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20/12/09  編輯部 報導

佛子如果發心要普度眾生,救拔苦難的眾生,將佛法傳佈到每一個地方,使每一個人都能了解佛法,就先要觀眾生的苦,發起菩薩的慈悲喜捨願心。發慈悲喜捨的菩薩心,就是修四無量心,也就是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

  • 慈無量心:
    給予眾生一切樂,名慈無量心。發願不但今生,乃至盡未來世,都要救度無量無邊的眾生,隨著願力給予一切快樂,因為眾生無量,所以菩薩行也是無量,起這種慈心,就是修慈無量心。
     
  • 悲無量心:
    救拔一切眾生的苦,名悲無量心。眾生有種種的苦,要盡我們的力量,用自己的悲心,想辦法把眾生的苦除掉。不但這一生要去做,生生世世都要去做,起這種悲心,就是修悲無量心。
     
  • 喜無量心:
    見人行善或快樂時,心生歡喜,名喜無量心。見眾生有種種的成就或得樂時,心生喜悅,心量廣大,念念如此無有間斷,就是修喜無量心。
     
  • 捨無量心:
    對一切眾生,不論是冤或親,都能一律平等,不起愛、憎,名捨無量心。能捨內在種種心境、外在種種境界、物質等,而不起分別、憎愛,就是修捨無量心。

修四無量心,可在靜坐時反覆思惟四無量心的道理,如此十而百,百而千,使我們的心量能達到無量無邊,這個法門就成就了,此即是慈心三昧。除了靜坐思維外,更重要的是要把這道理在日常生活上來實行、體證。能夠真正做到四無量心,無人無我,心行平等,就是真正的菩薩行。

‧四無量心的意義

       星雲大師

 

四無量心是指菩薩普度眾生所應具備的四種精神──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以無量的與樂心、拔苦心、歡喜心和包容心來廣度一切有情。

 

  「無量」兩個字,涵蓋了「四心」的因、緣、果、德種種相狀,具有下列殊勝的意義:

 

  1.因無量:也就是發心無量。我們的思想主宰了一切的行動,因此唯有發心,才能產生力量,尤其像普度眾生這麼艱鉅的使命,如果沒有無量的發心,徒有行動,還是無法產生廣大的效益。因此,我們要行長遠的菩薩道,就必須發起無限的菩薩心。

 

  2.緣無量:指無量的助緣。

   (1)眾生無量:佛法在眾生中求,眾生就是菩提的根,若無眾生可度,就沒有菩提可修,也就完成不了菩薩道,成就不了佛果。我們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就要以無量的眾生為助緣,做到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

   (2)時間無量:在世間上,我們想要成就一番非凡的事業,都需要長久的努力,何況是要成就無上的菩提,更需要將自己投入無限的時間裡,勤行佛道。十方三世諸佛也都是在累劫精進中,累積自己的福德因緣,方得以成就正覺。所以,我們凡夫福薄德淺,更需要以無量的恒常心來求得佛法。

   (3)空間無量:根據《本生經》的記載,佛陀在因地修行時,輪迴苦趣,猶不忘以各種身份來度脫六道眾生;不僅如此,在《法華經》中,佛陀曾自述:「我於塵點劫前,早已成佛,自是以來,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其他如:觀世音菩薩早在無量劫前成就正覺,但為度脫眾生,因此倒駕慈航,遊諸國土,常行佛道;普賢菩薩遍一切處實踐十大願,無怨無悔;地藏菩薩發誓度盡地獄眾生,方證菩提……。凡此都說明了諸佛菩薩之所以會成為佛菩薩,就在於他們將慈心悲願遍覆法界,而無有揀擇憎愛之心。我們要實踐菩薩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應當效法諸佛菩薩的勇猛精進,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無論在何時、何處,都要以廣度眾生為己志。

 

  3.果報無量:「因」無量加上「緣」無量,我們與無量的人、地、時、空結下善緣,自然會產生重重無盡不可思議的無量依正「果報」。

 

  4.福德無量:「四無量心」的福德無有窮盡,在諸經論中多有記載,今舉《清淨道論》說明如下:

