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正法輪 三

帕奧禪師序 III
《長老偈》中有幾首憍陳如尊者所說的偈頌,勸勉同修堅持梵行,因為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苦、無我的。在此,梵行(brahmacariya)是指「教梵行」(sasana-brahmacariya)與「道梵行」(magga-brahmacariya)。「教梵行」即戒、定、慧三學。「道梵行」即四種聖道。三學是禪修者證得各階聖道的支助因素。
有一次憍陳如尊者接受帝釋天王(Sakka)的請求而開示。帝釋天王聞法之後表示自己非常歡喜,因為那開示就像佛陀親自所說的那樣殊勝。婆耆舍尊者(Venerable Vavgisa)有一次在佛陀面前以偈頌讚歎憍陳如尊者的德行。他說:
繼佛陀之後而開悟,
精進的憍陳如尊者,
是獲得安樂住處者,
是常處於閒靜處者。
修行導師教法者,
所能體驗證悟的,
皆已被勤學的他,
完全無餘地證得。
具足三明的大威德者,
精通於了知他人之心,
憍陳如為佛陀之真子,
虔誠頂禮于導師足下。
跋提迦尊者(Bhaddiya Thera
跋提迦是迦毗羅衛城一戶婆羅門人家之子。當我們的菩薩出生之後,跋提迦的父親就是被請去為菩薩看相的八位婆羅門當中的一位。當時他的父親已經太老了,無法出家等待菩薩成道。當阿私陀仙人(Asita, Kaladevila)宣佈悉達多太子將會成佛時,跋提迦及以憍陳如為首的其他四位婆羅門就出家等待悉達多太子。當太子在優樓頻羅六年苦行時,跋提迦也隨侍在身邊。後來由於見到太子開始正常地取用食物,對太子感到失望,跋提迦就與其他同伴離開太子,前往仙人墜處去。佛陀成道後在仙人墜處為他們開示《轉*輪經》。跋提迦在下弦月的第一天,亦即開示《轉*輪經》的隔天證悟須陀洹果,成為人間的第二位須陀洹。他在聽聞《轉*輪經》後第五天,聽聞《無我相經》之時與其他四位比丘一起證得阿羅漢果。
衛跋尊者(Vappa Thera
衛跋過去世在勝蓮華佛時代就發願要成為佛陀的最初弟子之一。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積累波羅蜜,如佈施、持戒、修行止禪與觀禪。他曾經當國王十六次,名叫摩訶敦度比(Maha- dundubhi)。
在他的最後一生中,他是五比丘之一。他的父親名叫瓦些塔(Vasetha),是迦毗羅衛城的婆羅門。當阿私陀仙人宣佈悉達多太子將會成佛時,衛跋及以憍陳如為首的四位婆羅門一起出家。太子六年苦行時衛跋也隨侍在側。後來由於太子放棄苦行而對太子感到失望,於是離開太子而前往仙人墜處。佛陀成道後為他們開示《轉*輪經》。開示後的第二天衛跋證得須陀洹果。第五天衛跋與其他同伴都在聽聞《無我相經》之後證得阿羅漢果。
摩訶那摩尊者(Mahanama Thera
摩訶那摩尊者也是五比丘之一。他在聽聞《轉*輪經》之後第三天證得須陀洹果。第五天聽聞《無我相經》之後證得阿羅漢果。有一次他來到馬奇迦山達(Macchikasanda)。吉達居士見到他托缽,對他的威儀舉止感到歡喜,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裏,供養他飲食並且聽他開示。吉達居士對摩訶那摩尊者所開示的法感到非常喜悅,於是將自己的一座優雅的林園
──安般達迦林(Ambataka- vana──供養給摩訶那摩尊者,讓他將那林園獻給僧團,吉達居士並且在林中建造一座大寺院。後來,吉達居士聽聞摩訶那摩尊者開示《六處細說》(Salayatana-vibhatti──詳細解釋內外六處──之後證得阿那含果(不還;不會再投生於欲界的聖者)。
阿說示尊者(Assaji Thera
阿說示尊者是五比丘當中最年輕的一位。佛陀開示《轉*輪經》之後,他是五比丘當中最後一位證得法眼者(開示後第四天)。在摩訶那摩與阿說示尚未證得須陀洹果的期間,佛陀必須教導他們如何修行,而其他三位比丘則外出托缽以供六人食用。阿說示尊者在聽聞《無我相經》之後證得阿羅漢果。後來阿說示的一席話令舍利弗與目犍連開悟:那是有一次,當阿說示尊者在王舍城裏托缽時,四處尋找不死之法的舍利弗見到他,對他的威儀舉止而感到很歡喜,就跟隨著他,直到他托完缽。等到適當的時機,舍利弗就請問阿說示尊者他的老師是誰及遵循何種教法。阿說示尊者起先不願意回答,因為他認為自己才剛出家不久。然而舍利弗敦促他依照他自己所了知的說出來。阿說示尊者所說的那首偈頌從此廣為人知,被認為是佛陀教法的主旨。他說:
“ye dhamma hetuppabhava tesam hetum Tathagato aha, tesabca yo nirodo, evamvadi Mahasamano.”
「諸法從因生,如來說其因;彼亦從因滅,此大沙門說。」
意即:「如來教導苦諦法及其因(集諦),也教導彼二者(苦諦與集諦)的無餘寂滅與導致寂滅之道。佛陀大沙門就是教導如此的法。」
舍利弗聽了立刻明瞭,證悟須陀洹果。然後趕緊將自己已經找到真理的這個喜悅訊息告訴目犍連。
舍利弗尊者非常尊敬阿說示尊者。據說從第一次見面的那天開始,只要他聽說阿說示尊者住在那一處,他就向那個方向恭敬地合掌,躺下來睡時也將頭朝向那個方向。這正是聖者感恩的美德。
這五位比丘證得阿羅漢果時也成就了四無礙解智,因此他們肯定曾在過去佛的教化期中累積充分的波羅蜜。如果你想證得阿羅漢果,就應當學習他們為了徹悟四聖諦而付出的精勤修行。
願大家儘早徹悟四聖諦!
