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實知見 三
緬甸帕奧禪師講於臺灣

 

然而,由於過去修行的波羅蜜,有些人能睜著眼睛看見他人內在的骨骼,例如:摩訶提舍(Maha Tissa)尊者。他精通於白骨觀,經常觀察內在的白骨為不淨,達到初禪。並且經常以此禪那為基礎修行觀禪,辨識名色、名色的因緣、名色無常、苦、無我的本質。這是他通常的修行法。

有一天他出外托缽(pindapata),從阿諾羅富羅(Anuradhapura)走到大村(Mahagama)去。在路途中他遇到一個女人,那女人發出笑聲來,想引起大長老的注意。當他聽到笑聲而看向她時,他只看到那女人的牙齒,並且取它們為物件修行白骨觀。由於之前持續的修行,他看到那女人是全副的白骨,沒見到「女人」。然後,他專注自己的骨骼而達到初禪。以初禪為基礎,他迅速地修行觀禪。於是,就在道路上以站立的姿勢,他證悟了阿羅漢果。

原來,那個女人與丈夫吵架而離開丈夫家,要回娘家。她的丈夫隨後追來,也遇見摩訶提舍大長老。於是他問大長老:「尊者,你是否看見一個女人從這條路上走去?」大長老回答說:「哦,施主(dayaka),我沒看見什麼男人或女人,我只見到一副白骨走在這條路上。」這個故事記載于《清淨道論》的說戒品。

這是一個例子。任何像摩訶提舍大長老那樣徹底修行白骨觀的禪修者,就能睜著眼睛看見別人的骨骼。

菩薩-立志要成佛(圓滿正覺)的人。(P-E Dict p.491

般若pabba-智慧。

三藏tipitaka-佛陀的教法收錄為三大類,稱為三藏。即:

  一、經藏sutta-pitaka-修多羅藏。佛陀用一般的詞語解釋離苦得樂的道理;包括止觀的實修指導。

  二、律藏vinaya-pitaka-毘尼耶藏。佛陀制定弟子應當遵守的戒條及規範,以便淨化身、口、意,提升道德與人格。

  三、論藏abhidhamma-pitaka-阿毗達摩藏。高深的教法;佛陀用抽象的詞語敍述世間與涅槃的究竟真理。(Ess Abh p.1

般涅槃parinibbana-完全的涅槃(無餘涅槃);五蘊的完全息滅;不再有生死輪回。(P-E Dict p.427

苦行-折磨自己身體的修行法。(古代印度相信如此能成就聖道,解脫痛苦。)佛陀呵斥這種修行法。(P-E Dict p.22, p.297

聖者ariya-證悟四道、四果這八種聖位的人皆稱為聖者。(Com M Abh.26, p.66

授記-肯定的預言。預言某人未來必然會得到的成就。

比丘尼-佛教的女性出家人,遵守三百多條戒。

沙彌samanera-佛教的男性出家人,遵守十條戒,尚未接受比丘戒,必須跟隨比丘學習。

大長老mahathera-或譯為:大上座。受比丘戒之後經過二十個雨季或二十個雨季以上的資深比丘。

尊者Bhante-或譯為:大德。乃是一種敬稱。

袈裟-佛教出家人所穿,染成褐或黃色的布。(P-E Dict p.212

神通abhibba-超過平常人的特殊能力。有五種世間的神通:            一、如意通:能顯現各種變化,如:分身、穿牆、空飛等。

     二、天眼通:能看見遠近之物,如:看見天界、惡道眾生等。

     三、天耳通:能聽見遠近之聲,如:人間、天界等聲音。

     四、他心通:能知道別人內心的想法、念頭。

     五、宿命通:能記憶過去世所發生的事情。(Ess Abh p.166

經中還提到第六種,乃是出世間的神通:漏盡通(斷盡煩惱的智慧;經由修行觀禪所得。)(Com M Abh .21 p.343

放逸pamada-疏忽、大意、懈怠、懶散。(P-E Dict p.416

阿僧祇劫asavkhyeyya-kappa-無數劫。阿僧祇:無數。劫:世界從生到滅所經歷的時間;極長的時間。(Con P-E p.37, 77

四種遍淨戒catuparisuddhi-sila-比丘的四類清淨戒:

  一、別解脫律儀戒:謹慎遵守比丘的戒律與威儀。

  二、根律儀戒:六根接觸六境時保持正念,不因境而生貪瞋等。

  三、活命遍淨戒:以清淨誠實的言行取得資生物品,不行邪命。

  四、資具依止戒:如理思惟受用衣、食、住、藥的真正目的。

 Com M Abh .28 p.347

頭陀行-頭陀dhuta:意為「抖落」;抖擻精神以去除惡行及障礙。(P-E Dict p.342)以極簡樸的生活方式訓練少欲、知足等德行。有十三種修行法,稱為十三頭陀支(dhutavga)。(清淨道論第二品)

阿蘭若行-隱居於遠離聚落的寂靜處或森林。(P-E Dict p.76

一切知智-無所不知的智慧。(P-E Dict p.681)佛陀的智慧。

小須陀洹culasotapanna-修行觀禪達到緣攝受智的禪修者稱為小須陀洹。初果須陀洹聖者已經完全滅除邪見與懷疑;他們永遠不會再投生於四惡道,並且再投生人道不超過七次就會入涅槃。若禪修者達到名色分別智與緣攝受智,他們能暫時去除邪見與懷疑,與須陀洹類似,但還不是真正的須陀洹,稱為小須陀洹。他們來世不會投生於四惡道。(Ess Abh p.406

沙門samana-出家人、隱居修行者。(P-E Dict p.682

梵志-佛教以外其他宗教的出家修行人。(P-E Dict p.430

盜法-學習佛法得到成就之後,不表明是從佛法中學來的,而宣稱是自己的本事。

編者注:三輪教法指的是無常、苦、無我這三種共相。

菩提bodhi-證悟;智慧或道智。(P-E Dict p.490

三明vijja-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乃是六神通之中的三項。(P-E Dict p.617

中陰身-北傳佛教所提到,在今世(前有)死亡之後與來世(後有)投生之前的中間生存狀態(中有)。

死亡心cuti-citta-在一生之中的最後一個心,其功能是執行死亡。(Com M Abh .8 p.124

由旬yojana-古代印度測量距離的單位。一由旬相當於七英哩十一公里多)。(P-E Dict p.559

托缽pindapata-比丘以缽接受的食物。比丘依靠他人佈施食物而維持生活的方式。(P-E Dict p.458

阿諾羅富羅與大村都是斯里蘭卡的地名。
如何辨識名法
前言
 

       在上次的講座中,我解釋如何修行四界分別觀,以及如何分析稱為色聚的色法微粒。在這次講座裏,我要就如何辨識名法(nama-kammatthana名業處)作一些說明。在觀禪(vipassana毗婆舍那)的修行中,名業處是接續在色業處之後的階段。

首先要簡略地解釋《阿毗達摩Abhidhamma》的基本理論。若要瞭解名業處,必須先知道這些理論。

在《阿毗達摩》中,名(名法;精神)包含能認知物件的「心」與伴隨著心生起的「心所」。心所有五十二種,例如:觸(phassa)、受(vedana)、想(sabba)、思(cetana)、一境性(ekaggata)、命根(jivitindriya)、作意(manasikara)等。

心總共有八十九種,可以根據它們是善、不善或無記而分類;也可以根據它們存在的界而分類:欲界(kamavacara)、色界(rupavacara)、無色界(arupavacara)或出世間(lokuttara)。另一種簡單的分類是把諸心分為兩種:一、心路過程心(cittavithi-citta);二、離心路過程心(vithimutta-citta),即發生於結生、有分及死亡時候的心。

       心路過程有六種:眼門、耳門、鼻門、舌門、身門及意門心路過程,分別取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為對象。前五種心路過程合稱為五門心路過程(pabcadvara-vithi);第六種稱為意門心路過程(manodvara-vithi)。每一種心路過程包含一系列不同種類的心,這些心依照心的定法(cittaniyama)而以適當的次第生起。若要辨識名法,你必須依循此定法的次第去照見它們。

      辨識名法之前,你必須先培育定力,無論下手處是安般念、其他止禪法門或四界分別觀。如果是純觀行者,還必須先辨識色法(rupa-kammatthana色業處),然後才能辨識名法(nama-kammatthana名業處)。

名法的辨識包括四部份,即:

一、辨識內在某一門心路過程(vithi)的各種心。

二、辨識該心路過程中每一心識剎那中的所有名法。

三、逐一地辨識六門心路過程中的所有名法。

四、整體地辨識外在的名法。

如何辨識禪那心路過程
如果你已能用安般念或其他法門達到禪那,那麼,辨識名法最佳的起點是辨識與禪那相應的心和心所。

       這麼做有兩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在培育禪那時,你已經觀察五禪支,因此對於辨識與禪那相應的心所方面已經有一些經驗。第二個理由是,禪那速行心(jhana-javana-citta)連續生起許多次,因此非常顯著而且容易辨識。對照之下,這與欲界心路過程(kamavacara-vithi)差別懸殊。在平常的欲界心路過程中,速行心(javana)只生起七次。

因此,你可以先進入安般念初禪,出定之後,應同時辨識有分心(即意門)與安般似相。當安般似相在有分心中出現時,你可以根據禪支的個別特相來辨識五禪支。五禪支是:

一、尋(vitakka):將心投入似相;

二、伺(vicara):使心維持在似相;

三、喜(piti):喜歡似相;

四、樂(sukha):體驗似相而引生的樂受或快樂;

五、一境性(ekaggata):對似相的一心專注。

 

繼續修行,直到你能在每一個初禪速行心(javana-citta)的心識剎那中同時辨識所有五個禪支。然後,你應辨識其他名法,從識(vibbana)、觸(phassa)或受(vedana)其中最顯著的一種開始辨識。成功之後,才漸漸增加所辨識的名法,一次加上一種。於是,剛開始時你能在每一個初禪速行心中見到一種名法,接著兩種、三種……直到你能見到所有三十四種名法。

然後,你應辨識在意門心路過程(manodvara-vithi)裏其他每一種心識剎那中的所有名法。

初禪的意門心路過程由一連串不同功能的六種心組成。第一種是意門轉向心(manodvaravajjana),在這個心識剎那裏有十二個名法(此心及與它相應的十一個心所)。其餘五種心各有三十四個名法,即一個心與三十三個心所。它們是:遍作心(parikamma)、近行心(upacara)、隨順心(anuloma)、種姓心(gotrabhu)及一連串的禪那速行心(jhana-javana-citta)。

要辨識這些,你必須先進入初禪,如:安般念初禪。從禪那出定之後,你應同時辨識有分心與安般似相。當該似相在有分心中出現時,你可以觀察到剛才生起的禪那意門心路過程。觀察在初禪心路過程中每一種不同的心的十二個或三十四個名法。

然後,你應辨識所有名法的共同特相,即:傾向並黏著物件。然後辨識它們整體為名法(nama)。

你應以同樣的方法辨識與分析安般念第二禪、第三禪與第四禪的名法,以及你曾以其他法門達到的任何禪那,例如:不淨觀,白遍,慈心觀。

然而,如果你只以四界分別觀培育定力而達到近行定,那麼你無法辨識禪那的名法,只能辨識該近行定的名法。首先你應再度修行四界分別觀,達到近行定,此時你的身體呈現為閃耀發光的透明體。在近行定當中休息一段時間之後,以恢復活力與清新的心轉向修行觀禪,辨識近行定的名法。

辨識你之前已修過的所有止禪的心路過程之後,接著你應辨識欲界意門心路過程(kamavacara-manodvara-vithi)中的名法。

如何辨識欲界心路過程
如理作意與不如理作意
欲界心路過程可以是善或不善的,這決定於其「作意」是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ara)或不如理作意(ayoniso-manasikara)。這兩種作意是決定欲界心是善或不善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你取一個物件,並且如實地認知它為色(rupa)、名(nama)、因或果、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或不淨(asubha),則你的作意是如理作意,你的速行心是善的。

如果你以概念(世俗觀念)的角度來看一個物件,如:人、男人、女人、眾生、金、銀、或認為它是恒常、快樂、自我,則你的作意是不如理作意,你的速行心是不善的。

然而,例外的情況是,與概念相應的速行心也可以是善的,例如:修行慈心觀時或實行佈施時。當你親自辨識那些心路過程時,你將見到其中的差異。

如何辨識意門心路過程
你應從辨識意門心路過程開始,因為在它裏面心的種類比較少。

若要辨識欲界的善意門心路過程(kamavacara-kusala-manodvara-vithi)的名法,首先你必須辨識有分心(亦即意門),然後再看眼淨色(cakkhu-pasada),以眼淨色為對象。當眼淨色出現在意門之時,意門心路過程就會生起。

欲界的善意門心路過程由一連串不同的三種心組成。先是有十二個名法的意門轉向心(manodvaravajjana);然後是七個各有三十四、三十三或三十二個名法的速行心(javana-citta);最後是兩個各有三十四、三十三、三十二、十二或十一個名法的彼所緣心(tadarammana-citta記錄心)。

以辨識禪那意門心路過程的方法,從識、受或觸開始辨識欲界善意門心路過程裏每一心識剎那中的名法,一次加上一種。即先見到一種名法,接著兩種、三種,直到你能見到每一種心識剎那中所有不同的名法。

以同樣的方法,逐一地用你在修行色業處(rupa-kamatthana)時觀察的十八種真實色與十種虛假色(非真實色)為物件,繼續辨識意門心路過程。

如何辨識五門心路過程
      
辨識意門心路過程之後,你應從眼門心路過程開始繼續辨識五門心路過程。

      要辨識眼門心路過程裏每一心識剎那中的名法,你應先辨識眼淨色(即眼門),接著看意門,然後同時辨識這兩門。接著,注意離眼淨色稍遠處一群色聚的顏色。當此顏色同時顯現於眼門與意門時,你將能辨識到緣取那個顏色為物件的眼門心路過程及接著生起、緣取同樣那個顏色的意門心路過程。

眼門心路過程由一連串七種心組成:

一、 有十一個名法的五門轉向心(pabca-  dvaravajjana)。

二、 有八個名法的眼識(cakkhuvibbana)。

三、 有十一個名法的領受心(sampaticchana)。

四、 有十一或十二個名法的推度心(santirana)。

五、 有十二個名法的確定心(votthapana)。

六、 各有三十四、三十三或三十二個名法的七個速  行心(javana-citta)。

七、 各有三十四、三十三、三十二、十二或十一個  名法的兩個彼所緣心(tadarammana-citta)。

 

       在此過程之後,會有一連串的有分心生起。然後生起意門心路過程的三種心,即:一個意門轉向心、七個速行心及兩個彼所緣心。

辨識這兩系列的心之後,你應辨識它們每一個心識剎那中的所有名法。像上述那樣,從識、觸或受開始,逐一地增加所辨識的名法,直到能辨識眼門與意門心路過程裏每一個心識剎那中的所有名法。

接著你應辨識耳、鼻、舌與身這四門的心路過程。

至此,你已經能辨識與善心相應的名法。現在,你需要辨識與不善心相應的名法。要做到這點,只需採取與辨識善心時相同的物件,但是改用不如理作意來看待它們。

在此沒有時間詳細解說這些,但是我希望在此舉過的例子足以使大家對名業處的內容有初步的認識。

至此,你已完成辨識名業處的首三個部份,即:

一、辨識內在某一門心路過程(vithi)的各種心。

二、辨識該心路過程中每一心識剎那中的所有名法。

三、逐一地辨識六門心路過程中的所有名法。

如何辨識外在的名法
名業處的第四個部份是辨識外在的名法。首先辨識內在的四界,然後辨識外在你所穿著衣服中的四界。你將見到衣服碎成色聚,而且你能辨識每一粒色聚裏的八種色法。它們是「時節生食素八法聚」,是由外在色聚中的火界所產生。

應當交替地辨識內外的色法三或四次。然後,以禪定之光繼續觀察外在稍遠處的色法,如:你所坐的地板。在那裏,你也將能辨識到其色聚裏的八種色法。交替地辨識內外的色法三或四次。逐漸擴大辨識的範圍,觀察你所住的建築物、建築物周圍的區域,包括樹木等,直到你能辨識外在所有無生命的色法。有時,你會發現在它們之中也有淨色(透明的色法)。這是因為有昆蟲或動物居住在樹木、建築物之中,而你見到的其實是這些眾生的淨色。

然後,你應繼續辨識外在有生命的色法,即構成其他眾生的身體之色法。你只辨識他們的色法,並且瞭解:那不是男人、女人、人或眾生,只是色法而已。同時辨識外在所有的色法,接著辨識內外一切不同種類色法。

若要做到這一點,你應該觀察內在與外在眼睛中的六種基本色聚,辨識它們的五十四種色法。依照同樣的步驟,分析內在與外在其餘五處的色法,以及其他所有種類的色法。

現在徹底完成了辨識色法,你應繼續辨識內在與外在的名法。再度辨識內在的名法,先從意門心路過程開始,然後眼門心路過程等。辨識它們當中所有的名法,無論是善或不善。

然後同樣地辨識外在的名法。辨識一個眾生的眼淨色與有分心。當一群色聚的顏色出現在這兩門當中時,辨識眼門與意門心路過程。如此內在與外在交替,一再重複,修行多次。對於其餘的五門也以同樣的方法修行。

若你能達到禪那,則你也能辨識外在的禪那意門心路過程。若你沒有禪那的經驗,則無法那樣做。

如此,你應逐漸地擴大辨識的範圍,直到你能見到遍及無邊宇宙的色法。你也應如此辨識名法,直到你能見到遍及無邊宇宙的名法。最後,你應同時辨識遍及無邊宇宙的名法與色法。

然後,你以智慧來確定所有的名法與色法:遍及整個宇宙,不見有眾生、男人或女人,唯獨只有名與色。

名業處的講解到此完成。

禪修到此階段,你已經培育定力,辨識內外所有的二十八種色法及你所能辨識的所有名法。

在下次的講座中,我將解釋如何修行觀禪的下一個階段:辨識緣起(paticcasamuppada)。

這七種心所稱為遍一切心心所(sabbacitta-sadharana):它們與一切心相應。所有的心都必須依靠它們的協助以認知物件。

一、觸phassa-使感官、物件與心三者接觸在一起,從而引發認知物件的心路過程。如果沒有觸,則無法產生認知的作用。

二、受vedana-感受物件、體驗物件、享受物件的品質。

三、想sabba-記錄物件的顏色、形狀、名稱等,乃是記憶的功能。

四、思cetana-要達成目標的意志作用。它能執行自己的功能(達成目標),並且調整相應心所的功能,統合起來完成向物件作用的任務,因此它是造成業的最重要因素。

五、一境性ekaggata-使心與心所專注於對象,不令分散。

六、命根jivitindriya-有兩種命根:名命根(維持相應名法的生命)與色命根(jivita-rupa維持色法的生命。上一章已談過。)這裏指名命根,它是一種心所。雖然思能決定其他心所的作用,但仍需靠命根灌注生命力給思和其他心所。

七、作意manasikara-負責將心轉向物件,使物件出現於心中。

Ess Abh p.67-70, Com M Abh.2 p.78-81

在禪修者所進入的一次禪那之中,有數不盡的禪那速行心生滅,每一個禪那速行心的心識剎那中都有三十四種名法。

遍作心parikamma-禪那的預備心。

近行心upacara-接近禪那的心。

隨順心anuloma-形成遍作心與禪那之間的隨順或連接。乃是協                    調低等心(欲界心)與高等心(禪那心)之間的橋樑。

種姓心gotrabhu-切斷欲界心的相續,形成禪那心的相續。      以上這四種心也稱為近行定速行心。(Ess Abh p.161

彼所緣心tadarammana-citta-記錄心;在速行心之後生起,緣取(彼)速行心所緣取的對象(所緣),繼續享受對象的餘味。此心滅後心路過程即結束,有分再度生起。(Ess Abh p.118

十八種真實色-地、水、火、風(四大種色)、眼淨色、耳淨色、鼻淨色、舌淨色、身淨色(五淨色)、顏色、聲、香、味(四境色)、女根色、男根色(性根色)、心色、命根、食素。

十種虛假色-虛空界、身表、語表、色輕快性、色柔軟性、色適業性、色積集性、色相續性、色老性、色無常性。

(攝阿毗達摩義論第六品)

五門轉向心-打斷有分,並將心識之流轉向色塵等對象。在此的表達法是以心的名稱來作為該心識剎那的名稱。「有十一個名法的五門轉向心」是指:在五門轉向心的心識剎那裏有十一個名法,即五門轉向心與十個心所。並非指心中能含有其他名法。

眼識-觀看物件,形成視覺印象,並將此印象傳遞給下一個心。

領受心-接受物件及視覺印象,傳給下一個心。

推度心-審查物件及視覺印象。

確定心-決定物件是好或壞。

速行心-享受對象的品質(好或壞)。

彼所緣心-記錄心;繼續享受對象的餘味。此心發生之後眼根與色塵分離,眼門心路過程結束,有分心再度生起。(Com M Abh .8 p.123-124

這裏的意門心路過程跟隨在前五門心路過程之後生起,取前五門所取的對象。這點與前面談過獨立生起的意門心路過程稍有不同。
問 答(五)
5-1:八定(samapatti)可以支援禪修者達到名色分別智,使禪修者能照見名色的微細生滅,從而厭離這些名色,乃至證得道智(maggabana)。除此之外,八定是否還有其他的利益呢?

 

5-1:修行禪定有五種利益:

       一、現世的安樂住處(ditthadhamma-sukha-vihara現法樂住):在今世享受禪那的快樂。這特別指純觀行阿羅漢(suddha-vipassana-yanika-arahant)而言。比丘的責任是學習教理(pariyatti),修行觀禪以證悟四道四果。純觀行阿羅漢已經完成這些任務,不再有工作可做。他們修行禪定只是為了獲得禪樂(jhana-sukha),而沒有其他作用。這是禪定的第一種利益。

二、觀禪的利益(vipassana-nisamsa):禪那能支持禪修者得到觀禪的結果。由於禪定,禪修者能清楚地照見究竟名色及它們的因緣,以及它們兩者的無常、苦、無我本質。當禪修者徹底地修行觀禪,尤其是達到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或道智(maggabana)與果智(phalabana)時,通常禪那名法也穩定了。禪那法使觀智清晰、分明、強而有力;而強有力的觀智能滅除障礙止禪的煩惱,保護禪那,不使退落。

再說,當禪修者長時間修行觀禪之後,會感覺疲勞。疲勞發生時,他應長時間安住於某一禪那中,如此疲勞將會消失。當他的心恢復活力之後,可以再回來修行觀禪。這是禪定的第二種利益。

三、神通的利益(abhibba-nisamsa):若人想要擁有世間的神通,如:宿命通(pubbenivasanussati-abhibba)、天眼通(dibbacakkhu)、天耳通(dibba-sota)他心通(paracitta-vijanana)、如意通(iddhividha):能在空中飛行、在水上行走等等,他可以通過十四種方式來開展十遍禪與八定來達到目的。這是禪定的第三種利益。

四、增上生的利益(bhavavisesavaha-nisamsa):若有人想投生到梵天界,他必須修行禪那,如:十遍禪、安般念禪、慈心禪。然後,他必須將禪那維持到死亡的剎那,這樣才能如願投生。這是禪定的第四種利益。

五、寂滅的利益(nirodha-nisamsa):成就滅盡定(nirodha-samapatti)的利益。只有具備八定的阿那含(anagami)及阿羅漢才能進入滅盡定。滅盡定指的是:心(citta)、心所(cetasika)與心生色法(cittaja-rupa)的暫時停止。這裏的「暫時」意指:最久七天。這決定於他們進入滅盡定之前所下的決心與意願(adhitthana)。

除了睡眠的時間以外,阿那含與阿羅漢整天、整夜、多天、多月、多年不停地見到名色及其因緣的生滅,或只見到壞滅。所以,有時他們不想再見到這些壞滅現象(bhavga-dhamma),但是般涅槃的時間還未到,因為他們的壽命尚未結束。於是,為了停止看見這些壞滅現象,他們進入滅盡定。

為什麼他們不停地見到這些壞滅的現象呢?他們已經滅除與禪支對立的五蓋,因此有極深的定力。專注的心能如實地照見究竟法(paramattha-dhamma),所以他們一直見到壞滅的現象,即見到究竟名色法的本質。然而進入滅盡定時──譬如說七天的時間──他們見不到壞滅的現象,因為所有能認知壞滅現象的心與心所都已停止。

若想進入滅盡定,首先必須進入初禪。從初禪出定之後,必須辨識初禪名法為無常、苦或無我。然後以同樣方法修行第二禪乃至識無邊處禪(vibbanancayatana-jhana)。接著進入無所有處禪(akibcabbayatana-jhana)。從無所有處禪出定之後,他們必須發四個願:

一、 入定某一段特定時間之後,將從滅盡定出來,例如:七天;

二、 當佛陀要見他們時,將從滅盡定出來;

三、 當僧團要見他們時,將從滅盡定出來;

四、 他們的日常用品不會因任何狀況而損壞,例如:火災。

 

       之後,他們進入非想非非想處禪(nevasabba-nasabbayatana-jhana)。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只有一或二個心識剎那之後,他們就進入滅盡定,依所預定的時間住在定中,例如:七天。在定中他們見不到任何事物,因為所有的心與心所都已停止。這是禪定的第五種利益。

       誠然,八定能幫助辨識名色及其因緣,但是八定本身也是名法。因此,若禪修者已辨識包括八定在內的名色及其因緣之無常、苦、無我,達到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他可以將辨識的範圍限定於八定其中之一的禪那法,這是「雙修」(yuganaddha)止禪與觀禪,猶如用兩頭牛來拉一輛車。這是證悟道果與涅槃的另一種助緣。

 

5-2:用理論來覺知無常、苦、無我,與用禪定來辨識究竟法(paramattha-dhamma),這兩種方法中那一種比較容易及快速證悟涅槃?

 

5-2:什麼是無常?無常就是五蘊(aniccanti pabcakkhandha)。在許多注釋中提到這個定義。什麼是五蘊?五蘊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色蘊乃是二十八種色;受、想與行蘊乃是五十二種心所;識蘊乃是八十九種心(citta)。而二十八種色是色,五十二種心所與八十九種心是名,因此五蘊就是名色。五蘊及其因緣乃是觀禪的對象。若禪修者能清楚地見到五蘊,則他能修行觀禪,覺知無常、苦、無我,不成問題。但是若還未能見到五蘊,禪修者如何能修行觀禪,覺知無常、苦、無我呢?如果未見到五蘊就嘗試覺知,則他的觀禪只是背誦式的觀禪而已,不是真正的觀禪。唯有修行真正的觀禪才能證悟道智與果智。

       因此,佛陀在《大念處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中教導說:要證悟涅槃只有一條路(ekayana),沒有其他的路。那條路是什麼呢?佛陀說首先要修行禪定,因為專注的心能夠透視究竟名色法與它們的因緣,以及它們兩者無常、苦、無我的本質。

       至於能否快速證悟涅槃,則取決於個人的波羅蜜。例如,舍利弗尊者精進修行兩星期而證悟阿羅漢道果;目犍連尊者只精進修行七天就證悟阿羅漢道果;而婆醯只是聽聞簡短的開示:「Ditthe ditthamattam…──「看時只有看……」就證悟阿羅漢道果。證悟阿羅漢道果的速度決定於他們的波羅蜜:舍利弗尊者與目犍連尊者以一阿僧祇(asavkhyeyya)與十萬大劫(kappa)的時間積聚他們的波羅蜜,而婆醯只以十萬大劫的時間積聚他的波羅蜜。但是,舍利弗與目犍連尊者的阿羅漢道與上首弟子的覺智(aggasavaka-bodhi-bana)相應,而婆醯的阿羅漢道只與大弟子的覺智(mahasavaka-bodhi-bana)相應;上首弟子的覺智高過大弟子的覺智。因此,證悟阿羅漢道果的速度決定於他們的波羅蜜,而不在於他們的願望,因為證悟涅槃的路只有一條。

 

5-3:生死輪回(samsara)無始無終,而眾生無量無邊,所以曾經作過我們母親的眾生也是無量無邊。我們如何借著思惟一切眾生都曾作我們的母親來修行慈心觀呢?我們能否借著思惟一切眾生都曾作我們的母親來達到慈心禪(metta-jhana)?

 

5-3:慈心觀並不牽涉過去與未來,它只涉及現在而以。因此,如果散播慈愛給已過世的人,我們將無法達到禪那。在無盡的生死輪回當中,可能沒有一個眾生不曾作過我們的父親或母親,但是慈心觀與無盡的生死輪回並不相關。

        在《慈愛經Metta Sutta》中,佛陀說:「Mata yatha niyamputtamayusa ekaputtamanurakkhe; evampi sabba-bhutesu, manasam bhavaye aparimanam──猶如只有一個兒子的母親會以完全的慈愛來保護這個獨生子,即使犧牲她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因此,比丘應以母親的態度來散播慈愛給一切眾生。這是佛陀的教導。只有散播慈愛給現在的物件才能產生慈心禪,過去或未來的物件不行。不需要考慮這位元曾作我們的母親、那位曾作我們的父親,只要以「願此人健康快樂」的意念來散播慈愛,就能產生禪那。單靠思惟眾生曾作我們母親的態度並不足以產生禪那。

 

5-4

(以下這些問題一起回答)

一、在佛陀的時代有菩薩嗎?如果有,他是否證悟任何道果,或者他只是一個凡夫?

二、為什麼聖者(ariya)無法成為菩薩?

三、聲聞弟子(savaka)能改變心意作菩薩嗎?若不      能,原因何在?

四、若遵循禪師的教導而修行,禪修者能夠證悟須陀洹道果(sotapatti-maggabana and sotapatti-phala-bana)。禪修者能否因為行菩薩道的誓願而不證入道果呢?

