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正法輪 四

帕奧禪師序 III
再者,慈心禪正好與瞋恨互相對立。這就是為什麼他的心經常沒有瞋恨的緣故。經由修行止禪與觀禪,他能夠長時期地抑制瞋恨,不使它生起。此外,他的神通也能幫助抑制包括瞋恨在內的一切煩惱;他的觀智也同樣能抑制這些煩惱,所以他的心得到淨化。由於淨化的心,他的願望將能圓滿達成。在那一生中,他修行止禪與觀禪長達十萬年。他的意志力非常堅強,此意志力就是業。當意志力堅強時,沒有什麼願望是不能實現的。
在我們佛陀的時代,他出世為富翁須摩那(Sumana)的兒子,給孤獨長者(Anathapindika)的弟弟。由於他的相貌英俊、清秀、美好,所以他被取名為須菩提(Subhuti),意即「善相」。這是他過去世沒有瞋恨或其他煩惱圍繞之善業的果報。
在給孤獨長者供養祇園精舍那一天,須菩提恭敬地聆聽佛陀說法,因此對法生起信心而出家。出家後他精通兩部毗尼。從佛陀那裏得到業處之後,就獨自在森林裏修行。他以慈心禪那為基礎,進而修行觀禪,證得阿羅漢果。他平等地說法,不分別親疏好惡。佛陀宣稱他為寂靜遠離(aranavihari無諍住者)與接受供養(dakkhineyya)第一的大弟子;他那強而有力的慈心禪那使他的心經常寂靜,而且長久以來就已經遠離煩惱,無諍而住。
據說他在入村托缽時,先站在每一家施主的門口進入慈心禪那,出定後才接受供養,以便使施主們能得到最大的福德。他行腳來到王舍城,頻毗娑羅王答應要為他建造一個住所,但是忘了履行諾言;須菩提尊者就在露天的地方禪修,結果很久的時間都沒有下雨。頻毗娑羅王后來發現不下雨的原因,就趕緊命令部下先為須菩提尊者建造一間樹葉蓋成的小屋。須菩提尊者一進入小屋,坐在稻草製成的床上時,天就開始下雨。他的心由於慈心禪那與出世間智慧而清淨,因此天神也來保護他免受雨淋濕。由此可知清淨的心使眾生清淨。
接著請聆聽第七個回答:
回答七
「在此,學生,有男人或女人心懷嫉妒,對別人獲得的供養、名譽、重視、禮敬、致意與恭敬感到嫉妒、憤慨、滿懷妒忌。由於履行與從事如此的行為,身壞命終之後他投生於苦界、惡趣、墮處、地獄。然而,如果在身壞命終之後他沒有投生於苦界、惡趣、墮處、地獄,而是再投生為人,那麼無論出生於何處,他都會沒有影響力。學生,這就是導致沒有影響力之道,即心懷嫉妒,對別人獲得的供養、名譽、重視、禮敬、致意與恭敬感到嫉妒、憤慨、滿懷妒忌。」
這種嫉妒性格在社會生活中會產生許多問題。被嫉妒心征服的男人或女人不能依循佛法的教導而表現正當的行為;他們總是互相折磨與毀滅,及折磨與毀滅弱者。
在此,我想解釋羅沙迦提舍尊者(Losaka Tissa Thera)的故事:在迦葉佛的時代他是一位比丘,接受該地區一位元富翁的護持。有一天,一位阿羅漢進入這位富翁供養的寺院。富翁很歡喜那位阿羅漢的威儀,就請他住下來,自願要供養他。阿羅漢答應住下來;但是原本居住在那裏的比丘對他生起嫉妒心,因此他向施主說新來的比丘很懶惰,一無是處。他將施主托他供養給那位阿羅漢的食物倒入火炭中,這是他由於嫉妒而造作的不善業。那位阿羅漢知道他的心念,就動身離去,以神通力飛過天空。當這位比丘見到阿羅漢如此離去時,他的心中生起悔恨。他的善業無法優先產生果報,於是死後他投生於地獄。受完地獄之苦後,他投生為夜叉,從來沒有吃飽過。之後的五百世他都投生為狗,每一世都遭受許多惡業的果報,經常饑餓,不曾吃飽過。
在我們佛陀的時代,他投生為憍賞彌一個漁夫的兒子,取名為羅沙迦(Losaka)。在他們的村子裏住著一千戶人家。在羅沙迦投生的那一天,那一千戶人家都挨餓,而且受到種種災難,所以他們將羅沙迦一家人趕走。羅沙迦生長到能走路的程度時,他的母親就交給他一塊陶器的破片,趕他出去行乞。他四處流浪,無人照顧,像烏鴉一般地撿地上的飯團來吃。在他七歲的時候,舍利弗尊者遇到他,同情他的不幸而剃度他。但是他的運氣總是很差:每次托缽時,得到的食物都很少,從來沒有吃過像樣的一餐。當他修行到相當程度時,就證得了阿羅漢果。為什麼他能證果呢?因為他在迦葉佛的教化期中修行了足以支持他證得阿羅漢果的波羅蜜將近兩萬年之久。儘管他證得了阿羅漢果,但是他還是得不到足夠的食物。每當施主將食物放進他的缽裏時,食物就立刻消失。原因是過去世他將施主托他供養阿羅漢的食物倒入火炭中,而且他對別人獲得的供養、名譽、重視、禮敬、致意與恭敬感到嫉妒、憤慨、滿懷妒忌。
到了他快要般涅槃的時候,舍利弗尊者認為他應該吃到像樣的一餐。他與羅沙迦一起進入舍衛城去托缽,但是沒有人注意到他們。於是他帶羅沙迦回到寺院,自己去托缽,然後托人將食物帶去給羅沙迦。然而,受他託付的那個人將食物全部吃了。當舍利弗尊者發現這件事時,時間已經過了日正當中。於是他到國王的宮殿裏去,得到了一碗由蜂蜜、酥油、奶油與糖混合成的甜品(catumadhura),然後帶去給羅沙迦。他自己捧著碗,而叫羅沙迦吃那碗裏的甜品,以免那甜品消失。當天晚上,羅沙迦提舍尊者就般涅槃了。人們在他的舍利上蓋起一座塔來紀念他。因此佛陀在《皮帶束縛經》中如此開示:「是故,諸比丘,應當經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長久以來,這個心就一直受到貪、瞋、癡所污染。』諸比丘,眾生透過心的煩惱而染汙;眾生透過心的清淨而淨化。」
接著請聆聽第八個回答:
回答八
「然而,學生,在此有男人或女人不心懷嫉妒,對別人獲得的供養、名譽、重視、禮敬、致意與恭敬不感到嫉妒、不憤慨、不滿懷妒忌。由於履行與從事如此的行為,身壞命終之後他投生於樂趣,乃至天界。然而,如果在身壞命終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天界,而是再投生為人,那麼無論出生於何處,他都會具有影響力。學生,這就是導致具有影響力之道,即不心懷嫉妒,對別人獲得的供養、名譽、重視、禮敬、致意與恭敬不感到嫉妒、不憤慨、不滿懷妒忌。」
我將舉例來說明,優樓頻螺迦葉(Venerable Uruvela Kassapa)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勝蓮花佛的時代他是一位在家居士。有一天他見到勝蓮花佛宣佈獅子音比丘(Sihaghosa)為隨從者人數第一的大弟子;他感到非常歡喜,並且發願自己也能在未來佛的教化期中得到同樣的榮銜。為了實現這個心願,他累積了許多善業。
在此例子裏,他對獅子音比丘獲得的供養、名譽、重視、禮敬、致意與恭敬不感到嫉妒、不憤慨、不滿懷妒忌,而是隨喜其成就:他全身充滿了喜悅與快樂。這種態度帶給他很大的利益,使他獲得愈來愈高的生命。
