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08 00:27:46

                 喇嘛網 日期:2010/01/08 00:22:37   編輯部 報導

十二緣起產生出自我的意識

 坦尼沙羅尊者說:
緣起法教導的是從無明到苦、從渴求到苦的相關性。那是心智內部活動的相關性,是需要切斷的相關性,因為它使苦連續不斷,周而復始。

 

在眾生的心中,無明是一種非常頑固的心理狀態,它是時刻存在的,正是它的存在,使後面的緣起流轉呈現出一系列的發生過程——從無明到苦。對於內在無明尚未消除的心,這種緣起的過程會無休無止地接連發生,製造出無盡的痛苦。佛陀稱其為緣起,是指這種因緣的發生是一組必然的過程,只要最初的“無明”存在,在任何外境下,都會引生這種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 從這種緣起關係中可以看到,無明只會引生痛苦,斷除痛苦必須要先斷除無明。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十二種因素的連環發生,直到最後製造出痛苦,這是非常明確的發生於內心的一個系列過程。佛法的目的是揭示這種緣起關係並止息由它而引發的痛苦,修行者瞭解和學習十二緣起,可以瞭解痛苦生起的來龍去脈,以及消除痛苦的正確路徑。當苦的發生和它的因緣關係被修行者清晰地發現,徹底滅苦就成為一項很現實的事情。

 

十二緣起是一組當下的發生,它發生於心的內部,而不能被解釋為發生在三世。反思俗世所說的三世輪回,可以清楚地瞭解三世的意義。在人們的觀念中,三世是指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這種說法是俗世的說法,而不是究竟法的說法。


究竟法對輪回的定義是名與色以及它們的生起消失,是無常、苦、無我。如果能夠看到世間法究竟法的區別,修行者就可以知道,究竟法是從最終的高度來定義身心的本質,是從俗世的身心現象中抽象出它的究竟本質。因為深陷世間法之人並不瞭解究竟法,因此一再地在輪回中受苦;而佛陀發現究竟法時,他明確地指出這是真實之法。在此法中沒有人與我的錯覺,而只是名、色與涅盤,也因此而沒有痛苦。
世俗法是暫時的,是錯覺形成的,是由無明而造,是一種受苦的法則。如果修行者能夠清晰地看到這一點,他會明白佛陀所說的究竟法的含義,進而藉此把心從無明中解脫出來。於是這個解脫的過程就是消除無明的過程,當無明被消除時,整個的緣起鏈不再生起,苦被永恆地止息。


緣起的語言很難理解,一般人容易把與它與日常所用的語言混同在一起,但其實緣起的意思不是日常用語的意思,這也是緣起難以理解的地方所在。例如十二緣起中的“生”,它的意思是指心理上“我”的出生,而非指這個肉身的出生。


當“我”的意識被滋生出來,受苦就成為一項必然。“我”是一種頑固的意識,存在於心中,而不是指從母胎中出生的肉身。例如佛陀與阿羅漢,他們有著人類的肉身,但他們沒有我的意識,於是他們沒有苦。這也是佛法中的核心“無我”。其實,“我”只是一種錯覺,而“無我”是一項事實,這是佛陀教導的核心法義。


人們都是從母胎中出生的,這是世間的意識,是有人有我的說法,而不是佛陀所教導的無我的究竟法義。佛陀在十二緣起法中所說的“生”是指“我”之意識的出生,而不是指世間層面上這個肉身的出生。肉身的出生是大家都知道的知識,在佛陀之前就早已存在。一個孩子出生之後,先由他的父母照看,然後成年,成家立業,等等等等,這是世間意義上的常識,大家都知道,這一點無需佛陀來教導我們。
但要從最究竟的層面上認識到“我”的意識的出生,則是必須要借助佛陀的智慧。沒有佛陀對十二緣起規律的重大發現,人類會一直處於黑暗之中,無法擺脫痛苦的周而復始。所以,理解緣起法必須站在究竟的法義上,這雖然有一些困難,但要學習佛法,體證無我,是需要看到所謂的“我”只是誕生在個人的意識之中,它並不是一項真實的存在。