 

5-4:在證悟道果之前,禪修者可以改變心意。證悟道果之後就無法再改變心意,因為根據佛陀在許多經中的開示,「道」是一種「正性決定」(sammatta-niyama固定法)的法則。此固定的法則說:須陀洹道(sotapatti-magga)能產生須陀洹果(sotapatti-phala)。須陀洹能成為斯陀含(sakadagami),但不能退為凡夫。斯陀含能成為阿那含(anagami),但不能退為須陀洹或凡夫。阿那含能成為阿羅漢,但不能退為斯陀含、須陀洹或凡夫。阿羅漢死後進入般涅槃,不會再退為較低的聖人、凡夫或其他境界,阿羅漢果是生死輪回的終點。這是正性決定(sammatta-niyama)的法則。關於阿羅漢,佛陀開示過許多次:「Ayamantima jati natthidani puna bhavati──「這是最後一生,不會再有來生。」

       這是指在證悟任何一種道果之後,他不能改作菩薩。

       再者,在得到佛陀或阿羅漢的授記之後,他不能再改變自己的心願。《清淨道論》提到一位改變心願的大長老。該大長老精通四念處。他修行止觀達到行舍智,而且從來不曾做出沒有正念的行為或言語。在他臨死的時候,大眾群集來見他,因為他們認為大長老將入般涅槃。事實上大長老還是一個凡夫。他想見彌勒佛,想在彌勒佛的教化期中證悟阿羅漢果。弟子報告他說:大眾群集,因為他們認為大長老將入般涅槃。於是大長老說:「哦,我曾經希望能見彌勒佛,但是既然大眾群集,等著看我般涅槃,那麼給我一個機會修行吧。」然後他再度修行觀禪。由於他已經改變心意,所以他很迅速地證悟阿羅漢果。

       佛陀在世時,除了彌勒菩薩之外,經典上沒有提到佛陀給予其他菩薩授記。當時,彌勒菩薩是一位名叫阿逸多(Ajita)的比丘。但是三藏中並未提到彌勒佛之後何時有佛再出現於世間,所以我們無法說在佛陀的時代有多少位菩薩。

 

5-5:有否可能同時修行解脫道(vimuttimagga)與菩薩道?若有,是什麼方法?

 

5-5:解脫(vimutti)指的是脫離煩惱或生死輪回。因此,當菩薩證悟成佛,在般涅槃之後他得以脫離生死輪回。如果你努力修行,並且證得阿羅漢果,在般涅槃之後你也能以弟子的身份脫離生死輪回。

       然而,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成為佛陀以及弟子,他必須選擇其中的一者。無論如何,這兩者在證悟阿羅漢果之後都得以解脫生死輪回。證悟阿羅漢果的道路是通向解脫的最後道路(vimuttimagga解脫道)。

 

5-6:禪師所教導的修行方法只適用於解脫道,或者也適用于菩薩道?

 

5-6:適用於兩種道。在上次的問答中,我解說釋迦牟尼佛過去世行菩薩道時,曾經有九世出家為比丘。如果我們觀察他在那九世中的修行,可以發現主要的是三學:戒行(sila)、禪定(samadhi)與智慧(pabba)。菩薩能修行八定、五神通,以及修行觀禪達到行舍智。

       現在你也是正以戒行為基礎在修行止觀。當你修行三學達到行舍智時,可以選擇兩條路的其中一條:若你想得到解脫,可以選擇前進到涅槃;若你想作菩薩,可以選擇菩薩道,沒有什麼問題。

 

5-7:在阿羅漢般涅槃之前,是否所有的善惡業都會成熟?

 

5-7:不是所有的。已經成熟的那些善惡業會產生果報,那些尚未成熟的善惡業則不能產生任何果報,它們是無效業(ahosi-kamma):不能結成果報的業。例如:目犍連尊者在過去某一生中所做的惡業,在他般涅槃之前成熟而產生惡報。在過去某一生中,他企圖殺害目盲的雙親,但雙親未死。由於此惡業,他在地獄中受了成千上萬年的痛苦。脫離地獄之後,在大約兩百生當中,每一生他的頭顱都被他人打碎而死。在最後這一生也是同樣,他全身的每一根骨頭都被打碎,包括頭骨在內。為什麼呢?因為那個惡業已經成熟。除了已經成熟的業之外,其他的惡業與善業都不能產生任何果報,而只有業的名字罷了。

 

5-8:佛陀證悟成道之後是否曾說過:「一切眾生本來都有如來的智慧與德相」這句話?

 

5-8:現在你承認釋迦牟尼佛已經證悟成佛。你應思惟他的如來德相是否存在一切眾生身中,尤其是你自己。你是否擁有如來德相之中的任何一項呢?

 

5-9:阿羅漢對自己五蘊的空觀(subbata)與對外在非生物的空觀是否一樣?涅槃與進入空境是否相同?

 

5-9:對自己五蘊的空觀與對外在非生物的空觀是一樣的。

       涅槃得到空(subbata)的這個名字,乃是因為道的緣故。如果禪修者通過覺照各種行法(savkhara-dhamma)為無我而證悟涅槃,則他的道智稱為空解脫(subbata-vimokkha)。由於達到涅槃的道稱為空解脫,所以涅槃這個物件也稱為空。這裏空解脫是指:借著透視諸行無我的本質而從煩惱中脫離出來。

 

5-10:所有的經都是由佛陀一人所說的嗎?

 

5-10:三藏中大部份的經是佛陀所說的,有些經則是大弟子所說,如:舍利弗尊者、摩訶迦旃延尊者與阿難尊者。不過,弟子所說的經與佛陀所說的經具有同樣的意思。這點在某些經中是很明顯的,當時佛陀會說:「善哉(sadhu)……」來認可那部經,例如:《摩訶迦旃延賢善一夜經Mahakaccayana Bhaddekaratta Sutta》。

 

5-11:既然我們無法在定中見到佛陀,我們能否以神通力見到佛陀,並與佛陀討論佛法?

 

5-11:不能。神通當中有一種稱為宿命通(pubbe-nivasanussati)。如果禪修者具備這種神通,並且曾在過去生中見過佛陀,他只能照著過去的經驗那樣見到佛陀,而不是新的經驗。如果他曾在過去生中討論佛法,那麼也只有舊的問答,不可能有新的問答。這就是宿命通。

入滅盡定者受到定力的保護,任何災害都不能傷害他們的身體,因此不必為保護身體而發願,只須為保護日用品而發願。

聲聞savaka-弟子;聽聞佛陀或佛陀弟子說法而修行的人。

如何透視緣起法的環結
前言
 

      在上次講座中,我解釋如何辨識名法(nama);而在更前一次的講座中解釋如何辨識不同種類的色法(rupa)。如果能以我所解說的方式來辨識名色法,你也將能辨識名色法的因緣,意即:辨識緣起法(paticca-samuppada)。緣起法乃是在過去、現在、未來這三世當中因與果作用的方式。

       佛陀根據聽眾的根器而教四種緣起修法,而第五種緣起修法則是舍利弗尊者所教,且記載於《無礙解道Patisambhidamagga》中。詳細解說這麼多種方法將耗費相當的時間,因此,我只解說最常教導禪修者辨識緣起的兩種方法。那就是舍利弗尊者所教的第五法,以及佛陀在《相應部.因緣品 Nidana Vagga, Samyutta Nikaya》、《長部.大因緣經 Mahanidana Sutta, Digha Nikaya》等經裏所教的第一法。

       這兩種方法都需要辨識過去、現在、未來的五蘊(khandha),以及透視它們之中哪個是因,哪個是果。做到這一點之後,你就能進而修行佛經與注釋中教導的其他種辨識緣起的方法。

緣起之三輪
      
在緣起的過程中有三種輪(vatta),即:

一、 煩惱輪(kilesavatta):無明(avijja)、愛(tanha)、取(upadana)。

二、 業輪(kammavatta):行(savkhara)、業有(kammabhava)。

三、 果輪(vipakavatta):識(vibbana)、名色(namarupa)、六處(ayatana)、觸(phassa)與受(vedana)。

      

       而生、老、死則是識、名色、六處、觸與受的生、住、滅。

如何辨識過去
      
要辨識過去,首先你應以蠟燭、花或香供養佛塔或佛像,並且發願來世成為比丘、比丘尼、男人、女人或天神。

       然後,你應回來靜坐,修行禪定,然後辨識內在與外在的名色法。這很重要,如果不能辨識外在的名色法,你將很難辨識過去的名色法,因為辨識外在的名色法與辨識過去的名色法二者很相似。

       接著,你應辨識在你供養佛塔或佛像時的名色法,當作它們是外在的物件來辨識。如此做時,你在供養時的影像就會出現。你應辨識那個影像裏的四界。

       當那個影像粉碎成色聚時,你應辨識六處的所有種類色法,尤其是心處的五十四種色法。然後你將能辨識有分心,以及發生在有分心之間的意門心路過程。你應向前與向後地來回辨識這些意門心路過程,尋找「煩惱輪」(kilesavatta)與「業輪」(kammavatta)意門心路過程。業輪意門心路過程的速行心有三十四或三十三個名法,煩惱輪意門心路過程的速行心有二十或十九個名法,因人而異。之後,你應辨識它們所依靠的色法。

       我將舉例說明:若有人以蠟燭、花或香供養佛像,並發願來世投生為比丘。

       在此情況下,無明是錯知「比丘」為實體;愛是渴望生為比丘;取是執著比丘的生活。無明、愛、取這三項構成煩惱輪。而行則是供養的善「思」(cetana);業有是與那些行相應的業力。行與業有這兩項構成業輪。

       當你能辨識剛過去的煩惱輪與業輪之後,你應辨識更遠的過去名色法,例如那次供養之前的名色法。然後,你應重複同樣的修行步驟,再辨識更遠的過去名色法。如此,你將能辨識在一天以前、兩天以前、三天以前……發生的名色法。如此細密地向過去辨識,最後你將能見到在今世投胎時,與結生識(patisandhi-citta)相應的名色法。

       你應辨識更遠的過去,以便尋找今世投胎的原因。你將見到存在前世臨死時的名色法,或臨死速行心(maranasanna-javana-citta)的對象。

       臨死速行心的物件有三種可能,即:

一、 業(kamma──如:促成供養行為的思再度現起等。

二、 業相(kamma-nimitta──如:佛塔、比丘、花或供養物。

三、 趣相(gati-nimitta──將要投生的地方。若將投生人道,那麼此即是母親的子宮,通常看起來像紅色的毛毯。

 

       如果能辨識臨死時的名色法,你也能辨識臨死速行心的對象──業、業相或趣相,此物件的出現乃是能產生今世結生識的業力所造成。若能辨識此物件,你也能辨識產生今世相關果報五蘊的行與業有(業力),以及圍繞著它們的無明、愛與取。然後,你應辨識與業輪和煩惱輪相應的名法。

實例
      
為了能有更清楚的瞭解,我將舉真實的例子來說明禪修者能辨識到哪些現象。當某位女禪修者辨識前世臨死時的名色法時,她見到一個女人以水果供養比丘的業。然後,她從辨識四界開始,辨識那個女人的名色法。她發現那個女人是一個非常貧窮而且未受教育的鄉下人。因為想到自己困苦的處境,所以供養比丘並發願來世成為受教育的城市女人。

       在這個例子中,無明是錯知「受教育的城市女人」為實體;愛是渴望成為受教育的城市女人;取是執著受教育的城市女人的生活;行是供養水果給比丘的善良動機(kusala-cetana善思);業有乃是那個行的業力。

       在今世,那個女人是緬甸大都市里受教育的女人。她能以正見直接透視:前世供養水果的業力如何造成今世的果報(異熟)五蘊。能夠如此辨識因果的能力稱為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辨識因果的智慧)。

       再舉一個稍微不同的實例。有一個男人辨識到在前世臨死速行心的時刻,有四個業爭著成熟:其中一個業是教授佛經;一個是講說佛法;一個是禪修;最後一個是教導禪修。當他追查是哪一個造成今世的果報五蘊時,他發現那是禪修的業。進一步追查當時所修的法門時,他發現那時正在修行觀禪,觀察名色法的無常(anicca)、苦(dukkha)與無我(anatta)三相。接著他更進一步追查,見到在每次禪坐之前與之後他都發願:來世要成為男人,出家作一位宣揚佛法的比丘。

       在這個例子裏,無明是錯知「男人、宣揚佛法的比丘」為實體;愛是渴望成為男人、宣揚佛法的比丘;取是執著男人、宣揚佛法的比丘之生活;行是修行觀禪的行為;業有是該行為的業力。

       當你能如此辨識前一世,並觀察到前世的無明、愛、取、行與業有這五因,以及今世的結生識、名色、六處、觸與受這五果之後,必須以同樣的方式逐漸地向過去辨識到以前第二世、第三世、第四世……。如此,盡你所能地辨識過去多世。

       如果所辨識的過去世或未來世是在梵天界,則只有眼、耳及意三門;在欲界天或人道,則最多有六門。

如何辨識未來
      
借著辨識過去世因果而培育起觀智的力量之後,你也能以同樣的方法辨識未來世的因果。你將看到還會變化的未來,乃是過去與現在因的果報,現在的因也包括你正在進行的禪修。要辨識未來,首先應辨識現在的名色法。然後向未來觀察,直到今世臨死的時刻。那時,你將見到業、業相或趣相因為今世或過去世所做某種業的力量而生起。然後,你應當辨識到來世投生時的名色法。

       你必須辨識到無明滅盡無餘,這發生於最後一個未來世你證悟阿羅漢道(arahatta-magga)之時。你必須繼續追查到五蘊滅盡無餘的時候,這發生于阿羅漢的生命結束時,即你般涅槃之時。如此,你即已辨識到未來因為無明滅盡,所以名色法滅盡。

       這種辨識過去、現在、未來的五蘊,以及它們之間因果關係的方法,我們稱它為第五法。修成第五法之後,你可以學習佛陀所教導的緣起第一法。

       緣起第一法乃是以順行的次第經歷三世。開始於過去世的因:無明、行;它們造成現在世的果:識、名色、六處、觸、受。然後現在世的因:愛、取、業有,造成未來世的果:生與老死等所有痛苦。

       你必須在煩惱輪中尋找無明、愛與取,並觀察它如何引起業輪,以及業輪中的業力如何產生投生時的果報五蘊。

       依照第五法與第一法來辨識緣起的簡略說明到此結束。還有許多未述及的細節,你可以在跟隨適當老師修行時學習到它們。

問 答(六)
6-1:修行安般念但無法見到禪相的禪修者應如何檢查自己的身心,以便他的修行能提升乃至達到禪那?換句話說,禪相的生起需要那些條件?

 

6-1:無論那一種修行法門,持續不斷的修行都是必需的。修行安般念時,無論身體處在那一種姿勢(一切威儀)你都必須專注於呼吸的氣息,並且要以尊重的態度如此做。當行、立、坐、臥之時,你應只注意氣息而已,不應注意其他的物件。應當停止胡思亂想,停止交談(禁語)。若你持續不斷如此精進,定力將會慢慢進步。唯有深強有力的定才能產生禪相。若沒有禪相(尤其是似相),則禪修者無法達到禪那,因為安般念禪那的物件是安般念似相。

 

6-2:坐的姿勢會影響初學者專注與進入禪那的能力嗎?有些禪修者坐在凳子上修行,他們能否進入禪那?

 

6-2:對初學者而言,行、住、坐、臥四威儀中以坐姿最好修行。但是那些在修行安般念方面有足夠波羅蜜的人,能以任何姿勢輕易地進入禪那。修行到工夫純熟的禪修者,也能以任何姿勢進入禪那。因此,他們能坐在凳子或椅子上進入禪那。

       舍利弗尊者與須菩提尊者是很好的例子:舍利弗尊者精通滅盡定(nirodha-samapatti)。入村托缽時,他總是在每一家門前先入滅盡定,唯有從滅盡定出來之後才接受供養。須菩提尊者則精通慈心觀。他總是在每一家門前先入慈心禪(metta-jhana),從慈心禪出來之後才接受供養。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希望施主得到最大的利益。他們瞭解如果他們這麼做,無量及超勝的善業將在施主的心路過程中產生。他們對施主有充分的慈悲,所以願意如此做。如是,他們能夠在站立的姿勢入定。

 

6-3:安般念第四禪的對象是什麼?如果在第四禪已經沒有呼吸,那麼還有禪相嗎?

 

6-3:雖然在安般念第四禪中已經沒有入出息,但是仍然還有安般念似相。由於該安般念似相乃是依靠自然的呼吸而產生,因此還是可以稱為入出息(assasa-passasa)。《無礙解道Patisambhidamagga》的注釋以及《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的注釋都解說到這一點。

 

6-4:禪修者能否直接從安般念進入無色禪(arupa-jhana-samapatti)或轉修慈心觀?

 

6-4:不能直接從安般念第四禪修行無色禪。為什麼呢?因為無色禪中的空無邊處禪(akasanabcayatana-jhana)是透過先除去遍禪相而後產生。除去遍相之後,專注於空間(akasa),空無邊處禪的物件將會生起。當禪修者見到空間時,他必須逐漸地將空間擴大。當空間向各個方向擴展之後,遍相將會消失。禪修者必須將此空相繼續擴展到無邊宇宙,此空相是空無邊處禪的對象。接著,識無邊處禪(vibbanabca-yatana-jhana)的物件是空無邊處禪心。無所有處禪(akibcabbayatana-jhana)以空無邊處禪心的不存在為對象。非想非非想處禪(nevasabba-nasabbayatana-jhana)的物件是無所有處禪心。所以,四無色禪以遍處的第四禪及遍相為基礎。若不除去遍相,則無法進入無色禪。因此,若禪修者修行安般念達到第四禪之後,接著想進入無色禪,首先他應修行十遍達到第四禪,然後才能進入無色禪。

       如果他想從安般念第四禪轉修慈心觀(metta-bhavana),這是可以辦到的,沒有問題。他必須借著安般念第四禪的光來照見作為慈心觀對象的那個人。如果他的光不夠強,那麼可能會有一點問題,但這種情況很少見。在他達到第四禪之後,修行慈心觀會很快地成功。

 

6-5:如何才能決定或選擇自己死亡的時間?

 

6-5:如果你修行安般念達到阿羅漢道,則能準確地知道自己般涅槃的時間。《清淨道論》提到一位在行走時證入般涅槃的大長老:首先他在自己行禪(經行)的道路上畫一條線,然後告訴一起修行的朋友說:當他走回到那條線時將入般涅槃。結果完全如他所說的情況發生。對於還未證悟阿羅漢果的人,如果能修行緣起法,透視過去、現在、未來的因果關係,他們也能知道自己的壽命。但無法像剛才說到的大長老那樣準確,他們無法知道確定的日期,只能知道將死的大概時間。

       然而阿羅漢乃是依照業果法則而般涅槃或死亡,並非依照自己的意願。這裏有舍利弗尊者所誦的一首偈頌:

       ‘Nabhinandami jivitam nabhinandami maranam; kalabca patikavkhami, nibbisam  bhatako yatha.’──「我不愛生,也不愛死,只是等待般涅槃的時間,好像官府職員等待分發薪資的日子一樣。」

       「在他希望的時間死亡」稱為「決意死」(adhimutti-marana勝解死)。通常只有波羅蜜成熟的菩薩才能做到。為什麼呢?因為當他們投生於天界時,在那裏沒有履行波羅蜜的機會,他們不想浪費時間,所以有時會「決意死」,然後投生到人間,繼續修習波羅蜜善行。

 

6-6:若有一天我們會發生意外事故而死,如:飛機失事,我們的心能否在那時「離開」身體,以便不受任何身體的痛苦?如何才能辦到?在那時,禪修者能否憑藉修行的力量而無畏、自在?這需要什麼程度的禪定?

 

6-6:所需要的禪定程度是如意通(iddhividha-abhibba神變通)的程度。在那時,你可以嘗試借著此神通而逃脫危險。但是,如果你有已經成熟的惡業,那麼,神通也無法使你免除惡報。你應記住目犍連尊者的例子:他專精於神通,但是在惡業成熟的那天,他無法進入禪那。這是因為成熟之惡業力量的緣故,不是因為煩惱或五蓋。所以強盜們能將他的骨頭打碎得像米粒一般細。只有當強盜們以為他已經死亡而離開之後,他才能再進入禪那,而回復神通力。他下定決心使身體回復完整,然後來見佛陀,請求佛陀准許他入涅槃。接著他回到迦拉昔拉僧寺(Kalasila Monastery),並且在那裏入般涅槃。他那成熟的惡業先產生果報,然後其業力才會消散,而只有那時他才能回復神通力。

      如是,如果你沒有即將成熟的惡業,而且有神通,你能嘗試從空難中逃脫。但是,普通的禪那或觀智不能解救你脫離此危難。事實上,我們可以說一個人會遭遇這種意外事件的理由,通常是因為惡業已經成熟的緣故。

心無法離開身體,因為心必須依靠身體的六處之一才能生起。六處乃是:眼淨色、耳淨色、鼻淨色、舌淨色、身淨色與心所依處。這六處都在你的身體中。生在人世間,若不憑藉任何一處,心則無法生起。這是為何心不能離開身體。

然而,如果你有禪那,我們建議你在發生危險之時迅速地進入禪那。這是指你必須已經完全熟練於入禪的工夫。如果你能在那時進入禪那,該禪那善業可能會幫你脫離危險。但我們無法保證確能如此。萬一在禪那中死亡,你會投生到某一層梵天。

如果你擅長於觀禪,那麼,在危險之時你應再度修行觀禪。你應辨識行法(savkhara-dhamma)無常、苦、無我的本質。如果能在死亡發生之前徹底地修行觀禪,你可能會證悟某一種道(magga)與果(phala),而死後投生於善道。若你證悟阿羅漢果,則將進入般涅槃。然而,萬一你既沒有神通或禪那,也不能修行觀禪,你仍然能憑藉著夠強而且能導致長壽的善業而逃脫,正如摩訶迦那迦菩薩(Mahajanaka bodhisatta)的例子。

有一次摩訶迦那迦王子所乘的船沉入大海洋裏,除了他之外,其他乘客都死在海洋中。他奮力在海洋中游了七天七夜。最後,由於他過去世的善業,護海女神把他救上岸,得保不死。

 

6-7:證悟道果的聖者(ariya)不會再退為凡夫(puthujjana),這是正性決定(sammatta-niyama)的法則。得到授記的人不能放棄菩薩行,這也是正性決定的法則。但是佛陀宣稱一切法都是無常 。上述所說的正性決定法則是否符合無常的法則?

 

6-7:在此你必須瞭解什麼是法則,以及什麼是常。依照業報的法則,惡業(不善業)產生惡報,善業產生善報,這是恒常不變的法則。但這是否表示善業與惡業是常(nicca)的呢?請思考這個問題。

      如果善業是恒常的,那麼請思考這點:現在你正在聽聞佛陀所教導的《阿毗達摩》,這是聞法的善業。它是恒常的嗎?如果它是恒常的,那麼在這一生當中,你將只有這個業,沒有其他的業。你瞭解嗎?善業產生善報,惡業產生惡報,這是恒常的法則,但這並不表示業本身是恒常的。善思(kusala-cetana善的動機)與不善思(akusala-cetana不善的動機)是業。這些業一生起之後就立即消滅。這就是它們的無常本質。但是業力(能產生個別果報的潛在力量)仍然存在名色的過程當中。

假設這裏有一棵芒果樹,現在樹上沒有果實,但是終有一天它會結成果實。你可以說能產生果實的那個力量存在芒果樹中。那個力量是什麼呢?雖然我們剖析了樹葉、樹枝、樹皮與樹幹,仍然無法找到那個力量,但並不表示它不存在,因為終有一天芒果樹會產生果實。同樣地,我們並沒有說善業與惡業是恒常的;我們說業力以潛在力量的形式,存在於名色的過程中。並且有一天,當此力量成熟時,它會產生果報。

現在,讓我們來討論「正性決定」(sammatta-niyama)。我們說道果法(maggaphala-dhamma)是正性決定的法,但是我們並未說道與果是恒常的。它們也是無常的。可是,道智的力量存在於證悟道果與涅槃者的名色過程中,那個力量也稱為正性決定,它能產生一層比一層高的果位,而不能產生較低的果位,這是恒常不變的法則。在此你應當考慮到:證悟阿羅漢果是不容易的,必須付出極大的精進來修行,同時堅強的毅力也是必要的。例如:釋迦牟尼菩薩在他的最後一生中,為了證悟與一切知智(sabbabbuta-bana)相應的阿羅漢果,非常精進地苦行了六年。你可以想像那是多麼的艱難。如果經歷無數艱難而證悟阿羅漢果之後,他又再變成凡夫,那麼修行的成果何在呢?你應仔細思考這一點。

現在,我要解釋在什麼情況下,菩薩能得到授記?  ‘Manussattam livgasampatti, hetu sattharadassanam;

    pabbajja gunasampatti, adhikaro ca chandata;

      atthadhammasamodhana abhiniharo samijjhati.’

具足下列八項條件時,他能夠得到授記:

       一、Manussattam:他生為人。

       二、Livgasampatti:他生為男人。

       三、Hetu(因或根):他有充分的波羅蜜,只借著聽聞佛陀講說關於四聖諦的短偈,就足以證悟阿羅漢果。這意指:他必須曾在過去世徹底地修行觀禪,達到行舍智。

       四、Sattharadassanam(見佛):他遇見佛陀。

       五、Pabbajja(出家):他出家為隱士或比丘。

        六、Gunasampatti(成就善德):他修成八定(samapatti)與五神通(abhibbana)。

       七、Adhikaro(增上行):他具備能接受授記的充分波羅蜜。這意指:他必須曾於過去生中修行證悟一切知智的波羅蜜,因此他能夠從佛陀那裏接受授記。換句話說,他必須曾在過去佛的教化期中,播下一切知智的智慧(vijja)與正行(carana)種子。根據《耶輸陀羅譬喻經Yasodhara Apadana》,後來的悉達多太子與耶輸陀羅公主曾在數萬億尊佛面前,為釋迦牟尼佛的一切知智而發願,並在這些佛的指導下,修行所有的波羅蜜。

       八、Chandata(強烈意願):他具有想要成就一切知智的強烈意願。此意願需要多強呢?假設全世界充滿熾燃的火炭,有人告訴他說:如果他能赤腳從世界的這一端,走過熾燃的火炭,到達世界的另一端,則能成就一切知智。他必定毫不猶豫地走過那火炭。現在我請問你:你願意走過那熾燃的火炭嗎?且先不用說充滿整個世界的火炭,如果從臺灣到緬甸帕奧村的路上充滿火炭,你願意走過它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能以那樣的強烈意願證悟一切知智。菩薩願意走過熾燃的火炭,這就是要證得一切知智的強烈意願。

如果菩薩具足這八項條件,他必然會得到佛陀授記。釋迦牟尼菩薩在燃燈佛(Dipavkara Buddha)時是一位名為善慧(Sumedha)的隱士,他具足這八項條件。這就是為什麼他能得到燃燈佛如此的授記:「再過四阿僧祇(asavkhyeyya)與十萬大劫(kappa)之後,你必定會證得一切知智,而你的族姓為喬達摩(Gotama瞿曇)」。

為什麼說授記是「肯定的」呢?因為它不會改變。我們並沒有說它是恒常的。燃燈佛的名色法是無常的,善慧菩薩的名色法也是無常的,這是事實。但是,只要菩薩還未證得一切知智,其業力(尤其是他的波羅蜜)是不會消失的。燃燈佛的話(指授記)也是不會改變,不會是虛假的。如果那些話改變了,則授記就不是真的。那麼就有另一個問題產生,即:佛陀會說假話。佛陀唯有見到上述八項條件都具足時,才會給予授記。例如:當一個精通農業的人看見一棵條件良好的香蕉樹時,他能告訴你:這棵香蕉樹將在四個月後產生香蕉。為什麼呢?因為他精通農業,並且他看到香蕉樹長出的花與細葉。同理,當某人具足上述的八項條件時,佛陀看見他將能證得一切知智的果,這就是為什麼佛陀給予授記的原因。

在燃燈佛時,釋迦牟尼菩薩是善慧隱士,是一個凡夫;在最後一生證悟成佛之前,他還是一個凡夫;唯有在證悟之後他才成為釋迦牟尼佛。在證悟與一切知智相應的阿羅漢道之後,他不能改變他的阿羅漢果位,這是正性決定的法則。這裏正性決定的法則指的是:阿羅漢道的結果不能改變。這並不表示阿羅漢道是恒常的,而是指由業力產生的果報是不能改變的。這究竟指的是什麼呢?這是指阿羅漢道必然產生阿羅漢果,而且阿羅漢道將滅除所有煩惱、所有惡業與所有善業,這也是必然的。這些煩惱、惡業與善業若未被滅除,則將於般涅槃之後產生它們的果報。這種業果法則稱為正性決定,是不會改變的。因此,正性決定與授記並不違背無常的法則。

在此,我想再多作一些說明:單靠發願或嚮往並不足以證得一切知智。當菩薩接受授記時,他們必須已具足上述的八項條件。再者,單靠授記也不能產生成佛之果。即使在得到授記之後,他們仍然必須繼續修行,以圓滿三種層次的十波羅蜜:

一、 他們必須借著犧牲兒子、女兒、妻子與外在財物來履行十種普通波羅蜜(parami波羅蜜);

二、 他們必須借著犧牲自己的肢體與器官,如:眼睛、手臂等來履行十種中等波羅蜜(upaparami近波羅蜜);

三、 他們必須借著犧牲自己的生命來履行十種上等波羅蜜(paramattha-parami最上波羅蜜)。

 

總共有三十種波羅蜜,如果我們歸納它們,那麼就只有佈施(dana)、戒行(sila)與止觀修行(bhavana)。這些是上等的善業,菩薩必須借著犧牲有生命與無生命的財物、自己的肢體乃至自己的生命,來完成這些, 善業。如果你相信自己是菩薩,你是否能夠或者是否願意履行這些善業呢?如果你能夠,並且你也曾經從某尊佛之處得到授記,那麼,終有一天你會證得一切知智。但是,根據上座部佛法,在同一段時間裏只能有一尊佛出現,所以現在你是不能成佛的。

再者,菩薩必須以多久的時間履行波羅蜜呢?以我們的釋迦牟尼菩薩為例,在得到授記之後,他以四阿僧祇與十萬大劫的時間履行波羅蜜,這是最短的時間。然而,在得到授記之前,我們無法確定他已經修行多長的時間。因此,你應記住單靠發願或嚮往是不足以成佛的。

 

6-8:當普通弟子(pakati-savaka)修行止觀達到緣攝受智、生滅隨觀智或行舍智之後,死後他將不會墮入四惡道(apaya)。即使由於放逸而退失他的止觀,曾經修行止觀的業力仍然存在。《聞隨行經Sotanugata Sutta》也說他將快速地證悟涅槃。那麼,為什麼禪師在六月二日回答問題的開示中說,菩薩從佛接受授記之後(即使他曾修行達到行舍智),仍然會墮入畜生道呢?在那一部經中提到這樣的內容?