就緣起法而言,如果他了知比丘只是究竟名色法的組合,則他的了知是正確的,是正見;因為從究竟諦的角度來看,只有究竟名色法存在而已,沒有真實的比丘、比丘尼存在。他將究竟名色法看成是隨從者人數第一的比丘,這是他的「無明」。基於無明,他發願自己在未來佛的教化期中成為那樣的比丘,這種對生命的渴望就是「愛」。他執著那樣比丘的生命,這就是「取」;事實上,由於不斷重複而變強的愛就是取,他對那樣比丘的生命有不斷的渴望。為了達成那項願望,他累積許多善業,那些善業就是他的行:他持戒清淨,奉行佈施與供養資具給佛陀與僧團,修行止禪,並且修行觀禪達到行舍智的階段。那些善業是無常的,一生即滅,但是它們在他的名色相續流裏留下了業力。因此總共有五種過去因,即無明、愛、取、行、業。
後來他出生為馬興達(Mahinda)之子,弗沙佛(Phussa Buddha)的同父異母之弟。他與另外兩位兄弟平定了邊境的動亂,因此國王賜給他們供養佛陀與十萬位比丘三個月的權利,作為酬勞。他們指派三位大臣安排佛陀與僧團的一切所需;他們自己則受持十戒,親近佛陀,聽聞佛法,一有時間就修行止禪與觀禪。過去的那三位大臣在我們佛陀的時代分別是:頻毗娑羅王(King Bimbisara)、毘舍佉居士(Visakha)及護國尊者(Ven. Ratthapala)。
那三兄弟在天界與人界流轉,到了最後一生,他們出生於族姓為迦葉的一個婆羅門家庭。他們學習三部吠陀。後來三兄弟都出家為隱士。
在他們結髮三兄弟(Tebhatika Jatila)當中,大哥優樓頻羅迦葉(Uruvela Kassapa)與五百名弟子住在優樓頻羅的尼連禪河(Nerabjara)邊;河的稍下游處住著老二那提迦葉(Nadi Kassapa)及其三百名弟子;再往下游處住著老三伽耶迦葉(Gaya Kassapa)及其二百名弟子。
佛陀在仙人墮處(Isipatana)度過第一次雨季安居之後,就前去造訪優樓頻螺迦葉。儘管優樓頻螺迦葉警告佛陀說他們供奉聖火的屋舍裏有毒龍居住,但是佛陀仍然選擇在那裏住。佛陀先後地以神通力降伏了兩條吐煙與吐火的毒龍,優樓頻螺迦葉因此很欽佩佛陀的神通,就提議要每天供養佛陀飲食。佛陀住在附近的一個樹林裏三個月,並且多次顯現神通,等待優樓頻螺迦葉心態轉化、堪能聽受佛法。最後佛陀決定直接說穿優樓頻螺迦葉還不是阿羅漢,而且他所遵循的修行方法不能使他證得阿羅漢果,藉此來警醒優樓頻螺迦葉。那時優樓頻螺迦葉才認輸,而且請求出家。佛陀要他將這個決定告訴他的弟子們,讓他們選擇自己未來的方向。他的弟子們早已傾向於佛陀,所以都一起剃發出家,將螺發及作火供的器具都丟棄到河裏。那提迦葉與伽耶迦葉見到從上游漂來的供火具與螺發,都趕來問發生了什麼事情。瞭解情況之後,他們也都跟隨佛陀出家。佛陀在象頭山(Gayasisa)為他們開示《燃燒經》(Aditta Sutta
──見《六處相應》(Salayatana Samyutta──他們全部證得阿羅漢果。
佛陀與優樓頻螺迦葉及其眾弟子離開象頭山,來到王舍城。優樓頻螺迦葉當著頻毗娑羅王及集會的人民大眾面前,公開地宣稱自己歸依了佛陀。
他之所以被稱為優樓頻螺迦葉,一方面是為了與其他姓迦葉的人作區別,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在優樓頻螺出家的緣故。他原本有一千名隨從弟子,他們跟隨佛陀出家之後,還是一直追隨在優樓頻螺迦葉身邊。每一名弟子又剃度了許多人,因此他們這一團比丘人數眾多。
阿難尊者的戒師
──毘羅吒獅子(Belatthasisa──就是優樓頻螺迦葉的弟子。當優樓頻螺迦葉歸依佛陀時,他也隨著歸依佛陀。
後來佛陀在比丘大眾中宣佈優樓頻螺迦葉是隨從者人數第一的大弟子。這就是為何佛陀說:「就是業使得眾生有高下之分。」
接著請聆聽第九個回答:
回答九
「在此,學生,有男人或女人不佈施食物、飲水、衣服、馬車、花環、香、油膏、床、住處、燈明給沙門或婆羅門。由於履行與從事如此的行為,身壞命終之後他投生於苦界、惡趣、墮處、地獄。然而,如果在身壞命終之後他沒有投生於苦界、惡趣、墮處、地獄,而是再投生為人,那麼無論出生於何處,他都會貧窮。學生,這就是導致貧窮之道,即不佈施食物、飲水、衣服、馬車、花環、香、油膏、床、住處、燈明給沙門或婆羅門。」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由於嫉妒或吝嗇,雖然自己有許多物品可以佈施,但是卻絲毫不願佈施。由於吝嗇的緣故,可以導致人投生於四惡道之一或成為貧窮的人。
我想講述須婆的父親都提婆羅門(Brahmin Toddeya)的故事:他是大沙羅婆羅門(Mahasala Brahmin),意即在伊車能伽羅(Icchanankala)與瑪那沙卡達(Manasakata)集會的婆羅門眾當中,被列名為卓越婆羅門者。他的永久住所是在都提村(Tudigama),因此被稱為都提(Todeyya)。他是憍薩羅國(Kosala)波斯匿王(King Pasenadi)的國師。雖然他極端富有,但是卻非常吝嗇。因此儘管佛陀與僧團就住在舍衛城,他卻絲毫不曾佈施給他們。他經常教誡兒子須婆不要將任何物品給予任何人,而要不斷地累積財富,就像蜜蜂將蜜汁一點一滴都累積起來一樣,也像白蟻一點一滴地累積泥土,造成白蟻丘一樣。由於他的吝嗇,死後他投生為自己家中的狗;須婆非常寵愛那只狗。
當佛陀來到須婆的家裏時,那只狗就對著佛陀吠叫。佛陀責備那只狗,稱呼那只狗為都提。須婆聽了非常生氣,但是佛陀要那只狗將牠前世作人時埋藏的寶藏挖出來,藉此證明那只狗確實是須婆的父親來投生的。那只狗死後投生於地獄。
也請記住羅沙迦提舍的故事:由於他的嫉妒與吝嗇,雖然他受完地獄的苦,投生為人,但是無論出生於何處,他都很貧窮。由此可見眾生被自己內心的煩惱所染汙。
接著請聆聽第十個回答:
回答十
「然而,學生,在此有男人或女人佈施食物、飲水、衣服、馬車、花環、香、油膏、床、住處、燈明給沙門或婆羅門。由於履行與從事如此的行為,身壞命終之後他投生於樂趣,乃至天界。然而,如果在身壞命終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天界,而是再投生為人,那麼無論出生於何處,他都會富有。學生,這就是導致富有之道,即佈施食物、飲水、衣服、馬車、花環、香、油膏、床、住處、燈明給沙門或婆羅門。」
關於這一點,西瓦利尊者(Sivali Thera)是很好的例子:在勝蓮花佛的時代,他發願要像勝蓮花佛的弟子善見(Sudassana)比丘那樣,成為受供第一的大弟子。為了達成這個心願,他佈施佛陀及十萬位比丘僧七天的飲食。這個善業的果報非常大。為什麼呢?
