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光 三

 

帕奧 尊者 Pha-Auk Sayadaw

緬甸帕奧禪師講解
弟子合譯
三因凡夫的彼所緣
在八種大善速行之後在八種貪根速行之後在兩種瞋根速行之後在兩種癡根速行之後 所有十一種彼所緣都可生起所有十一種彼所緣都可生起所有六種舍俱彼所緣都可生起所有十一種彼所緣都可生起

異熟如此,速行則可改變
1)看到自性可喜所緣(sabhava ittharammana)和自性非常可喜所緣(sabhava ati-ittharammana)是因為過去的善業。當看到中等可喜所緣時,除了轉向與速行之外,其他的心路過程心是大異熟心和無因善異熟心。若有如理作意,善速行就會生起。反之,若是不如理作意,不善速行就會生起。
2)在看到自性非常可喜所緣(如佛陀)時,只有五種喜俱彼所緣可以生起。其時若有如理作意,善速行就會生起。若不如理作意,不善速行就會生起。
3)看到自性不可喜所緣(sabhava anittharammana)是因為過去的惡業。當看到自性不可喜所緣時,若有如理作意,善速行就會生起。若是不如意作意,不善速行就會生起。至於五識(如眼識)、領受、推度及彼所緣則只是無因不善異熟心(ahetuka akusala vipaka citta)。應注意根據這定義,對於不可喜所緣,只有不善異熟舍俱推度彼所緣(akusala vipaka upekkha santirana tadarammana)可以生起。
信慧組(Saddha-Pabba Group
 
對於結生識是喜俱的三因者,在他的速行、彼所緣、結生、有分與死亡識裏生起的三十四名法被稱為信慧組。這只是為了便於稱呼。(譯注:過後會時常提及信慧組這一詞,應明白它是指以下的三十四個名法。)這三十四個名法是:
 
     1
 
通一切心所
  13
 
遍一切美心心所
 19
 
慧根心所
   1
 
合計   34

 跟色法一樣,名法也是不能夠單獨生起的。它們只能一組組地生起。這些組合被稱為相應法(sampayutta dhamma)。有時它們也被稱為名聚(nama kalapa)。名法是依照心定法(citta niyama)生起的,即心路過程。想要辨別名法的禪修者必須根據定法去辨別它們。與六門所緣相符,心路過程亦有六種,即眼門心路過程、耳門心路過程、鼻門心路過程、舌門心路過程、身門心路過程及意門心路過程。在這六種心路過程當中,先辨別意門心路過程對禪修者來說會比較容易,因為它有比較少種心路過程心。對於止行者,先辨別名為禪那法的禪那定心路過程(jhana samapatti vithi)的名法會比較容易。其原因是在修習止禪的階段時,他已能夠辨明禪支。

 

法所緣組──意門禪那定心路過程
心依處色 54 54 54 54 54 54
 
意門轉向 遍作 近行 隨順 種姓 禪那速行(許多次)

初 禪 12 34 34 34 34 34
第二禪 12 34 34 34 34 32  除尋與伺

第三禪 12 34 34 34 34 31  再除去喜
第四禪 12 33 33 33 33 31  舍取代樂

 意門轉向(manodvaravajjana= 省察所緣(如白遍似相)之心。
 
遍作(parikamma)是欲界善心,執行預備工作,以令禪那速行生起。
 
近行(upacara)是接近禪那速行的大善速行心(maha kusala javana citta)。
隨順(anuloma)是大善速行心,調整以便禪那速行能夠正確地生起。
 
種姓(gotrabhu)是切斷欲界種姓的大善速行心。
 
禪那速行(jhana javana)是色界善速行心(rupavacara kusala javana citta)。
注:在辨別名法時,禪修者並不能知道名字觀念,如「遍作」、「近行」、「隨順」、「種姓」,而只知道它們各自是速行心的本性。對於凡夫與學人(sekha puggala,即須陀洹、斯陀含與阿那含),這些遍作、近行、隨順與種姓是大善速行。對於阿羅漢,它們則只是大唯作速行(maha kriya javana)。利慧的禪修者則只有近行、隨順與種姓(即是沒有遍作)。
剛開始要辨別這些名法的人,應進入他想辨別的禪那。從禪那出定後,先辨明禪支。應做到能夠以智持續許多次的辨明每一個心識剎那裏所有的禪支。若成功的話,再採用三個辨別法之一(即始於辨別識、或受、或觸),漸次地辨明每一個心識剎那裏的所有禪那相應法(jhana sampayutta dhamma)。那些有良好《阿毗達摩論》義理根基的人能夠辨別到這些。但對於那些只有少許《阿毗達摩論》義理根基的人,他們會非常難以明白這些。因此,為了方便智慧還未成熟的人,以下會再次提及取白遍似相為所緣的初禪三十四名法。
 
尋、伺等禪支被名為禪那,與此禪那相應的心與心所被名為禪那相應法。《清淨道論》指示辨明這些禪那與禪那相應法的相、作用(亦作味)、現起及近因(亦作足處)(lakkhana, rasa, paccupatthana, padatthana)。

(白遍)初禪的三十四個名法
1  =「擁有」那白遍似相。(根據疏鈔提
         
的〝jananaj nama upaladdhi〞)
2)觸 =接觸白遍似相(相)。
          =
把白遍似相和識「連接」起來(作用)。
3)受 =體驗白遍似相之可喜。(這是初禪的樂受)。
(以下的名法與前所提的相同,只是所緣是白遍似相而已。)
4)想  15)信  26)身柔軟性
5)思  16)念  27)心柔軟性
6)一境性 17)慚  28)身適應性
7)命根  18)愧  29)心適應性
8)作意  19)無貪  30)身練達性
9)尋  20)無瞋  31)心練達性
10)伺  21)中舍性 32)身正直性
11)勝解 22)身輕安 33)心正直性
12)精進 23)心輕安 34)慧
13)喜  24)身輕快性
14)欲  25)心輕快性
 
(注意:意門轉向裏的十二個名法是上述34個的首十二個,即從識到精進。)

辨別法
 
一般上禪那只是取似相為所緣。在白骨觀裏,禪那和禪那相應名法取白骨似相為所緣。在白遍禪裏,禪那和禪那相應名法取白遍似相為所緣。慈心禪的似相是有情的觀念。不淨觀的似相則是不淨的死屍。
 
在帕奧禪林裏,已證得白遍第四禪和修完了四護衛禪(即慈心禪、佛隨念、不淨觀及死隨念)的禪修者被教導修習更高層次的清淨(visuddhi),如見清淨(ditthi visuddhi)等等。所以若禪修者已修習白骨觀、白遍及四護衛禪至禪那的階段,他應辨別的名法如下:
1 白骨觀
──初禪。
2 白遍
───初、第二、第三及第四禪。
3 慈心禪
──初、第二及第三禪。
4 不淨觀
──初禪。

依照圖表所列出的去辨別這些禪那名法。《阿毗達摩論注》裏有提及在較高禪那(即第二禪和第三禪)裏的遍作、近行、隨順與種姓,尋與伺會與它們相應。至於在四禪之前,它們則是沒有喜俱的。
 
若人想要辨別初禪的名法,他應先進入初禪。從初禪出定後,辨明五禪支至能夠看到它們生起許多次。若不滿意就再次進入初禪。(若是白遍)過後:
1)辨明有分意界;
2)辨明白遍似相。其時只是剛從禪那出定,白遍似相還會存在,不會很快就消失;
3)當那白遍似相撞擊有分意界時,再次辨明五禪支。
若如此重複的修習,由於一起辨明依處及所緣,禪修者將會看到五禪支生起許多次。過後他必須從識,或受,或觸開始去辨別名法。若是始于識,就修習至能夠看到識生起許多次(單只看識)。(注:始於受或觸的辨別法也是如此。)若成功的話,就修習到能夠同時看到識與受兩者生起許多次。若成功的話,就辨別三個名法,再辨別四個名法,漸次的增加。最後修習至能夠連續地看到許多次:十二個名法在意門轉向裏生起,三十四個名法在速行裏生起。若成功的話:Pariggahetva sabbampetam arammanabhimukhaj namato namanatthena namanti vavatthapetabbaj(《清淨道論》第十八章,段三)
(《清淨道論》Þ當禪修者能夠以智同時辨明意門轉向裏生起的十二個名法,以及遍作、近行、隨順、種姓和禪那速行每一個剎那裏生起的三十四個名, 法許多次時,由於這一切名法都傾向或朝向所緣(即白遍似相),因此再辨別它們為「名法」,即辨別它們為具有傾向所緣本性的名法。
 
《清淨道論》進一步指示如何如何修習:
 Tato yatha nama puriso anto gehe sappaj disva taj anubandhamano tassa asayaj passati, evameva ayampi yogavacaro taj namaj upaparikkhanto . “Idaj namaj kij nissaya pavattati”ti pariyesamano tassa nisayaj hadayarupaj passati. Tato hadayarupassa nissayabhutani , bhutanissitani ca sesupadaya rupaniti rupaj parigganhati. So sabbampetaj ruppanato rupanti vavatthapeti . Tato namanalakkhanaj namaj ruppanalakkhanaj rupanti savkhepato namarupaj vavatthapeti.
(《清淨道論》第十八章,段四).
辨別名法後,就如有一人在屋子裏看到一條蛇,若他跟隨那蛇的話,他將會找出蛇的住處。同樣的,若禪修者審察與追尋:「這些名法是依靠什麼而生起?」他將能以智找出名法所依靠的心所依處色。過後他再辨明心臟裏的四界,以及其他依靠這四界而生起的所造色。由於這些色法都是不斷受到變化的壓迫(惱壞),他再辨別這一切色法為「色法」。然後他再辨別名色法,如下:

1)擁有傾向或朝向所緣的自性相之法是名法。
2)擁有惱壞的自性相之法是色法。(《清淨道論》)
根據上述的定義,已辨別禪那名法的禪修者必須辨別名色法,及心臟裏的四界與所造色。注意:在辨別五門---意門心路過程裏的欲界名法後,禪修者必須辨別名色法,辨別那些名法所依靠的處門裏的色法。(見「色業處」手冊裏的六門圖表。編按:已收錄於本書第十章。)
 
已經辨別禪那名法(法所緣組的部分)的禪修者,必須繼續更進一步地辨別取色法為所緣的名法。在這些作為所緣的色法當中,先辨別取法所緣的色法(即五淨色與十六微細色)為所緣的意門心路過程會比較容易。在這些屬於法所緣的色法當中,有十一個是真實色法和十個非真實色法。取每一種色法為所緣的名法都應被辨明。若意門轉向的確定是有如理作意,意門善速行心路過程就會生起。反之若是不如理作意,意門不善速行心路過程就會生起。以下的例子是,辨別取眼淨色為所緣的意門善速行心路過程。

辨別意門善速行心路過程的方法
1)辨明有分意界。
2)取眼淨色為所緣。
當眼淨色撞擊有分意界,或清晰地出現在有分意界,或來到有分意界時,意門心路過程就會生起。若心路過程裏的意門轉向:
i)確定它為眼淨色
ii)或確定眼淨色為只是色法,
iii)或確定它為無常,取眼淨色的生滅為所緣,
iv)或確定它為苦,取眼淨色不斷受到生滅壓迫的相為所緣,
v)或確定它為無我,取眼淨色裏並無不壞滅的實質存在為所緣,
vi)或確定它為不淨,取眼淨色的不淨(如   與臭味相混在一起)為所緣,
 
由於這是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ara),善速行就會生起。在這六個如理作意當中,禪修者應辨別第一項,即辨別認知眼淨色為眼淨色的意門心路過程。可以從識、或觸、或受開始辨別。
 
若人先辨別識,他應修習至能夠多次的看到識出現於意門轉向、速行(七次)和彼所緣(兩次)。當眼淨色清晰地出現在有分意界時,修習至能夠看到依靠心所依處和緣於有分意界而生起的心路過程。若成功的話,就辨別這些名法,逐一漸次增加,直到能夠同時看到在每一個心識剎那裏,有十二個名法出現在意門轉向,三十四個名法出現在速行心,三十四個名法出現在彼所緣。對其餘的如理作意,也以同樣的方法去辨別。如此辨別時,在速行和彼所緣裏:
1)有時智(bana)與喜(piti)兩者都有在內,是喜俱與智相應。
2)有時是有智無喜,是舍俱與智相應。
3)有時是有喜無智,是喜俱與智不相應。
4)有時是無喜無智,是舍俱與智不相應。
 
一共有四種。
在確定眼淨色為眼淨色時,逐一地辨別以上四種,即是否有喜與智。同樣的,在確定眼淨色為色法、無常、苦、無我及不淨時,亦逐一地辨別以上四種。由於無論是有行或無行(sasavkharika, asavkharika),這些心與心所的數量都不變,所以在這本手冊裏只列出這四種。上述四種若是有行,就已有四種;若是無行,就有另外四種。所以一共有八種大善心。(在阿羅漢的名相續流裏生起的大唯作心亦是如此。)彼所緣有時會生起,有時則不會生起。若所緣是明顯的,彼所緣就會生起;若所緣是不明顯的,彼所緣就不會生起。
 
有一種教法提及,若在還未成熟的觀禪階段,彼所緣可以在觀善速行(vipassana kusala javana,即觀照無常、苦、無我、及不淨的速行心)之後生起。另一種教法則提及彼所緣不會在觀速行之後生起,這只是對在強力觀智(balava vipassana bana)的階段而言。

  法所緣組----純意門善速行心路過程
心依處色 54 54 54 
 
意門轉向 速行(7x) 彼所緣(2x) 辨別四種

1 視所緣    為眼淨色 12 34 34 喜俱智相應
 12 33 33 
舍俱智相應
 12 33 33 
喜俱智不相應
 12 32 32 
舍俱智不相應
(2)
視為色法 12 3433-33-32 3433-33-32 辨別四種
(3)
視為無常 12 3433-33-32 3433-33-32 

(4)
視為苦 12 3433-33-32 3433-33-32 

(5)
視為無我 12 3433-33-32 3433-33-32 

(6)
視為不淨 12 3433-33-32 3433-33-32 

 在此應明白:
 
1= 視所緣(眼淨色)為眼淨色的心與心所。
 
2= 視它為色法的心與心所。
 
3= 視它為無常的心與心所。
 
4= 視它為苦的心與心所。
 
5= 視它為無我的心與心所。
 
6= 視它為不淨的心與心所。

以相同方法修習其餘法所緣組的真實色法
 
1)耳淨色   6)女根色
 
2)鼻淨色   7)男根色
 
3)舌淨色   8)心所依處色
 
4)身淨色   9)命根色
 
5)水界   10)食素色

(注:包括眼淨色,一共有十一種屬於法所緣組成的真實色法。在決定要修哪一種色法後,禪修者應選一粒有關的色聚來辨別。在修內觀(ajjhata)性根色時,男禪修者應只辨別男根色;女禪修者則只辨別女根色。在修外觀時,他們可以辨別男根色及女根色兩者。)
 
不可觀十種非真實法的三相(即無常、苦、無我)。若觀非真實色法為無常,視它為無常的觀速行心路過程(vipassana javana vithi)並不會生起。對於苦及無我亦是如此。因此應只以兩種方式去辨別每一種非真實色法。如:
1)對於空界(akasa dhatu),視它為只是空界。再辨別四種視它為空界的心與心所,即是否有喜與智(piti-bana)。
2)視空界為色法。再辨別四種視它為色法的心與心所,即是否有喜與智。

取非真實色法為所緣的意門善速行心路過程
(法所緣組)
心臟裏的依處色 54 54 54
 
意門轉向 速行( 彼所緣(

1)視為空界 12 3433-33-32 3433-33-32
2)視為色法 12 3433-33-32 3433-33-32

以相同方法修習其餘九種非真實色法
1)身表(kayavibbati)(6)色積集(upacaya
 
2)語表(vacivibbatti)(7)色相續(santati
 
3)色輕快性(lahuta)(8)色老性(jarata
 
4)色柔軟性(muduta)(9)色無常(aniccata
5)色適應性(kammabbata
(注:當禪修者能夠辨明第一期的胎兒名色法時,才可辨別取色積集為所緣的名法。在修習非真實色法時,禪修者應先辨明在同一粒色聚裏生起的心生色,或時節生色、或食生色至得見究竟法後,才可取非真實色法為所緣。其原因是色法必然成組(即色聚)地生起。
 
因此,先辨別色聚至到見究竟色法,若有八個就見到八個,九個就見九個,十個就見十個等等。只有在如此辨別之後,才選一個你要修習的真實色法或非真實色法。當那色法撞擊有分意界時,再辨別取那色法為所緣的名法。)
 
為了方便智慧未成熟者,在此特列舉善名法三十四個取眼淨色為所緣中的幾個。

三十四個取眼淨色為所緣的善名法
1)識 =「擁有」眼淨色。
2)觸 = 接觸眼淨色(相)。
=
把眼淨色和識「連接」起來(作用)。
3)受 = 感受眼淨色的可喜(樂受)。
4)慧 = 透徹地知見眼淨色。

