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陳朝燈】
進入4、5月後,台灣的大學與台灣股市一樣熱鬧忙碌。股市在4月超級財報月密集公布年報與第一季季報掀起蓋頭後,發現上市上櫃公司總獲利較去年同期衰退達10%,4月份上市櫃公司營收創新高者,也由3月份的上百家大幅減少到44家,預期第二季的挑戰仍然嚴峻;而大學校園更是熱鬧非凡,忙著迎新與送舊,陸續公告大一新生推薦甄試的錄取名單後,4、5月密集進行碩、博士班的考試與錄取。
同時,準學、碩、博士進入關鍵的畢業考階段。然後,各大學將在7月迎接下一批排隊參加高等教育華麗冒險的考生。但是,四年、六年乃至於十年的高等教育冒險之後,等待畢業生的卻是漸行漸遠的祝福。
台灣大學以上的高等教育,升學率高達97%以上,對於社會與畢業生而言,祝福之聲低吟,警鐘之鳴卻愈發深沉。畢業生愈來愈不願意面對社會大學的未來。於是,我們看到由學士而碩、博士的高等教育在學人數激增,宛如惡性通貨膨脹,在學時間明顯愈長,欠下的助學貸款也愈多,但與社會的銜接距離卻愈來愈遠。就連製造高等教育的大學體系,也無法容納這麼多的碩、博士生,如同90年代開始迄今的流浪教師潮,碩、博士流浪潮其實已經開始啟動。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到去年底為止,共有碩、博士總人數高達92萬5,000人,今年民國百年,正好也創造了碩、博士突破百萬人的量化紀錄。台灣現行高等教育正如同歐美發生的次級房貸危機與其後的金融海嘯,即使事前出現明顯警兆,卻沒有主事者願意站出來告訴大眾。即使台灣每年多設三、四個大學都無法容納這麼多博士新生英才,台灣產業界每年對於少數熱門科系博士生能夠吸納三分之一,就已經算是國運昌隆了…但是,明知道存在著產能過剩的現象,又有多少系所負責人敢做出減招博、碩士生?這牽涉到系所利益與道德勇氣。
股市投資與經濟分析中,有所謂領先指標、同時指標與落後指標。那麼熱門科系排名與產業發展,又呈現怎樣的關聯度呢?筆者的答案是熱門科系排名充其量僅能作為同時指標,大部分的情況下,則是落後指標。就以高居工學院之牛耳的資訊相關科系為例,拜網際網路興起與千禧年之賜,火紅了一陣子,也造就不少空有文憑卻沒有興趣的程式設計師,近來台灣科技發展卻由3C領域整合成為一個大C(詳見5月2日名家觀點分析)而產生劃時代的巨變,由追求量的擴充轉為質的提升,像能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系統科學或系統工程科系,正在從軟、硬實力兩方面侵蝕原有單一領域的人才市場。
如何充分發揮核心高端技術的硬實力(核心材料、核心設備)與整體解決方案的軟實力,將是高等教育的一大挑戰。台灣高等教育準備好這種由量轉質的高感度新未來了嗎?
我們常說股市反映的是企業與經濟的未來;而教育對於人生而言,更該成為照明未來的探照燈,而非過去產業結構的後照鏡。
高等教育的海嘯危機,正考驗著我們下一代與台灣的未來發展。不是只有股票、房地產與商品會出現泡沫,過度膨脹的高等教育泡沫風險更是迫在眉睫,只是前三者可以主動認賠出場或被動斷頭,但台灣在錯誤高學歷通膨的共業年代裡,為了高學歷文憑所投入的青年學子無價人生與社會成本,又該如何認賠?又該如何轉彎?不可不慎,更不能有被斷頭的絕望。
(作者是施羅德投信投資長,本文由陳朝燈口述,記者張文整理)
【2011/05/16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