 

當我的意識出生之後,就要面臨受苦,這是指無明之心錯把身心當成自我,於是背上沉重的負擔。但身心終究只是自然的元素,是不以無明之心的意志為轉移的,所以,身心終究是無法保護的。當意識與身心的自然規律相衝突時,苦就會被製造出來,這就是“我的意識”的出生以及痛苦產生的根源。

 

在人類的心理深處,“我”是一種非常頑固的潛在意識,它從無始劫一直牢固地盤距在眾生的心中。從十二緣起中可以看到,當無明存在時,我的錯覺就會被製造出來,而眾生是一直藉著這種錯覺來安排自己的諸項行為。從究竟的法義來看,在錯覺之下的行為勢必會與宇宙的法則相衝突,於是苦就成為一項必然。這是佛陀的偉大發現,他發現了藉由無明而生出“我”,於是引生無窮無盡的痛苦。


佛陀與眾阿羅漢們,當他們斷除了無明,緣起的法則在他們的心中不再生起,痛苦的製造歸於止息。於是他們稱這是完全的解脫,完全的自在。藉此可以知道,斷除無明可以消除痛苦,因為無明的被消除,使“我”的錯誤意識不再出生。雖則斷除了無明的阿羅漢,依照世間的解釋,他們還會生活於此世,但他們通曉究竟法,他們沒有我的錯覺,因此而不使心受苦。


藉由無明而引生的十二緣起中的“生”,是指“我”的意識的出生,而當此“我”的意識出生時,人們就會執著身體、心境、財產、知識等。人們會把身體認為是自己的,也因此而滋生恐懼,擔心身體會受到傷害,以及最終所要面臨的那個必然命運,這就是由無明而導致的痛苦。


一旦心中有了這種“我的出生”,老、病、死就會成為一項必然;相反,如果藉由佛陀的教導而斷除了無明,並因此而斷除了這種“我”的出生,則無盡的擔心、憂愁、悲傷、恐懼可以永恆地消失了。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會引生擔心憂愁;但是,當生死的錯覺消失時,修行者就可以脫胎換骨,成為一名聖者。所謂聖者,是指成功的禪修者藉由對緣起法的認知而斷除了無明,於是有人有我的錯覺不再生起。走在解脱之路上


 略說緣起十二支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起愁歎苦憂惱,是名為純大苦蘊集。

一、無明
對四聖諦的無知就是無明,無明涉及的是心,無明是指心的狀態,心中有無明就會生起“行”——無明緣行。佛陀發現的這個真理給禪修指明了方向,禪修就是體證四聖諦——苦、集、滅、道,而對四聖諦的完全體證可以斷除無明。修習四念住可以證知四聖諦,斷除內在的“無明”。當“無明”在心中被斷除時,無休無止地緣起運轉就從最根源上停止了——“無明滅則行滅”,這就是究竟的滅苦之道。

 

二、行
一般會把“行”解釋為由身口意所造的業,有些也把“行”定義為“福行、非福行和不動行”。其實,這裏的“行”與五蘊中的“行”就其本質而言是相同的,“行”是因無明而生起的一股造作的力量,正是“行”的力量導致了無休無止的輪回現象——苦的循環往復。
輪回的本質是苦,不斷輪回應理解為苦的反復發作,而無法從根源上得到治理。“輪回”這個詞雖然在現象上可以理解為三世輪回,但在其本質上,即從究竟的法義上,應理解為苦——“苦”為輪回的本質。完全滅苦的佛陀與阿羅漢們不再輪回,是指他們的內心因斷除“無明”而不再產生苦。雖然他們在證悟後尚存在於此世——在世間的意義上可以這樣詮釋,但因他們從根源上熄滅了苦的緣起——斷除了“無明”,所以他們不再有輪回,即不再投生於苦界。

 