   (1)安穩入眠,不作惡夢:「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由於日間心懷慈悲,常行喜捨,所以不但在夜晚能夠安穩入眠,而且能見吉祥之夢。

   (2)常為一切眾生所愛敬:常行「四無量心」的人,猶如戴上道德的寶冠,常為人、非人等一切眾生所敬愛。

   (3)諸天守護,善神擁戴:常懷「四無量心」以度眾利他的行者,便能得到諸天善神的守護愛戴。

   (4)逢凶化吉,消災免難:常行「四無量心」,積集無量福德以為善緣,自然能減輕業障,逢凶化吉,消災免難。

   (5)容光煥發,儀表堂堂:常懷四無量心的人,因為常行正念,相隨心轉,自然就會顯得容光煥發,儀表堂堂。

   (6)臨終不亂,趣向善道:以「四無量心」為行持的人,直至臨終也能提起正念,所以能趣往善道。即使終其一生不能證果,死後必能上昇梵天享受諸樂。

 

    貳‧「四無量心」的內容

 

  菩薩懷抱慈無量心,慈愛眾生,因此常求安穩樂事以饒益有情。以悲無量心,悲憫眾生輪迴六道,受種種身苦、心苦,所以發心為之拔除。以喜無量心,令眾生得大歡喜。以捨無量心,捨以上三種心,對眾生不憎不愛。

 

    一、慈無量心

 

  慈無量心是一種希望眾生得到快樂的心。慈與悲合稱慈悲,是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則為魔法,可見慈悲思想與佛教關係的密切。

 

  《大智度論》卷二十將慈悲分為三種:

 

  1.生緣慈悲:觀一切眾生因起惑造業,而在生死中輪迴受苦,因此而生起與樂拔苦的慈悲心,稱為生緣慈悲。這是一般凡夫的慈愛,因為不明我、法二空,所以還是不能出離生死。

  2.法緣慈悲:證悟無我所起的慈悲。這是已證得阿羅漢果位的二乘,以及初地以上的菩薩的境界。

  3.無緣慈悲:是諸佛如來無限的慈悲,即徹證我、法畢竟空的般若智而生起的慈悲。因為心中已無差別,所以視眾生與自己平等一如。一切有緣無緣的眾生都給予所需。

 

  此外,依慈悲的層次,又可分為:

 

  1.消極的慈悲、積極的慈悲

  2.熱鬧的慈悲、寂寞的慈悲

  3.直接的慈悲、間接的慈悲

  4.廣大的慈悲、微小的慈悲

  5.一念的慈悲、無限的慈悲

  6.有緣的慈悲、無緣的慈悲

  7.有情的慈悲、無情的慈悲

  8.有求的慈悲、無求的慈悲

  9.有相的慈悲、無相的慈悲

  10.一時的慈悲、永恒的慈悲

 

    二、悲無量心

 

  悲無量心,是解除眾生痛苦的心。《法華經》說:「以大慈悲力故,度苦惱眾生。」菩薩經過累劫修行,斷除一切煩惱,成就一切梵行,本來可以證得清淨涅槃,然而為了憐憫眾生,不住涅槃,不斷生死,乘願受生六道,廣開甘露法門,轉無上法輪。例如:佛陀因地割肉餵鷹、捨身飼虎;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尋聲救苦;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等等,都說明了菩薩之所以能普度眾生,正是由於悲心願力所產生的偉大力量。所以經上說:菩薩因眾生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長養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薩看到眾生的憂苦,不能激發感同身受的悲心,進而上求下化,拔苦與樂,就無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悲無量心是菩薩成佛的必要條件。

 

    三、喜無量心

 

  慈心令眾生樂,喜心令眾生喜,喜與樂有什麼差別呢?《大智度論》卷二十說:樂是在五塵中所生的快樂,而喜是在法塵中所生的喜悅。譬如:憐憫窮人,先施與財寶,是先給他快樂;然後教導他謀生的技能,則是使他在生活中產生歡喜。所以,樂是比較表相的感受,喜是深層的感受。因此,《大智度論》說:「初得樂時名樂;歡心內發,樂相外現,歌舞踴躍,是名喜。譬如:初服藥時,是名樂;藥發遍身,是名喜。」

