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眾生 肩挑佛法

于天津開示

各位佛友:晚上好!

今天我利用這個時間,給大家作簡單開示。

一、從比較中獲取智慧

前一段時間,我去藏地一些地方,為在家佛教徒傳授佛法。當時沒有這麼好的環境,聽法的人也沒有大家穿的這麼乾淨,吃的也沒有剛才大家吃的這麼豐盛。他們都坐在草地上,下雨時就冒著雨聽。但大家都很開心,因為對佛教有無比虔誠的信心。

雖然從物質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上講,藏地高原遠遠不如漢地,但藏地的學佛氣氛卻很不錯,除了極個別年輕人到城市裏面做工、上學後,思想觀念發生改變之外,全部都學佛。

因為99.9%的藏人都學佛,所以誰不學佛,或排斥佛教的見解,大家都覺得這個人有問題。如果一個家庭出現一個出家人,大家都覺得這是家庭的光榮、福報。而漢地恰恰相反,誰學佛,大家都覺得這個人有問題;若一個人出家,一家人都不好意思。總之,從藏漢民族的生活習俗來講,學習佛法的氣氛有天壤之別。

正因如此,大家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堅持學習佛法,是非常不容易的。今天我們也不敢通知很多人,只是學會裏面的部分道友。如果通知,這個屋子也坐不下,所以只好瞞著大家。若以後其他人知道了,對你們有意見,就對他們說:平時叫你們好好學習,你們卻不學,那現在也不要怨天尤人;如果平時能正常學習,就可以參加,這是內部活動,並非公開的。

今天大家在如此殊勝的環境中交流,在所講內容方面,我也沒有什麼新的東西,只是老話重談,因為大家都看過我的光碟和書,只不過見見面、說說話。對大家來講,這可能更有意思,因為有一種新鮮感,而且在溝通之前,還舉行了一些世間的儀式。

在1994年,我來過天津,當時的建築和生活條件都沒有現在這樣好,但我感覺當時人的心純潔得多,思想上也沒有那麼多複雜的煩惱,現在物質條件越來越好,人的欲望一天比一天增長,痛苦也一天比一天多。因此,人類到底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確實需要觀察。

從某個層面來講,比以前有很大的進步。以前,很多人聯手機的名字都沒有聽過,家裏也沒有高檔的房子、豪華的轎車。但現在有了這些快樂嗎?不一定。因為,為了養車、養房、養人、養手機,必須打工掙錢。而古人的生活以減少欲望為原則,因為快樂建立在心上,並非建立在物質上。如果建立在物質上,人的欲望始終填不滿,最終得到的只有痛苦。

所以,在短暫的人生中,不要成為欲望和貪婪的僕人,而應對自己有一種約束,要看自己到底為什麼活著?現在大多數人都不缺乏生活用品,因為競爭和攀比心理作祟,別人買了什麼東西,自己也要跟著買,別人擁有什麼東西,自己也想擁有,人生幾十年一直在不斷賽跑,最終只有倒在賽跑場上。但沒有行持善法,天天造惡業,就沒有依靠處,最終必將漂泊在漫長的輪回苦海當中,永無出期。

在座的人都是學習佛法的,非常榮幸!在世間,人們在擁有財富、地位、名聲、才華時,才覺得榮幸。但從我的生命歷程來看,擁有任何世間東西,都不覺得榮幸、快樂,最榮幸、最開心的,就是即生當中遇到了具有法相的善知識,和了脫生死的佛法,因為以此必將超越無邊無垠、漫漫無際的輪回。這是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並非為了應付大家,在口頭上說一些漂亮話。

我想這也是在座各位的心聲,很多人都對我說:佛法改變了我的命運,佛法讓我得到了快樂。如果沒有遇到佛法,我的生活將與動物一樣,沒有目標、沒有價值,除了吃吃喝喝以外,再也無所事事了。

二、學習佛法需要堅強的心

今天在座的人,90%以上都是學習佛法的,而且有些人學了很多年,這是非常堅強的。雖然在生活、學習當中,遇到了一系列障礙、困難以及命運的坎坷等,但都沒有倒下去,還更加勇往直前。

