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 愛吃白米飯 糖尿風險高

中國時報/2012-03-17/張嘉浩 綜合報導

幾千年來米食文化一直是亞洲地區的特色,香Q的白米飯是很多人一日不可或缺的主食。但美國哈佛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攝取過多白米飯容易罹患第二型(成年型)糖尿病,而愛吃精製白米飯的亞洲人罹病風險明顯偏高。

第二型糖尿病又稱非胰島素依賴型,由於飲食習慣、肥胖、壓力等因素,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且功能異常,對糖類的利用能力減低甚至無法利用,導致血糖上升。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研究員孫崎(Qi Sun,譯音),綜合分析四項針對白米飯攝取量與第二型糖尿病罹病率關聯的研究文獻後斷定,「白飯可能提高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特別是在亞洲攝取量高的地區」。

研究有兩項於中國大陸與日本進行,另兩項是在澳洲與美國,樣本共約卅五萬二千人,追蹤時間則從四至廿二年不等,結果有近一萬三千三百人罹病。

在中國與日本的研究中,受測志願者每天平均攝取三或四份白飯(一份約一百五十八公克),而納入個人體重、運動量與飲食習慣等因素後,孫崎發現,吃最多的人與最少的相較,前者罹病風險高五五%。而在澳洲與美國的研究中,受測者平均每周攝取一至二份白飯,罹病風險差距只一二%。四個地區的平均風險差距則為二七%。

孫崎領導的團隊解釋,相較於糙米(brown rice),白米屬於精製澱粉類,缺乏纖維質、鎂和維他命等能預防第二型糖尿病的營養素,而其升糖指數(glycaemic index,GI)也較全穀類高,吃進體內會加速血糖上升,易引起飢餓感而誘發食慾,增加進食量,並促進食物代謝,大量產生脂肪,增加人體血液或細胞中脂肪的堆積。

不過孫崎也指出,除米食之外,人們也應該密切關注他們的其他飲食,因為整體飲食模式可能比單一食物更為重要。

孫崎的研究報告發表於最新一期《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崑濱伯:呷到83歲嘛沒代誌

中國時報/2012-03-17/侯俐安 台北報導

「黑白講!美國人吃麵粉,得糖尿病的人比台灣還多!」種了五十多年田的崑濱伯(紀錄片《無米樂》主角黃崑濱)說,他從小吃白米飯吃到現在八十三歲了,「沒有糖尿病,也沒有尿酸」;農委會也打包票,每天吃二.五碗飯才是均衡健康基礎,「多吃一口飯」很健康,國人不用擔心!

農委會近年不斷推廣「多吃一口飯」,哈佛大學卻研究發現白飯吃太多會增加糖尿病風險。崑濱伯痛批美國人因為沒吃米的習慣就做這種研究,「有什麼根據嗎?這是一種政治宣傳,心肝很壞,要害死台灣人,封鎖我們的經濟。」

農委會農糧署糧食產業組組長蘇宗振則指出,台灣人碳水化合物嚴重不足,白米可以提供複合性碳水化合物,是身體能量主要來源,也能提供腦部及血液醣類,胺基酸吸收率比玉米、大豆等其它穀物類更好,每天吃二.五碗飯才是均衡健康基礎。

崑濱伯也說,台灣有句諺語「呷飯呷八分飽才長壽」,就是告訴我們吃飯「適量就好」,工作才會勤快、有體力,「日本人也吃白米飯,也是很長壽、健康啊!」

花蓮農民謝銘健則說,台灣廿三萬人種了廿五萬多公頃稻米,稻米在全台灣是非常重要、面積又廣的經濟作物,美國隨便丟出一篇報告會害死多少農民?「美國不但有瘦肉精肉品還有基改作物,憑什麼來評論稻米?還是又想聲東擊西轉移美牛注意力了?至少台灣沒有使用瘦米精,請美國人先管好自己的牛吧!」

---------------------------------------------------------------------------------

總攝取熱量、生活習慣 才是關鍵

中國時報/2012-03-17/張睿纖 台北報導】

國外研究報告指出,攝取白米增高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不過國內專家指出,亞洲人白米飯攝取量逐年下降,但糖尿病人口卻逐年上升,罹患糖尿病與總攝取熱量及生活習慣有關,不會因攝取特定食物罹患機率就增高,平日只要保持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就可以避免罹患糖尿病。

「攝取過多熱量又不運動才是罹患糖尿病的關鍵!」糖尿病衛教學會副祕書長、馬偕醫院營養課營養師趙強說,亞洲人攝取白米飯逐年下降,糖尿病人口卻不降反升,亞洲飲食西化,現在很多人減少吃米飯,卻還是罹患糖尿病,因此研究報告必須納入各種影響因子。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表示,近年來糖尿病患者增加多以新興國家為主,但很多主食不是白米,且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的因子很多,包括體重過重、有家族病史、不良生活習慣,也有研究指出曾產下巨嬰的女性罹患糖尿病率機率也增高,「但絕對沒有特定的食物會造成糖尿病的說法」。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主任醫師洪建德也表示,亞洲人糖尿病患者比歐美多不可能是因為吃白米飯造成,罹患糖尿病與飲食總攝取熱量有關,研究應該把攝取食物、運動量與生活習慣都計算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