 
  
皮帶束縛經(一)
Gaddulabaddha Sutta 1

《皮帶束縛經》有兩部,這兩部我們都將研究。第一部《皮帶束縛經》的經文開始說:
一時世尊住在舍衛城。當時世尊對諸比丘說:
「諸比丘,生死輪回的源頭是無法察知的。在生死輪回中一再流轉的眾生,被無明所蒙蔽、被愛欲所束縛的起點是難以得知的。」
業力只有在無明(avijja)與愛欲(tanha)的支持下才能產生結果;若沒有無明與愛欲,業力就不能產生任何果報。因此在本經中佛陀教導說生死輪回(samsara)的主因是無明與愛欲。
「無明」是指錯誤地認知有真實的男人、女人等存在。根據佛陀的教導,只有究竟名色法(精神與物質)存在而已,沒有真實的男人、女人存在。如果有人這麼想:「這是男人、女人、兒子、女兒……」,這種錯知就是無明。如果有系統地修行四界分別觀,就能見到名為色聚的微粒。分析各種色聚微粒之後,就能照見總共二十八種色法(rupa)。此外還有依靠色法(物質現象)而生起的名法(精神現象)。所以依究竟諦(勝義諦)而言,只有名色法存在而已。然而名色法一生起之後就立即消滅,因此它們是無常的。沒有恆常存在的男人、女人、兒子、女兒等,因此認為有男人、女人等真實存在就是無明。
由於無明的緣故,執著這些物件的愛欲就會依靠無明而生起。在無明與愛欲的幫助之下,成熟的業力就能結成善或惡的果報。這就是為什麼佛陀在本經中說:「在生死輪回中一再流轉的眾生,被無明所蒙蔽、被愛欲所束縛的起點是難以得知的。」
佛陀繼續開示說:
「諸比丘,汪洋大海有乾涸、竭盡到點水不存的時候;但是我說,被無明所蒙蔽、被愛欲所束縛而在生死輪回中一再流轉的眾生,他們的痛苦沒有窮盡的時候。」
根據佛教的道理,終有一天世界會被火、水或風所毀滅。佛陀在本經中描述的是世界被火毀滅的情況。那時有愈來愈多個太陽出現。通常四惡道裏的眾生會死亡,投生到人間或欲界天來。當天空中出現五個太陽時,汪洋大海會乾涸、竭盡到點水不存。那時通常欲界的眾生都會死亡;他們在死亡之前都精進修行而達到禪那。依靠禪那的緣故,他們都投生到梵天界去。因此佛陀開示說即使在那時生死輪回還是沒有窮盡
──「但是我說,被無明所蒙蔽、被愛欲所束縛而在生死輪回中一再流轉的眾生,他們的痛苦沒有窮盡的時候。」
佛陀繼續開示說:
「諸比丘,眾山之王
──須彌山──有被焚燒、毀壞到塵點不存的時候;但是我說,被無明所蒙蔽、被愛欲所束縛而在生死輪回中一再流轉的眾生,他們的痛苦沒有窮盡的時候。」
當第六個太陽出現時,眾山之王
──須彌山──也焚燒、毀壞到塵點不存。那時,以無明及愛欲為根本,禪那的業力使眾生投生到梵天界去,開始另一個生命的流轉。所以佛陀如此開示:「但是我說,被無明所蒙蔽、被愛欲所束縛而在生死輪回中一再流轉的眾生,他們的痛苦沒有窮盡的時候。」
然後佛陀開示說:
「諸比丘,遼闊的大地有被焚燒、毀壞到寸土不存的時候;但是我說,被無明所蒙蔽、被愛欲所束縛而在生死輪回中一再流轉的眾生,他們的痛苦沒有窮盡的時候。」
當第七個太陽出現時,遼闊的大地被焚燒、毀壞到寸土不存。那時,依靠無明及愛欲,剩餘的欲界眾生非常精進地修行以達到禪那。由於禪那的業力,死後他們投生於梵天界。所以佛陀如此開示:「但是我說,被無明所蒙蔽、被愛欲所束縛而在生死輪回中一再流轉的眾生,他們的痛苦沒有窮盡的時候。」
接著佛陀以狗為譬喻來開示:
「諸比丘,就像一隻以皮帶束縛的狗被綁在牢固的木樁或柱子,牠只能繞著那根木樁或柱子一再地打轉。同樣地,諸比丘,未曾聞法的凡夫未見聖者,未善巧與未調伏於聖者之法(四聖諦);未見善士,未善巧與未調伏於善士之法,他認為
(一) 色是我,或
(二) 我有色,或
(三) 色在我之中,或
(四) 我在色之中。
他認為受是我……他認為想是我……他認為行是我……他認為識是我,或我有識,或識在我之中、或我在識之中。
他從色到色、從受到受、從想到想、從行到行、從識到識,一再地奔走、流轉。
當他在其中一再地奔走、流轉時,他無法脫離色、無法脫離受、無法脫離想、無法脫離行、無法脫離識。我說,他無法解脫生、老、死,無法解脫愁、悲、苦、憂、惱,無法解脫痛苦。」
在此,佛陀解釋二十種薩迦耶見(sakkayaditthi身見),即認為有個體存在的邪見。我想解釋這二十種薩迦耶見。
有色蘊中有四種薩迦耶見:
一、 他們將色認定為我:色與我是相同的;我就是色,色就是我。注釋以譬喻來解釋這一點:蠟燭的光與蠟燭的火是相同的;光就是火,火就是光。同樣地,有些相信有我的人認為我就是色,色就是我;色與我是相同的。
二、 我有色:在這裏,名(精神)是我,我與色是不同的。他們認為受蘊、想蘊、行蘊及識蘊為我,這四種名蘊擁有色法。注釋以譬喻來解釋:樹木與樹木的影子是不同的;樹木是一回事,樹木的影子是另一回事;樹木擁有影子。同理,我(名法)好比是樹木;色法好比是樹木的影子。因此我是一回事,色是另一回事;我擁有色。
三、 色在我之中:他們認定名法為我,而色法存在名法之中。注釋以譬喻解釋說:好比花有香味,香味存在花之中。同樣地,我(名法)好比是花,色法好比是香味;色法存在我之中。
四、 我在色之中:他們認定名法為我,而這個我存在於色法之中。注釋以譬喻解釋說:盒子裏有紅寶石,紅寶石存在盒子之中。同理,色法好比是盒子,我(名法)好比是紅寶石;我存在色法之中。
以上是四種譬喻:(一)燭光與燭火、(二)樹木與樹影、(三)花與花香、(四)盒子與寶石。這是《阿毗達摩藏》的注釋《殊勝義注》(Atthasalini)的解釋。這些是關於色蘊的四種薩迦耶見。關於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也都各有四種薩迦耶見,其情況可以此類推,於是總共有二十種薩迦耶見。
在本經中及第二部《皮帶束縛經》中,佛陀都解釋如何滅除這二十種薩迦耶見,因為這二十種薩迦耶見是一切邪見的基礎。依靠薩迦耶見的緣故,種種邪見如無作用見(akiriyaditthi)、無因見(ahetukaditthi)、空無見(natthikaditthi)才能生起。
一、 無作用見:否定善法與不善法能產生作用。
二、 無因見:否定果報的因。
三、 空無見:否定因能產生果。
這三種邪見都是否定業因與果報。
在本經中,佛陀以狗為譬喻說:「就像一隻以皮帶束縛的狗被綁在牢固的木樁或柱子,牠只能繞著那根木樁或柱子一再地打轉。」那只以皮帶束縛的狗被人用繩子綁在牢固的木樁或柱子,因此無法逃走。同樣地,如果凡夫有強烈的無明、薩迦耶見與愛欲,就無法解脫生死輪回,因為這三種煩惱將他綁住了。無明與薩迦耶見蒙蔽他的慧眼,使他無法如實地照見究竟法。薩迦耶見好比是束縛在他脖子上的皮帶;愛欲好比是繩子,將他綁在牢固木樁或柱子上;而五取蘊好比是那根牢固的木樁或柱子。無明與愛欲促使他造作善行或惡行;那些行為稱為業。只要還有無明與愛欲存在,死亡之後,成熟的業力就會產生下一世的結生識。有了結生識就會再有老、病、死,而愁、悲、苦、憂、惱也都會產生,因此他無法解脫生死輪回。
舉例而言:假設有人供養燭光給佛像,發願來世成為比丘。根據佛陀所教導的《阿毗達摩藏》,事實上並沒有真實的比丘存在,只有名色法(精神與物質)存在而已。他認為有比丘存在;這就是他的無明。渴望得到比丘的生命就是愛欲。執著比丘的生命就是取。依靠無明、愛、取的緣故,他供養燭光給佛像,這是一種善業,包含行與業力。如此總共是五種因,即無明、愛、取、行、業。如果他能修行緣起,就能照見供養燭光給佛像時有三十四個名法。這些名法一生起後就立刻壞滅;沒有恆常的行法存在。然而它們留下了某種潛在力量。當那個力量成熟時,就能依照他之前所發的願望而產生比丘的五蘊生命,這種力量稱為業力。因此,只要五種因還存在的話,生死輪回就還會一直繼續,他無法解脫痛苦。