那時候人的平均壽命為十萬歲,大多數人受持五戒而且持戒清淨。他瞭解戒行良好者的願望可以由於其清淨的戒行而圓滿達成。他修行止禪與觀禪,達到行舍智的階段,這是將來證得阿羅漢果時也具足四無礙解智的必然修行方法。因此他的佈施伴隨著戒、定、慧的功德。再者,接受佈施者是世間最上的福田
──佛陀與僧團;佈施物是以正當的方法得來的;他在佈施前、佈施時與佈施後都具有淨信心;由於他在之前修行觀禪時已經了知緣起,所以他對業能產生大果報深具信心。
由於這些因素,他的佈施功德很大,能促使他的願望圓滿達成。而事實上,勝蓮花佛就授記他將在喬達摩佛的教化期中成為受供第一的大弟子。
在毗婆屍佛的時代,他出生於曼都瓦帝城附近。那時人民與國王在比賽誰對佛陀與僧團的佈施比較多。當他們需要蜂蜜、凝乳與糖時,他提供了足以供養六萬位比丘的份量。
在利見佛(Atthadassi Buddha)的時代,他作國王,名叫瓦努那(Varuna)。佛陀般涅槃之後,他對菩提樹作大佈施,後來在菩提樹下過世,投生於化樂天(Nimmanarati)。他在人間作國王三十四次,名字都叫作蘇巴武(Subahu)。根據《譬喻經》(Apadana)的說明,在他的最後一生裏,他的父親是利加威馬哈力(Liccavi Mahali),他的母親是拘利族(Koliya)的公主蘇巴瓦沙(Suppavasa)。因此他出生於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
他住在母親蘇巴瓦沙的胎中七年又七個月;最後她的母親要生他的時候努力了七天,仍然生不出來。蘇巴瓦沙想到自己可能活不久了,就對丈夫說:「我想在死亡之前作佈施。」於是交代丈夫送一份供養品去給佛陀。佛陀接受了供養,並且宣說祝福的謝詞。由於這個佈施的緣故,她立刻順利地生出西瓦利。當她的丈夫回來時,她交代丈夫再供養佛陀與僧團七天。
西瓦利自從出生以來就有很高的天分。在他出生的那一天,舍利弗尊者就與他交談,並且在征得他母親的同意之後剃度了他。當他的第一綹頭髮被剃除時,他證得了須陀洹果;第二綹頭髮被剃除時,他證得斯陀含果。剃度後他就離開家庭,住在一間幽靜的小屋禪修。他思惟自己長久住胎之苦,於是精進地修行觀禪,提升觀智而證得阿羅漢果連同四無礙解智。這是因為他曾在過去佛的教化期中累積深厚的波羅蜜,修行止禪與觀禪達到行舍智階段,尤其是履行「往返義務」。所謂「往返義務」就是在前去托缽與返回時都專注于修行止禪與觀禪。
然而,是什麼原因造成他延遲出生呢?
過去某一生中,我們的菩薩是波羅奈的國王。那時憍薩羅的國王攻打他,將他殺死,而且將他的王后占為己有。波羅奈的王子從下水溝逃走,後來招集大批的軍隊反攻。他的母親聽到這個消息時,就建議兒子圍堵憍薩羅城。她的兒子照著做了。到了第七天,憍薩羅國王被捕捉,頭被砍下來送到波羅奈王子那裏。
過去世那個波羅奈王子在我們佛陀的時代就是西瓦利。他圍堵城池的業造成他在母胎中住七年又七個月,而出生時經歷七天才完成。他過去那一世的母親就是我們佛陀時代的拘利族公主蘇巴瓦沙。
佛陀講述這個故事以解釋為何蘇巴瓦沙懷胎的時間那麼久。正是基於這一點,所以佛陀說:「是故,諸比丘,應當經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長久以來,這個心就一直受到貪、瞋、癡所污染。』諸比丘,眾生透過心的煩惱而染汙;眾生透過心的清淨而淨化。」
後來佛陀在比丘大眾當中宣佈西瓦利是受供第一的大弟子。據說當佛陀前去探視舍利弗尊者最小的弟弟卡底瓦拉尼亞.離婆多尊者(Khadiravaniya- Revata)的時候,就是帶著西瓦利尊者同行,因為那條道路難行而且糧食稀少。
又有另一次,西瓦利尊者與五百位比丘一起前往喜馬拉雅山,以試驗自己的福報。結果天神為他們準備了大量的食物。在幹吐馬塔那(Gandhamadana)地方,有一位名叫那伽達多(Nagadatta)的天神在七天裏都供養他們乳飯。這些是他過去世佈施之業的果報。
接著請聆聽第十一個回答:
回答十一
「在此,學生,有男人或女人傲慢與過慢,不禮敬應受禮敬者,不起立致敬應受起立致敬者,不讓座位給應受座位者,不讓路給應受讓路者,不恭敬應受恭敬者,不尊重應受尊重者,不奉事應受奉事者,不供養應受供養者,由於履行與從事如此的行為,身壞命終之後他投生於苦界、惡趣、墮處、地獄。然而,如果在身壞命終之後他沒有投生於苦界、惡趣、墮處、地獄,而是再投生為人,那麼無論出生於何處,他都會出身低賤。學生,這就是導致出身低賤之道,即傲慢與過慢,不禮敬應受禮敬者,不起立致敬應受起立致敬者,不讓座位給應受座位者,不讓路給應受讓路者,不恭敬應受恭敬者,不尊重應受尊重者,不奉事應受奉事者,不供養應受供養者。」
關於這一點,請先聆聽善覺(Suppabuddha)的故事:
他是釋迦族的王子,他的父母是安闍那(Abjana)與耶所塔那(Yasodhara),他有一個兄弟名為坦達巴尼(Dandapani),兩個姊妹分別是我們佛陀的母親摩訶摩耶(Maha-Maya)及姨母波闍波提瞿曇彌(Pajapati-Gotami)。他娶阿彌達(Amita)為妻,生了巴達伽加那.耶輸陀羅(Bhaddakaccana- Yasodhara)及提婆達多(Devadatta)。耶輸陀羅嫁給悉達多太子為妻,因此他是佛陀的岳父。據說他因為佛陀拋棄他的女兒及對提婆達多不友善而受到觸怒。有一天,他喝了烈酒而且阻擋佛陀的去路,雖然經過眾比丘一再地請求,他仍然拒絕讓路。於是佛陀轉回頭走了。阿難尊者見到佛陀微笑,就請問佛陀為何微笑。佛陀說七天內善覺會在他自己的王宮樓下陷入地中。善覺偷聽到他們的談話,就將所有的財物搬到自己王宮的第七層樓上,撤除樓梯,關閉所有的門,並且每層樓派一個強壯的警衛守護著。到了第七天,善覺御用的馬掙脫了繩索。由於除了善覺以外,沒有人能夠控制牠,所以他走向門去,準備要捉住那匹馬。門自動打開,樓梯回復原位,那些強壯的警衛將他丟下樓梯去。當他落到樓梯底層時,土地裂開而使他陷入地裏,一直墮到阿鼻地獄(Avici-hell)去。由此可知:眾生被自己內心的煩惱所染汙。
也請聆聽優波離尊者(Upali Thera)的故事:在勝蓮花佛的時代,優波離是一個富有的婆羅門,名叫善生(Sujata)。當佛陀來到他們住的城市開示佛法時,善生在大眾中注意到為佛陀支撐華蓋七天的善慶沙門(Sunanda)。佛陀授記說善慶在喬達摩佛的時代將名為富樓那彌多羅尼子(Punna Mantaniputta),是說法第一的大弟子。善生也想在未來見到喬達摩佛。當他聽到勝蓮花佛宣佈波提迦比丘(Patika)為持律(vinaya-dhara背誦戒律)第一者時,他發願自己在喬達摩佛的時代也能得到同樣的榮銜。
為了達成這項目標,他累積了許多善行,其中一項就是以重資為佛陀與僧團建造一座寺院,名為所伯那(Sobhana)。他也修行止禪與觀禪,達到行舍智的階段。
然而,在二大劫以前他是國王安闍那(Abjana)之子,名為善喜(Sunanda)。有一天他騎著大象到公園去,路上遇到辟支佛提瓦拉(Devala)。他以種種方式辱駡那位元元辟支佛。他之所以造作這些不善業,乃是因為他對自己的王子身份感到驕傲。那時,善喜立刻全身發高燒。直到他在眾隨從陪同下,去向辟支佛道歉之後,高燒才退下去。辱駡辟支佛的業是他最後一世出生為優波離後成為理髮師的原因。
