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藝術網 編輯部﹞國際學士院校務長 陳俊吉院士典藏 唐朝文成公主以來全球唯一國家寶藏﹝National Treasures﹞漢藏文化金銅雕藝術--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 Tsong Khaha﹞師徒三尊與藏傳黃財神(Yellow Jambala)。其捐贈甄選 列入2010年上海世博國家藝術﹝2010年 SH EXPO Nation Arts﹞。可說是此次2010年上海世博會全球人文 心靈 文化重要代表之一,乃台灣之光,陳俊吉院士10多年研究,認為能深化漢藏文化融合,將成為高度東方文明重要價值趨勢,同時可成為全球高度人文文明與美學藝術之窗口。
例如1878年巴黎世博會上展出自由女神頭像,1876年自由女神右手持火炬是法國贈送給美國做為其建國100周年禮物,1876年自由女神大型右手臂於費城美國建國百年世博會上,手持火炬象徵美國正在擺脫國內戰爭的創傷,正在變得國力強大,完整自由女神象於1886年美國正式安家。
漢藏文化金銅雕藝術創作其人文、宗教、哲學、美學、藝術、科技、創作之內涵乃高度人類文明結晶。其核心為人文心靈解脫可作為全人類共同學習寶藏,留下與分享人類共同資產為國家博物館永久典藏,其人文、心靈、智慧、美學永留人間。
歷史悠久的漢藏文化高度學習與融合,蘊涵著人類追求自由、開放、平等、成長、進步、公正、共享的精神一致,也反映了人類文明的最新成果。
在20,21世紀全球化過程中已逐漸建形成建立全人類精神、心靈、美學、藝術、醫學與哲學高度文明之核心基礎與價值路徑。
也是東方文明內涵重要代表之一,可與西方文明相媲美,使人類在生活、生命,心智法發展中有不同選擇。在現代東西方文明發展中此漢藏文化高度融合之重要性,使東方文化在生活、生命之思想與行為而不被西方文明完全取代,更能避免西方文明中以過度物質欲望為導向弱點。
中國高度經濟成長與國力發展中,漢藏文化高度學習與融合,使西方物質欲望為導向思想得以平衡,使人在經濟發展中,發揮清淨的心靈,使每個人其『慈悲』『智慧』與『圓滿』充分成長與顯現。
此次2010年上海世博會漢藏文化國家藝術﹝2010年 SH EXPO Nation Arts﹞為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 Tsong Khaha﹞師徒三尊與黃財神(Yellow Jambala) 。
國際學士院校務長 陳俊吉院士與上海世博局局長合影。此道德經詩句圖為全球最大面積與規模,美麗工整壯觀 設置於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貴賓廳大廳。 2010.06.16中華藝術網攝
2010年上海世博會漢藏文化國家藝術﹝2010年 SH EXPO Nation Arts﹞為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 Tsong Khaha﹞師徒三尊-全球最高 漢藏國家寶藏 :其內容『慈悲‧智慧』融合人文、哲學與藝術之境界--Peace‧Love‧Beauty~
格魯派宗喀巴大師〈文殊菩薩智慧化身〉國家寶藏 藝術金銅雕藝術創作§
﹝ 故宮博物院列冊永久典藏﹞
宗喀巴大師與師徒三尊﹝ 故宮博物院 上海世博會永久典藏﹞