佛陀接著開示說:
「然而,諸比丘,善聞法的聖弟子得以見到聖者,善巧與調伏於聖者之法;得以見到善士,善巧與調伏於善士之法。他不認為色是我,或我有色,或色在我之中、或我在色之中。
他不認為受、想、行是我,他不認為識是我,或我有識,或識在我之中,或我在識之中。
他不再從色到色、從受到受、從想到想、從行到行、從識到識,一再地奔走、流轉。
由於他不繼續在其中奔走、流轉,因此他脫離色、脫離受、脫離想、脫離行、脫離識。
我說,他解脫生、老、死,解脫愁、悲、苦、憂、惱,解脫痛苦。」
如何才能解脫痛苦呢?我們將在第二部《皮帶束縛經》後段加以討論。佛陀在那部經中解釋說:不同的業導致眾生的種種差別。


   
皮帶束縛經(二)
Gaddulabaddha Sutta 2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舍衛城。當時世尊對諸比丘如此說:
「諸比丘,生死輪回的源頭是無法察知的。在生死輪回中一再流轉的眾生,被無明所蒙蔽、被愛欲所束縛的起點是難以得知的。
諸比丘,就像一隻以皮帶束縛的狗被綁在牢固的木樁或柱子上,當牠行走的時候,牠靠近那根木樁或柱子而行走;站立的時候,牠靠近那根木樁或柱子而站立;坐下的時候,牠靠近那根木樁或柱子而坐下;躺下的時候,牠靠近那根木樁或柱子而躺下。
同樣地,諸比丘,未曾聞法的凡夫認為色是如此:「這是我的;這是我;這是我的自我。」他認為受、想、行、識是如此:「這是我的;這是我;這是我的自我。」行走的時候,他靠近這五取蘊而行走;站立的時候,他靠近這五取蘊而站立;坐下的時候,他靠近這五取蘊而坐下;躺下的時候,他靠近這五取蘊而躺下。
是故,諸比丘,應當經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長久以來,這個心就一直受到貪、瞋、癡所污染。』諸比丘,眾生透過心的煩惱而染汙;眾生透過心的清淨而淨化。」
在本經中,佛陀也是如此地以狗來比喻未曾聞法的凡夫:「諸比丘,就像一隻以皮帶束縛的狗被綁在牢固的木樁或柱子上。」那只狗被皮帶束縛住,而且被繩子綁在牢固的木樁或柱子上,因此無法逃脫。同樣地,如果未曾聞法的凡夫有強烈的身見(sakkayaditthi薩迦耶見;認為有個體存在的邪見)與愛欲,就無法解脫生死輪回。為什麼呢?因為他被身見的皮帶所束縛,被愛欲的繩子綁在五取蘊的牢固柱子上。
當未曾聞法的凡夫看待五蘊為「這是我的自我」時,這就是身見執;當他看待五蘊為「這是我的」時,就是愛欲執;當他看待五蘊為「這是我」時,就是驕慢執。無明經常與這三種執著同時生起。無明與身見蒙蔽他的慧眼,使他無法如實地照見諸法。身見猶如束縛在他頸上的皮帶;愛欲猶如繩子,將他綁在五取蘊的柱子上。在身見、愛欲與驕慢這些煩惱的影響之下,他造作善業或惡業。這些根源於煩惱的業力有潛在力,能在死亡後產生下一世的生命。有了新的生命之後,就會再生起病、老、死與愁、悲、苦、憂、惱,所以他無法解脫生死輪回。
是故佛陀說:「諸比丘,應當經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長久以來,這個心就一直受到貪、瞋、癡所污染。』諸比丘,眾生透過心的煩惱而染汙;眾生透過心的清淨而淨化。」
佛陀接著開示說:
「諸比丘,你們是否見過稱為『行圖』的圖畫?」
「見過,世尊。」
「諸比丘,稱為『行圖』的圖畫其多樣化也是由心設計出來的。然而心遠比那稱為『行圖』的圖畫更多樣化。」
這裏所說的「圖畫」是指「行腳圖」。由於桑卡婆羅門(Savkha Brahmin)帶著這種圖四處行腳,宣揚他們的教法,所以稱這種圖為「行腳圖」或「行圖」。桑卡婆羅門是異教婆羅門的一派,他們在畫布上畫出善趣與惡趣的各種圖案,用以說明成功與失敗。他們將圖畫展示給人們看,解釋說:「若人做這種行為,則得到這種結果;若做那種行為,則得到那種結果。」
那些圖畫非常精細,但是心又遠比那些圖畫更精細,因為他們必須事先想好如何在畫布上畫出那些圖畫,然後才依照所想的去畫。有時候也許他們會想要畫一顆比太陽光更亮的紅寶石,但是那只能想像而已,實際上無法畫得出來。由此可知心遠比畫布上所畫的圖案更多樣化。所以佛陀說:「稱為『行圖』的圖畫其多樣化也是由心設計出來的。然而心遠比那稱為『行圖』的圖畫更多樣化。」
「是故,諸比丘,應當經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長久以來,這個心就一直受到貪、瞋、癡所污染。』諸比丘,眾生透過心的煩惱而染汙;眾生透過心的清淨而淨化。
諸比丘,我未曾見過有其他任何眾生界像畜生界的眾生那般多樣化。即使畜生界的那些眾生也是心使牠們多樣化的;然而心遠比畜生界的那些眾生更多樣化。」
要點在於:畜生界眾生的多樣化反映出造成牠們投生為畜生的過去業的多樣化。而業的多樣化又根源於愛欲(tanha)心所的多樣化。
鵪鶉、鷓鴣等畜生在過去世造種種業時並不會如此想:「我們將要變成如此這般多樣化。」但是,當過去某種惡業的業力成熟時,就造成他們投生於相稱的鵪鶉、鷓鴣等物種(yoni)當中。牠們的外表型態、生活方式等差異都根源於物種。投生於某一物種的眾生就相稱於該物種而有多樣化的差異。因此差異在物種中形成,而物種反映出過去的業。
例如,若你在過去生累積了投生為人的善業,當那個善業的業力成熟時,你就會投生於相稱的人類物種裏,而且根據那個物種而產生五取蘊。這就是父母與子女之間通常有相似之處的理由。
同樣地,如果你在過去世累積了投生為鵪鶉的惡業,當該惡業的業力成熟時,就會使你投生於相稱的鵪鶉物種裏,而且依照該物種而產生五取蘊。因此差異在物種中形成,而物種反映出過去的業。
當你在過去世累積善業時,如果存著在未來世享受感官快樂的強烈欲望,當那個業力產生今世的果報時,你就會有享受感官快樂的強烈欲望,成為具有貪欲性格的人。同樣的因果關係可以運用於具有瞋恨性格、愚癡性格、驕慢性格、嫉妒性格等人。
當你在過去世累積善業時,如果對佛、法、僧三寶、業果法則等具有堅強的信心,當那個業力產生今世的果報時,你就會成為充滿信心、具有信心性格的人。
當你在過去世累積善業時,如果那個善業伴隨著強而有力的慈愛,或者被慈心禪那所圍繞,當那個業力產生今世的果報時,你就會成為充滿慈愛、具有仁慈性格的人。
當你在過去世累積善業時,如果那個善業被強而有力的智慧(如觀智)所圍繞,當那個業力產生今世的果報時,你就會成為利根性、具有智慧性格的人。再者,如果是像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那樣強的觀智之業力產生今世的果報,你就會具有證悟涅槃的強而有力、敏銳的智慧。如果修行止禪與觀禪,你將能快速地徹悟四聖諦。
由於這個緣故,所以佛陀如此開示:
「因此,諸比丘,應當經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長久以來,這個心就一直受到貪、瞋、癡所污染。』諸比丘,眾生透過心的煩惱而染汙;眾生透過心的清淨而淨化。」
在《中部》(Majjhima Nikaya)裏有一部經,名為《小業分別經》(Culakammavibhavga Sutta)。我想依照那部經來解釋業與果的多樣化。
一時世尊住在舍衛城祇陀林給孤獨園。那時婆羅門學生須婆都提子來見世尊,與世尊互相問候。互相問候之後,他坐在一旁,問世尊關於業與果多樣化的十四個問題。
