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09/12/17 09:29:56 NPO  編輯部 報導

觀念平台-人文與科學為什麼疏離?

  • 2009-12-17 中國時報 【邵玉銘】  

     貴報日前報導了人文學者龍應台與科學家朱經武有關於「人文與科學相遇」的對談,兩人各自代表人文與科學提出幾個基本問題。龍問朱:道德經的作者是誰?曹雪芹做了什麼?畢加索是做什麼?朱全部答對。朱反問龍:人為什麼不能把自己抱起來?為什麼樹底下的光影是圓的?華生(James Watson)是誰?龍的回答全數摃龜。針對這樣的結果,龍質問:一樣是各自領域的基本常識,為何科學對人文學者而言如此艱難?

     針對龍朱兩人的問題與看法,試提出個人的回應。

     個人認為台灣人文(包括法政)與科學學者在知識領域上的差異,最大的原因是我們的教育制度設計的不良。我們學生在高二時就開始分組,等到考進大學,幾乎九○%的課程都是各自分離。在這樣的制度下,我們一個大學畢業生從小學到高一,他們有十年是學習共同的知識;但是,從高二到大學畢業,他們有六年是浸淫於不同知識領域,這造成了他們對彼此知識領域之疏離,甚至無知。

     根據個人在美國許多大學留學及教書的經驗,我發現他們在高中及大學課程之設計,與我國有許多不同。第一,在美國絕大多數的中學裡,他們並沒有在高二起就嚴格分組。至於到了大學,在絕大多數優良學府,他們都有所謂共同(common)課程。

     茲以就讀的芝加哥大學為例說明之。芝大學生四年內必須修滿四十二門課程,這四十二門課程共分為三類。第一類為核心課程,分為三種:一、人文、文明(以歷史為主)及藝術課程;二、自然與數學課程,包括物理、化學、宇宙地球、環保、生物、數學、電腦等;三、社會科學,包括文化、社會、政治思想等。

     第二類為專業課程,分散在該校生命科學、人文學、物理(包括化學)以及社會科學等領域內,供學生在大三大四選修,以建立其專業知識與能力。

     第三類為輔修與選修的課程,佔全部四十二門課程之六四%。也就是說,芝加哥大學學生有三分之ㄧ強(三六%)的課程是共同的,有三分之二弱(六四%)的課程是比較不同的。

     我記得多年前曾經和一位芝大畢業的知名歷史學者討論過這個問題。他說,由於同學在頭兩年都唸了核心課程,所以無論以後兩年專攻領域如何不同,大家仍可共同討論亞里斯多德、柏拉圖或牛頓與愛因斯坦,他激動地回憶說,那是他一生永遠難忘的時光。

     根據以上所述,假如我們能夠採取高中不分組,大學課程三分之一以上為跨領域之核心課程,則龍應台與朱經武所提出的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尤有甚者,這種知識的疏離,再加上畢業生進入社會以後,各自從事不同的工作,無法分享經驗,這也使得他們對於國家的方向、社會的發展以及所謂人生的核心價值都難產生共識,這也可能是我們今天台灣一片亂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反之,如果知識分子間能有共同的知識基礎,彼此相輔相成,既可促進整體知識之進步,更可進而解決社會之問題。

     (作者為行政院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主任委員;文化大學史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