在喬達摩佛的時代,他出生於迦毗羅衛城一個理髮師的家庭,後來在王宮裏為王子們服務。當阿那律、阿難等王子們要去阿努比亞芒果園(Anupiya Mango grove)跟隨佛陀出家時,優波離伴隨著他們。王子們將自己身上所有的金銀珠寶都送給優波離,但是優波離一再考慮之下還是決定拒絕接受,而且他自己也想出家為比丘。他之所以作此決定是因為他瞭解釋迦王族多數是急性暴躁的人,他們可能會懷疑他謀殺那些王子而奪取他們的珠寶,如此他恐怕自己的性命難保。
在那些釋迦王子的請求之下,佛陀先剃度優波離,以便讓那些王子學習謙虛。優波離的戒師是迦比達迦尊者(Ven. Kappitaka)。當優波離請求佛陀教導他禪修業處及允許他到森林裏去修行時,佛陀沒有同意讓他去森林裏修行,因為如果他到森林裏去修行,他只能學到禪修而已;然而,如果他與佛陀身邊的比丘們住在一起,則他不但能學習到禪修,而且還能學習到佛法。優波離接受佛陀的建議。他精進地修行觀禪,並且在五根達到成熟時證得阿羅漢果,連同四無礙解智。佛陀教導優波離整部律藏(Vinaya Pitaka)。佛陀在僧團大眾當中宣佈優波離尊者是精通戒律第一的大弟子。他經常被提到是律學的權威。在王舍城舉行的第一次佛教聖典結集中,優波離尊者負責解答所有關於戒律的問題;阿難尊者則負責解答所有關於佛法的問題。由此可見:就是業使得眾生有高下之分。
接著請聆聽第十二個回答:
回答十二
「然而,學生,在此有男人或女人不傲慢也不過慢,禮敬應受禮敬者,起立致敬應受起立致敬者,讓座位給應受座位者,讓路給應受讓路者,恭敬應受恭敬者,尊重應受尊重者,奉事應受奉事者,供養應受供養者,由於履行與從事如此的行為,身壞命終之後他投生於樂趣,乃至天界。然而,如果在身壞命終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天界,而是再投生為人,那麼無論出生於何處,他都會出身高貴。學生,這就是導致出身高貴之道,即不傲慢也不過慢,禮敬應受禮敬者,起立致敬應受起立致敬者,讓座位給應受座位者,讓路給應受讓路者,恭敬應受恭敬者,尊重應受尊重者,奉事應受奉事者,供養應受供養者。」
關於這一點,我想舉跋提尊者(Bhaddiya Thera)為例:他的母親迦裏果達(Kaligodha)是釋迦族裏地位崇高的女性。跋提尊者在比丘眾中是出身高貴第一的大弟子。過去他在勝蓮花佛的教化期中發願得到這項榮銜。那時他出生於一個非常富有的家庭,他累積許多善業,包括修行止禪與觀禪在內。在迦葉佛與喬達摩佛之間的某一世,他是波羅奈城的一位在家居士。他聽說有七位辟支佛常在恒河岸邊用餐,於是他為他們在這裏設置七張石頭製成的座椅,使他們能坐在石椅上用餐。這是他提供座位給應受座位者的美德,也是他為了得到出身高貴的果報所累積的善業之一。
在他的最後一世,他出生於迦毗羅衛城的一個皇族家庭。當他統治著釋迦族當中屬於他的那一國時,阿那律王子是他的好朋友。當阿那律向母親請求出家時,他的母親在盡力婉留無效之下,同意說如果跋提王也出家的話,阿那律才能出家,希望藉此使阿那律打消出家的念頭。阿那律來找跋提王,將跋提王的所有推辭都一一化解,勸他與自己一起出家。於是跋提王、阿那律及其它四位王子都一起在阿努比亞芒果園(Anupiya Mango grove)出家。據說跋提在出家後第一次雨季安居期間證得阿羅漢果,連同四無礙解智。
證得阿羅漢果之後不久,跋提經常在幽靜的樹下禪坐,安住於涅槃之樂。出定後他往往由衷喜悅地如此說:“Aho sukham aho sukham,”
──「哦,真是快樂!哦,真是快樂!」其他比丘聽到了,以為他禪修出了問題,或者想念起以前當國王時的歡樂,所以將此事報告佛陀。佛陀就要人去將跋提找來,當面問他這件事。跋提回答說:以前他住在王宮裏,儘管各處戒備森嚴,但是他內心仍然感到恐怖與驚惶;現在雖然他獨自住在樹下,卻毫無怖畏,內心無為、安穩而住。這就是他之所以有感而發「哦,真是快樂!」的原因。
由於過去世善業的緣故,跋提曾經連續五百世作國王;乃至在最後那一生中,儘管當時還有許多出身高貴的人,佛陀還是宣佈跋提是出身高貴第一的比丘。由此可見:就是業使得眾生有高下之分。
接著請聆聽第十三個回答:
回答十三
「在此,學生,有男人或女人拜訪沙門或婆羅門時不請問『尊者,什麼是善的?什麼是不善的?什麼是有過失的?什麼是沒有過失的?什麼是應培育的?什麼是不應培育的?什麼行為導致長久的痛苦?什麼行為導致長久的安樂?』由於履行與從事如此的行為,身壞命終之後他投生於苦界、惡趣、墮處、地獄。然而,如果在身壞命終之後他沒有投生於苦界、惡趣、墮處、地獄,而是再投生為人,那麼無論出生於何處,他都會智慧暗昧(劣慧)。學生,這就是導致智慧暗昧之道,即拜訪沙門或婆羅門時不請問『尊者,什麼是善的?什麼是不善的?什麼是有過失的?什麼是沒有過失的?什麼是應培育的?什麼是不應培育的?什麼行為導致長久的痛苦?什麼行為導致長久的安樂?。』」
關於這段經文,此人墮入惡道的原因並不是單純由於他沒有請問上述那些問題,而是在沒有請問那些問題的情況下,由於不瞭解如何從事正當的行為,而做了許多錯事。由於那些錯事與不善業,才造成他投生於惡道。
我想講述須尼達尊者(Sunita Thera)的故事:在過去某一生中,他曾經對正在村子裏托缽的一位辟支佛輕視地說:「你跟大家一樣有手有腳,你應該跟大家一樣工作來謀生。如果你沒有任何技能,那麼你應該靠撿拾垃圾桶裏的垃圾與廢物來謀生。」
為什麼他會做出如此的錯事呢?因為他不親近沙門或婆羅門,不去瞭解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因此他愚癡蒙昧。由於智慧暗昧的緣故,他累積了錯事與惡業。
他不懂得禮敬應受禮敬者,恭敬應受恭敬者,尊重應受尊重者,奉事應受奉事者,供養應受供養者。相反地,他以輕視的口氣對一位辟支佛說話。由於這個惡業,身壞命終之後他墮入惡道受苦。因此,愚癡是眾生的一項很危險的煩惱。
在喬達摩佛的時代,他出生于王舍城一個清道夫的家庭,依靠打掃街道而勉強維持貧苦的生活。有一天,佛陀觀察到須尼達過去世曾經累積足夠的波羅蜜,能支持他證得阿羅漢果。於是在清晨的時候,佛陀與五百位比丘去造訪須尼達。那時他正在清掃街道與撿拾垃圾桶裏的垃圾與廢物。當他見到佛陀時,內心充滿了敬畏,不知道自己該站在那裏,就直挺挺地靠著牆壁站著。佛陀走近他,問他是否想出家為比丘。他回答說他非常願意出家為比丘。佛陀就以如此的話接受他出家:「善來,比丘,法已善說,堅持梵行以究竟離苦。」
佛陀帶著須尼達回到寺院,教導他禪修的業處。須尼達精勤地修行該業處之後,證得阿羅漢果。之後有許多天神與人來禮敬他。須尼達就教導他們自己藉以證悟的修行方法。由此可知:就是業使得眾生有高下之分。
接著請聆聽第十四個回答:
回答十四
「然而,學生,在此有男人或女人拜訪沙門或婆羅門時請問『尊者,什麼是善的?什麼是不善的?什麼是有過失的?什麼是沒有過失的?什麼是應培育的?什麼是不應培育的?什麼行為導致長久的痛苦?什麼行為導致長久的安樂?』由於履行與從事如此的行為,身壞命終之後他投生於樂趣,乃至天界。然而,如果在身壞命終之後他沒有投生於天界,而是再投生為人,那麼無論出生於何處,他都會智慧高超。學生,這就是導致智慧高超之道,即拜訪沙門或婆羅門時請問『尊者,什麼是善的?什麼是不善的?什麼是有過失的?什麼是沒有過失的?什麼是應培育的?什麼是不應培育的?什麼行為導致長久的痛苦?什麼行為導致長久的安樂?。』」