為什麼他會問這些問題呢?根據《中部》的注釋,他的父親都提婆羅門(Brahmin Todeyya)是憍薩羅國王的國師。由於都提在世時極端吝嗇,所以死後投生為自己家裏的狗。佛陀將這件事告訴須婆,並且要那只狗將牠前世作人時所埋藏的寶藏挖出來,藉此證明此狗確實是須婆的父親投生的。這件事激起須婆對佛陀的信心,促使他來見佛陀,並且請問業報的作用。請聆聽他所提出的十四個問題:
「大師喬達摩,是什麼因緣使人類有高下之分?人類有:(一)短命與(二)長壽;(三)多病與(四)健康;(五)醜陋與(六)美麗;(七)無影響力與(八)有影響力;(九)貧窮與(十)富有;(十一)出身低賤與(十二)出身高貴;(十三)智慧暗昧與(十四)智慧高超。大師喬達摩,人類有這些高下之分的原因是什麼?」
佛陀首先以簡要的方式回答他:
「學生,眾生是他們自己所造之業的擁有者,業的繼承人;他們起源於業,系縛於業,以業為依靠處。就是業使得眾生有高下之分。」
那時須婆如此請求佛陀詳盡地解釋:
「對於大師喬達摩簡要說明而未詳細闡述的這段話,我不瞭解其中的詳盡含義。如果大師喬達摩肯為我說法,使我了知大師喬達摩所說的詳盡含義,我將感到非常歡喜。」
為什麼佛陀會以聞法者無法明瞭其話中含義的方式來說法呢?那是因為婆羅門通常很驕傲,他們自認為是一切人當中最有智慧的。如果佛陀一開始就詳細地回答,他們可能會說他們早也已經知道佛陀所說的道理。因此佛陀先簡要地回答,當須婆請求佛陀詳細地說法時,佛陀才逐一地回答其問題。
在開始解釋佛陀的回答之前,我想先討論業果法則;這將使我們對佛陀所作的回答有更深入的瞭解。業果法則非常深奧,是凡夫很難清楚地見到的。它是佛陀教法的核心。要成為真正的佛教徒,最重要的就是要瞭解與深信業果法則;因此我們必須密切地注意業果法則的解釋。
根據佛陀的教導,一彈指之間就有數百萬個意門心路過程生滅過去。每一個意門心路過程裏有七個速行心(javana)。業就是在速行心剎那中形成。速行心剎那中的思特別稱為業。但是《發趣論》(Patthana)的業緣章裏提到:速行剎那中名法的力量(業力)也稱為業。請先記住這一點。
業可以分為四種,即現法受業(ditthadhamma- vedaniya kamma)、次生受業(upapajja-vedaniya kamma)、後後受業(aparapariya-vedaniya kamma)、既有業(ahosi kamma)。
「現法受業」是指會在當生產生果報的業。「次生受業」是指會在下一生產生果報的業。「後後受業」是指會在下一生之後的未來生中產生果報的業。「既有業」是指所謂的「雖然有這種業形成,但是過去沒有產生果報,現在沒有產生果報,未來也將不會產生果報」。
在這些業裏頭,(一)、七個速行心當中第一個速行心的思,不論是善的或惡的,都稱為「現法受業」。就欲界眾生而言,第一個速行心是七個速行心當中最弱的一個,它可能會在當生結成果報。若是沒有在當生結成果報,則它稱為既有業,意即雖然有這種業形成,但是過去沒有結成果報,現在沒有結成果報,未來也不會結成果報,而只是有業的名稱而已。
(二)、達成目標的第七個速行心的思稱為「次生受業」。就欲界眾生而言,它是七個速行心當中第二弱的。所謂「達成目標」是指完成佈施等或殺生等目的。當這個思獲得適當的助緣及受到前面那些速行心重複(asevana習行)的資助時,就可能會在下一生結成果報。若是沒有在下一生結成果報,則它稱為既有業,即只是有業的名稱而已。
(三)、在第一與第七個速行心之間那五個速行心的思都稱為「後後受業」。它們具有潛在能力,可以在下一生之後的未來生中結成果報,例如在因緣成熟時造成投生,形成結生識剎那的五蘊等。只要它們還未結成果報,它們的這種潛在能力就還會一直潛藏在名色相續流當中,無論再經過多麼長久的生死輪回,它們都不會變成既有業,直到般涅槃為止。
當第一個速行心的思由於未受到負面妨礙及得到殊勝助緣而具有效力,並且明確地以適當的優先業行生起時,它會在當生結成果報,如此稱它為「現法受業」,因為當那個思如上述那樣有效力時,它能幫助在同一速行剎那中的相應名法。由於它對未來展望的力量弱,並且由於缺乏其他速行心的重複(asevana習行)資助,所以它的果報小,也不像另外兩種業那樣能期待到未來世的機緣。它只能在當生結成單純的果報,不能造成未來的投生;正如不能結成果實的花只是單純的花一樣。相反地,另外那兩種業分別能造成下一世與更遠的未來世的投生,它們所結成的果報也比較大。
「若是不能結成果報」:業只有在適當的因緣條件聚合時才能結成果報;若缺乏適當的因緣條件,就無法在當生結成果報。以佈施為例,若想要第一個速行心的思能在當生結成果報,佈施者必須有德行,接受者必須是剛從滅盡定出定的阿羅漢或阿那含聖者,所佈施之物必須是以正當的方法取得,佈施者在佈施前、佈施時與佈施後都必須有堅強的意願與歡喜的心,他也必須對業果法則深具信心。如果這些條件不具足,第一個速行心的思就無法在當生結成果報。
為了得到更清楚的瞭解,我想講述發生在佛陀時代的一個故事:
富樓那(Punna)是優多羅難陀母(Uttara- Nandamata)的父親。他是王舍城的貧窮人,替富翁須摩那(Sumana)做工。然而他與他的妻子都對舍利弗尊者有很強的信心。在一個節慶的日子裏,雖然他的主人允許他放假,可是他仍然到田裏去做工,因為他實在太窮困了,連稍微享受一下的條件都沒有。當他在田裏忙的時候,舍利弗尊者走過來,坐在距離他的田地不遠的地方,進入滅盡定。富樓那見到了舍利弗尊者,感到很歡喜。等到舍利弗尊者出定之後,他就供養尊者清潔牙齒用的木枝及水。然後舍利弗尊者就離開了。
那時,富樓那的妻子為丈夫送飯來,遇到舍利弗尊者。她心裏想:「有時候我們有物品可以佈施,可是找不到接受的人;有時候有接受的人,但是由於我們非常貧窮,沒有物品能夠佈施。今天我真是太幸運了,不但有這位尊者作為接受者,而且又有物品可以佈施!」於是她很歡喜地將帶在身上的飯供養給舍利弗尊者。然後她回家去重新煮飯,再帶去給丈夫。富樓那聽說妻子供養食物給舍利弗尊者,心裏感到非常高興。吃完飯之後,他就小睡片刻。
醒來之時,他發現剛才自己耕過的田地全部變成黃金。他將這件事報告國王,國王就派出車輛去取黃金。然而,當國王的部下宣稱要為國王拿取黃金而動手取時,黃金立刻變回泥土。只有宣稱要為富樓那拿取時,才能取得黃金。於是那些黃金全部歸屬于富樓那所有。國王還賜給他一個封號
──「多富長者」(Bahudhanasetthi)。他建造一棟新房子;在新屋落成典禮時對佛陀與僧團做大佈施。當佛陀宣說隨喜的謝詞時,富樓那與妻子及女兒優多羅全部證得須陀洹果。
在這個故事裏,富樓那與妻子都是有德行的人;他們所供養的物品是以正當方法取得的;他們在供養時有清淨無染的心;他們對業果法則有堅強的信心;他們在供養之前、供養之時與供養之後心裏都很歡喜;而最重要的一項因素是:接受者舍利弗尊者是剛從滅盡定出定的阿羅漢。由於所有的必要因素都已齊全,所以他那次供養的意門心路過程中第一個速行心的思在當生就結成很大的善報。這種業稱為「現法受業」(ditthadhamma-vedaniya-kamma)。
雖然這種果報似乎好得令人難以相信,但是與他的第七個速行心及其餘五個速行心的思將在未來世結成的果報相比之下,這種現世的善報就顯得微不足道了。第七個速行心的思成熟時稱為「次生受業」(upapajja-vedaniya kamma);它會產生來世天界的殊勝微妙善報。而中間五個速行心的思成熟時稱為「後後受業」(aparapariya-vedaniya-kamma);它們會在更遠的未來世產生極為殊妙的善報,而且持續很長久的時間。這是由於他在那次佈施之前、之時與之後累積非常多善業的緣故。如果你還記得一彈指之間有數百萬個意門心路過程生滅,而業就是在每一個意門心路過程裏七個速行心中形成的,你就能明白為什麼他累積了那麼多的善業。
