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三合一地方選舉已於5日順利落幕。在台灣幾乎年年有選舉的情況下,這一次的選舉由於只是地方縣市層級的選舉,而且五大都會區直轄市長選舉也未被納入,因此性質上只能算是一次單純、例行的地方性選舉,與政權是否輪替、國家大政走向並無關聯。不過,選舉結果出爐,從2004年以後屢戰屢敗,而且深陷前總統陳水扁涉嫌貪瀆風暴的民進黨,不僅能夠順利奪回具象徵意義的宜蘭縣長寶座,且在總得票率上也有顯著提升,拉近與國民黨的得票率至二%的微小差距,對於民進黨的再起自然是一大鼓舞。相形之下,去年三月才大贏對手取得總統寶座的國民黨,不過經歷一年半載,竟然出現慘勝以及被大幅拉近與民進黨得票差距的情境。是則,這一次的地方性選舉,所顯示的民意流動現象,的確是不能等閒視之了!
進一步分析這一次選舉兩大政黨的得失,帳面顯示民進黨小贏,但誠如該黨主席蔡英文所說「高興沒那麼多啦!」國民黨擁有絕對的執政優勢,卻落個挫敗的下場,自然也如兼該黨主席的馬英九所說,選舉結果是一項警訊,國民黨今後只有繼續深化改革,才能止住潰敗,延續執政。
不過,撇開選舉結果帳面上的得失,此次選舉綠勝藍敗的關鍵,勝方並未見有什麼不得了的政見主張或政績表現,主要是拜國民黨這一年半來執政表現不符民眾期待之賜。至於負方,除了痛失宜蘭縣,且在雲林、嘉義、屏東的縣長敗選中被拉大差距之外,其他各縣市雖然幾乎全部囊括,但除了在苗栗取得壓倒性優勢外,其餘縣市的勝負差距明顯縮小,因此誠如馬英九所說,在諸事不順的情況下,選民還願意讓國民黨在十二縣市繼續執政,「對國民黨非常寬厚」。是則,各地選民在此次選舉,可以說是以選票教訓了執政表現不佳的國民黨,對民進黨雖然給予再起的生機,但也不是全然放心。這其中透露的訊息,凸顯選民大眾在歷經頻繁選舉的洗煉下,展現更成熟的投票行為,成為真正的贏家。
相對於選民成熟的表現,這一次選舉的真正輸家應該算是賄選成習的政客們。客觀來看,檢警調單位此次堪稱是投入最大的心力於防賄抓賄,而成果也極為豐碩,累計共起訴54件、79人,並羈押了174人,更誇張的是,花蓮光復鄉長選舉,竟然出現三位候選人全部因涉賄被收押的異象。這種情況,印證台灣的賄選風氣已經與選舉如影隨形,就如同簽賭與職棒呈現共生現象。如何斬斷此一民主惡瘤,看來還有待選民與政客的覺醒,以及公權力單位更多的努力,才能予以洗刷。
這一次的地方選舉,的確無關國家政權的輪替,但看來的確會影響未來兩年半的政黨和國政走向。從政黨的角度來看,如果以四年一次的國家政權爭奪戰為基期,則這一次的地方選舉的確只能算是初賽,重點在於內部力量的盤整與民意取向的測試。而明年底的五大都會區直轄市選舉,無疑更具有指標意義,屆時兩黨的勝負消長更將對2012年的總統改選產生更大的連動效應。準此以觀,朝野兩黨固然將加快內部整合,精銳盡出角逐直轄市長寶座。不過,兩黨更必須措意的,尤在於能端出怎樣的政見牛肉以為號召,它同時也必將檢視國民黨是否果然記取教訓,並展現深化改革的成果,以及民進黨除了與國民黨展開零和對抗之外,又能夠提出什麼可行的政策主張,在伸張台灣主權的同時,告訴國人面對中國崛起、東協加三區域經濟體啟動運作,在快速全球化的全新挑戰下,台灣如何避免被進一步邊緣化,且能夠昂首闊步地走向永續發展的康莊大道。
除了朝野兩黨未來都有必須要做的功課,以及期待今後兩黨能從零和對抗轉化為良性競爭之外,主導國政的馬英九總統更應正確解讀此次選舉所透露對施政績效不滿的訊息,站在國家長遠發展的高度,以大魄力落實大改革。因循瞻顧只會一事無成,如何面對中國崛起,如何面對東協加三新局,如何因應全球化的衝擊,對民進黨是重要課題,對馬英九總統更是沒有迴避的空間。無法大開大闔,掌握時效,到了2012,台灣的機會之窗已被關閉,屆時的政權爭奪又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