 至此,禪修者應能明白取眼淨色為所緣的名法。對於取其他真實色法和非真實色法的名法,禪修者應明白它們也是如此的。在辨別取法所緣組的真實及非真實色法為所緣的名法後,禪修者應進一步辨別取五門所緣(如色所緣)為所緣的名法。應修習至能透徹地明白眼門心路過程裏的七種心路過程心(即五門轉向、眼識、領受、推度、確定、速行及彼所緣)和意門心路過程裏的三種心路過程心(即意門轉向、速行及彼所緣)的含意。只有如此才能明白此辨別法。(見圖表一)
辨別之法
1)同時辨明眼淨色與有分意界。
2)辨明色所緣 = 一粒或許多粒色聚的顏色。
3)當色所緣同時撞擊眼淨色與有分意界時(=同時出現於眼淨色與有分意界),眼門心路過程和繼續取該色所緣為所緣的意門心路過程就會生起。
4)若在心路過程裏的轉向、確定或意門轉向(Avajjana ,Votthapana, Manodvaravajjana)確定它為色所緣,即是有如理作意,善速行也就會生起。那些有34個名法的速行及彼所緣是屬於信慧組名法。
若禪修者想要先從識開始辨別這些心路過程的名法,他應先修習至能夠看到心路過程裏,每一個心識剎那的識。
 
重複多次同時辨明兩門(即眼淨色與有分意界)和色所緣,直到能夠看到每一個心路過程心的識生起為五門轉向、眼、領受、推度、確定、速行()、彼所緣(),過後許多次的有分,然後是意門轉向、速行()和彼所緣()。在此應修習至能夠看到眼門心路過程生起一次後,繼續取色所緣為目標的意門心路過程生起許多次(在心路過程之間會有許多個有分識)。能相續地看到每一個心路過程心後,再漸次地增加同時辨別的名法數量,如一個名法,然後兩個名法,然後三個、四個、五個、六個、七個、八個等等。直到能夠同時看到每一個心識剎那裏的所有名法(依照圖表),慢慢你就會成功。請注意:始於觸或受的辨別法也是一樣的。若不成功的話,就重複的辨明色法。如此名法就會自動變得明顯。這是《清淨道論》所指示的。
 
在這些心路過程裏,眼識依靠眼依處色(cakkhu vatthu rupa,也即是眼淨色)而生起,其餘眼門及意門心路過程的名法都依靠心所依處色而生起。因此依處色亦被列在圖表裏。根據《經藏》的方法,必須辨別色法直到破除密集,所以在提及「依處色」時,並非是指依處色,而是包括了其處的種色及所造色。這種辨別法在《根本五十經篇注》(Mulapannasa Comm.1st Vol, p.281)裏有提及:Vatthu nama karajakayo-u-atthato bhutaniceva upadarupani ca…。然而在圖表裏只列出真實色法。在名色分別智的階段,也儘量辨別可看到的非真實色法。只有在觀禪的階段才舍掉非真實色法。
 
另一點,在有分識裏所列出的34個名法,是對結生識喜俱的三因者(tihetuka)而言。若禪修者是結生識舍俱的三因者,其有分識的名法只有33個。有分識的所緣是前一世臨死速行心(marana-sanna javana)的所緣,即是業、業相及趣相三者之一。只有在能夠正確地辨明有分識的過去所緣時(指前世臨死時),他才可以辨別出現在心路過程之間的有分識。在開始辨別名法的階段,若不能正確地辨明有分識的所緣,可以暫時把它置之一邊。

如理作意
1)視色所緣為色所緣,認知它為色所緣的眼門、彼隨起意門及純意門心路過程就會生起。(辨別之法在前面已提及。)
2)視色所緣為色法,辨別認知它為色法的意門心路過程。
3)視色所緣為無常,辨別認知它為無常的意門心路過程。
4)視色所緣為苦,辨別認知它為苦的意門心路過程。
5)視色所緣為無我,辨別認知它為無我的意門心路過程。
6)視色所緣為不淨,辨別認知它為不淨的意門心路過程。
眼門心路過程只能認知色所緣為色所緣。它並不能認知色所緣為色法,或無常、或苦、或無我、或不淨。
指導禪修者以六種方式辨別認知色法的名法,其中一個原因:讓他明白若有如理作意,善速行就會生起。
 
再者,在壞滅隨觀智(bhanga bana)時,batabca banabca ubhopi vipassati。根據上述古代論師的指示,在修觀禪時應觀照(i)及(ii):
 
i)名為知(bata)的苦諦與集諦。
 
ii)名為智(bana)的修觀禪意門觀速行心路過程(manodvarika vipassana vithi)。意即意門觀速行心路過程亦是觀禪的目標。
 
因此,這是另一個原因,即預先修習觀照修觀之智。基於這兩個原因,所以才要以六個方式去辨別名法。
 
《迷惑冰消》(Sammohavinodani)裏有提及,在取行法(savkhara dhamma)的三相(即無常、苦、無我)為所緣的相所緣觀速行心(lakkhanarammanika vipassana javana)之後,彼所緣是不能生起的。但根據所說,彼所緣可以在未成熟觀速行(taruna vipassana javana)之後生起。所以禪修者必須親自體驗彼所緣是否能夠在觀速行(vipassana javana)之後生起。

心與心所的數量
 
五門轉向 眼識 領受 推度 確定
 11 8 11 12
11 12
    

    
    
    
    
一境性 一境性 一境性 一境性 一境性
命根 命根 命根 命根 命根
作意 作意 作意 作意 作意
    
10 
    
11 
勝解  勝解 勝解 勝解
12    
精進

解釋
五門轉向(pabcadvaravajjana=一定是有十一個名法,一定是舍俱(舍受)。
眼識(cakkhu vibbana= 一定是有八個名法,一定是舍俱。
領受(sampaticchana= 一定是有十一個名法,一定是舍俱。
推度(santirana= 若是喜俱就有十二個名法,若是舍俱就只有十一個名法(無喜)。
確定(votthapana= 一定是有十二個名法,一定是舍俱。
速行(javana= 若是信慧組,即有三十四個名法。
1)若是喜俱智相應,就有三十四個名法(有樂受)。
2)若是舍俱智相應,就有三十三個名法(除去喜)。
3)若是喜俱智不相應,就有三十三個名法。
4)若是舍俱智不相應,就有三十二個名法。
彼所緣(tadarammana= 跟速行相同,有四種。
意門轉向(manodvaravajjana= 跟確定一樣,一定是舍俱。
(注:在推度、速行及彼所緣裏的受(vedana)多數是一樣的。若速行裏是有樂受,多數推度和彼所緣裏也是有樂受的。若速行裏是有舍受,多數推度和彼所緣裏也是有舍受的。)
 
以下會簡要地解釋辨別聲所緣組的方法。

聲所緣組
 
若要辨別取聲所緣為目標的名法:
1)同時辨明耳淨色和有分意界,
2)以及聲音。以六個方式觀那聲音:
i)視它為聲,
ii)視它為只是色法,
iii)視它為無常,
iv)視它為苦,
v)視它為無我,
vi)視它為不淨。
 
跟色所緣組一樣,辨別四種心,即是否有喜與智。

香所緣組
 
若要辨別取香所緣為目標的名法:
 
i)同時辨明鼻淨色和有分意界,
ii)以及一粒或許多粒色聚的氣味。辨別法如上。

味所緣組
 
若要辨別取味所緣為目標的名法:
 
i)同時辨明舌淨色和有分意界,
ii)以及一粒或許多粒色聚的味道。辨別法如上。

觸所緣組
 
若要辨別取觸所緣為目標的名法:
 
i)同時辨明身淨色和有分意界,
ii)以及最接近那身淨色的一粒或一堆色聚裏的地界,或火界,或風界。辨別法如上。

頭腦與智慧
 
在這個階段,禪修者可以親自體會智慧是否存在腦內。根據《阿毗達摩論》,頭腦只是一堆色聚。此時,若禪修者辨明頭腦內的四界,他能夠很輕易地看到色聚。這是因為在色業處的階段時,他已能夠很透徹地辨明在頭腦內的五種色聚,四十四種色法。因此再次辨明頭腦內的四十四種色法。辨明至能夠看到這四十四種色法裏的身淨色。
1)同時辨明身淨色與有分意界,
2)以及靠近身淨色的一粒或一堆色聚裏的地界,或火界,或風界。
當其中一個觸界(地、火、風)撞擊腦內的身淨色和有分意界時,取觸界為所緣的身門及意門心路過程就會生起。若這些心路過程裏的確定和意門轉向是有如理作意的話(即確定它為地、火、風,或色法,或無常等等),大善速行心路過程(maha kusala javana vithi)就會生起。若速行心是喜俱智相應,就有三十四個名法。這三十四個名法只是依靠心所依處色及緣於有分意界而生起。在這組名法裏,智亦被包括在內。一心與七心所是依靠腦內的身淨色而生起的(身識)。在這組名法裏,智並沒有被包括在內。必須親自辨明與體會許多次,以證明這教法是否正確。
(注:禪修者必須辨別至能夠明白,在觸所緣組裏,若那觸所緣是可喜的(ittha),身識(kaya vibbana)裏就會有樂受(sukha vedana)。反之,若那觸所緣是不可喜的(anittha),身識裏就會有苦受(dukkha vedana)。

法所緣組──善組
在法所緣組裏的善法被分為四組,以方便禪修者記住它們。這四組是:
A)取十一種真實色法為所緣的名法組。
B)取十種非真實色法為所緣的名法組。
C)擁有離心所(virati)或無量心所(appamabba),以及佛隨念與死隨念的名法組。
D)禪那名法組。
 
在這四組當中,(A)、(B)和(D)組名法的辨別法已解釋過了。隨後會再解釋(C)組的辨別法。

正語(Samma Vaca
 
在三個離心所當中,正語是遠離與謀生無關的四語惡行(vaci duccarita)。辨明有分意界,再辨明正語(即所緣,取遠離任何一種語惡行為所緣)。在速行的名法裏,它是信慧組的三十四個名法加正語,一共有三十五個名法。辨別四種,即是否有喜與智。
正業(Samma Kammanta
 
辨明有分意界及所緣(取遠離任何一種身惡行為所緣)。在速行的名法裏,它是信慧組的三十四個名法加正業,一共有三十五個名法。辨別四種,即是否有喜與智。

正命(Samma Ajiva
 
辨明有分意界及所緣(取遠離任何一個與謀生有關的語惡行或身惡行為所緣)。在速行的名法裏,它是信慧組的三十四個名法加正命,一共有三十五個名法。辨別四種,即是否有喜與智。

悲(Karuna
 
悲是想要救濟苦痛的有情(dukkhita)。辨明有分意界及取一個你想救濟的有情為所緣。在速行的名法裏,它是信慧組的三十四個名法加悲,一共有三十五個名法。辨別四種,即是否有喜與智。

喜(Mudita
 
喜是隨喜有情的快樂。辨明有分意界及取一個快樂的有情為所緣。在此,若還未證得喜心禪那(mudita jhana),就只有樂受(somanassa vedana)會出現在速行裏,因此只辨別兩種,即是否智相應。智相應 = 34+喜(mudita = 35個名法。若智不相應= 33+喜 = 34個名法。
 
根據阿那律大長老(Venerable Anuruddha Mahathera),對於已修習喜心至證得喜心禪那的禪修者,由於禪修的力量,在速行心裏是可以有舍受的。因此已證得喜心禪那的禪修者則可以辨別四種,即是否有喜(piti,注意:此喜是piti,不是mudita)與智。

彼所緣、信、慧
 
在擁有離心所或無量心所的速行之後,彼所緣是不能生起的,因為那所緣並非欲(kama)所緣。在速行名法裏的信是對業及其果有信心。慧則是明白業力果報,即是自業正見(kammassakata sammaditthi)。

佛隨念(Buddhanussati
 
若禪修者已經修過四護衛禪,他必須也辨別取佛的功德為所緣的意門大善速行心路過程。速行裏的名法是信慧組的三十四個名法。由於修習佛隨念只能到達近行定,速行只能連續出現七次。彼所緣則可能會生起,也可能沒有生起。辨明有分意界及取佛的功德為所緣。

死隨念(Marananussati
 
由於修習死隨念也只能夠到達近行定,所以速行只出現七次,它們是欲界近行定速行(kamavacara upacara samadhi javana)。彼所緣不能在速行之後生起。在速行裏的名法是信慧組的三十四個名法。這一組包括離心所、無量心所、佛隨念及死隨念的名法組只是欲速行善名法組,其速行只出現七次。它們是屬於法所緣組裏的(C)組。
法所緣組
──C)組
心臟裏的色法 54 54 54
 
意門轉向 速行( 彼所緣

1)正語 12 3534-34-33 
2)正業 12 3534-34-33
 
3)正命 12 3534-34-33
 
4)悲 12 3534-34-33
 
5)喜 12 3534-34-33
 
6)佛隨念
 12 34 34
7)死隨念
 12 34 
(注:若能修死隨念的禪修者想要辨別死隨念的名法,辨明有分意界,然後修死隨念,取自己變成死屍的色相為所緣。)

至此對於名業處善組的辨別法已足夠了。若你經已修習其他業處,如十遍與八定,你必須再去辨別這些禪那名法。無色禪只有兩個禪支,即舍與一境性。它們並沒有尋、伺與喜,所以在每一個無色禪那裏只有三十一個名法。跟辨別色界禪那一樣辨別無色禪那名法。以下會解釋辨別取二十八種色為所緣的不善名法組。

十個結的生起(Sajyojana
 
在《大念處經注》的法隨觀篇裏,有提及十結(sajyojana)如何在取色所緣為目標時生起。若人能明白十結如何在取色所緣為目標時生起,他也就能夠明白和修習十結如何在取其餘二十七種色法為所緣時生起。在取色所緣為目標時,十結生起之法是:
1)由於極度取樂色所緣為淨(subha,美),欲貪結(kamaraga sajyojana)就生起。
2)由於有福報的生命很容易獲得色所緣,若因此而欲求有福報的生命,這即是有貪結(bhavaraga sajyojana)。
3)修戒禁(silabbata),如學牛、學狗等等,以為如此修就會獲得色所緣,這即是戒禁取結(silabbataparamasa sajyojana)的生起。
(注:這三種結(亦作結縛)一般上是貪見組(lobha ditthi group)名法的一部分。欲貪結和有貪結一般上是邪見相應,有時我慢相應,戒禁取結只能邪見相應。若人執著色所緣為常、樂、我,貪見(lobha ditthi)就能生起。錯知為常、樂、我是癡(moha)。邪見即誤信它為常、樂及我。在速行裏有20,或19,或22,或21個名。
4)自傲自滿,如心想:「只有我能夠辨明色聚裏的色所緣。」這即是我慢結(mana sajyojana)的生起。貪慢組(lobha mana group)的不善速行生起。在速行裏有20,或19,或22,或21個貪慢組的名法。
5)對不可喜色所緣感到不快或生氣即是瞋結(patigha sajyojana)之生起。這是瞋組(Dosa Group)的名法,在速行裏有1820 個名法。
6)妒嫉地想:「若除了我之外,別人都不能得到這色所緣,那該多好。」這即是嫉結(issa sajyojana)的生起。這是瞋嫉組(dosa issa group)的名法。在速行裏有1921個名法。
7)不想與他人分享自己所獲得的色所緣。這麼吝嗇地行事時,慳結(macchariya sajyojana)就生起。這是瞋慳組(dosa-macchariya group)的名法。在速行裏有1921個名法。
8a)追悔做了錯事(如弄髒了別人衣服的顏色)或追悔沒有做善事(如追悔沒在花盛開時供佛)(這兩者都與顏色有關)即是惡作(kukkucca)的生起。這是瞋惡作組的名法。在速行裏有1921個名法。
8b)取色所緣為目標時,若心散亂即是掉舉(uddhacca)。這是掉舉組的名法。在速行裏有16個名法。
9)當懷疑色所緣是否有情(satta)、或我(atta)、或有情的實質、或我的實質時、疑結(vicikiccha  sajyojana)就生起。這是疑組(vicikiccha group)的名法。在速行裏有16個名法。
10Sabbeheva sahajata abbanavasena avijjasajyojanaj uppajjati.。每當上述的結生起時,無明結(avijjasajyojana)亦隨之生起。(《中部中五十經篇》Majjhimapannasa,1st vol, p.292)。
 
以上的結(亦作結縛)並不能單獨生起。它們必定與相應的心和心所一同生起。這些名組依照心定法(citta niyama)生起於心路過程裏。因此在辨別這些名法時,禪修者必須破除它們的密集,直至得見究竟名法。所以接著列舉他們的組合。

貪見組──四種
 
1)識      1
  
通一切心所
   13
  
遍一切不善心心所
  4
  
貪與邪見
    2
  
合計    20

(注:遍一切不善心心所與一切不善心相應。它們是癡、無慚、無愧與掉舉。這組的受是樂受(somanassa vedana)。)
2)若是舍俱,則沒有喜(piti),所以20減喜 = 19個名法。
3)若是喜俱有行(sasavkharika),20加昏沉與睡眠= 22個名法。
4)若是舍俱有行,19加昏沉與睡眠 = 21名法。
在此精進是致力於令貪見生起。欲是想要貪見生起。換言之,精進是導致貪欲(raga)生起的努力,欲(chanda)是希望貪欲(raga)生起。禪修者應能明白其餘名法的含意。

貪慢組──四種
 
這跟貪見組差不多一樣,只是「我慢」替換了「邪見」。它有20、或19、或22、或21個名法。但我慢只是「時而生起的心所」(kadaci cetasika),所以有時我慢並不包括在內。若是沒有我慢(同時也沒有邪見),只有19-18-21-20個名法。辨別四種。四種貪見加四種貪慢,一共有八種貪根心識(lobha mula citta)。