 

  我們為什麼要給眾生歡喜呢?因為歡喜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產。一個人沒有了歡喜,即使坐擁金山銀窟、華廈美眷,也沒有意義;只要我們心中歡喜,即使是粗食淡飯,梅妻鶴子,也覺得充實自在。

 

  佛陀以「苦」來教誡弟子,是要我們正視苦的原因,然後實踐佛教真理來離苦得樂。所以,「示教利喜」才是佛陀說法的真正目標。在佛經上,我們常看到諸弟子請法時「願樂欲聞」,及聞法後「歡喜踴躍」、「歡喜讚歎」的辭句,可見法喜禪悅才是佛教的真諦寶藏。

 

  因為歡喜修道而體悟者,在佛經中也多有記載,例如:

 

  《釋提桓因問經》:「我於喜樂念樂中,欲求五功德果。」

  《華嚴經‧入法界品》:「歡喜恭敬心,能問甚深法。」

  《十地經》:「諸佛子菩薩,住於極喜地,極多歡喜、多淨信、多愛樂、多適悅、多忻慶。」

 

  諸佛菩薩中,以「歡喜」成就佛道者,除了彌勒菩薩以外,還有:歡喜自在佛、歡喜莊嚴佛、歡喜藏佛、歡喜德佛、歡喜無畏佛、歡喜威德佛、歡喜王菩薩、歡喜念菩薩、歡喜意菩薩、歡喜力菩薩等,可見佛教是一個提倡歡喜的宗教。

 

  因此,我們奉行佛教,除了自求清淨安樂外,更應該散播禪悅法喜給大眾受用,使大家在佛光的普照之下,遠離憂苦的陰影。

 

    四、捨無量心

 

  慈悲固然能使眾生得到福樂,但是行慈心、喜心時,容易生貪著心;行悲心時,又容易生憂愁心,因此佛陀告訴我們:需以捨心來去除一切分別妄想,並令一切眾生都能以平等心進入佛道。

 

  捨,是一種無上的智慧。所謂:「捨得,捨得。」小捨小得,大捨大得。放開腳步,才能使我們向前邁進。同樣地,我們以慈心、悲心、喜心來弘法度眾,更要捨除對三心的執著,才能有更大的成就。「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萬法因緣和合而成,所以就勝義諦而言,無一眾生可得,也無一心可得。若有得者,皆是有求,不能成就無量的功德;若能捨去一切分別妄想,就能冤親平等,廣度一切眾生有如己子。好比虛空因為能包容萬物,所以能成就一切萬物。

 

  捨,是一種最高的境界,唯有「捨」,才能容納異己,唯有「捨」,才能心包太虛。世界之所以動亂不息,就是因為世人都只知道向前獲取,而不知道回頭反省;只拼命向外追求有形有相的物質,而忽略了心內的精神世界更為遼闊。如果大家都能放下我執,尊重他人,捨得犧牲奉獻,自然就能擁有一個圓融和諧的世界。

 

    五、慈悲喜捨,本為一體

 

  由慈悲喜捨的內容看來,四無量心雖類別為四,其實都是慈心悲願的延伸:先是欲令眾生都能得到快樂,而施以慈心,繼而看見有人不能得到快樂,悲心油然而起。接著又想令眾生都能離去苦惱,得到無上法樂,喜心繼之產生。以慈心、悲心、喜心度眾,而不起憎愛貪憂,不生人法執著,就是捨心現前的境界。因此《大智度論》說:「慈是真無量,慈為如王,餘三隨從如人民。」

 

    參‧長養四無量心的方法

 

  《華嚴經》云:「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慈悲喜捨是我們依止安住的所在。我們想要培養「四無量心」,應從下列兩點著手:

 

  1.建立自他互易的觀念:常常換個立場為他人著想,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就能長養「四無量心」。

 