 

6-8:這是因為菩薩道與普通弟子之道不同的緣故。你可以在《佛種姓經Buddhavamsa》與《行藏Cariyapitaka》裏找到有關資料。

       這兩種情況怎樣不同呢?雖然菩薩已經從佛得到授記,但是證得一切知智的波羅蜜還未成熟,他必須培育波羅蜜直到成熟。例如:釋迦牟尼菩薩得到燃燈佛授記之後,還必須以四阿僧祇與十萬大劫的時間培育波羅蜜,直到成熟為止。從得到授記到最後一生之間的時期,菩薩有時因為過去所造的惡業而投生於惡道。那時,他還不能滅除那些惡業的業力,所以當業力成熟之時,無可避免地,他必須遭受果報,這是不變的法則。

       但是,對於已經達到緣攝受智、生滅隨觀智或行舍智的普通弟子而言,他們證悟道智與果智的波羅蜜已經成熟,因此他們能在接著的未來生中證悟道果、徹見涅槃,這也是不變的法則。

 

6-9:阿羅漢也能給予別人授記,這裏授記的定義是什麼?從那部經或來源可以查到這樣的資料?

 

6-9:請查閱《佛種姓經Buddhavamsa》與《譬喻經Apadana》。但唯有具備天眼通(dibba-cakkhu-abhibba),尤其是具有未來分智(anagatamsa-bana)的阿羅漢才能給予授記。他們只能見到未來的幾生或幾劫而已,無法有如佛陀般見到許多阿僧祇劫(asavkhyeyya kappa)。

 

6-10:在非想非非想處定中能否修行觀禪?在那部經或資料中能找到此答案?

 

6-10:在任何禪那中都無法修行觀禪,而非想非非想處定也是禪那。只有從禪那出定之後,禪修者才可以對禪那法(禪那的心與心所)修行觀禪,例如非想非非想處定的三十一種禪那名法。這在《中部後五十經篇各別經Anupada Sutta, Uparipannasa, Majjhima Nikaya》中提到。在這部經中,佛陀詳細解說舍利弗尊者在證悟須陀洹道果之後十五天裏的修行經驗。

       例如:舍利弗尊者進入初禪,從初禪出來之後,借著透視三十四種初禪名法的生時、住時與滅時,他逐一地辨識它們為無常、苦與無我。以此方式,他能辨識到無所有處定,這稱為各別法觀禪(anupadadhamma-vipassana):逐一地辨識行法的觀禪。但是當他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定時,他無法逐一地辨識它的禪那名法,只能整體地辨識,這稱為聚思惟觀禪(kalapa-sammasana-vipassana)。只有佛陀才能逐一地辨識非想非非想處定的禪法。即使像舍利弗尊者那樣的弟子也無法如此辨識,因為它們極端微細。

 

6-11:一個患上精神異常、幻聽、精神分裂症、腦部疾病、中風或腦神經失調的人能否修行這種法門?如果能,必須注意那些事項?

 

6-11:可以修行,但是通常不會成功,因為他們無法持續專注一段夠長的時間。這裏「夠長的時間」指的是:當定強而有力時,必須維持此定力達到數小時,以及數次靜坐。通常這種人的定力是不穩定的,這是問題的所在。若他們能在持續數次靜坐、數天乃至數月裏專注地修行,並且能夠維持定力,則他們可以成功。

波吒左囉(Patacara)是一個有名的例子。她的丈夫與兩個兒子在同一天死亡,而且父母親與兄弟也在當天喪生。她因為遭遇這些悲慘的事件而發瘋,光著身子到處逛蕩。有一天,當佛陀在舍衛城(Savatthi)祇園精舍(Jetavana)中說法時,她走了過來。她在過去生所修積的波羅蜜即將成熟。由於這個原因,以及佛陀的慈悲,她能恭敬地聆聽佛陀所教導的法。

慢慢地,她的心平靜下來,並且能夠了解法的意義。接著,她很快地成就初果須陀洹。她出家為比丘尼並繼續禪修,且能維持自己的禪定與觀智。有一天,由於禪修成熟,她成為具足五神通與四無礙解智(patisambhida-bana)的阿羅漢。在精通戒律的比丘尼當中,她排名第一。她持戒非常嚴謹,並且將律藏與注釋全部背熟。

她曾經在勝蓮華佛(Padumuttara Buddha)教化期到迦葉佛(Kassapa Buddha)教化期這段期間修行波羅蜜,尤其是在迦葉佛的教化期中。當時,她生為基毗王(King Kiki)的女兒,修行童真梵行(Komari-brahmacariya)兩萬年。童真梵行指的是遵守梵行五戒,即于普通五戒當中的不邪淫這條戒,她更進一步地遵守不淫欲戒。在長達兩萬年的時間裏,她以在家居士身份修行三學:戒行(sila)、禪定(samadhi)與智慧(pabba)。那些波羅蜜在喬達摩佛陀(Gotama Buddha即釋迦牟尼佛)的教化期中成熟了。所以,雖然曾經發瘋,她仍然能修行三學,而且成就阿羅漢果。

當這種人修行時,善知識(kalyana-mitta)是很重要的。善知識指的是:好的老師、好的朋友或一起修行的朋友。適當的醫藥與適當的食物也是重要的助緣。從以往的經驗中,我瞭解到他們大部份無法維持長時間的定力,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是瘋顛的,這可能因為他們的波羅蜜還不充分或還不成熟的緣故。

 

6-12:對於人際關係不好的人,如果成功地達到第四禪,這能否提升他與別人相處的技巧?達到禪那能否改善這樣的問題?

 

6-12:這些問題通常因為瞋怒(dosa)而產生,這是五蓋當中的一種。在禪修當中,只要禪修者尚未能去除這種態度,他就還無法達到禪那。但是,如果能去除這種態度,他不但能達到禪那,還可能證悟道果,乃至成就阿羅漢。一個有名的例子是闡陀尊者(Channa Thera)的故事:他與我們的菩薩同一天誕生于迦毗羅衛城(Kapilavatthu)淨飯王(King Suddhodana)的宮殿中,他是淨飯王一個女奴的兒子。小時候,他是菩薩悉達多太子的玩伴。這使他心中生起很大的驕慢,他總是這樣想:「這是我的國王,佛陀是我的玩伴,法是我們的法。當太子厭離世間時,是我跟隨他到阿拏摩河邊(Anoma River),沒有其他人跟隨他。舍利弗與目犍連等人都是後來才開的花……」因為這種驕慢的態度,他總是口出粗暴的言語。他不尊敬大長老,如: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等。因此沒有比丘與他建立友善的關係。佛陀在世時他無法證得禪那或道果,因為他無法去除驕慢與瞋怒。

       在般涅槃當天晚上,佛陀告訴阿難尊者對闡陀尊者執行梵罰(brahmadanda),即:所有比丘都不可以跟闡陀尊者說話,即使闡陀尊者想找他們說話亦然。當沒有人與他說話時,他的驕慢與瞋怒就漸漸消失了。這項羯磨法(savgha-kamma僧團的決議)執行於佛陀般涅槃後五個月,地點在憍賞彌(Kosambi)的瞿師多僧寺(Ghositarama)。

       之後,闡陀尊者離開瞿師多僧寺,前往貝拉那斯(Benares)附近鹿野苑的仙人住處(Isipatana)僧寺。雖然他很精進地修行,但無法成功。因此,有一天他去請求阿難尊者幫助解決他的問題。為什麼他不能成功呢?他辨識五蘊無常、苦、無我的本質,但是他不修行緣起法。因此,阿難尊者教導他修行緣起的方法,並教他《迦旃延經Kaccanagotta Sutta》。聆聽阿難尊者的說法之後,他證悟了須陀洹道。他繼續修行,並且很快地成就阿羅漢。所以,如果一個人能改變自己的惡劣性格,並且以正確的方法修行止觀,則他能證得禪那與道果。

 編者注:佛陀未曾說:「一切法都是無常」;佛陀說:「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或「諸行無常」。(法句經第二七七偈Dhammapada.

 

佛陀只說真實的言語,不會說假話。

未來分智乃是天眼通當中的第二種神通力,能見到未來世的情形。


如何培育觀智以透視涅槃
前言
 

                   

      在上次的講座裏,我簡要地解釋如何依據第五法與第一法來辨識緣起。今天,我想要跟大家討論如何繼續修行觀禪,直到證悟涅槃。

要證悟涅槃,禪修者必須逐步地培育十六種觀智(bana)。

第一種觀智是名色分別智(namarupa-pariccheda-bana)。在前面如何辨識名法與色法的講座中,我已經解說了這種觀智。

第二種觀智是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在上次的講座中,我解說如何辨識過去、現在、未來的名色法,以及如何辨識緣起,即是解說這種觀智。

培育前面這兩種觀智之後,你必須依照每一種法個別的特徵、作用、現狀與近因,再度辨識所有名法、所有色法與緣起法的每一支,借著如此辨識而完成對它們的修行。這些無法以簡短的方式來解釋,所以,如果你想知道這些細節,最好的方法是:在實際修行的時候學習它們。

現在,我要簡要地解說其餘的觀智。

思惟智
第三種觀智是思惟智(sammasana-bana),即以分組的方式覺照行法的智慧。要培育這種觀智,需要將行法分組
──分成兩組:名與色;或五組:五蘊;或十二組:十二處及十二緣起支;或十八組:十八界。然後需要覺照每一組的無常、苦、無我三相。

例如,佛陀在《無我相經Anattalakkhana Sutta》中教導以正思惟來辨識五蘊:辨識一切色、受、想、行、識為「不是我」(anicca無常)、「不是我的」(dukkha苦)、「不是我自己」(anatta無我)。佛陀解釋所謂的「一切」乃是包括:「過去、現在與未來;內與外;粗與細;劣與勝;遠與近」。

首先你再次將定力提升到第四禪。如果你是純觀行者,只修行四界分別觀達到近行定,那麼你應提升定力,直到定力之光強盛明亮。然後從辨識六門中每一門的究竟色法開始。

將色法歸類為一組,觀察它的生起與消滅,接著知見它為無常。你必須一再重複、交替地照見內外色法的無常相。辨識外在的色法時,你必須由近而遠,將覺照的範圍逐漸擴大,直到遍及無邊的宇宙。

接著依照相同的方法,觀察眾生因為色法的生滅而必須不斷承受的痛苦,然後知見它為苦。

最後觀察色法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自體,然後知見它為無我。

你必須以同樣的方法照見名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辨識六門的所有名法:這包括存在每一門心路過程(vithi)裏每一心識剎那中的心與心所,以及發生於心路過程之間的有分心。你必須一再重複、交替地照見內外名法的三相。

觀察六門的名色法之後,現在你必須先照見今世這一期生命中的色法及名法的三相,從最初的結生心到最後的死亡心。在此,同樣地,你必須逐一地照見三相,不斷重複修行。

照見今世的名色法之後,你必須也照見你曾經辨識的過去世及未來世。你必須逐一地照見過去世、現在世與未來世當中內在與外在所有名色法的三相,不斷重複修行。

如此修行時,你將快速地培育起更高的觀智,階階相續,直到證悟阿羅漢果。不然的話,你可以借著幾種練習來提升你的觀智。

四十種思惟法(Cattarisakara-anupassana)
第一種練習是知見過去、現在、未來的內外名色法無常、苦、無我的四十種思惟法。它們的巴厘文名稱都以「to」作為字尾,所以稱它們為四十個「to」。

 

無常組有十種思惟法:

1.  無常                                  aniccato                 

2.                                     palokato         

3.                          calato             

4.                                 pabhavguto    

5.  不恒                            addhuvato      

6.  變易法                              viparinamadhammato

7.  不實                                  asarakato

8.  無有                                  vibhavato

9.  死法                                  maranadhammato

10. 有為                                  savkhatato

 

苦組有二十五種思惟法:                           

1.                                        dukkhato             

2.                                        rogato

3.                                        aghato

4.                                        gandato            

5.                                        sallato

6.                                        abadhato

7.                                        upaddavato        

8.  怖畏                                  bhayato

9.                                       itito

10.                                       upasaggato

11. 非保護所                          atanato

12. 非避難所                          alenato

13. 非歸依處                          asaranato

14. 殺戮者                              vadhakato

15. 惡之根                              aghamulato

16.                                       adinavato

17. 有漏                                  sasavato

18. 魔餌                                  maramisato

19. 生法                                  jatidhammato

20. 老法                                  jaradhammato

21. 病法                                  byadhidhammato

22. 愁法                                  sokadhammato

23. 悲法                                  paridevadhammato

24. 惱法                                  upayasadhammato

25. 雜染法                              samkilesikadhammato        

                                                                                

無我組有五種思惟法:

1.  無我                                  anattato

2.                                        subbato

3.                                        parato

4.                                        rittato

5.                                        tucchato

 

運用這四十種思惟法於過去、現在、未來的內外名色法時,有些人的觀智提升到證悟阿羅漢果。

不然的話,你應該以「色七法」與「名七法」來照見名色法的三相。

色七法(Rupa-Sattaka
      
色七法是:

       一、照見這一期生命中,從投生到死亡之間的內外色法的三相。

       二、照見這一期生命中不同時期的內外色法的三相。你應將這一期生命當作一百年,接著將它分成三個時期,每個時期有三十三年。然後借著觀察每一時期的色法一生起即壞滅,而不會去到下個時期,如此來照見每一個時期的色法之三相。

接著,將這一期生命逐漸地分成更短的時期,然後以同樣的方法來照見。於是,你把這一百年的生命分成:十年為一期,總共十期;五年為一期,總共二十期;四年為一期,總共二十五期;三年為一期,總共三十三期;兩年為一期,總共五十期;一年為一期,總共一百期;四個月為一期,總共三百期;兩個月為一期,總共六百期;半個月為一期,總共兩千四百期;一天分成兩個時期;一天分成六個時期。在每一個情況裏,觀察每一時期的色法就在那一時期裏消滅,不會去到下一個時期,因此是無常、苦、無我。

再進一步縮短每一時期的時間至身體每一個動作的期間,即:每一次向前走、向後退、向前看、向旁看、彎曲手足或伸直手足的時期。然後,將每一步分成六個時期:舉起腳跟、提起腳尖、腳向前移、腳向下落、腳接觸地、腳壓於地。並且照見這一百年當中每一個時期的色法之三相。

三、照見這一百年生命中每天饑餓時與飽食時的食生色法之三相。

四、照見這一百年生命中每天熱時與冷時的時節生色法之三相。

五、在眼、耳、鼻、舌、身與意六門中生起的業生色法之三相。觀察每一門裏的色法一生起即壞滅,而不會去到其他門。以此方法來照見色法的三相。

六、照見這一百年生命中每天快樂時與悲傷時的色法之三相。

七、照見非有情(無生命)的色法之三相。那即是沒有六根任何一者的色法,如:鐵、銅、不銹鋼、金、銀、珍珠、寶玉、螺貝、大理石、珊瑚、泥土、岩石、水泥、與植物。這類色法只存在外界。

上述即是色七法。

名七法(Arupa-Sattaka非色七法)
在修行名七法時,你應照見修行色七法的觀禪心的三相。這是指:在每一法裏,你照見的對象是觀禪心。你以隨後生起的觀禪心來照見它。名七法是:

一、整體地照見色七法中所有色法的三相,然後照見緣取色七法為物件的觀禪心之三相。這是指你以觀禪心照見色七法中所有色法為無常之後,接著也應照見該觀禪心本身為無常、苦、無我。

對於照見色七法中所有色法為苦及無我的觀禪心,也應以隨後生起的觀禪心照見它們的三相。

二、照見色七法每一法裏的色法之三相,然後照見緣取每一組色法為物件的觀禪心之三相。這是指你以觀禪心照見色七法其中一法的色法為無常之後,接著也應照見該觀禪心本身為無常、苦、無我。對於照見色七法每一法裏的色法為苦及無我的觀禪心,也應以隨後生起的觀禪心照見它們的三相。

三、再次照見色七法每一法裏的色法之三相,然後連續四次以隨後生起的觀禪心照見之前生起的觀禪心之三相。這是指當你以觀禪心照見色七法中任何一法的色法為無常、苦、無我時,立刻照見那觀禪心本身為無常、苦、無我。接著,以第三個觀禪心照見第二個觀禪心;以第四個觀禪心照見第三個觀禪心;以第五個觀禪心照見第四個觀禪心為無常、苦、無我。

四、這與第三法相似;差別在於:繼續修行直到以第十一個觀禪心照見第十個觀禪心為無常、苦、無我。

五、特別針對去除邪見地照見名法的三相。照見緣取色七法的觀禪心,同時增強無我的思惟,以便去除邪見──尤其是我見。

六、特別針對去除驕慢地照見名法的三相。照見緣取色七法的觀禪心,同時增強無常的思惟,以便去除驕慢。

七、特別針對斷除貪愛地照見名法的三相。照見緣取色七法的觀禪心,同時增強苦的思惟,以便斷除貪愛。

 

借著修行色七法與名七法,你將透徹地照見名色。

我已解說如何以分組的方法培育透視行法的觀智;現在我要解說如何培育透視行法生滅的觀智。

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Bana
生滅隨觀智由兩種觀智構成:透視行法的因緣生滅(paccayato-udayabbaya)之觀智,以及透視行法的剎那生滅(khanato-udayabbaya)之觀智。行法包括了過去、現在、未來內在與外在的名色、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聖諦及十二緣起支。

照見因緣生滅應以之前我已經解釋過的緣起第五法及第一法來修行。例如照見無明等過去世的五因如何造成今世五蘊生起;照見于未來世證悟阿羅漢道時,無明等的息滅,以及最後般涅槃時五蘊的息滅。

照見剎那生滅是你必須照見每一心識剎那中五蘊的生滅。這包括結生心(patisandhi-citta)、有分心(bhavavga)、死亡心(cuti-citta)生起與息滅時的五蘊。(結生心、有分心與死亡心稱為離心路過程心vithi-mutta-citta);也包括六門心路過程(vithi)裏,每一心識剎那中的五蘊。

培育此觀智的方法有兩種:簡略法及詳盡法。

簡略法
若要修行簡略法,你應逐一地只照見下列諸法剎那生滅的本質: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名色、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聖諦與十二因緣。你應知見它們的剎那生滅,並照見它們的三相。

詳盡法
詳盡法分為三個階段來修行。首先,你只照見諸行法的因緣生及剎那生,然後只照見它們的因緣滅及剎那滅,最後再照見它們的因緣生滅及剎那生滅兩者。

 

生起的觀法(Samudayadhammanupassi隨觀集法)

 

開始修行詳盡法時,你應一再地只照見行法的因緣生起,以及它們剎那生起。

以色法為例,依照前面講述過的緣起第五法來辨識色法的因緣生。再次看向過去直到你前世臨死的那一刻,照見引起今世業生色法的過去五因。逐一地照見無明、愛、取、行及業每一因的生起導致業生色生起。

       然後,你應只照見業生色法的剎那生起。

       然後你必須逐一地照見心生、時節生與食生色法的因緣生及剎那生。你照見心造成心生色法生起;時節造成時節生色法生起;食素造成食生色法生起。

       在每一項裏,你也都照見其色法的剎那生。

       然後,你必須以相同的方法照見名法的因緣生與剎那生。然而,要列舉細節必須耗費相當長的時間,因此我將省略它們,而在每一個例子裏只解說色法的細節。

 

息滅的觀法(Vayadhammanupassi隨觀滅法)

 

照見名色法的因緣生與剎那生之後,接著應一再地只照見它們的因緣滅及剎那滅。

在照見色法時,依據緣起第五法來觀色法的因緣滅:看向未來,直到你證悟阿羅漢果的那一世。當你證悟阿羅漢道果(arahattamagga and arahattaphala)時,所有的煩惱都息滅了。而在那一世結束之時,所有的行法都息滅了。這是直接照見你的般涅槃,從那時起不再有新的名法或色法生起。逐一地照見無明、愛、取、行及業每一因的息滅導致業生色息滅。

       如此照見業生色法的因緣滅之後,你應只照見該色法的剎那息滅。

       然後你必須逐一地照見心生、時節生與食生色法的剎那滅及因緣滅。你照見心的息滅造成心生色法的息滅;時節的息滅造成時節生色法的息滅;食素的息滅造成食生色法的息滅。在每一項裏,你也都照見其色法的剎那滅。

       然後你必須照見名法的因緣滅與剎那滅。

 

生起與息滅的觀法(Samudayavayadhammanupassi

隨觀集滅法)

 

       照見名色法的因緣滅與剎那滅之後,接著你應一再地照見它們的生與滅兩者。這需要同時照見它們的因緣生與因緣滅,然後照見它們的剎那生與剎那滅。每一次都以三個步驟照見:一、因生起導致果生起;二、因息滅導致果息滅;三、因果兩者剎那生滅的無常本質。

       以色法為例,你應逐一地照見無明、愛、取、行及業每一因的生起導致業生色生起,然後照見每一因息滅導致業生色息滅,最後再照見因果兩者剎那生滅的無常本質。

       同樣地,你應逐一地照見心、時節及食物這三因各別導致心生、時節生及食生色法生起,然後照見因息滅導致果息滅,最後再照見因果兩者剎那生滅的無常本質。

       這就是照見色法的因緣生滅與剎那生滅的方法。

       之後,你必須照見名法的因緣生滅與剎那生滅。

因此,以我剛才概括解說的方法,你應照見五蘊的因緣生滅與剎那生滅,以及照見它們的無常、苦、無我三相。你應如此照見過去、現在、未來的內在五蘊及外在五蘊。

如此照見五蘊之後,你必須用緣起第一法來培育此觀智。在此,當你辨識行法的因緣生時,只須以順行的次第,照見十二因緣的每一支:

「無明造成行,行造成識,識造成名色,名色造成六處,六處造成觸,觸造成受,受造成愛,愛造成取,取造成業有,業有造成生,生造成老、死、愁、悲、苦、憂、惱。」(《中部》)

要辨識在阿羅漢以及最後般涅槃時行法的因緣滅,你應以順行的次第,照見十二因緣的每一支:

「無明滅盡無餘所以行滅,行滅所以識滅,識滅所以名色滅,名色滅所以六處滅,六處滅所以觸滅,觸滅所以受滅,受滅所以愛滅,愛滅所以取滅,取滅所以業有滅,業有滅所以生滅,生滅所以老、死、愁、悲、苦、憂、惱滅。」(《中部》)

像前面那樣,你先辨識行法的因緣生與因緣滅及剎那生與剎那滅,然後結合這兩種方法。例如:辨識無明時,你照見:無明造成行;無明滅盡無餘所以行滅。無明是無常的;行是無常的。

其他的緣起支也以同樣的方法來辨識。你必須如此辨識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內在與外在十二緣起支。

這是對生滅隨觀智的修法非常簡要的概論。

十種觀的染(Dasa-Upakkilesa十種隨煩惱)
就在這個階段,當你運用這些方法時,你的觀智會愈來愈強,於是觀禪的十種污染可能會發生。

這十種污染是:光明(obhasa)、智(bana)、喜(piti)、輕安(passaddhi)、樂(sukha)、勝解(adhimokkha)、策勵(paggaha)、現起(upatthana)、舍(upekkha)、欲(nikanti)。這十種之中,只有光明與欲這兩種本身不是善心所,其餘八種都是善心所,它們本身不是污染。然而,如果禪修者執著它們,它們將變成不善心的物件。當你經驗到這十種污染當中的任何一種時,你必須照見它們是無常、苦、無我,以便自己能克服可能因這些境界而生起的貪著與欲望,而能繼續向前進步。

壞滅隨觀智(Bhavga-Bana
培育生滅隨觀智之後,你對行法的覺觀已經堅定而且純淨,接著你必須培育壞滅隨觀智。要培育此智,你應不再注意行法的生起,而只注意行法的剎那壞滅:你既不見行法的生時,也不見行法的住時,不見個別行法的相,也不見行法的因緣;由於觀智的力量,你只見到行法壞滅。

你應照見行法的消失與壞滅為無常,然後照見行法不斷地消失與壞滅的可怕為苦,最後照見行法沒有恆常不變的實質為無我。

當你以色法為物件並照見它的壞滅時,你知道它是無常的。這種照見物件無常相的智慧稱為觀智。

不單只應該照見名色法的三相,你也應照見觀智本身的消失與壞滅為無常、苦、無我。對過去、現在與未來三世重複地修行,交替地照見內在與外在的名法、色法、因法、果法及觀智為無常、苦、無我。

其餘的觀智
繼續如此照見諸法的壞滅時,你那強而有力的觀智將會提升,而經歷其餘的觀智,即:怖畏現起智(bhaya-bana)、過患隨觀智(adinava-bana)、厭離隨觀智(nibbida-bana)、欲解脫智(mubcitukamyata-bana)、審察隨觀智(patisavkha-bana)與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由於你已徹底培育最初的五種觀智,所以後來這些觀智會很快開展出來。還有一些關於這些觀智的指導,但是我沒有足夠時間解說。

緊接在這些觀智之後,你繼續照見每一種行法的壞滅,內心存著從它們當中解脫的願望。結果你將發現所有的行法止息了,你的心直接透視,而且完全地覺知無為涅槃。

那時你獲得四聖諦的真實智慧,並且親身證悟涅槃。由於這樣的證悟,你得以去除邪見,而且心變得清淨。若繼續如此修行,你將能證悟阿羅漢果及般涅槃。

      關於觀禪的修行方法,還有許多細節,但是我將它們省略,以便使講解的內容盡可能地簡要。學習此法門最好的辦法是:在適當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禪修的課程。那麼,你就能有系統地、一步步學習上去。

要闡明任何一種究竟法的本質,必須透過四個方面來定義它:(一)、lakkhana相;特相;特徵:事物或現象的顯著性質。(二)、rasa味;作用:它所執行的明確任務或功能。(三)、paccupatthana現起;現狀:它出現時的狀態。(四)、padatthana足處;近因:它賴以生起的直接原因。(Com M Abh.3 p.29

編者注:在此的觀禪心是指辨識色法或名法為無常、苦、無我的心路過程(vithi)。

離心路過程心vithi-mutta-citta-不參與心路過程的心;發生於心路過程之外的心。(Com M Abh .8 p.122

隨煩惱upakkilesa-污染、不淨。(Ess Abh p.412


問 答(七)
7-1:想(sabba)與想蘊(sabba-khandha)之間,受(vedana)與受蘊(vedana-khandha)之間有何差別?

 

7-1:十一種想合稱為想蘊。十一種受合稱為受蘊。那十一種呢?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劣、勝、近、遠。關於它們的解釋,請參考《相應部蘊品蘊經Khandha Sutta, Khandha Vagga, Samyutta Nikaya》。

 

7-2:記憶、推理與創造屬於那一種心所?它們是五蘊的一部份,然而何以說它們是苦呢?

 

7-2:何謂記憶?如果你記得,或能辨識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究竟名色(paramattha-namarupa)以及它們的因緣,並能辨識它們為無常、苦與無我,這是正念,是與觀智相應的念。這個念與三十三種名法相應。它們合起來是四種名蘊(nama-khandha)。記得佛、法、僧以及過去所做的善行也是正念。回憶過去的行為時若產生善法,則該回憶是正念。但若是產生不善法,則該回憶不是正念,而是與不善法相應的不善想(akusala-sabba),它們也屬於四種名蘊。

       善與不善的名蘊都是無常的,因為它們一生起之後就立即消滅。它們遭受相續不斷的生滅,所以它們是苦的。

 

 

7-3:「緣取物件」屬於那一種心所?

 

7-3:所有的心(citta)與心所(cetasika)都能緣取物件,若沒有物件則它們無法生起。若沒有物件(arammana)則主體(arammanika)不能產生。主體(arammanika)指的是:能緣取物件的現象或法。換句話說,就是能認知物件的法。如果沒有物件可被它們認知,則這些認知物件的法不會生起。不同組合的心與心所緣取不同的物件。總共有八十九種心(citta)與五十二種心所(cetasika),它們都緣取自己個別的物件。例如:道果的心與心所緣取涅槃為對象;安般禪那的心與心所緣取安般似相為對象;地遍禪那的心與心所緣取地遍似相為對象;而欲界心(kamavacara-citta)則緣取善或惡、好或壞的不同物件。如果要詳細地瞭解,你必須研讀《阿毗達摩Abhidhamma》。更精確地說,你應研讀《攝阿毗達摩義論Abhidhammattha-Savgaha》的所緣(Arammana)部份。

 

7-4:為僧團工作會影響自己的修行嗎?這是否因人而異?禪修者能否不受影響,而在工作之後能夠達到某種程度的定力?

