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潘俊琳】
台灣正從工商製造業,邁入服務業的轉型期。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指出,當一個國家的國民平均所得達到2萬美元,就是脫離製造業邁向服務業的進程轉折點,這也正是台灣服務業升級的最佳時機。
在餐廳端盤子當小弟小妹,過去總認為這是上不了檯面的工作,是學生打工或是度時機莫可奈何的選擇。戴勝益表示,這是工商社會的刻板印象,事實上服務業不比製造業,服務業沒有辦法卡位,有多少人才能開多少店,這是很現實的考量。當台灣從工商業社會轉型為服務業時,需要大量的服務業人才,幸好台灣有最優秀的服務業人才庫,只要政府政策持續開放,服務業一旦茁壯,就業問題就會獲得舒緩。
服務業的正向競爭
戴勝益指出,愈先進的國家,用人比例愈高,但產值卻愈低,乍看之下似乎有問題,事實上是因為服務業發達。服務業的產值無法像高科技一樣,動輒幾百億、幾千億元,卻可以創造高國民所得。像新加坡、香港,沒有高科技但人民平均所得卻比台灣高,因為他們的觀光業發達。
戴勝益說,去年台灣總計吸引了600萬的遊客,這個數字相較過去只有一、兩百萬人來台,算是相當亮眼。但人口只有600萬人的香港,去年卻吸引了2,400萬人訪港,足足是人口的四倍。同理台灣如果可以吸引人口四倍的遊客,達到9,400萬,服務業必定順勢蓬勃而起,而台灣此刻正站在轉型為服務業的轉折點。
去年下半年,當很多科技公司放無薪假的時候,餐飲服務業卻欣欣向榮。戴勝益說,這是因為台灣的國民所得在去年超過2萬美元,借鏡全世界服務業發達的國家,都是從這個時間點,開始從工商業轉型為服務業。
因為當人民所得到一定程度,吃飯、喝咖啡就不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式。戴勝益說,過去大家總是會說,有空時大家聚一聚吃個飯,或是喝個咖啡,說完後誰也不會當真,認為這不過是客套話,但現在大家隨時可以聚餐,可以喝咖啡小聚,花費已不再是大問題。
因此服務業之間就會開始競爭,比菜色、比服務、比裝潢氣氛,人才也就開始受到重視,薪水就會逐漸往上調整,一切都會導向正向循環。
戴勝益表示,服務業不比製造業,沒有人才根本沒辦法卡位,也就是無法拓點,因此有多少人,才能開多少店。在觀光客增加、本國人也經常外食的情況下,服務業就會開始搶人,薪水和職涯發展性,就成為人才匯聚的指標,這會讓服務業的勞動條件慢慢改觀,並讓人才願意投入。
吸引優秀人才加入
在服務業不發達的時候,大家的薪水都是參考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微調,無法吸引優秀人才加入,但是當服務業漸成就業大宗,供需之間的拉扯,戴勝益認為,這會讓沒有跟上服務業進化腳步的業者,漸遭淘汰。「那些穿脫鞋、刁根菸、經營態度隨便的業者,會開始找不到人,而面臨生存危機,這時整體的服務水準就會提升。」
過去服務業總給人工時長、薪水低的印象,不容易吸引優秀人才。戴勝益表示,這樣的刻板觀念,會隨著業者的自我調整而改變,而台灣服務業發展的優勢,在於充沛的人才庫。
台灣一年有上萬名餐飲科技畢業生走出校門,戴勝益表示,這就是台灣服務業的生力軍,台灣也因此成為服務業素質最高的國家。過去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餐飲服務科系的學生,真正投入本科的並不多,但這幾年像是廚師阿基師、冠軍麵包師父李寶春和王品的激勵,學生很願意投入這個剛開始比較辛苦、但未來希望無窮的行業。
戴勝益表示,晶圓廠的工程師,雖然薪水較高,但工程師不可能自己出來開一家晶圓廠;廚師或餐廳服務生,卻可能自己開餐廳,或隨著餐廳股票上市,而成為餐飲新貴。這些未來可能實現的夢想,正是台灣服務業素質得以提升,讓台灣將來有望成為服務業大國的競爭力來源。
【2012/04/23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