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 釋大正法師

IAEUN 日期:2025/03/23 NPO  編輯部 報導 Frank Chen

大正法師的信願行弘揚佛法與「華嚴經』的融合價值意義!

 一、法師的背景與修行歷程
大正法師出生於1951年,幼年在清貧家庭中成長,這段逆境讓他對弱勢群體產生了深切的同情與慈悲心。37歲時,因緣際會接觸《金剛經》,逐漸瞭解佛法的教義,選擇朝師父與聖地修行,最終在1994年出家,致力於弘揚佛法。

 二、地藏菩薩精神的傳承
大正法師的弘法重心是以地藏菩薩的精神作為指引,尤其是其大願和孝道的理念。他的使命不僅是弘揚佛法,而是結合當代社會需求,強調慈悲入世與道德提升。

 三、《華嚴經》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
大正法師在修行中吸取《華嚴經》中的教義,將其理念與自己的弘法實踐相融合:

1. 十信:強調信仰的建立,信任三寶的力量,啟發信士對於佛法的信心。

2. 十住:通過誠實與行動,建立對佛教信仰的堅定,持續不斷修行,從而實現心靈的昇華。

3. 十行:身體力行,恪守菩薩行,實踐行善,幫助社會中的弱勢群體,讓佛法轉化為具體的行動。

4. 十回向:回向一切善行,將功德回向眾生,傳遞愛與希望的精神,讓更多人受惠。

5. 十地:最終形成圓滿的菩薩道,從慈悲的心出發,導引信士走向解脫之路,提升道德與倫理的層面。

 四、大正法師的影響與貢獻
大正法師以其三十年的努力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成功在台灣弘揚了地藏菩薩的思想。尤其他在廣願地藏寺的建設與發展,吸引了許多信士參與修行,建立了以慈悲為核心的社區,提升了社會風氣與道德水準。

 大正法師的修行與弘法不僅是個人心靈的追求,更是對社會的貢獻。他深入理解《華嚴經》的教義,並將之實踐於生活與信仰中,為現代社會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滋養與方向。





主辦單位
IAEUN

主持人
釋大正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