 

7-4:佛陀在許多經中呵責有下列行為的比丘:

       一、Kammaramata:耽樂於工作;

       二、Bhassaramata:耽樂於談話;

       三、Niddaramata:耽樂於睡眠;

       四、Savghanikaramata:耽樂於友伴;

       五、Indriyesu aguttadvarata:不守護諸根門;

       六、Bhojane amattabbuta:飲食不知節制;

       七、Jagariye ananuyutta:不警覺地努力修行止觀;

       八、Kusita or kosajja:怠惰于止觀的修行。

 

       因此,如果必須為僧團或為自己做某些工作,你應儘快將它做完,然後以平靜的心回到你的修行。如果過度耽樂於工作,它將成為修行的障礙。這種耽樂不能產生良好的定力,因為對修行物件強而有力的正念無法因那樣的耽樂而獲得。

 

7-5:若有人懷著邪惡的動機來求達到禪那,則達到禪那對他是否有任何利益?例如:若他將僧團的錢移來自己花用,而且不認為那種行為是錯誤的。當這種人達到第四禪時,他的心或見解會改變嗎?

 

7-5:這件事你必須將在家居士與比丘的情況分開來看。若他是比丘,違犯戒律則會障礙他證得禪那。例如:若他將僧團的錢移來作為自己私人之用,則很難達到禪那,除非他改正這項罪過(apatti)。這意味著:他必須拿與所用掉金錢同等價值的日用品來賠償僧團,然後必須對僧團或另一位比丘懺悔犯戒的罪過(apattidesana)。改正過錯之後,如果努力修行止觀,則他能證得禪那與道果。如果不改正過錯,而他真的達到禪那,那麼可能他不是真正的比丘,所以那項犯戒事實上並不是犯戒。

如果是在家居士,則情況不同。對在家人而言,戒清淨只是就禪修期間而言。儘管他們在禪修之前是邪惡的,如果在禪修當中他們能清淨自己的戒行,那麼還是能達到禪那。例如《法句經Dhammapada》的注釋中提到久壽多羅(Khujjuttara)的故事:她是優填王(King Udena)王后差摩婆帝(Queen Samavati)的婢女。優填王每天給她八錢為王后買花,但久壽多羅每天將四錢放進自己的口袋,只用其餘的四錢買花。有一天,佛陀領著僧眾到賣花者家中接受飲食供養,久壽多羅幫忙賣花者供養飲食。飯後佛陀開示佛法時,久壽多羅邊聽邊修禪而成就初果須陀洹(sotapanna)。那天,她不再將四錢放進自己的口袋,而以全部八錢買花。當她將花獻給差摩婆帝王後時,王后很訝異,因為花多出來了。那時,久壽多羅向王后承認過錯。

再者,請思惟盎崛摩羅(Avgulimala)尊者的例子:他是出名的殺人魔頭。但是出家修行之後,他清淨自己的戒行,並且精進修行,所以能證得阿羅漢果。也請考慮這項事實:在生死輪回中,每個人都做過善事與惡事;沒有不曾做過惡事的人。如果必須清淨了所有的過去惡業才能證悟道果,那麼就絕不會有人證悟道果。事實上,只要在今世沒有造下五種無間業(anantariya-kamma)的任何一者,而且在修行之時有清淨的戒行,那麼從前的惡行不能障礙他們達到禪那。

五無間業是:

一、殺害自己的母親;

二、殺害自己的父親;

三、殺害阿羅漢;

四、惡意地使佛陀流血;

五、造成僧團分裂。

 

如果今生做過這五種惡業中的任何一種,則今生無法證得禪那、道與果。例如:阿闍世王(King Ajatasattu)。阿闍世王原本有足夠的波羅蜜,能在聽聞《沙門果經Samabbaphala Sutta》之後證得初果須陀洹。但是因為他殺害父親頻婆娑羅王(King Bimbisara),這項惡業障礙他證得聖位(ariya)。

你問:達到禪那之後,他們的心或見解是否會改變?禪那可以長時間去除五蓋。這裏的長時間指的是:如果他們進入禪那一小時,則在那一小時內五蓋不會生起。但是當他們從禪那中出來之後,五蓋還是會由於不如理作意而再度生起。所以無法確定地說達到禪那之後他的心是否會改變,我們只能說當他處在禪那之中時五蓋不會生起。

也有例外的情況,如大龍大長老(Mahanaga Mahathera)。他是法施阿羅漢(Dhammadinna arahant)的老師,並且已經修行止觀超過六十年以上,但是他還是一個凡夫(puthujjana)。雖然他還是一個凡夫,但是因為強而有力的止觀禪修,在那六十年當中沒有煩惱生起,因此他以為自己已證得阿羅漢果位。但是法施阿羅漢知道老師還是凡夫,所以他間接地使老師瞭解自己還是凡夫。當大龍大長老發現自己還是凡夫時,他再度修行觀禪,並且在幾分鐘之內就證得阿羅漢果。然而這是極罕見的特例。

你也應記住另一件事:這位大長老已精通教理(pariyatti)與禪修(patipatti),而且是指導禪修的老師(kammatthanacariya業處阿奢梨),許多阿羅漢都是他的弟子,如:法施尊者。雖然他精通止觀,但是有時因為禪修經驗的相似處,他也會產生誤解。所以,如果你自認為:「我已經證得初禪……」,你應當以多日乃至多月的時間,徹底地檢查自己的禪修經驗。為什麼呢?如果是真正的禪那與真正的觀禪,那麼它們能帶給你很大的利益,因為它們能幫助你證得真正的涅槃;涅槃是上座部佛教的「淨土」。然而,若是虛假的禪那與虛假的觀禪,則不能產生這種利益。你想得到真實的利益還是虛假的利益呢?你應當問自己這個問題。

所以,我想建議你不要急著對別人說:「我已經證得初禪……」,因為可能有人不相信你。你的體驗可能是真實的,也可能如大龍大長老那般是虛假的。你必須覺察這個問題。

 

7-6:色聚與究竟色之間有何差別?

 

7-6:色聚指的是由究竟色法組成的微粒。如果禪修者能夠分析這些色聚,他將能見到究竟色。在每一粒色聚中至少有八種究竟色: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顏色、香、味與食素。某些色聚中有九種究竟色,那就是加上命根色(jivita-rupa)。某些色聚中有十種究竟色,那就是再加上性根色(bhava-rupa)或淨色(pasada-rupa)。

      色聚不是究竟色,不是觀智的對象。如果借著觀察迅速生滅的色聚為無常、苦、無我來修行觀禪,那是虛假不真的觀禪。存在每一粒色聚裏的究竟色才是觀智的物件。所以當你見到色聚時,你應分析它們,借著透視其中的究竟色來修行觀禪。

某些禪修者見到微粒(色聚)時無法分析它們,而只是借著觀察那些微粒的生滅來修行無常、苦、無我。根據佛陀教導的《阿毗達摩》,那些微粒只是概念法(pabbatti)而已;概念法不是觀智的物件。如果他們那樣修行,漸漸地那些微粒會消失,只剩下白色透明的物體。於是他們專注於那白色透明的物體,認為那就是色法的息滅。他們不瞭解如果注意白色透明體的空間(akasa),他們將能再度見到微粒。為什麼他們不瞭解呢?因為他們並未有系統地修行四界分別觀,他們也許只以一界或幾界作為對象來修行。然而由於他們的波羅蜜,所以他們能見到微粒。但是他們無法分析每一顆微粒裏的四界。然後,當那些微粒消失,只剩下白色透明體時,他們也不知道應當注意白色透明體中的空間,因此他們誤以為那是色法的息滅。

專注于那白色透明體時,有時他們的心落入有分(bhavavga)當中,而以為那就是名法的息滅。於是誤以為他們已達到名色法息滅的涅槃。事實上他們連觀禪的開始階段──名色分別智──都還未達到。

因此在修行觀禪之時,你也應記住這項事實。

7-7:當禪修者能辨識色聚與究竟色之後,他的心(citta)與見(ditthi)會改變嗎?

 

7-7:當他以觀智見到每粒色聚中的究竟色時,他的心與見已暫時改變,因為觀智能暫時地去除邪見與其他煩惱。證得聖道(ariyamagga)之後,他才能逐步完全地滅除邪見與其他煩惱。

 

7-8:禪定如何使心清淨?禪定能去除那些煩惱?

 

7-8:禪定與五蓋正好互相對立。近行定與安止定能長時間去除五蓋。如此,禪定的心是已被淨化的心,所以禪定稱為心清淨(citta-visuddhi)。

 

7-9:觀禪如何使見清淨?觀禪能去除那些煩惱?

 

7-9:在透視究竟名色、它們的因緣與它們無常、苦、無我的本質之前,禪修者會有錯誤的見解或想法,像:「這是男人、女人、母親、父親、自己……」。但是,當他清楚地透視它們時,這種錯誤的見解會暫時消失。為什麼呢?因為他見到只有究竟名色與因緣。他也見到它們一生起之後就立即消滅的無常本質;見到它們總是遭受不斷生滅壓迫的苦本質;見到名色與因緣當中沒有自我的無我本質。這就是觀智,也就是正見。正見能去除邪見,也能去除伴隨邪見而生的煩惱,如:貪愛與驕慢。當禪修者修行觀禪時,他具有正見;但是當他停止修行時,由於不如理作意的緣故,邪見會再度生起。於是他會再度認為:「這是男人、女人、母親、父親、自己……」而相應的煩惱如:貪愛、驕慢、瞋怒等,會依靠邪見再度產生。不過,當他再度修行觀禪,邪見又會消失。所以,觀智只能暫時去除邪見與其他煩惱。但是,如果達到道與果,他的道智將能逐步地完全滅除邪見與其他煩惱。

 

7-10:心(citta)與見(ditthi)之間有什麼差別?

 

7-10:心指的是心識;但是在心清淨中,它特別指近行定心與安止禪心。見指的是邪見,是一種心所,它和四種與邪見相應且以貪為根的不善心同時生起。

       邪見中的一種是我想(atta-sabba)。有兩種我想:一種是認為有男人、女人、父親、母親等。這是基於傳統承襲的邪見,我們稱它為「世間通稱我論」(loka-samabba-attavada)。另一種是認為有一個不可破壞的自我(atta)存在之見,稱為「我見」(atta-ditthi)。此外,還有認為不可破壞的我是由造物者(parama-atta最勝我)所創造的想法,這也是一種邪見,也稱為「我見」(atta-ditthi)。

       在三十一界當中沒有自我存在,只有無常、苦、無我的名色與它們的因緣;在三十一界之外也沒有自我存在。因此觀智(亦即觀禪正見vipassana-samma-ditthi)能暫時地破壞包括我見在內的邪見;而道智(亦即道正見magga-samma-ditthi)能完全地滅除邪見。至此我們已提到三種見:一、邪見;二、觀禪正見:世間(lokiya)的正見;三、道正見:出世間(lokuttara)的正見。

       在《梵網經Brahmajala Sutta》中討論到所有六十二種邪見都從我見衍生。我見也稱為身見(sakkaya-ditthi薩迦耶見;個體常住見)。身(sakkaya薩迦耶;個體)指的是五蘊;身見指的是將五蘊認定為我的一種邪見。而正見也有許多種──「禪那正見」,即:與禪支相應的禪那智慧;「名色攝受正見」(namarupa-pariggaha-samma-ditthi),即:透視究竟名色的觀智;「業果正見」(kammassakata-samma-ditthi),即:辨識因緣的智慧(paccaya-pariggaha-bana緣攝受智);「觀禪正見」,即:透視名色及其因緣無常、苦、無我本質的觀智;「道正見」與「果正見」,即:以涅槃為對象的道智與界智。所有這些正見都稱為四聖諦的正見(catusacca-samma-ditthi)。

 

7-11:禪修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修行止觀當中練習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ara)?

 

7-11:最好的如理作意是觀禪。如果能修行達到觀禪的階段,你就能真正瞭解最好的如理作意。若能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觀禪,它將產生善果,如:透視涅槃的道與果。但是,如果你尚未達到觀禪的階段,則你應思惟一切行法都是無常的(sabbe savkhara anicca諸行無常)。這也是如理作意,但是它的力量很弱,只是「第二手」(間接)的如理作意。

       你也能修行四梵住(brahmavihara),尤其是舍梵住,它是上等的如理作意,因為修行舍梵住是知見業的法則為:「sabbe satta kammassaka──「一切眾生以業為他們自己的所有物。」有時你也應思惟不如理作意所產生的惡果:由於不如理作意,許多會產生四惡道(apaya)種種苦報的不善業一連串地生起。如此瞭解即是如理作意。你應在每天的生活中練習它。

 

7-12:作意(manasikara)與修行七覺支(bojjhavga)有何差別?

 

7-12:七覺支通常是一組三十四個名法之首,而作意則是其中的一個名法。有時這三十四個名法稱為觀智,因為第三十四個名法就是觀智(pabba般若),它是這些名法當中的最主要因素。

       在此,你應瞭解三種作意:

       一、作為緣取對象基本原因的作意(arammana-                patipadaka-manasikara);

       二、作為心路過程基本原因的作意(vithi-patipadaka-           manasikara);

       三、作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javana-patipadaka-          manasikara)。

 

       (一)、作為緣取對象基本原因的作意指的是作意心所。它的作用是使物件在禪修者的心中清楚顯現。

       (二)、作為心路過程基本原因的作意是五門心路過程(pabcadvara-vithi)中的五門轉向心(pabca-dvaravajjana)。其作用是令五門心路過程能夠緣取它們個別的物件而生起。

      (三)、作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是意門心路過程(manodvara-vithi)中的意門轉向心(mano-dvaravajjana),以及五門心路過程中的確定心(votthapana)。這個作意可以是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而速行心(javana)則依靠它產生。如果它是如理作意,則對於凡夫與有學(sekkha初道至四道)而言,速行心是善的;但是對阿羅漢而言,速行心只是唯作的(kiriya作用性的)。當它是不如理作意時,速行心則是不善的;對阿羅漢而言,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

修行七覺支時,作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很重要。在每一個速行剎那中有三十四個名法,作意心所(manasikara-cetasika)就是其中的一個。因此,我想在此舉例說明:若你有系統地修行安般念,則安般似相會生起,那時有七覺支存在:其中,明記安般似相不使忘失的正念是念覺支(sati-sambojjhavga)。那時你必須注意安般似相;若沒有注意(作意),則對安般似相的正念不能生起。那個注意是作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javana-patipadaka-manasikara);此時它是如理作意。

透視安般似相的智慧是擇法覺支(dhammavicaya-sambojjhavga)。為什麼稱為「透視」呢?在修行安般念的開始階段,你無法見到安般似相。如果持續地逐步修行,當定力成熟時,你就能見到安般似相,因此我們說你透視安般似相。這是擇法覺支。

為了清楚知道安般似相而做的努力是精進覺支(viriya-sambojjhavga);對安般似相的愉悅是喜覺支(piti-sambojjhavga);專注安般似相時心與心所的平靜是輕安覺支(passaddhi-sambojjhavga);對安般似相的一心專注是定覺支(samadhi-sambojjhavga);對安般似相的平等中性是舍覺支。因此當你專注安般似相時有七覺支存在。

現在你正注意聽我的開示,不注意安般似相,因此對安般似相的七覺支就不存在。所以在你修行七覺支時,作意是非常重要的。

 

7-13:能否請禪師解釋學程圖表?如果依照這種系統修行,是否必須修行三十種以上的業處?如此做有什麼利益呢?

 

7-13:我對圖表沒有興趣。有一位元對圖表很有興趣的學校老師畫了一張圖表;這裏的圖表乃是根據那一張畫成的。對於想修行多種止禪法門的人,我才教導他們多種法門。如果他們不想修行所有法門,而只想修行一種,如:安般念,那麼我只教導一種止禪法門。當他們擁有禪那為基礎時,我教他們直接轉修觀禪,然後有系統地逐步修行上去。修行止觀的過程中,有時障礙會生起,如:貪欲(raga)、瞋恨(dosa)、散亂(vitakka)等。這些將干擾你的禪定與觀禪。下列的修行法門是去除這些障礙的最佳武器,即佛陀在《彌醯經Meghiya Sutta》當中指導的方法:‘Asubha bhavetabba ragassa pahanaya, metta bhavetabba byapadassa pahanaya, anapanassati bhavetabba vitakkupacchedaya.’──「要去除貪欲(raga),應當修行不淨觀(asubha-bhavana);要去除瞋恨(dosa),應當修行慈心觀(metta-bhavana);要截斷散亂妄想(vitakka),應當修行安般念。」

       再者,專一的心能如實地透視究竟法。在禪定的修行中,八定是非常高超與有力的,因此對於想徹底修行八定的人,我們也教導十遍禪。如果想徹底瞭解圖表,你應修行止觀達到道智與果智;那時你才能完全瞭解這張圖表。

       為什麼我對圖表沒有興趣呢?因為在一頁紙裏不足以表達整個體系。我用了三千六百頁以上的緬甸文來解說這整個禪修體系:一頁是不夠的。

 

7-14:憤恨的心能否產生許多代的時節生八法聚(utuja-ojatthamaka-kalapa),並使眼睛怒光四射呢?

 

7-14:除了結生心(patisandhi-citta)之外,所有依靠心所依處(hadaya-vatthu)生起的心都能製造心生色聚(cittaja-kalapa);這些色聚當中都有顏色(vanna)。如果該心是止禪心或與觀智相應的觀禪心,則其顏色會特別明亮。這是巴厘聖典、注釋與再注釋中所討論到的;然而當中並未提到由憤恨心製造的心生色法也能產生光。

 

7-15:辨識名色的心也包含在名色當中嗎?它是否包含于智慧之中?

 

7-15:在觀禪的所有階段中,你都能辨識到這種心,尤其是在壞滅隨觀智(bhavga-bana)的階段。正如《清淨道論》中提到的:‘Natabca banabca ubhopi vipassati.’──「我們必須對所知(nata)與能知(bana)二者修行觀禪。」「所知」指的是五蘊及它們的因緣,是必須被觀智認知的物件。而「能知」指的是觀智,它能認知五蘊及其因緣(亦即行法savkhara-dhamma)無常、苦、無我的本質。在此,觀智是智慧,是觀禪正見,它與三十三或三十二個名法同時生起;於是總共有三十四或三十三個名法。它們是名法,因為它們會趨向物件──行法的無常、苦、無我本質。

       為什麼必須辨識觀智本身為無常、苦、無我呢?因為有些禪修者會問到或想到:觀智本身是常或無常、樂或苦、我或無我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你必須辨識觀禪心路過程本身為無常、苦、無我,尤其是以觀智為首,存在每一速行剎那中的三十四個名法。再者,有些禪修者可能會執著他們的觀智,會因為能持續清楚地修行觀禪而感到驕傲。為了去除這些煩惱,你必須辨識觀智或觀禪心路過程為無常、苦、無我。

 

7-16:如何克服因長時間修行或獨住森林所產生的乏味與厭煩心?這種心是否為不善法?

 

7-16:這種心稱為懈怠(kosajja),而且通常是與貪或瞋等相應的微弱不善法。這種心由於不如理作意而產生。如果禪修者能改變不如理作意,而以如理作意取代之,那麼他的修行將能成功。為了克服懈怠心,有時你應憶念我們的釋迦牟尼菩薩能成佛乃是因為堅忍不拔的毅力;你也應憶念那些精進修行、歷經重大艱難而終於得以成就阿羅漢果的故事。若不經過奮鬥,沒有人能得到卓越的成就。尤其在修行的過程中,堅忍是必需的條件,如理作意也非常重要:你應照見行法無常、苦、無我的本質。若如此修行,終有一天你會成功的。

 

7-17:可否請禪師舉例說明不與無明(avijja)、愛(tanha)、取(upadana)相應的願望?

 

7-17:在造作善業時,如果你能修行觀禪,並且能辨識那些善業無常、苦、無我的本質,那麼無明、愛、取將不會生起。如果不能修行觀禪,則你應發以下這個願望:‘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願此善業成為證悟涅槃的助緣。」

 

7-18:如果五蘊是無我的,那麼是誰在開示佛法呢?換句話說,如果五蘊是無我的,則沒有禪師在開示佛法。因此五蘊與我之間是否有關係呢?

 

7-18:有兩種真理:一、俗諦(sammuti-sacca世俗認定的真理);二、真諦(paramattha-sacca究竟勝義的真理)。

       你必須清楚地分辨這兩種真理:依照俗諦而言,有佛陀、有禪師、有父親、有母親……;但是依照真諦而言,沒有佛陀、沒有禪師、沒有父親、沒有母親……。若有夠強的觀智,你就能透視到這點。如果用觀智來觀察佛陀,則你將見到究竟的名色或五蘊,它們是無常、苦、無我的,沒有一個我存在。同樣地,如果用觀智來觀察禪師、或父親、或母親……,你也只能見到究竟名色或五蘊,它們也是無常、苦、無我的,沒有一個我存在。換句話說,沒有佛陀、禪師、父親、母親……。這些五蘊與其因緣稱為行法,所以行法在開示行法,有時也開示涅槃,完全沒有我存在。所以我們不能說「是否有關係」。

       舉例而言,如果有人問你:「免子頭上的角是長的還是短的?」你要如何回答呢?或者有人問你:「烏龜身上的毛是黑的還是白的?」你要如何回答呢?如果你說免子的角是長的,那意味著你承認免子有角;如果你說免子的角是短的,那同樣意味著你承認免子有角。再者,如果你說烏龜的毛是黑的,那意味著你承認烏龜有毛;如果你說烏龜的毛是白的,那同樣意味著你承認烏龜有毛。同理,如果「我」根本不存在,我們無法講說「我」與五蘊之間的關係;即使佛陀也不回答這類的問題。為什麼呢?如果佛陀說五蘊與我有關係,那意味著佛陀承認有我;如果佛陀說五蘊與我沒有關係,那同樣意味著佛陀承認有我。這就是為什麼佛陀不回答這一類問題的原因。所以,我想建議你修行到觀禪的階段,那時你就能去除這種我見。

 

7-19:佛陀曾教導比丘蛇咒,誦念蛇咒與慈心觀是否相同?念咒是不是一種被引進佛教的婆羅門教傳統?

 

7-19:什麼是咒?什麼是蛇咒?我不知道咒是不是從印度教傳下來的。但是在上座部三藏中有一部守護經(paritta-sutta)稱為《蘊守護經Khandha Paritta》;佛陀教導這部守護經讓比丘們每天誦念。有一條戒(vinaya)提到:如果比丘或比丘尼每天不誦念這部守護經一遍,則他或她違犯一項輕罪。佛陀在世時,曾經有一位居住在森林的比丘因為被毒蛇咬而死亡。為了這件事,佛陀教導這部《蘊守護經》。這部經的目的與慈心觀相似,在經中提到散播慈愛給不同種類蛇或龍的方法,並且也稱念三寶、佛陀與阿羅漢的功德。今晚我將誦念這部守護經。它非常靈驗。你也可以稱它為蛇咒,名字並不重要,可以隨你喜歡而給它任何一種名字。在緬甸,有些比丘為那些被毒蛇咬傷的人念這部經,結果很有效。當他們念誦了許多遍,接著讓受害者喝下守護水之後,毒就慢慢地從受害者身上消退;通常他們都能痊癒。佛陀教導這部經乃是為了避免比丘被毒蛇咬傷。如果比丘恭敬地誦念這部經,並且散播慈愛給一切眾生,包括蛇類在內,他將不會發生危險。如果他持守戒律的話,他將不會受到傷害。

守護諸根門-當六根(六門)接觸六境(六塵)時,運用正念守護自心,不使心因為可愛的物件而生起貪著,或因可厭的對象而生起憎惡。(Com M Abh .28 p.348

證悟初果須陀洹的人就永遠不會再故意違犯五戒。

編者注:這五種業稱為「無間業」(立即業),因為它們必定會在今世成熟,並且造成來世投生到地獄。

阿奢梨acariya-教授師;指導老師。(P-E Dict p.96

上座部佛教的「淨土」-這只是一種隱喻,因為上座部佛教中並未提到任何淨土;涅槃也不是一個地方。

以下四段回答依照開示的錄音帶補入。

他們不瞭解那些微粒乃是究竟色法的聚集(色聚)。

三十一界-眾生所處的三十一個生存空間。從最低到最高的次第為: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四惡道)、人、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欲界七善道;人道之上的六層天稱為欲界六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初禪的三層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第二禪的三層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第三禪的三層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第四禪的七層天;其中後面的五層天稱為淨居天,只有三果阿那含與四果阿羅漢居住。色界共有十六層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無色界四層天)。(Ess Abh p.181

有學sekkha-尚未達到圓滿,還需要學習的人;指須陀洹道到阿羅漢道這些聖者。證得阿羅漢果的人稱為無學(asekkha),因為他們已經完成該做的事,不需要再學習。(P-E Dict p.393

唯作kiriya-這種心只執行它們的作用,不形成業力,故不會產生果報。它們既非業因,也非業之果。(Com M Abh.10 p.44

以下四段回答根據開示的錄音帶補入。

學程圖表-請參見本書後面。

三千六百頁以上的解說-帕奧禪師以緬甸文詳細解釋《阿毗達摩》,闡述三藏經典中佛陀所教導的修行體系。此巨著取名為《趣向涅槃之道Nibbanagaminipatipada》,已印成五大冊。

佛陀對其弟子及教法的期許
(佛陀誕生、成道、涅槃紀念日開示)

 

       佛陀在竹林村(beluvagama)度過他最後一次雨安居時,他生了一場嚴重的疾病。在雨安居前一天那個月圓日,佛陀因過去的業而感受到非常刺骨、難忍的背痛。

      在過去的某一生中,這位將成為釋迦牟尼佛的菩薩是位摔角者,那時他將對手摔在地上,而使對方背脊斷裂。當時機成熟時,也就是佛陀般涅槃前的十個月,這個惡業(akusala-kamma不善業)的果報現起了。此業的力量非常強猛,它的果報將一直持續到死亡才停止。這種痛苦稱為「至死方終之苦」(maranantika-vedana),唯有在死亡來臨時它才會停止。

佛陀以他的決心(adhitthana決意)來制止這病痛的生起,這不是一種普通的決心。首先,佛陀修行色七法(rupa-sattaka-vipassana)及非色七法(arupa-sattaka-vipassana)的觀禪進入阿羅漢果定(arahatta-phala-samapatti)。阿羅漢果定指:以涅槃為對象的阿羅漢果心長時間地持續生起。由於觀禪的修行強而有力,佛陀的阿羅漢果定也強而有力。從該定出來之後,佛陀立定決心:「從今日乃至般涅槃日,願此病不再生起。」因為此業的力量強,所以佛陀每天都必須發如此的決心。

這種果定稱為壽行果定(ayusavkhara-phala-samapatti)、護壽果定(ayupalaka-phala-samapatti)、或命行果定(jivitasavkhara-phala-samapatti)。壽行果定指維持壽命的果定;護壽果定指保護壽命的果定;命行果定指維持命根的果定。佛陀每天都如此修行。

雨安居後,佛陀四處游方,最後到達毗舍離(Vesali)。於毘舍佉月(vesakha)月圓日之前三個月,也就是陽曆二月的月圓日,在遮波羅塔(capala-cetiya),佛陀決定捨棄生存的意願(ayusavkhara-ossajjana舍壽行)。這是什麼意思呢?在那天,佛陀作了如此的決定:「從今日至毘舍佉月的月圓日,我將修行此果定;之後我將不再修行此果定。」這個決定稱為「捨棄生存的意願」。

那天,當眾比丘聚集在大林精舍(mahavana)的講堂時,佛陀向比丘僧團宣佈他捨棄生存的意願。佛陀對會中的諸比丘說:‘Tasmatiha bhikkhave ye te maya dhamma abhibba desita, te vo sadhukam uggahetva asevitabba bhavetabba bahulikatabba.’──「諸比丘,我已告訴你們我親身證悟的真理。在徹底學習這些教法之後,你們應該實踐它們、開發它們、勤習它們。」

佛陀只教導他親身體驗的法。在此,佛陀說明他對教法以及僧團的期許:僧眾應徹底地背誦佛陀的教法(Dhamma)。此是佛陀對教法與僧團的第一個期許。

但是單靠背誦是不夠的。佛陀指示僧眾應實踐教法。在巴厘文這叫asevitabba,翻譯為實踐,意即:我們應一再地實踐以瞭解教法。此是佛陀對教法與僧團的第二個期許。

佛陀指示僧眾要開發(bhavetabba)真理。當我們實踐教法時,成長與進步是必要。這是什麼意思呢?當我們實踐教法時,唯有善法(kusala-dhamma)出現在我們的心路過程中;它們是:戒善法(sila-kusala-dhamma)、定善法(samadhi-kusala-dhamma)及慧善法(pabba-kusala-dhamma)。這些善法必須持續不斷地生起,直到證悟阿羅漢果為止。如果佛陀的弟子(savaka)證悟阿羅漢果,他的修行(bhavana)就算完成。因此佛陀的弟子必須實踐、開發、修行,直到阿羅漢的階段。要達到阿羅漢的境界,我們必須一再地修行。所以佛陀開示bahuli-katabba(勤習),教導我們應該經常修行。這是佛陀的第三個期許。

       為什麼這些期許會出現在佛陀的心路過程中呢?‘Yathayidam brahmacariyam addhaniyam assa ciratthitikam.’──「這是為了使純淨的教法能夠確立與久住。」換句話說,這是為了維護純淨的教法,使它源遠流長。每位佛教徒都應盡力維護此正法,不使它斷失,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當努力,然而我們應如何做呢?再重複如下:

       一、我們應徹底地背誦佛陀的教法。

       二、我們應實踐教法以便透過親身體驗來瞭解佛法。      三、我們應持續修行佛陀的教法直到證悟阿羅漢果。

     

這些是每位佛教徒的責任。如果是佛教徒,就必須遵循這三項教誨修行。不遵循這三項教誨的人,只是掛名的佛教徒,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因此,今天我們應立定決心:

一、 我們將徹底地背誦佛陀的教法。

二、 我們將實踐教法以便透過親身的體驗來瞭解佛法。

三、 我們將持續修行佛陀的教法直到證悟阿羅漢果。

      

       若我們如此實行,才可說是活在佛陀的教法中。為什麼我們要如此做呢?‘Tadassa bahujanahitaya bahujanasukhaya lokanukampaya atthaya hitaya sukhaya devamanussanam.’──「這是為了大眾的安寧與和樂,基於對世界眾生的慈悲,為了天神與人類的幸福與快樂。」如果依照佛陀的教法而修行,我們將能使佛法傳遞於後世,將能教導天神及人類以下的教誨:

一、 背誦佛陀的教法。

二、 實踐佛法,以便透過親身的體驗來瞭解佛法。

三、 持續修行佛法,直到證悟阿羅漢果。

      

       如果我們如此做,諸天及人將能得到這世間的種種利益和安樂,乃至證悟涅槃。如果不將佛法牢記於心,也不修行佛法,那麼我們本身對這些法尚且不瞭解,又如何能教導天神與人類學習佛法與修行佛法呢?因此,如果我們對佛陀的教法有足夠的信心(saddha),我們佛教徒就應該嘗試將佛法牢記在心,在修行中實踐它們,開發它們直到證得阿羅漢果。

你對佛陀的教法有足夠的信心嗎?