瞋組──兩種
 
1)識       1
  
通一切心所(除去喜)
 12
 
遍一切不善心心所
    4
 
       1
 
合計     18

2)若有行,就加昏沉與睡眠 = 18+2=20

瞋嫉組──兩種
 
1)上述瞋組的心與心所  18
  
       1
  
合計     19

2)若有行,就加昏沉與睡眠 = 19+2=21

瞋慳組──兩種
 
1)上述瞋組的心與心所  18
  
       1
  
合計     19

2)若有行,就加昏沉與睡眠 = 19+2=21
瞋惡作組
──兩種
 
1)上述瞋組的心與心所  18
  
惡作
      1
  
合計
     19
2)若有行,就加昏沉與睡眠 = 19+2=21

  
取做了惡業為所緣,辨別無行與有行兩種。
 
取應做卻沒有做的善事為所緣,辨別無行與有行兩種。

癡掉舉組──一種
 
         1
 
遍一切心心所
      7
 
尋、伺、勝解與精進(喜及欲不相應)
 4
 
遍一切不善心心所
     4
 
合計          16

癡疑組──一種
 
          1
 
遍一切心心所
       7
 
尋、伺與精進(勝解、喜及欲不相應)
  3
 
遍一切不善心心所
      4
 
          1
 
合計           16

 《攝阿毗達摩義論》(Abhidhammattha-Savgaha)裏有提及,所有二十九種欲界速行(kama javana)都可以出現在五門及意門心路過程。十二種不善速行亦包括這二十九種速行之內。在《大念處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裏,佛陀教示在心隨觀(cittanupassana)的階段,應觀照與貪欲(raga)同時生起的有貪欲心(saraga citta);觀照與瞋(dosa)同時生起的有瞋心(sadosa citta);觀照與癡同時生起的有癡心(samoha Citta)。因此,初學者應先辨別取二十八種色法之一為所緣的名法,直到修習了所有二十八種色法。

 在辨別取究竟色法為所緣的不善名法時,有些禪修者會感到某些不善名法組難以辨別。若是如此,他可以先辨別取密集的觀念(如金、銀、衣服)為所緣的不善名法,以便易於明白它們。

簡要辨別法
1)辨明有分意界。
2)取金為所緣(自己所擁有而喜愛的金)。
3)當所緣(金)撞擊有分意界時,取金的觀念為所緣的意門心路過程就會生起。確定它為金。由於這是不如理作意(ayoniso manasikara),貪見組不善速行就會生起。
在貪見組不善速行裏,錯知它為金是癡(Moha);錯信它為金是邪見,這是世間通稱我邪見(loka samabba atta)。其餘的名法理應能夠明白。再確定(或注意)金為常、樂、我及淨。貪見組不善速行心路過程將會生起。在這些名法組裏,錯知金為常、樂、我及淨是癡;錯信它為常、樂、我及淨是邪見。再以衣服等等為所緣,以同樣的方法修習。應修至能明白對新衣服喜會生起,對舊衣服喜不會生起。
 
修貪慢組時,取一個你引以為榮的東西為所緣,如服裝、鑽石、耳環等等。若能明白取觀念為所緣的貪見組及貪慢組名法,就進一步取究竟色法為所緣。
  修瞋組時,取你討厭的人為所緣;修瞋嫉組時,取別人比你更好的東西為所緣;修瞋慳組,取你不能忍受與別人分享的東西為所緣;修瞋惡作組時,取你已做了的惡業(如殺生)或應做卻沒做的善事(如沒佈施、沒好好地持戒)為所緣;由於惡作是追悔做了惡業,以及追悔沒造善業,所以應取兩者為所緣。
 
修掉舉組時,取普通無貪無瞋的散亂心為所緣。修疑組時,取一件能令你起疑心的事為所緣,如「在前世我真的是人嗎?」
 
在這樣以觀念為所緣時,彼所緣不能夠在不善速行之後生起。若你能夠辨別取觀念為所緣的不善名法,就進一步辨別取每一種究竟色法為所緣的不善名法。跟善組的辨別法一樣,在辨別不善名法組時,亦始於法所緣組。

法所緣組──不善意門心路過程
心臟裏的色法 54 54 54
 
意門轉向 速行( 彼所緣(

1)貪見組 12 2019-22-21 1211-12-11
2)貪慢組 12 2019-22-21 1211-12-11
3)瞋組 12 1820 1111
4)瞋嫉組 12 1921 1111
5)瞋慳組 12 1921 1111
6)瞋惡作組 12 1921 1111
7)掉舉組 12 16 11
8)疑組 12 16 11

貪見組的辨別法
1)辨明有分意界。
2)(在辨別眼十法聚之後)取眼淨色為所緣。
3)當眼淨色撞擊(或出現於)有分意界時,取眼淨色為所緣的意門心路過程就會生起。以心路過程裏的意門轉向確定它為淨(subha,美)。若眼淨色是可喜的(ittha),由於這是不如理作意,取樂於淨的貪見組速行就會生起。不如理作意是近因。(確定或省察眼淨色為常、樂及我時亦是如此。)在八種貪根心(lobha mula citta)裏,有四種是邪見相應的。若是喜俱就有喜(piti)。若是舍俱就無喜。若是有行就有昏沉與睡眠。若是無行就沒有昏沉與睡眠。行在此是指受到自己或他人的促使或鼓勵至貪、瞋等等生起。圖表裏有列出心路過程裏,每一個心識剎那的心與心所之數量。
彼所緣:若速行是喜俱,彼所緣也是喜俱。若速行是舍俱,彼所緣也是舍俱。雖然一般上彼所緣的受是與速行的受一樣,但當速行是憂俱時,由於彼所緣是不可能憂俱的,因此只有舍受出現於彼所緣。如彼所緣圖表(見第179頁,三因凡夫的彼所緣)裏所列出的,在不善速行之後,大異熟彼所緣亦可生起。在遇到非常可喜所緣(ati ittharammana)時,雖然由於不如理作意而令到不善速行生起,但隨之而起的彼所緣依然可以是大異熟。這本手冊的圖表在不善速行之後列出無因異熟彼所緣(ahetuka vipaka tadarammana)。若是大異熟彼所緣(maha vipaka tadarammana)生起,禪修者在實修時應能明白。為了方便智慧還未成熟者,在此列出取眼淨色為所緣的貪見組二十個名法。

貪見組二十個名法
1)識 = 「擁有」眼淨色。
2)觸 = 接觸眼淨色;把眼淨色和識「連接」起來(作用)。
3)受 = 體驗所緣(心的樂受,somanassa vedana)。
4)想 = 心裏標誌所緣(為淨)。
5)思 = 催促或領導相應的心與心所朝向所緣。
6)一境性 = 心只朝向一個所緣;不令相應的心與心所散亂。
7)命根 = 保護或保持相應名法於那所緣。
8)作意 = 控制與推相應法朝向所緣;注意所緣。
9)尋 = 把相應法投向所緣。
10)伺 = 重複地省察所緣。
11)勝解 = 確定所緣(為淨)。
12)精進 = 致力於令貪欲生起。
13)喜 = 喜歡所緣。
14)欲 = 想要所緣(這是欲望生起)。
15)癡 = 不知所緣的真實本性(不淨)。
    =
錯知所緣為淨。
16)無慚 = 對不善法(如貪見)的生起不感到羞恥。
17)無愧 = 對不善法(如貪見)的生起不感到害怕。
18)掉舉 = 心散亂,不平靜。
19)貪 = 執著那所緣為「我的」。
=
渴愛所緣。
 =
執取所緣。
20)邪見 = 錯誤地相信那所緣為淨。
(注:在確定所緣為常、樂及我時也是同樣的。若是喜俱就有喜(piti);若是舍俱就無喜;若是有行就有昏沉和睡眠;若是無行就沒有昏沉與睡眠。)

精進與欲(Viriya & Chanda):
 
在瞋組裏,精進是致力於令瞋恨生起;欲則是希望瞋恨生起。
 
在瞋嫉組裏,精進是致力於令瞋嫉生起;欲則是希望瞋嫉生起。
 
在瞋慳組裏,精進是致力於令瞋慳生起;欲則是希望瞋慳生起。
 
在瞋惡作組裏,精進是致力於令瞋惡作生起;欲則是希望瞋惡作生起。
 
癡:癡是錯知所緣(眼淨色)為常、樂、我及淨,錯知為「他的」眼淨色、「我的」眼淨色等等。
 
無慚無愧:對惡法(如貪見、貪慢、瞋、瞋嫉、瞋慳、瞋惡作、癡掉舉、疑等等)的生起不感到羞恥與害怕。在修習時,取造惡為所緣,無慚無愧是對造惡不感到羞恥與害怕。
 
辨別取法所緣組其餘十種真實色法與十種非真實色法為所緣的不善名法組。

辨別色所緣組不善名法的方法
 
前面已述及取色所緣為目標而生起的十結(10 Sajyojana)。在這十結生起時,辨別取色所緣為目標的眼門不善速行心路過程。以相同的方法修習所有的二十八個色法。以下是法所緣組貪見組的辨別法:
1)同時辨明眼淨色與有分意界。
2)取色聚的可喜顏色為所緣。
3)當色所緣同時撞擊眼淨色與有分意界時,取那色所緣為目標的眼門及意門心路過程就會生起。若此心路過程裏的確定與意門轉向省察及確定那色所緣為(i)常,(ii)樂,(iii)我,(iv)淨,,由於這是不如理作意,以貪見為主的不善速行心路過程就會生起。在八種貪根心之中,有四種是邪見相應的。若是喜俱就有喜。若是舍俱就無喜。若是有行就有昏沉與睡眠。若是無行就沒有昏沉與睡眠。
圖表裏有列出在心路過程裏,每一個心識剎那的心與心所之數量。在此,若速行是喜俱,所列出的也只是喜俱的推度與彼所緣。若速行是舍俱,所列出的也只是舍俱的推度與彼所緣。
 
雖然一般上速行與彼所緣的受是一樣的,但由於彼所緣是不可能憂俱的,所以當速行是憂俱時,所列出的彼所緣是舍俱的。
 
五門轉向、眼識、領受、推度及確定裏的名法數量是與善組名法一樣。在善組與不善組之間,只有速行裏的名法數量是不一樣的。
 
如彼所緣圖表(見第179頁)裏所列出的,在不善速行之後,大異熟彼所緣(maha vipaka tadarammaua)也能夠生起。
 
在接下來的圖表裏,只有無因異熟彼所緣(ahetuka vipaka tadarammana)被列在不善速行之後。若是大異熟彼所緣生起,禪修者在修禪時理應能夠明白。根據十結的生起,以及採用跟辨別貪見組相同的方法,再辨別其餘的不善組。(見圖表二)
(注:在瞋惡作組,取已造的惡業為所緣,辨別兩種。再取未造的善業為所緣,辨別另兩種。一共有四種)。

聲所緣、香所緣、味所緣及觸所緣組
 
這些組的辨別法跟色所緣組的辨別法相同。辨別每一組的善組名法與不善組名法。
 
聲所緣組:同時辨明耳淨色與有分意界,取可喜或不可喜的聲所緣為目標。根據如理或不如理作意,善或不善速行的耳門與意門心路過程就會生起。
 
香所緣組:同時辨明鼻淨色與有分意界,再取色聚的可喜或不可喜氣味為所緣。
 
味所緣組:同時辨明舌淨色與有分意界,再取色聚的可喜或不可喜味道為所緣。
 
觸所緣組:同時辨明身淨色與有分意界,再取色聚的可喜或不可喜之觸為所緣。在此,辨別取地界為所緣的善組名法與不善組名法;再辨別取火界為所緣的善組名法與不善組名法;然後再辨別取風界為所緣的善組名法與不善組名法。分成三種觸所緣,辨別三次。
 
至此所提及的是對取色為所緣的名法之簡要辨別法。詳盡的辨別法是:如透徹地辨別每一個取六處門與四十二身分裏每一種色聚的地界為所緣的名法。對取六處門與四十二身分裏的其餘色法,亦是如此辨別。
六組
──簡要
1)色所緣組 善組 不善組
2)聲所緣組 善組 不善組
3)香所緣組 善組 不善組
4)味所緣組 善組 不善組
5)觸所緣組 善組 不善組
6)法所緣組:A)十一種真實色法  B)十種非真實色法 善組 不善組
 
善組 不善組

法所緣組(C)組──善組
  
意門轉向 速行(7x 彼所緣(2x
正語 12 35 X
正業
 12 35 X
正命
 12 35 X
 12 35 X
喜(Mudita
 12 35 X
佛隨念 12 34 34(有時而已)

死隨念 12 34 X

法所緣組(D)組──禪那名法
白骨觀 初禪
白遍 初、第二、第三及第四禪
慈心觀 初、第二、及第三禪
不淨觀 初禪
(注意:若連續不斷地辨別六組的不善組名法,光就可能會變暗。因此在修習每一組或每一種色法時,都辨別善與不善組名法。)

辨別為「名法」
 So sabbepi te arupadhamme namana lakkhanena ekato katva etaj namanti passati .
(《清淨道論》)。根據上述的指示,必須也整體的辨別所有的名法為「名法」。
 
根據處門(ayatana dvara)辨別名法。先一個一個地看,如識、或觸、或受,然後漸次的增加名法的數量。當能夠同時很清楚地看到,每一個心識剎那裏的所有名法時,取名法傾向或朝向所緣之相為所緣,辨別它們整體為:
 
1)「這是名法」,或
 
2)「名法、名法」。
然而,若還不能同時辨明每一個心識剎那裏的所有名法,就不應該以整體的方式辨別。只有在能夠同時辨明在每一個心識剎那裏的所有名法後,才可以如此辨別它們。

分別名色法
 Tato namanalakkhanaj namam, ruppanalakkhanaj rupanti savkhepato namarupaj vavatthapeti [Vsm, 2, p.222]… Iti idabca namaj, idabca rupaj, idaj vuccati namarupanti savkhepato namarupaj vavatthapeti
 [Vsm, 2, p.225].
根據上述的指示,禪修者必須更進一步嘗試去辨別名法與色法,即分別名法與色法,亦即差別名法與色法。

 
由於已經根據處門辨別了名法,因此,接著根據處門去分別名法與色法會比較恰當。在此,(依照處門色法圖表)先辨明真實色法,辨明非真實色法,再分別名色法。(在圖表裏只列出適於作為觀禪目標的真實色法。)如,在眼門心路過程每一個心識剎那裏,透徹地分別:
1)五門轉向:
在心臟裏的五十四種色法及色所緣是色法;一心十心所是名法。
2)眼識:
在眼睛裏的五十四種色法及色所緣是色法;一心七心所是名法。
‥‥等等。

名色差別法(Namarupavavatthana
 
當能夠同時分別六組裏,每一個心識剎那的名色法時,再取這些名色法為所緣,以智差別它們,直到能夠知見這些名色法是無人、無有情及無我的,而只是一組名法與色法罷了。

四種名密集(Nama Ghana
 Ghana
是密集。色密集是rupa ghana,名密集是nama ghana。在色業處的階段已解釋了三種色密集,接著解釋四種名密集:即(1)相續密集(santati ghana),(2)組合密集(samuha ghana),(3)作用密集(kicca ghana),及(4)所緣密集(arammana ghana)。
 Tattha sarammanadhammanaj satipi arammana-karanabhede ekato gayhamana arammana ghanataca .
(《大疏鈔》Mahatika, 2, p.437
 
根據上述疏鈔的定義,只有名為有所緣法(能取所緣之法,sarammana dhamma)的名法才有所緣密集。佛陀教示究竟法(paramattha dhamma)可分為兩組:
1)屬於有所緣法的心與心所。
2)屬於無所緣法(anarammana dhamma)的色法與無為涅槃界(asavkhata nibbana dhatu)。
能夠取所緣之法是有所緣法。不能取所緣之法是無所緣法。在這些法之中,色法是無所緣法。疏鈔論師提及只有在有所緣法裏,才有所緣密集(arammana ghana)。因此請注意:在色法裏是沒有所緣密集的。

1)名相續密集(Santati Ghana
舉眼門心路過程作為例子。(禪修者應明白其他心路過程亦是同樣的,因為這些名法都是根據心定法一組組(被稱為名聚,nama kalapa)地出現於心路過程。)
當眼門心路過程生起時,若禪修者不能辨別它們每一個為:「這是五門轉向」、「這是眼識」、「這是領受」、「這是推度」等等,它們即是被名相續密集掩蓋住。若能夠以智辨別心路過程裏的每一個心識剎那為:「這是五門轉向」、「這是眼識」、「這是領受」、「這是推度」、「這是……」等等,即已破除了名相續密集。禪修者必須辨別它們至破除了相續密集。

2)名組合密集(Samuha Ghana
名法根據心定法(citta niyama)而生起。在每一個心識剎那裏,它們都出現為一組的心與心所。這些組合被稱為相應法(sampayutta dhamma),有時亦被稱為名聚(nama kalapa)。在每一個心識剎那裏,最少須有八個名法才能生起。如一個眼識與七個遍一切心心所,一共八個名法(心與心所)。沒有一組名法是少過八個的。若人不能夠辨別在一個心識剎那裏的每一個名法為:「這是觸」、「這是受」、「這是想」、「這是思」、「這是識」等等,它們即是被名組合密集掩蓋住。若人能夠以智辨別在一個心識剎那裏的每一個名法為:「這是觸」、「這是受」、「這是想」、「這是思」、「這是識」等等,它已破除了名組合密集。禪修者應修至如此破除組合密集。