其實,這是很重要的,古人也說:“哀莫過於心死。”意謂:最大的遺憾、悲哀,就是心已經死了,因為心死以後,什麼事情都辦不成。如果心還有活力,什麼事情都可以面對。現在人們也說:“扶貧先扶智。”所以,人在財富、金錢、身體方面有缺陷,並不是最嚴重的障礙,最嚴重的障礙就是心力不足。若心力足,在世間沒有面對不了的事。這一點,不單世人值得重視,大乘佛教徒尤應引起注意,否則在這個社會當中,遇到一點一滴的事情,就會一蹶不振,再也站不起來,這是非常可惜的!

因此,希望在座的道友,在以後的學佛旅途中,一定要有堅定的誓言——在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中,在修學大乘佛法的旅途,不管遇到再艱難的事情,也絕不退轉信心,一定要將佛法的精髓融入自心。若心裏時時能發這種願,當我們的身心遇到種種曲折不平時,很快就會煙消雲散。若心裏沒有這樣的決心,人與鬼神、邪魔等非人看到你極其脆弱,就會乘機摧毀你。

而很多高僧大德,所遇到的種種違緣,都會看作修行的順緣。比如:被人欺負、譭謗、侮辱,修忍辱的機會到了;身體不好,天天生病,修自他相換的菩提心的機會來了;家裏出現種種痛苦、困難,修出離心的機會來臨了;整個世間,所有人都拋棄我,增長厭離心的機會降臨了。就像高明的醫生,所有萬物都可以配成妙藥一樣,修行好的人,也不會感覺外面有違緣,因為違緣越來越大時,修行的力量也越來越強。

在如今這樣的末法時代,尤其生活在城市裏面的人,身邊有許多人不理解、製造違緣、進行攻擊,有很多惡友讓你邁向惡道的深淵,此時若能將這樣的修行鎧甲披在身上,就會有一種安全感。因此,大家都應將大乘佛法最殊勝的竅訣、教言銘刻於心。

三、把握現在 展望未來

⒈ 珍惜機遇 團結和合

現在我們有這樣的聞思修行機會,是來之不易的,因為不管是學習資料,還是聞思修行的組織、道場,都不是無緣無故來的。在你的生命歷程中,雖然有過很多值得回憶的燦爛輝煌時光,但從長遠來看,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還是現在的學習機會。

今天我跟學會的負責人交流,要求他們一定要團結和合。大家都知道,在十八、十九、二十世紀,國家與國家之間大多以戰爭互相征討;而二十世紀以後,全世界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提倡和平。既然非佛教徒都以各種方式促進世界和平,那我們學習大乘佛教的人,若內部沒有和合的氣氛、團結的理念,就太不應該了。

所以,分屬各個教派、各位高僧大德的佛教團體,都要互相理解、互相謙讓、互相學習,不能互相排斥、互相誹謗、互相蔑視。作為佛教徒,經常談論的話題,也應圍繞團結和合、清淨戒律、聞思修行、弘法利生,不應說別人的過失、長短、是非、缺點。

⒉ 挖掘人才 續佛慧命

現在很多佛教團體都有一定的規模,那就需要既懂得世間法,又懂得佛法的年輕人,和具有豐富經驗的老菩薩們共同合作。這個時代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時間,再過二三十年,又要換成另一代人。現在佛教如意寶已經落到我們手裏,我們是把它傳遞下去,還是在我們手裏丟失?這是每位元佛教徒都需要思考的。

其實,我們這一代人怎麼保護佛教教證二法如意寶,這是有關全人類乃至所有眾生的大問題,對稍微有點佛教常識和境界的人來講,這是心知肚明的事。因此,對整個人類的文化瑰寶,我們不能置之不理。

在座聽法的人和我主講者,都會離開世間,但不能因為我們死去,就讓解除一切眾生生老病死苦的妙藥——佛法從此消失。所以,我以前一直呼籲,每個人都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無常什麼時候到來誰都不好說,否則就會措手不及,這是非常遺憾的。