  2.建立怨親平等的觀念:以業力輪迴而言,眾生沈浮在生死海中,已不止千萬劫以上,因此,六道眾生無非是我們過去世中的父母親朋;以法界緣起而言,眾生與我本為一體,又何有親疏之分?如果我們能由此建立怨親平等的觀念,就能泯除計較分別心,長養慈悲喜捨心。

 

  此外,當我們實踐「四無量心」時,應該要有智慧做為引導,否則濫用、誤用的結果,只會形成社會的亂源。例如:濫行布施,造成一些人不勞而獲的觀念;見到有人破壞社會正義公理,不能挺身而出,仗義直言,反而臨陣逃脫,勸阻他人;父母供給兒女金錢吃喝嫖賭,甚至一意姑息,縱子犯罪;社會人士不當的放生,害死更多的生命等等,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

一、試述四無量心的意義。

二、四無量心的內容是什麼?

三、慈悲喜捨的關係為何?

四、如何長養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

(印順基金會)

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名愛念眾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名捨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

修慈心可息瞋恚,修悲心可除惱害,修喜心可除嫉妒,修捨心可對治貪愛、憍慢,此為佛法修道的對治性。修四無量心時緣十方眾生,可對治無量戲論、煩惱,更可帶來無量福德。

*四梵住(四無量心),又譯四梵行,佛教名詞,即是修行與實踐慈、悲、喜、捨四種心境。源自於古印度婆羅門教,後為佛教所沿用。佛教究竟修行者需將這四種心境擴展至無邊無際,因此又稱為四無量心、四無量觀。 修行四梵住時,以慈心觀為入門,也可以慈心觀來統攝四梵住。

四無量心是佛教徒耳熟能詳的名相。當然它不是口號,它必須是由實踐中去體證。初學佛之時,首聞四無量心時覺得很是歡喜,認為那是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行儀。然而最初接觸到定學時,四禪的禪支中有樂.喜、捨支,四無量心為慈、悲、喜、捨。

慈為與樂,悲為拔苦;慈悲本是佛教所強調的。修慈悲觀可以對治瞋恚,而四無量心中亦有慈悲,究竟為什麼要修四無量心?又該如何修習四無量心才與佛法相應。其次,修習四無量心的次第是否依序為慈、悲、喜、捨,其與四禪的關係為何?又修四無量心有何功德?

簡單來說,慈為與樂,即饒益有情;悲為拔苦,即除其怖愄、苦難;喜為慶賀,即見其得樂而慶慰欣喜;捨(upeks!a^)為等視怨親、無所著,即捨前三心(慈、悲、喜)若分別來說,此四心的觀行是各不相同的;如綜合來說,慈、悲、喜、捨才是慈心的全貌

然而,何以言「無量」?《中阿含》卷21云: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無量。比丘者!心與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無量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梵行。

  即修習慈心時,心與慈心所相應,所緣由一方眾生,再逐漸擴展為二方、三方乃至十方無量眾生皆得樂,無任何瞋恚,圓滿善修即是慈「無量」。悲心、喜心、捨心亦如是修持。但是,修習四無量心其果報為何?《雜阿含》卷10云:我自憶宿命,長夜修福……曾於七年中修習慈心,經七劫成壞,不還此世。七劫壞時,生光音天。七劫成時,還生梵世,空宮殿中作大梵王,無勝上,領千世界。
 

換言之,修慈心其果報能生梵天,功德勝過布施與持戒的功德。但是,婆羅門亦是嚮往梵天,以梵為其最高神。因此,早期四無量心被視為世間定法,是有漏的。

  由上可知,早期佛陀說四無量心是希望佛弟子能依梵住而行。由於四無量心亦通婆羅門之修持,因此四無量心被視為世間善法。然而,《阿含經》中云:慈、悲、喜、捨四定若能與七覺支俱時而修,是可通向無漏解脫道。所以,四無量心是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

即所謂的無量是依所緣的眾生、所斷的煩惱及依心之所念而有別。真正的「無量」是緣十方無量眾生,破瞋惱心,令得涅槃,心念得道聖人,並以慈報怨。然而,何以此處所言無量仍是有量心呢?《大智度論》又云無量有二。