宗喀巴大師相貌具『佛部寂靜』、『慈悲智慧』、『生動傳神』、『妙觀察智』、『端莊祥和』,『平悅寧靜』『栩栩如生』,雙足跏趺禪定坐姿於日月輪蓮花座上;上方吉祥花彩,主尊儀態莊嚴尊貴,頭戴黃帽身穿柔暢黃袍,袍衣上繡刺裝飾四十多朵五瓣花﹝五方佛﹞,多層袍衣先後依次分明,細微雕線分明優美精湛,衣紋細微如水波狀,形成華麗柔美線條;充滿法相義理雕塑,雙手掌心向內置於胸前結法印,作說法義。同時左手法執『心經』,蓮花悠然而升,智慧無盡,右手法執『智慧劍』能斷除一切無明,『心經』與『智慧劍』於大師坐像兩側,不同角度與距離觀之大師主尊散發出具創造力、生命力,超自然能力之法境,有如受到大師之加持,增長無限智慧。法座自下而上有吉祥獅子、吉祥鹿、吉祥魚,吉祥狗。由上而下,兩大弟子賈曹傑右手結法印,左手執經論、克珠傑左手結法印,右手執經論,單足跏趺禪定於法座上,其美學藝術與唐卡原圖維妙維肖,整幅作品是『雍容華貴』,『金質細秀』,『雕藝精緻』,『金碧輝煌』。 中華藝術網 編輯部
新民周刊 記者/黃祺
「我甚至感到莫名其妙,這些名畫,在意大利也是很難見到的,它們被鎖在防彈的玻璃櫃子裡。而在世博會上,你差一點就能摸到它。」一位意大利人毫不掩飾他的醋意。 在上海世博會上,不少國家拿出了鎮國之寶,游世博,一定不能錯過這些「國家寶藏」。
亞洲秘藏
作為亞洲人,我們對這片廣袤大陸的瞭解,卻常常不如遙遠的其他大洲。這也許緣於亞洲國家在工業革命後的落後狀態,也許因為戰亂頻發而增加了認識的難度,又或許,只是因為地理上的接近,而讓我們的好奇心漸漸消褪。
好在2010上海世博會上,亞洲各國秘藏紛紛驚艷亮相。所以,世博尋寶之旅從亞洲開始,你也許能夠發現,一個曾經被你忽視的精彩世界。
亞洲國家展館集中在世博會A片區,從位於浦東的4號、5號門進入這一片區最為便利,當然,如果選擇從浦西3號門入園,然後搭乘擺渡船到達L2水門碼頭登陸亞洲展館區,會增加幾分樂趣和愜意。在世博會開幕之前,最受關注的一件國寶,是尼泊爾館的佛舍利,但是,在開園10天後,佛舍利還是沒有現身世博會,它是否能夠來到上海,目前還是未解之謎,但這似乎並沒有影響尼泊爾館的人氣。
尼泊爾館最核心的建築,是一座佛塔,佛塔的原型,來自加德滿都最大的寺廟SYAMBH NATH,它已經有2000年的歷史。在之前流傳的消息中,佛舍利就將安放在佛塔的頂部。
螺旋形的步道繞著佛塔徐徐上升,開館以來的每一天,觀眾排成長龍循著步道前行,到達塔頂之下仰望那至尊的塔尖。儘管現在塔尖上尚沒有佛舍利,但體驗一下這種帶有宗教感的巡禮,似乎也能得到心靈的慰藉。
尼泊爾館館長Binayak Shah告訴《新民週刊》,佛舍利何時能夠來到世博會,還不能確定,如果能夠成行,也可能要等到9月。佛舍利是佛教中至高無上的崇拜之物,佛教信徒都把能夠親眼目睹佛舍利視為無上榮光。Binayak Shah說,有可能來到世博會的佛舍利,在尼泊爾也不是隨便可以見到,只有在重要的宗教節日,比如佛祖生日之類,佛舍利才向信徒開放。在可以瞻仰佛舍利的日子,信徒從四面八方趕來排隊,「你要來得夠早,才可能有幸看到佛舍利」。
佛教是尼泊爾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即便是不關心宗教的人,大概也能從影星梁朝偉、劉嘉玲的尼泊爾婚禮中,對尼泊爾宗教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佛舍利,尼泊爾館中還有數尊佛教塑像,Binayak Shah介紹,這些珍貴的物品展示在世博會尼泊爾館,是為了告訴大家,佛祖釋迦牟尼的故鄉在尼泊爾,那裡是佛教的故鄉。
結束佛教尋根之旅,比鄰的斯里蘭卡館裡,則是一片熱帶世俗生活的熱鬧景象。在斯里蘭卡館內,最吸引人的,是由斯里蘭卡民間工藝師表演的斯里蘭卡傳統工藝。跟所有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困惑一樣,隨著機器代替手工,繼承這些傳統工藝的人越來越少,所以,傳統技藝被視作無形的國寶。
手工編製蕾絲的技藝,簡直就像指尖的芭蕾表演,工藝師眼神專注,幾十個紡錘在她手中翻飛,紡錘一端的白線,就這樣編織成了精巧的蕾絲花邊。這是一種近乎絕跡的手藝,館方負責人介紹說,如果你到尼泊爾旅遊,有可能買到這種手工蕾絲作品,不過,它很貴。