關於這一點,單純只是請問這些問題並不足以使他成為有智慧的人。問過了問題之後,還必須依法實行。摩訶俱稀羅尊者(Mahakotthika Thera)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勝蓮花佛的時代,他是一位在家居士,聽到勝蓮花佛宣佈一位比丘為無礙解智(patisambhida- bana)第一的大弟子,他發願在未來佛的教化期中得到同樣的榮銜。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親近佛陀與十萬位比丘,供養飲食七天,並且在最後供養他們每人三件袈裟。
要達成這種心願就必須學習三藏聖典,研討注釋及疑難之處,恭敬地聆聽佛法,並且實際地修行止禪與觀禪,達到行舍智的階段。
那時候人類的壽命是十萬歲,他在那一生中都累積上述的那些波羅蜜,這是要在證得阿羅漢果時也具足四無礙解智者的必然修行方法。摩訶俱稀羅尊者過去生中就是如此履行波羅蜜,以期達到自己的願望。最後,當他的願望達成時,他成為喬達摩佛的弟子當中無礙解智第一者。
在他最後那一生,他出生於舍衛城的一戶富有的家庭,父親是阿攝拉亞那(Assalayana),母親是旃陀瓦第(Candavati)。他精通於吠陀典;聽聞佛陀說法之後,他出家精進地修行,並且不久就證得阿羅漢果。由於他經常詢問佛陀與同修的比丘們佛法,因此他非常精通于無礙解智。正是由於這個緣故,所以佛陀在《中部.根本五十經篇.大方廣經》(Mahavedalla Sutta, Mulapannasa, Majjhima Nikaya)中宣佈他為無礙解智第一的大弟子。在那部經中,摩訶俱稀羅尊者對舍利弗尊者所提出的問題給予非常深入、玄妙的回答。在不同部尼訶耶(Nikaya)當中,還有數則摩訶俱稀羅尊者與其他傑出尊者之間的討論。舍利弗尊者相當敬重摩訶俱稀羅尊者。在《長老偈》(Theragatha)(偈1005-7)當中就有三首舍利弗尊者讚歎摩訶俱稀羅尊者卓越德行的偈頌。其偈頌如下:
內心寂靜與善自攝護,
無掉舉而依智慧言說,
他掃蕩一切邪惡之法,
猶如風吹乾枯的樹葉。
內心寂靜與善自攝護,
無掉舉而依智慧言說,
他去除一切邪惡之法,
猶如風吹乾枯的樹葉。
內心寂靜而安穩無憂,
德行明淨而毫無垢染,
持戒清淨與深具智慧,
他是滅盡一切眾苦者。
接著請聆聽《小業分別經》的結論:
「如此,學生,導致短命之道令人短命;導致長壽之道令人長壽;導致多病之道令人多病;導致健康之道令人健康;導致醜陋之道令人醜陋;導致美麗之道令人美麗;導致沒有影響力之道令人沒有影響力;導致有影響力之道令人有影響力;導致貧窮之道令人貧窮;導致富有之道令人富有;導致出身低賤之道令人出身低賤;導致出身高貴之道令人出身高貴;導致智慧暗昧之道令人智慧暗昧;導致智慧高超之道令人智慧高超。眾生是他們自己所造之業的擁有者,業的繼承人;他們起源於業,系縛於業,以業為依靠處。就是業使得眾生有高下之分。」
從上述的那些故事裏,我們見到許多卓越的尊者在過去世累積波羅蜜的經過。他們累積善業,如佈施、持戒、修行止禪與觀禪。然而,由於無明、愛、取的多樣化,所以業也變得多樣化;由於業(業識kammavibbaba)的多樣化,他們也就多樣化。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不善業成熟時的情況。
接著我想繼續解釋《皮帶束縛經》。佛陀在經中繼續說:
「諸比丘,正如一個畫家或油漆匠使用染料、蟲膠或郁金粉、靛色或茜草色在已經磨光的平板、牆壁或畫布上描繪出具足所有特徵的男人或女人形像。同樣地,諸比丘,當未曾聞法的凡夫造成某物時,他只造成色,只造成受,只造成想,只造成行,只造成識。」
現在,未曾聞法的凡夫每天都造作身體、言語及意念的行為。這些行為是善或不善的行與業,根源於無明、愛、取。只要未曾聞法的凡夫還不修行導致煩惱滅盡無餘之道,上述的無明、愛、取、行、業就還會產生它們的果報,即造成五取蘊。善業產生美好的五取蘊;不善業產生醜惡的五取蘊。根據世俗諦,這些五取蘊稱為男人或女人。善業造成美好的男人或女人;不善業造成醜惡的男人或女人。因此,累積善業或不善業就像在已經磨光的平板、牆壁或畫布上描繪出男人或女人的形像。善巧的畫者描繪出美好的男人或女人像;拙劣的畫者則描繪出醜惡的男人或女人像。同理,愚昧的未曾聞法凡夫累積不善業;理智的已聞法凡夫或有學聖者累積善業。
我想舉例來說明,以便能更清楚地理解其含義:
旃普迦尊者(Jambuka Thera
在迦葉佛的時代,旃普迦是一位比丘,接受一位在家施主護持。有一天,一位阿羅漢比丘來到他的寺院。在家施主感到很歡喜,就特別殷勤地照顧那位阿羅漢比丘:他供養了豐盛的飲食與袈裟,請一位理髮師來幫他剃頭,而且送來一張床供他睡臥之用。原本定居在那裏的比丘(後來的旃普迦)見到施主對客比丘如此殷勤,心裏感到很嫉妒。他無法克制自己的心,被嫉妒所征服。他用盡各種方法使施主對客比丘產生最壞的印象。他甚至辱駡客比丘說:
一、 你最好去吃汙穢之物,而不要吃這家施主的食物;
二、 你最好用扇椰梳子撕掉頭發,而不要讓他的理髮師剃頭;
三、 你最好裸體,而不要穿他供養給你的袈裟;
四、 你最好躺臥在地上,而不要躺在他供養的床上。
由於不能克制自己的嫉妒心,所以他正在描繪醜惡的人像。那位客比丘不願讓他繼續因為自己而造罪,因此在第二天就離開了。由於這個不善業,雖然旃普迦修行了二萬年,但是卻毫無成果。死後他投生於阿鼻地獄(Avici),在兩尊佛之間的時期裏備受煎熬。乃至在他的最後一生亦然,有許多年的時間他飽受指責。
由於他在迦葉佛時代累積的善業,所以他出生于王舍城的一戶富有的人家裏。但是由於上面談到的不善業,所以從嬰兒的時候開始,他就只吃糞便,別的東西一概不吃;他一直像出生時那樣全身裸露,衣服一概無法穿得住;他只睡地上,不睡床上。長大之後,他跟隨邪命外道(Ajivaka)出家。那些邪命外道用扇椰梳子將他的頭髮拔掉。當邪命外道發現他吃糞便等汙物時,就將他趕出去。他以裸體外道自居,修行各種苦行。他假裝除了用草葉尖端沾一點奶油或蜂蜜滴在舌頭上之外,不接受其他任何供養,儘管事實上,他在夜裏偷偷地吃糞便。如此,他苦行的名聲遠播四方。
在他五十五歲的時候,佛陀知道他過去世的善業即將能結成果報,因此去造訪他,住在靠近他住處的一個山洞裏。當天晚上,旃普迦見到威神顯赫的天神都來禮敬佛陀,心裏深深感到佩服,因此隔天早上就來請教佛陀。佛陀告訴他造成他當世如此長期苦行的過去世惡業,並且勸他放棄錯誤的行為。在佛陀開示之時,旃普迦對自己的裸體生起羞愧,佛陀就交給他一塊沐浴用布,讓他遮覆身體。聽完佛陀的開示之後,旃普迦證得阿羅漢果。當鴦伽(Avga)與摩竭陀(Magada)的居民帶著供品來見他時,他顯現神通,並且頂禮佛陀,聲明佛陀是他的老師。如此,就是業使得眾生有高下之分。
接著,請大家看旃闍摩那祇所畫的圖:
旃闍摩那祇(Cibca-manavika
