法也就是名、色與它們的因緣。因此,先生起法住智,然後生起以涅槃為物件的道智。

接著,佛陀開示三輪教法(teparivattadhamma-desana),正如《無我相經Anattalakkhana Sutta》這一類經典中所開示的。說法結束時,須師摩證悟了阿羅漢果,雖然他並未先得到八定與五神通。他也是純觀行者。那時,他清楚地瞭解佛陀說法的含義。

如果禪修者得到法住智,那麼,即使今生未能證悟涅槃,他的觀智將不會滅失,潛在的觀禪業力仍然強而有力。若他是普通弟子,他將能在不久的來世證悟涅槃。

 

4-5:禪修者能單靠近行定來達到出世間的境界嗎?

 

4-5:可以。在近行定的階段也有明亮、閃耀與放射的光。以此光明,禪修者能夠辨識色聚、究竟色法、究竟名法與它們的因緣。然後他能逐步地繼續修行觀禪,乃至證悟道果。

 

4-6:只用剎那定(khanika-samadhi),禪修者能否修行受念處(vedananupassana-satipatthana)而達到出世間的境界?

 

4-6:在這裏我們必須給剎那定下定義,何謂剎那定?有兩種剎那定:止禪的剎那定與觀禪的剎那定。止禪有三種定,即:剎那定(預備定)、近行定與安止定。這個剎那定特別指緣取似相(如:安般似相)為物件,而生起於近行定之前的定。這是就止觀行者(samatha-yanika止行者)而說的。

至於純觀行者(suddha-vipassana-yanika),也有另一種剎那定。純觀行者通常必須從四界分別觀開始修行。如果有系統地修行四界分別觀,當他見到色聚,並且能辨識每一色聚中的四界時,他達到近行定或剎那定。《清淨道論》說這種定是近行定;然而《清淨道論》的注釋解釋說這種定是剎那定,不是真正的近行定。由於這種剎那定的強度與近行定相當,所以注釋隱喻式地說它是近行定。真正的近行定非常接近安止定,在它之後,安止定會隨著生起,因為它與安止定在同一個心路過程裏。

由於色聚中的四界是究竟色法,非常深奧隱微,而且色聚非常迅速地在生滅,禪修者無法深度地專注於四界,因此修行四界分別觀無法達到安止定。既然沒有安止定的心路過程生起,也就沒有真正的近行定。因此修行四界分別觀的定只是剎那定而已。

在觀禪中也有剎那定。關於這點,《清淨道論》的安般念部份有解釋。當成就安般禪那的止觀行者想要修行觀禪時,他先進入初禪。從初禪出定之後,他辨識初禪的三十四種名法,然後觀察這些禪那法(jhana-dhamma)的生滅為無常、苦、無我。他以同樣的方法修行第二禪等。

那時定力還相當強,他能專注於那些禪那法的無常、苦、無我本質,心不會轉移到其他物件。這是剎那定,因為其物件是瞬間生滅的。

同樣地,當禪修者觀照究竟名色法與其因緣無常、苦或無我的本質時,他的心通常不會離開那個行法,他的心已沉入無常、苦、無我這三相之一裏面。這種定也稱為剎那定。在這裏你必須瞭解,觀禪的剎那定乃是徹底地見到究竟名色法與其因緣無常、苦、無我的本質。若還無法見到它們,如何能稱為觀禪的剎那定呢?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禪修者不修行任何止禪就能清楚地見到究竟名色法及其因緣,那麼他不需要修行止禪。然而,如果無法透視它們,則他必須修行止禪中的一種,以便能夠辦到這一點。

在《蘊相應Khandha Samyutta》與《諦相應Sacca Samyutta》裏,佛陀也說:‘Samadhim bhikkhave bhavetha, sama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abhutam pajanati.’──「諸比丘,你們應培育定力。有夠強定力的比丘能如實地見到究竟名色法及它們的因緣。」所以你能見到五蘊及它們的因緣,能見到它們無常、苦、無我的本質,能見到它們在阿羅漢道與般涅槃時完全息滅。