當然,對個人來講,自己的事情不安排也無所謂,甚至今天離開人間,對整個社會來講,影響也不是很大,因為在世間,誕生和死亡都是自然的規律。但各個地方的學佛小組建立起來委實不易,大家都知道,依靠三寶的加持、信眾的善根、各個地方發心人員的共同努力,才有如今的規模。如果一個人死去,團體也隨之消失,這就是人類的大損失。

在這方面,我希望很多有志之士要再三思維,也希望有利他心、有能力、願意為眾生和佛法盡到自己應有義務的人,能站出來發心,這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如果是世間事情,你站出來做,怕道友不理解,這是應該的。但為了弘揚佛法、利益眾生出頭露面,就不用擔心別人會不會說我,會不會看不慣我。若自己認為發心特別累,很多事情都很煩惱,不如自己學一點,那就是獨覺、阿羅漢的發心。

我們經常引用相關論典的教證說,小乘沒有菩提心,好像自己真的有了菩提心似的。可是我們為佛法、為眾生,哪怕在一天、一月當中做幾件事情也不願意,那就不要說像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一樣,為了一個眾生的少許安樂,付出自己最珍貴的生命了。

因此,我希望在能力、智慧、資源等方面有實力的人,能站出來主動發心。其他佛友對他們也要給予機會,不但不要嫉妒、障礙,還要共同維護他們的所作所為。現在有很多弘揚佛法的因緣都可以成熟,但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世間有這種說法,要成辦大的事情,必須要有政界、商界、知識界的精英。弘揚佛法也是如此,若沒有知識界的力量,全部都是文盲,那佛教的智慧誰都不會認可。所以,這幾年我也儘量跟大學生等知識份子交往。希望在座的各位,也經常跟知識份子在佛教方面進行交流。另外,還需要很多有福報、有能力的商界人士支援,因為現在是經濟時代、金錢社會。當然,對個人修行而言,知足少欲是可以的。但對集體來講,若沒有人提供道場,就沒有共同修行的地方,那大家就很難集中學習。除此之外,還需要其他人士的大力支持。

這裏有很多人發心,道場非常好!作為個人來講,為弘揚佛法付出一些很有意義,因為能利益眾生。若對佛法、眾生沒有利益,光是個人享受,即使自己很富裕,地位、學識很高,也不一定有價值。

⒊ 建立道場 加強管理

前一段時間,我在信中說,從現在開始,各個城市應該有一些道場,就像基督教建立很多活動場所一樣。當然,道場可以各種方式建立,如:文化研究所、瑜伽館、禪修中心、慈善基金會、公益基金會等。但要合法,否則很難辦得圓滿。在這方面,希望大家把智慧、能力、資源等方面的順緣利用起來,否則機會擦肩而過。特別是管理人員,在這方面要經常思考。其實,這也是有些地方的佛教團體做得有頭有尾,而有些地方並不那麼理想的原因。

當然,作為在家人,首先要考慮家庭、單位、父母、妻兒,其次再考慮在弘揚佛法方面作一些貢獻。但我希望擁有地位、財富、智慧的人能多發心。有些人雖然沒有這方面的能力,但也可以發心,就像世間人說的,跑跑腿、幹幹活,這也是需要的。但大家一定要想到弘揚佛法、利益眾生。如果有這樣的心,就不會有煩惱,互相不和、互相爭論也不會存在,因為很多痛苦都來源於我執。所以,為了減少我執煩惱,一定要勵力生起利他心。

同時希望各個部門的管理人員經常合作,在有必要時還要開會商量。因為,一個20多人的小型企業,一年當中也要開很多次會。以前,大家各自念阿彌陀佛就可以了,但現在要集體學習,人與人之間不融洽等許多事情,都需要通過共同協商、交流來解決,對佛教的管理來講,這是特別需要的。但管理人員通過共同商量,得出好的結論後,所有會員都要接受,否則也很難達到目標。當然,我們的目標不會觸犯法律,也不會違背因果法則。

