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周行一】

在跨越民國九十九年進入一百年的瞬間,一○一大樓的煙火熾熱,溫暖了台北市政府廣場前數十萬的民眾,煙火隆隆宛如禮炮聲,顫動著我的心弦。我在民國四十八年出生,幸運的與中華民國五十歲後一起繁榮成長,之前父親及祖父輩所承擔的苦痛,我都沒有經歷過。在攝氏七度的仁愛路上,心中有無限的感恩,身為大學教授,我有一個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別人付錢給我念書寫作,因此我每天學習成長,幾乎每天閱讀的習慣讓我的心靈未曾匱乏過。

前幾天意外的在一個場合內聽到一位七十幾歲的婦人講了十分鐘話,她一生愛讀書,即使已經退休了許多年,但仍言之有物,津津有味。我心裡就想,這樣的老年多麼豐富有趣!但是我女兒最近卻不喜歡讀書了,常抱怨學校功課逼得緊,每天重複類似的學習,學校不重視課外活動,她不僅沒時間打籃球,更不太有時間讀教科書以外的書,可以說已經對填鴨式的升學主義教學方式厭煩了。

我最近常在想,是否因自己國中貪玩,沒有拚命升學,後來沒考上公立高中其實是因禍得福,因為少了國中三年折磨,才沒有厭倦讀書。儘管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減少課後輔導、不考模擬考、也想盡辦法改進升學考試的方式,但升學壓力讓絕大多數學生不敢不補習,學生成天複習課業,絕少時間作更廣泛的閱讀,其實女兒就算成績好,考上一流高中,但卻因此厭煩閱讀,將來她變成一個心靈貧乏的人,值得嗎?

我一向鼓勵小孩閱讀,兒子只要閱讀好的課外讀物,與學校課業完全沒有關係是無所謂的,從小就希望他有節省與支出的觀念,所以只要是他要的東西,我儘可能要他分攤支出,但只要是我認同的好書,就願意全額支付以為鼓勵,他讀文、史、科學、小說,不一而足、算是位閱讀廣博的小孩,因為閱讀是他自己培養的興趣,他一生都會持續閱讀,而有較豐富及均衡的人生。

朋友間只要談到小孩在台灣讀書的辛苦及乏味,就感慨孩子愈來愈不快樂,教改已經變成笑話。但是,是誰讓我們的寶貝子女到處補習?是誰希望學校經常有模擬考?是誰要學校安排課後輔導?與其卸責給教育部,還不如承認父母自己才是罪魁禍首,高壓式填鴨教學是學校反應家長偏好的自然結果,教育部和校長或老師只是配合父母而已。

馬總統在元旦文告中將「百年樹人」列為民國百年四大期許之首,又楬櫫十二年國教時程,這是項令人振奮的宣示,對降低升學壓力,幫助中、小學均衡教育的發展會有助益,也會有助於增進教育機會的平等,讓弱勢子弟有升學的機會。但是孩子念完十二年國教後仍要考大學,就像九年國教一樣,除非有打到七寸的改革,難竟其功,學生還是不會快樂的。

我的朋友同事中,小孩只要曾到美國短期就學的,幾乎全數不願回台復學,也很少聽聞旅美華人願意把小孩送回台灣受教育的。所以我的百年祈願是:中華民國未來的主人翁能有百年的快樂學習環境,終身樂在閱讀,心靈不斷滋長。政府在推動十二年國教時,如果能將主力放在改變父母的觀念,建立他們的自信,了解能快樂學習的小孩,才會有快樂的成就,我們的下一代才會有百年的快樂。(作者為政大財管系教授) 【2011/01/08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