因此,要了知五蘊、它們的因緣與它們的息滅,禪修者必須培育定力。同樣地,要了知四聖諦,禪修者也必須培育定力。這是在《諦相應Sacca Samyutta》中所提到的。

如果禪修者要辨識感受,他必須注意下列的事實:‘Sabbam bhikkhave anabhijanam aparijanam avirajayam appajaham abhabbo dukkhakkhayaya …(P)… Sabbabca kho bhikkhave abhijanam parijanam virajayam pajaham bhabbo dukkhakkhayaya.’──「諸比丘,如果比丘不能以三種遍知(paribba)來了知所有的名、色及它們的因緣,他無法證悟涅槃。唯有能以三種遍知了知它們的人才能證悟涅槃。」這段經文出自《相應部六處品不通解經Aparijanana Sutta, Salayatana Vagga, Samyutta Nikaya》。

同樣地,《諦品尖頂閣經Kutagara Sutta, Sacca Vagga》中開示,若未能以觀智及道智了知四聖諦,則無法解脫生死輪回(samsara)。所以,若禪修者想要證悟涅槃,他必須以三種遍知來了知所有名、色及它們的因緣。

何謂三種遍知呢?它們是:

一、  知遍知(bata-paribba):即名色分別智(namarupa-pariccheda-bana)與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它們是了知所有究竟名色及其因緣的觀智。

二、  度遍知(tirana-paribba審察遍知):即思惟智(sammasana-bana)與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bana)。這兩種觀智慧清楚地了知究竟名色及其因緣無常、苦、無我的本質。

三、  斷遍知(pahana-paribba):即從壞滅隨觀智(bhavga-bana)至道智這些上層的觀智。

 

       《不通解經Aparijanana Sutta》與《尖頂閣經Kutagara Sutta》中的教導非常重要。因此,若禪修者想要從受念處開始修行觀禪,他必須遵照下列兩點:一、他必須已能辨識究竟色法;二、單單辨識感受是不夠的,他還必須觀照六門心路過程中的受及與它相應的所有名法。

       為什麼呢?因為佛陀教導說:如果比丘不能以三種遍知來了知所有的名色及其因緣,那麼他無法證悟涅槃。所以,在尚未徹底辨識究竟色法之前,如果禪修者只辨識感受(如:苦受等),那是不夠的。這裏的「不夠」指的是:他不能證悟涅槃。

 

4-7:佛陀是大阿羅漢,那麼佛陀與其他同樣是阿羅漢的弟子,如舍利弗尊者與目犍連尊者有什麼差別呢?

 

4-7:佛陀的阿羅漢道必定與一切知智(sabbabbuta-bana)相應,而弟子的阿羅漢道則不然。弟子的阿羅漢道與以下的智慧相應:上首弟子菩提(aggasavaka-bodhi)、或大弟子菩提(mahasavaka-bodhi)、或普通弟子菩提(pakatisavaka-bodhi)。它們有時與四無礙解智(patisambhida-bana)相應,有時與六神通相應;有時與三明相應,有時純粹只是阿羅漢道而已;但絕不可能與一切知智相應。舉例而言,舍利弗與目犍連尊者的阿羅漢道不與一切知智相應。而佛陀的阿羅漢道不但與一切知智相應,並且具足其他種智慧及佛陀的所有德行。

       此外,因為他們成熟的波羅蜜,諸佛都是自己證悟道、果與一切知智,不依靠任何老師的教導。但是,弟子唯有借著從佛陀或佛陀弟子那裏聽聞關於四聖諦的法,然後才能證悟道智與果智,他們不能未經老師教導而獨自修行證果。這些是差別之處。

 

4-8:什麼是「中陰身」(antara-bhava中有)?

