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上的發展與佛法
孫士傑
如果你認為科學是理性的話,那麼佛法也是科學且理性的。
摘要:
「相」是有分別性的,而清淨本心是無分別的,我們在佛法的修行上就是要修到無分別心。而在自然界中,物質的本質也是遵行無分別的。在物理上討論同類的粒子時,兩個電子都必須要把這粒子視為不可分辨、不可區分的,否則有很多物理性質就無法解釋。例如在物理學的「氣體熱力學」裡,解釋理想氣體的熱學性質就是個例子。所以在自然界中物質的本質是遵行無分別的,這與佛法無分別的清淨本心是相對應的。
正文
今天我所要探討的就是科學的研究方向與佛法的修行方向是否相似、是否有關聯。而我想從兩方面來探討,一在無分別方面,另一在分別方面。
在無分別方面,我們先拿科學來做分析。在科學中,我們更以物理學做為科學的代表,因為物理可視為「科學之母」。從物理發展史來看,我們可以粗略地分為三個時期,即「物理化學時期」、「量子時期」,還有現在的「粒子時期」。下麵我們分別來探討:
在「物理化學時期」,常常物理的研究與化學的研究是分不開的。那時的人類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當物質切分至很微細而不能再分時,其巨觀的性質與微細時的性質不同。例如將一塊鹽分為兩半,其結果還是鹽。而這樣一直分下去,分到當時科學能力所能及的結果,發現到最後會變成氯氣與鈉元素,很明顯地與原先鹽的性質不同。這事實告訴我們:一切物質都有其基本的構造。而這個時期人類認知到物質最基本的構造就是原子,而且進一步瞭解到山河大地無以計數的東西都只是由一百零幾種不同的原子組合而成。更由於有這層認識,而促成人類探求物質最基本構造的動機。在這個時期,物理學者已認知到同類原子具有全同性。所謂「全同性」就是完全相同,無法區分。而且在物理的氣體熱力學裡得到證實,因為唯有將同類的粒子視為全同,才能解釋氣體的一切現象。所以在很早以前,人類就已把粒子的全同性觀念印烙在心裡了。
過了古典的物理時期後,就進入了「量子物理的時代」。因為人類認清到任何物質在微觀結構中,都反應具有量子化的相同特性;同時由於實驗技術的進步,而在微觀的實驗中得到證實。在量子時期,人類發展出一套量子物理,來解釋一切物理現象。而其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起始一步,就是將可分別的「粒子」都以無分別的「波」來看待──一是波動性,一是粒子性。所謂波動性就如同光波一樣,而這種波動性是趨於全同性,只與物質能量有關。例如在量子力學裡,常用到的波動方程式:
裡面的ψ波方程式可以表示不同的粒子而都滿足此方程式,因為這裡面都已把物質視為全同性不可區分的波來看待。所以人類有了全同性的觀念,才有今天的量子力學。也因此我們可以很清楚地明白,其實科學家在心裡已經感覺到有一個模糊的東西,而它是不可區分、不可說的一切物質的基本構造。
因為人類強大的找尋物質最基本構造的動機,使得物理發展進入了今天「粒子物理的時期」。今天因為實驗技術的長足進步,使我們目前瞭解到物質的基本構造已突破了質子與中子,而進入誇克的世界。所以人類從瞭解物質是由原子組成;原子又可分成電子、質子與中子;而質子與中子又是由兩種不同的誇克所組成──這樣子的流程,就如同把物質脫掉一層層的外衣,而越往裡層走,就越不可分,也就越無分別。
現在接著來探討佛法在無分別上面的特性。學佛的人都知道,我們修行就是要找到自己本來的面目,而這個自性就是佛心,就是一切的基本。因為萬法唯心造,一切的山河大地就是由「心」而出。而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要找本心,就要除去妄念,慢慢地將覆蓋在本心外面的無明去除。妄心越除去一分,心就越明白,而就這樣深入地往自性的方向走。而這種修行的情況就如同前者探討科學研究的方向一樣,把一層層的外衣脫去,而走向一個不可分、無法分別的地方。所以在無分別方面,我們得到一個結論:科學研究的方向與佛法修行的方向是一致的。
接著我們來探討分別的方面,看看科學的研究是否與佛法有關聯。我們都知道科學是取相的,是以相為依歸。我們利用相的變化和相的特性來改善我們的生活,也就是科學的應用無一不是取相的。雖然在無分別方面我們探討得知,物的本質是無分別的,而我們可以藉由相來分別物質的不同,也就是藉由相來取分別。我們可以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有兩個相同的原子,在前面說過,因為他們是全同的,所以我們無法分別他們。如果其中一個原子受到激發變成激發態,而激發態的原子會發光而回到原來未受激發的狀態。而當原子發光時,我們就可以分別出是那個原子受激發;而等回到原狀時,我們就一點辦法也沒有了,無法分別了。而這個光就是相的表現,一有相就可以起分別。相有很多種形式,在科學上相可以是光、是電、是熱……等等無數方式來表現。而心相的分別也是一種相,例如我們畫兩個大小、顏色、粗細都相同的圓,因為完全的對稱,根本無法分辨他們那個是那個;但是我們如果把其中一個圓染上一點不同的顏色,馬上就可以分別了。因為我們加上了一點,使得原先的對稱破壞了;對稱一破壞,我們馬上就能取分別。從前面的探討我們瞭解到,如果要取分別,就要取相;反過來說,一取相,就馬上取分別。
以上是從科學的方面來說,接著我們來看看在佛法上分別的層面是什麼。在佛法的修行過程中,我們知道要破一切相,不可以取相,才能悟如來真實性。因為一取相,心就有執取;一有執取,心就會起分別。所以在佛法的層面上,相的表徵就是分別;如果以相的形式出現,就能取分別。而菩薩入世度眾生,也必須取相才能入到這世間來;而一旦以相入世間,我們就能分別,所以才能分別出不同的菩薩來。因此在無分別方面,佛法與科學的特性也是相類似的。
經由前面在無分別與分別兩方面來探討科學與佛法的關係,我們可以體認出:科學是與佛法相平行的,學科學與學佛法是不衝突的,因為如果你認為科學是理性的話,那麼佛法也是科學且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