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全球矚目的緬甸國會補選1日展開,這是緬甸20多年來首次讓民運領袖翁山蘇姬及其「全國民主聯盟」(NLD)參選,如果緬甸落實政治改革,歐美就愈快取消制裁,緬甸經濟將更快速成長,甚至可能成為亞洲下一個小老虎。
緬甸實施軍事統治達半世紀,文人政府在去年掌權後,以驚人的速度對外開放。這次補選席次只占國會664席中的45席,雖然無法動搖權力分配,卻可能是促成西方國家取消制裁、允許企業投資緬甸的里程碑,前提是選舉必須夠自由、公平。NLD 1日已宣稱翁山蘇姬當選,尚未獲緬甸選舉委員會證實。
緬甸正處於經濟與政治的十字路口,如果政府維持目前的改革腳步,有望成為東協的下一個老虎經濟體,否則可能繼續被隔離在全球經濟之外。
緬甸極具成長動能,發揮這股力量有助於提振區域成長以及東協(ASEAN)各國間的貿易及投資。IHS環球透視(Global Insight)預測,2020年之前,緬甸國內生產毛額(GDP)平均可擴張約6%,屆時GDP可倍增至1,240億美元。緬甸人口多達5,000萬人,為亞洲第四多,是東協成員國中極具潛力的消費市場。
緬甸蘊含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農業、旅遊業也大有發展空間。
但緬甸有很多重要的工作待完成。政府訂1日起實施浮動匯率制,讓匯率更符合市場供需;一些有助於提振投資的草案,則尚未落實。【2012/04/02 經濟日報】
緬甸想朝市場導向經濟體發展,不免伴隨著挑戰。該國現階段的的優先目標是改善企業環境、改造國營企業、採取活化企業治理與反貪腐的措施,以及最迫切的--發展金融業。緬甸大幅度開放金融業,允許外國金融機構在緬甸經濟發展所需的金融服務當中扮演要角,這一切有賴緬甸與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World Bank)及亞洲開發銀行(ADB)攜手合作。緬甸政府最近在匯率改革上與IMF合作,或許是好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