三、識
有把“識”解釋為結生識。其實這裏的“識”可以有比“結生識”更為寬泛的內容: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就是六識。與六識相對稱的是“六入”。如果把緣起的過程理解為俗世意義上的一個人的出生,那麼,這裏的“識”可以理解為“結生識”。但佛陀發現的“十二緣起法則”是勝義諦,是揭示“苦生起的過程”,由此而揭示出所謂輪回,其實只是一個苦的反復生起的過程,因此,從最科學的因緣法上來看,最究竟的止息痛苦的方法就是從根源上治理苦,即從內心中驅除“無明”。

 

四、名色
名色就是身心。在俗世中稱為身心,在佛法術語中稱為名色,名就是心,身就是色。名包括四個部分:受、想、行、識——四蘊,這四蘊再加上色蘊就是五蘊,五蘊就是身心,也就是平常俗世意義上所稱謂的人。
從究竟法的意義上看,佛清楚地看到了俗世中所稱謂的人,其實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個部分,這五部分歸納起來就是名色。

 

五、六入
在識的部分有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現在,與之對稱的六入即是,從眼根進入的、從耳根進入、從鼻根進入的、從舌根進入的、從身根進入的、從意根進入的。進入的是什麼呢?這就是根與塵撞擊之前的進入的資訊,有六個進入的管道,即六根門。由此六根門進入,則會有後面的觸,即六觸。

 

六、觸
觸有六種,即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觸在這裏的意思是根塵相接觸後的一種感受,有資訊接觸,則心知道,這會引生後面的感受。

 

七、受
觸有六種,即從眼耳等六根進入的觸,那麼,前面有了六觸,隨之相應的就有六個方面的受,這就是觸緣受。從眼根進入的觸引生眼觸的受、從耳根進入的觸引生耳觸的受,同理,從鼻、舌、身、意進入的觸引生與其相應的受。八、

 

八、愛
有了前面的六種受,於是,每一種受都會引生與其相應的愛。從眼根進入的受引生色愛、從耳根進入的受引生聲愛,同理,從鼻、舌、身、意進入的受則引生與其相應的愛,即味愛、觸愛、法愛。

 

九、取
取在這裏的意思是執取,即執著地佔有欲。由色愛、聲愛、鼻愛、味愛、觸愛、法愛而引生的執取。也有把“取”再細分為“欲取”、“見取”、“戒禁取”及“我語取”,也可以不用這樣的細分,其實“取”在這裏有一個相當寬泛的意義,即無明之心對所遇到的一切事物都有執著與佔有欲。

 

十、有
“有”在這裏的意思是因執著而產生的“欲有”、“色有”及“無色有”,即心中確立了“存在”。

 

十一、生
有了上一環的“有”,則會緣生出“生”,生在這裏的意思是內心的對自我感的確立,即從內心裏出生出一個“我”的錯覺。當然也有把“生”解釋成是五蘊的產生、六入的生起,或從娘胎裏出生,但其實本質意思是心中確立了“我”,如果沒有“我”的錯覺,都不稱為“生”。例如佛陀與阿羅漢們,他們有著完整的五蘊和六入,但因為他們已經根除了無明,所以“有我”的錯覺也消失了,所以在他們那裏不會有“生”的錯覺。
生可以理解為出生,但緣起中的出生專指一種心理上的錯覺,即出生出一個我,錯把五蘊當成“我”,即是緣起裏的“生”——心理上因錯覺而出生出“我”、“自己”。

 

十二、老病死
有了生,就有與其相應的老病死,於是藉由內在“我”的錯覺而引生出無盡的憂愁、悲傷、煩惱、苦痛、恐懼等,這些就彙集成經典中所說的“純大苦聚集”——無窮無盡的苦痛不斷地被滋生出來,即無盡的輪回與無盡的苦痛。

 

緣起各支以及它們之間的相關性,總的起源都是無明。總體上看,這是一個由無明到苦的鏈條,只要無明存在,苦就無法避免——這是一種必然性。無明存在於內心,而不是存在於別處,所以,由無明到苦的緣起運轉,只是心的內部活動,而不存在於心外。
對十二緣起的正確理解可以給四念住的實修提供一個基礎,即佛陀所說的“不假外緣”,即修行可以只在內心完成,而不需要外在事物來配合。緣起的過程始於無明,無明存在於內心,而由無明引生的一系列的緣起過程,也一定只是發生在心之內。