對現在社會來講,這種做善事的組織非常需要。比如,如果我們沒有這樣一個共同學習的組織,今晚大家學習和見面的機會就很難得到。雖然今天晚上很多人都想參加,但因他們平時沒有參加有組織的學習,那就沒有這個機會。以後往生極樂世界也是一樣,有組織的人可以一批一批地往生,而沒有組織的人,造惡業的機會卻相當多。所以,從長遠來看,集體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人認為,自己自學也可以。但從我的經驗來看,自學很容易掉隊。五六年前很多人都報名自學,現在基本上都找不到了,就像一根針落到大海裏一樣。所以我希望大家,學習不要中間退失,否則誰也沒辦法救度。現在這個社會,讓善法增長的因緣極其稀少,因此大家一定要有組織、有管理地共同學習。

四、聞思修行 利益眾生

⒈ 以聞思修行讓自己獲得解脫的把握

至於所學內容,《前行》、《入行論》、《般若攝頌》等都需要學習。雖然學起來不是很快樂,就像讀小學、中學的孩子,老師、家長天天讓他做作業,他覺得這是一種壓力,而不做作業,天天玩就很舒服。但不管怎麼樣,從長遠來看,一定要精進修學,不要天天做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把自己的時間全部耽誤。

很多人都說我太忙了,其實你並不忙,從我們安排的時間來看,你肯定有時間修學,只不過是藉口而已。拿修加行和淨土法門來講,我們並不是按照住在寂靜寺院裏面的出家人的時間安排的,而是根據大城市裏面的現代人的生活安排的。一個禮拜當中,如果學習一節課都太忙的話,那你的工作不知有多麼繁忙!

大家好不容易才踏上這條路,無論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要遵循次第聞思修行。沒有必要今天跟著這個人跑,明天跟著那個人跑。當然,你們依止多少位元上師,我都會隨喜。阿底峽尊者依止了一百多位上師,對他來講也成為順緣。但最關鍵的就是聞思修行,這是佛法的精髓、核心。若沒有聞思修行,就不可能遣除疑惑、產生正見、獲得解脫。

對知識份子來講,非常需要學習佛教最甚深的思想,如因明、唯識、中觀等。這裏大家學習般若法門很精進,對年輕人來講,只要有時間,就應多思維、多辯論、多分析。雖然凡夫人達不到佛教最深的境界,但也要有興趣。否則,像其他宗教一樣,做一個好事就可以了,也是不行的。一定要通過聞思修行,在心坎深處體現佛教最甚深的境界。當然,若能遵照密宗傳承上師開示的甚深竅訣和教言,先修加行、再接受灌頂、再實修正行,每個人都可以體現。

但現在社會,無論是在藏地還是漢地,都跟以前不相同。以前人說話時,聞思修行方面都講得比較多;而現在,包括佛教徒在內,在聞思修行方面基本上沒有共同的語言,這是平時沒有在這方面下功夫的原因。

⒉ 以利益眾生讓佛教的精神廣為傳播

在有一定的聞思修行基礎後,還要幫助他人,因為我們身邊有很多人都需要幫助;即使不能成辦大的事情,也要有這樣一顆心。如果每個人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很多人、動物的命運就可以改變。

(1) 一則耐人品味的真實故事

在首屆“世界關愛論壇”上,我認識了一位元女士,她講了一個自己的故事:我小時生活非常快樂。後來受經濟條件限制,母親不得不到外面去打工,在我四歲那一年,就因車禍離開人間。不久父親又娶了一位妻子,之後繼母就一直折磨我。當時看見與我同年的女孩,有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如梳頭發、洗衣服等,自己心裏就極其羡慕。雖然我整天都為繼母和家人幹一些粗活,但始終得不到讚歎,唯有挨打受罵,隔壁鄰居來勸時,繼母往往打得更加厲害,經常被打得頭破血流。

後來我經常不敢回家,到晚上時,就到母親的墳墓前一直哭,還經常埋怨母親:“您為什麼不把我帶走,您真的沒有良心,讓我在這個世間這麼痛苦;如果您有良心,當時您離開,為什麼不把我帶走?”有時甚至都在那兒哭睡著了。早上醒來時,又哭著走回來。

