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撰文/何宛芳】 社群服務,再度證明了自己在台灣網站中的新優勢地位。這個最競爭、最變動的市場,2009年有Facebook、Plurk出線,而人人都在注意下一步,它還能怎樣讓人驚喜?
實體人際網絡虛擬化
面對新競爭者的出現,台灣社群網站隱然掀起了使用行為的變化。痞客邦營運長曾皇霖觀察,包括微網誌及網路遊戲的火紅,都顯示了台灣網友開始偏好隨時進入、離開都不會有壓力的「輕度互動」網路社群服務。 多元的社群服務出現,也開始切分網友的網路使用時間,現在也唯有輕服務,才能剛好填入網友已稍嫌擁擠的網站瀏覽名單中。「網友沒放棄任何一個服務,只是花費在個別的時間都變少了」
Facebook社群服務的最大特色,就是其延伸實際生活中「親疏有別」的交友習性,所創造出的「多層級權限控管」模式,讓使用者可依照喜好,控制分享訊息的範圍。而這樣的模式,也已隨著Facebook的普及,逐漸成為新潮流。
手機服務決戰點
開放平台讓Facebook找到以「遊戲」,開始與台灣市場發生連結的關鍵切入點。放眼二○一○年,台灣的社群網站經營者們也開始要積極尋求,與網友接觸的另一個全新接觸點,而所有人共同的方向,都是由智慧型手機帶起的「手機上網」風潮。《數位時代》1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