這些緣起的十二支,它們是依內心的規律而發生的,這個規律就是佛陀揭示的: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起愁歎苦憂惱,是名為純大苦蘊集。
十二緣起的過程存在於每一位眾生的心中,這是佛陀發現的凡夫在內心製造痛苦的一個必然流程,佛陀的這個偉大發現,給眾生提供了正確的解決內在痛苦的科學方法。從緣起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痛苦是怎樣被製造出來的,明白了痛苦的製造過程,也就有了止息痛苦的方法——四念住。走在解脱之路上


十二緣起

《緣起經》
雲何名緣起?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起愁歎苦憂惱,是名為純大苦蘊集。

 

十二緣起是一系列心的法則,這個法則在現象上則呈現為一系列的因果關係。佛陀講述這種因果關係的法則,是因為它關係到所有眾生內心的痛苦以及滅除這個痛苦的道路。“十二緣起”時時發生於每一位眾生的內心,而眾生卻全然不知,一直被這個法則控制著受苦。
佛陀講述緣起法,其唯一目的是為了滅苦。緣起法是苦生起的因果鏈,我們從中可以看到苦的生起過程,這過程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直到‘有’和‘生’的產生,最終導致苦的生起——純大苦聚集。”
談及十二緣起,多數時候人們會認為這個法則是生死輪回的法則,把它從三世輪回的角度來理解,其實十二緣起就其本質而言只是一系列的因果連接,這種連接發生于心理上,它的表現形式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有此心理元素的存在,則必然導致下一個心理元素的產生;例如若眾生內心有“無明”存在,則必然會緣生“行”——心行,一種盲目的力量,此所謂緣起的第一個鏈條“無明緣行”。與苦有關的因果關係在“十二緣起法”中表現為一組一組的因果關連,就象一個鏈子一樣,一環扣一環。
佛陀所發現的“十二緣起法”具有重大的意義。在人類的歷史上,沒有人發現苦生起的因果關係;但在2500年前,佛陀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了輪回的本質是苦,而苦的生起,則來自於一系列的因果關係——這就是偉大的“十二緣起法則”。

 

十二緣起這個系列,為滅苦提供了強大的科學依據。十二緣起鏈是:
1、無明緣行——內心若有無明的存在,即會滋生出盲目的心行。
2、行緣識——藉著盲目的心的行為,於是再生出識;
3、識緣名色——有了識,於是緣生出名色;
4、名色緣六入——藉此名與色,於是六入生起。
5、六入緣觸——有了六入,於是六觸生起;
6、觸緣受——有了觸,於是受生起;
7.受緣愛——有了受,於是渴愛生起;
8、愛緣取——渴愛即緣生執取之心;
9、取緣有——有了執取,於是“有”產生;
10、有緣生——“有”的存在,於是“生”便產生了;
11、生緣老死——有了“生”的存在,於是老病死諸苦痛,以及憂愁、悲傷、苦惱、恐懼諸苦生起。

 

從這個連續的因果關係的組合之中可以看到,在它們每一要素之間都是一個因果法則。有上一個的“因”,則必然地會產生下個的“果”,例如有“無明”必有“行”的產生——無明緣行。這是非常科學的因果關係鏈,它接連不斷地發生於每一位眾生的心理之中。對這個心理規律並不瞭解的人,不斷地受制於這個“十二緣起”的規律支配,每一輪的緣起製造出來的都是痛苦。
佛陀在漫長的輪回中親身感受各種痛苦,於是他辛勤地尋找滅苦的方法,終於在一個圓月之夜,他於一棵菩提樹下證悟到這個偉大的真理——緣起法則,他因此而滅苦,因滅苦而成佛。這是無與倫比的偉大發現,這個規律的被發現,使人類有了克服無盡輪回之苦的方法;在此之前,沒有人發現這個因果法則。而當佛陀發現此項法則時,據說其放出的智慧之光照亮了整個三界!這也科學地預示了緣起法這個偉大的智慧之光必將使世人普遍受益。
現代社會,人人都在希望消除內在的痛苦,這也正是佛陀發現的緣起法普照眾生的時刻,有了緣起法,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由於無明,於是產生行,並進而緣生一系列的因緣直到痛苦的產生。當人們明白了這一法則,內心就被照亮了。我們不但知道苦,而且知道苦因,也知道如何消除內在的痛苦。
緣起法中最初的因是“無明”,然後由此無明而引生了一系列的發生,苦是這個因果鏈的最後一環。因為無明的存在,於是導致了苦的產生。十二緣起法是苦生起的法則,所以也因此而可以滅苦,這就是佛法術語中常說的緣起還滅。當緣起的鏈條被從最高處截斷以後,後續的因果鏈就無法發生,於是這個產生苦痛的“緣起法則”就無法在眾生的內心中運行,這就是通過緣起法滅苦。

