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
國科會主委朱敬一、行政院政務委員管中閔等幾位學界出身的政府首長,近日均對人才斷層問題提出警語。管政委擔心台灣淪為「三流國家」,朱主委更直言問題再不解決,很快會「死狀甚慘」。
其實,過去幾年,不同領域中人才缺乏又迅速流失的問題,一直是各界關注的話題;但問題人人皆知,答案卻不清不楚。二位首長語出驚人,正反映出這種無力感與急迫感。
人才有很多種;有些人才具備與生俱來的異秉,但更多的是經過後天的教育及訓練,而習得能夠持續解決問題、達成目標的能力。前者是天才,原本稀少;而後者則是各行各業,不分公私部門都應該盡力發掘、晉用,並全力留住的對象。因此,所謂人才斷層,至少涉及了沒有人才、晉用無門,以及無法留人等三個層次的問題。
先看沒有人才的問題。若說台灣沒有人才,或許言過其實;但沒有人才,可能是人才數量不敷所需,也可能是人力素質不具備解決問題、達成目標的能力。台灣碩、博士人數即將突破百萬,按人口比堪稱世界第一,所以看來不是量的問題,而是質的問題。
過去十年,我國高等教育廣開大門,讓碩士大學化、博士碩士化,一方面大幅降低了學子出國留學的意願,他方面又未能針對產業、社會所需設計教育訓練內容,導致高學歷卻非高能力的結果。特別是人才養成所需要者,往往不是學富五車的廣博學識,而是主動思考,以創意解決問題的態度及方法,以應付不同階段的挑戰;因此,學用嚴重脫節。
為應付暴增的學生人數,各大學只能採取被動式的教學,使得學生欠缺思考,創新應變的訓練與方法,只會低頭看眼前,從不抬頭看世界。加上少子化趨勢,除台、清、交等名校外,各大專院校都普遍面對招生不易、資源短缺的問題,導致教師無心設計教材,又因學生素質低落而意興闌珊。如此惡性循環,無怪乎有跨國企業指台灣人才比一張紙還薄。
再談晉用無門的問題。台灣近年經濟發展趨緩,就業機會減少,自然影響人才獲得發展的空間。對於私人企業而言,因有各種發掘、晉用人才的機制,而且彈性很高,問題或尚相對較低;反而是政府部門,長期在防弊的思維下,使得晉用管道極端僵化。政府用人,非但一切按考試分數的高低,決定晉用與否,而有更高多元人才需求的高級文官,其選任制度也仍然是以公務員身分為限,致使有助於提供政府更為宏觀、創意的人才,即便願意屈就於明顯低於民營企業的薪資,也沒有參與的空間。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感慨政府缺乏人才,比二十年前更加「保守多、創新少」,其來有自。
最後是留不住人的問題。人才流動通常是好事,只要能有新血加入,反而有助於引進更多元的思維。但台灣現在面臨的,卻是人才流出多過流入的人才赤字問題。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很多,但偏低的薪資、過於保護的外國人聘用條件,及欠缺完善的配套,皆是千夫所指的主因。
這類問題在研究機構尤其嚴重;除了中國大陸高薪挖角外,香港、澳門的大學教師起薪,早就是我們的四、五倍,而如「打肥貓」等原本應該用在防杜公營事業酬庸的機制,竟也一體適用在如工研院、國家衛生研究院這些需要國際頂尖人才,協助我國研發創新迅速躍進的機構上。在競爭對手多所禮遇,我們卻百般限制的情況下,如何能不造成人才赤字?
同時,許多保護本國勞工的制度,不但防堵外籍藍領勞工,也一樣阻礙外國高階人才的引進。甚至如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市場,也同樣的基於保護主義而設有諸多限制。
人才斷層是個系統問題;必須從上游改善教育制度、中游增加晉用機會,到下游加強留用人才誘因同步下手,才有辦法加以改善。但前二者涉及體制改革,須要即刻開始,但短期無法見效;所以,強化吸引人才的誘因,改善包含中國大陸在內的外來人才的導入環境,也是因應短期的特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