  無量有二種:一者、實無量,諸聖人所不能量。譬如虛空、涅槃、眾生性不可量。二者、有法可量,但力劣不能量。譬如須彌山、大海水斤兩滴數多少,諸佛菩薩能知。

  換言之,真正的無量是超越一切,是真正不可度量的。就好比虛空、涅槃等是不可度量的。觀一切眾生而不起分別,「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因此要達到真正的無量是必須與般若相應才可說是無量。也只有具般若空慧才能廣緣無量眾生,廣度無量眾生。

又《雜阿含經》卷21云:尊者!謂貪有量,若無諍者第一無量。謂貪者是有相,恚癡者是有相,無諍者無相。貪者是所有,恚癡者是所有,無諍者是無所有。

換言之,一般所言的煩惱是有量的,真正的「無量」必須是與空慧相應。因此四無量心的修習是通向解脫道,依空慧緣廣大有情,斷一切煩惱

佛知未來世諸弟子鈍根故,分別著諸法,錯說四無量相。是四無量心眾生緣故,但是有漏;但緣欲界故,無色界中無。何以故?無色界不緣欲界故。為斷如是人妄見故,說四無量心無色界中,佛以四無量心普緣十方眾生故,亦應緣無色界中。

  鈍根弟子認為四無量心只緣欲界眾生,是有漏的。因為無色界中並無色法,所以無法緣無色界眾生。但《大智度論》則認為佛陀的本意為:四無量心是普緣十方眾生,當然也包括了色界、無色界眾生。

  承上,「無量」是普緣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一切有情。然而,部派論師主張四無量心只是勝解作意,只能緣欲界有情,不能斷無量煩惱,並非是出世間善法。然而,《大智度論》主張四無量心之修行是緣十方有情,真正的無量是超越一切。是慈、悲、喜、捨雖緣眾生相,但能與般若空慧相應,不取眾生相,而契入諸法實相,這也是佛陀的用意所在。

四無量心功用

四無量心可緣無量眾生,又可對治無量戲論煩惱。究竟四無量心是共同對治無量煩惱,或是分別對治不同的煩惱?

《增一阿含》中云:當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瞋恚皆當除盡……當修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害心悉當除盡……當修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妒皆當除盡……當修行捨心;已行捨心,所有憍慢悉當除盡。

 

龍樹《大智度論》卷20云:修慈心為除眾生中瞋覺故;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故;修喜心為除不悅樂故;修捨心為除眾生中愛憎故。

      由上可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可分別對治不同的煩惱。修慈心可息瞋恚,修悲心可除惱害,修喜心可除嫉妒,修捨心可對治貪愛、憍慢。

 但是,「慈心為除眾生中瞋覺故;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故。」究竟慈心所對治瞋覺與悲心所對治惱覺之差異為何?《大毗婆沙論》卷81云:慈對治斷命瞋,悲對治捶打瞋。復次慈對治應瞋處瞋,悲對治不應瞋處瞋。有作是說慈無量以無瞋善根為自性,對治瞋故;悲無量以不害為自性,對治害故。

      即由心中生起欲除彼眾生生命之起瞋念為瞋覺,進而想要捶打於眾生所生起的瞋念為惱覺。也就是說,由意念所生起的瞋念為瞋覺,由瞋念引起的身業、口業為惱覺。瞋為惱之因,懷瞋心者能夠引起惱害。所以,慈是對治生起瞋念時的心念,應觀想饒益一切有情,不應生瞋念;悲是對治瞋念所引起的瞋害行為,應觀想欲拔眾生苦,除其怖畏,不應加害眾生。

 一般來說,修禪定可降伏煩惱。為什麼在此卻要強調修四無量心來對治諸煩惱?《大智度論》云:「若欲得大福德者,為說四無量心。」換言之,修四無量心除對治煩惱外,因緣廣大有情,所以可獲無量福德。但是,既然是緣無量有情,又為何要修「捨」?