 

緣起滅苦的法則是:
1、無明滅則行滅——內心的無明消除了,則盲目的心行因失去基礎而無法生起;
2、行滅則識滅——盲目的心行被滅除了,則識無法生起;
3、識滅則名色滅——由盲目心行而導致的“識”滅,則名色也滅;
4、名色滅則六入滅——名與色消失,則附加在名色上的六入也被滅除;
5、六入滅則觸滅——六入被滅除,則附著在六入上的六觸也滅;
6、觸滅則受滅——觸被滅除了,於是受也滅;
7、受滅則愛滅——受滅則渴愛也滅;
8、愛滅則取滅——渴愛滅,則執取之心滅;
9、取滅則有滅——執取之心滅,於是“有”不再產生;
10、有滅則生滅——“有”滅則“生”滅;
11、生滅則老死滅——“生”滅,於是老病死諸苦痛以及憂愁、悲傷、苦惱、恐懼諸苦俱滅。

 

十二緣起中的“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個要素不同於世間的意思,它屬於究竟法的範疇,非常深奧。禪修者在理解緣起的語義時必須要有正見的指引,要從究竟法的角度來把握,同時也要有很好的實修經驗。例如“無明緣行”、“無明滅則行滅”、“緣”、“滅”、“緣生法”這些屬於究竟法裏的語義及詞,必須要從究竟法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走在解脱之路上

 


    接納之心

內觀禪修是以正念和正知來面對身心現象,要完整地做到這種觀照,需要一些心理品質的支援。正念是第一個要培養起來的品質,即面對目標,不迎不拒,但人們早已形成的心理特徵往往破壞這種觀照,這需要我們有意識地訓練“接納之心”。
對於內觀禪修者而言,養成一個接納一切的心態是非常必要的。人們既有的心態基本上是在排斥和貪愛之間徘徊,無法做到平靜地接納,這讓正確的觀照很難進行,這是禪修的一個障礙。許多人通過學習、能力訓練,進而進入禪修,希望獲得智慧,但修習了很久還是無法理解正確的觀照,這其中的原因基本上都是沒有形成接納的心理習慣,在緊促而局限的心態下,任何的觀察都無法湊效。
想從禪修獲得智慧的人,首先需要培養接納的習慣。一個不喜歡自己,只能看到自己的錯誤,或者不斷地給自己提出要求,對當下的自己永不滿足的人,這種方式很難形成開放的心態。在任何團體中,這類修行者都會迷失自已,不斷地要成為另一類人,而無法對當下進行觀察。在良好的環境中,他會不認可不接納自己的錯誤缺點。這樣的禪修者,他們的修行行為往往會讓自己更加背離自己,增加了痛苦和鬱悶,缺少膽量的人也會給內心增加恐懼。所以,一個有意識地步入智慧行列的人,應該首先練習接納自己,從中找回自己的觀照本位。
接納就是無條件地接受,對自己所表現出來的一切尊重並接受,這不僅包括優點,也包括自身的缺點與錯誤,以及自身表現出來的所有現象。這是禪修的基礎,若沒有這個基礎,禪修中花費的大量心力將又會成為一次塑造自己,製造更多的不滿和業流。其實不斷塑造的過程正是一個不接納自己或無意識的習慣過程;你越是不容易接受你自己,你就越無法開展智慧的觀照。在這方面,若欠缺接納之心,你積累的知識越多,學問越大,經歷的事情更多,則會給心理上帶來更多的痛苦。

