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雲鵬佛畫之研究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美術組碩士在職專班/92/碩士/092PCCU1233006

研究生:余宥嫻   指導教授:陳清香  電子全文電子全文

在於研究晚明佛畫大師丁雲鵬及其佛畫畫作。研究方法為文獻資料及圖像分析並重,輔以相關畫史、畫家對照說明,從文獻學的角度加以研探,並以丁雲鵬存世之畫跡進行整合性的圖像學研究,同時配合宗教學的切入,以試探丁雲鵬佛畫作品之風格評述,藉此肯定其佛畫作品在藝術上之成就與貢獻,與丁雲鵬在晚明整個佛教美術史上的定位點。
各章研究主題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闡明研究動機、研究方法及研究內容。
第二章為晚明的時代背景與丁雲鵬之生平、師友探討,屬於文獻探討之部分。
第三章起至第六章進行主題式的佛畫研究:第三章研究丁雲鵬的佛像畫作,第四章研究丁雲鵬的觀音畫作,第五章為掃象圖研究,第六章為羅漢畫研究。在同樣的主題下以個別畫作與不同畫作間之分析、比較為主,並加以試探其宗教意涵。
第七章為結語,總結丁雲鵬佛畫藝術風格的特色與影響,以及學生研究之心得。

中文著作:
<專書>
丁明夷、邢軍。《佛教藝術百問》。台北市:佛光出版社出版,1996年12月二版。
王國財。《從手工造紙到文人書畫》。2003年4月24日出版。
王景荃。《天國的靈光:佛像》。上海:上海藝文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吳勇猛。《禪畫欣賞》。台北市;財團法人台北慧炬出版社,民國79年5月出版。
弘學。《佛教圖像說》。成都:巴蜀書社出版,2001年6月第二次印刷
弘學。《淨土微探》。成都:巴蜀書社出版,1999年9月第一版。
李玉珉。《觀音特展》。台北:故宮博物院出版,2000年11月初版。
李玉珉。〈中國觀音的信仰與圖像〉《觀音特展》。台北:故宮博物院出版,2000年11月初版。
李玉珉。《中國佛教美術史》。台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民國90年8月初版。
李玉珉。《羅漢畫》。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民國79年10月初版。
佘城。『歷代中國畫論』。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四年級課程講義。民國92年12月22日,台北市陽明山。
沈子丞。《歷代論畫名著彙編》。上海世界書局,1943年。
呂佛庭。《中國畫史評傳》。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發行,民國77年8月新一版。
阮榮春。《中國羅漢圖》。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林保堯。《佛教美術講座》。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出版,1997年12月初版。
林保堯。《佛像大觀》。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7年10月初版。
金申。《佛像鑑定與收藏》。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出版,1998年9月初版。
周心慧。《中國古代佛教版畫集二》。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
周蕪。《中國古代版畫百圖》。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年5月第一版。
周積寅。《中國畫論輯要》。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1985年8月第一版。
周衛明。《中國歷代繪畫圖譜-人物鞍馬》。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
俞劍華。《中國畫論類編》(上)。台北市:華正書局,民國73年10月。
胡賽蘭。《晚明變形主義畫家作品展》。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69年9月初版。
洪文慶。《海外中國明畫精選(Ⅲ)》。台北縣:錦繡出版公司出版,2001年11月出版。
洪文慶。《中國名畫賞析》。台北縣:錦繡出版公司出版,2001年11月出版。
高準。《中國繪畫史導論》。台北市:新亞出版社出版,1972年8月初版。
陳清香。《中國佛畫之美-羅漢篇》。台北市:許志平出版,2003年3月初版。
陳清香。《新莊慈祐宮-十八羅漢榮歸專輯》。台北縣:新莊慈祐宮管理委員會發行,2003年10月初版。
陳明華。《韓國佛教美術》。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出版,1999年12月初版。
陳傳席。《陳傳席文集》。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2001年6月第1版。
梁麗玲。<《雜寶藏經》及其故事研究>。法鼓文化出版社,民國87年1月出版。
陶思炎。《中國祥物》。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出版,2003年5月初版。
黃文昆。《法相之美》。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出版,1993年4月30日出版。
單國霖。〈吳門畫派綜述〉《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7-明代繪畫(中)》
。台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1989年8月出版。
張□。《說不盡的觀世音》。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馮振凱。《中國美術史》。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出版,1986年11月再版。
虞君質等人。《中國美術史論集》。台北市: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出版,1955年11月初版。
楊家駱。《藝術叢編》第一集第十冊。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楊仁愷。〈明代繪畫藝術初探〉《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6-明代繪畫(上)》。台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1989年8月出版。
楊新、單國強編。《中國美術史》明代卷。齊魯書社、明天出版社出版發行,2000年12月第一版。
魯力。《古代書畫》。北京市:中國書店出版,1997年9月。
燕聲。《佛教三百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第1版。
蔡志忠。《中國青銅佛像》。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出版,1997年9月初版。