斯里蘭卡最有名的東西,一是紅茶,一是寶石。在斯里蘭卡能找到各種色彩的寶石,星彩藍寶石、紅寶石和月光石等也是這裡的特產,它們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寶石。因為盛產寶石,斯里蘭卡的寶石加工技藝,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斯里蘭卡館中,一位精瘦老人展示的就是最傳統的寶石加工技藝。工藝師跪坐在他的工作台上,台面上的東西看上去十分「簡陋」,工藝師左手持一根木棍,木棍前後搓動帶動磨盤,右手則拿著寶石,讓轉動的磨盤將寶石打磨出形狀和光澤。
就在這種原始的打磨之下,斯里蘭卡寶石散發出神秘的光澤,讓世界各地的王公貴族為之傾倒。傳說中,古羅馬人首先是從斯里蘭卡和印度得到紅寶石的,而直到現在,紅寶石還是英國皇家至尊身份的象徵,國王加冕時,都要佩戴紅寶石戒指。
提起斯里蘭卡,我們會想到紅茶和寶石,但對於很多人來說,提到阿曼,印象卻非常模糊。在上海世博會上,阿曼館給你提供一個記住阿曼的標誌——乳香,下一次,只要聞到這濃郁的異香,你就不至於把阿曼和其他同樣擁有沙漠風光和阿拉伯白袍的國家,混為一談了。
一棵真樹般大小的乳香樹模型,站在阿曼館最中心的位置,樹是假的,但縈繞在展館裡的乳香卻是貨真價實。乳香是乳香樹的樹膠,阿曼南部的佐法爾地區,是最頂級乳香的產地。阿曼館負責人Khalid介紹說,曾經,乳香就像今天的珠寶一樣,是豪門貴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它代表一個人的地位和財富。因為受到埃及法老、古希伯來人、古羅馬的牧師和統治者的青睞,這種珍稀的樹膠,一度曾貴比黃金。控制古代乳香交易的交易者故意保密其來源,並編造謊言試圖讓人們相信,乳香樹是由毒蛇和毒氣保護著。
看到記者對於阿曼乳香的陌生,Khalid 一臉的惋惜,在他看來,如果沒有享用過阿曼乳香,就是錯過了上天的恩賜。在阿曼人特別是南部阿曼人的生活中,一時一刻也離不開乳香。乳香不僅可以用來驅蚊、防腐,頂級的乳香被奉為傳統藥材,人們可以咀嚼它,或者化在水中用來治療噁心、胃痛、喉嚨痛、咳嗽等疾病。在阿曼,往來的行人身上,不時散發出芳香,而如果你做客阿曼人家,他們也會用香薰來招待你。
如今,野生乳香樹叢的生存不僅受到食草動物的威脅,同時,由於人們越來越熱衷經濟活動,忽視了對這些樹叢的照顧。為了挽救野生乳香樹叢,50年前,阿曼政府開始增殖這些瀕臨滅絕的物種。
在阿曼館的乳香樹下,觀眾可以看到各種檔次和形態的乳香,香爐上騰起的乳香煙霧,把阿曼館裝點得雲霧繚繞。乳香見證了阿曼最早的貿易歷史,也是阿曼人生活的縮影。
還有一處亞洲秘藏之地,是阿富汗。經過連年戰亂後,阿富汗成為一片焦灼的悲情土地,在新聞畫面裡,阿富汗的景象不是貧民窟、破敗的城市,就是哭號的男人,著白袍的婦女。很多人忘了,除了這些,地處中亞腹地的阿富汗,曾經是亞洲最為繁盛的貿易重鎮,往來的客商給阿富汗帶來了豐富的文化,多種文化交融的產物之一,是美輪美奐的民間服飾。
上海世博會阿富汗展館位於亞洲聯合展館二中,展館裡陳列的珍貴展品,屬於私人藏家Binayak Shah。展品中,幾套阿富汗婦女傳統服飾,最為奪人眼球。紅色和黑色是阿富汗婦女傳統服飾的主要色彩,層層疊疊的刺繡和金屬的裝飾物,讓服裝顯得雍容華貴。這足以證明,阿富汗也曾有過富庶、安寧的時代。「這一套衣服,是我爺爺收藏的,它傳給我父親,我父親傳給我。」作為阿富汗人,Binayak Shah對祖國的傳統服飾非常驕傲。
珍貴的文物是歷史的鑒證,這一點,對於阿富汗尤其重要,也許只有在這些華麗的文物面前,戰亂中的阿富汗人才可能相信,他們曾經擁有寧靜的歲月,以後,生活也一定會重歸寧靜。
與熱門的日本館、印度館相比,以上尋寶的國家館不需要排長隊,所以,觀眾可以在展館中怡然自得,細細品鑒。
追逐名畫
