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勿活在概念中﹙二﹚

“Find out and explore what you are really going though.” - Godwin Samararatne

探測與找出究竟你現在經歷的其實是甚麼。  - 葛榮居士 

﹙三十八﹚請勿活在概念中﹙二﹚    路

  上期的文章提到一個牧羊人的寓言。這位牧羊人本來在山上過著愉快與自由的獨居生活,但當他聽到別人說應該有妻兒才快樂,他便覺得自己不快樂。當別人誤導他有了妻兒,他頓時覺得自己很快樂。當別人誤導他的妻兒病死了,他頓時覺得自己不快樂。從始至終,雖然實況是他獨自一人,他的心卻活在不同的故事(概念)中。

 

被自己的心欺騙

 

  為什麼牧羊人會受別人的說話所影響,使他自己時笑時哭呢?皆因當牧羊人聽到別人說應該有妻兒才快樂時,他的心便虛構了一個快樂的模型,這個模型是有妻有兒就會快樂。當他聽到別人說他已有了妻兒(雖然這話是誤導),他的心立即活在一個有妻兒的故事裏,這個故事使他快樂、使他笑。當他聽到別人說他的妻兒已經病死了(雖然這話亦只是誤導),他的心立即活在一個沒有妻兒的故事裏,這個故事使他不快樂、使他哭。其實,由始至終,他的心隨著別人的說話,虛構了不同的故事,而他就活在這些故事(概念)中。實況沒有使他哭笑,但這些惟心所虛構的模型、故事或概念卻使他時哭時笑。

 

  表面上,牧羊人是被別人的說話所欺騙。其實,他是不自覺地被他自己的心所虛構的模型、故事或概念所欺騙了。這亦說明,當我們被別人的說話所欺騙或指揮時,不是立刻去怪責別人,而是需覺知覺醒地觀察與瞭解自己其實有沒有被自己的心欺騙了。

 

都市中的牧羊人

 

  在日常生活中,被自己的心欺騙還不知道的例子很多。例如,在工作的時候,有次自己用了多天的時間與努力寫好一份意見書,自己覺得很滿意。把這檔交了給上司與同事審核時,他們亦大加讚賞,聽到了這些順耳的言語時,頓時覺得很開心與雀躍。之後便滿心歡喜地把這份檔交給客人,誰料客人卻非常不滿,諸多批評。聽了這些逆耳的言語時,頓時覺得失望與沮喪。

 

  禪修的妙處便是在這過程中,會友善地提醒自己,可否覺知覺醒地觀察與瞭解實況,看看有什麼可以做來處理與回應這件事,而不是強要事情的發展如意。有了這提醒,再進一步對實況的觀察與瞭解,察覺到這份意見書有時令我雀躍,有時卻令我沮喪,但其實由始至終,都是同一份檔。

 

  為怎麼同一份檔會在不同的時段使我有不同的反應?答案其實很簡單。令我雀躍與沮喪的並不是這份文件,而是心內的故事(概念)。當聽到別人對這份檔的讚賞時,心便為這份檔虛構了一個100分的故事(大大的加號),而我亦活在這個惟心所虛構的美滿故事中,所以很開心、雀躍。當聽到別人對這份檔的批評時,心便為這份檔虛構了一個零雞蛋的故事(大大的減號),而我亦活在這個惟心所虛構的一文不值的故事中,所以便失望、沮喪。在這個過程中,我並沒有注意與關心到實況是無論別人或自己給多少評價予這份檔,它倒是我付出多天努力、專心工作的成果,自有它不多不少的價值。而我卻不自覺地在不同的時段活在不同的故事(概念)中,就像那個牧羊人一樣。

 

  當覺知到(aware)原來苦因不在這份檔,也不在別人的讚賞或批評,而是因自己沒有活在實況中,只是活在心內的故事與概念中,便學習不再給力量予這些故事,把精力專注於實況,亦即是把精力專注於現在有什麼可以做來處理與回應這件事。有什麼可以做?便需觀察個別的實際情況,然後學習隨實況而行。當時我可以做的,便是在客人對這份檔有誤解的部份,反思另一個方法嘗試再向客人解釋與澄清;在客人沒有誤解的部份,便堅持,培育與運用自信。明白到我只可以盡自己的經驗與知識而為,而我是不可以指令世事如何發展的。若在這之上再加添一些評價,如難、易、成功、失敗等等,都只是在實況之上加添一些惟心所虛構的故事或概念而已,於事無補。若然客人最終不接受這份意見書的話,表面上(外相)是我草擬的文件導致客人的不滿,但實際上(實相)是我已在這情況裏履行了所擔當的角色的任務,因我已盡經驗與知識而為,這就是我在實況層面的任務,強要達到目標只是概念層面的任務(只是故事而已)

 

  祝願各位常審察您的心現在當下究竟是活在實況中,還是活在惟心所虛構的故事或概念中。

 

 

相關文章:
在生活中禪修 請勿活在概念中﹙四﹚ 緣氣:(3327)
走 向 解 脫 三乘根本戒概述上 在家篇 益西彭措堪布 緣氣:(6565)

上一篇(在生活中禪修 請勿活在) 回目錄 下一篇(在生活中禪修 請勿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