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張庭庭】
常見廚藝競賽時,明明參賽者每人領到的食材一模一樣,最後料理出來的菜色卻五花八門」味道更是各有千秋。廚師在食材比例、切工、烹調方式、火候、調味等諸多環節稍做變化,成品就有不同風貌。
當文化轉成文創,原理有些類似。人們在一個地域中經年累月生活,慢慢形成群體的共同記憶,稱之為文化。文化的體現包括圖騰、儀式、習俗、節慶、建築、古物、傳說、技藝、典籍、詩詞、歌謠、戲曲、舞蹈、語言、俚語等,它們就如種在菜園理的食材,也是社會的公共財,需要靠政府與民間的力量耕耘與保存。
但會種菜的不一定會做菜。文化資產的保存是一回事,文創商品的開發又是另一回事。文化公共財如何轉成品牌智慧財?一個成功的文創品牌,除了懂得向所屬的文化就地取材,還會加上自己的人生洞察、時代觀照,搭配最新技法、調控火候來重新演繹文化蘊涵,最後擺盤上桌。如果只是把一些文化元素堆疊在一起,頂多像生菜沙拉,讓人嘗到食材原味,但無法讓味蕾驚喜。
其間差別就是明華園之於一般歌仔戲團,霹靂之於一般布袋戲班,八方新氣之於一般傳統瓷器,食養山房之於一般禪風餐廳。擁有獨創性與辨識度,才夠格稱為文創品牌。
最近認識一位推動原住民文化產業的大老,他對於原住民文化被框限於唱歌跳舞、神秘圖騰、小米酒與豐年祭等刻板印象,頗覺憂心。
「原住民文化中有許多寶貴資產,還沒有被好好挖掘運用。」長期以來,處於受保護的框架中,大家似乎習慣把文化公共財直接變成商品,不管是歌舞表演還是工藝品,傾向於原汁原味,少有人把老祖宗遺產轉譯成有個性的現代語彙。於是具代表性、有國際觀的原住民文創品牌尚未出現。
有人憂心揉入個人色彩或加入新元素之後,是否會唐突甚至扭曲傳統文化?但文化本就是人為產物,應該與時俱進而非故步自封。以客家桐花為例,其實從古早年代起,真正與台灣客家族群生活作息連動的作物,恐怕非茶莫屬,許多客家歌謠都跟採茶有關。桐花是最近幾年才被炒作出來的客家代表意象,但沒有人會否定桐花作為詮釋客家文化的正當性。
只是當桐花被「栽培」進客家文化的菜園,每個廚師都可以採擷入菜,再度考驗文創廚師的功力——不一定每樣桐花意象商品都是文創經典饗宴。
除了創作功力與文化素養,創作者對生命的體悟,是文創料理最好的調味。就如大廚不是餐飲學校教出來的,文創品牌也要日積月累的堅持,鍛鍊火候。
(作者是SOHO品牌邦創辦人)
【2012/02/22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