歐洲國家展館集中在世博會C片區,法國、意大利等國家館內展出的藝術珍品,可謂價值連城。可以說,即使沒有造型獨特的展館,單單這些藝術珍寶也足以吸引成千上萬的觀眾。
本屆世博會中,來頭最大的國寶,要算法國館展出的7件藝術珍品,它們分別是印象派名作米勒的《晚鐘》,馬勒的《陽台》,梵高的《阿爾德舞廳》,塞尚的《咖啡壺邊的婦女》,博納爾的《化妝間》,高更的《餐點》,以及羅丹的雕塑《青銅時代》。這些藝術珍品來到上海的過程可謂興師動眾,它們分乘7架飛機,保險金總額超過10億歐元。
這7件藝術品陳列在法國館二樓、幾十米長的玻璃櫥窗內,在如此小的範圍內欣賞7幅世界名作,對於藝術愛好者來說可謂饕餮盛宴。上海世博會的展出,是這7件藝術品第一次同時走出法國,當然,因為這7件國寶蒞臨,法國館也成為世博會上排隊最長的國家館之一,你必須耐心地排上起碼半個小時的隊,才有可能一睹名畫的真容。
7件藝術品的藝術價值已無需太多註釋,而它們的家——奧賽博物館的身世,卻與世博會有著獨特的淵源。事實上,奧賽博物館的前身,是巴黎為1898年世博會而修建的火車站,後來改建為博物館。奧賽博物館以收藏19世紀法國藝術黃金時代的藝術作品而聞名於世,被譽為印象派藝術殿堂,它與蓬皮杜文化中心、羅浮宮博物館並稱為巴黎三大藝術中心。與法國館高調亮相的7件頂級藝術品相比,意大利館內的展品似乎沒有那麼大的名氣,但它們同樣是世界藝術珍品,也是意大利人引以為傲的國寶。
意大利館二樓展示廳,在世博會6個月的時間裡,將輪流展示意大利偉大藝術家的作品,目前正在展示的是雕塑《珀耳修斯高舉美杜莎的頭》。這座雕塑陳列在意大利佛羅倫薩市政廣場,市政廣場又被叫做領主廣場,廣場上有很多著名的雕塑,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就像一座露天博物館。
《珀耳修斯高舉美杜莎的頭》描述了希臘神話中,英雄珀耳修斯殺死女妖美杜莎後,提著美杜莎頭顱的場景。美杜莎是神話中最危險的女妖,她的頭髮全是毒蛇,任何人看她一眼會馬上變成石頭。珀耳修斯利用從女神雅典娜那裡得到的光亮的銅盾,與美杜莎作戰,借助銅盾的反光,珀耳修斯砍下了美杜莎的頭。
上海世博會意大利館中展出的雕像《珀耳修斯高舉美杜莎的頭》,是市政廣場雕像的「微縮版」,原作高3米,「微縮版」只有50多厘米。「但你也不能說它是假的哦。」意大利館翻譯桑德羅一本正經地跟記者強調。他解釋說,雕塑家切利尼在創作《珀耳修斯高舉美杜莎的頭》前,先做了一個「微縮版」的雕塑,然後再根據這個「微縮版」做成了現在市政廣場的著名雕塑,上海展出的這一座,正是切利尼之前親手創作的那一座。
除了這座雕塑,意大利館中還展出了畫家卡納雷多和巴多羅梅奧·賓比的畫作。「我甚至感到莫名其妙,這些名畫,在意大利也是很難見到的,它們被鎖在防彈的玻璃櫃子裡。而在世博會上,你差一點就能摸到它。」桑德羅說這話時,流露出些許醋意,但更多的是對祖國藝術寶藏的自豪。
墨西哥館被很多媒體評價為最低調的館,這背後的含義是,墨西哥館中有難得一見的藝術珍品,但館方似乎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並不張揚。墨西哥最具傳奇性的畫家弗裡達·卡羅(Frida Kahlo)的自畫像,被掛在展館一處並不起眼的位置。
|
因為疾病和車禍,弗裡達一生都被病痛折磨,最後不得不臥床,但身體的病態並沒有阻礙她張揚的個性。她有著轟轟烈烈的感情故事,也有醉生夢死的人生片段。弗裡達的每一幅畫作,都帶著鮮明的個人風格,現實中的弗裡達雙眉濃密,在畫中,她強化了自己的這一特徵,把兩條眉毛連在了一起。很多人說,這是弗裡達表達她的桀驁,也是她對生命殘酷一面表示反抗。
此外,墨西哥館進門處陳列了一塊巨大神秘的「瑪雅石」,這塊距今2000多年的石塊記載著魔幻般的瑪雅文字和「鳥人」圖形,展示了源頭來自瑪雅文化的墨西哥歷史。
歐洲的底色