改變這一切其實很簡單,輕鬆地接受自己,接納自己的一切,長期練習這一能力。人們容易把自己內心的緊張、遺憾、悲傷、內疚、急躁、憤怒、恐懼、憎恨、恥辱、孤獨等都深深地掩蓋起來;一般來說,掩蓋透露出接納之心的欠缺。你若對自己真誠,就是要敢於面對內心。人們很少意識到這一點,也很少進行這方面的觀照訓練。
情感是最難忘掉的一種記憶,對情感的態度也決定了人的心靈品質。修行需要在情感上接納自已,不論內心是哭是笑,是難受是喜悅,要確定並接納這一切。這種接納會增強心的力量,增加膽量,會磨合你與萬物的貼近關係。知識在這裏起不了太大作用,你只要真誠,能面對自己, 面對內心的情緒和感受, 面對自己身心各層面的真實現狀, 敏感地知道它們的狀態,完全地接納這一切,於是觀照就在這種情形下形成了。
這需要膽量,需要克服一些頑固的心理習慣,也需要大量地練習。意識層面的思維很難克服內在的抗拒之心,也在形成心的接納傾向方面沒有太多幫助。讀書與交流只能形成知識,對修習起一個指導,但真正地解決問題,還需要訓練。

接納之心的訓練,這很單純,也比較簡單,唯一的是需要付出時間。當情緒出現時,你意識到它的到來,並完全地接納它;這個練習比閱讀文字和思維要有效,對於這個練習,你若進行的深入持久,可以觸動潛意識,使內心深處開成一個平等接納的能力。人們遇事總會想不開,想不通,不理解;或有人從道理上明白,現實中做不到。還有人的言談舉止總是由情緒操控著,不能受控於自己的理性。這些問題都需要先行接納下來,然後才能在更為寬廣的條件下去尋求解決的辦法。這就是說,先要讓心接受這一切,這比較困難,但它是修行的基礎。有些禪修導師教導接受疼痛的訓練,在訓練接納之心這一點上,這是正確而有效的,人們對疼痛往往很敏感,也不易接受;如果能意識到疼痛,認可疼痛,也就容易接受負面的情緒。若能接受負面情緒,你才能實現觀察,所以接納之心是禪修觀察的至關重要的一個關鍵步驟。
人們一直在抗拒各種感受和情緒,所以很難看清楚它們的本質。你對抗它們讓觀察無法實現,無論你要努力擺脫痛苦煩惱,還是在尋求幸福成功,心理上的接納是必須的功夫。
過度追求和嚮往高興與舒適感受的人,往往深陷負面情緒的困擾中。對正面感受的努力追求,使人失去對負面情緒的忍耐度,稍有不適,就容易使情緒失控。這是一個心態的問題,人的生活中各種情緒層出不窮,只追求舒適感受的人,往往不能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這讓負面狀態成為一個心理負擔。
學會接納自己身心上出現的一切現象是必要的能力,這其實是一個從潛意識中就存在的問題,它很難通過理論學習得到解決,反復地訓練可以觸及潛意識,這是基本的解決方法。總之,內在的平和寧靜是靠接納一切得來的,從心理上簡單地追求而來的內在祥和、寧靜與平衡,很容易被打破,只有從接納一切而來的寧靜,才有穩固的基礎。最重要的事情是對自己真誠,然後接納自己的一切,然後才會有觀察的行為。一個人若不能真實面對自己的身心行為,不接納自己的缺點與過失,就無法貼近身心真相。如果智慧的修行者能夠訓練出對一切感性經驗持開放的態度,那就很輕易地能夠達到禪修中的觀照,並且能逐漸瞭解到觀照身心對個人的非凡意義。假若生活中一旦出現令人不滿意的事情並且無法挽回,他也能比較容易地接受結果。
開放的心態是修行中定力的源泉,但訓練這種心態則要從接納自己開始。如果能夠對所有身心行為保持接納的態度,則他也容易形成開放的心態,這就可以更加真實地面對自己,為禪修的深入打下基礎。