在《沙門果經Samabbaphala Sutta》的注釋裏有一句話:‘Pasanno ca pasannakaram katum sakkhissati.’──「真正的三寶信徒能透過修行來表現他們的虔誠。」對於一個沒有虔誠表現的人,我們不能說他或她是真正的信徒。如果對佛陀的教法有真正的信心,那麼你應徹底地學習這些教法,修行它們,毫不間斷,直到證悟阿羅漢果為止。這些是佛陀般涅槃前的重要遺教;如果對佛陀有信心,我們就應遵循這些遺教修行。如果我們對自已的父母有信心,我們會聽從他們的話;同樣地,我們應聽從我們的父親──世尊佛陀的教誨。那麼,這些教法是什麼呢?它們是:

一、 四念處(cattaro satipatthana

二、 四正勤(cattaro sammappadhana

三、 四神足(cattaro iddhipada

四、 五根(pabcindriyani

五、 五力(pabca balani

六、 七覺支(satta bojjhavga

七、 八聖道分(ariyo atthavgiko maggo

     

以上總共為三十七道品(bodhipakkhiyadhamma菩提分法),在此我將簡要地加以說明。在巴厘三藏中,佛陀依照聽法者的根性,而以不同的方式教導三十七道品。總結巴厘三藏所說的教法,不外三十七道品。若加以歸納,則只有八聖道分。更精要地說,則只有戒、定、慧三學。

首先,我們必須學習戒學,以便依戒奉行;若不瞭解戒學就無法淨化自己的行為。我們必須學習止禪以控制心,使之專一;若不瞭解止禪的修行方法,那要如何培育禪定呢?若不修行禪定,我們如何能控制自己的心呢?然後,我們必須學習慧學;若不懂得慧學,我們又如何能開發智慧呢?

因此,為了淨化我們的行為,控制我們的心,以及開發我們的智慧,首先我們應將佛法牢記於心。其次我們必須實踐及開發這些法,直到證悟阿羅漢果為止。

所以,佛陀在《大般涅槃經Maha Parinibbana Sutta》中多次如此策勵弟子:‘Iti silam, iti samadhi iti pabba, silaparibhavito samadhi mahapphalo hoti mahanisamso, samadhiparibhavita pabba mahapphala hoti mahanisamsa, pabbaparibhavitam cittam sammadeva asavehi vimuccati, seyyathidam kamasava bhavasava ditthasava avijjasava.’──「這是戒行,這是禪定,這是智慧。當禪定以戒行為基礎而完全開發時,其結果是超勝的,其收穫是超勝的。當智慧以禪定為基礎而完全開發時,其結果是超勝的,其收穫是超勝的。智慧完全開發的心是徹底解脫欲漏、有漏、見漏與無明漏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心。如果能以戒為基礎,進而控制自己的心,它就會具備卓越的定力,而能透視究竟的色法。色法以色聚的形態生起,而我們的身體就是由這些色聚所構成的。專一的心能分析這些色聚、透視究竟的名法、透視名色法的因緣、透視名色法及其因緣生滅的本質。這種透視力稱為智慧,是因為以戒為基礎的定而得以開展。專一的心與智慧乃是意志力,能導致證悟涅槃,破除所有執著、煩惱與痛苦,以及從欲望之染與生死輪回中徹底解脫出來。

由此可知,禪定必須以戒行為基礎。對於在家居士而言,遵守五戒是必要的。五戒是:

一、 不殺生;

二、 不偷盜;

三、 不邪淫;

四、 不妄語;

五、 不使用酒等麻醉物品。

     

這五戒是所有在家佛教徒都必須遵守的。如果違犯五戒中的任何一戒,此人即自動失去真實在家佛教徒(upasaka優婆塞、優婆夷)的資格,他對三寶的皈依也因而失效。佛教徒也應戒除邪命(不正當的謀生方式),不應使用以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挑撥、粗語、綺語等不正當的手段取得的財物。他們也不應經營五種不道德的生意:武器買賣、人口買賣、供屠宰用牲畜的買賣、酒等麻醉物品的買賣、毒藥的買賣。

因此,戒行對所有佛教徒都非常重要,不只是為了證悟涅槃,也為了(未證悟涅槃之前)死後能投生善道。戒行不清淨的人死後不容易投生善道,因為在臨終時刻,所做過的惡行通常會出現,縈回在他的腦海。他將以這些惡行當中之一種作為心的物件,死後通常投生於四惡道中的一道受苦。

良好的戒行對現生的快樂與安寧也是重要的。若沒有清淨的戒行,一個人無法得到快樂與安寧。一個充滿惡劣性格的人自然為仇敵所圍繞;一個有許多仇敵的人無法得到任何快樂。

 所以,佛陀作了以下的開示:

       ‘Yo ca vassasatam jive, dussilo asamahito;

       Ekaham jivitam seyyo, silavantassa jhayino.’──     「一個無戒無定的人即使活到一百年,他的生命仍       然不值得稱讚,還不如只活一天而勤修戒與定。」

      

       為什麼呢?因為透過禪定而完全開發的心能產生透視涅槃(生死輪回的終點)的卓越智慧,並且能息滅所有煩惱與痛苦。

因此,我們必須以戒為基礎而修行止禪與觀禪。修行止禪與觀禪時,我們必須修行四念處:

一、 身念處(kayanupassana-satipatthana

二、 受念處(vedananupassana-satipatthana

三、 心念處(cittanupassana-satipatthana

四、 法念處(dhammanupassana-satipatthana

 

       什麼是「身」(kaya)呢?修行觀禪(vipassana)時有兩種身:色身(rupa-kaya)及名身(nama-kaya)。色身由二十八種色組成,名身由心與心所組成。換句話說,這些是五蘊(khandha):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

      至於止禪法門(samatha)的對象(例如:安般念、三十二身分、不淨觀、四界分別觀等)也稱為身。為什麼呢?因為它們也是色的組合。例如:呼吸即是一群由心產生的色聚。如果分析這些色聚,我們將發現每一色聚裏包含九種色,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顏色、香、味、食素與聲音。同樣地,骨骼也是色聚的組合。如果是一具有生命的骨骼,它共有五種色聚。當我們進一步分析這些色聚時,它們包含了四十四種色。

在身念處方面,佛陀教導兩種修行方法:止禪(samatha)與觀禪(vipassana)。佛陀在身念處中提到安般念、三十二身分、不淨觀等,所以我們修行安般念時即是在修行身念處。止禪法門皆屬於身念處。當禪修者修行止禪成功之後,他轉而修行觀禪,辨識二十八種色,那也是在修行身念處。在修行名業處(nama-kammatthana)的階段,當他辨識受時,那是受念處。當他辨識心時,那是心念處。當他辨識觸時,那是法念處。但是,只辨識受、心與觸並不足以達到觀智,還必須辨識與它們相應的其餘名法。辨識名與色之後,也必須辨識它們過去、現在、未來的因緣,這是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證得緣攝受智之後,正式達到觀禪的階段時,我們即可強調色、或受、或心、或觸。所謂「強調」並非指我們只辨識一種法而已。我們可以著重於辨識色,但也必須同時辨識名。然後,當我們辨識名時,也正是在辨識受、心及法。

我們也可以強調受。然而,單單辨識受是不夠的,我們也應當辨識與它相應的名法、依處(根)及對象(所緣);依處及對象是色法。心念處與法念處的修法也是同樣的道理。

在此,觀禪即是觀照這些色名及其因緣無常、苦、無我的本質。這些法一生起即消滅,因此它們是無常;它們受著不斷生滅的壓迫,因此它們是苦;在這些法當中並沒有一個穩定、永久、不朽的靈魂,因此它們是無我。對這些名色及其因緣無常、苦、無我本質的辨識即稱為觀禪或覺照的法門。因此,當你修行止禪與觀禪時,我們可以說你在修行四念處。

修行四念處時,你應具備充分的四正勤(四種正確的精進)。四正勤是:

一、 努力防止尚未生起的惡法生起;

二、 努力去除已生起的惡法;

三、 努力促使尚未生起的善法生起(止善法、觀善法、道善法等);

四、 努力開展已生起的善法,直到證悟阿羅漢果。

 

      如何修行呢?你必須修行四念處。當你修行時,必須具備充分的四種精進:「即使肉與血乾枯,只剩下皮、骨與腱,我也不放棄修行。」

如此精進修行時,你必須具備四神足(四如意足;成功的四項要素)。四神足是:

一、 欲(chanda):要證得涅槃的強力意願。

二、 勤(viriya):要證得涅槃的強力精進。

三、 心(citta):要證得涅槃的強力心念。

四、 觀(vimamsa):要證得涅槃的強力觀智。

 

如果有夠強的意願,我們將能達成目標;如果有夠強的意願,沒有不能達成的事。如果有夠強的精進,我們將能達成目標;如果有夠強的精進,沒有不能達成的事。如果有夠強的心念,我們將能達成目標;如果有夠強的心念,沒有不能達成的事。如果有夠強的觀智,我們將能達成目標;如果有夠強的觀智,沒有不能達成的事。

以戒行為基礎而修行止禪與觀禪時,我們也應具備五根。五根是:

一、 信(saddha):我們必須對佛陀及其教法有夠強的信心。

二、 精進(viriya):我們必須有夠強的努力。

三、 念(sati):我們對所修的物件必須保持夠強的覺察明記。

四、 定(samadhi):我們對止禪與觀禪的物件必須有夠強的專注。若修行止禪,我們必須只專注于安般念禪相、遍禪相等。若修行觀禪,我們必須只專注於名、色及其因緣等。

五、 慧(pabba):我們對止禪與觀禪的物件必須有夠強的了知。

 

這五根能控制禪修者的心,使它不偏離導向涅槃的八聖道分。若缺少其中任何一根,我們將無法控制我們的心,無法達成目標。這五根有力量能控制我們的心,使心不離開修行的物件,此力量也稱為意志力(bala)。當我們強調此意志力時,五根也稱為五力。

跟四念處一樣,七覺支(七菩提分)也非常重要。七覺支是:

一、 念(sati);

二、 擇法(dhammavicaya):即觀智;

三、 精進(viriya);

四、 喜(piti);

五、 輕安(passaddhi);

六、 定(samadhi);

七、 舍(upekkha)。

      

       此外,還有八聖道分。即:

一、 正見(samma-ditthi

二、 正思惟(samma-savkappa

三、 正語(samma-vaca

四、 正業(samma-kammanta

五、 正命(samma-ajiva

六、 正精進(samma-vayama

七、 正念(samma-sati

八、 正定(samma-samadhi

換句話說,這也就是戒(sila)、定(samadhi)、慧(pabba)三學。我們必須有系統地修行此三學。

這些法合起來是三十七道品或譯為三十七菩提分法(bodhipakkhiya-dhamma)。

佛陀期望弟子們能牢記這三十七道品,並且修行它們,直到證悟阿羅漢果。若能如此修行,我們也將能把這些法傳授給後代。這樣的話,我們以及後代的眾生都能得到這世間的種種利益和安樂,乃至證悟涅槃。

佛陀進一步說:‘Handa dani bhikkhave amantayami vo, vayadhamma savkhara appamadena sampadetha.’──「諸比丘,諸行(savkhara)皆歸於滅,因此應當精進地奮鬥。」

我們不應忘記無常的本質。由於忘記無常的本質,因此我們對自已、兒子、女兒、家庭等還存著熱切的期望。如果能瞭解無常的本質,那麼終此一生,我們都會努力脫離無常。我們不應忘記佛陀的規勸:「諸比丘,諸行皆歸於滅,因此應當精進地奮鬥。」

佛陀又說:‘Na ciram Tathagatassa parinibbanam bhavissati.  Ito tinnam masanam accayena Tathagato parinibbayissati.’──「如來般涅槃的日子已近了。再過三個月,如來即將進入般涅槃。」這說明佛陀將完全地離開世間。這些話聽來實在令人傷心。

然後佛陀又說:‘Paripakko vayo mayham, parittam mama jivitam.’──「我的年壽已盡,所剩壽命短暫。」佛陀也向阿難尊者敍述他年老的狀況:「阿難,我已朽弱、衰老、高齡、年邁。我今年已八十歲,生命已用盡。阿難,正如一輛老舊的馬車,必須費很大的艱難,才能維持它組合不散;如來的身體亦然,唯有靠忍耐支撐才能勉強維持。阿難,只有當如來不理會外在的物件,息滅某些感受,進入及住於無相的定境時,他的身體才會舒適。」

佛陀接著說:‘Pahaya vo gamissami, katam me saranamattano.’──「別離了,我將離開你們,只依靠我自已。」這說明佛陀將入般涅槃,離大家而去。他已將自己的依靠提升到阿羅漢的境界。這就是為什麼佛陀說:「因此,阿難,以自己為島嶼,以自己為依靠,不尋求外在的依靠。以佛法為你的島嶼,以佛法為你的依靠,不尋求其他的依靠。阿難,比丘應如何以自己為島嶼,以自己為依靠,不尋求外在的依靠。以佛法為他的島嶼,以佛法為他的依靠,不尋求其他的依靠呢?」

答案如下:‘Appamatta satimanto susila hotha bhikkhavo, susamahitasavkappa sacittamanurakkhatha.’──「諸比丘,勇猛精進,保持正念及清淨的戒行,以堅定的決心,守護自己的心。」因此,我們應保持正念與精進。但是,對什麼保持正念呢?我們應對四念處或名色保持正念。換句話說,對諸行保持正念。‘susila hotha bhikkhavo’意思是「諸比丘,你們應淨化自己的戒行,應學習成為具足清淨戒德的比丘。」這也就是說,我們必須修行戒的訓練,即:正語、正業、正命。

佛陀說:‘susamahitasavkappa’‘susamahita’說明我們應修行禪定的訓練,即:正精進、正念、正定。‘savkappa’意指智慧的訓練,即:正思惟及正見。

接著,‘appamatta’的意思是以觀智透視諸行無常、苦、無我的本質。‘satimanto’則說明當我們修行戒學、定學及慧學時必須有足夠的正念。

最後,佛陀說:‘Yo imasmim dhamma-vinaye appamatto vihessati, pahaya jati-samsaram dukkhassantam karissati.’──「勇猛精進追求法與律的人將能超越生死輪回,滅除一切痛苦。」因此,如果希望解脫生死輪回,我們必須遵循佛陀的教法而修行,那即是修行八聖道分。讓我們在死亡來臨之前精進地奮鬥吧。

       願一切眾生安樂。

依上座部佛教,佛陀誕生、成道、涅槃的日子都同樣在毘舍佉月(vesakhamasa)的月圓日。有人將此日翻譯為衛塞節(vesakha day)。毘舍佉月相當於陽曆的四月或五月。(P-E Dict p.650

優婆塞、優婆夷-信仰佛法的在家男居士、女居士。

皈依三寶-皈依:依靠。三寶:佛、法、僧。皈依三寶:以佛、法、僧作為依靠;這是正式成為佛教徒的表示。

若在家居士違犯五戒中的任何一戒,他或她必須重新求受五戒,然後謹慎地遵守。若再違犯,則必須再重新求受。

這是佛陀成道之前,坐在菩提樹下修行時所發的願。


無上的佈施
(禪修圓滿時開示)


  
有兩種佈施:

       一、帶來圓滿果報的佈施;

       二、不帶來任何果報的佈施。

 

       你喜歡那一種呢?請回答。

在此講座中,我想說明佛陀對其弟子(savaka)在實行佈施時的期望。你的期望與佛陀的期望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讓我們看《佈施分別經Dakkhinavibhavga Sutta》中的例子:

一時,佛陀住在釋迦國(Sakyan country)迦毗羅衛城(Kapilavatthu)的尼拘陀園(Nigrodha’s Park)。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Mahapajapatigotami大愛道)帶著一套她親手細心編織而成的新袈裟,到佛陀那兒去。禮敬佛陀之後,她坐在一邊,對佛陀說:「世尊,這套袈裟是我特地為佛陀紡紗、編織而成的,請佛陀慈悲接受它。」

佛陀告訴她:「瞿曇彌,將它供養僧團吧。當你供養僧團時,即是供養了我及僧團。」

瞿曇彌三次要求佛陀接納她的供養,而佛陀也以同樣的話回答了三次。於是,阿難尊者對佛陀說:「世尊,請接受瞿曇彌供養的新袈裟吧。瞿曇彌曾經給予佛陀很大的幫助:雖然她是您母親的妹妹,但是她是您的褓姆、是您的養母、是給您奶喝的人。當您的母親去世後,是她哺育您的。

佛陀也給予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很大的幫助:因為佛陀的緣故,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皈依佛、法、僧。因為佛陀的緣故,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用酒等導致放逸的麻醉物品。因為佛陀的緣故,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對佛、法、僧具足信心,並具備聖者(ariya)所喜愛的戒行。因為佛陀的緣故,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遠離對苦聖諦(dukkha-sacca)、集聖諦(samudaya-sacca)、滅聖諦(nirodha-sacca)與道聖諦(magga-sacca)的疑惑。由此觀之,佛陀亦給予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很大的幫助。」

佛陀回答說:「正是如此,阿難,正是如此(Evametam Ananda; evametam Ananda)。當弟子因老師的緣故而皈依佛、法、僧,此老師的恩惠是不容易報答的。此恩惠不是弟子對他虔誠禮拜、起立承迎、給予恭敬的問候、殷勤的服侍及四事供養所能報答的。

當弟子因老師的緣故而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用酒等導致放逸的麻醉物品,此老師的恩惠是不容易報答的。此恩惠不是弟子對他虔誠禮拜、起立承迎、給予恭敬的問候、殷勤的服侍及四事供養所能報答的。

當弟子因老師的緣故而對佛、法、僧具足信心,並具備聖者所喜愛的戒行,此老師的恩惠是不容易報答的。此恩惠不是弟子對他虔誠禮拜、起立承迎、給予恭敬的問候、殷勤的服侍及四事供養所能報答的。

當弟子因老師的緣故而遠離對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與道聖諦的疑惑,此老師的恩惠是不容易報答的。此恩惠不是弟子對他虔誠禮拜、起立承迎、給予恭敬的問候、殷勤的服侍及四事供養所能報答的。」

 

       在此,我要進一步地說明。如果弟子因老師的指導而瞭解四聖諦,他所得到的四聖諦觀智比他尊敬、四事供養老師的行為更有益處。如果他透過須陀洹道智(sotapatti-maggabana)及須陀洹果智(sotapatti-phala-bana)而瞭解四聖諦,那麼此觀智將幫助他脫離四惡道(apaya),此結果是絕佳的。那些疏忽于行善的眾生通常徘徊在四惡道中,四惡道如同他們的家。(Pamattassa ca nama cattaro apaya sakagehasadisa.)他們只是偶爾才到善道拜訪。所以,能夠脫離四惡道是個難得的機緣,此利益不是弟子尊敬及給予老師四事供養的行為所能相比的。其次,如果弟子透過斯陀含道智(sakadagami-maggabana)及斯陀含果智(sakadagami-phalabana)而瞭解四聖諦,他將再投生人世間一次而已。如果他透過阿那含道智(anagami-maggabana)及阿那含果智(anagami-phalabana)而瞭解四聖諦,此觀智將幫助他超越十一層欲界,他確定只會投生於梵天界,不會再回到欲界。梵天界的快樂遠超過欲界的快樂:在梵天界沒有男人、女人、兒子、女兒、家庭,那裏沒有鬥爭、吵鬧,不需要任何飲食,他們的壽命非常長,沒有人能破壞他們的快樂,他們遠離種種危險。但是,如果還未能證得阿羅漢果,他們仍然必須面對毀壞、死亡與再生。

再者,若弟子透過阿羅漢道智(arahatta-magga-bana)及阿羅漢果智(arahatta-phalabana)而瞭解四聖諦,此觀智將引導他解脫生死輪回。般涅槃後,他將住於涅槃(Nibbana),不再有任何痛苦,不再有生、老、病、死……。這些結果遠比他尊敬及給予老師四事供養更珍貴。即使弟子以高如須彌山的物品供養老師,他的供養仍然不足以報答老師的恩惠,因為解脫生死輪回或解脫生老病死是更加可貴的。

甚麼是四聖諦呢?

一、 苦諦(dukkha-sacca):苦諦指五蘊。如果弟子透過老師的指導而了知苦諦,這觀智遠比以尊敬、四事供養報答老師更珍貴。

二、 集諦(samudaya-sacca):這是苦的緣起。如果弟子透過老師的指導而了知緣起,這觀智遠比以尊敬、四事供養報答老師更珍貴。

三、 滅諦(nirodha-sacca):這是涅槃。如果弟子透過老師的指導而證悟涅槃,這證悟遠比以尊敬、四事供養報答老師更珍貴。

四、 道諦(magga-sacca):這是八聖道分,換句話說,就是觀智(vipassana-bana)與道智(maggabana)。如果弟子透過老師的指導而具足觀智與道智,這些智慧遠比以尊敬、四事供養報答老師更珍貴。因為這些智慧能使他解脫生死輪回,而尊敬與四事供養不能直接使人解脫生死輪回。不過,四事供養可以間接地作為修行止觀,證悟涅槃的助緣。

 

在此,我要更進一步地解釋。五蘊是苦諦。五蘊當中包括色蘊(rupa-khandha);色(rupa)以色聚的狀態存在。當我們分析它們時,可以透視到二十八種色法。請思考這個問題:在佛陀的教法之外,沒有其他老師能教導這些色法及它們的分類。唯有佛陀及其弟子才能辨識這些色法,並教導這些色法的分類。又五蘊當中也包括四種名蘊(nama-khandha);除了有分心(bhavavga)之外,這些名法依心路過程而生起。佛陀精確地教導在一個心識剎那中,有多少個心所(cetasika)伴隨著心(citta)同時生起,以及辨識與分類它們的方法。在佛陀的教法之外,沒有其他老師能清楚地顯示與教導這些名法,因為沒有其他老師徹底地瞭解它們。, 然而,如果佛陀的弟子依照佛陀的教導,而有系統地精進修行,他們將能清楚地辨識這些名法。這是佛教徒的絕佳良機,你不應錯過這個機會。

其次,緣起是集諦;佛陀也教導弟子如何辨識緣起。當佛弟子依照佛陀的教導而辨識緣起時,他將徹底瞭解因果之間的關係,將得到過去因產生現在果,以及現在因產生未來果的觀智,了知在過去、現在、未來這三世中沒有造物者創造任何結果,也沒有任何事物是無因而生起的。這智慧只能從佛陀的教法中得到,你也不應錯過這個良機。

再者,當弟子識別緣起時,他將見到過去世與未來世。如果他辨識許多過去世,那麼他的觀智將使他明白何種不善業使人投生惡道,以及何種善業使人投生善道。唯有佛陀的教法談到有關三十一界的道理及業果法則(業的法則)。在佛陀的教法之外,沒有其他人瞭解三十一界及造成投生於每一界的業果法則。因此你也不應錯過這個良機。

接著,如果弟子能辨識未來世的因果,他將見到名色的息滅,將徹底地明白自己的名色何時將滅,這是滅諦。唯有在佛陀的教法中才能得到這種智慧,你也不應錯過這個良機。

還有,佛陀也教導達到寂滅境界的方法,那即是止觀法門。止觀即是八聖道分:分析名色的智慧與辨識因緣的智慧是正見(samma-ditthi);透視名色息滅的智慧也是正見;透視八聖道分的智慧亦是正見。將心投入四聖諦的心理現象(尋心所)是正思惟(samma-savkappa)。以上二項屬於觀禪。要修行觀禪,我們必須依靠止禪的幫助。止禪就是正精進(samma-vayama)、正念(samma-sati)與正定(samma-samadhi)。修行止觀時,我們必須以清淨的戒行(sila)為基礎,那即是正語(samma-vaca)、正業(sammakammanta)、正命(samma-ajiva)。因此,以戒為基礎而修行止觀即是實踐八聖道分。八聖道分只能在佛陀的教法中找到,因此你也不應錯過這個良機。為什麼呢?因為四聖諦的觀智能使人解脫生死輪回。

對個人的佈施(patipuggalika-dakkhina
在這次講座一開始時所提到的《佈施分別經Dakkhinavibhavga Sutta》中,佛陀解釋十四種「對個人的佈施」(patipuggalika-dakkhina)。佛陀說:「阿難,有十四種對個人的佈施:

    佈施給佛陀,這是第一種對個人的佈施;

    佈施給辟支佛,這是第二種對個人的佈施;

    佈施給阿羅漢,這是第三種對個人的佈施;

    佈施給已進入證悟阿羅漢果之道的人,這是第四種對個人的佈施;

    佈施給阿那含(anagami 不還;三果),這是第五種對個人的佈施;

    佈施給已進入證悟阿那含果之道的人,這是第六種對個人的佈施;

    佈施給斯陀含(sakadagami一來;二果),這是第七種對個人的佈施;

    佈施給已進入證悟斯陀含果之道的人,這是第八種對個人的佈施;

    佈施給須陀洹(sotapanna入流;初果),這是第九種對個人的佈施;

    佈施給已進入證悟須陀洹果之道的人,這是第十種對個人的佈施;

    佈施給一位在佛陀的教法之外,但由於禪定的成就而解脫欲樂貪染之人,這是第十一種對個人的佈施;

    佈施給一位有道德的凡夫,這是第十二種對個人的佈施;

    佈施給一個無道德的凡夫,這是第十三種對個人的佈施;

    佈施給一隻動物,這是第十四種對個人的佈施。」

 

佛陀接著解釋這十四種佈施的利益:「以清淨心佈施給一隻動物,預計可得到一百倍的回報。」這是說:它可在一百世中產生果報。這裏的「清淨心」指:不期望受施者任何回報或幫助而做的佈施。由於對業果法則有充分的信心,因此他的善舉只是為了廣集善業而已。假如一個人喂狗時的意念是:「這是我的狗」,如此之心不是清淨心。然而,如果一個人喂鳥,如:鴿子,則他的佈施是清淨的,因為他並不期望鳥的任何回報。這同樣適用於稍後將講述到的例子。例如,假使一個人佈施日用品給比丘,希望那樣能促使自己的生意或其他商業活動成功,這不是以清淨心而做的佈施,這樣的佈施不能帶來殊勝的利益。

佛陀又解說:「以清淨心佈施給一個無道德的凡夫,預計可得到一千倍的回報;佈施給一位有道德的凡夫,預計可得到十萬倍的回報;佈施給一位不在佛陀的教法中,但由於禪定的成就而解脫欲樂貪染之人,預計可得到十萬乘十萬倍的回報;佈施給一位已進入證悟須陀洹果之道的人,其回報是無法計算、無法衡量的;更不必說佈施給須陀洹;或已進入證悟斯陀含果之道的人;或斯陀含;或已進入證悟阿那含果之道之人;或阿那含;或已進入證悟阿羅漢果之道的人;或阿羅漢;或辟支佛;或佛陀──圓滿覺悟者。」

 

這裏的佈施指:佈施足夠一餐食用的飲食。如果佈施者佈施許多次,如:多日或多月地如此佈施。其利益是無法以言語形容的。這些是對不同類個人的佈施(patipuggalika-dakkhina)。

 

對僧團的佈施(Savghika-Dana
      
然後,佛陀對阿難尊者解說:「阿難,有七種對僧團的佈施:

    佈施給以佛陀為首的比丘、比丘尼僧團,這是第一種對僧團的佈施;

    佈施給佛陀般涅槃後的比丘、比丘尼僧團,這是第二種對僧團的佈施;

    佈施給比丘僧團,這是第三種對僧團的佈施;

    佈施給比丘尼僧團,這是第四種對僧團的佈施;

    佈施時說:『請選派代表僧團的若干人數比丘、比丘尼。』這是第五種對僧團的佈施;

    佈施時說:『請選派代表僧團的若干人數比丘。』這是第六種對僧團的佈施;

    佈施時說:『請選派代表僧團的若干人數比丘尼。』這是第七種對僧團的佈施。」

 

       以上是七種對僧團的佈施。接著,佛陀拿對個人的佈施與對僧團的佈施來作比較:

       「阿難,在未來的日子裏,將有一些無道德、惡性的僧人,人們以佈施給僧團的名義來佈施給這些無道德的僧人。雖然如此,我還是要說明,佈施給僧團的功德是不可計算、不可衡量的。佈施給個人的功德絕不可能大過佈施給僧團的功德。」

 