曾經有一個腦筋急轉彎的段子。問:丹麥人說哪種話?答:童話。
因為安徒生,丹麥成為童話之國,只要提到這個國家,世界各地的人們心中,總會湧起源自童年記憶的溫暖。到丹麥旅遊的人,都要去哥本哈根一睹美人魚的身姿,銅像高約1.5米,盤坐在一塊直徑約1.8米的花崗石上,被安置在長堤公園面臨波羅的海的岸邊。這座建造於近100年前的雕塑,已經成為丹麥的標誌。
美人魚是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中的角色,在這篇童話問世以後,不同膚色和語言的孩子,都曾在睡覺之前,陶醉在這淒美的愛情故事中。1909年12月,由這部童話改編的芭蕾舞劇《小美人魚》在哥本哈根上演。丹麥嘉士伯啤酒公司的創始人雅格布森在觀看舞劇之後,決定以嘉士伯啤酒廠的名義捐獻一座「小美人魚」雕像,「讓這個愛的化身永駐人間」。
近百年來,「小美人魚」銅像也遭遇過不測,她的頭部和頸部都多次遭到歹徒的破壞,甚至還出現過被推進海裡和被潑灑油漆的事件。
丹麥美人魚來到上海世博會,曾經在當地引起轟動,因為這尊國寶從未離開過丹麥。在美人魚啟程來上海以後,愚人節那一天,美人魚原來蹲坐的位置上,出現了一副美人魚的骷髏,據說這是博物館向丹麥人開的一個黑色玩笑。玩笑有些嚇人,也足見丹麥人對美人魚的感情——她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樣不忍分離。
曾經有調查發現,「小美人魚」在中國擁有最多的「粉絲」,丹麥館專門為「小美人魚」建造了圓形池塘,她優雅地坐在一汪碧水中,靜候中國「粉絲」的親密接觸。
上海世博會上最「慷慨」的國寶,是盧森堡館的「金色少女」雕像,雕像擺放在盧森堡館門口,不需要排隊,觀眾只要站在館外,就能看到她。「她本來就在室外,我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看到她。」關於為何把「金色少女」放在門口,盧森堡館負責人的答案率真而簡單。
可以說,世博會的觀眾,比能夠到盧森堡憲法廣場的遊客更加幸運,因為在憲法廣場上,「金色少女」被安放在12米高的紀念碑頂端,站在紀念碑下,很難看清「金色少女」的面容。盧森堡地處歐洲要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兩次世界大戰,也給盧森堡帶來了苦難。憲法廣場上的紀念碑,就是為了紀念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盧森堡人而建立的,紀念碑底座上的雕塑,描述了一個躺著的傷亡者和一個悼念者,戰爭帶給這個國家的創傷,昭然若揭。紀念碑頂端的「金色少女」手捧花環,注視著苦難的大地,似乎是在安慰殉難者。
盧森堡現在是世界上人均GDP最高的國家,國民生活安寧而富足。但是,盧森堡的歷史,卻是反抗侵略、佔領和外族的動盪戰爭史,「金色少女」就是那些苦難歷史的註解。
世博會上唯一可以觸摸的國寶,是捷克館內的布拉格查理大橋上的青銅浮雕。捷克人相信,只要觸摸這片青銅浮雕,就會給人帶來好運,所以,青銅浮雕被摸得銅光珵亮。
青銅浮雕上的兩幅畫,一幅是婦人與小孩,代表布拉格生活的富足,另一幅是士兵與一條狗,代表忠誠。要理解第二幅畫的含義,不得不說浮雕上方的聖人聖·約翰內波穆克雕像。傳說中,約翰內波穆克因為拒絕把皇后懺悔的內容透露給國王,被波希米亞國王從查理大橋上投入河中。聖人雕像頭上的五顆金星,代表5個拉丁字母,意思是「保守秘密」。這是一個關於忠誠於宗教教義的故事,在多年的流傳中,雕塑的底座演化出祝福的含義來。
捷克館中的聖·約翰內波穆克雕像是複製品,但底座青銅浮雕卻是從查理大橋上運來的真跡。在上海世博會捷克館裡,每一位觀眾,都可以親自觸摸來自布拉格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