3)名作用密集(Kicca Ghana
只破除相續密集和組合密集並未完成破除密集的作用。禪修者必須繼續修習至破除作用密集。在一個心識剎那裏生起每一個名法都有各自的作用,如:
1)觸有連接所緣與識的作用。
2)(樂)受有提升相應法的作用。
3)想的作用是標誌所緣;也能再標誌它「這是一樣的」。
4)思有發動組合的作用。
5)識有……等等。
若沒以智逐一辨別這些作用,而以為它們只有一個作用,它們即是被作用密集所蓋。若能以智辨別每一種作用,即已破除了作用密集。禪修者必須修習至能夠破除作用密集。
眼門心路過程的名法肯定只取色所緣為目標。它們是一組只有在取色所緣為目標時,才能生起的名法。因此它們肯定是有所緣法(sarammana Dhamma)。至此已提及了眼門心路過程的三種密集,即相續密集,組合密集與作用密集。除此之外,在名法裏還有所緣密集。對於所緣密集,這本手冊解說如下:
4)、所緣密集(Arammana Ghana
觀禪裏的名法可分為兩種:(1)被觀照的名法,(2)以智為導正在修觀的名法。觀禪裏的有所緣法(sarammana dhamma)是指修觀的名法。對於被觀照的名法,它們的相續密集、組合密集及作用密集也必須被破除。對於修觀之名法,它們的相續密集、組合密集及作用密集也必須被破除。其原因是:batabca banabca ubhopi vipassati (《清淨道論》第二十章,段一三)。在觀照無色有情(arupasattaka)和在較高層次的觀禪階段(如壞滅隨觀智)時,禪修者被指示以三相觀照(1)及(2)兩者:
1)知(bata):這是屬於苦諦的五蘊和集諦的十二因緣。
2)智(bana):以觀智(vipassana bana)為導的修觀之名法。
對於凡夫與學人(sekha puggala),以觀智為導的修觀名法是意門大善速行心路過程(manodvarika maha kusala javana vithi)。在意門轉向裏有12個名法,七次的速行中,每個速行都有343332個名法等等。在還未成熟的觀禪階段,彼所緣可能會生起。但在強力觀智(balava bana, 如壞滅隨觀智)的階段,彼所緣就不能生起。
 
(列出「33」,是因為它有時可以是智不相應觀速行(bana vippayutta vipassana javana),有時也會沒有喜(piti)。)
 
對以觀智為導的修觀名法:
1)若人能辨別名法相續流為:「這是意門轉向,這是第一個速行、這是第二個速行……」即已破除了相續密集。
2)若人能以智辨別名法相續流每一個心識剎那裏的所有名法為:「這是觸、這是受、這是想、這是思、這是識……」即已破除了組合密集。
3)若人能以智辨別每一個心識剎那裏所有名法的各自作用,即已破除了作用密集。
被觀照名法和修觀名法皆各有三種密集。請注意:被觀名法的三種密集,被稱為相續密集、組合密集與作用密集,而修觀名法的三種密集,則只有一種名稱,即所緣密集。
 
只在能夠辨別色法與名法,破除色密集與名密集時,才能夠證得究竟智(paramattha bana)。只在證得究竟智後才能證得無我智。只在證得無我智後才能證得道智(magga bana)及果智(phala bana)。Nanadhatuyo vinibbhujitva, ghanavinibbhoge kate anattalakkhanam yathavasarasato upatthati. (Vibhavga-atthakatha, 2, p.47; Vsm, 2, p.276)
 
在《清淨道論》(Vsm, 2, p.301)裏有提及,只有在能夠觀照名為知與智(bata , bana)之行法(savkhara dhamma)的三相,以及所有無常隨觀智、苦隨觀智與無我隨觀智( aniccanupassana bana, dukkhanupassana bana, anattanupassana bana)完全成熟後,才能夠證得道智。
 
由於在破除諸密集之後才能證得無我智,因此禪修者必須更進一步辨別色法與名法的相(lakkhana)、味(rasa,亦作作用)、現起(paccupatthana)與足處(padatthana,亦作近因)。

威儀路明覺(Iriyapatha Sampajabba ,行、住 、坐、臥明覺)
 
在行、住 、坐、臥明覺及行動明覺(如前進、後退、看前、旁視、彎手足、伸手足)裏:
1)當能夠辨明四大界時,辨明在這些姿勢與行動裏的四大界。
2)當能夠辨別色法時,辨別在這些姿勢與行動裏的色法。
3)當能夠辨別名法時,辨別在這些姿勢與行動裏的名法。
4)當能夠分別名法與色法時,分別在這些姿勢與行動裏的名法與色法。
5)當能夠差別名法與色法時,差別在這些姿勢與行動裏的名法與色法。
若能如此辨別即是在辨別五蘊。色法是色蘊。若把每一個心識剎那裏的名法分別為受、想、行與識四組,即有四個名蘊。(除了受和想之外,在每一個心識剎那裏的其餘心所都屬於行蘊,savkhara khandha。)色蘊加四個名蘊,一共有五蘊。
 
禪修者必須明白辨別五蘊之法,如下:
1)行走時,只有五蘊。
2)站立時,只有五蘊。
3)坐住時,只有五蘊。
4)躺臥時,只有五蘊。
5)前進時,只有五蘊。
6)後退時,只有五蘊。
7)看前時,只有五蘊。
8)旁視時,只有五蘊。
9)彎手足或身時,只有五蘊。
10)伸手足或身時,只有五蘊。
11)持缽與袈裟時,只有五蘊。
12)吃、喝、舐、咀嚼時,只有五蘊。
13)大、小便時,只有五蘊。
13)行、住、坐、臥、醒起來、說話及保持沉默時,只有五蘊。
(見《根本五十經篇注大念處經》的威儀路明覺篇。Mulapannasa commentary to Maha satipatthana sutta on.Iriyapatha-sampajabba.

辨別之法
 
對已修習了白遍的禪修者,他應站在經行道上,先從四界分別觀培育定力,直到白遍四禪。然後辨明身體裏的四界。當能夠看到色聚時,整體地辨明六處門與四十二身分裏的色法。然後向前走幾步。在行走時,輪流去辨別(1)與(2):
1)以帶動色法為主。
2)以被帶動色法為主。

主要與非主要色法(Padhana-Appadhana
 
在修習行、住 、坐、臥與行動明覺時,禪修者必須知道與辨別兩種色法,即:
1)主要色法(padhana)。
2)非主要色法(appadhana)。

1 主要色法(Padhana)。
在心生色聚之中,摻有非真實色法的是:
1)身表九法聚(kayavibbatti navaka kalapa)。
2)身表色輕快性十二法聚(kayavibbatti lahutadidvadasaka kalapa)。
 
在行、住 、坐、臥與行動明覺裏,這兩種色聚的九種及十二種色法是主要色法。在這些色法之中,風界(vayo dhatu)的力量是最強的。

2 非主要色法(Appadhana)。
除了上述的主要色法之外,六處門和四十二身分裏的其餘色法,皆屬於行、住 、坐、臥與行動明覺的非主要色法。

帶動色法與被帶動色法
 
帶動色法(使身體走動)是主要色法。事實上,它並非在帶動,只是不斷地在另一個新的地方生起,就有如在帶動。原因是,真實究竟法並沒有從一處移至另一處的本性,而在它們生起處當即壞滅。由於令它們生起的因還未斷,因此新色法相續在新的地方生起(並沒在舊處生起)。如此相續在新地方生起是主要色法
──身表九法聚的力量,其中以風界的力量最強。
 
在六處門與四十二身分裏的非主要色法是被帶動色法。在此,事實上它們也不是在被帶動,而只是相續在新的地方生起,就有如被帶動一樣。
 
在辨別帶動色法為主時,同時也辨別了被帶動色法。這是指在辨別帶動色法為主時,禪修者也可以輕易的看到、辨別和已經辨別了被帶動色法。
再者,禪修者也可以辨別被帶動色法為主。在以辨別被帶動色法(非主要色法)為主時,也可以辨別帶動色法(主要色法)。若人以辨別被帶動色法為主,他即同時也已辨別了帶動色法。
 
如人扛著一包米,若你注意看人的同時,你也看到那包被扛著的米。或者,若你注意那包米,你也能夠輕易地看到那扛米的人。請留意這項譬喻。
 
這辨別法是根據護法尊者(Venerable Acariya Dhammapala)所著的《根本五十經篇疏鈔》(Mulapannasa Subcommentary)裏的教導:Purima nayo va iriyapathappadhano vutto ti tattha kayo appadhano anunipphaditi idha kayaj padhanaj appadhanabca iriyapathaj anunipphadaj katva dassetuj dutiyanayo vuttoti evampettha dvinnam nayanaj viseso veditabbo.
 
佛陀教導主要辨別威儀路(iriyapatha)的帶動色法:Gacchanto va gacchamiti pajanati. 「行走時,知道它為行走……」另者,佛陀亦教示人以辨別被帶動色法為主:Yatha yatha va panassa kayo panihito hoti. Tatha tatha naj pajanati . 「無論任何姿勢,都應保持覺知身體的姿勢」。禪修時:

1)若人以辨別帶動色法為主,他也已辨別了被帶動色法。
2)若人以辨別被帶動色法為主,他也已辨別了被帶動色法。

辨別五蘊
 
如前面所提及,禪修者在站立時次第的培育定力,再整體地辨別六處門與四十二身分的色法。然後向前走幾步。在行走時,輪流地辨別帶動色法與被帶動色法,二者皆屬色蘊。
 
導致帶動色法生起的意門心路過程是四個名蘊。這些意門心路過程裏的速行心可能是善速行(或唯作速行,阿羅漢而已)或不善速行。(由於五門心路過程並不能導致行、住、坐、臥,因此只提及意門心路過程。)在意門心路過程,每一個心識剎那裏都有四個名蘊。色蘊加四個名蘊,一共有五蘊。當能夠辨別五蘊時,再同時分別名色法。過後再差別名色法。
 
辨別色法後,再注意有分意界與辨別欲行走的心與心所(這些是能夠導致行、住 、坐、臥的心與心所)。辨別這些名法為「名法」。
 
當能夠辨別行、住 、坐、臥及行動(前進、後退、彎、伸等等)裏的五蘊後,佛陀在《大念處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裏有更進一步的說示:
 Iti ajjhattaj va kaye kayanupassi viharati , bahiddha va kaye kayanupassi viharati, ajjhatta bahiddha va kaye kayanupassi viharati.
 Iti ajjhattaj va vedanasu vedananupassi viharati, bahiddha va vedanasu vedananupassi viharati, ajjhatta bahiddha va vedanasu vedananupassi viharati.
  Iti ajjhattaj va citte cittanupassi viharati, bahiddha va citte cittanupassi viharati, ajjhatta bahiddha va citte cittanupassi viharati .
 Iti ajjhattaj va dhammesu dhammanupassi viharati, bahiddha va dhammesu dhammanupassi viharati, ajjhatta bahiddha va dhammesu dhammanupassi viharati.[Majjhima Nikaya].
 
上述巴厘經文裏,佛陀教導應以(1)、(2)及(3)的方式辨別五蘊,換言之,即是辨別身、受、心與法(kaya, vedana , citta , dhamma):
1)內觀
2)外觀
3)重複地內、外觀。
 
為了強調這一點,注釋詳盡的解釋:Yasma pana na suddha ajjhatta dassana matteneva maggavutthani hoti . Bahiddhapi datthabbameva. Tasma parassa khandhepi anupadinna savkharepi aniccaj dukkhamanattati passati. [Visuddhimagga ch XX
,para.85, Abhidhamma Commentary ] .「由於只觀內五蘊是不可能證得至出起觀智(vutthanagamini vipassana bana)與道智的,所以禪修者必須也觀外五蘊。」因此,禪修者必須觀照外在有情的五蘊,及稱為無執取行(anupadinna savkhara)的非有情為無常、苦及無我(anicca , dukkha , anatta )。(至出起觀智(vutthanagamini vipassana bana)是導致道智出現的觀智,它包括了道心路過程(magga vithi)本身,及在道心路過程之前的二、三個心識過程。)

 Tasma sasantanagate sabbadhamme parasantanagate ca tesaj santana vibhaga akatva bahiddhabhava samabbato sammasanaj ayaj savakanaj sammasana caro. [Subcommentary to Anupada sutta, Majjhima Nikaya].
根據上述疏鈔的教示,聲聞弟子的智波羅蜜(savaka parami bana),在觀外時,應整體辨別有情的五蘊(此時並不分它們為男人、女人、人、有情、人類、天神、梵天、白先生、紅先生等等)及非有情的時節生色(非有情是無執取行,anupadinna savkhara),因為它們都是一樣的,不需逐一各別辨別它們。
外觀之法
 
辨別內五蘊後,禪修者可辨別外五蘊。別誤以為只有在辨別內五蘊後才可以辨別外五蘊。在這本手冊裏這樣解說,是因為本書所採用的方法是:先辨別內五蘊,後辨別外五蘊。
 
辨別五蘊:有些人先辨別內五蘊,也有些人先辨別外五蘊。若先辨別內五蘊的禪修者,只是採用內五蘊來修觀禪,他是不可能證悟道智的,所以必須也辨別外五蘊與非執取行。同樣的,若先辨別外五蘊的禪修者,只是採用外五蘊來修觀禪,他也是不可能證悟道智的,所以必須也辨別內五蘊。
 
內觀名色法時可以始於辨別四界,外觀名色法時亦可始於辨別四界。首先,辨別內在的色法,然後辨別外在的四界。這可以智慧之光照向自己穿著的衣服開始,若能以智辨明它的四界,即能輕易地看到它的色聚。此時,禪修者只會看到許多色聚,而不再看到衣服。辨別這些色聚,它們是火界引生的時節生食素八法色(utuja ojatthamaka rupa),再逐漸地擴大範圍至整個非有情界。辨別非有情界裏的樹、水、地、森林、山、金、銀等等的四界,當見到只有色聚時,辨別它們直到知見究竟法。在非有情界裏只有兩種色聚,即時節生純八法聚(utuja suddhatthaka kalapa)和時節生聲九法聚(utuja saddanavaka kalapa)。
 
然後,再辨別有情界的六處門及四十二身分裏的真實與非真實色法(與內觀法相同)。不斷輪流內觀、外觀,能使「修智」(bhavana bana)愈強。
 
再整體辨別外在的六組名法(與內觀法相同)。如內觀時,辨別由於如理作意與不如理作意,而引生起的善組與不善組名法的方法:
1)同時辨明眼淨色與有分意界,
2)取一粒或一堆色聚的顏色為所緣。
 
同樣的,在外觀時,辨別由於如理作意與不如理作意, 而引生的善組與不善組名法的方法是﹕
1)同時辨明眼淨色與有分意界,
  (2)取一粒或一堆色聚的顏色為所緣。(於此無須分別那是誰的眼淨色、有分意界與色所緣,因為它們都是相同的,所以把它們全部視為一體。請注意:辨別聲所緣組及其它組的方法也是如此。再者,在名業處的階段,只有輪流地內觀與外觀才能令禪修強而有力。在外觀時,不要分別他們為男人、女人、人、有情、人類、天神、梵天、白先生、紅先生等等。禪修者必須整體地辨別他們,因為他們都是相同的。在外觀三十二身分時,是可以觀單一有情的三十二身分的。同樣的,在外觀色法時,也是可以辨別一個有情所有三十二身分裏的色法。但在名業處的階段,是不能夠以智準確地知道他人的心,能夠準確知道他人的心,是屬於「他心了別通」(paracittavijanana abhibba)的範圍。在修觀禪時,不分別有情,只觀照他們整體。這是弟子的思惟行(sammasana cara)。
過後,再對內與對外:
1)分別名色法。
2)差別名色法。

前進至下一個階段
 
在分別與差別內外的名色法後,《大念處經》的界作意篇(dhatu manasikara pabba)有教下一個階段的修習法:Samudaya dhammanupassi va kayasmim viharati , vaya dhammanupassi va kayasmim viharati, samudaya vaya dhammanupassi va kayasmim viharati [Majjhima-nikaya, 1, p.73] .(對受、心與法的教法也是同樣的。)
 
佛陀教導應觀照以下的三相(無常、苦、無我):果(五蘊)生起,是由於因(無明、愛、取、行與業)的生起;果(五蘊)滅,是由於因(無明、愛、取、行與業)滅;因與果的生滅。
  
佛陀在這個階段教了三個智(bana),即:
1)緣攝受智(paccaya pariggaha bana)。
2)思惟智(sammasana bana)。
3)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 bana)。
再者,在緣攝受智的階段,有兩種緣攝受法,即:
1)緣攝受(paccaya pariggaha=辨別今生名色(五蘊)的因果。
2)世攝受(addhana pariggaha=辨別過去世與未來世名色(五蘊)的因果。
根據上述佛陀的次第指示,在嘗試體證緣攝受智之前,禪修者必須已經能夠有系統的辨別內外五蘊。
 
對於體證緣攝受智的方法,過後會解釋辨別緣起(paticcasamuppada,亦作十二因緣)的第五法與第一法。

這是培育四念處的修行
 Yasma pana na suddharupadassanamatteneva vutthanaj hoti , arupampi datthabbameva .
「若只是觀照色法的三相來修觀禪,那是不能夠證悟道智的,禪修者必須也觀照名法。」
 