旃闍摩那祇是某一教派的遍行外道女(paribbajika),她長得非常美麗動人。當這一派異教徒發現由於佛陀的信眾增多而使他們的供養減少時,他們要求旃闍摩那祇幫助他們達成破壞佛陀名譽的陰謀,要她假裝去祇園精舍拜訪佛陀:她故意讓人們見到她在傍晚的時候到祇園精舍去,晚間她在祇園精舍附近那派異教徒的地方過夜,隔天清晨人們看到她從祇園精舍的方向走回來。當人們問她時,她說她與佛陀過夜。幾個月之後,她將一個木制的圓盤綁在腹部,假裝懷孕,來到佛陀面前。當佛陀正在對眾多的聽眾開示時,她指控佛陀不負責任及不顧情義,一點也不為她生產的事作準備。佛陀沉默不語。然而,忉利天上帝釋的座位發熱起來,提醒他人間發生了需要他處理的事情。於是他令一隻老鼠去將綁住木盤的帶子咬斷。木盤掉下來,切斷了旃闍摩那祇的腳趾頭。她被在場的眾人趕出寺院去。當她走出寺院大門時,地獄的猛火立刻將她吞噬下去。這就是眾生被自己內心的煩惱所染汙的情況。
據說,佛陀之所以會蒙受被旃闍摩那祇指控這樣的不光彩之事,原因是在過去某一生中,他曾經辱駡一位辟支佛。
接著請大家看小善賢(Culasubhadda)的圖畫。大家可以自己判斷那是不是一幅美好的圖畫。
小善賢(Culasubhadda
《六牙本生經》(Chaddanta Jataka)是我們菩薩的本生故事。那一世他是一隻名叫六牙(Chaddanta)的象王。這是在談到舍衛城的一位比丘尼時所說的故事:有一天,當那位比丘尼在祇園精舍聽佛陀開示時,由於仰慕佛陀完美的品格而想知道自己過去生中是否曾經作過他的妻子。那時,宿命智(jatissarababa)立刻在她的心中生起,她一生接著一生地回憶過去世。過去她身為六牙象王的配偶小善賢那一世的, 記憶出現在她的心中。她感到很高興,所以歡喜地笑了出來。但是她又想著:只有少數的女人真正為她們丈夫的利益著想,多數的女人不為自己丈夫的利益著想。因此她想知道自己是否曾經作一個為丈夫利益著想的好妻子。當她如此進一步回憶的時候,她發現自己導致丈夫死亡,於是她大聲地哭起來了。那時,佛陀講述六牙本生故事,來解釋那位比丘尼一會兒笑、一會兒哭的原因。
有一世,菩薩出生為六牙象族的象王,牠們的族群裏總共有八千隻象。由於過去世所累積之業,牠們都能在天空飛行。菩薩的身體是純白色的,臉與腳則是紅色的。當牠站立著的時候,牠身體的六個部位都接觸到地上,即四隻腳、象鼻與象牙。牠住在六牙湖邊的金色山窟(Kabcanaguha)裏。牠的主要伴侶是大善賢(Mahasubhadda)與小善賢(Culasubhadda)。
有一天,六牙象王聽說沙羅(Sala)樹林裏沙羅樹花盛開,所以領著象群到那裏去。六牙象王以身體重擊一棵沙羅樹,以表達內心的歡喜。這一重擊使得沙羅樹的乾枯樹枝、樹葉及紅螞蟻掉落在小善賢的身上,而沙羅樹的花則掉落在大善賢的身上。原因是那時正好有一陣風吹過,而小善賢站在下風處,大善賢則站在上風處。雖然這只是由於風吹而恰巧發生的事情,並非六牙象王有意造成,但是小善賢對這件事很不高興,因而不斷地抱怨。
有一天,所有的象都在六牙湖中玩水。那時有一隻象供養一朵名叫「增盛繁榮」(sattussada)的多花瓣大蓮花給六牙象王。六牙象王將那朵蓮花賜給大善賢。小善賢很不滿意六牙象王如此明顯地偏愛自己的對手,她內心感到難堪而且物件王懷恨。
不久,六牙象王與所有的象都有機會供養水果與用品給五百位辟支佛,他們都是摩訶波陀瑪瓦第王后(Queen Mahapadumavati)所生的兒子。他們是世間的無上福田。
有一天,當六牙象王在供養五百位辟支佛時,小善賢也供養他們野生水果,並且發了一個願。她正在描繪一幅圖畫。她瞭解辟支佛是德行最高的人,是無上的福田;而包括小善賢在內的所有的象也都是有德行的;供養物是正當地從森林裏取得的;供養前、供養時與供養後她都深信業有很大的果報;她也瞭解戒行良好者的願望可以由於其清淨的戒行而圓滿達成。那時她琳璃盡致地描繪出具足所有特徵的一個女人形象:
「尊者,以此功德,在身壞命終之後,
一、 願我投生於摩達王(King Madda)的家中,成為一位公主;
二、 願我名字叫作善賢(Subhadda);
三、 願我成為波羅奈國王的王后;
四、 願我能說服波羅奈國王實現我的心願;
五、 願我能指派一名獵人將六牙象王的象牙砍下來。
為什麼她發願要投生為摩達王家中的公主呢?因為她瞭解若要說服一個男人幫助她實現心願,美麗的相貌是絕對必要的,而摩達王家中出生美女,所以她發願生為摩達王的公主。她也瞭解波羅奈王的勢力比其他國王更強大,因此她發願成為波羅奈王的王后。如此,依照畫者的意願,一個具足所有特徵的女人形象將在人類世間的畫布上顯現。
結果她身壞命終之後如願地出生于摩達王家中,後來也果然成為波羅奈王的王后。當她成為王后
──地位最高的女性──之後,理應捨棄對森林裏一隻動物的懷恨,但是她卻無法捨棄懷恨,無法原諒六牙象王。她無法控制自己的心。
因此,當你在造業的時候,千萬要記住這個故事,因為當業力成熟時,就很難避免其果報。讓我們繼續看這個故事:
她內心懷著前世的怨恨,計謀如何將六牙象王的象牙砍下來。她慫恿國王召集所有的獵人,選出其中一個名叫所努達拉(Sonuttara)的獵人來執行這項任務。由於善賢熟知六牙象王非常尊敬穿著黃色袈裟的那些辟支佛,所以她交代所努達拉穿上黃色袈裟,如此六牙象王就不會傷害他。所努達拉費了七年七個月又七天才走到六牙象王的住處。他在地上挖了一個大坑,上面覆蓋起來。當象王陷在裏面時,他就對象王發射毒箭。當六牙象王發現自己被陷害時,牠立刻要攻擊所努達拉;但是當牠見到所努達拉穿著一件黃色袈裟時,牠克制自己,不攻擊他。當所努達拉告訴牠為何要來害牠的原因之後,牠告訴所努達拉如何將自己的象牙鋸下來,然而所努達拉的力量不足以將象牙鋸斷。於是,儘管六牙象王已經受到重傷,而且由於下顎已被鋸開一道傷口而遭受難忍的疼痛,牠仍然以自己的象鼻拿起鋸子來鋸斷自己的象牙,將象牙交給獵人所努達拉,然後就死了。所努達拉依靠象牙的神奇力量,七天內就回到了波羅奈。當善賢知道自己指派的人已經害死了自己前世心愛的丈夫時,她自己也因此心碎而死。
因此我們應當瞭解:想要報仇的心只會造成內心混亂,乃至導致自我毀滅。記取這個故事的啟示,我們應當培育寬宏大量的心胸,將一切的怨恨化解、釋懷,因為我們知道:懷恨在心帶給自己很大的傷害,遠比任何人所能帶給我們的傷害都更大。由此可見,眾生被自己內心的煩惱所染汙。
接著請看將成為大蓮花辟支佛的那個人所畫的圖畫:
大蓮花辟支佛(Mahapaduma Paccekabuddha
在迦葉佛時代之前,他已經累積成為辟支佛的波羅蜜長達二阿僧祇與十萬大劫之久。在迦葉佛時代,他以比丘的身份累積波羅蜜二萬年。然而,在身壞命終之後,他投生為波羅奈王的司庫,掌管國王的寶庫。那一生中,他與人通姦。由於那邪淫的不善業,死後他投生於地獄。受完地獄之苦後,他投生為一個司庫的女兒。她的母親在懷胎期間一直遭受燒熱感的苦惱;她住在胎中也一樣受苦於那燒熱感,這是由於她直接從地獄投生來人間的緣故。她經常記得那樣的痛苦。雖然她長得很美,但是由於過去世邪淫業的緣故,即使連她的父母親都對她感到厭惡。後來她結婚了,由於過去世邪淫業的緣故,雖然她很美麗、聰明、體貼丈夫,但是她的丈夫卻一點也不喜歡她。
各位,由這個故事的啟示,我們應當記住人們對犯邪淫的人是多麼的厭惡。