業的另一種四分法是:重業(garuka-kamma)、慣習業(acinna-kamma)、近業(asanna-kamma)、已作業(katatta-kamma)。
「重業」(garuka-kamma)包括非常令人譴責的、非常不利的不善業,以及非常強而且有利益的善業。重業是非常強的業,必定會產生下一世的結生,沒有任何其他業可以阻止它。當同時有幾個重業即將成熟時,最重的業會優先成熟,而造成投生。
不善的重業包括:
一、 殺母;
二、 殺父;
三、 殺阿羅漢
四、 以惡意使活著的佛陀身上流血;
五、 使和合的僧團分裂;
六、 堅持地執著於否定因果的決定邪見(niyata-miccha-ditthi),到臨命終時都還不捨棄。
在上述這些業當中,前五種(即五逆罪)都是只要做了一次就成為重業;而第六種(決定邪見)則必須堅持到臨死時還不捨棄才成為重業。這類邪見當中經常被提到的三種是:
一、 無作用見(Akiriyaditthi):否定善業與不善業能產生作用。
二、 無因見(Ahetukaditthi):否定果報有原因。
三、 空無見(Natthikaditthi):否定因能產生果報。
這些決定邪見的業力是如此的重大,它們乃至能使人在地獄裏受苦一大劫或更長的時間。只要這種業力還未耗盡,即使在大劫末期世界被毀壞,欲界眾生都投生到梵天界去的時候,正在地獄裏受這種邪見的苦報者仍然無法脫離地獄之苦。那時他不會像其他惡道眾生那樣投生到人間或天界去精進修行禪定,而會投生到他方世界的地獄裏繼續受苦報。
然而,如果一個人在臨命終之前捨棄這類的邪見,那麼他的邪見業就不是重業,也不會造成那樣嚴重的苦報。舍利弗尊者的外甥長爪梵志(Dighanakha paribbajaka)就是一個例子:他原本執著斷見;但是與佛陀交談之後,他捨棄了斷見。這就是為什麼他在聽聞《長爪經》(Dighanakha Sutta)之後能證得須陀洹果的因素之一。
善的重業是指維持到臨死時定力都還不退失的八定而言。它們是廣大業(mahaggata-kamma)。然而,如果無法將定力維持到臨死時還不退失,那樣的八定就不算是重業。
「慣習業」(acinna-kamma)是指經常、習慣、重複做的業。若臨死時有慣習業與非慣習業都即將成熟,則慣習業會優先成熟;若有幾個慣習業即將成熟,則最慣習的業將優先成熟而造成下一世的投生;不論是其慣習的是善行或惡行。如法居士(Dhammika)就是一個例子:他一生當中都持續地佈施。在他臨死時這種善業成熟,他見到諸天神駕著榮耀輝煌的天界馬車來迎接他。
「近業」(asanna-kamma)是指在臨死時非常清晰地回憶起來的過去所造之業或臨死時所造之業。當一個人臨死時清楚地回憶起過去所作的某一種業時,那個業的業力會造成他下一世的投生。波斯匿王的王后末利迦(Queen Mallika)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雖然她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但是她在臨死時回憶起那一生中所做的一件錯事,於是那個業造成她投生到地獄裏。不過後來由於善業的緣故,她在地獄受苦一段短時間之後就投生到天界去了。
過去所做而不包含在前面這三種的業稱為「已作業」(katatta-kamma)。當沒有前三種業成熟時,則「已作業」將造成下一世的投生。
在上述四種業當中,「重業」最優先成熟,這就是它之所以稱為重業的緣故。當沒有即將成熟的重業時,最慣習的業優先成熟。若也沒有即將成熟的慣習業時,臨死時回憶起的業
──近業──將會成熟。如果也沒有近業成熟,則當世或過去世曾作的業(已作業)將會成熟。
業的另一種四分法是:令生業(janaka-kamma)、支持業(upatthambhaka-kamma)、妨害業(upapilaka- kamma)、毀壞業(upaghataka-kamma)。
「令生業」(janaka)是造成投生的業,能夠產生下一世結生時及那一期生命中的果報名色蘊。它可以是善的或不善的。唯有在臨死時成熟的業才是令生業,才能造成下一世的結生。
「支持業」(upatthambhaka)本身不能產生投生的果報,但是當其他的業產生投生的果報之後,它能夠強化已經生起的苦報或樂報並且使它延續下去。例如當善的令生業導致某個眾生投生為人時,支持業即協助延長其壽命,確保其健康乃至豐衣足食等。
「妨害業」(upapilaka)則是在其他業產生投生的果報之後阻撓與障礙已經生起的苦報或樂報,不使它延續下去。它切斷其他業的果報,但並沒有產生投生的果報。例如當某個眾生由於善的令生業而投生為人時,妨害業會帶來許多病痛,而阻止那人享受其善業帶來的善報。
「毀壞業」(upaghataka-kamma)本身可以是善的或不善的。它中斷弱的業,而結成自己的果報。正如一陣敵對的力量能夠中止正在飛行的箭,使它墜落。例如,某個眾生由於善的令生業而生為天神,但是某個毀壞業突然成熟,使他突然死亡而投生於四惡道之一。
另一種理解的方式是如此:當某種業被造作之後,在投生時或一期生命中,由於那個業的結果而有名色法(精神與物質)產生,則那個業稱為「令生業」。當某種業被造作之後,它借著抑制干擾因素與激起強化因素而幫助與延續其他業所結成的苦報或樂報,那種業稱為「支持業」。當某種業被造作之後,令生業所結成的苦報或樂報被它以生病或四大不調的方式阻礙,那種業稱為「妨害業」。當某種業被造作之後,其他種業的果報由於令生業效力的緣故,原本能夠持續得更久,但是卻被這種業毀壞、切斷及取而代之,這種業稱為「毀壞業」。
讓我們舉提婆達多(Devadatta)為例來說明這四種業:他有善的令生業使他投生在皇族裏。由於該令生業及支持業的緣故,他得以繼續活在幸福的生活中。但是後來當他造作惡行而被僧團隔絕時,妨害業即開始生起效力,他開始受人輕視。他造成僧團分裂的重業則是毀壞業,使他投生到阿鼻地獄裏。
唯有佛陀的業果智才能清楚地照見上述十二種業其業果相續的真實本質;那種智慧是弟子們所沒有的。然而修行觀禪的人還是能部份地了知業果相續的情況。
心中有了這種業果法則的知識之後,讓我們開始來看佛陀如何逐一地回答婆羅門學生須婆的十四個問題。佛陀說:
「那麼,學生,諦聽並且密切地注意我將說的話。」
婆羅門學生須婆問答說:「是的,尊者。」世尊如此說:
回答一
「在此,學生,有男人或女人殺害眾生,性情兇暴,雙手沾滿血腥,從事毆打與暴力,對眾生殘酷。由於履行與從事如此的行為,身壞命終之後他投生於苦界、惡趣、墮處、地獄。然而,如果在身壞命終之後他沒有投生於苦界、惡趣、墮處、地獄,而是再投生為人,那麼無論出生於何處,他都會短命。學生,這就是導致短命之道,即殺害眾生,性情兇暴,雙手沾滿血腥,從事毆打與暴力,對眾生殘酷。」
投生為人是善業的果報,投生於四惡道則是惡業的果報。如果殺生的業直接決定投生的方式,它會造成投生於四惡道之一道。但是,如果有善業成熟,造成他投生為人,那麼殺生的業會產生與造成投生的業相反的作用,帶來種種災難,乃至嚴重時會造成提早死亡。再者,儘管善業造成他投生為人,但是由於殺業的緣故,那善業不能使他長壽;他還是會短命。同樣的原則也適用以下將談到的不善業在人界成熟的例子:在每一個例子裏,不善業借著引起與其本身特質相符合的災難而妨礙造成投生人界的善業。
我想講述目犍連尊者的故事:他在過去某一生中,曾經受到妻子煽動而企圖殺害自己的父母親。他的父母都雙眼失明。他的妻子不願意侍候他們,因此捏造了許多關於他們的不實故事。由於妻子的那些誣告,使他生起想要殺害父母的念頭。有一天,他帶著父母坐著牛車穿過森林,要到另一個村子去。走在森林中時,他們在某處停下來。他假裝是強盜而狠狠地毆打自己的父母,不過他的父母並沒有死。