上述注釋的意思:在開始辨別屬於觀禪目標的名色法時,禪修者可以先辨別色法,或先辨別名法。在這兩者之中,止行者(samatha yanika)與純觀行者(suddha vipassana yanika)都可以先辨別色法。但多數只有止行者才可先辨別名法。
 
只是觀照色法是不可能證悟道智的,所以若人始於辨別色法,他必須也辨別及觀照(即修觀)名法。反之,只是觀照名法也是不可能證得道智的,所以若人是始於辨別名法,他必須也辨別及觀照色法。
 
在《不遍知經》(Apparijanana Sutta)裏,佛陀說:若人不能以「三遍知」知見所有的五蘊或名色法,是不可能斷苦的。注釋裏也有提到:只是觀照(指修觀)色法或只是觀照名法是不可能證得道智的。佛陀和注釋所說是互相符合與毫無差別的,就好像恒河與耶摩那河的河水參在一起一樣。因此:
1)若人始於辨別色法,再修習辨別名色法及追尋因,過後再觀照這些名色法及因的三相,這即是修習「身隨觀念處」(kayanupasana satipatthana)。
2)在前面已提過的三個辨別名法的方法當中,在始於受辨別名色法及追尋因後,若再觀照這些名色法及因的三相,這即是修習「受隨觀念處」(vedananupassana satipatthana)。
3)在始於識辨別名色法及追尋因後,若再觀照這些名色法及因的三相,這即是修習「心隨觀念處」(cittanupassana satipatthana)。
4)在始於觸辨別名色法及追尋因後,若再觀照這些名色法及因的三相,這即是修習「法隨觀念處」(dhammanupassana satipatthana)。
 
對於想要辨別(受、或識、或觸最為明顯)名法的禪修者,至此已經解釋了許多次:
1)他們必須已辨別了這些名法的依處色及作為所緣的色法。
2)若禪修者已辨別了這些名法,再次辨別了這些名法的依處色後,他必須同時辨別名色法。
因此,禪修者必須恭敬謹記著:
1)若人修習其中一念處,即已修習所有四念處。
2)辨別五蘊即是在修習念處。 ]                                                                                                               

附圖表一:


眼門心路過程(Cakkhudvara vithi  意門心路過程(Manodvara vithi
心臟=54 =54 心臟=54 心臟=54 心臟=54 心臟=54 心臟=54 心臟=54  心臟=54 心臟=54 心臟=54
五門轉向Pabcadvara-vajjana 眼識Ckkhu vibbbana 領受Sampaticchana 推度Santirana 確定Votthapana 速行[7x]Javana[7x] 彼所緣2xTadarammana[2x] 有分Bhavavga 意門轉向Manodvara-vajjana 速行[7x]Javana[7x] 彼所緣[2x]Tadarammaaa[2x]
[1]
視色所緣為顏色    [1]視色所緣為顏色    [1]視色所緣      為顏色
  
11 8 11 12 12 34 34 34 12 34 34
11 8 11 11 12 33 33 34 12 33 33
11 8 11 12 12 33 33 34 12 33 33
11 8 11 11 12 32 32 34 12 32 32
[2]
視為色法
      =12 34[33-33-32] 34[33-33-32]
[3]
視為無常  =12 
 
[4]
視為苦  =12 
 
[5]
視為無我  =12 
 
[6]
視為不淨   =12 
 
 
附圖表二:
色所緣組
──不善心速行心路過程

  眼門心路過程 意門心路過程
 
依處色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五門轉向 眼識 領受 推度 確定 速行(7x 彼所緣(2x 有分 意門轉向  速行(7x 彼所緣(2x

貪見組 11 8 11 11 12 20 12 34 12 20 12
貪見組
 11 8 11 11 12 19 11 34 12 19 11
貪見組
 11 8 11 11 12 22 1 34 12 22 12
貪見組
 11 8 11 11 12 21 11 34 12 21 11
貪慢組
 11 8 11 11 12 20 12 34 12 20 12
貪慢組
 11 8 11 11 12 19 11 34 12 19 11
貪慢組
 11 8 11 11 12 22 12 34 12 22 12
貪慢組
 11 8 11 11 12 21 11 34 12 21 11
 
 11 8 11 11 12 18 11 34 12 18 11
10 
 
 11 8 11 11 12 20 11 34 12 20 11
11 
瞋嫉組
 11 8 11 11 12 19 11 34 12 19 11
12 
瞋嫉組
 11 8 11 11 12 21 11 34 12 21 11
13 
瞋慳組
 11 8 11 11 12 19 11 34 12 19 11
14 
瞋慳組
 11 8 11 11 12 21 11 34 12 21 11
15 
瞋惡作組
 11 8 11 11 12 19 11 34 12 19 11
16 
瞋惡作組
 11 8 11 11 12 21 11 34 12 21 11
17 
掉舉組
 11 8 11 11 12 16 11 34 12 16 11
18 
   11 8 11 11 12 16 11 34 12 16 11

注:瞋惡作組取已造作的惡業為所緣,辨別兩種;再取未造作善業為所緣,辨別另兩種,共有四種。


        
  起(節錄)

 在《大因緣經》(Maha Nidana Sutta)說:Gambhiro cayaj Ananda paticcasamuppadao gambhiravabhaso ca . Etassacananda dhammassa ananubodha appativedha evamayam paja tantakulakajata gulaganthikajata mubjapabbajabhuta apayaj duggatim vinipatam samsaram nativattati .「阿難,勿作如是言。阿難,此緣起法甚深遠,有深遠相。阿難,因不覺、不徹見此法,此有情類,如絲縷纏結,如腫物所蔽,如文叉草、波羅波草(之亂雜),故不得出離惡生、惡趣、地獄之輪回。」  阿難,這緣起的確顯得很深奧,極其深奧。由於未能以「三遍知」 徹底知見緣起,與證悟道果智,有情被纏縳在生死輪回裏,就像一圈打結的線,或像鳥巢,或像找不到頭尾的草制擦腳布,所以他們無法脫離惡趣輪回。
 
根據長部聖典的開示,論師們說:Banasina samadhi pavarasilayam sunisitena bhava-cakkam apadaletva asani vicakkamiva niccanimmathanam . samsarabhayamatito na koci-supinantarep’ atthi(《清淨道論》第十七章,段三四四)「除非能以最勝定石善磨銳之智劍,斬斷具有不斷摧毀性的有輪(指緣起輪),否則是無人能得脫輪回之怖畏,雖於夢間亦不能。」
根據上述經典與注釋的說法,欲證得涅槃的修禪者,必須嘗試以「三遍知」知見十二因緣。佛陀說:由於無法多次重複地明瞭隨覺智(即無隨覺,ananubodha)及通達智(即無通達,appativedha)直到證悟道果,所以人們無法得以脫離生死輪回。因此,人們應嘗試「明瞭」隨覺智及通達智,應曉得「明瞭」並不是指以推理或猜測得知,亦並非只是記憶佛陀所說的話或他人之言。

三世間遍知( 3 Lokiya Paribba
一、知遍知(bata Paribba
若人能夠以智透徹地辨明各緣起支(即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等)的相(lakkhana)、味(rasa,亦作功用),現起(paccupatthana)及足處(padatthana,亦作近因),那麼此智即名「名色分別智」(nama rupa pariccheda bana)。
若人透徹地明瞭它們的因緣,例如「由於無明,行生起;由於行,識生起……」 ,那麼此智即名「緣攝受智」(paccaya pariggaha bana)。此二智(即名色分別智與緣攝受智)被稱為知遍知。此二智被稱為知遍知的原因,是因為它們辨明與分別應知與作為觀禪目標(所緣)的行法(sankhara dhamma)。

二、度遍知(Tirana Paribba,亦作審察遍知)
從「思惟智」(sammasana bana)至於「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 bana),以智觀照各緣起支的無常性、苦性與無我性之後,能夠審察與確定它們為無常、苦與無我時,此二智即被稱為「度遍知」。這是審察與確定十二因緣法(緣起法)的無常性、苦性與無我性的審察智慧。

三、斷遍知(Pahana Paribba
從「壞滅隨觀智」(bhavga bana)開始的觀智,透徹觀照十二因緣支的「滅」之後,再輪流觀照它們的三相,而暫時(tadavga)斷除各別的煩惱(kilesa)。這些辨別及明瞭十二因緣支「滅」的無常性、苦性與無我性智慧,是為「斷遍知」。以上是三世間遍知。

三出世間遍知(3 Lokuttara Paribba
 
在觀智(即三世間遍知)之後,聖道(ariya magga)就會生起。聖道徹底斷除(samuccheda,正斷)了各別的煩惱,以及透徹地證悟了無為涅槃界(asavkhata nibbana dhatu)。因此,斷遍知才是「道」的真正名稱。
聖道以所緣通達(arammanappativedha,即透徹地面對面知見所緣)透徹知見無為涅槃界。此時,聖道亦徹底斷除了遮蔽四聖諦的癡(moha),由於它已斷除了遮蔽四聖諦的癡,它亦成就了知見四聖諦的功用,如此以功用成就(kicca siddhi)知見四聖諦是為無癡通達(asammoha pativedha)。在此聖道,以所緣通達證悟了滅諦(nirodha sacca),而以無癡通達證悟了苦諦、集諦與道諦。由於聖道已成就知見苦諦與集諦的十二因緣支(亦作緣起支),及它們之間因緣的功用,所以它亦間接被稱為「知遍知」。
再者,聖道亦徹底斷除了遮蔽苦諦與集諦之無常性、苦性及無我性的愚癡,因此它亦成就了審察與確定名為苦諦與集諦的行法(savkhara dhamma,即是指名、色、因與果)之無常性、苦性及無我性功用。所以聖道亦間接被稱為度遍知。以上是三出世間遍知。
 
只有親自以世間遍知與出世間遍知明瞭十二因緣之後,才可說是已證得了隨覺智及通達智。只有如此,以隨覺智及通達智明瞭十二因緣後,人們才能脫離生死輪回。這是上述摘自《大因緣經》經文的含意。

 隨覺知與通達知
 Ananubodhati bataparibbavasena ananubujjhana appativedhati tiranappahanaparibbavasena apativijjhana
(長部注 Nidanavagga-atthakatha, 2,p.88.
 
根據疏鈔的解釋
──Ananubujjhanatthena anubodha,由於明瞭(1)應以名色分別智辨別的名色法及(2)應以緣攝受智辨別的因果關係兩者(指1+2)的功用並非只是認知它們一次即能成就,而是在重複許多次認知它們後才能成就,因此名色分別智與緣攝受智是為隨覺智。以隨覺智去明瞭即是隨覺知。這是知遍知。
 
以度遍知與斷遍知去明瞭是為通達知。觀智間接被稱為斷遍知。斷遍知真正是聖道的名稱。因此以度遍知與斷遍知透徹地明瞭名為苦諦的名色法及名為集諦的十二因緣,直到證悟道果是為通達知。
此二智,即(1)親自透徹地明瞭過去、現在與未來三時裏的十二因緣支,如這是無明,這是行等等,及(2)親自透徹地明瞭它們的因緣關係,如行會生起是因為無明,是為隨覺知。
親自透徹地明瞭十二因緣支的無常性、苦性及無我性,直到證悟道果是為通達知。若人不能以隨覺知與通達知如實知見十二因緣,那麼他是無法得以脫離生死輪回的。只有在他親自知見它們後,他才能夠脫離生死輪回。

第五法的摘要
Atite hetuno pabca , idani phalapabcakam . Idani hetuno pabca, ayati phalapabcakam . [Vsm]                                                               
根據上述的注釋,修禪者必須辨明以便明瞭:
1 由於過去五因,即無明、愛、取、行及業(avijja , tanha , upadana , savkhara , kamma),現在五果生起,即識、名色、六處、觸及受(vibbana , namarupa , salayatana , phassa , vedana)。以及

2 由於現在五因,即無明、受、取、行及業,未來五果生起,即識、名色、六處、觸及受。
在此因是屬於集諦,果則屬於苦諦。因此修禪者必須修禪以親自透徹地明瞭:
1)由於過去世的集諦,今生的苦諦生起。

2)由於今生的集諦,苦諦在未來世生起。

集諦(Samudaya Sacca
佛陀在《分別論》(Abhidhamma Vibhavga Pali)裏教示五種集諦,即:
1)愛(tanha)是集諦

2)一切煩惱,包括愛在內,都是集諦
3)一切不善法都是集諦
4)一切不善法,以及作為漏(asava)之所緣和能夠導致生死輪轉的無貪、無嗔、無癡三善因都是集諦。
5)一切作為漏之所緣和能夠導致生死輪轉的惡法及善法都是集諦。
因此在《迷惑冰消》(Sammohavinodani =Vibhavga -atthakatha,p.185)裏提到:            
Tattha yasma kusalakusalalammam avisesena samudaya saccanti sacca vibhavge vuttam.
它提到一切善業與惡業都是集諦。再者,在《增支部三集》(Avguttara Pili Tika Nipata)裏有教到一切緣起支都是集諦: Katamabca bhikkhave dukkha samudayam ariyasaccam . Avijja paccaya sabkhara , sabkhara paccaya vibbanam , vibbana paccaya namarupam , namarupa paccaya salayatanam , salayatana paccaya phasso , phassa paccaya vedana , vedana paccaya tanha , tanha paccaya upadanam , upadana paccaya bhavo , bhava paccaya jati , jati paccaya jara-marana-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a-upayasa sambhavanti . Evameta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samudayo hoti . Idam vuccati bhikkhave dukkha samudayam ariyasaccam .(《增支部》)

在《諦相應,重閣經》(Sacca Samyutta , Kutagara Sutta)裏有教到,若人不能以智透徹地知見四聖諦,那麼是無法終止生死輪回的;只有能夠親自以智透徹地知見四聖諦者,才能終止生死輪回。
因此欲終止生死輪回的修禪者,必須致力以智透徹地知見四聖諦。謹記在四聖諦之中,集諦是被包括在內的。
佛陀教說愛(tanha)是集諦,因此修禪者應探索與省察引生今世苦諦的愛是在何時生起。
 Ruparupam pabcakkhandha , tam hoti dukkhasaccam , tam samutthapika purimatanha samudaya-saccam .
(《阿毗達摩論注》第二冊,頁六八、六九,緬文版)
多與色是五蘊。那五蘊是苦諦。在過去世裏所累積下來及能夠引生苦諦的愛是集諦。這是上述注釋的含意。
根據上述注釋的教示,修禪者必須明白那引生他今生的五蘊(苦諦)的愛(集諦)並非在今生裏生起的愛,而是在過去世裏所累積的愛。


 
道非道智見清淨(節錄)
(Maggamagga Nanadassana Visuddhi Nidesa)
帕奧禪師 
緬譯英:Bhikkhu Dhammasubho  & others ﹙淨法比丘等﹚
英譯中:Bhikkhu Dhammagavesaka  ﹙尋法比丘﹚

思惟智 (Sammasana Bana )
 
此觀智,是正確無誤地根據無隨煩惱 (upakkilesa)的亙古正觀之道,是聖道前生起的前分道 (pubbabhaga-magga)。十隨煩惱(如光明等)並非亙古的正觀道,亦非聖道前生起的前分道。如實明瞭與知見亙古的正觀前分道,及非正道的觀智被稱為「道非道智見清淨」。即是:不受隨煩惱染汙的清淨觀智,知見﹕「此是正道,此非正道。」(《清淨道論》)

聚思惟或理法觀
 
欲修習成就道非道智見清淨者,應先修習稱為「聚思惟」 (kalapa sammasana )的「理法觀」 (naya vipassana)
 
聚思惟﹕整體或一組一組輪流觀照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等名色三相的觀法是為聚思惟。這是古印度大長老所採用的名稱。
 
理法觀:佛陀於三別輪流法教示(teparivattadhamma desana ),如在《無我相經》(Anatta Lakkhana Sutta)裏教導﹕Yam kibci rupam atitanagatapaccuppannam…。五取蘊(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有十一個存在的方式,即過去 (atita)、未來(anagata)、現在(paccuppanna),內 (ajjhatta)、外 (bahiddha),粗 (olarika )、細(sukhuma),劣(hina)、勝(panita),遠(dura)與近(santika)。用以下三個方式把五蘊分組之後,再觀察它們三相的修觀法是為理法觀﹕
 
(一)、把它們分為五組 (即五蘊法)
 
(二)、把它們分為十二組 (即十二處法)
 
(三)、把它們分為十八組 (即十八界法)
這理法觀是斯裏蘭卡大長老所採用的名稱。

觀智的目標(所緣)
   
(一)、在六處門與目標一起生起的六法,即眼門法、耳門法、鼻門法、舌門法、身門法與意門法。
 
(二)、五蘊,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
   
(三)、六門,即眼門、耳門、鼻門、舌門、身門與意門。
 
(四)、六所緣(目標),即色所緣、聲所緣、香所緣、
         
味所緣、觸所緣與法所緣。
 
(五)、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與
         
意識。
 
(六)、六觸,即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與
         
意觸。
 
(七)、六受,即眼觸生受、耳觸生受、鼻觸生受、
         
舌觸生受、身觸生受與意觸生受。
 
(八)、六想,即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與
         
法想。
 
(九)、六思,即色思、聲思、香思、味思、觸思與
         
法思。
 
(十)、六愛,即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與
         
法愛。
 
(十一)、六尋,即色尋、聲尋、香尋、味尋、觸尋
         
與法尋。
 
(十二)、六伺,即色伺、聲伺、香伺、味伺、觸伺
         
與法伺。
 
(十三)、六界,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
          
與識界。
 
(十四)、十遍處。(10 kasina)
 