她的丈夫厭惡她,所以不照顧她,而與其他女人一起去參加節日盛會。有一天,她淚流滿面地對丈夫說:「即使是轉輪聖王的女兒,也仍然為了滿足丈夫的需求而活。你所做的行為使我痛苦不堪、傷心欲碎。如果你不願意照顧我,就請送我回娘家去。如果你還愛我的話,就應當照顧我,不應做出這樣不義的行為。」她如此地請求丈夫帶她去參加節日盛會。她的丈夫要她作好準備,她照著丈夫所交代的做了。到了節日那一天,她聽說丈夫已經到公園去了,就在眾僕人的陪同之下,帶著食物及飲料,跟隨在丈夫身後而去。在路上,她遇到一位剛從滅盡定出定的辟支佛。那位辟支佛很想説明她。她從馬車中出來,將辟支佛的缽裝滿食物,然後供養給辟支佛。在辟支佛接受她的供養之後,她如此地發願,描繪出一個眾生的形象:
一、 尊者,願我未來每一世都從蓮花中化生;
二、 願我未來每一世膚色都猶如蓮花的顏色一般;
三、 願我未來每一世都作男人;
四、 願每一個見到我的人都喜愛我;
五、 願我了知您所了知的法。
為什麼她希望得到如此的生命呢?因為她在母親的胎中時已經備嘗住胎之苦,所以她發願要從蓮花中化生。由於她非常喜愛蓮花的顏色,所以她發願膚色猶如蓮花的顏色一般。由於她作女人而遭受許多痛苦,使她非常厭惡女人身,所以她發願生生世世成為男人。由於每個人都厭惡她,即使連她自己的父母也不例外,所以她發願每一個見到她的人都喜愛她。最後,由於她過去世已經累積足夠的波羅蜜,所以她會發願想要了知那位辟支佛所了知的法。如此,她在生死輪回的畫布上描繪出一個具足所有特徵的男人形象。
那時,她過去世不善業的果報消失了。他的丈夫忽然想起她,就命令人來請她去。從那時候起,不但她的丈夫非常喜愛她,而且每個人都非常喜愛她。那一世之後,她投生於天界的蓮花中,成為一個男性天神,名叫大蓮花(Mahapaduma)。他在天界裏上上下下地流轉許多世。後來在帝釋天王的建議下,他最後一世投生於波羅奈王公園裏的蓮花中。波羅奈王的王后沒有生育兒女,當她見到公園裏的一朵大蓮花時,對那朵蓮花感到非常喜愛,就命令人去采下來。結果發現蓮花中有一個嬰兒,猶如睡在搖籃裏一般。她收養那嬰兒,並且將他撫育在富裕的環境裏。每一個見到他的人都非常喜愛他。在王宮裏,有二萬名女子負責服侍他。由於國王發佈了一項宣告:能夠餵養這個嬰兒
──大蓮花王子(Prince Mahapaduma──的女子都能得到一千元的酬勞。這就是為什麼王宮裏有那麼多人服侍他的原因。當他成長到十三歲的時候,開始對這些服侍感到厭倦。
有一天,當他在王宮大門外玩耍時,見到一位辟支佛走過來,就警告辟支佛不要進入王宮去,因為王宮裏的人會逼迫進入王宮去吃、喝的人。於是辟支佛就轉身走了。王子心裏感到很後悔,恐怕冒犯了辟支佛,就騎著象前往辟支佛的住處,準備向他道歉。到了半途,他從象身上爬下來,徒步行走。走到接近辟支佛的住處時,他將隨從的人員都打發回去,獨自一個人繼續向前走。他發現辟支佛的住所沒有人在,就坐下來修行觀禪,因而證悟辟支佛果,斷盡諸漏,達到究竟的心解脫。因此佛陀說:「是故,諸比丘,應當經常如此地反省自己的心:『長久以來,這個心就一直受到貪、瞋、癡所污染。』諸比丘,眾生透過心的煩惱而染汙;眾生透過心的清淨而淨化。」
接著請看素馨(Sumana)的圖畫:
素馨(Sumana
據說在毗婆屍佛的時代,她出生於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但是她的父親死了。當時的人民非常肯切地請求國王之後,才得到允許供養佛陀及十萬位比丘。將軍得到了在第一天邀請佛陀與僧團到家裏供養的殊榮。
素馨在外面遊玩之後回到家裏,發現母親正在哭泣。她問母親為何哭泣,母親回答說:「如果妳的父親還在世的話,優先供養佛陀與僧團的殊榮一定是我們的。」素馨安慰母親說:那榮譽還是屬於她們的。於是她用一個金色的碗盛滿美味的奶粥,再用另一個碗將它蓋起來。她將那兩個碗以茉莉花團團包住,然後領著眾僕人出去了。
在前往將軍家的路上,她被將軍的部下擋住;但是她以好話勸誘他們讓她通過。當佛陀來到時,素馨說她要供養茉莉花環給佛陀,因而將那兩個以茉莉花包住的金色碗放入佛陀的缽中。佛陀接受那個供品之後,將它交給一個在家男居士,要他帶去將軍家裏。那時素馨發了如下的願,在人界與天界的畫布上描繪出具足所有特徵的善女人形象:
一、 願我在今後的每一世裏生活都無憂無慮;
二、 願每個人都像喜愛茉莉花那般地喜愛我;
三、 願我的名字叫作素馨。
佛陀到達將軍家裏之後,當他們要供養正餐前的湯給佛陀時,佛陀以手蓋住缽口,說已經有人供養奶粥給他了。那時,攜帶素馨的金色碗的在家男居士以碗中的奶粥供養佛陀,並且逐一地供養諸比丘。他如此盡情地給予每一位尊者奶粥,結果奶粥足以供給佛陀及十萬位比丘食用。這項奇跡乃是由於素馨堅強的行善意志所造成。佛陀與僧團用過奶粥之後,將軍就供養他們豐盛美味的食物。餐後將軍問奶粥是誰供養的。知道答案之後,將軍對素馨的勇氣深感佩服,就邀請她到自己家裏來,後來就娶她為自己的夫人。從那時開始,每一世她的名字都叫作素馨,而且在每一世她出生的時候都有茉莉花飄聚下來,堆積高達膝蓋。
在最後一世,她出生為憍薩羅國王的女兒,波斯匿王子的姊妹。在她七歲的時候,佛陀第一次來到舍衛城。在供養祇園精舍那一天,她和五百位與自己同一天出生的女伴帶著花瓶與花來供養佛陀。聽完佛陀的開示後,她證得須陀洹果。她是佛陀的卓越優婆夷弟子當中的一位。有一天,她與五百位皇家少女坐著五百輛皇家馬車去拜訪佛陀,請問佛陀她們佈施的功效。佛陀的回答涉及業果的多樣化,因此我想簡要地解釋如下:
她問佛陀說:假設有信心、戒行與智能都同樣卓越的兩位弟子,其中一位作佈施,另一位則不作佈施,他們之間會有怎樣的差異?佛陀回答說:無論他們再投生於天界或人界,曾作佈施的那個人在壽命、容貌、安樂、榮譽與力量方面都會超過另一個人。即使在更後來世,當他們都出家加入僧團時,他們之間還是有差異。此差異一直到他們都成為阿羅漢之後才會消失,因為兩個人的阿羅漢道智與阿羅漢果智是毫無差異的。這就是佛陀對她所提出問題的回答。
根據《長老尼偈》(Therigatha),素馨在老年時才出家為比丘尼,因為她必須照顧自己的祖母,所以延遲出家。她的祖母過世之後,她與波斯匿王一起到祇園精舍,她帶著小毯與地毯來供養僧團。佛陀對他們開示。聽聞開示後她證得阿那含果。她請求出家,並且在佛陀說完偈頌之後證得阿羅漢果。
聽完上述這些故事之後,希望大家都瞭解到:由於過去世所造業的差異,所以眾生有種種差異;而業的差異根源於無明、愛、取的差異。因此以無明、愛、取的多樣化為根源,產生業的多樣化;業的多樣化則造成眾生的多樣化。從究竟諦的角度來看,眾生就是五取蘊。總共有過去、未來與現在、內與外、粗與細、劣與優、遠與近的十一種五取蘊。
善巧的畫者造成美好的五取蘊;拙劣的畫者造成醜惡的五取蘊。無論美好或醜惡、低劣或高尚,它們都是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的。因此佛陀在第二部《皮帶束縛經》中如此開示:
「諸比丘,正如一個畫家或油漆匠使用染料、蟲膠或郁金粉、靛色或茜草色在已經磨光的平板、牆壁或畫布上描繪出具足所有特徵的男人或女人形像。同樣地,諸比丘,當未曾聞法的凡夫造成某物時,他只造成色,只造成受,只造成想,只造成行,只造成識。」
佛陀接著問說:
「你們認為如何,諸比丘,色是恒常的還是無常的?」
「無常的,世尊。」
「既然是無常的,那麼它是苦的,還是樂的呢?」
「苦的,世尊。」
「既然它是無常的、苦的、變化不定的,那麼,如此地看待它是否適當:『這是我的;這是我;這是我的自我』?
