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盧希鵬】
如果有一個醫生,不管病人哪裡不舒服,都開同一種處方,你覺得這種藥有效嗎? 同樣的,如果有人告訴你,有一種方法,能夠讓所有的人都快樂起來,你相信嗎?
快樂沒有萬靈丹,快樂工程第一步就是診斷自己的快樂狀態,瞭解自己的身分是俠客、遊龍、哲學家還是隱士,然後才能對症下藥。我設計了一個簡單版的問卷,同意得三分、普通得兩分、不同意則得一分。
價值感(俠客)指數
1.我能發揮所長,很有成就感。
2.我是有價值的人,並且獲得尊重。
3.我對別人有幫助,別人需要我。
富足感(遊龍)指數
1.我的生活多采多姿。
2.我喜歡自由,不喜歡與人比較。
3.我常有感恩的心,需求都被滿足。
寧靜感(哲學家)指數
1.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
2.我的心不會忙亂。
3.我瞭解目前內心的感受。
安全感(隱士)指數
1.我不需要擔心明天的事。
2.我沒有感覺將失去些什麼。
3.我很有安全感。
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幾項快樂狀態。像是人可以同時是俠客與遊龍,也可能是俠客與哲學家。不過嚴格來講,人們大概都會有一個主要個性(最高分的個性),配上幾個次要的備分個性,像是諸葛亮的主要個性是哲學家,但是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俠客的個性就被激發了。
不同的身分表示不同的快樂狀態,若要快樂,必須要對症下藥,來激發他們的熱情。俠客需要讚美與肯定,因為他們快樂的來源在價值感。遊龍需要用變化來激勵他們的熱情。哲學家要的是寧靜與清楚的工作方向,而隱士要的是安全感並與世無爭。
快樂狀態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所以快樂的事對不同年紀的人,是不一樣的。年輕時多半是俠客與遊龍,年紀漸長,隱士與哲學家的性格就會出來。
快樂也有生命周期。俠客做累了,就會成為哲學家,哲學家做久了,也有可能想做遊龍,遊龍遊膩了,或許就成為隱士。像是我曾說,台灣人到法國學餐飲,法國人想靠著廚藝環遊世界(遊龍),40歲以後回到法國小鎮開個小酒館(隱士);而台灣人則想趕快回台努力工作(俠客),希望40歲能當上主廚,並能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哲學家)。誰比較快樂?其實都快樂,只是看你想做什麼。
快樂的熱情很重要,但我們需要平衡的熱情。如同車子一樣,加速時引擎會變熱,煞車時輪胎溫度會升高,如果車子要保養得好,就要常常檢視儀表板,看看引擎轉速與溫度是否太高,輪胎胎壓是否太高,冷卻系統是否正常,不然車子很快就報銷了。人不也是如此,快樂應該是平衡的,快樂狀態會隨著不同的身分而變化,但是人們要常常以快樂四感來檢視自己的平衡,成為自己的永續競爭力。
像是我,在國外做了一年的隱士哲學家,在台灣應該找點俠客的事來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