(十五)、三十二身分。
(32 kotthasa)
 
(十六)、十二處 (12 ayatana)

 
(十七)、十八界 (18 dhatu )
 
(十八)、二十二根 (22 indriya)
 
(十九)、三界 (3 dhatu),即欲界、色界與無色界。 
 
(二十)、九有 (9 bhava),即欲有、色有、無色有、

          
想有、無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蘊有(=
          
無想有)、四蘊有(四無色界)、五蘊有(
 
          
十一欲界與十五色界)。

 
(二十一)、四色禪那。
 
(二十二)、四無量心,即慈悲喜舍。
 
(二十三)、四無色禪那。
 
(二十四)、十二緣起支。
 
有三種具備得度或當度的有情。佛陀以種種方法教導觀禪(如五蘊法等)的目的,就是為了拔度這三種有情。
 
若人以五蘊法,或十二處法,或十八界法修觀,他是能夠證得阿羅漢果的。若人僅以其中一法修觀即能實現其願(證得阿羅漢果),為何佛陀還教導這麼多種的方法,而不只教導一個方法?其原因是,佛陀如此教導的目的,是為了度三種有情。
 
三種當度之有情的差別如下﹕
 
甲、(一)色疑者 (rupa sammulha ),對色愚癡,
      
(二)無色疑者 (arupa sammulha ),對名愚癡,
      
(三)二疑者 (ubhaya sammulha ),對名色兩者
            
皆愚癡。
 
乙、(一)利根者 (tikkhindriya )
      
(二)中根者
(majjhimindriya)
      
(三)鈍根者
(mudindriya )
 
丙、(一)喜簡約者
(sankhittaruci )
      
(二)喜中等者
(majjhimaruci )
      
(三)喜詳細者(喜廣說,vitthararuci

 
佛陀以種種方法教示,是為了拔度這三種有情。
一、佛陀以五蘊法教觀禪(如《無我相經》),以拔度以下的有情﹕(1)對名法愚癡的無色疑者。(2)利根者。(3)喜簡約者。
二、佛陀以十二處法教觀禪,以拔度以下的有情﹕(1)對色法愚癡的色疑者。(2)中根者。(3)喜中等者。三、佛陀以十八界法教觀禪,以拔度以下的有情﹕(1)對名法兩者皆愚癡的二疑者。(2)鈍根者。(3)喜詳細者。亦有以根教觀禪之法,以便禪修者易於觀照無我相。
 
只有禪修者以正智透徹知見以下四項之後,上述種種修觀之法才能帶來道果與涅槃的利益﹕
(一)轉起 (pavatti )﹕五蘊之生起,即苦諦 。
(二)起因 (pavatti hetu )﹕苦諦之因。
(三)滅 (nivatti )﹕苦諦與集諦之滅。
(四)滅因 (nivatti hetu )﹕趣向苦諦與集諦之滅的 行道。
 
由於沒有親自以正智透徹地知見以上四項,就不可能獲得道果與涅槃的利益,所以佛陀以諦與緣起教導觀禪,以便人們能夠體證它們。

注意:
 
究竟法(paramattha)有四種,即心、心所、色與涅槃。在它們四者當中,心、心所與色法是無常究竟法、苦究竟法與無我究竟法;涅槃則是常究竟法、樂究竟法與無我究竟法。
 
想要證悟常、樂、無我究竟法涅槃(第四種究竟法)的善者,必須重複地觀照心、心所與色法(第一、第二與第三種究竟法),及它們因的三相(即無常、苦與無我)。
如此修習時﹕
(一)、把心、心所歸納為名組,及把色法歸納為另一組後,若禪修者以名色法的方法修觀,他能夠證得道果與涅槃。
(二)、把色法歸納為一組,及把名法歸納為四組,即受、想、行與識後,如果以五蘊法修觀,他也能夠證得道果與涅槃。
(三)、把名色法歸納為十二組之後,如果以十二處
     
法修觀,他也能夠證得道果與涅槃。                              
(四)、把名色法歸納為十八組之後,如果以十八界

     
法修觀,他也能夠證得道果與涅槃。
(五)、把名色法歸納為二十二組之後,如果以根教
     
法修觀,他也能夠證得道果與涅槃。
(六)、把名色法歸納為十二支之後,如果以緣起法
     
修觀,他也能夠證得道果與涅槃。
 
(七)、把名色法歸納為苦諦與集諦兩組之後,如果
     
以諦法修觀,他也能夠證得道果與涅槃。
這些作為觀智的目標(所緣)的名色、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二根、十二緣起支、苦諦與集諦都只是心、心所與色法而已。雖然觀法不同,但作為觀智目標的根本究竟界都是一樣的。
 
因此,欲修觀禪的禪修者,必須先證得了名色分別智與緣攝受智,即﹕
 
(一)、已分別色法與名法。
   
(二)、已辨別諸因。
 
可能有人會問:『在已辨別的名色與因果當中,應以何法為始修觀?』其答案是﹕從容易和清楚的部分開始。Yepi ca sammasanupaga ,tesu ye yassa pakata honti sukhena pariggaham gacchanti,tesu tena sammasanam arabhitabbam.(《清淨道論》第二十章,段一二)
 
在適於修習觀禪的世間名色法當中,禪修者應觀照對自己容易又清楚的名色法三相,以修習觀禪思惟智。
   
(甲)對於「禪修者應觀照對自己容易又清楚的名色法三相,以修習觀禪思惟智」這一句,論師認為禪修者有能力於清晰的名色修觀。
 
(乙)然而,過後他應運用技巧,再觀照對於其智不清晰的名色,以便不會有任何遺漏(名色與因果)。(《大疏 鈔》第二冊,頁三五一)
禪修者應注意,上述注釋的指示只是對已成功辨別了五攝受的人而言,五攝受是﹕
 
一、色攝受(rupa pariggaha
   
二、非色攝受(arupa pariggaha即名攝受)
   
三、色非色攝受(ruparupa pariggaha即名色攝受)
   
四、緣攝受(paccaya pariggaha辨別今生名色之因)
   
五、世攝受(addhana pariggaha辨別過去與未來世名     色之因)
亦應注意,這些指示並沒說禪修者可以隨心所欲,觀照任何生起或容易之法,而不分別「概念」與「究竟法」兩者。它們也不是對剛來到禪林,而還沒有以下任何知見的禪修者而言﹕
 
一、沒有知見色至究竟法
   
二、沒有知見名至究竟法
   
三、沒有知見名色至究竟法
   
四、沒有知見今生名色至究竟法
   
五、沒有知見過去與未來世名色之因
 
有些人教導只觀照正當生起及明顯之法,如此他們只是依據(甲)項《注釋》與《疏鈔》的解釋,而沒有參考(乙)項疏鈔的解釋。根據對〈相應部
六處品不通解經〉(Samyutta Nikaya , Salayatana vagga , Aparijanana sutta )的疏鈔,禪修者應以三遍知透徹地辨別及觀照一切色法與名法。

應該遵照的規則
 
由於三別輪流法的教導(teparivatta dhamma dasana,如《無我相經》)與上述的注釋及疏鈔的指示,是觀照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等等一切行法(名色與因果)。有人可能會問:應當跟從那一種方法與規則修習禪觀?在《殊勝義注》(Atthasalini)與《清淨道論》(第二十一章,段八三)有關「至出起觀」的篇章裏,有提及應遵照的規則。以下是《殊勝義注》中的批註﹕Idhekacco aditova ajjhattam pabcasu khandhesu abhinivisati, abhinivisitva te aniccadito passati . Yasma pana na(略)……
 
「辨別」(abhinivesa)是指在修觀之前,應以智辨別名色的名色分別智。舉例來說,以先辨別色法進而修習觀禪即是色辨別(rupa abhinivesa),對於其他辨別亦可以此類推。辨別作為觀智目標的行法(即苦諦與集諦 )亦稱為「辨別」。出世間聖道能以下列的方式出起(出現)﹕
 
一、始於觀照內(內行法),它從內(內行法)出起
 
二、始於觀照內,它從外(外行法)出起
   
三、始於觀照外,它從外出起
   
四、始於觀照外,它從內出起
   
五、始於觀照色,它從色出起
   
六、始於觀照色,它從名出起
   
七、始於觀照名,它從名出起
   
八、始於觀照名,它從色出起
   
九、從五蘊出起

 (一)在此教法裏,有些禪修者始於辨別內五蘊,進而輪流觀照內五蘊的三相。然而,只對內五蘊修觀是不能令「至出起觀」(vutthanagamini vipassana,即從行法出起,而趣向涅槃)與道心路過程 (magga vithi )生起的,他必須也觀照外五蘊。因此,在辨別他人的五蘊與非有情的無執取行法之後,他應輪流觀照外行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禪修者應一時觀照內行法的三相,一時觀照外行法的三相。在如此觀照內行法時,他的觀智與聖道相接(意即聖道智在觀智的末端生起),這被稱為「始於觀照內,它從內出起」。
(至出起觀是從行法出起(出來)而趣向無為涅槃的「觀心路過程」,這即是稱為達頂觀(sikhapatta vipassana)的行舍智、隨順智與種姓智。)
 
(二)、另一個方式﹕禪修者始於觀照內,進而交替地觀內與觀外,當他正在觀外時,觀智與聖道相接,這即是「始於觀照內,它從外出起」。
 
(三,四)、始於觀照外,它從外與內出起。(與第一和第二項類似,差別只是始於觀照內。)
 
(五)、(內外皆有名色兩者)另有一人先修色業處(即辨別色法),進而觀照四大界與二十四所造色的三相。然而,只觀照色法是不能使到「至出起觀」生起的,他必須也觀照名法的三相。因此,在辨別受、想、行與識為「這是名法」之後,他應觀照名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當他正在觀照色法時,其觀智與聖道智相接,這是「始於觀照色,它從色出起」。
 
(六)、若正在觀照名法時,其觀智與聖道智相接,這即是「始於觀照色,它從名出起」。                                
 
(七,八)、與第五和第六項類似,差別只是「始於觀照名」。

 
(九)、在觀照「一切集起法終必壞滅」(Yam kibci samudaya dhammam, sabbam tam nirodha dhammam)後,至出起觀智生起,這即是從五蘊出起。這是大慧利觀(tikkha vipassaka maha pabba)比丘之禪觀。
注釋所說的,從容易辨別的名色法開始修習觀禪是針對已成功修完五攝受,而正當轉修思惟智者而言。如疏鈔給予的澄清,在對於辨別的名色法修習思惟智之後,禪修者必須進而運用種種技巧,令不清晰的名色法孌得清晰,然後再觀照它們的三相,這是因為﹕
 
一、只觀照色法是不可能證悟聖道的
   
二、只觀照名法(四名蘊)是不可能證悟聖道的
   
三、只觀照內五蘊是不可能證悟聖道的
   
四、只觀照外五蘊是不可能證悟聖道的
應該注意的要點
 
修觀禪時應(輪流地觀照)﹕
 
一、一時觀內(內五蘊)
 
二、一時觀外(外五蘊)
 
三、一時觀色(四大界與所造色)
 
四、一時觀名(四名蘊)
 
五、一時觀無常相
 
六、一時觀苦相
 
七、一時觀無我相
 
應注意修習觀禪的方法,並不是毫不分別概念與究竟法,及隨心所欲地觀照任何正在生起的法。換言之,概念並非觀禪的目標,只有究竟法才是觀禪的真正目標。

三相
 
(一)、在以智辨別行法的生滅本質之後,某些禪修者開始觀照它們為無常為修觀。但只觀無常是不能夠達到至出起觀生起的,他必須也辨別行法受到生滅壓迫的本質,而觀它們為苦;及辨別它們沒有不壞滅的實質,而觀它們為無我。因此,他必須也觀照苦與無我。若當他正在觀照行法為無常時至出起觀生起,那他即是「始於觀照無常,從無常出起」。
 
(二,三)、若當他正在觀照苦時至出起觀生起,那即是「始於觀照無常,從苦出起」。若他正在觀照無我時至出起觀生起,那即是「始於觀照無常,從無我出起」。
對始於觀照苦與無我的出起亦可以此類推。
根據上述的注釋 ,禪修者必須輪流地觀照行法 ﹕
 
一、一時為無常;
   
二、一時為苦;
   
三、, 一時為無我。

無我之光
 
無論是否有佛出世,無常與苦相都會顯現於世間,然而如果沒有佛出世,無我相是不會顯現於世間的,只有在有佛出世時,無我相才會顯現。即使是智者,如擁有大神通的沙拉邦(Sarabhavga)菩薩(編按:釋尊的前生),也只能教示法為無常與苦,而不能教示無我。若此智者能教示行法為無我,其弟子或聽眾就可能證悟聖道果智。誠然,除了「知一切性正等正覺者」(Sabbabbuta Sammasambuddha)之外, 說示無我相並不在任何人或有情的能力之內,所以無我相並不是顯著的相。佛陀把無我相連同(一)無常相,或(二)苦相,或(三)無常與苦相兩者一起教。
Nanadhatuyo vinibbhujitva ghanavinibbhoge kate  anattalakkhanam yathavasarasato upatthati. (Vibhavga-atthakatha, 2, p.46;Vsm,2,p.276)
若能夠辨別每個色界(rupa dhatu)與名界(nama dhatu),逐一地破除色密集與名密集,直到知見究竟法,無我相(無我之光)就會如實地呈現于禪修者的智慧中。
只在有能力逐一地辨別色聚與名聚裏究竟界的相、作用(味)、現起與近因(足處)時,色密集與名密集才能被破除。只有破除密集之後,禪修者才能證得究竟智。也只有如此,無我之光才能明亮與相符地生起,而且只有在觀照無常、苦、無我至非常清晰時,他才能證悟聖道。
因此,如果有人教導的方法,含有以下的觀念﹕
 
一、不必要看到色聚與名聚; 
   
二、弟子(savaka,聲聞)不能夠看到色聚與名聚;

   
三、弟子不能夠分別色聚與名聚;
   
四、弟子不能辨別佛陀所教的究竟色與究竟名;
   
五、只有知一切性正等正覺者才能知見佛陀所教的名  色法,這只是屬於佛陀的能力範圍;
   
六,只有阿羅漢才能知見這些名色法。
 
他的教示已乖離了正道,這不是沒有經典依據的。只有在能夠分別色聚與名聚時,禪修者才能證得究竟觀智。應注意:只有通過究竟界才能證悟涅槃,通過概念是不可能證得涅槃的。

聚思惟觀法與各別法觀法
 Samuhagahanavasena pavattam kalapasammasanam , phassadi ekekadhammagahanavasena pavatta anupadadhammavipassana (
法集論複注Dhammasavgani-mulatika.,
ⅠⅠ, p.109)
  
有兩種觀法,即名為理法觀的聚思惟觀法(kalapa sammasana)和各別法觀法(anupadadhamma vipassana)。依據名色法、五蘊法、十二處法、十八界法、緣起法等,把名色或行法分為兩組,或五組,或十二組,或十八組,或十二組等,進而依照這些組別修觀,即是稱為聚思惟的理法觀。(於此觀法,取六處門與四十二身分裏的色法整體為「色」,而輪流觀照它的三相。同樣的,禪修者必須也輪流觀照過去、現在、未來、內與外整體的色法的三相。對於名法,他觀照在一個心識剎那裏的名法整體為「名」,或觀它們為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對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等的觀法,亦複如是。)
逐一地對色聚裏的每個色法(如地、水、火、風等)修觀,及逐一地對在一個心識剎那裏的每個名法(如觸、受、想、思等)修觀是為各別法觀法。
在這兩種觀法當中,《清淨道論》(第二十章,段二)指示剛開始修觀禪者應先修稱為聚思惟的理法觀。

緣起支
《清淨道論》(第二十章,段九)裏有提及十二緣起支也包括在觀禪的目標之內。
 Sappaccaya namarupavasena tilakkhanam aropetva  vipassana patipatiya aniccam dukkham anatta ti sammasanto vicarati.
這對《中部.根本五十經篇》的注釋,也指示應根據觀智的階段,觀照名色與它們的因的三相。
根據這些指示,在以智辨別諸緣起支的因果關係之後,禪修者應時而觀照「因」的三相,時而觀照「果」的三相,即輪流觀照它們的無常、苦與無我。

修習觀禪的禪修者應﹕
一、一時觀內;
     
二、一時觀外;對於這兩者,又﹕
     
三、一時觀色;
     
四、一時觀名;
     
五、一時觀因;
     
六、一時觀果;
     
七、一時觀無常;
八、一時觀苦;
     
九、一時觀無我;
     
十、一時觀不淨。      
“Asubha bhavetabba ragassa pahanaya”
(《自說語 。彌醯經》,Meghiya Sutta, Udana Pali)。在《彌醯經》裏,佛陀指示修不淨觀以去除貪欲(raga);他也在《勝利經》(Vijaya Sutta )裏指示修不淨觀以去除貪欲。在三相當中,不淨「圍蹺」著苦隨觀,此觀法應運用於現在五蘊。

 
再者,在三別輪流法教示(如《無我相經》)當中,佛陀也指示觀照過去五蘊與未來五蘊。根據這些指示,禪修者應知道,他必須如觀照現在五蘊般,觀照過去與未來的五蘊。因此,他應該﹕
     