後來父親也離開了,我的生活變得更加痛苦。就像一隻沒有雙翅的小鳥,飛也飛不了,走也走不動,落在無邊的曠野當中,非常可憐!從此,無家可歸的我,就變成了一位骯髒、無知的乞丐,到處漂泊。

不久,一位好心的老太太收留了我,讓我學習知識,生活過得非常快樂。隨著不斷學習,再加上自己的人生經歷,我深深認識到了幫助他人的重要性。所以我發願:在一年當中收留一百個孩子,五年當中收留五百個。

為什麼她會有這樣的信念和利他心呢?因為,在她的生命歷程中,幫助她的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她也想變成這樣。

(2) 以忘我的精神積極開展愛心活動

在座各位的命運可能沒有這麼坎坷,但從小在溫馨的生活環境當中成長,也感受不到外面的風風雨雨,和各種痛苦的遭遇,也就很難生起真正的利他心。因此,我經常會去最貧窮、最偏僻、最沒有能力,甚至有邪知邪見的人群當中,那時的感覺也完全不一樣。其實,學習大乘佛法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更徹底地幫助眾生,因此在利他心方面,大乘佛教徒一定要超越其他人。

為什麼現在世界有這麼多宗教都被社會認可,就是因為他們的宗教徒都在思考如何隨順社會。而大乘佛教徒,雖然口頭上說發菩提心,但每個人都好像自私自利一樣,要麼想著自己的生活有提高,要麼想著自己的修行有進步。當然,做大事有些人能力有限,但有些小事,大家共同努力並不是很困難的。哪怕一月、一年當中做幾件事情,也能幫助很多眾生。因此,希望每個人都要把自己做的好事記錄下來,等到一年一度總結時,就會知道自己到底是大乘佛教徒還是小乘佛教徒,甚至非佛教徒;即或是非佛教徒,也有非常多的人關心社會。

因此,在這個社會當中,要提高佛教的威望,要弘揚佛教的崇高思想,忘我的精神非常值得提倡。不僅是口頭或意識形態上,在實際行動中,也應該體現出來。我不知道大家愛心活動搞得怎麼樣,在前面幾封信中,我都要求大家在社會上做一些事情,因為菩提心體現出來,不能等到成佛之後。若現在一直自私自利,成佛後才饒益眾生,這是根本不行的。因此,大家以後一定要將利他心充分體現在社會當中,這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作為大乘佛教徒,既應通過聞思修行獲得解脫的把握,還應以幫助眾生的方式,將佛教的精髓在生活中體現出來,即要精進地聞思修行、利益眾生。

好,今天的開示已經圓滿了!

附:現場問答

下面大家若有問題可以提出來。

一、問:我天天關注您的微博,瞭解了很多佛教的精神和道理,但我們很想看到您的近照,所以請在微博上多粘貼一些。

觀修分觀察修和安住修,現在我工作很忙,沒有很多時間安住修,請問在觀察修的時候,觀察什麼能增加智慧、減少煩惱?

答:本來我最不願意看到的是自己的照片,但剛開始開微博時,很多人都說一定要放照片,我就同意了。至於放近照,以後再看情況,如果我的臉皮比較厚,可能會放一些。

至於觀察修和安住修,出離心和菩提心等法門,都可以運用。前一段時間我在微博上說:“在行動中思考,在生活中修行。”前一句話是觀察修,後一句話是安住修。那在生活當中,怎麼觀察諸法無常、輪回痛苦等修法呢?比如,等一會兒下課時想:哎呀,真是無常,剛才這麼多人集聚在一起,現在一下子都散開了,以後可能有些人永遠也見不到了,這就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規律——無常。若在自己起心動念時,觀照它的本體,就是安住修。

二、問:我們從《入行論》開始,跟著上師學到今天的《藏傳淨土法》,請問上師:《藏傳淨土法》到底應該怎麼觀修?