       這說明佈施給僧團的功德大過佈施給個人的功德。如果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將袈裟佈施給僧團,其果報是無法計算與衡量的,所以佛陀鼓勵她將袈裟佈施給僧團。

佈施的淨化
      
佛陀也解釋四種佈施的淨化:

       「有四種佈施的淨化。那四種呢?即:

一、 由於佈施者而淨化的佈施,非由於受施者。

二、 由於受施者而淨化的佈施,非由於佈施者。

三、 不因佈施者與受施者而得以淨化的佈施。

四、 因佈施者與受施者雙方而得以淨化的佈施。

 

       一、什麼是由於佈施者而淨化,非由於受施者的佈施呢?在此,佈施者有道德、品性良好;而受施者無道德、品性惡劣。所以,這佈施因佈施者而淨化,不是因受施者。

       二、什麼是由於受施者而淨化,非由於佈施者的佈施呢?在此,佈施者無道德、品性惡劣;而受施者有道德、品性良好。所以,這佈施因受施者而淨化,不是因佈施者。

       三、什麼是不因佈施者與受施者而得以淨化的佈施呢?在此,佈施者無道德、品性惡劣;受施者也無道德、品性惡劣。所以,這佈施不因佈施者與受施者而得以淨化。

       四、什麼是因佈施者與受施者雙方而得以淨化的佈施呢?在此,佈施者有道德、品性良好;受施者也有道德、品性良好。所以,這佈施因佈施者與受施者雙方而得以淨化。這是四種佈施的淨化。」

      

       佛陀進一步解釋這四種佈施的淨化:

       一、在以下的情況,佈施因佈施者而淨化,不是因受施者:

1.       佈施者有良好的德行。

2.       所施之物以正當方法取得。

3.       佈施之時,佈施者有清淨無染的心,沒有任何貪愛、瞋怒等。

4.       佈施者有充分的信心,相信此業的果報是超勝的。

5.       但受施者並無道德。

 

       如果佈施者希望得到殊特的利益,那麼他必須具足前四項條件。如此,即使受施者是一個無道德的人,佈施的行為也將因佈施者而得以淨化。注釋中舉衛山達拉(Vessantara)的例子作說明:我們的菩薩在過去世生為衛山達拉國王時,將其兒子與女兒(後來的羅候羅及蓮華色Rahula and Uppalavanna)佈施給無道德、品性惡劣的朱加嘎(Jujaka)婆羅門。那次佈施是衛山達拉所行的最後一次佈施波羅蜜,當他完成這最後的波羅蜜之後,即具備證悟的因緣,只等待時機成熟而已。由於此佈施波羅蜜及其它過去的波羅蜜,他必能證得一切知智(sabbabbuta-bana)。因此,我們可以說那次佈施是他證悟的助緣,那次佈施因衛山達拉而淨化。當時衛山達拉有道德、品性良好;所施之物是以正當方法取得的;他的心清淨無染,因為他只有一個期望:證得覺悟;他對業果法則有充分的信心。所以,那次佈施因佈施者而淨化。

       二、當一個無道德的人以充滿貪愛、瞋恨等的迷惑之心,不相信業果法則,佈施非法得來之物給一位有德行的人,這種佈施將因受施者而得以淨化。注釋中舉一個漁夫的例子:一個住在斯里蘭卡迦牙尼(Kalyani)河口附近的漁夫,三次佈施食物給一位證悟阿羅漢果的大長老。臨終時,他憶念起他對大長老的佈施,天界的美好景象出現在他的腦海。臨死前他告訴親友們:「那位大長老救了我。」死後他即投生天界。在此情況下,漁夫無道德、品性惡劣;但受施者卻是有道德之人。由於受施者的緣故,此佈施被淨化了。

三、當一個無道德的人以充滿貪愛、瞋恨等的迷惑之心,不相信業果法則,佈施非法得來之物給一個無道德的人,這樣的佈施不因佈施者或受施者而淨化。注釋中提到一個獵人的例子:該獵人死後投生於餓鬼道。那時,他的妻子以他的名義佈施飲食給一個無道德、品性惡劣的比丘,但那餓鬼無法喚出「善哉(sadhu)」。為什麼呢?因為佈施者身為獵人的妻子,陪同丈夫屠殺動物,本身即無道德、無善行。此外,所施之物不是以正當方法得來,是從屠殺動物而得。再者,她的心迷惑,因為如果她有清楚的認知,就不會跟隨丈夫屠殺動物。她對業果法則沒有充分的信心,如果她對業果法則有充分的信心,她就不會殺害眾生。由於受施者也無道德、品性惡劣,所以這樣的佈施不能因佈施者或受施者而得以淨化。獵人的妻子做了三次同樣的飲食佈施,但沒有任何好的結果出現。那餓鬼叫道:「一個無道德的人偷了我的財富三次。」於是,獵人的妻子佈施飲食給一位有德行的比丘。那時,餓鬼即能喚出「善哉」,並從餓鬼道解脫出來。

在此,我想告訴各位,如果你想從佈施中得到善報,你應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 你必須有德行;

2. 你的佈施物必須以正當的方法取得;

3. 你必須有清淨無染的心;

4. 你必須對業果法則具有充分的信心。

 

再者,如果你是受施者,並且對佈施者有足夠的慈悲心,那麼你也必須有德行。如果你的德行伴隨著禪那及觀智,那是更好的。為什麼呢?因為這種佈施將為佈施者帶來極佳的果報。請留意接下來的這種佈施(第四種佈施的淨化)。

四、在以下的情況,佈施因佈施者與受施者雙方而得以淨化:

1. 佈施者有德行;

2. 所佈施之物以正當方法取得;

3. 佈施者的心清淨無染;

4. 佈施者對業果法則具有充分的信心;

5. 受施者亦有德行。

 

對於這種佈施,佛陀說「……阿難,我說這種佈施將帶來圓滿的果報。」此佈施可帶來無可計算、無可衡量的果報。如果受施者的德行伴隨著禪定、觀智或道果智,那麼這種功德是極超勝的。

在此,我要舉另一部經,這是《增支部六法集難陀母經Nandamata Sutta, Chakka Nipata, Avguttara Nikaya》:一時,佛陀住在舍衛城(Savatthi)給孤獨園(Anathapindika’s Park)裏的祇園精舍(Jetavana)。難陀(Nanda)的母親是佛陀的一位在家弟子,住在維路堪達迦(Velukandaka)。她佈施飲食,此佈施具足六項條件,而且受施者是以舍利弗與目犍連尊者為首的比丘僧團。佛陀以他的天眼看見此佈施,並告訴比丘們:「諸比丘,維路堪達迦的居士對以舍利弗與目犍連為首的比丘僧團,做了一次具足六項條件的佈施。諸比丘,什麼是具足六項條件的佈施呢?諸比丘,佈施者必須具足三項條件,而受施者也必須具足三項條件。

什麼是佈施者的三項條件呢?諸比丘,

一、 佈施前他內心歡喜;

二、 佈施時他內心滿意;

三、 佈施後他內心愉快。

 

這是佈施者的三項條件。什麼是受施者的三項條件?諸比丘,

一、受施者已斷除貪愛或正在嘗試斷除貪愛;

二、受施者已斷除瞋恨或正在嘗試斷除瞋恨;

三、受施者已斷除愚癡或正在嘗試斷除愚癡。

       這是受施者的三項條件。」

總共合起來為六項條件。如果一項佈施具足此六項條件,它將產生無量與崇高的果報。

佛陀進一步解釋:

「諸比丘,這種佈施功德之大是難以衡量的。它不是只借著說:『有這麼多善行的果報、福德的果報,由此積聚了善業,結成福樂的果報,導致投生天界,造成快樂,是眾人所期盼與喜愛的。』就可以測度。此福德善業的廣大程度真的只能以無數、無量來計算。諸比丘,譬如大海中的水難以衡量,我們不能說:『有這麼多桶的水、有幾百桶的水、有幾千桶的水、有幾十萬桶的水。』因為海水的巨量只能以無數、無量來計算。如此,諸比丘,具足六項條件的佈施其功德也是難以衡量的;這功德的廣大程度真的要以無數、無量來計算。」

 

為什麼呢?佈施者具有《佈施分別經》所說的四項條件,即:

一、 她有德行;

二、 她所佈施之物以正當的方法取得;

三、 她的心清淨無染;

四、 她對業果法則具有充分的信心。

      

       再者,她也具足《難陀母經》中所說的三項條件,即:

一、 佈施前她內心歡喜;

二、 佈施時她內心滿意;

三、 佈施後她內心愉快。

 

       這些條件對佈施者而言非常重要。不論佈施者是男或女,如果希望得到無數、無量的善報,那麼他或她應當努力具備這些條件。但是根據《佈施分別經》,受施者也必須具有德行。根據《難陀母經》受施者必須是已修行止觀達到阿羅漢果的比丘或比丘尼,或正在修行止觀以便斷除貪愛、瞋恨、愚癡的比丘或比丘尼。

       目前,在壹同寺有許多比丘、比丘尼正在修行止觀,期望徹底地斷除貪、瞋、癡,同時他們也有德行。因此,我們可以說合乎條件的受施者已經具足。而且我們相信佈施者也應是有德行的;他們的心應是清淨無染的;他們所佈施之物乃是以正當的方法取得;他們對三寶及業果法則具有充分的信心;佈施前他們感到歡喜,佈施時感到滿意,佈施後感到愉快。所以,我們可以說這兩個月來的佈施符合佛陀的期望,這些是崇高的佈施。如果佈施者期望得到未來的善報,這善業必然能達成他們的願望。為什麼呢?在《行生經Savkharupapatti Sutta》中,佛陀開示說:‘Ijjhati bhikkhave silavato cetopanidhi visuddhatta.’──「諸比丘,有德行者的願望必定會因為德行的清淨而圓滿達成。」因此,有德行者的善業能產生他所期盼的果報:

一、 如果他想成佛,他可以成佛;

二、 如果他想成為辟支佛,他可以成為辟支佛;

三、 如果他想成為上首弟子(agga-savaka),他可以成為上首弟子;

四、 如果他想成為大弟子(maha-savaka),他可以成為大弟子;

五、 如果他想成為普通弟子(pakati-savaka),他可以成為普通弟子。

 

       然而,這是當他所積聚的波羅蜜成熟時的情況;單靠祈願並不足以達成這些證悟(bodhi菩提)。再者:

一、 如果他希望死後得到人的快樂,那麼他將投生於人道,得到人的快樂;

二、 如果他希望生到天界,他將能投生於天界;

三、 如果他希望死後生到梵天,此善業能作為他投生於梵天的助緣。

 

       如何能作為助緣呢?若他的佈施具備上述那些條件,則受施者是他心中的物件,他對受施者具有充分的慈悲心。如果那時他修行慈心觀(metta-bhavana)達到禪那,死後他的慈心禪將能帶領他投生於梵天。如此,他的佈施是支持他生到梵天的強力助緣。所以,若佈施者希望死後生到梵天,他應當修行慈心觀達到慈心禪的境界。在人樂、天樂、梵樂這三種快樂之中,梵樂是最高的。沒有其他世間的快樂比得上梵天的快樂;這是三十一界中最超勝的快樂。

       這就是我在這次講座開始時提到的第一種佈施,即:帶來圓滿果報的佈施。你喜歡這種佈施嗎?如果你喜歡,那麼請聽以下出自《佈施分別經》的偈頌:

 ‘Yo vitarago vitaragesu dadati danam

       Dhammena laddham supasannacitto

       Abhisaddaham kammaphalam ularam

                    Tam ve danam amisadananamagganti.’

       「諸比丘,當一位阿羅漢以清淨無染的心,相信業果的殊勝,佈施如法取得之物給另一位阿羅漢,那麼此佈施是世間所有佈施當中最崇高的一種。」

      

       在此情況下,佈施者具備的四項條件是:

一、 佈施者是阿羅漢;

二、 所施之物以正當方法取得;

三、 他有清淨無染的心;

四、 他對業果法則具有堅強的信心。

 

       還有一項必要的條件,即:

五、 受施者也必須是阿羅漢。

 

      佛陀說這種佈施是世間佈施中最崇高的一種。他讚歎這種佈施最崇高,什麼原因呢?因為這種佈施不會產生任何果報。為什麼呢?因為佈施者已經斷除無明以及對任何生命的貪愛。無明(avijja)與貪愛(tanha)是業(行savkhara)的主要因素。在這個例子裏,業指的是善的行為,如:佈施物品給受施者。但是這個業不能產生任何果報,因為缺乏支持的因素:無明與貪愛。假使一棵樹的根被徹底破壞,它將無法結果。同樣地,阿羅漢的佈施不會產生任何結果,因為他已經徹底滅除無明與貪愛這二根。在《寶經Ratana Sutta》中,佛陀教導以下的偈頌:

 ‘Khinam puranam navam natthi sambhavam

  virattacitta’yatike bhavasmim

  te khinabija avirulhichanda

  nibbanti dhira yathayam padipo

  idampi savghe ratanam panitam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阿羅漢已竭盡所有舊的善與不善業,新的善與不善業不會在他們之中生起。他們已竭盡再生的種子,那就是:無明、貪愛與業力,他們不期盼未來的生命。他們的所有名色將如燈火在燈油與燈蕊耗盡時那般地息滅。以此真實語,願所有眾生獲得安樂,免離一切危難。」

 

這是真實語的表白。以此真實語的表白,毗舍離(Vesali)的所有人民免離了危難。毗舍離是一個遭受乾旱、饑饉、夜叉(低等的神祇)與瘟疫侵害的城市。毗舍離的居民要求佛陀幫助他們。佛陀教導他們《寶經Ratana Sutta》以便使他們免離危難。

阿羅漢的佈施最崇高,因為它不會產生任何未來的果報。如果沒有未來世,也就沒有生、老、病、死,這是最崇高的。這就是此次講座開始時提到的第二種佈施:不帶來任何果報的佈施。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因為佈施而得到善報,如:人間的快樂、天界的快樂或梵天的快樂,則痛苦仍然存在。最低限度的痛苦是他們還必須遭受生、老、病、死之苦。如果佈施者還有感官方面的貪愛,無論他們的物件有生命或無生命,那麼當這些物件毀壞或死亡時,他們將感受到哀愁、悲傷、身體的痛苦、精神的痛苦(憂)及絕望(惱)。

請考慮這個問題:如果一個佈施會帶來生、老、病、死、愁、悲、苦、憂、惱,我們能否說它是崇高的呢?也請考慮這個問題:如果一個佈施不帶來任何果報:無生、無老、無病、無死、無愁、無悲、無苦、無憂、無惱,我們能不說它是崇高的嗎?這就是為何佛陀讚歎第二種佈施最崇高的理由。現在你可能明白這次講座的含義了。在講座開始時我提到兩種佈施:

一、帶來圓滿果報的佈施;

二、不帶來任何果報的佈施。

       你喜歡那一種佈施呢?現在你知道答案了。

       但是,如果佈施者不是阿羅漢,他如何能實行第二種佈施呢?在上述的《難陀母經》中,佛陀教導實行這種佈施的兩種方法:受施者已斷除貪、瞋、癡,或正在努力斷除貪、瞋、癡。如果佈施者也正在努力斷除貪、瞋、癡,即佈施之時他修行觀禪,你可以說這種佈施也是最崇高的。也就是說,如果:

一、  他辨識自己的名色法,以及它們無常、苦、無我的本質;

二、  他辨識外在名色法無常、苦、無我的本質;尤其是受施者的名色法;

三、  他辨識佈施物的究竟色法(paramattha-rupa)無常、苦、無我的本質。

 

當他觀察佈施物當中的四界時,他能很容易地見到色聚(kalapa)。進一步分析這些色聚時,他辨識到八種色法: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顏色、香、味與食素。它們是時節生色法(utuja-rupa),由先前存在的色聚中的火界(時節)所產生,是火界的後代。再者,他應辨識這些時節生色法無常、苦、無我的本質。如果能修行這樣的觀禪,那麼在佈施時他能降伏自己的貪、瞋、癡,而且通常這樣的佈施不會產生任何果報。因此我們可以說這種佈施也是最崇高的。

      他可以在佈施之前、之後或當時修行這種觀禪,但是他的觀禪必須強而有力,至少必須達到壞滅隨觀智(bhavga-bana)才能修行這種觀禪。我們也不應錯過這個機會,這個機會只出現於佛陀的教法中。然而,你可能會問:如果我們尚未成就觀智,如何能實行這種佈施呢?那麼,我想建議你內心存著這樣的願望來實行佈施:「願此佈施成為證悟涅槃的助緣。」因為佛陀曾經多次教導以證悟涅槃的願望來行佈施。

我想重複《寶經Ratana Sutta》中的偈頌來結束今天的講座:

 ‘Khinam puranam navam natthi sambhavam

  virattacitta’yatike bhavasmim

  te khinabija avirulhichanda

  nibbanti dhira yathayam padipo

  idampi savghe ratanam panitam

             etena saccena suvatthi hotu.’

「阿羅漢已竭盡所有舊的善與不善業,新的善與不善業不會在他們之中生起。他們已竭盡再生的種子,那就是:無明、貪愛與業力,他們不期盼未來的生命。他們的所有名色將如燈火在燈油與燈蕊耗盡時那般地息滅。以此真實語,願所有眾生獲得安樂,免離一切危難。」

 

願一切眾生平安快樂。

四事供養:供養飲食、衣服(如:袈裟)、臥具(包括住處)與醫藥這四種生活必需品。

須彌山Meru-世界最高之山的名稱。(Con P-E D p.212

辟支佛paccekabuddha-獨自覺悟真理、獲得解脫的人;但無法教導世人他所覺悟的真理。(P-E Dict p.385

善哉sadhu-贊同、順從的話。當有人(通常是親友)為去世的人行善積德,並將此功德轉移(回向)給他時,若那人投生在餓鬼道,知道有人為他行善而能生起隨喜功德的善心,並且說出「善哉sadhu」,則因為此善業(口業與意業)的力量,他將能減輕痛苦或脫離餓鬼道,投生於善道。果報的強弱取決於他所生起善心(主要是善思)的強弱。若在世者為他所做的功德不純淨、力量弱,那麼他雖然內心隨順歡喜,但無法說出「善哉」;則因為善業的力量弱(只有意業),故不能產生夠強的善報。

難陀Nanda-並非悉達多太子的同父異母之弟,釋迦族王子出家的那位難陀,而是另外一位難陀。難陀母就是優陀羅(Uttara)。

即席問答篇
1:請問禪師,一般而言禪那(jhana)可分成幾種?

 

1:禪那有兩種:世間禪(lokiya-jhana)與出世間禪(lokuttara-jhana)。

世間禪乃是我們已經解釋過的初禪、第二禪、第三禪與第四禪及四無色界禪。

       至於出世間禪,當你修行觀禪達到行舍智時,你覺照名與色、因與果的無常,或苦,或無我,同時也加強辨識禪那法的三相。當你覺照初禪法的無常,或苦,或無我本質時,如果在那時證悟涅槃,則那個道智與果智稱為初禪道智與初禪果智。為什麼稱它們為初禪呢?因為那個道智與果智中具有五禪支。這是出世間禪。

如果你在覺照第二禪禪那法的無常、苦或無我本質之時證悟涅槃,則那個道智與果智稱為出世間的第二禪道智與第二禪果智,因為它們具有三種禪支:喜、樂與一境性,沒有尋與伺。

在覺照第三禪禪那法的無常、苦或無我本質時,你也能證悟涅槃。那時你的道智與果智稱為出世間的第三禪道智與果智,因為它們具有樂與一境性兩種禪支。

在覺照第四禪或無色界禪禪那法的無常、苦或無我本質時,你也能證悟涅槃。那時你的道智與果智稱為出世間的第四禪道智與果智,因為它們具有舍與一境性兩種禪支。

這些是止觀行者的情況。

至於未曾達到禪那的純觀行者,他們無法覺照禪那法為無常、苦、無我,只能覺照色法及欲界名法的無常、苦、無我。實際作為觀禪對象的色法是十八種真實色。欲界的名法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門心路過程。

純觀行者可以透過覺照這些名法或色法的無常、苦、無我本質而證悟涅槃。那時他們的道智與果智也稱為出世間的初禪道智與果智。為什麼呢?因為它們具有五禪支:尋、伺、喜、樂、一境性。

 

2:禪修者應當如何做才能去除散亂(妄想)與昏沉(瞌睡)呢?

 

2:要去除散亂,我們必須只專注於業處的物件,例如安般念物件(氣息),而不應注意其他物件,不應談話,不應想念其他事情。在行、住、坐、臥,一舉一動當中,你都必須經常練習只注意安般念物件。這是很好的方法。

       要去除昏沉睡眠,有七種方法。你記得大目犍連尊者嗎?他是佛陀的第二上首弟子。他在陽曆一月或二月的月圓日證悟初果須陀洹,並且當天在佛陀的座下出家。但是他並未與佛陀住在一起,而是前往一處森林裏精進修行。

       他徹夜不眠地精進修行七天。到了第七天,他感覺非常疲倦,乃至於禪坐時有昏沉瞌睡的情況發生。當時佛陀放射光明,並來到大目犍連尊者的地方,為他講說《居眠經Pacalayamana Sutta》。

       在《居眠經》中,佛陀教導七種去除昏沉睡眠的方法:當你專注於某一種業處(如:安般念)時,若昏沉睡眠的現象發生,你應暫時停止專注那種業處,而改專注其他種業處,如:佛隨念、慈心觀等。若如此做了仍不能去除昏沉,你應思惟曾經牢記的教法(pariyatti-dhamma)。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應完整地背誦曾經牢記的教法。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應用力拉扯耳朵,並按摩四肢。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應去洗臉、朝不同的方向遠眺、以及仰望星空。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應作光明想(alokasabba)。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應來回行走以便去除昏沉。

       當佛陀教導光明想時,由於過去生的波羅蜜,大目犍連尊者證得了神通。對於有充分波羅蜜的人,當他們證悟道智與果智時,神通也會自然產生,不需要嘗試去獲得神通。佛陀教導他進入光明定(aloka-jhana-samapatti),然後運用神通力,尤其是天眼通(dibbacakkhu-abhibbana)。當他那樣嘗試時,極明亮的光生起了。接著佛陀指示他下定決心(adhitthana)使明亮的光持續整天整夜,那時就能去除昏沉。這是最好的方法。

       但是,如果你嘗試這七種方法之後仍然無法去除昏沉,佛陀指示另一種方法:你應當小睡片刻。休息幾分鐘後再起來繼續修行。

 

3:禪修者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修行的法門呢?

 

3:這只能靠你自己抉擇,我們無法確定地說那種法門最適合你。注釋中提到可以依照個人的性格(carita性行)來決定修行法門;但是這仍然相當困難,因為大部份人具有很多種性格:許多貪愛、許多瞋恨、許多妄想……,很難決定他們究竟屬於那一種性格。最好是你親自研究各種業處,自己選擇修行法門。

       我觀察過許多禪修者,通常他們曾經在過去生修行四界分別觀或安般念。如果禪修者曾徹底地修行安般念達到禪那的階段,那麼安般念對他們而言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如果過去生他們只修行安般念到某種程度,尚未達到禪那,或未曾見到禪相,那麼他們的波羅蜜還不成熟,今生再修行安般念時必須非常努力地修行。

       如果禪修者曾在過去生中修行四界分別觀,達到色業處(rupa-kammatthana)的階段,那麼今生他們很容易就能學習與修行四界分別觀。但是,如果他們只是曾經修行,尚未達到色業處的階段,那麼今生修行時同樣很辛苦,必須非常努力。

       對於初學者而言,我也教導其他業處,如:遍禪(kasina-kammatthana),但是他們很難達到強而有力的禪定。然而,如果修成安般念或四界分別觀之後才轉修其他止禪法門,通常他們能輕易地成就所有止禪業處。

 

4:有人說:事實上五蘊不是苦,對五蘊的貪愛才是真正的苦。可否請禪師簡要地解釋這點?

 

4:它們都是苦諦(dukkha-sacca)。在《轉*輪經Dhammacakkapavattana Sutta》中佛陀說:‘Savkhittena pabcupadanakkhandha dukkha.’──「簡言之,五取蘊是苦。」。為什麼呢?因為五取蘊一直遭受生滅的壓迫。如此,我們能說它們是樂嗎?貪愛是名蘊,當然也一直遭受生滅的壓迫,所以也是苦。

 

5:當我們散播慈愛給某個人時,對方能否得到任何利益?

 

5:我們只能說:也許他的心能夠改變。除此之外,我們無法確定地說他能得到怎樣的利益。

以下是經典中所記載慈愛改變他人之心的一個事例。攎耶末羅(Roja-malla)是阿難尊者的朋友。有一次,佛陀領著眾比丘前往拘屍那羅城(Kusinara)。拘屍那羅城的末羅族人(Malla)知道此消息後,大家通過一項約定:不出來迎接佛陀的人將被罰款五百錢。當末羅族人出來迎接佛陀時,攎耶末羅也在其中。阿難尊者見到他也和大家一起迎接佛陀,感到很高興;但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對佛、法、僧根本毫無信心,只是因為怕被罰款才勉強隨大家行動。因此到達僧寺之後,阿難尊者即請求佛陀設法使攎耶末羅對佛法生起信心。佛陀經常散播慈愛給一切眾生,所以他的慈心觀非常有力。阿難尊者請求之後,佛陀就散播慈愛給攎耶末羅,然後起座,進入居處。

那時,攎耶末羅承受到佛陀的慈愛,於是他的心改變了。他來到僧寺迫切地尋找佛陀,就好像小牛尋找牠的母親一般。拜見佛陀之後,佛陀為他說法。聽法後他即證得初果須陀洹。他的心完全改變了,因此能證得初果。

另一個例子是那羅幾力(Nalagiri)大象。當那羅幾力大象遇見佛陀時,牠處在爛醉與暴怒的狀態,正要攻擊佛陀。當時佛陀散播慈愛給牠,令到牠的心立即改變了,而且還禮敬佛陀。

在這兩個例子之中,一個證得初果,另一個禮敬佛陀,我們可以說這是他們所得到的利益。

然而,如果作為接受慈愛之人的心不改變,我們就無法說他能得到任何利益,就像提婆達多(Devadatta)的例子。雖然佛陀也散播慈愛給提婆達多,但提婆達多還是嘗試殺害佛陀,破壞和合僧團,造下了許多惡業。

當提婆達多將要墮入地獄時,佛陀同樣散播慈愛給一切眾生,可是佛陀無法使他免除墮入地獄的厄運。從佛陀時代乃至現今,有許多人死後因為自己的惡業而墮落四惡道受苦,但是我們卻無法借著散播慈愛來拯救他們,那麼我們如何能說這對他們有利益呢?

所以,慈心觀的利益特別只限于禪修者自身而已。

 

6:禪修者能否以感恩心來達到禪那?

 

6:單是感恩並不能達到禪那;感恩心只是知道別人的恩惠而已。但在知道別人恩惠的同時,如果能有系統地修行慈心觀,散播慈愛給對方,那麼他能夠達到禪那。

 

7:禪修者如何才能選擇來世投生的地方?

 

7:造成投生的業是在臨終時成熟的業。更準確地說,它必須在一生當中最後的速行心剎那,即臨死速行(maranasanna-javana)的時刻成熟。它決定人死後投生到善道或惡道。如果臨死速行心是善的,則他將投生於善道;如果它是不善的,則他將投生於四惡道之一。也可把造成投生的業分為兩種,即:欲界業(kamavacara-kamma)及廣大業(mahaggata-kamma)。

       欲界業的範圍很廣,包括:佈施(dana)、持戒(sila)、在安止定之前的止禪修行(samatha-bhavana)、觀智(vipassana-bana)及所有惡業(akusala-kamma)。

       廣大業指色界禪業(rupavacara-jhana-kamma)與無色界禪業(arupavacara-jhana-kamma),總共為八種定(samapatti)之業。

       在這些業當中,廣大業是強而有力的,能防止不善的臨死速行心生起。如果一直到死亡之時禪那都還能維持穩定不退,則此禪那能使人投生於梵天界。但是如果死亡之前禪那下跌,那麼它無法造成梵天界的投生,例如提婆達多的禪那。

       另一種強而有力的業是觀智。它能夠在臨死時防止不善速行心生起,能令到禪修者投生於善道。所以若想投生善道,你應努力於達到禪那,乃至具備觀智。

       比這兩者更好的是道智(magga-bana)與果智(phala-bana),因為它們確保已證得道果的聖人永遠不墮入惡道,且能依照自己的意願與業而投生善道。這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人壽保險。

       其他善業則比較不可靠。

 

8:為什麼唯有達到慈心觀、悲心觀、喜心觀第三禪之後,禪修者才能達到舍心觀的第四禪?

 

8:由於舍心觀沒有初禪、第二禪、第三禪,只有第四禪,所以它必須獲得慈心觀、悲心觀、喜心觀的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的支持,然後才能達到其第四禪。其他業處的初禪、第二禪、第三禪不能支持舍心觀第四禪。為什麼呢?因為物件不同的緣故。例如安般禪那以安般似相為對象,地遍禪那以地遍似相為物件,但是舍心觀採取眾生為物件。而慈、悲、喜這三梵住也同樣採取眾生為物件,所以只有它們能夠支持舍心觀的第四禪。

 

9:為什麼修行慈心觀、悲心觀、喜心觀只能達到第三禪,不能達到第四禪?

9:每一種第四禪都是中性的,都與舍受(upekkha-vedana)相應。舍心觀的態度是中性的,因為它省思每個人的業屬於他自己,依照自己所造的業而承受快樂或痛苦。所以修行舍心觀能夠達到第四禪。

       然而,慈心觀接近情感的作用,懷著願其他眾生得到安樂等願望。悲心觀的態度是願其他眾生免除痛苦。喜心觀接近歡喜(pahasa),對別人的成功抱著強烈的歡喜心。這三者的態度都不是中性平等的舍(upekkha)。

       慈心禪、悲心禪及喜心禪的受是悅受(somanassa-vedana)或稱為樂受(sukha-vedana),不可能是舍受。因此修行它們不能證得第四禪,只能達到第三禪。

 

10:何謂有分(bhavavga)?