在那次事件中,他累積了多少不善業呢?許許多多的不善業。如果那時他毆打父母五分鐘的話,他就累積了數以萬億計的不善業。他的動機是要殺害他們;那是一個罪大惡極的不善思。但是當他聽到不知內情的父母滿懷慈悲地呼喚他,叫他趕快自己逃命,不要管他們時,他被父母的愛深深地感動,而停止殘酷的行為。他的內心立刻充滿了悔恨。在這裏,他在毆打父母之前已經累積許多不善的念頭,想著如何殺害他們;毆打過之後,每當他一想起自己忤逆的惡行時,心中就充滿悔恨與難過;這些都是不善法。當這些惡業成熟時,就會產生極端嚴重的惡報。
在他那一世身壞命終時,第七個速行心的不善思造成他投生於地獄,遭受劇烈的痛苦。第二乃至第五個速行心的不善思造成更後來世的地獄投生。如此,他在地獄裏遭受極端痛苦的時間以數百萬年計算。然而另一方面,他累積了成為喬達摩佛第二位上首弟子的波羅蜜(parami);從最上見佛(Buddha Anomadassi)的時代開始算起,他累積如此的波羅蜜長達一阿僧祇與十萬大劫之久。這些波羅蜜是善業。每當一個善業造成人界的投生之後,過去世企圖殺害父母的惡業就造成種種災難,乃至造成他提前死亡。基於那項惡業,有兩百世以上他都由於頭骨被打碎而死。乃至在他的波羅蜜成熟而成為我們佛陀的第二位上首弟子這一世,儘管他是一位阿羅漢,他仍然因為那項惡業的緣故,頭骨被打碎之後而般涅槃,那個業就是毀壞業。
當他證得阿羅漢果時,他的心因為滅除煩惱而清淨,但是他仍然免不了由於過去世惡業的果報而受苦,因此佛陀說:「是故,諸比丘,應當經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長久以來,這個心就一直受到貪、瞋、癡所污染。』諸比丘,眾生透過心的煩惱而染汙;眾生透過心的清淨而淨化。」
接著請聆聽佛陀的第二個回答:
回答二
「然而,學生,在此有男人或女人捨棄殺生,禁絕殺生,拋開棍棒與武器,心地溫和與仁慈,安住于對一切眾生的慈悲。由於履行與從事如此的行為,身壞命終之後他投生於善趣,乃至天界。然而,如果在身壞命終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天界,而是再投生為人,那麼無論出生於何處,他都會長壽。學生,這就是導致長壽之道,即捨棄殺生,禁絕殺生,拋開棍棒與武器,心地溫和與仁慈,安住于對一切眾生的慈悲。」
在此情況下,不殺生的善業可以直接造成天界的投生或人界的長壽。再者,如果一個人除了不殺生之外,還累積其他的善業,如佈施、修行止禪或觀禪等,那麼在不殺生的戒行基礎上,其他的善業變得更殊勝,而且也能直接造成人界的長壽果報。同樣的法則也適用於以下所有關於善業成熟的經文。
關於這一項善業,摩訶迦葉尊者、阿難尊者與兩家尊者(Ven. Bakula)都是典型的例子。摩訶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都是活到一百二十歲才般涅槃。兩家尊者則活到一百六十歲才般涅槃。
另一個例子是持五戒尊者(Ven. Pabca-sila Samadaniya):他在勝蓮花佛的時代持守五戒長達十萬年都沒有違犯。在我們喬摩佛的時代,他證得阿羅漢果連同四無礙解智。因此我們可以瞭解:從勝蓮花佛的時代以來,他必定曾經在過去佛的教化期中修行止禪與觀禪達到行舍智(savkharupekkha bana)的階段。雖然他以持戒為重,然而不單只是持戒而已,他還培育強而有力的禪定與觀智,這就是他能保持戒行清淨無瑕的理由。臨死之時,他思惟自己的清淨戒行,心中充滿愉悅與歡喜,死後投生於天界。由於善報的果報,他從一個天界到另一個天界,從天界到人界,從人界到天界,如此地輾轉投生。每一世他都具有良好的性格,享受快樂的生活,以及具備高深的學識。在每一生中,他的這三項成果都超越一般人之上。
現代大家都希望獲得這三項成果。由於在強而有力的禪定與觀智的支持之下,戒行能造成這三項成果,所以大家應當振奮精勤地在佛陀的教法中修習這戒、定、慧三學。持五戒尊者在我們佛陀的教法中證得阿羅漢果與四無礙解智,這就顯示清淨的心能使眾生清淨。
接著請聆聽第三個回答:
回答三
「在此,學生,有男人或女人以手、土塊、棍棒或刀傷害眾生。由於履行與從事如此的行為,身壞命終之後他投生於苦界、惡趣、墮處、地獄。然而,如果在身壞命終之後他沒有投生於苦界、惡趣、墮處、地獄,而是再投生為人,那麼無論出生於何處,他都會多病。學生,這就是導致多病之道,即以手、土塊、棍棒或刀傷害眾生。」
我將引用一個例子來說明不善業如何產生果報:在我們佛陀的時代,有一個月圓的晚上舍利弗尊者坐在山谷裏,進入某一種定境。那天他剛剃完頭,所以他的頭在月光下顯得閃閃發亮。難陀夜叉(Nanda)由於瞋心的緣故,以拳重擊舍利弗尊者的頭。難陀夜叉的力量非常大,乃至能夠一拳將一座山打碎。但是由於該定境的保護,當時舍利弗尊者只是感到輕微的觸覺而已。由於那項不善業,難陀夜叉走開沒多遠就死了,投生到地獄裏。這就是佛陀之所以說眾生被自己內心的煩惱所染汙的理由;難陀夜叉無法抑制想要傷害舍利弗尊者的那股瞋心,所以他墮入地獄。如果想避免這種惡報,大家應當克制自己的心,不要去造作任何不善業。
另一個例子是布提卡達尊者(Putigatta Thera)。在迦葉佛(Buddha Kassapa)的時代他是一個捕鳥人。他捉到許多鳥。他將多數的鳥獻入王宮,剩下的也多數都賣掉了。對於賣不完的鳥,由於害怕牠們逃走,因此他折斷牠們的翅膀與腳,使牠們既無法飛走也無法跑掉。由於他從事這樣殘酷的業幾千年的時間,身壞命終之後他投生於地獄惡趣,遭受種種痛苦煎熬幾百萬年之久。後來由於他在迦葉佛時代所造的善業,在我們佛陀的時代他出生為人。他供養一位比丘種種資具;但是那個業的力量不足以抑制過去世傷害與殘殺眾生之業所造成的多病與短命果報。後來他出家為比丘。有一天他生病了,全身長滿了膿瘡,而且那些膿瘡一天比一天擴大,全身的傷口都流出膿血。於是他的全身變得骯髒、可厭與惡臭。同伴比丘們照顧不了他,就丟下他不管。佛陀知道這件事之後,就親自以溫水為他擦洗身體,並且為他清洗袈裟。對於佛陀的慈悲照顧,布提卡達由衷地生起感恩與喜悅,他的心變得愈來愈平靜。佛陀為他講了一個簡短的開示。聽聞開示之時,他能觀照行法的無常、苦、無我本質。開示完後他就證得阿羅漢果,解脫諸漏。所以佛陀一再地如此地敦促諸比丘:「是故,諸比丘,應當經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長久以來,這個心就一直受到貪、瞋、癡所污染。』諸比丘,眾生透過心的煩惱而染汙;眾生透過心的清淨而淨化。」
接著請聆聽第四個回答:
回答四
「然而,學生,在此有男人或女人不以手、土塊、棍棒或刀傷害眾生。由於履行與從事如此的行為,身壞命終之後他投生於樂趣,乃至天界。然而,如果在身壞命終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天界,而是再投生為人,那麼無論出生於何處,他都會健康。學生,這就是導致健康之道,即不以手、土塊、棍棒或刀傷害眾生。」
在此情況下,不傷害眾生的善業能直接造成天界的投生或人界的健康果報。此外,如果那個人還造作了其他善業,如佈施、修行止禪與觀禪等,那些善業也能由於該不傷害眾生的清淨戒行而產生天界的投生或人界的健康果報。因此佛陀曾說:“Ijjhati bhikkhave silavato cetopanidhi visuddhatta.”