「當然不適當,世尊。」
「受是恒常的還是無常的?……想是恒常的還是無常的?……行是恒常的還是無常的?……識是恒常的還是無常的?……
由這些問答當中,我們可以了知五取蘊都是無常、苦、無我的。不應將它們看成是「我的」、「我」或「我的自我」。接著佛陀教導觀禪的修行方法如下:
「因此,諸比丘,對於一切的色,不論是過去的、現在的或未來的,內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細的,低劣的或高尚的,遠的或近的,都應當以智慧如實地如此看待它們:『這不是我的;這不是我;這不是我的自我。』
對於一切的受……一切的想……一切的行……對於一切的識,不論是過去的、現在的或未來的,內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細的,低劣的或高尚的,遠的或近的,都應當以智慧如實地如此看待它們:『這不是我的;這不是我;這不是我的自我。』
諸比丘,具備如此的認知之後,善學的聖弟子對色厭患、對受厭患、對想、對行、對識厭患。如此厭患之後,他遠離欲染。遠離欲染之後,他得到解脫。得到解脫之後,生起了如此的智慧:『我已經得到解脫。』他瞭解:『生已滅盡,梵行已立,應作皆辦,不受後有。』」
徹底滅除身見與其他一切煩惱之道
我們已經討論過如何觀照十一種五取蘊;十一種五取蘊就是苦諦。我們也討論過如何觀照緣起;緣起就是集諦。苦諦法與集諦法是行法,是觀禪的目標(所緣)。它們空無常、空無樂、空無我。若想照見它們為空,就必須交替反復地觀照它們為無常、苦、無我。我想引用佛陀回答莫伽羅闍(Mogharaja)的話來進一步肯定上述的陳述:
莫伽羅闍是跋婆梨(Bavari)派來親近佛陀的十六名弟子之一。跋婆梨曾經擔任波斯匿王的國師,後來他太老了,無法親自來見佛陀,所以派遣弟子來跟隨佛陀學習。莫伽羅闍請問佛陀說:如何看待五取蘊世間才能脫離死亡?佛陀回答說:
Subbato lokam avekkhasu, Mogharaja sada sato.
Attanuditthim uhacca, evam maccutaro siya.
Evam lokam avakkhantam, maccuraja na passati.
意即:
「莫伽羅闍,應當看待十一種五取蘊的世間為空無常、空無樂、空無我。必須經常保持如此的正念。若能如此觀照五取蘊世間,就能借著捨棄我見而脫離死亡的魔掌。死亡之神無法看見如此看待世間的人。」
這是佛陀的回答。因此當禪修者觀照行法的三相,照見它們為空無常、空無樂、空無我時,他的觀智就會提升,而且漸漸能捨棄對行法的怖畏與歡喜。他對行法的態度變得冷淡與中立,不將它們看成「我」、「我的」或「自我」,就像一個已經與妻子離婚的男人對妻子的態度變得冷淡一樣。
假使一個男人娶了一個美麗、可愛、迷人的妻子。他如膠似漆地深愛自己的妻子,乃至難以忍受與她片刻分離。如此,當他見到自己的妻子與其他男人站在一起、或談話或說笑時,他會感到生氣、不高興與心神不安。可是後來,當他愈來愈發現妻子的許多缺點時,他感到愈來愈厭煩,而想要舍離妻子。最後他與妻子離婚,而不再將妻子認為是「他的」。從那時候開始,無論他見到以前的妻子與任何人做任何行為,他都不會再感到生氣、不高興或心神不安,而只會感到冷淡與中立。同樣地,當禪修者一再地觀照行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之後,就會想要舍離一切的行法,因為他見到行法中沒有什麼能被執取為「我」、「我的」或「自我」。他舍離對行法的怖畏與歡喜,對行法的態度變得冷淡與中立。
當他如此知見時,他的心從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退縮、退撤、退卻,不再向外執取三有。他的心中建立起中舍或厭離。就像稍微傾斜的蓮葉上的水滴會退縮、退撤、退卻,而不會向外分佈;同樣地,禪修者的心從三有退縮、退撤、退卻。
正如家禽的羽毛或筋腱的破片被丟入火中時會退縮、退撤、退卻,而不會自外擴展;同樣地,禪修者的心從三有退縮、退撤、退卻。他的心中建立起中舍或厭離。如此,他生起了行舍智。
如果他的觀智知見涅槃(永恆的安樂)為寂靜,則該智慧不再注意一切行法的生起,而只會投入於涅槃。然而,如果他的觀智還未知見涅槃,就會一再地取行法為目標,持續地觀照其三相。如此不斷地觀照,當五根成熟時,他的觀智就能投入涅槃。
所有四種聖道智都知見涅槃。第一種聖道智(Sotapattimaggabana須陀洹道智)徹底無餘地滅除身見與懷疑。第二種聖道智(sakadagamimaggabana斯陀含道智)削弱貪欲與瞋恨的力量。第三種聖道智(anagamimaggabana阿那含道智)徹底無餘地滅除瞋恨與欲界的貪欲。第四種聖道智(arahattamaggabana阿羅漢道智)徹底無餘地滅除對色界與無色界的一切執著、昏沉與睡眠、驕慢、掉舉及無明。
若要成為須陀洹聖者,就必須觀照行法為空無常、空無樂、空無我。若要成為斯陀含聖者、阿那含聖者或阿羅漢聖者,也同樣必須如此觀照。
如果禪修者能夠逐步地以四種聖道智知見涅槃,他必定能借著捨棄我見而脫離死亡的魔掌。死亡之神無法看見如此看待世間的人。這就是徹底滅除身見與其他一切煩惱之道。
願大家儘快了悟佛法!
願大家儘快斷除諸漏!
願大家儘快證得涅槃!





主持人
帕奧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