《大智度論》卷20云:行者行慈、喜心,或時貪著心生;或時憂愁心生。以是貪憂故心亂,入是捨心除此貪憂,貪憂除故名為捨心。

  即修慈心時,與樂眾生,見其得樂,易生染著心;修悲心時,見眾生苦,易生憂愁心。如此,貪染心、憂心生,不但障礙修行,且所獲功德相對的亦少。所以,應觀修慈心、悲心、喜心所生之過患,而令生捨心,斷除一切貪染愛著,修捨心,才可成就四無量心。

修慈心可息瞋恚,修悲心可除惱害,修喜心可除嫉妒,修捨心可對治貪愛、憍慢,此為佛法修道的對治性。修四無量心時緣十方眾生,可對治無量戲論、煩惱,更可帶來無量福德。

總結:

  1. 四無量又名四無量心、四等心,或名四等;在《阿含經》中四無量又名四梵行、四梵室、四梵堂、四等心。南傳《清淨道論》則名之為四梵住。
  2. 慈為與樂,即饒益有情;悲為拔苦,即除其怖愄、苦難;喜為慶賀,即見其得樂而慶慰欣喜;捨為等視怨親、無所著,即捨前三心。
  3. 早期四無量心被視為世間定法,是有漏的。若能與七覺支俱時而修,是可通向無漏解脫道。因此,四無量心是通向有漏,也通向無漏。
  4. 部派論師卻認為四無量心只是勝解作意不能斷諸煩惱;必須依共相的真實作意才能斷諸煩惱。
  5. 修慈心可息瞋恚,修悲心可除惱害,修喜心可除嫉妒,修捨心可對治貪愛,普緣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一切有情,可獲得無量福德。
  6. 初禪易修得悲無量心,第二禪易修得喜無量心,第三禪易修得慈無量心,四禪易修得捨無量心。但四無量對四禪而言並不具次第意義,只是突顯出四禪的特性。
  7. 四無量心的修行次第並無一定說法。《增一阿含》、瑜伽師中主張依慈、悲、喜、捨之順序;有人主張應依悲、慈、喜、捨次第;尊者僧伽筏蘇認為先修慈,次修悲或喜,再修捨;毗婆沙師主張修四無量並無一定次第。筆者認為四無量心的修行依修行者根性,或是修行方法而有異,並無一定的次第。
  8. 依《大毗婆沙論》所云,慈、悲、喜無量心是由上品親乃至中品,繼而緣下品怨、中品怨、上品怨;而捨無量是由處中者起觀,次而下品怨乃至上品親。且其只是勝解作意,並不能達到真正解脫。
  9. 《清淨道論》四梵住的修持是先以自己為所觀的對象,次而對喜愛之人、無瞋愛者,最後對怨敵修慈念。依此修行其福可生色界梵天。
  10. 《大智度論》云「慈悲心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初是執著眾生有實性的,為眾生慈;次是不執實有眾生,觀緣起而慈愍眾生,稱法緣慈;惟有無緣慈,是通達我法畢竟空,為真正的四無量心。
  11. 《瑜伽師地論》所云的慈愍所緣主要是對治瞋煩惱,對於可以對治貪煩惱的捨無量則不攝屬。
  12. 一般凡夫修四無量時可感得梵天的果報,但聖人修慈無量可感得遍淨天之樂報;修悲無量可感得虛空處;修喜無量感識無邊處;捨無量感無所有處。對於無色界的果報,凡夫之人無法修得。
相關文章:
【No176】四無量法門重要性 釋開仁 論作 緣氣:(5282)
【No175】四無量心修行次第﹝巴利語系統傳承﹞ 釋開仁 論作 緣氣:(6325)
【No174】四無量心之方法次第﹝漢文系統的傳承﹞ 釋開仁論作 緣氣:(5600)
《大智度論》中四無量心的地位及修持 釋海實 緣氣:(4127)
四無量心中之悲無量,與七因果教中之悲心,有何差別? 緣氣:(7364)
四無量心之修持 緣氣:(4105)
四無量心與四禪 緣氣:(4609)

上一篇(追求中道實相為修行的核心) 回目錄 下一篇(四無量心之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