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張睿纖/台北報導/2012-09-03】

根據英國一項針對兒童染色體變化的追蹤研究,發現長期受到霸凌或處在家暴環境的孩子,染色體的端粒比一般沒有壓力的孩子短,有提早老化的現象。醫師表示,近年研究發現壓力會削減端粒的長度,小時候長期暴露在暴力中的孩子,日後除較易發生心理問題外,長大後的健康狀況也會較差,比一般人更易罹患心臟疾病、糖尿病等免疫疾病。

根據美國杜克大學團隊今年4月發表在《分子精神醫學》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的研究顯示,長期暴露在暴力環境下兒童,染色體的端粒會提早縮短,長度相較於沒有暴露暴力中的兒童相比明顯較短,而遭受身體直接虐待的孩童,縮短情形更明顯。

端粒是染色體尾端的一段DNA,隨年紀漸長,染色體經多次複製,端粒長度會持續縮短,使得染色體容易受到損傷,導致細胞老化與死亡,因此端粒長短被醫學界認為與老化現象有關。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葉啟斌表示,動物研究顯示,小鼠如果被大鼠持續攻擊,一個月後小鼠大腦的基因就會改變;相對地,人類如長期受壓力,壓力荷爾蒙可體松透過神經傳導進入細胞核內,染色體端粒就會逐漸縮短。

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楊聰財表示,小時候長期暴露在暴力中的孩子,除罹患創傷壓力症候群外,未來更可能從受害者角色變成加害者,除影響心理層面外,更會影響生理。

研究顯示,長期處在壓力環境下,大腦會分泌壓力荷爾蒙可體松,導致「大腦影響整體身體健康」,不但影響大腦海馬迴、記憶中樞,也容易引起免疫系統、胃腸道及心血管疾病,葉啟斌說,孩童時期受暴力影響的孩子,長大罹患心臟病、糖尿病等免疫疾病機率都比一般人高,長大也易出現衝動控制不良行為,影響人際關係。如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特徵是容易重複做惡夢、交感神經失調、無意識感到害怕與恐懼、易低自信,如果出現以上症狀應該及早就醫,接受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