 

10:西方的學者將有分翻譯為下意識心,事實上它不是下意識心。根據《阿毗達摩》,我們稱它有分「識」,因此它仍然是意識,並非下意識。許多禪修者落入有分時說他們一無所知,因為有分識不認知現在的物件,而認知前世臨死時的物件。那物件可能是業、或業相、或趣相。通常唯有修行到緣起時,禪修者才能瞭解這種情況。

       根據《阿毗達摩》,簡單地說有兩種心:一種是心路過程心,另一種是離心路過程心。

       總共有六門心路過程。當你看見顏色、聽到聲音、嗅到氣味、嘗到滋味、觸到物體及思考或修行時,就會各別產生眼門、耳門、鼻門、舌門、身門及意門心路過程的作用。

       離心路過程心(vithimutta-citta)則有三種,即:結生心(patisandhi-citta)、有分心(bhavavga-citta即有分識)與死亡心(cuti-citta)。

       一期生命當中最初的一個有分心稱為結生心,最後一個有分心稱為死亡心。有分心又翻譯為「生命相續流」(life continuum)。為什麼呢?因為它是生命的主要成份。在結生心與死亡心之間,當無任何心路過程生起時,有分心都會生起,以便心流不會中斷,而保存了生命。

       如果想更清楚地瞭解,你應當從實際修行中去體驗它們。

 

11:要證悟涅槃必須修行觀禪。但是為何有些人在修行止禪時,會誤解止禪中的境界是涅槃呢?

      

11:因為他們缺乏常識,不徹底地瞭解什麼是觀禪,而認為觀禪只是察覺每一種身心現象。他們不瞭解究竟名法(paramattha-nama)、究竟色法(paramattha-rupa)。通常他們缺乏《阿毗達摩》方面的知識,還未真正瞭解七清淨與十六觀智。這是問題的所在。

 

12:在尚未修行其他業處達到第四禪之前,禪修者能否直接修行佛隨念(Buddhanussati-bhavana)?

 

12:可以,但不易達到近行定。舉例而言,請在內心專注地憶念以下這段稱述佛陀功德的巴厘文:‘Itipi so bhagava araham sammasambuddho vijjacarana-sampanno sugato lokavidu 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 sattha devamanussanam buddho bhagavati.’──「世尊的確是阿羅漢、正等正覺者、明行足、善逝、了知世間者、堪受教之人的無上調禦者、天人師、佛陀、世尊。」你能專注你的心嗎?通常心會四處遊散。因為我們不曾見過佛陀,只能憑藉想像來思惟佛陀的功德。

       現在我們都有呼吸,也能清楚地感受到呼吸,然而是否每個人都能完全地專注於呼吸呢?這是當下存在的物件,不是想像的物件。就某些初學者而言,對當下存在的物件尚且無法完全地專注,更何況要專注于單憑想像的物件(佛陀的功德)。

       我們未曾見過佛陀,只是從書本或師長那裏得知佛陀具足無比清淨的戒、定、慧。那麼,請以佛陀的清淨戒、定、慧為對象來專注憶念。你能否專注于佛陀的清淨戒、定、慧呢?事實上這是很難的。若沒有其他禪定的幫助,要憶念佛陀的功德實在不容易,因為我們只能依靠想像而已。

       不過,你仍然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來嘗試,只是要達到近行定不容易而已。所以,通常我們教導禪修者以其他禪那業處(jhana-kammatthana)為基礎來修行佛隨念。

 

13:為什麼修行佛隨念只能達到近行定(upacara-samadhi),不能達到安止定(appana-samadhi)?

 

13:因為佛陀的功德非常深奧,它們不是世俗諦,而是究竟法。透視究竟法的定無法強而有力,因此修行佛隨念不能達到禪那,只能達到近行定而已。

       你可以實際地修行佛隨念,嘗試看能否達到禪那。你自己能夠明白。

 

14:在佛陀的時代,佛陀教導不淨觀之後,有許多比丘自殺。現在如果我們修行不淨觀(asubha-bhavana),是否也會產生同樣的後果呢?

 

14:那些比丘之所以會自殺,乃是因為過去所做惡業已經成熟的緣故。佛陀見到那些比丘將在十五天內死亡,死後將墮入地獄。所以佛陀教導他們不淨觀的修行方法,使他們不再畏懼死亡。他們修行不淨觀,觀察身體的不淨可厭,因此不再執著於自己的身體。雖然他們自殺,但是因為已經修成不淨觀,能在不執著身體的情況下死亡,所以死後投生於天界。正因為這個理由,佛陀特別教導他們不淨觀。

       現在如果禪修者修行不淨觀,並不會造成自殺的結果。佛陀教導:‘Asubha bhavetabba ragassa pahanaya.’──「要止息貪欲,應當修行不淨觀。」不淨觀能暫時止息貪欲。例如婆耆舍大長老(Vavgisa Mahathera),由於入村托缽時看見許多可愛的物件,使得內心生起貪欲(raga)。他請教阿難尊者如何止息這些貪欲。阿難尊者教導他修行不淨觀,憶念身體的三十二個部份為不淨可厭,他如法修行之後止息了貪欲。根據《耆利摩難經Girimananda Sutta》,這種憶念身體三十二部份為不淨的修行法稱為有生命體的不淨觀(savibbanaka-asubha有識不淨觀)。

       因此,佛陀教導修行不淨觀乃是為了止息貪欲。它只是暫時的修行法門而已,不需要修行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一年、兩年等那麼長的時間。所以,修行不淨觀不會導致自殺。

      

15:四界分別觀屬於止禪或屬於觀禪?

 

15:四界分別觀是止禪的修法,也是觀禪的修法。如果有系統地修行四界分別觀,禪修者將見到淨色(透明的物質)。在破除密集之前,淨色看起來像冰塊。至此階段是止禪。

       接著,當禪修者注意淨色中的空間(akasa)時,他們將見到淨色粉碎成色聚(微粒)。如果能分析那些色聚裏的四界,此階段也是止禪,但也是觀禪的開始,是禪觀的「幼稚園」階段。所以四界分別觀是止禪,也是觀禪。

 

16:已達到第四禪的禪修者修行四界分別觀,與未達到禪那的禪修者修行四界分別觀,兩者所得到的結果是否相同?

 

16:結果相同。但是對於有充分定力的禪修者,如:達到安般念第四禪的禪修者,當他們分析色聚、辨識究竟色法、究竟名法時,很容易就能得到清晰的瞭解。為什麼呢?因為專注的心能如實地透視究竟色法、究竟名法、以及它們的因緣。然而,這是針對部份禪修者而說的,不是針對所有禪修者。

       在《須師摩經Susima Sutta》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純觀行阿羅漢,他們不修行禪那,直接有系統地從四界分別觀開始修行,然後修行觀禪達到阿羅漢果。根據《因緣經Nidana Sutta》(相應部相應-1-297-298 Samyutta Nikaya-Sam-1-297-298)的注釋,這些純觀行阿羅漢修行四界分別觀之後直接轉修觀禪,理由是想要快速地證悟涅槃。他們認為修行止禪達到禪那會延遲證悟的時間,因此他們只修行四界分別觀作為培育定力的法門。由於他們具有證悟阿羅漢果的充分波羅蜜,所以,雖然未達到禪那,他們對名色法的觀智仍然非常清晰。

 

17:一個人證悟初果須陀洹(sotapanna)或二果斯陀含(sakadagami)之後,能否在未來世成為辟支佛(paccekabuddha)或聲聞弟子(savaka)?

 

17:只能成為聲聞弟子而已。須陀洹或斯陀含能成就阿那含或阿羅漢,但不能成為辟支佛,因為必須以二阿僧祇與十萬大劫的時間積聚波羅蜜才能成為辟支佛;而須陀洹最多只會再投生七次而已。

       在《小部犀牛經Khaggavisana Sutta, Khuddaka Nikaya》中,佛陀講到二十四尊辟支佛。辟支佛只在沒有佛出世教化的時期才會出現。在佛陀的教化期中只能有聲聞弟子,沒有辟支佛。

       當菩薩悉達多太子誕生時,還有一尊辟支佛存在世間,名叫摩當伽(Matavga)。那時天神歡喜踴躍,互相傳告說:「菩薩誕生了!」辟支佛摩當伽聽到這消息之後,立刻就進入般涅槃。這是因為在佛陀的教化期中不應有任何辟支佛在世。

       如果禪修者在釋迦牟尼佛的教化期中修行未能證悟涅槃、道、果,但具有證悟辟支佛覺智(paccekabodhi-bana)的波羅蜜,則他們將在未來成就辟支佛,而不是在這期教法中證悟。例如有名的提婆達多將在未來一萬劫之後成就辟支佛,他的著名弟子阿闍世王也將在未來成為辟支佛。

 

18:經中談到不能有兩尊佛同時出現於世間。關於辟支佛呢?能否有兩尊辟支佛同時出現於世?

18:可以。正等正覺(sammasambuddha)的佛不能同時出現,但是可以有許多辟支佛同時出現於世間。

       例如:紅蓮王后(Paduma-devi)的五百個兒子都成就辟支佛。那時我們的菩薩投生為六色牙巨象,牠以各種水果供養那五百尊辟支佛;這在許多《本生經Jataka》的故事中都提到。至於兩尊佛不能同時出現乃是巴厘聖典《阿毗達摩分別論Abhidhamma Vibhavga》中所提到的。

 

19:辟支佛是否永遠為辟支佛?或者有一天他們會投生人道來成佛或成為阿羅漢?

 

19:辟支佛就是辟支佛;辟支佛那期生命是他們的最後一生。辟支佛也是阿羅漢,是獨立的阿羅漢或小佛。他們不依靠任何老師的教導就能獨自證悟四聖諦,但是無法教導別人四聖諦。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不精通世俗諦,不擅於為究竟法取名,如:觸(phassa)、受(vedana)等等。由於他們無法教導弟子四聖諦,所以稱為小佛。

 

20:當禪修者辨識名法時,是否即已具有他心通?

 

20:觀禪的領域與神通的領域是不同的。辨識外在的名法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觀禪,另一種是他心通(cetopariya-bana)。他心通指的是:能知道別人內心意念的能力。具備這種神通能夠很容易地知道別人的心。然而觀智無法辨識:「這是男人,那是女人……」,只能整體而非個別地辨識外在的名色法,所以觀智不能知道別人的心。

 

21:若禪修者不辨識色界禪那名法(rupavacara-jhana-nama-dhamma)與無色界禪那名法(arupavacara-jhana-nama-dhamma),是否能證悟阿羅漢果?

 

21:不辨識色界與無色界禪那名法,禪修者仍然能證悟阿羅漢果。唯有達到禪那的人才能辨識禪那名法。由於純觀行者(suddhavipassana-yanika)沒有禪那,所以不能辨識禪那名法。但他們能辨識究竟色法及欲界的名法,如此就足以證悟阿羅漢果。

 

22:如果禪修者達到近行定,但未達到安止定,那麼當他辨識名法時,他辨識的是色界名法(rupavacara-nama-dhamma)還是欲界名法(kamavacara-nama-dhamma)?

 

22:欲界名法而已,因為在禪那之前的所有止禪修行都是欲界法(kamavacara-dhamma)。

      例如:修行安般念時,若禪修者有系統地勤修,他將能見到安般似相(anapana-patibhaga-nimitta)。見到似相最初階段的定是遍作定(parikamma-samadhi),是欲界法。當定力愈來愈強,達到緊接在禪那之前的階段,那個定稱為近行定(upacara-samadhi),也是欲界法。

安般念的欲界定與禪那定(安止定)有什麼差別呢?雖然它們同樣以安般似相為物件,但是它們的強度不同:在一個心路過程中,近行定只能生起七次;而安止定則能持續生起無數次。修行到名業處時你就能辨識這種差別。

 

23:當禪修者辨識色界或無色界禪那法時,他處在安止定之中或之外呢?

 

23:不是處在安止定,也不是處在近行定,而是觀禪的剎那定(khanika-samadhi)。禪修者從禪那中出來之後,才能辨識禪那法。

       以安般念為例,近行定及安止定都只能以安般似相為物件,無法像觀智那樣以禪那法為物件。因此在安止定中不能修行觀禪。

 

24:當禪修者辨識禪支時,這些禪支是現在的名法還是過去的名法?

 

24:它們已經息滅,是過去的名法。因為在一個心識剎那中不能有兩個心同時生起。舉個譬喻來說:你不能這一根手指的尖端來接觸它本身,但是你可以用另一根手指來接觸它。這根手指好比是已過去的禪那法,另一根手指好比是觀智。這是它們之間的關係。

       若要辨識禪支,禪修者必須同時辨識物件與意門(manodvara)。舉安般念為例,它的物件指的是安般似相,意門指的是有分心(bhavavga)。

當沒有任何心路過程生起時,有分心即生起;當心路過程生起時,有分心即消失。在禪那法生起之前,有分心能存在;禪那法生起時,有分心即消失。當辨識禪那法的觀智生起時,禪那法即消失。觀智慧辨識在它之前的禪那法,因為它同時辨識物件與意門。禪修者從禪那出來之後先辨識有分心。當禪那的對象(如:安般似相)出現在有分意門時,他就能很輕易地辨識到禪支。

 

25:禪修者修行止禪之後,能否預先知道自己死亡的時間?能否延長自己的壽命?

 

25:預先知道死亡時間是天眼通(dibbacakkhu-abhibbana)的領域。在天眼通當中有三支,其中一支稱為未來分智(anagatamsa-bana),能夠預知未來的事情。如果你精進修行並得到天眼通,那麼你就能預先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亡。然而,如果你只修行觀禪,那麼你只能知道大概的時間而已。

       修行止禪不可能延長禪修者的壽命,因為壽命決定於個人的業。

 

26:以作為老師的立場而言,當佛陀無法教導弟子達到與自己同樣高超的境界,他難道不會感到失望嗎?

 

26:佛陀已經完全滅除憂傷,因此不會感到失望;那只是你的想像而已。佛陀完全瞭解一切眾生的境界,他只幫助眾生完成他們自己的波羅蜜而已。

       佛陀教導達到寂滅的方法,因為達到滅苦的境界非常重要。正如一切糞便都是可厭的,同樣地,一切生命都是可厭的,所以佛陀不稱讚任何生命。

       當眾生達到生死輪回的盡頭(亦即達到涅槃)之後,一切都是相同的,不再有彼此之間的差異,因為涅槃是一切有為法(savkhara-dhamma行法)的止息。那時沒有佛陀,也沒有弟子。

 

27:在進入滅盡定(nirodha-samapatti)之前必須先立定四項決心(adhitthana)。如果禪修者忘了立定第一項決心(何時將出定),那麼他是否會死在滅盡定當中,或者他仍然能夠出定?

 

27:在進入滅盡定之前,這些聖者們會經常思惟自己的壽命,這是他們的本性。若無正念,他們什麼也不能做。

       假設他們的壽命將在七天內結束,那麼他們會下定決心在七天之內(壽命結束之前)從滅盡定出來,不會在滅盡定當中死亡。滅盡定是所有名法與心生色法的停止;而死亡心(cuti-citta)是最後一個有分心,是執行死亡的心。滅盡定和死亡心不能同時發生。

 

28:目犍連尊者過去生造了什麼樣的惡業,導致他必須遭受那麼多世悲慘的果報?

 

28:在過去某一生中,他曾經為了妻子的緣故,企圖殺害自己的雙親。在那一次,他將雙親打得幾乎死去,但結果雙親未死。

       就在那次事件當中,有許多不善思(akusala-cetana)生起。一秒鐘裏有幾萬億個不善思產生。假設他以一小時的時間企圖殺害雙親,那麼就有數不盡的不善思生起。每一個不善思能產生一個惡報。於是這許多強而有力的不善思相續地產生地獄中的惡報,所以他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在地獄中受苦。

       受過地獄的惡報之後,剩餘較弱的不善思相續地在人道中結成惡報,所以他受到許多世痛苦的果報。

 

29:禪修者能否在四禪八定的某一定之中或之外與天神(deva)或梵天(brahma)溝通?

 

29:不能。如果想與他們溝通,你必須具備如意通(iddhividha-abhibbana神變通)。

 

30:純觀行者以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bana)能觀察到未來多少世呢?

 

30:在生滅隨觀智的階段,佛陀教導兩種透視緣起的方法。我想舉出其中的一部份作為例子來說明:               ‘Avijjasamudaya rupasamudayo’:因為無明生起,所以色生起。‘Tanhasamudaya rupasamudayo’:因為愛生起,所以色生起。‘Kammasamudaya rupasamudayo’:因為業力生起,所以色生起;接著你應透視那些色的生起階段。然後是‘aharasamudaya rupasamudayo’:因為食物生起,所以色生起。總共是五種生起智(samudaya-bana)。

       然後,佛陀教導五種息滅智(vaya-bana):‘Avijjanirodha rupanirodho, tanhanirodha rupanirodho, kammanirodha rupanirodho, aharanirodha rupanirodho, viparinamalakkhanam.」:因為無明息滅,所以色息滅;因為愛息滅,所以色息滅;因為業力息滅,所以色息滅;因為食物息滅,所以色息滅,這些是變易之相。

       這種息滅不是暫時的息滅,而是完全的息滅。完全的息滅何時才發生呢?因與果的完全息滅分別在悟阿羅漢道與般涅槃時業生。

       如果禪修者確定將在今世證悟阿羅漢道,那麼他的未來只到今世而已。如果他將在未來的某一世證悟阿羅漢道,那麼他必須一直辨識到那一世為止。他必須辨識到:因為無明、愛、取、行、業力這五種因完全息滅,所以五蘊也將完全息滅。這五種因將在他證悟阿羅漢道時完全息滅;至於果報五蘊則將在他入般涅槃時完全息滅。這兩種息滅是完全的息滅,我們稱之為無生之滅(anuppada-nirodha),即不會再生起的息滅。

       禪修者應透視到這兩種息滅,因此純觀行者必須辨識未來的名色,一直到這個階段。

 

31:禪修者必須辨識未來世直到證悟阿羅漢道與般涅槃之時。在這中間的未來世裏,他的修行情況是已經確定的還是仍然會改變的呢?

 

31:《阿毗達摩》有七部書,其中一部名為《雙論Yamaka》。在該論中佛陀說到有兩種最後有者(pacchimabhavika),即:到了最後一生的人。其中一種是真正的最後有者,另一種不是真正的最後有者。

       所謂真正的最後有者乃是確定已證悟阿羅漢果的人,如: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等。他們確實已經在當生證悟阿羅漢,不會再改變。而另一種最後有者是會再改變的,例如:有名的阿闍世王(Ajatasattu)。他是頻婆娑羅王(Bimbisara)的兒子,有足夠的波羅蜜,能在聽聞《沙門果經Samabbaphala Sutta》之後證悟須陀洹道果。然而,因為他殺害了父親,造下了極重的惡業,使到他無法證悟須陀洹道果。這種人稱為不是真正的最後有者。

       所以,對於某些禪修者而言,他們確定將在未來某一世證悟阿羅漢果。但是對於某些禪修者而言則不一定,情況還可能會改變。

       我們現在需要辨識未來的情況。為什麼呢?乃是為了厭離未來世的名色(nama-rupa),這是厭離隨觀智(nibbida-bana)。如果這種觀智成熟,禪修者能在今生證悟阿羅漢道果。如果這種觀智尚未成熟,他可能在未來某一生才證悟阿羅漢道果,那麼情況也許還會改變,就像阿闍世王的例子。

 

32:既然世俗諦(sammuti-sacca)以概念法(pabbatti)為基礎而建立,那麼它是否也是一種邪見(micchaditthi)?

 

32:我們稱這種見解為世間通稱我論(loka-samabba-attavada),有時也稱為薩迦耶見(sakkaya-ditthi身見)。這種我論(attavada)是微弱的,但是卻很有影響力。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不能除去這種見解,則無法見到究竟名色(paramattha-namarupa),即無法獲得名色分別智(namarupa-pariccheda-bana),而且也不能瞭解名色的因緣,即不能獲得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

       名色分別智與緣攝受智是觀禪的基礎觀智,是觀禪的開始階段。若開始的階段都還無法修行成功,則無法修行真正的觀禪;不修行觀禪則無法證悟涅槃,無法脫離四惡道,無法脫離三十一界。因此我們必須去除薩迦耶見。

       但是,有時為了制定戒律或講解止禪法門,佛陀也教導世俗諦。當佛陀教導戒律(sila)時,他必須使用世俗諦,他不可能如此教導:「你不應殺害名色。」他必須教導說:「你不應殺害其他眾生。」他不會教導說:「你應當恭敬名色。」而會教導說:「你應當恭敬父母親。」。他不會說:「名色,請到這裏來。」而會說:「比丘,請到這裏來。」

       再者,地遍似相、安般似相等都只是概念法、世俗諦。如果想修成禪定,你必須專注於這些世俗諦。若有系統地專注于安般似相,你將能達到第四禪。但是,若以究竟名色作為止禪物件,則你無法達到禪那。因此有時為了講解止禪法門,佛陀也教導世俗諦。

       有時佛陀為了保護世間而教導世俗諦。根據《阿毗達摩》,如果分析佛陀、父親、母親、兒子、女兒,我們只見到名色而已。一切都是名色,這是究竟諦(paramattha-sacca勝義諦;真諦)。但是如果不能分辨:「這是父親」、「這是母親」、「這是女兒」、「這是兒子」……那麼將有許多問題產生,人們會互相做出錯誤的行為來。若他們那樣做,則會造許多惡業。佛陀對一切眾生有無限的慈悲,因此為了保護世間的緣故,有時佛陀也教導世俗諦。

       單靠世俗諦不能證悟涅槃;如果想證悟涅槃,你還必須了知究竟諦。你應透視究竟名色及它們的因緣,然後透視究竟名色及其因緣無常、苦、無我的本質,這樣的觀智才能使禪修者證悟涅槃。所以佛陀教導究竟諦與世俗諦兩者。

正等正覺sammasambuddha-獨自證悟正覺並且能以所證真理教導弟子。辟支佛雖然也獨自達到覺悟,但無法教導弟子所證真理。

獨立的阿羅漢-聲聞弟子必須聽聞佛陀或佛陀弟子說法,才能證悟阿羅漢果;而辟支佛不依靠任何人的教導,即能獨自證悟阿羅漢果,所以稱為獨立的阿羅漢(獨覺)。

心能辨識對象,但心本身也能成為被辨識的對象。然而心不能作為它自己的物件,因為辨識者不能辨識自己。但是在同樣的心流裏,後面的心能辨識前面的心。(Com M Abh .16 p.136)因此若禪修者能同時辨識意門及物件,他即能辨識已過去的禪那法。

五種生起智-由前面四種(因為無明、愛、業力、食物的生起而生起)再加上色的生起階段,總共是五種。

算數師目連經
Ganakamoggallana Sutta

 

如是我聞,一時,佛陀住在舍衛城(Savatthi)裏東園的鹿母精舍。有一個婆羅門名叫算數師目連(Ganaka Moggallana),他來見佛陀。與佛陀互相問候,談過禮貌友善的問候語之後,他坐在一旁,向佛陀說:

「大師喬達摩,在這鹿母精舍裏,可以看到逐漸訓練、逐漸實行、逐漸進步的情況,那就是循著階梯,一步一步地走到最後一級。在眾婆羅門當中,也可以看到逐漸訓練、逐漸實行、逐漸進步的情況,那就是:逐步地學習婆羅門法。在教導箭術的老師們當中,也可以看到逐漸訓練、逐漸實行、逐漸進步的情況,那就是:逐步地教導射箭的方法。在我們教導算數的算數師這一行裏頭,也可以看到逐漸訓練、逐漸實行、逐漸進步的情況,那就是:逐步地教導算數。因為當我們最初教導新學生的時候,我們先教他數:一的演算法、二的演算法、三的演算法、四的演算法、五的演算法、六的演算法、七的演算法、八的演算法、九的演算法、十的演算法,乃至一百的演算法。如此,大師喬達摩,是否可以請您敍述,在您的教法與戒律中是否也有逐漸訓練、逐漸實行、逐漸進步的情況?」

「可以的,婆羅門,在如來的教法與戒律中逐漸訓練、逐漸實行、逐漸進步的情況如下:婆羅門,正如一個善巧的馴馬師,當他要調伏一匹純種的小馬時,首先會讓馬習慣於帶上馬勒,然後進一步訓練那匹馬。同樣地,當如來要調教一個人時,首先會如此地訓練他,說道:『諦聽,比丘,你應當持戒清淨,以別解脫律儀戒來約束自己,有良好的言行與正當的去處,即使對於最微細的過失,也見到它所能帶來的危害,如此謹慎地持守戒律。』

婆羅門,當比丘持戒清淨,以別解脫律儀戒來約束自己,有良好的言行與正當的去處,即使對於最微細的過失,也見到它所能帶來的危害,謹慎地持守戒律之後,接著,如來會進一步訓練他,說道:『諦聽,比丘,嚴格地守護你的六根之門。當你的眼睛看見外物時,不要執取外物的形相與細部特徵。因為,如果你不守護眼根,那麼貪欲及憂傷等邪惡不善法就會侵入你的心。所以你應當約束眼根,守護眼根,持守眼根律儀戒。當你的耳朵聽到聲音時‥‥‥當你的鼻子聞到氣味時‥‥‥當你的舌頭嘗到滋味時‥‥‥當你的身體觸到物體時‥‥‥當你的心意認知念頭時,不要執取念頭的相狀與特徵。因為,如果你不守護意根,那麼貪欲及憂傷等邪惡不善法就會侵入你的心。所以你應當約束意根,守護意根,持守意根律儀戒。』

婆羅門,當比丘嚴格地守護六根門之後,接著,如來會進一步訓練他,說道:『諦聽,比丘,飲食要適量、節制,應當如理地思惟:你攝取飲食不是為了玩樂,不是為了沉迷于身體的健壯,不是為了讓相貌美觀,不是為了讓膚色光潔;而只是為了延續生命與活力,為了去除饑餓之苦,為了幫助你修行清淨梵行。你應當思惟:「如此我就能去除饑餓的舊苦,並且不引發過飽的新苦,我將使身體存活,避免過失,以及得到安住。」』

婆羅門,當比丘能夠節制飲食之後,接著,如來會進一步訓練他,說道:『諦聽,比丘,你應當努力保持醒覺。白天的時候,你應當來回地行走或坐禪,淨化自己的心,不讓五蓋生起。初夜的時候,你應當來回地行走或坐禪,淨化自己的心,不讓五蓋生起。中夜的時候,你應當右側躺臥,一腳重迭在另一腳上,猶如獅子的臥姿。在內心中決定應當醒來的時間之後,保持正念與明覺地入睡。醒來之後,在後夜的時候,你應當來回地行走或坐禪,淨化自己的心,不讓五蓋生起。』

婆羅門,當比丘能夠努力保持醒覺之後,接著,如來會進一步訓練他,說道:『諦聽,比丘,你應當具備正念與明覺。走路往返的時候必須保持完全的明覺;向前看與向旁看的時候必須保持完全的明覺;屈伸肢體的時候必須保持完全的明覺;穿著袈裟及執取衣缽的時候必須保持完全的明覺;吃飯、喝水、咀嚼食物與品嘗味道的時候必須保持完全的明覺;大小便利的時候必須保持完全的明覺;行走、站立、坐著、入睡、醒來、言談及沉默的時候都必須保持完全的明覺。』」

 

在這裏,我要解釋四種明覺:

一、 有益明覺(satthaka sampajana——清楚地了知什麼是有利益的,什麼是沒有利益的。

二、 適宜明覺(sappaya sampajana——清楚地了知什麼是適當的,什麼是不適當的。

三、 行處明覺(gocara sampajana——在一切姿勢當中清楚地了知禪修業處。

四、 無癡明覺(asammoha sampajana——以觀智清楚地了知究竟名色法。

 

前兩種明覺不是禪修;第三種明覺是在一切姿勢當中專心修習禪修業處,即止禪或觀禪;第四種明覺本身就是觀禪。因此,當你修行安般念時,就是在修行第三種明覺。你必須在一切的姿勢,即:行、住、坐、臥當中專注於出入息。如果能夠盡你最大的努力,在一切姿勢當中專注於出入息,你的定力就會進步。同樣地,如果能在一切姿勢當中修行觀禪,你的觀智明覺也會持續增強。這就是佛陀之所以在這段經文中教導止禪與觀禪的理由。

       在經中,佛陀繼續說道:

「婆羅門,當比丘具備正念與明覺之後,接著,如來會進一步訓練他,說道:『諦聽,比丘,你應當經常前往寂靜的坐禪處,即:森林、樹下、山峰、山谷、山洞、墳場、樹叢、空地、草堆。』

於是他經常前往寂靜的坐禪處:森林、樹下、山峰、山谷、山洞、墳場、樹叢、空地、草堆。托缽回來,用過餐食之後,他就盤腿而坐,保持身體正直,建立起穩固的正念。捨棄對世間的貪欲之後,他以無貪的心來安住,使心從貪欲中淨化出來。捨棄惡念與瞋恨之後,他以無瞋的心來安住,生起希望一切眾生得到安樂的慈悲心,使心從惡念與瞋恨中淨化出來。捨棄昏沉與睡眠之後,他清醒地安住,覺知光明,保持正念與明覺,使心從昏沉與睡眠中淨化出來。捨棄掉舉與後悔之後,他以向內寧靜的心穩定地安住,使心從掉舉與後悔中淨化出來。捨棄懷疑之後,他超越懷疑,對善法不迷惑地安住,使心從懷疑中淨化出來。