生活中自己的缺點很多,這成了修行者最頭疼的事,這也是最大的干擾。排除這種干擾的方法就是接納自己,同時接納自己的缺點,這會形成對自己的經驗完全地坦誠,也會帶來開放的心理。其實,如果能夠正視自己身心上的弱點,這弱點就不再成為弱點。
一般來說,能夠對所有經驗持開放的態度時,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也許你並沒有做什麼努力,只是開放地看待身心上發生的現象,這是接納自己的良好結果!接納形成開放的心態,開放的心態讓你更客觀更真實,在這個心理基礎上,許多問題就消失了。你無須解決問題,是問題自己消失。
這種結果會讓修行者更加對自己有信心,對接納和開放的心態有信心;如果再深入一步,他能夠不再掩飾自己所有的情感與情緒,對各種複雜的情緒更加開放,他的心胸就會更為寬廣而成熟,於是他也會與這些情緒平等相處,把它們看得更清楚。當修行者不再要求自己成為怎樣的人時,他的智慧才真正地展開了。
接納之心讓你轉化了心態。做事之先對結果的過度期望,必須要做到怎樣的程度,這往往成為你終生難以逾越的障礙。而現在,接納之心讓你放鬆自己,瞭解你自己當下正是怎樣的情形,而不是一直處在期許之中。需要把期望變成觀察——這是態度上的變化。
只是要求是危險的,要求自己,要求他人,要求社會,所有一切都要按自己的欲求來達成,如果稍不如意,內心就會不滿或忌恨,這對正念的練習會是一個障礙。對身心現象接納,會形成客觀地看待,完全平等,不作取捨,這是一個很好的瞭解身心實相的前提。
舉個例子,如果在思想的邏輯下不斷地討論和延續,你就在人類的業流中生活,而沒有看一眼業流本身。佛陀說,身心現象只是無常的現象,生起即消失了,由此他看到了“無我”的真理,而為什麼修行者看不到這一點呢?因為他們一直站在人類的邏輯上看問題,這種邏輯讓你不斷地要求,不斷地控制,不斷地延續,而不願對其本身進行觀察。這就是說,人們之前所做的事情都是延續業流,而不是觀察它。
禪修的觀察,首先要具有開放的心態,而開放的心態建立於接納的基礎上。許多修行者不得要領的觀察,主要是接納之心不夠,心的柔軟度不夠,這使觀察的範圍變得局限,人們的眼光只在業流中延續它,只是造作,而無法做到佛陀教導的觀察身心的本質。
觀察是整體的,寬泛的,不受利欲心驅使,這就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接納之心下而形成的開放的心態。開放之心形成寬廣的眼光,能夠觀察而不執著於觀察,能夠看到身心的整體特徵。觀察是要以身心的整體架構為目標,而非在它們當中取捨,這是佛法修習的關鍵;但這種廣大的心境與眼光,是由接納之心而形成的;當你不再抗拒時,你才能放開眼光,進行真正地觀察。
一旦接納之心消除了抗拒,不斷地要求,緊張的心態就會減弱,於是,本能的衝動和情感也會跟著減弱,這種恰如其分的開放態度帶來了良好的禪修空間——心理上的禪定自若。這種禪定可以為修行者帶來內明,他會對感受、想法、情緒、行為等細節有更加清晰地覺察。你若能對身心現象的存在不批判,不驅逐,逐漸地,對其觀察才能逐漸地開始。
接納之心讓湍急的業流有所緩和,這給你的觀察騰出心理空間。你若能有智慧看到這一切只是業流,所謂生命其實只是業流的延續,只是身心能量的流動,是諸多外緣的綜合產物時,你對身心的這種能量就有了不同的看法,於此,你接納這些現象的深刻度會更好,你深知此刻的身心現象就是所謂的“業”,它從不屬於某一個人。而當你的禪定能力和智慧達到相當高度時,你會自然地看到這一點。
 

   走在解脱之路上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