 

4-8:根據上座部三藏,沒有所謂的中陰身。在一世的死亡心(cuti-citta)與下一世的結生心(patisandhi-citta)之間,沒有任何心識剎那或中陰身這類的狀態存在。如果一個人死後將投生天界,那麼,在他今世的死亡心與天界的結生心之間沒有任何心識剎那存在,也沒有中陰身。死亡一發生之後,天界結生心立刻生起。同樣地,如果一個人死後會下地獄,那麼,在他今世的死亡心與地獄的結生心之間沒有中陰身存在,他死後直接投生到地獄去。

       中陰身的觀念通常是這樣產生的:有些人死後投生在鬼道一段很短的時間,然後又投生到人道,他們會以為他們在鬼道的那段生命是中陰身。事實上,鬼道的生命並不是中陰身。實際發生的過程是這樣的:在今世的死亡心之後,鬼道的結生心生起;在鬼道的死亡心之後,又有人道的結生心生起。由於過去的惡業,他們在鬼道受了一段很短時間的苦。當那個惡業的業力竭盡之後,因為成熟的善業,又再生起人道的結生心。

       還未能透視生死輪回真相或緣起的人,會誤解那段短暫的鬼道生命為中陰身。如果他們能以觀智徹底地辨識緣起,這種誤解就會消失。因此我建議你以自己的觀智來辨識緣起。那時,中陰身的問題將會從你的心中消失。

4-9:安般念的修行方法與四界分別觀相同嗎?為什麼我們必須在修行安般念之後才能修行四界分別觀?

 

4-9:這兩種修行方法不同。

如果想修行觀禪,首先你必須辨識色法(色業處)與辨識名法(名業處),其次你必須辨識它們的因緣。要辨識色法,你必須先修行四界分別觀。

佛陀教導色業處時,總是先教導四界分別觀的簡略法或詳盡法。你必須遵照佛陀的教導來修行。修行四界分別觀之前,最好已有深厚的定力,如:安般念第四禪,因為它幫助我們清楚地透視究竟色法、究竟名法及它們的因緣。

不過,如果不想修行止禪,你也可以直接修行四界分別觀,以此培育定力與透視力。我們在上次回答問題的講座中已經討論過這一點。

 

4-10:可否請禪師用科學的方法解釋在禪修中所經驗到的光?

 

4-10:禪修時所見到的光是什麼呢?除了結生心之外,依靠心處(hadaya-vatthu心所依處)生起的每一個心(citta)都製造許多心生色聚。在這些心當中,止禪心(samatha-bhavana-citta)與觀禪心(vipassana-bhavana-citta)比其他心更強而有力,所以它們製造更多的心生色聚。每一粒心生色聚含八種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顏色、香、味與食素,其中的「顏色」是明亮的。當止禪心與觀禪心愈強時,顏色就愈明亮。由於色聚同時並且相續地生起,一粒色聚的顏色與另一粒色聚的顏色緊密地一起產生,猶如電燈泡一般,於是產生了光。

再者,由止禪心與觀禪心產生的每一粒色聚中都有火界,此火界(即時節;溫度utu)也產生許多代新的時節生色聚。這現象不僅能發生於內在,也能發生於外在。這些色聚同樣有八種色法: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顏色、香、味與食素。由於止禪心與觀禪心的力量,其顏色也是非常明亮的。所以一個顏色的明亮與另一個顏色的明亮緊密地一起產生,猶如電燈泡一樣。

心生色法的光與時節生色法的光同時產生。心生的「顏色」色法只能於內在產生;而時節生的「顏色」色法能於內在與外在產生,並且其光明向十方散佈,有時甚至能遍及整個世界或世界系(cakkavala),乃至更遠。散佈的遠近決定於止禪心與觀禪心的強度:佛陀名色識別智所產生的光能散佈到一萬個世界;阿那律尊者天眼心(dibba-cakkhu-citta)所產生的光能散佈到一千個世界;其他弟子觀智所產生的光能向各個方向散佈到一由旬(yojana)、二由旬等等。

通常禪修者在達到生滅隨觀智時才能瞭解此光乃是一群色聚,而在還修行止禪時並不瞭解這一點,因為色聚非常微細,只修行止禪很難瞭解及照見它們。如果想要確實地瞭解,你應努力修行以達到生滅隨觀智,這將是真正科學的方法。

 

4-11:那些已能辨識身體三十二個部份的禪修者,能否睜著眼睛見到別人身體內在的三十二個部份?

 

4-11:這必須視情況而定。初學者睜著眼睛只能見到身體外在的部份而已;只有用觀智之眼才能見到內在的部份。如果你想很科學地瞭解此事,請用你自己的觀智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