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投資指的是,至少20年以後才會用到的錢。但要如何規劃?
或許有人說:不如把錢放在定存等低風險資產之中。這麼做不是不行,但有它的代價,就是要付出「機會成本」。因為將資金投入低風險資產中,等同是放棄高風險資產長期增值的機會。譬如某位投資人手上有1萬元,他可將其放在定存當中,等到20年後再提出花用。或者他可將1萬元投入股票這類高風險資產中,假如在這20年的投資期間,他投入的股票在扣除通膨後有每年5%的年化報酬,那麼這1萬元在20年後將成長為2萬6,533元。
假如投入定存的1萬元在20年後仍有當初1萬元的購買力(假設定存利率和通膨打平),那麼,與投入高風險資產的資金相比,足足少了1萬6,533元。也就是說,這位投資人當初選擇定存放棄股市,等同是放棄了賺取1萬6,533元的機會,也等於放棄165%的報酬,這就是機會成本。
(摘自《綠角的基金8堂課──獲利贏過經理人》,全台各大書局熱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