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法訊2025年7月8月 尊者長壽法會2025年7月5日 2025綠度母灌頂
 
 
 
 
 
 
 
弘揚佛法 行銷規劃 公益VIP申請
 利美園地
心靈.心理.管理搜尋
地區:
分類
精選顯密資訊
  PLIBC
雪謙寺 
SMTB
寧瑪巴噶陀大圓滿虹光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台灣蒙藏文化中心
喇嘛網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人生50最快樂 不憂病死開心活   
轉寄 列印 迴響 閱讀尺
加入會員
更新日期:2010/05/19 07:48:00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5/19 07:46:55   編輯部 報導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

美國一項大規模調查研究指出,人生最快樂的時光從50歲開始,過了這個「知天命」的生日後,緊張、生氣和煩憂的情緒減少,比年輕人更能享受日常生活樂趣。

這項研究似乎和台灣的狀況不同,本報針對全國25縣市成年民眾的快樂感受調查發現,台灣20至29歲年輕人生活最開心,隨著年齡層增長快樂感受逐漸降低。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一項針對34萬美國人所做的調查發現,50歲之後雖然罹患疾病和死亡的風險提高,但這個年紀的人較不煩心,似乎更能著重生活中正面的事物,忽略負面的事物。這篇研究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紐約石溪大學心理學家史東表示,這項研究結果「震撼人心」。他說:「我們以為慢性疾病的威脅會使生活變糟,但情況並非如此,過了50歲的人沒把心思放在這些威脅上,他們把心思放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像是家人與朋友。」

這項調查發現,過了中年之後,幸福感與日俱增。人在20出頭之後,緊張壓力和生氣憤怒的情緒會逐漸下降,過了50歲後,憂慮減少。一些變數,例如有年幼的小孩、失業或單身,都不會影響與年齡有關的幸福感模式。

這項電話調查要求受訪者說出他在受訪前的大半天的心情,是否有享受、快樂、壓力、煩憂、生氣和悲傷的情緒。結果發現,在50歲之後,壓力、煩憂和生氣程度大幅下降,快樂和享受程度提高。唯一持續不變的是悲傷。從50歲到80歲,整體幸福感增加。

研究人員說,之前的研究指出,隨著年齡增長,人的「智慧」和情緒智商都有增長,與這項研究結果相符。

調查還發現,不論男女,正面和負面情緒隨著年齡增長而有不同,不過所有年齡層的女性都比男性更容易緊張、憂慮和悲傷。

※延伸閱讀》
‧奉獻更快樂 志工天使最懂
‧老外工程師 賣冰買快樂
‧水煎包阿嬤 做善事最快樂
‧書報攤/快樂是對自己負責
‧書摘/就是要快樂
 

【2010/05/19 聯合報】





上一篇(換個「健康」的好工作) 回目錄 下一篇(地下室教父 夜店王國)

全球慈智部落格
敏林堪千仁波切的達瑪師利語自在秘密宮殿 ...
@花東藏傳佛教@ - Yahoo!奇摩部落格
◎比較宗教學方法論的反省─京都學派、上智大學與台灣耶─佛教界的研究
大威德金剛火供
大圓滿之門-秋吉林巴-2009/1/24

贊助網站
慧炬機構
本機構創辦人周宣德老居士為宣揚中國佛教文化。

claire心靈季節- PChome 新聞台Blog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 中華佛教直貢葛舉*菩曼仁波切* · 喇嘛網 · 化育資訊網 · 佛曲音樂*大寶法王篇* ·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基金會 · 大愛電視網路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相關網站
台灣會議中心
自由電子新聞網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