──「戒行良好者的願望可以由於其清淨的戒行而圓滿達成。」
兩家尊者(Ven. Bakula)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一阿僧祇與十萬大劫之前,當最上見佛(Buddha Anomadassi)還未出現于世間時,他是一位博學的婆羅門。後來他出家作隱士,以追求來世的安樂。他住在森林裏修行禪定,成就八種定與五種世間神通。他將寶貴的時間都用於享受禪定中的快樂。最上見佛出現於世間之後,有一次他得到機緣聽佛說法,因而歸依三寶,成為佛教徒。當佛陀胃痛時,他供養藥品,醫治佛陀的病。這種善業是很殊勝的,能夠產生圓滿的果報。正如佛陀在《中部.佈施分別經》(Dakkhina Vibhavga Sutta, Majjhima Nikaya)中所說的:
「當一位有德行的人,以淨信心深信業有大果報,佈施如法得來的物品給另一位有德行的人時,我說那樣的佈施能帶來圓滿的果報。」
在這件事情上,那位隱士是有德行的人;他的德行伴隨著八定與五神通。再者,他已經歸依三寶,他的德行非常清淨,使得他能夠實現自己的願望。
還有,接受者是佛陀
──全世界德行最高的人;所供養的藥品是以正當的方式從森林裏取得的;他在供養前、供養時與供養後都有清淨的信心;他對業能產生大果報具有堅定的信心,因為他能以天眼通見到業果的作用。由於這些因素,所以他的供養非常殊勝,能產生圓滿的果報。
有一天,當佛陀的病痊癒,身體恢復健康時。他來見佛陀,並且如此發願:
「世尊,如來因為我的藥而身體痊癒。以此善業,願我生生世世沒有疾病,即使是幾秒鐘的不舒服也沒有。」
由於他的善業與願望,他在之後的每一生中都未曾生病,即使幾秒鐘的不舒服也沒有。因此佛陀說:「戒行良好者的願望可以由於其清淨的戒行而圓滿達成。」
在我們行佈施的時候,應當效法如此的榜樣。
兩家尊者在最上見佛的時代累積種種波羅蜜長達十萬年之久。身壞命終之後,由於禪定的業力,他投生於梵天界,這是善的重業。在數不盡的大劫裏,有時他投生於天界,有時投生於人界。在所有那段期間裏,他不曾受到病苦或惡道之苦。
在勝蓮花佛(Padumuttara Buddha)的時代,他是漢紗瓦帝城(Hamsavati)的在家居士。他聽到佛陀宣佈某一位比丘為健康第一的弟子;於是他累積許多善業,如供養種種資具給佛陀與僧團,並且發願在未來佛的教化期中得到同樣的榮銜。他得到勝蓮花佛授記將來能成為健康第一的比丘。他在十萬年的生命裏持續地累積善業,如佈施、修行止禪與觀禪達到行舍智的階段。
在毗婆屍佛(Vipassi Buddha)出現於世間之前,他出生於曼都瓦帝城(Bandhumati)。後來出家為隱士。遇到毗婆屍佛之後,他以佛陀為師。他治好許多比丘由於嗅到有毒花朵而引起的疾病。他以神通在森林裏採集各種藥材,將它們供養給生病的比丘。儘管他對佛陀具有充分的信心,有時間就去見佛聞法,但是他仍然過著隱士的生活,依照佛陀所教導的方法在森林裏修行止禪與觀禪。在那一生中,他醫治比丘疾病的善思是很強的善業,能造成他生生世世健康。身壞命終之後,他由於禪定的業而投生於梵天界,那是善的重業。在大約九十一大劫裏,他在天界與人界之間流轉。在迦葉佛(Kassapa Buddha)的時代,他重新整理古老的醫方;這個善業直接造成他的健康與長壽。
在我們的喬達摩佛(Gotama Buddha)出現於世間之前,兩家尊者出生於憍賞彌(Kosambi)的一戶長者家中。當他的褓姆在雅慕那河(Yamuna)為他沐浴時,他滑入水裏而被一隻大魚吞入腹中,然而他並沒有死。兩家尊者之所以能夠存活是因為他那最後一生的神聖力量的緣故,這是「智慧遍滿神通」(banavippharaiddhi)所產生的現象,意即在那一世裏,他不可能在尚未證得阿羅漢果之前死亡。這種「智慧遍滿神通」由於他過去世累積的業而在他的身上產生:他在勝蓮花佛的時代得到授記,將成為健康第一的大阿羅漢;那是因為勝蓮花佛已經見到他已累積及將累積足夠的波羅蜜,以成為如此的阿羅漢。「智慧遍滿神通」就是由那些波羅蜜產生的;那些波羅蜜當中有些是促使他長壽的支持業。
一個漁夫捕獲那條大魚,將牠賣給波羅奈城一位長者的妻子。當那條魚被剖開時,他們發現魚的肚子裏有一個嬰兒,活得好好的,分毫沒有受損。長者的妻子將他看成是自己的兒子一般地養育。當這個消息傳出去而嬰兒的家人前來認領時,長者的妻子請求其父母允許她將嬰兒留下來撫養。國王裁決這兩家共同擁有這嬰兒,因此他被取名為兩家(Bakula)。他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到了八十歲的時候,他有機緣聽聞佛陀說法,對佛法生起信心而出家修行。出家後的七天當中他精進地修行,到了第八天就證得阿羅漢果,連同四無礙解智。
後來佛陀宣佈他是健康第一的大弟子。他活到一百六十歲才般涅槃。他是我們喬達摩佛時代四位大神通者(mahabibba)之一。另外三位分別是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及耶輸陀羅長老尼(Bhadda Kaccana; Yasodhara Theri)。
兩家尊者的長壽與健康乃是過去生中在戒清淨的基礎上累積善業所造成的。
結論是我們應當記住佛陀的這段教導:
「戒行良好者的願望可以由於其清淨的戒行而圓滿達成。」
接著請聆聽第五個回答:
回答五
「在此,學生,有男人或女人具有容易忿恨與惱怒的性格,即使只是稍微受到評論,他就忿怒、生氣、懷有敵意、憤慨,顯現出忿恨、瞋恚、不滿。由於履行與從事如此的行為,身壞命終之後他投生於苦界、惡趣、墮處、地獄。然而,如果在身壞命終之後他沒有投生於苦界、惡趣、墮處、地獄,而是再投生為人,那麼無論出生於何處,他都會長得醜陋。學生,這就是導致相貌醜陋之道,即具有容易忿恨與惱怒的性格,即使只是稍微受到評論,他就忿怒、生氣、懷有敵意、憤慨,顯現出忿恨、瞋恚、不滿。」
在此我想講述五醜(Pabcapapi)的故事:她是波羅奈城(Baranasi)一個窮人的女兒,她的手、腳、嘴巴、眼睛、鼻子都長得很醜陋,所以被稱為「五醜」;然而她的觸感卻是殊妙迷人的。這些都是她過去世所累積的業所造成的。