十一、一時觀過去;
     
十二、一時觀未來。(一共十二項)
    
這些是禪修者應該預先知道對於觀禪的要點。再者,他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觀照名色,如五蘊法、十二處法、十八界法、十二緣起支法等等。這本手冊主要說明的是以名色法修觀之法。]


道智與果等至
帕奧禪師 講
緬譯英:Bhikkhu Dhammasubho & others﹙淨法比丘等﹚
英譯中:Bhikkhu Kai Hong﹙開弘比丘﹚ 

 在這階段,有許多需要一而再地檢驗禪修者之處,因為根據諸禪修者的經驗,有許多類似﹙涅槃﹚的經驗發生在禪修者身上。禪修者應該檢查自己是否有這些相似經驗。站在導師的立場,他也一而再地檢查他們。「須陀洹」只是一個名相概念。對經教多聞者知道「須陀洹」,但是不多聞者,就不易知道這是須陀洹道及須陀洹果,他在那個時候所知道的,就如同憍陳如尊者所知道的。
Atha kho ayasmato Kondabbassa virajam, vitamalam, dhammacakkhum udapadi: ‘‘Yam kibci samudayadhammam sabbam tam nirodhadhamman’’ti.
「爾時,憍陳如尊者遠離塵、垢,生法眼:『凡是生法,一切皆是滅法。』」「凡生起之法,皆消滅」這智慧於憍陳如尊者生起。接下來又如何呢?Atha kho ayasma Kondabbo ditthadhammo pattadhammo viditadhammo pariyogalhadhammo tinna-vicikiccho vikattakathamkatho vesarajjapatto.「爾時憍陳如尊者已見法、已得法、已知法、已深解法、已度疑、已斷疑惑、已得無畏。」所有如下的疑惑消除了:「四聖諦存在嗎?有過去生嗎?有未來生嗎?有過去與未來生嗎?現在果是由過去因所產生嗎?現在因會產生未來果嗎?較遠的過去生會令較近的過去生生起嗎?業會產生果報嗎?」為甚麼呢?因為他完全覺悟苦諦與集諦。他已覺悟了苦諦因集諦而生起。因此,他不再生起那些疑惑。他可以無畏地說﹙vesarajjapatta﹚四聖諦真實存在,而且可以實證之。﹙經文﹚只說到他具有這種能力或智慧。他是否生起「我已經成為須陀洹」的智慧呢?不。這名相只是一種假想法﹙pabbatti﹚,只有對經教多聞者能夠知道它。
 
在那時候,有四聖諦之一的滅諦謂無為涅槃﹙asavkhata nibbana﹚。諸聖者曉得他們透過「所緣通達」﹙arammana pativedha﹚而透徹地覺悟滅諦。他們以「作用成就」﹙kicca siddhi﹚作「無癡通達」﹙asammoha pativedha﹚,透徹地覺悟其餘的三聖諦,即苦聖諦、集聖諦及道聖諦。何謂「無癡通達」?以作用﹙kicca﹚去除癡﹙moha﹚﹙覆蔽四聖諦,令不如實知﹚,即「無癡通達」。此聖者能夠隨時逐一觀察以十一種形式存在的五蘊﹙過去、現在、未來、內、外……﹚。因為聖道﹙ariya magga﹚的生起具有去除覆蔽如實知五蘊之癡。由於沒有覆蔽如實知五蘊之癡,覺悟是完全自動的。他能夠隨時觀察集諦﹙samudaya sacca﹚與緣起﹙paticca samuppada﹚,因為能覆蔽集諦之癡被聖須陀洹道﹙ariya sotapatti magga﹚消除了。
 
如果有人以為自己是須陀洹,他應該以「試金石檢驗黃金」﹙這表示把一塊黃金在一種作檢驗用的石頭上劃一劃,專家可從黃金留在試金石上的痕跡,判斷黃金的真偽。﹚問自己:「我是否已經覺悟以十一種形式存在的苦諦呢?
──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劣、勝、遠、近?」問自己是否已經覺悟連貫三世的緣起?是透過自己的經驗仰或透過他人的語言文字?如果他知道只是透過他人的語言文字而不是自己的經驗,他是須陀洹嗎?《大因緣經》﹙Maha Nidana Sutta﹚的注說:Sotapannanabca nama paccayakaro uttanakova hutva upatthati.「所謂須陀洹者,緣相明顯之後現起。」如果他是一位須陀洹,那麼他將清楚地瞭解稱為paccayakaro﹙緣相﹚的緣起。這是一個要考慮經教詮釋的階段。即然須陀洹道智具有破除覆蔽四聖諦的癡的力量,那麼以這「試金石」檢驗自己。如果如是檢驗自己,則他能夠知道自己是否是須陀洹。
 
只有擁有經教的知識,他才能瞭解「我是須陀洹」。無論如何,在那時候﹙證悟﹚,他知道些甚麼呢?他以「所緣通達」知道名色完全滅,即無為涅槃所緣。他自己瞭解他是否有覺悟涅槃。在那時候,他具有這種智慧。
 
一位好像已證得須陀洹道的禪修者應做甚麼呢?他應該一而再地作決意﹙adhitthana﹚以知真偽。如果當禪修者作決意「願覺悟涅槃一小時」、「願覺悟涅槃二小時」……,便即刻可以見到涅槃,那麼便可以推論他真的覺悟涅槃了。如是推論之後,還需要進一步的檢驗。那是甚麼呢?
Maggam phalabca nibbanam
Paccavekkhati pandito
Hine kilese sese ca
Paccavekkhati va nava
智者善觀察:道、果及涅槃,
或者亦觀察:斷煩惱、殘餘。
以上述于《攝阿毗達磨義論》﹙Abhidhammattha Savgaha; 英譯本A Manual of Abhidhamma, 作者Ven. Narada, p. 414.﹚,與注釋書一致,有五種「觀察速行心路」﹙paccavekkhana javana vithi﹚:
一、觀察道的心路
二、觀察果的心路
三、觀察涅槃的心路
四、觀察已斷煩惱的心路
五、觀察未斷煩惱的心路
五者之中,觀察道、果及涅槃的心路可於每一聖者生起。觀察未斷煩惱和已斷煩惱的觀心路可於對經教多聞的聖者生起。有提到這兩種觀察可於或不於對經教無知識的聖者生起。依於這說明,為了知道哪些煩惱已斷,哪些煩惱未斷,觀察名色中,以色所緣為物件,屬於善法的善速行及屬於不善法的不善速行。在那時候,禪修者自己知道那些不善法無法被觀察到,因為它們己被斷除。
這樣檢驗還不夠。雷地禪師﹙Ledi Sayadaw﹚建議至少觀察三年,因為像摩訶那伽大長老﹙Maha Naga Maha Thera﹚的情況可能發生。摩訶那伽大長老自以為證得阿羅漢果長達六十年。他的學生法施長老﹙Dhammadinna Thera﹚住在另一個地方。有一天,他思惟他的老師是否已證得阿羅漢果,便以神通去觀察,居然發現他的老師還是凡夫。接著他思惟如果他不去見老師,老師將未證道、果、涅槃,而以凡夫身去世。於是他便以神通乘虛空飛至老師之處。到了之後,向老師敬禮,作其應盡之義務。在互相問候之後,老師問他為何到訪。他回答到訪之目的是為了請示問題。他問了一千個阿羅漢可以回答的問題,老師當時便能夠回答所有的問題。這表示老師像是一位阿羅漢。
於是法施長老問老師是否還可以作神變,老師回答可以。首先他請老師變化出一頭大白象。老師做到了。他進而請老師令大白象朝他們的方向奔跑,把鼻子放在口內,發出可怕的聲音。老師都能夠做到這些。當大白象真的往他們的方向奔跑,摩訶那伽大長老開始逃跑。法施長老拉著他的袈裟,問:「尊者,阿羅漢還有恐懼嗎?」於是他知道自己還是凡夫。諸阿羅漢已斷所有的煩惱,包括瞋﹙dosa﹚。現在摩訶那伽大長老瞭解到他還有瞋,表現為恐懼。他靠近法施長老,請他教導業處。法施長老教導他三十二身分業處。聽說他不久便證得阿羅漢果了。在摩訶那伽大長老這個例子,由於他教導許多已證得阿羅漢果的學生,阿羅漢智慧所知的,他也好像懂,所以他以為他自己是阿羅漢。他不是一個對經教無知識的人。換句話說,他認定自己已斷一切煩惱,而實際上這些煩惱潛伏了六十年。他具有某些程度的堅強知識,能令煩惱潛伏。所以他結論自己堅強的知識即是以涅槃為所緣的道智、果智的智慧。因此,關於此事,由於能準確地知道、判定的佛陀已入涅槃,現代的聖者又少,禪修者需要多年檢驗自己以知道自已是否是聖者。
 
有些人可能會說他們證入果等至(phala samapatti)。他們說出他們的經驗:「所有的名色消滅,我完全不知道什麼了」。有些人是真的,但不是每個人。因此有必要依據經教來檢驗是否真的證入果等至。在這情況下,「聖者」必須觀察道與果(magga & phala)。如果在解釋果等至之前先解釋道與果,你會較好理解。證得道果智的聖者能夠檢查在所證的道智中,有多少個名法及多少個道支。如果他在觀察色法的無常相,或苦相,或無我相時證得道智,那麼在他的道智中將有三十七名法、八道支。如果他在觀察第二禪名法的無常相,或苦相,或無我相時證得道智,則有三十五名法,因為無尋、伺。
 
以上所說的三十七名法稱為「信慧」(saddha pabba)組,即十三通一切心心所(abbasamana),十九遍一切美心所(sobhana sadharana)、一慧根心所(pabbindriya),共三十三。如果加上識,即成三十四。加上三個離心所(viratiyo)即正語、正業與正命,即成三十七名法。不過在第二禪,由於無尋、伺,只有三十五名法;從道支來看,由於無尋而無正思惟,所以只有七道支。如果他在觀察第三禪名法的無常相,或苦相,或無我相時證得道智,因為無喜,所以只有三十四名法。同樣的只有七道支,因為無尋。如果在觀察第四禪名法時證得道智,有三十四名法,因為無尋、伺、喜,而有舍及一境性。因此,禪修者可以算出在所證的道與果中有多少名法。他可準確地知道道支。如果有八道支,那就是八;如果有七道支,那就是七。禪修者可以準確地檢查以知道他證得道智的方式
──以觀察無常相,或苦相,或無我相;觀察色法或名法;欲界名法,或初禪名法,或第二禪名法,或第三禪名法,或第四禪名法,禪修者可以準確地檢查出來。
 
當他開始練習進入果等至時,他應該做甚麼?這述於《清淨道論》第二冊第三四三頁﹙緬甸版﹚:Phalasamapattikena hi ariyasavaka rahogatena patisallinena udayabbayadivasena savkhara vipassitabba.Vsm, XXIII, 10﹚「欲入果定的聖弟子,當至空閒處與寂靜處,依生滅等而觀諸行。」  欲證入果等至的聖者應該至寂靜處禪修。對行法(savkhara dhamma)以觀察生滅的方法修習毗婆舍那。他必須如是修習而令毗婆舍那從生滅智(udayabbaya bana)生起至壞智(bhavga bana),然後至更高的觀智。Tassa pavattanupubba vipassanassa savkhararammana gotrabhu bananantara phalasamapattivasena nirodhe cittam appeti.Vism, XXIII, 10)「他的觀智次第轉起,在以諸行為所緣的種姓智之後,由入果定而他的心安止於滅。」在禪修者即將到達果等至(phala samapatti)時,心路將如是生起:
意門轉向
預備近行隨順種姓
manodvaravajjana
parikammaupacaraanulomagotrabhu
只有在這之後,果等至速行(phala samapatti javana)將生起許多剎那。在那時候的觀智以行法的滅為所緣。這是較高的觀智。接下來的種姓智也同樣地以行法之滅為所緣。
 
此後,Phalasamapattivasena nirodhe cittam appeti.「由入果定而他的心安止於滅。」果等至心(phala samapatti citta)固定在其所緣,即稱為滅的無為涅槃而生起,疏﹙subcommentary﹚解釋:Ariyassa phala jhanassa nibbane arammana bhute appanakarena pavatti. 依這說明,證入果等至、道心及果心是名法還存在的禪境嗎?他們存在。這不是一種名法消滅的等至。事實上,那時候有兩種法存在:所緣及觀察該所緣的智。此智即果等至的名法。果速行生起許多剎那。什麼是果等至名法的所緣呢?Nirodhe nibbane,即一切名色完全滅的涅槃。果等至以名色不存在的無為涅槃為所緣。作為果等至心的所緣之涅槃沒有名色是正確的。不過,有果心存在,以名色不存在為所緣。所以,這不是名法消滅的等至。這些應該加以區別。
 
站在所緣的立場,是沒有名與色。關於名色不存在,如上所說,聖者可觀察道、果及涅槃。在觀察涅槃的階段,為了確定,觀察涅槃是否有四界。如果他觀察到涅槃中沒有四界,那麼就可以確定了。為什麼?因為佛陀教導:Yatha ca apo pathavi tejo vayo na ghatati, etc....... 地、水、火、風,四界不能在涅槃生起。如果沒有四界,依四界生起的所造色存在嗎?完全不存在。由於色法不存在,依色法而生起的名法也不存在。名色完全消滅。他們於作為所緣的無為涅槃中消滅。無論如何,有果心,以名色消滅的無為涅槃為所緣。果心如何生起呢?他們依禪修者(覺悟沒有名色的無為涅槃者)的心所依處(hadaya vatthu)生起。這樣的瞭解為「證入果等至」。因此,果等至不是名法消滅的等至。
 
無論如何,佛教中有名法消滅之等至,即滅等至 (nirodha samapatti)。在滅等至中,諸名法完全滅。什麼樣的人能夠進入滅等至呢?只有具八等至(四色禪那及四無色禪那)的阿那含及阿羅漢能夠進入滅等至。為什麼他們進入滅等至呢?《清淨道論》第二冊第三四七頁這樣解釋:Kasma samapajjantiti sankharanam pavattibheda ukkanthatva dittheva dhamme acittaka hutva ‘‘nirodham nibbanam patva sukham viharissama’’ti samapajjanti.(《清淨道論》第二十三章,段三
)「『為甚麼入定』?因為厭惡諸行的種種生滅轉起,想道:『即于現世而成為無心,我將至於滅的涅槃而住於樂。』」具八等至的阿那含及阿羅漢,由於厭倦行法的生滅,而進入滅等至。為甚麼?因為諸阿羅漢常住於處、界及緣起。佛陀在《七處善經》﹙Sattatthanakusala Sutta﹚教導這些(注釋書也提到這一點)。他們於處、界及緣起見行法的生滅。他們的念力堅固專注於行法的生滅,常常如是安住。由於常見行法的生滅,他們對行法感到厭倦,沒有想再見它們的意願。因為這種厭倦的原故,他們以這樣的目的進入滅等至:「喜悅地進入、安住於諸名法消滅的滅等至,沒有識了知行法,這是比較好的」。
 
因此,依上面的說明,acittaka hutva「成為無心之後」。滅等至是名法消滅的等至。可是果等至不是名法消滅的等至。站在所緣的角度,涅槃沒有名法與色法是對的,但是有道心與果心生起,了知名色不存在的無為涅槃。這些(道心與果心)是出世間心。經教中準確地指出須陀洹道心、斯陀含道心等中有多少名法。因此,這不是名法消滅的等至。
 
區別它們(果等至與滅等至)是有必要的。今晚的開示是依據《大牧者經》(Maha Gopalaka Sutta),關係到阿羅漢果的證悟。對於已經得須陀洹道智或果智,首先從須陀洹道智或果智出來,然後以欲證更高果位的意願,觀察行法的無常相、苦相及無我相。依各自的波羅蜜,斯陀洹道果智、阿那含道果智及阿羅漢道果智將能在各自的毗婆舍那智之末逐一生起。如果他們生起,那麼就證得阿羅漢果。
 

       帕奧禪林簡介

一、道場名稱與地址
二、禪師
三、氣候
四、飲食
五、戒葎
六、生活作息
七、禪堂
八、寮房
九、住眾
十、學程內容與方法
十一、來帕奧禪林的注意事項
(一)、攜帶物品。
(二)、簽證問題
 
一、道場名稱與地址
 
帕奧禪林地址:
 Pha-Auk Tawya Zingyan Monastery
 Pha-Auk P.O.Mowlamyine,
 Mon State,Myanmar.
 Tel:95-3-222852.

 仰光連絡人:
 U Thet Tin
 30Myananda Lane,
 Yaankin P.O.Yangon,Myanmar.
 Tel:95-1-577213.

 毛淡棉連絡人:
 653 Lower Main Road,
 Mowlamyine,Myanmar.
 Tel:95-32-22132.