如此捨棄五蓋,捨棄削弱智慧的內心煩惱,從感官享樂與不善法中超脫出來之後,他進入並安住于初禪。初禪有尋與伺相伴而生,並且具有由於遠離而生起的喜與樂。接著,由於止息了尋與伺,他進入並安住於第二禪。第二禪具有自信和去除尋伺的心一境性,以及由於定力而生起的喜與樂。接著,由於喜也消失了,他安住於不喜不憂的平等性,保持正念與明覺,還存有身體的快樂感受,他進入並安住於第三禪。關於第三禪,聖者們說:『這是具有平等性與正念者的安樂住處。』接著,由於捨棄了樂與苦,以及先前喜與憂的消失,他進入並安住於第四禪。第四禪具有不苦不樂的舍,以及由於平等舍而達到的正念清淨。」

 

上述經文中所提到的四種禪可以是指世間禪或出世間禪。世間禪是四種色界禪與四種無色界定這八定;出世間禪是與道智及果智相應的禪那。如果在你觀照色界初禪的名法為無常、或苦、或無我時證悟涅槃、透視涅槃,那麼你的道智就是初禪的道智,這時的禪那是出世間禪。

為什麼呢?因為作為觀禪對象的世間色界初禪中有五個禪支,而在出世間初禪中也有五個禪支,即:尋、伺、喜、樂與一境性。因為有五禪支存在,所以此道果是初禪的道果。其餘諸禪的道果也是同樣的情況。以上是這段經文的涵義。

在經中,佛陀繼續開示說:

「婆羅門,這就是如來對修行增上學比丘的教導。這些比丘的心尚未達到究竟的目標,他們安住其心,以便證悟解脫束縛的至上寂靜。然而,對於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應作已辦、已釋重擔、達到究竟目標、斷除有結、並且透過最後的覺智而達到完全解脫的阿羅漢比丘而言,這些法也有助於他們獲得當下的安樂住處,以及生起正念與明覺。」

佛陀如此說完之後,婆羅門算數師目連請問世尊說:「大師喬達摩的弟子們受到如此的建議與指導之後,是否全部都證悟了最終的目標──涅槃呢?或者是有些弟子並未能證悟涅槃?」

「婆羅門,當他們受到我如此的建議與指導之後,有些弟子證悟了最終的目標──涅槃,有些弟子則未能證悟涅槃。」

「大師喬達摩,既然涅槃存在,通向涅槃的路存在,而且作為指導者的大師喬達摩也存在,那麼,是什麼原因,什麼理由,使得大師喬達摩的弟子們受到如此的建議與指導之後,有些弟子證悟了最終的目標──涅槃,有些卻不能證悟?」

「婆羅門,談到這一點,我想反問你一個問題,請依照你的意思來問答我。婆羅門,你熟悉通往王舍城的路嗎?」

「是的,大師喬達摩,我熟悉通往王舍城的路。」

「婆羅門,假設有一個想要去王舍城的人前來問你說:『先生,我想要到王舍城去,請你指示我通向王舍城的路。』於是你告訴他說:『好的,賢者,這條路通向王舍城。順著這條路走一會兒,你就會看到某一個村莊。再走一段路程,就會看到某一個城鎮。再繼續走一段路,你就會看到具有秀麗的花園、果林、草地與池塘的王舍城。』受到你如此的建議與指導之後,他卻走上了一條錯路,於是一直向西方走去。然後,第二個想要去王舍城的人前來問你說:『先生,我想要到王舍城去,請你指示我通向王舍城的路。』於是你告訴他說:『好的,賢者,這條路通向王舍城。順著這條路走一會兒‥‥‥你就會看到具有秀麗的花園、果林、草地與池塘的王舍城。』受到你如此的建議與指導之後,他順利地到達了王舍城。如此,婆羅門,既然王舍城存在,通向王舍城的路存在,而且作為指導者的你也存在,那麼,是什麼原因,什麼理由,使得這兩個人受到你如此的建議與指導之後,一個人走上錯路而向西方走去,另一個人則順利地到達了王舍城?」

「我有什麼辦法呢?大師喬達摩,我只是一個指路者而已。」

「同樣的道理,婆羅門,涅槃存在,通向涅槃的路存在,而且作為指導者的如來也存在。然而,當弟子們受到我如此的建議與指導之後,有些弟子證悟了最終的目標──涅槃,有些弟子卻不能證悟涅槃,我有什麼辦法呢?婆羅門,如來只是一個指路者而已。」

佛陀如此說完之後,婆羅門算數師目連告訴世尊說:「有些人沒有信心,不是因為信心而出家,而是為了生活而出家,他們欺詐、虛偽、叛逆、傲慢、空虛不實、愛慕虛榮、粗言惡語、愛說廢話、不守護根門、飲食不節制、不致力於保持醒覺、絲毫沒有獨處靜修的意願、不尊重戒律、生活奢侈、懈怠放逸、帶領他人趣向墮落、疏忽而不能閒居靜處、懶散怠惰、精神不振、沒有正念與明覺、不攝念專注、心神散亂、缺乏智慧、胡言亂語,大師喬達摩不與這些人共住。

相反地,有些人因為信心而出家,他們不欺詐、不虛偽、不叛逆、不傲慢、真實不虛、不愛慕虛榮、不粗言惡語、不說廢話、守護根門、飲食節制、致力於保持醒覺、常念獨處靜修、尊重戒律、生活樸素、不懈怠放逸、謹慎避免墮落、引導他人閒居靜處、勤勉惕勵、堅定不移、建立穩固的正念與明覺、攝念專注、一心不亂、具有智慧、不胡言亂語,大師喬達摩與這些人共住。

正如黑香根鳶尾是最好的根制香料,紅檀香木是最好的木制香料,茉莉香是最好的花制香料,同樣地,大師喬達摩的教法是當今最殊勝的教法。

善哉!大師喬達摩,善哉!大師喬達摩,大師喬達摩以種種方式顯示佛法,猶如使向下覆蓋之物翻轉向上,使隱藏不顯之物展現顯露,為迷路之人指示正途,為黑暗中人擎舉明燈。我歸依大師喬達摩、歸依法、歸依比丘僧團,願大師喬達摩憶念我為終身歸依的在家信徒。」

 

從佛陀在本經中的開示,我們可以清楚地瞭解到:佛陀只是一個指出不死涅槃之路的指導者而已,我們必須靠自己努力修行來達到目標。正如《法句經》第276偈中所提到的:

「你必須自己努力,如來只是指路者而已。依循正道而修行的人就能脫離魔王的束縛。」

 

佛陀絕不是一個萬能的救世主,否則他老早就會基於大慈大悲,逆著業果法則,而以他的神通力來使世間一切眾生證悟聖道,解脫生死輪回。然而,即使佛陀是世間至高無上的導師,他仍然無法如此做,正如佛陀在《法句經》第165偈中所說的:

「只有自己才能造惡,自己才能污染自己;

只有自己才能不造惡,自己才能清淨自己。

清淨與污染全憑自己,沒有人能夠清淨他人。」

 

從這幾天的禪修當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要淨化自己的心是很不容易的。雖然初學者知道自己必須付出努力、保持正念、培育定力、以恭敬心來修行佛陀所教導的法門,但是他的心卻不聽使喚。他的心有時落入昏沉,有時想東想西,想到過去與未來,帶給他相當大的困擾。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即使是自己的心卻也不會對自己親善、不會聽自己的指揮。未經過訓練的心實在是很難控制的,就像佛陀在《法句經》第35偈中所說的:

「心是很難控制、非常快速、飄忽不定的。能夠訓練心是很好的,因為已經受過訓練的心能夠引生快樂。」

 

佛陀在上述這首偈中說:已受控制的心能夠引生快樂。那麼,佛陀所指的是那一種快樂呢?佛陀所指的是涅槃之樂。涅槃之樂是一種無苦之樂,是從生、老、病、死、愁、悲、苦、憂、惱這一切眾苦當中解脫出來的快樂。從無始生死以來,我們生生世世都一直遭受著這一切眾苦的煎熬。譬如有一個長期遭受嚴重、痛苦疾病折磨的病人,當有一天,他的病能夠治療痊癒時,他將感到非常的快樂,享受無病之樂。同樣的道理,我們從無量劫以來,一直遭受生、老、病、死等無量眾苦的逼迫,當有一天,我們能夠證悟涅槃時,我們將感到非常的快樂,享受無苦之樂。至於我們已經在生死中受苦多久,以及受過多麼劇烈的苦,這可以從《相應部因緣品無始輪回相應》裏的開示獲得瞭解:

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有一位比丘來拜見佛陀‥‥‥他頂禮佛陀之後,坐在一旁,請問佛陀說:「世尊,一劫的時間有多長?」

「比丘,一劫的時間很長,不是借著說幾年、幾百年、幾十萬年就能夠衡量的。」

「世尊,是否能以譬喻來說明一劫的長度?」

佛陀說:「可以的,比丘,譬如有一座岩石高山,長一由旬、寬一由旬、高一由旬(一由旬相當於十一公里左右),這座岩石山非常堅實,沒有絲毫裂縫或空隙,有一個人每隔一百年就用一塊絲綢做成的布在這座岩石山上輕輕擦拭一下。如此,歷經極端漫長的時間,一直到這座岩石山被擦拭成平地,一劫的時間還沒有過完。比丘,這就是一劫的時間漫長的情況。如此漫長的劫已經過去了不止一劫、不止一百劫、一千劫、十萬劫。

你認為如何?比丘,如此久遠生死輪回的起點是不可得知的;眾生被無明所蒙蔽、被貪愛所束縛的起點是無法得知的。因此,比丘,你已經受夠了生死之苦,現在是你應當厭離世間眾苦,捨棄一切貪愛,尋求解脫的時候了。」

 

再者,這漫長的生死輪回是全然不可喜、充滿眾苦的。就像佛陀在同一品中另一部經裏所說的:

「你已曾經在過去多生多劫中投生做牛,由於頭被斬斷而流血‥‥‥曾經在過去多生多劫中投生做水牛‥‥‥投生做公羊、做山羊、做野獸、做家禽、做豬,由於頭被斬斷而流血。你在這漫長的生死輪回中,由於頭被如此斬斷所流的血比四大海洋的水還要多。

你已曾經在多生多劫中作強盜、土匪、攔路的匪徒或姦夫,由於被人捕捉後砍頭而流血。你在這漫長的生死輪回中,由於頭被如此砍斷所流的血比四大海洋的水還要多。」

 

大家認為如何?繼續不斷地生死輪回是愉快的還是可厭的呢?

為什麼眾生會陷在生死輪回之中,無法超脫出來呢?這是因為他們有貪、瞋、癡煩惱的緣故,才使他們被困在生死輪回之中。因為有貪愛,所以他們執著感官享受、生命等等,渴望得到更多的感官享受、更長的生命等等。因為有瞋恨,所以他們厭惡貧窮、痛苦、指責、譭謗等等,渴望得到富有、快樂、稱讚、名譽等等。因為有愚癡,所以他們將不清淨的看成是清淨的、將苦看成樂、將無我看成我、將虛假看成真實。由於這些邪惡不善法,因此愚癡的人喜歡做那些不如法的事情,如:違犯戒律、感官享受、散心雜話及各種壞習慣。愚癡的人是欺詐、虛偽、叛逆、傲慢、空虛不實、愛慕虛榮、粗言惡語、愛說廢話、不守護根門、飲食不節制、不致力於保持醒覺、絲毫沒有獨處靜修的意願、不尊重戒律、生活奢侈、懈怠放逸、帶領他人趣向墮落、疏忽而不能閒居靜處、懶散怠惰、精神不振、沒有正念與明覺、不攝念專注、心神散亂、缺乏智慧的人。從無量劫以來,愚癡的人就沉迷於貪、瞋、癡的魅力,他們就是貪、瞋、癡的化身,而且那些惡劣素質已經成為他們的性格、習慣與內心傾向。這就是為何他們無法從生死輪回中解脫、必須遭受眾苦折磨、以及會施加許多痛苦給別人的原因。

如果不想再做愚癡的人,以及想要解脫一切痛苦,你就必須依照佛陀的教導來生活。首先必須持戒清淨。作為比丘或比丘尼,你必須切實地遵守佛陀所制定的別解脫戒(比丘戒與比丘尼戒)。持戒清淨是所有佛教徒都必須履行的最基本任務,因為它是一切善法的基礎。持戒不清淨的人絕不可能證得高的成就。

然後必須守護六根之門。正如本經《算數師目連經》與《相應部燃火之教經Adittapariyaya Sutta, Samyutta Nikaya》中所提到的:當眼睛看到外物時,比丘不應該去分辨那是男人相或女人相,或任何會引發煩惱的相,如美麗的相等等,他只是單純地知道最初所見的影像,如此而已。他也不去分辨任何細部特徵,如:手、腳、微笑、大笑、說話等等。這些稱為「細部特徵」,因為它們能突顯自己,以及從各個方面引發煩惱的緣故。比丘應當只認知實際看到的情況而已。

至於守護意根,你應該防範一切不善的念頭,不應該想任何沒有利益的事情。即使你想了一百年,也不可能因此而達到更高的定力,更不用說觀智或涅槃。所以,在禪修時,明智之舉是將其他事情暫時拋在一邊,一心只專注于禪修的所緣目標。無論你所修行的是止禪或觀禪,專注于禪修的業處就是守護意根,這就是根律儀戒(indriyasamvara sila)。如果要清淨持守根律儀戒,你就必須修行止禪或觀禪。

修行了戒學之後,你應該修行定學,培育定力,也就是現在大家正在努力培育的。修行禪定的目的是為了降伏五蓋。五蓋就是貪欲蓋、瞋恨蓋、昏沉睡眠蓋、掉舉後悔蓋、疑蓋。降伏五蓋之後,就能使心淨化,使心柔軟、堪用與正直。然後,以純正的禪定力為工具,已被淨化的心能夠透視究竟真相,如實地照見所有的名色法,最後能證悟至上安樂的涅槃。相反地,如果心還不能專注、還未得到淨化,那麼就不可能達到任何觀智,更不用說證悟了。正如佛陀在《法句經》第282偈中所說的:

「透過禪修,智慧才會生起;若不禪修,智慧就會衰微。瞭解得與失之道這兩方面以後,應當依照能夠增長智慧的方法去實行。」

 

因此,首先必須努力淨化自己的心。然而,我只能建議你們什麼事是應當做的,至於做或不做則決定在你們自己,因為即使佛陀也無法強迫別人修行。希望有一天你們會領悟修行的重要性。


附錄一

巴厘辭彙集
 

(譯者注:正如英文本編者原序中提到的,有些巴厘文專有名詞很難直接譯成英文,所以在英文本正文中保留巴厘原文,而將它們的定義或解釋收錄於此;這部份乃是針對英文讀者的需要所做的。在此中譯本裏,幾乎全部的巴厘文都已翻成中文,原無另外再作解釋的必要;但是一方面考慮到此部份對中文讀者也有參考的價值,另一方面也為了翻譯工作的完整性,所以仍然將它翻譯出來。)

 

Abhidhamma-阿毗達摩,阿毗曇,勝法,對法:上座部三藏(Tipitaka)當中的第三種藏;比經藏更高深層次的佛法;主要討論究竟的真實法。在本書觀禪部分涉及許多阿毗達摩中的法則。

anapana-安那般那:入息與出息。正念專注於呼吸;止禪與觀禪的一種修行法門。

arahant-阿羅漢:上座部佛教修行的最終階段。阿羅漢已經滅除一切煩惱,在他或她死亡(般涅槃)之後即不會再生死輪回。

bhante-尊者:在家人對比丘,或下座比丘對上座比丘的一種尊稱。

bhavavga-有分:同一種心相續不斷地生起,只在有心路過程產生時才間斷。有分的物件也就是前世臨死時最後的物件。有分與其物件都非常微細,唯有以禪定之光才能看見。

bhikkhu / bhikkhuni-比丘 / 比丘尼 :比丘必須遵守二百二十七條波提木叉戒及許多微細戒。在上座部佛教中比丘尼的傳承已斷。

bodhisatta-菩薩:發願成佛的人;大乘佛教的理想。在他證悟之前已經於無數生中修習菩薩行;證悟之後則成為佛陀。

brahma-梵天:在佛教的宇宙觀當中講到,梵天神居住在三十一界當中的上二十界;人的肉眼無法看見他們,但可以用禪定之光來看見。梵天界比人界更高超許多。

Buddha-佛陀:沒有老師指導而自己達到完全覺悟的人;他發現並教導四聖諦。

deva-天神:居住在緊接於人界之上的天界。人的肉眼無法看見,但借著禪定之光可以看見他們。

Dhamma-法:佛陀的教導;聖諦。

dhamma-法:現象;心的對象。

(譯者注:法這個字用在不同情況有不同的含義,必須依據上下文的意思來決定到底法指的是哪一種含義。)

jhana-禪那:對於特定物件高度與微妙的專注狀態;心保持覺知並且愈來愈清淨。

kalapa-色聚:微細粒子;世俗諦所見到的色法最小單位。人的肉眼無法看見;用禪定之光則能看見。

kamma-業:行為。做善行的動機之力量能產生善報;做惡行的動機之力量能產生惡報。

kasina-遍,遍處,一切的,全部的:止禪的修行對象;每一種各代表世俗諦所認為的一種實質。如:地、色、空、光等。

Mahayana-大乘:盛行于中國、臺灣、韓國、日本、蒙古、尼泊爾、不丹與西藏的佛教傳統。(這次禪修的聽法者大多數是大乘的比丘與比丘尼)

Mahathera-大上座,大長老:出家受比丘戒後戒臘二十年或二十年以上的資深比丘。

Nibbana-涅槃:最後的證悟。寂滅界。究竟真實法的一種,在辨識與超越真實名色之後所證悟到的。當觀智成熟之後就能透視到;它是無我而獨一恒常與寂靜的。不是一個地方(言語無法描述涅槃,因為涅槃超越言語所依靠的觀念領域之上。)

nimitta-相,禪相:徵象。禪修者專注的影像。依靠想與專注的程度而由心產生。

parikamma-nimitta-遍作相:修行的準備相。
uggaha-nimitta
-取相:與修行物件完全相同的內            心影像(內心複製的相)。

   patibhaga-nimitta-似相:取相經過淨化與清晰化           的變體;當想與專注穩定時出現。

 

Paccekabuddha-辟支佛:沒有老師指導而自己覺悟的人。他發現四聖諦,但不能教導別人。

Pali-巴厘:佛陀所用的印度古代語言。上座部所有的教典都是以巴厘文記載;除此之外的巴厘文已不存在。

parami-波羅蜜:十種波羅蜜:佈施、持戒、出離、般若、精進、忍辱、實語、決意、慈心、舍心。經常為他人利益而修習的德行。

Parinibbana-般涅槃:佛陀、辟支佛或所有其他阿羅漢的死亡。般涅槃之後不再有生死輪回,不再有名色。

peta-餓鬼:居住於比人界低,但比畜生界高的生存界。人的肉眼無法看見;在禪定之光中可以看見。

rupa / arupa-色 / 無色。

samatha-奢摩他,止禪:寧靜。禪定的修行法門。將心專注於一個物件,並培育愈來愈高的專注程度;心藉此而變得寧靜。

savgha-僧伽,僧團:眾;群集。過去、現在、未來全世界的所有比丘當作一個僧團;或個別的一群比丘,如:住在同一所寺院內的所有比丘。

sila-戒,屍羅:八聖道分當中道德行為的部份:正語、正業、正命。是所有不同身份佛教徒都必須遵守與培育的。

sutta-經,契經,修多羅:巴厘三藏第二種藏當中的單一部聖典(單一部經)。佛陀就現實層次的教導;涉及世俗諦與勝義諦。

Tathagata-如來:如是而去(或來)之人;佛陀自稱時所用到的一種名號。

Theravada-上座部:盛行于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寮國(老撾)、柬埔寨(高棉)的佛教傳統。(帕奧禪師是上座部的比丘)

(譯者注:不少大乘的佛教徒認為上座部是小乘。事實上,上座部與小乘是不同的兩回事,理由如下:(一)、根據歷史的證據,在佛教分裂成大乘與小乘之前數百年,上座部就已經從印度傳到斯里蘭卡;所以在上座部的典籍當中並無大乘與小乘的名稱。在印度後來分裂出來的小乘早已不存在。(二)、在上座部聖典中,佛陀也教導修行菩薩道的一套完整方法。(三)、儘管大多數上座部佛教徒追求解脫道,但從古至今仍不乏發心真實修行菩薩道的人。基於此三項理由可知,將上座部認定為小乘並不恰當。)

 

vipassana-毗婆舍那;觀禪:辨識真實名色與因果的自性相,以及它們無常、苦、無我的共相之修法。

 

帕奧禪修中心
緬甸MYANMAR

帕奧禪林(總部)(出家眾或在家眾皆可至此修行)

   Pa-Auk Tawya Meditation Centre,

       Mawlamyine, Myanmar.

       電話:032-22853(國際電話請撥:00-95-32-22853

       信件請寄:

       Pa-Auk Tawya Meditation Centre,

       c/o Major Kan Saing (Rtd.)

       653, Lower Main Road, Mawlamyine, Myanmar.

仰光分部

   Thanlyin International Meditation Centre

   ( Pa-Auk Tawya Branch )

       Silawah Road, Phayagone Thanlyin, Yangon, Myanmar.

       電話:056-21927 00-95-56-21927  00-95-56-21927 )(辦公室)                          056-21830 00-95-56-21830  00-95-56-21830 )(住宿處)

       仰光聯絡人:

       1. U Thet Tin(通英語)

              30, Myananda Lane, Yankin P.O. Yangon, Myanmar.

              電話:01-577213 00-95-1-577213  00-95-1-577213

       2. U Khin Maw & Daw Tin Aye Kyaw(通英語)

              No.59, 11 Street, Lanemadaw Township, Yangon,                  Myanmar.

              電話:01-224352 00-95-1-224352  00-95-1-224352

       3. U Ba Wan鄭育源老師(通英語、華語)

              No.120, 3rd floor, Bo Ywe Street,                                         Latha Township, Yangon, Myanmar.

              電話:01-274424 00-95-1-274424  00-95-1-274424

 

 

斯里蘭卡SRI LANKA

       請聯絡:

              The Venerable N. Ariyadhamma Mahathera,

              Sri Gunawardana Yogasramaya,

              Galduwa, Kahawa, 80312,

           Sri Lanka.


正 文 索 引


 

一畫
一切知智           115,123,162

一切處業處      49

一境性;一心          18,21,77

二畫   
二十二類遍滿  61

二果                   251

二種我想           193

二種最後有者  259

二禪                   21

七清淨               27

七種對治昏沉的方法 240

七種對僧團的佈施   225

七覺支               16,18,195

八定                   46

八聖道分           3,207,213

八不離色(色法)   97103

十一種五蘊      185

十二因緣           181

十六觀智           27247

十四種對個人的佈施        222

十波羅蜜           163

十遍                    36

十種隨煩惱      182

十種觀的染      182

十種觀察四界法       93

入定自在           20

三畫
三十二身分      31

三十七道品      207

三十七菩提分法       207

三果                   82

三明                   123

三相                   121

三遍知               121

三種十波羅蜜  163

三種見               194

三種作意           195

三種含命根的非明淨色聚98

三種定               73

三種修               73

三種修習五蘊法門者  49

三種密集           95

三種禪相           73

三輪                   150

三學                   5,207,214

三禪                   21

上首弟子           114

小須陀洹           116

女根色               100

四畫
不如理作意      78,84

不限定對象的遍滿慈愛 62

不淨觀               52,69,248

不善想               185

五自在               20

五戒                   208

五門心路過程  135

五門轉向心      135

五根                   14,47,76,207

五淨色               96

五無間業           189

五蓋                   28

五禪支               19,35,69

五識                   100

五蘊的息滅      178

心生色聚                   103,125,198

心色十法聚      98

心所                   49

心清淨               27,52,95

心處(色)、心色、心所依處                , ;    98,100

止禪心               125

止禪的五種利益       139

止禪的剎那定  120

六處                   97,150,159

天眼通               165,241

中陰身;中有          123

方向的遍滿慈愛       63

五畫
正見          3,152,192,213,222

正念          5,215,222,256,265

正命                   4

正定                   6

正性決定           144

正思惟               4,222

正業                   5

正勤                   211

正語                   5

正精進               5

四十二身分      129

四十種思惟法  173

四正勤               211

四念處               209

四界分別觀      87,120,125

四神足;四如意足   212

四梵住               55,195

四無色處           42

四無色禪〔定〕       42

四無礙解智      111

四聖諦;四諦          4,216

四種安止定      77

四種近行定      77

佈施的淨化      226

生命體的不淨觀       249

生滅隨觀智      178

世俗諦               260

世間通稱我論  193

世間禪               85,239

平衡諸界           92

未來分智           165,255

出世間禪           85,239

白骨觀               34,127

他心通               252

六畫
色七法               175

色業處               96

色蘊                   49

名七法               177

名色分別智      52

名身                   210  

名業處               129

名蘊                   49

行法                   53,81

行蘊                   49

舌十法聚           101

舌識                   98

安止定      13,19,73,76,120,

安止修               73

安般念               7

有分(心;識)

         14,19,74,84,97,132,246

有識不淨觀      249

因緣生滅           178

耳十法聚           101

死隨念               69

全息                   10

如理作意          78,84,194

各別法觀禪      166

至死方終之苦  203

七畫
佛隨念               67,247

身十法聚           100,102

身見                   194,260

身念處               210

身淨色               100,101

                        194

見相應貪根心  194

見清淨               27,52

我見                   194

我想                   194

決意死               158

邪見                   194

邪命                   209

作意                   78,133,195

戒(學)           5,207

                        109,112

沙門天子           116

男根色               100

完全的息滅      258

八畫
空解脫               147

空無邊處(禪;定)43

阿那含               140,219,251

阿僧祇劫           114

阿羅漢               67,140

阿羅漢果定      203

阿羅漢道           123

近行定               13,44,52,69,

                            73,76,95,119

近行修               73

明淨色聚           96,99

非色七法           177

非明淨色聚      96

非想非非想處(禪;定)                                    46,166

命行果定           204

命根                   70,99

命根九法聚      99

性根十法聚      100

法住智               118

法念處               210

初果                   167,251

初禪                   20,35,69,120

初禪速行心      131

                        80,94

念覺支               18,196

定(學)          3

定覺支               18,197

受念處               210

受蘊                   49

果報五蘊           152,258

果輪                   150

昏沉的對治法  240

昏沉睡眠           28

所引導者           6

所知                   199

剎那生滅           178

剎那定               73,119

波羅蜜               142,189,227

長息                   23

知遍知               122

彼所緣心           134

九畫
食生色聚          104,

思惟智               52,172

度遍知               122

度疑清淨           27,52

俗諦                   200,259

                        14

限定對象的遍滿慈愛61

鬼道                   123

十畫
息滅智               258

涅槃的三門      33

時節生色聚      104

純觀行者           95,119

純觀行阿羅漢  139,250

個人的佈施      222

般涅槃               140,251

神通                   148,158

破除界限           60

消化之火           104

悚懼                   71

記憶                   185

十一畫
第二禪               21

第三禪               21

第四禪               21

眼十法聚           100,101

眼門心路過程  135

眼識                   136

梵罰                   169

欲界心               133

欲界心路過程  133

舍心觀;舍梵住66,245

舍壽行               204

舍覺支               18,197

現法樂住           139

授記                   111,145,159

推度心               136

密集                   96

通達智               54

宿命通               148

淨色                   100

幹闥婆               82

唯一的道路      33

十二畫
無生之滅           258

無色處               42

無色禪〔定〕  42

無明                   150,178

無所有處(禪;定)45

無效業               146

無間業               188

菩提                   123

菩提分法           207

菩薩道               144,165

善知識               168

喜心觀;喜梵住65

喜覺支               18

最後有者           259

勝解死               158

虛假色               135

須陀洹               144,219

斯陀含               144,219

悲心觀;悲梵住64

短息                   11

結生識;結生心       179,198,246

普通弟子           114,164

十三畫
業力                   151,164,235

業生色聚           100

業有                   152

業果正見           194

業相                   151

業輪                   150

遍作心               132            

遍作定               73

遍作相               37,73

遍作修               73

遍知                   122

遍滿慈愛           61

遍(處)禪      36

意門                   19,98,117

意門心路過程  134

意門轉向心      134

意識(界)      98,100

道非道智見清淨       52

慈心觀;慈梵住55

慈心觀的十一種利益 63

滅盡定               140,256

煩惱輪               150

解脫道               145

辟支佛               222

概念;概念法          95,259

十四畫
鼻十法聚           100

精進                   4,14,18,47

精進覺支           18,197

僧團的佈施      225

輕安覺支           18,197

厭離隨觀智      259

壽行果定           204

種姓心               132

領受心               136

聚思惟觀禪      166

十五畫
慧根                   47

慧學                   4,207

廣大業               244

趣相                   151

瞋恨;瞋心;瞋恚 28,71

確定心               136

十六畫
緣起(法)      149,

緣起的三輪      150

緣起第一法      154

緣起第五法      149

緣攝受智 52,164,171,194

隨順心               132

隨覺智               54

隨觀集法           179

隨觀集滅法      181

隨觀滅法           180

擇法(覺支)  18,197

十七畫
禪支                   13,19,35,77

禪那心路過程  131

禪那速行心      131,132

禪相                 8,10,12

臨死速行心      151,244

臨死速行心的三種對象151

應用業處           49

十八畫
斷遍知               122

薩迦耶見           194

十九畫
識無邊處(禪;定)51

壞滅隨觀智      183

離心路過程心  130,179.246

離行作心           26

二十一畫
護壽果定           204

護衛禪               67

二十五畫
觀禪心               177,198

觀禪的剎那定  120

 

 





主持人
帕奧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