答:《藏傳淨土法》主要講了往生極樂世界的四個因,這是藏傳佛教特有的竅訣。雖然在《阿彌陀經》等相關淨土經典中說法不一,但藏地的高僧大德以不同竅訣歸納為四種因,這是需要著重觀修的。

三、問:堪布,我是您的“粉絲”。在2007年,我開了一家素餐廳,在四年當中歷盡了千辛萬苦,幾次都想關掉,因為實在太難了。雖然我的發心是想打造一個弘揚佛法的平臺,讓來到餐廳的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不殺生,但生命是無常的,我很想把剩下的時光用來好好修行,不知能否這樣抉擇,請上師開示?

答:現在這個社會,開素餐廳的人確實比較難,因為很多人都喜歡吃肉,不願意吃素。但我覺得,如果經濟能支撐得住,開素餐廳的人越多越好,因為哪怕一頓飯讓人不吃肉食,也會帶來和諧的氣氛。當然,也希望廣大佛教徒有意無意進行幫助。我在成都和別的城市當中,也經常提倡開素餐廳,雖然壓力很大,但對整個佛教界來講,這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四、問:弟子每天早晨都修法王如意寶的上師瑜伽,祈請上師開示一下修上師瑜伽的竅訣。

答:修上師瑜伽非常重要,依此能遣除修行當中的一切違緣、障礙。傳承上師的教言當中都講,在所有修法的前面都要修一個上師瑜伽,我個人也覺得這是特別重要的。至於竅訣,我以前講過上師瑜伽,自己所有經驗都在裏面。

五、問:我剛學佛,《親友書》才聽了兩節課,現在特別迷茫,不知道應該怎麼學佛,早課、晚課也不知道怎麼做好?

答:剛聽了兩節課的小學生會有這樣的情況,到你聽了二十年課的時候,一切都會明白。我現在講課已經二十多年,雖然剛開始學的時候也跟你一樣,但現在還是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六、問:我想在這裏作一個廣告:天津有一個“菩提講堂”,周日開班,跟學院同步,可以問答的形式直接進行交流,有很多人參加了學習。但其他時間還沒有利用上,期望每一天、每個時候都有人在那裏聞思修行。所有菩提道場的人都共同發心,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道場,以讓不能在家裏學習的人能到這個道場來修學。

有人還問:為什麼上師沒有到這個道場來?

答:因為是我取的名字,所以不用來。

這裏有個別道場很好,希望相關人員共同商量、共同安排,參加學習的人也要珍惜機會。其他城市裏面的菩提道場,除了晚上以外,一直在不斷地聽法、念佛、學習、研討。我認為,在家裏學習違緣很大的人,應該到那邊去學習,而且集體學習的氣氛完全不相同。

七、問:我從2009年學《入行論》起,就開始吃素。這兩年,家人、朋友、同事一直勸我不要吃素,說對身體不好。我在您的微博上看到濟公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以後我想這樣回答他們,不知可不可以?

答:可以。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被斷章取義地用在電影當中。後來很多年輕人,包括一些領導,雖然稍微信一點佛教,但都以此為藉口,而隨便喝酒吃肉。實際上佛祖根本沒有留在心間,只是天天造業。但這並非濟公活佛的本意。

因此,佛教徒需要懂得理論,否則就沒辦法說服不理解乃至排斥佛教的人。現在學會有很多人,能在知識份子等面前,勇敢地站起來說話,這是很好的。

現在其他宗教都想在知識份子當中發展,若我們佛教徒只是自己聞思修行,其他都不管,那佛教的未來就非常堪憂。知識份子是社會的棟樑,如果他們的思想有所轉變,哪怕不誹謗佛教,也是弘揚佛法。因此,希望大家在學《前行》、《入行論》、《般若攝頌》等法門的同時,還是要關心一下學會和佛教的未來。

很多道友從《入行論》開始,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難,一直堅持學習到現在,這是你們對我的最大回報,也是我對你們信任的憑證。

今天大家歡聚一堂,在佛法方面進行交流,因緣很殊勝!謝謝大家!

下面大家共同念誦《普賢行願品》來作回向。

 





主持人
索達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