應露華撰。張寶德、徐有武繪圖。《中國佛教圖像解說》。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年3月第5刷。
釋德清。《憨山老人夢遊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62年6月初版。
釋聖嚴。《觀世音菩薩》。財團法人法鼓山佛教基金會,2001年2月修正版四刷。
釋星雲。星雲文集。《金剛經講話》。台北:佛光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上、下)。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發行,民國82年11月新一版第五刷。
汪道昆(明代)。《太函集》丁海僊傳。明萬曆刊本。
麻三衡(明代)。墨志(涉間梓舊)。系氏第二。
詹景鳳(明代)。《東圖玄覽編》,卷一。
楊恩壽(清代)。《眼福編初集》。卷十一。台北市:史文哲出版社,民國65年。
馮夢梅(明代)。《快雪堂集》。丁母孝淑汪碩人傳。明萬曆四十四年,金陵刊本。
董其昌(明代)。《容台集》,卷七。明崇禎庚午華亭董氏家刊本。
《筆記小說大觀.八編》。第七冊。
《文淵閣四庫全書》。御定書畫譜。卷五十七,吳廷羽。
《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6年。
《中國美術辭典》。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1年2月三版二刷。
《石渠寶笈秘殿珠林初編》。乾清宮。
《安徽通志》。卷二百二十四。人物志。文苑。清光緒三年重修本。
《佩文齋書畫譜》。清康熙四十七年初刊。台北市:新興書局,民國58年。
《明史》。「神宗本紀」。卷二一。台北鼎文新校本。
《佛學入門》。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民國87年二月修訂版。
《佳士得公司拍賣作品畫冊圖錄》。台北市:佳士得公司。
《美術叢書》。初集。第十輯。
《美術叢書》。第三集。第七輯。
《美術叢書》。第四集。第十輯。
《美術論集》。中華學術院印行。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出版,民國72年8月再版。
《故宮書畫圖錄》﹙四﹚、(五)、(七)、﹙八﹚、(十九)。台北:故宮博物院編,1956年。
《程氏墨苑》墨苑輿圖卷二。中國古代版畫叢刊第六輯(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4年10月第1版。
《歷代觀音寶像》。中國書店出版,1998年8月第一版。
《蓮池大師全集》。台北:中華佛教文化館,民國62年出版。
<論文‧期刊>
于君方。《「偽經」與觀音信仰》。中華佛學學報第八期,1995年7月出版。
于君方。《觀音新形象在中國的發展》。香光莊嚴四十三期,民國84年9月20日。
于君方。《觀音在正統經典中的形象》。香光莊嚴四十三期。民國84年9月20日。
于君方。《中國的觀音信仰》。香光莊嚴五十九期。民國88年9月30日。
王惠民。〈敦煌寫本《水月觀音經》研究〉,《敦煌研究》。1992年8月。
王開府。《憨山德清儒佛會通思想述評》。第三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
王秀珍。《論陳繼儒與晚明思潮的互動關係》。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6月。
李玉珉。《中國佛教美術研究之回顧與省思》。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一期,1996 出版。
李維琨。《中國巨匠美術週刊-陳洪綬》。台北市: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94年10月29日出版。
江燦騰。《晚明佛教復興運動背景的考察--以憨山德清在金陵大報恩寺的磨鍊為例》。東方宗教研究第一期,1987年9月出版。
陳清香。「護法韋陀天畫像」。《人生》雜誌第229期。
陳清香。《羅漢圖像研究》。華岡佛學學報第四期抽印本。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印行,民國69年8月出版。
陳清香。《觀音菩薩的形像研究》。華岡佛學學報第三期,1973年5月出版。
陳清香。《論元代的羅漢畫》。華岡佛學學報第八期抽印本。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印行,民國74年10月出版。
陳清香。《觀音造像系統述源》。佛教藝術雜誌第二期。佛教藝術雜誌社出版,民國75年11月16日出版。
陳清香《明崔子忠洗象圖》,慧炬雜誌第275期。台北:慧炬雜誌社出版,民七十六年五月十五日出版。
陳清香。《漢晉之際的佛教造像》。台北:史學彙刊第十六期抽印本,民國79年7月出版。
陳清香。《千手觀音像造形研究》。台北:空大人文學報第二期,民國82年4月20日出版。
陳怡蓉。《丁雲鵬與徽派版畫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9年6月。
陳運星。《儒道佛三教調合論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會通思想為例》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中壢市,1991年4月。
翻譯著作
亞當斯.貝克夫人。《釋迦牟尼的故事》。趙煒征(趙子健)譯。北京: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後藤大用。《觀世音菩薩本事》。黃佳馨譯。台北:明友出版社。
電子文獻
文珠法師。《觀音法門》。1990年講於香港九龍梁顯利中心http://www.wabala.org/
石柱國。《佛教與中國印刷》(上)。人間福報電子報,縱橫古今2003.12.11
何琦。《中國基督教藝術本色化的四個歷史時期》。愛德基督教藝術中心,http://www.acac.org.cn/f/yslw/zgjdjsglssq.htm
星雲大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台北:佛光出版社
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library/ebook/sutra/pu/pu03.htm
外文著作
久保田量遠。《支那儒道釋三教史論》。東京:東方書院,昭和六年
李東洲。《日本□□韓畫》。韓國:瑞文堂圖書出版發行,1974年10月初版。
《明清□繪畫》。東京國立博物館監修。株式會社便利堂印刷發行,昭和50年11月3日再版
松原三郎。〈調查報告(雕刻)〉國際交流美術史研究會。《觀音-尊像と變相》。大阪:大阪大學文學部美術史學研究室,1986。
Chyn-fang Yu,“Guanyin: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shvara, ”Marsha Weidner ed.,Latter Days of the Law:Images of Chinese Buddhism 850-1850。Lawrence:Spencer Museum of Art,University of Kansas,1994。


延伸閱讀:【數位佛學院】【利美知識

上一篇(天台懺法之研究) 回目錄 下一篇(賴耶緣起與三性思想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