二、禪師
 
禪師六十五歲(1933年),四十四夏臘(1997年),身材不高,體形略胖且壯,但是身體並不很好,據說他每年得兩、三次瘧疾和約有四十年的心臟病以及風濕病等。
 
禪師早年出家,精通巴厘三藏及諸注釋,也背誦很多六利語經論,所預當他在講經及開示時,常依傳統,先背誦一段經文 再依文詳釋。禪師會說英語,雖然不是很精通,但是在小參、禪法的傳授時應記沒有問題。(此道場有許多受英文教育的馬來西亞僧尼,可以幫忙翻譯,不須硬學英語)。對於禪師的禪修教授善巧與耐心、慈悲、為法忘軀的精神,沒有門戶之見,只要你有能力修習,沒有私心的傳授等等,這些需要你自己去體會,實在不愧為聲聞中的菩薩。禪師一向不透露自己的有禪定、神通、證果之類的話,但有能力的修行者,則可知其高深莫測。
三、氣候
 
從五月底到十月初,約有五個月為雨季,有時連下幾天月,比較潮些,蚊蟲很多,但是天氣不熱,非常適合禪修。月季過後就很少再下月,氣候有時有點悶,但不會很熱。十一月中到二月初為小冬天,在一月最冷也才十五度左右,並不很冷,很適合禪修。三月到五月中比較乾燥和熱些,但有風,最高溫約在三十三、四度左右,並有像臺灣的夏天和冬天那樣分明。
四、飲食
 
除了三、四位比丘到帕奧村托缽外,一律採取內托缽的方式(僧伽食)。食物為含蔥蒜,無蛋的素食,非常適合北傳僧尼所需。雖然沒有臺灣的素料,然而近一年來,由於有馬來西亞居士團體定期寄伙食費及供齋的緣故,加顯此道場的聲譽已逐漸提升的關係,現在已改不少。平常也有居士來打齋及帶食物來供養。在生活物質上,很多仰賴泰國、中國大陸、印度和馬來西亞進口。緬甸是軍政統治的社會主會義國家,經濟方面還不發達。這裏沒有工、農業污染,食物多為自然的季節性蔬果,沒有藥害。飲食供給早、午餐,一湯和三、四樣以上的菜,巧克力奶及水果,有時候很豐富。

五、戒律
 
此道場的比丘在持戒律方面有一定的水準。不持金銀、不非時食、不抽煙、不吃檳榔等,並有共住規約。
 
緬甸和泰國一樣,有短期出家的風俗(錫蘭則無),連八戒尼也不例外。有人出家七天、三個月或半年、一兩年等。假如有北傳僧尼想來學習禪法,禪師也非常歡迎,在比丘尼方面沒有問題;比丘若想要在受南傳比丘戒,禪師也允許,但他希望受後能常久著南傳袈裟。禪師並不希望北傳比丘自破傳統而換著南傳袈裟,以北傳比丘的身份來參學,禪師一樣歡迎,他只要你努力修行,沒有其他要求。然而實際問題是:此道場除了少數比丘外,大部份比丘都是從四面八方而來,非常複雜,而且有的長老已經五、六十夏了還領眾來參學。禪師無法克服現實問題,因此北傳比丘無法參加其誦戒、羯磨、安居,托缽也在外國比丘的後面。假如只是來數天還無所謂,但若有希望來半年、一年以上者,或是已經出家二、三十年者,當如何?希望做此考慮:自己是否放得下?

六、生活作息
3:30
起床
4:00~
5:20打坐
5:30 內托缽
7:00
(或6:45~8:30打坐
9:10
托缽(外國比丘)
12:00~1:30
打坐
2:30~4:00
打坐
5:30~7:00
打坐
7:30~8:30
禪師開示(緬甸語)

七、禪堂
   
禪堂有上、下層(兩樓),上層為禪堂、兼戒場及圖書館,圖書方面有巴厘文藏經、緬甸文藏經和一些英文典籍,可供借閱。上層禪堂供比丘和居士打坐之用,下層則供八戒尼和女居士打坐。目前在山上建造一雙層的大禪堂,尚未竣工。

八、寮房
目前比丘寮房約有一百餘間,平常每間寮房住一位比丘,假如過年及雨安居時,比丘數量較多,則有些緬甸比丘兩位共住一間寮房。大部份的寮房都接有水和電,非常方便,而且有二十多間大寮房附有廁所,但是有少數幾間寮房比較偏遠,所以沒有水和電,好像住在森林中一般,居高臨下,有山有水,環境甚佳。
尼眾多與在家眾同住,有時也分住。因緬甸無比丘尼,只有八戒尼或九戒、十戒尼。

九、住眾
   
在此道場長住的僧尼並不多,緬甸參學及走馬看花的風氣很盛(有些上、下緬甸飄遊。),緬甸過年時人數最多,有些全家人都到寺院出家七天或十天不等。比丘和沙彌:90~150位左右,十戒尼:340~130位左右,居士20~50位左右,女居士:40~150左右。一般時期全寺約有200位左右,緬甸過年時則有時會超過500位,雨安居時為300多位。
從外國到緬甸 Pha-AUK學禪者,兩年前 (1995年)約二十多位,如今已增加到五十多位,其中有約十位來自錫蘭,二十多位來自馬來西亞,餘有些則來自臺灣、日本、韓國、澳洲、新加坡以及幾個西方國家。

十、學程內容與方法
     Pha-AUK
的學程次第表是簡略的修學次第。另外Sayadaw有五本緬甸文的著作,從色法到毘婆舍那,希望將來有人能發心翻譯成中文。另外在馬來西亞已經翻譯印有兩本英文書籍,也是值得參考,內容中也有此道場的學程內容
1.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and Four Elements Meditation﹒《修安般念四大種》2Light of wisdom﹒《智慧之光》)
禪師所教授禪修的禪法是依照《清淨道論》、《阿毘達磨》和許多注釋書。
一般修學者都以安那般那(出入息念)為初門,修到四禪,再以四禪禪相的威力觀三十二身分(初禪)、再修骨相,取他人的骨相作為白遍業處。修慈則依照《清淨道論》的方法證五百二十個安止定,再修四種保護業處:佛隨念(有些過去世曾見過世尊者,他在修佛隨念時,則在禪相中,可浮現出當時世尊的容貌)、不淨觀、死隨念,然後再觀四大(界差別觀)。旦是也有少數行者,因已長久修習毘婆舍那或是身心比較敏銳,適合修習四大觀的人,禪師則會鼓勵從四大修起。修四大觀到可以看到色聚(Pupa-kalapa),再分析六根、三十二身分等,詳在《修安般念與四大種》。
色法修完之後,再修名法。以四禪基礎,在入禪定後的出禪定,檢查心所(禪支), 以及分析在各禪中的心所數目(36353433)以及確定、瞭解善、不善心所和出入禪心的過程等等,認識及確定名色為名色識別智,此為見清淨(只有名色沒有實我)。修習觀過去世和未來世的名色,之後再修十二緣起等知其因緣果報不虛--緣攝受智,此為解疑清淨。思惟智和生滅智為道非道智見清淨。壞智、怖畏隨觀智、過患隨觀智、厭離智、欲解脫智、審察智、行舍智、隨順智--為行道智見清淨。種性智、道智、果智、觀察智--為智見清淨。禪師所傳授的是以如實知見為主,詳如《清淨道論》和《智慧之光》,希望未來名法緣起和毘婆舍那等四本書也都能再繼續翻譯成英文和中文,利益諸行者。
有些禪修者多年修習連禪相也看不到,有些人則很容易成就(尤其緬甸人),這完全仰賴於自己努力與否和宿世修行善根(波羅蜜) 而有所差別。

十一、小建議
   1
﹒南傳比丘再此道場不持金錢,辦理居留證和接機、安排交通等全賴仰光U Thet Tin幫忙,準備來受南傳比丘戒者,錢不需要帶太多,並可放心的交由居士代持(因為交通、辦證件等皆須費用的緣故)。
   2
﹒在此道場以禪修為主,一年難得有兩、三次出門,所以想要來習禪者,必須先有心理準備,只為法,不為觀光旅遊而來。
   3
Pha-AUK禪修道場再雨季時蚊蟲特多,常常有人患瘧疾,但卻容易治癒,請放心。
   4
﹒假如不是老參或是宿世已有禪修的具善根者。在禪修的過程中,定力進進退退是很正常的事,此地有很多修行天才,假如看到他人的成就,請勿因自己沒有成績就沒有耐心修行,既然發心想來和禪師習禪,應該按照禪師所交的禪法(業處)、進度以及依所約定的小參時間報告禪修成績,切莫因為沒有進步就不敢去見禪師。假如沒有心想跟禪師學習,那何必來?
   5
﹒雖然禪師很慈悲,幾乎有必應,但是在緬甸的物資環境是很自然,且很缺乏,很多日常用品仰賴進口,加工食物也不例外,此地生活物資不如臺灣那樣奢華,所以希望到緬甸習禪者,請先考慮一切狀況,最好自備日用品,如蚊帳、毛毯、枕頭等,以免到時候向禪要求要某某東西或抱怨。
   6
﹒希望未來能有人發心翻譯禪師的五本緬甸文禪修書,及那兩本英文書。禪師有指示,其書可以翻譯成中文,但須以助印流通的方式,不得販賣。
   7
﹒建意欲來修禪者,可先閱讀《清淨道論》(尤其慧學中的「五蘊品」)及《攝阿毘達磨義論》,因為修到名法和色法時,有很多內容,這兩部論關才不致于萬一修上去時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十二、建議參考書籍:
1
 Mindfuiness  of  Breathing  and  Four  Eiements  Meditation (修安那般念與四大種)
2
 Light  of  Wisdom(智慧之光)
3
 《清淨道論》葉均中譯。(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BPSeei 出版,Bhikkhu  Nanamoli英譯)
4
 《攝阿毘達磨義論》葉均中譯。(Bhikkhu  Bodhi 整理: 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dhidhamma  BPS出版。)
5
 《巴厘語辭典》(水野弘元著)

     1997721草擬於緬甸Pha- auk
小補充:

1
、假如想要長期來此道場襌修者,可先以28天的觀光簽證入境,再由光U  Thet  Tin 居士代替申請三個月或半年、一年的襌修簽證,但切勿自己先到仰光 、曼德勤跑一跑,玩到簽證日期已快到,而造成許多不必就要八張,還有其他地方可能用到,有十多張兩吋相片比較理想。
2
、雖然南傳系統比丘尼在十三、四世紀已經就斷層了,但是希望來學之尼師持戒不要比八戒宣還不如,那就不用別人說:自己看輕自己;比丘要以北傳身份來參學者也希望自律比較好。欲來者希望能放下自己以前的職事、見解,不要計較大乘、小乘、南傳、北傳。假如自認自己有滿杯水,那何必來?而且分黨分派在戒律中,佛陀也不允許。
3
 這裏交通並不發達,1996年才開放觀光,仰光到毛淡棉前站坐火車要八小時,巴士要十小時,坐船渡河,再坐十多分鐘的車才到帕奧。自馬來西亞出版襌師的英文書後,來訪的外國人已不少了。臺灣經濟富裕,想必日後來緬甸觀光者會者增加很多,裏的接送人很缺乏,也很忙,想到緬甸觀光者,請取消來此道場的計畫,因為帕奧沒有觀光的價值(不是旅遊區)
4
、襌師希望我們在襌修好好下工夫,不要我們在學習語言上浪費時間(襌師只有緬語開示,沒有英語開示),這裏也不是讀書、研究教理的地方,只是非常適合襌修。襌師曾指示,若想來學襌者,應至少住半年到一年以上比較理好。
5
、因鑒於曾經有行者,才到此寺一、兩個月即遍問他人的修行成績,知道不少人有成就而自己卻連襌相也不到,卻從不反省自己是否努力修行、出家多久、此世和過去世的襌修波羅蜜如何等,後而導致障礙出現離去。所以建議想來跟襌師學襌的有心者,或許可以考慮先依照襌師書中安那般那念的簡易次第和方法,自己在臺灣嘗試努力修習,修到可以看到襌相後,再繼續修到幾乎閉眼襌相即現且很明亮、穩固,在一、兩小時以上,或是更再修習數月,定力愈深愈佳(不要執著),再去找襌師學學出入息襌及其它業處。假如有佛法基礎者,一年半載可修完學程也說不定。因為在臺灣環境氣候、飲食、生活條件與緬甸不同,而且緬甸瘧疾,不知是否每人都能長久居住。而且假如僅有指導老師大家就很容易有襌定,那幾乎可謂「天方夜譚」,何況證道,必需先摸摸自己良心,才不致于因修不好窮磨時間而自退道心。另外,襌相、襌定解脫等,都是過人法,北傳佛教尤其忌諱,對僧尼,佛陀也規定不得向受具戒者說,所以為了避免自他修道的障礙及誹謗(他人忌妒),不宜任意宣傳己有等,而且有經驗的善知識指導、印證很重要,以免犯上增上慢的過失。

編 後 語

 帕奧禪師為緬甸當代著名業處阿闍黎。其止觀禪法特色,在於重視聖典依據與修學經驗的次第性,所指導各種止禪(奢摩他)業處,均以達到安止定(至少近行定)作為觀禪(毗婆舍那)基礎為目的。禪觀則以「三遍知」(知遍知、度遍知及斷遍知)貫穿慧學:從五蘊的過、未、現,內、外,麤、細等十一項觀所緣下手,如實知見此蘊、處、界(身心)只是名色而無作者、受者、主宰等,嗣後以緣起正觀過、現、未的前後因果關係,確知雖無作者但有因果業報;接著觀察色法、名法及緣起法的相、味、現起與足處,建立「此有故彼有」等「此緣性」的緣起中道,此知解名色與緣起為「知遍知」。從生滅隨觀無常、苦、無我的聚思惟至生滅隨觀為「度遍知」。最後,從壞滅隨觀智怖患起厭、離欲、入三解脫門現見寂滅涅槃得道、果智,此即為「斷遍知」。
 
帕奧禪師所授禪法殊為詳盡有序,早已名聞遐邇。尤其近年來,千里迢迢到此參學眾日愈增多。據知,每年帕奧禪林雨安居的參學眾有時多達三、五百人,去年(一九九七年)來自外國人數高達八十餘,單是華裔緇俗四眾弟子,就不下五、六十位。其中不曾閱讀禪師緬、英著作,但聞其名,即從遠到來參學而又不諳緬、英語的華裔學員者不乏其人,在小參或請益禪法時,所面對的語言障礙問題,自也不難理解。為引介華語系佛教界人士認識、瞭解,及協助修學帕奧系統禪法的同參道友們能夠順利完成道業,迻譯與出版華譯本的工作,乃吾人當務之急。
 
本書《智慧之光》,彙集了帕奧禪師幾篇講稿、著作及學程表和附錄共十七篇。部分抽譯自緬文原著(尚未英譯出版),內容盡可能按照帕奧禪林的教學次第編排,個別的文章如「剎那定與觀禪」、「什麼是智慧之光」、「帕奧禪林簡介」等,作了適當的調整。因此,可謂系統地反映了禪師教導禪法的前後次第。在編輯過程中,既注意其次第性,又重視它的實用性,為同修們提供學習與依據的著作。另外,尚請讀者注意,由於本書內容,有者是從禪師的演講錄音帶整理而成,輾轉譯自緬、英文譯本,發見內容可疑,或所引據經論的羅馬音標巴厘文有待商榷處,除了部分當面請示禪師口述修正之外,凡經編者查證者,均一律以附上原典出處為准。還有本書譯自不同譯者手筆,部分譯辭難免不一;而引經據典的內容也參考了元享寺出版的『漢譯南傳大藏經』的譯本,若與聖典原意稍有出入者,編者也盡力標上了註腳,說明其原由,方便讀者的瞭解。本書所載,雖未能滿足讀者的需求,但可次第略窺帕奧禪法的堂奧矣。

 從緬甸、馬來西亞到臺灣的編譯過程中,時編時輟,難以賡續。又基於編者經驗有限,匆促付梓,疏漏難免,尚請有識者多所指正!

 承蒙如恒法師捐贈電腦,開恩法師、開弘法師、淨法法師、法王法師、本寂法師及尋法法師協助迻譯,法曜法師和勝授法師校對巴厘文,開寶法師、開舍法師、開心法師、黃小鳴、林月施居士幫忙打字排版,夏雪峰居士為編者克服電腦技術上的問題,還有圓光新志主編傳瑛法師發心校稿,圓光出版社贊助出版本書,各佛教單位以及佛友們的關心與熱情支援,使得本書能夠於匆促時間內順利完成,在此一併敬致謝忱!
 
 
願一切有情無怨、無苦,趣證於涅槃!


          
    一九九八年四月於鏡心樓

Pha-Auk Tawya Zing Kyan Kyaung 帕奧禪林
Pha-Auk P.O., Mawlamyine, Mon State, Myanmar
Tel
(95)(57) 22853帕奧禪林

      
   
帕奧禪修時間表
 03
30 起身
 04
00--0530 坐禪(共修)
 05
30approx 早餐(與小參)
 06
30--0800 坐禪(共修)
 08
00--0900 小參
 09
00--1000 坐禪(共修)
 10
00approx 午餐(與自修)
 12
30—1400 坐禪(共修)
 14
00—1500 自修
 15
00—1630 坐禪(共修)
 16
30—1800 自修
 18
00—1730 坐禪(共修)
一、 禪修者應每天至少坐禪六次。請體諒其他同修,保持
   
肅靜。(請不要講話、沖涼、洗衣、掃地等等。)
二、 在自修時間,禪修者可以繼續修習坐、行、立或臥禪
,或休息片刻,或做任何適當的事。再次,請體諒其
他同修,而理當保持肅靜。
三、 禪修者應每天向禪師報告禪修體驗(小參)。
「一切有為法終必壞滅,務當精進。」
──佛陀最後的遺教──

 

 





主持人
帕奧 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