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擁有3.6萬名員工的龐大企業,統籌一切的執行長,必須要有過人的企業管理能力。如果這3.6萬名員工捧的是財政部「鐵飯碗」,那財政部長如何將民間的企業管理,導入公家衙門,這個課題比單一企業興衰還嚴肅,因為它攸關國家財政。
財政部長李述德提出了「對事用心、對人關心」的優質管理,對於人才他要求提升「素質」,對事情要求「品質」,所有機關則要有「氣質」。
提升人員素質消弭過去公務員「不行、不准、沒規定」的僵化思維。
他著手所司單位的「三質」管理,首先做的就是提升「人員素質」。李述德開始跟同僚和下屬,提出「願景」然後不斷溝通,並將行政作業流程標準化、制度化,讓大家有規則可遵循,消弭過去公務員「不行、不准、沒規定」的僵化思維。
講求事情品質「發掘問題、探討原因、擬定對策、執行落實」16字箴言就是優質管理。
李述德規劃了一套「進修機制」,有計畫地培育每一個人,「進修」對財政部員工來說,既是「權利」也是「義務」。這套進修機制同時也納入「升等考核」,假設一個課員沒有完成應該進修的課程,那就沒辦法晉升為課長,課長沒修完課程,也無法升任為股長。
除了人員素質,李述德也很重視「事情品質」,並且善於從「數字」中找出原因和解決之道。李述德說,「發掘問題、探討原因、擬定對策、執行落實」,這16字箴言就是「優質管理」,提升「事情品質」的精髓。
發揮機關氣質注重平常忽略的小地方,多用一點心,就能給人完全不同的感受。
一生從事公職,大部分的時間都服務於財政部。但李述德有著跳脫一般公務人員的管理思維,研究所專攻企業管理。李述德說他也是老百姓,他會用老百姓的角度來思考政府機關該如何提升「氣質」,又該如何讓人民生活的安心、放心。
李述德表示,只要「人員素質」和「事情品質」提升,「機關氣質」就會隨著進步,在平常忽略的「小地方」如地板的平整,「小事情」例如辦公環境的整齊清潔,多用一點心,整個機關給人的感覺就會完全不同。
李述德說,民眾對整體生活環境,要求的不外是「路平、燈亮、水溝通」,「山青、水綠、環境好」,「公安、交安、市民安」。而這些基本的生活需求,直接影響民眾對政府施政的觀感,都是機關氣質延伸出來的「國家氣質」。
【2010/11/01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