在過去的某一生中,她是波羅奈城一個貧窮人的女兒。有一位元辟支佛(Paccekabuddha)需要一團黏土來整理其住處,所以他進入波羅奈城托缽,以便取得黏土。那位辟支佛靜靜地站在她家門口。第一眼見到的時候,她很生氣地看著那位辟支佛,心裏責怪他為什麼來要黏土;不過她還是將黏土給了那位辟支佛。她的善業被瞋恚所圍繞。雖然那個善業使她投生為女人,但是由於她的瞋恚,所以她長得很醜陋,被稱為五醜。她的觸感很迷人是因為那時她供養辟支佛一團黏土,可用來整理他的住處。
然而,她過去世的善業透過迷人的觸感而產生果報:有一天,她無意間碰觸到波羅奈的國王巴卡(Baka)。巴卡迷戀上她,就化裝成一位紳士去拜訪她家,然後娶了她。後來,巴卡想封她為王后,但是恐怕她醜陋的外表會成為眾人嘲笑的話題。於是巴卡想出一個辦法,使人民都能體驗到五醜極為殊勝美妙的觸感,然後順理成章地封她為王后。後來其他王妃嫉妒她,而將她遺棄在一艘船上,任水漂走。另一個國王巴瓦裏亞(Pavariya)獲得了她,而宣稱她屬於自己所有。巴卡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很生氣,準備對巴瓦裏亞宣戰。不過後來他們和解了,決定從那個時候開始,五醜隔周地輪流住在他們的王宮。是故佛陀在《小業分別經》中如此說:
「就是業使得眾生有高下之分。」
接著請聆聽第六個回答:
回答六
「然而,學生,在此有男人或女人不具有忿恨與惱怒的性格,即使是受到許多評論,他也不忿怒、不生氣、不懷敵意、不憤慨,不顯現出忿恨、瞋恚、不滿。由於履行與從事如此的行為,身壞命終之後他投生於樂趣,乃至天界。然而,如果在身壞命終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天界,而是再投生為人,那麼無論出生於何處,他都會長得美麗。學生,這就是導致相貌美麗之道,即不具有忿恨與惱怒的性格,即使是受到許多評論,他也不忿怒、不生氣、不懷敵意、不憤慨,不顯現出忿恨、瞋恚、不滿。」
在此我想講述須菩提尊者(Ven. Subuti)的故事:在勝蓮花佛的時代,他出生于一個富有的家庭,名叫難陀(Nanda)。後來他出家為隱士,成為四萬四千名隱士的領袖。他們住在一座大森林裏修行止禪,成就八定與五神通。
有一天,佛陀與十萬位阿羅漢以神通飛到他們的住處。那些隱士非常高興,所以就在幾分鐘內以神通力採集各種花,做成花座。佛陀與諸阿羅漢就坐在那些花座上進入滅盡定(nirodhasamapatti:在所預定的一段時間內,名法與心生色法都暫時不生起的一種定境)七天。在那七天裏,難陀都一直站在佛陀的後面,撐著一支華蓋以遮護佛陀。各位,請看他在累積善業時毅力多麼堅強!他在七天當中都不移動、不躺臥、不吃、不上廁所。他的心非常專注,因為那時他已經精通八定與五神通。他以專注的心站在佛陀後面,撐著花朵製成的傘蓋遮護佛陀連續七天。你可以想像他累積了多少善業:即使只在一彈指之間,就已經有數百萬個善的意門心路過程生滅;七天以來,難陀的心路過程中產生的善業是不計其數的,這些是欲界的善業。在每個心路過程裏七個速行心的中間五個是比較強而有力的,它們有潛在力,能夠在下一世之後的未來世長期地產生欲界的殊勝果報。至於他的下一世,則由禪那的業(廣大業)產生果報,使他投生於梵天界,因為他的禪那業是重業。
當佛陀與諸阿羅漢從滅盡定出定時,正是供養他們的最佳時機。那些隱士從森林裏采得水果與花,供養佛陀與僧團。佛陀交代一位慈心禪那及接受供養第一的比丘開示佛法,以表達感謝、隨喜、回向與祝福(anumodana)。
開示完後,除了難陀之外,其他的隱士全部都證得阿羅漢果。難陀則由於傾心於那位比丘莊嚴的威儀,所以沒有證得任何聖道、聖果。當他知道開示的那位比丘獲得那兩項第一所需具備的特質時,難陀發願將來自己也能得到同樣的成就。
當時難陀的戒行清淨,猶如明亮的寶珠,而且伴隨著八定與五神通;在供養前、供養時與供養後他都對佛法僧三寶有淨信心;他深信業有大果報,因為他能以天眼通清楚地了知業果的作用;接受佈施者是世間無上的福田,而且他在最佳的時機佈施給他們;因此他的願望肯定會由於佈施者與接受者雙方的清淨而圓滿達成。他發願之後,就得到勝蓮花佛的授記:他將在喬達摩佛的時代成為慈心禪那與接受供養第一的比丘。
雖然他並沒有改變隱士的身份,但是他經常去見佛聞法。他依照佛陀的教導而修行止禪與觀禪,尤其注重於慈心禪那,並且以慈心禪那為基礎進而修行觀禪,達到行舍智的階段。
在此我想對「緣起」再稍加解釋:在他供養水果與花給剛從滅盡定出定的佛陀與僧團之後,他發願要成為慈心禪那與接受供養第一的比丘。根據佛陀的教導,我們的身心是由究竟名色法構成的。如果我們了知它們是究竟名色法,那是正確的、是觀智、是正見;但是如果我們將它們看成是男人、女人、比丘、比丘尼,那就是錯誤的,如此的錯知稱為無明。因此,在他這種情況下,他將一堆究竟名色法看成是慈心禪那與接受供養第一的比丘,這是「無明」;基於無明,他發願成為慈心禪那與接受供養第一的比丘,這是「愛」;他執著於那樣比丘的生命,這是「取」。無明、愛、取稱為「煩惱輪轉」(kilesavatta),意即造成生死輪回的煩惱。
基於無明、愛、取,他供養水果與花給無上的福田
──佛陀與僧團,這些善業稱為行。它們是無常的,一生起後就立刻壞滅,然而它們在他的名色相續流當中留下了業力;在《發趣論》(Patthana)的業緣那一段裏,業力稱為業。行與業稱為「業輪轉」(kammavatta),意即造成生死輪回的業。
以上總共是五種過去因:無明(avijja)、愛(tanha)、取(upadana)、行(savkhara)、業(kamma)。同樣的原理也適用於所有業力成熟、結成果報的情況。
然而他的業被強而有力的慈心禪那所圍繞。為什麼他的慈心禪那能夠強而有力呢?因為他特別注重于修行慈心禪那,這是一項因素。以慈心禪那為基礎,他修行觀禪。由於慈心禪那的支助,他的觀智清晰、深入、徹底、強而有力。他強而有力的觀智回過頭來促使他的慈心禪那更穩固與強而有力。根據《發趣論》,這是強而有力的助緣,稱為「親依止緣」(upanissaya paccaya)。為什麼會如此呢?因為他進入慈心禪,出定之後立即觀照禪那名法為無常、苦、無我。然後又再進入慈心禪,出定後又再觀照禪那名法為無常、苦、無我……如此一再地重複修行。由於這樣不斷重複的禪修,所以他的慈心禪那與觀禪都變得穩固與強而有力,這是另一項因素。





主持人
帕奧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