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羅漢

 

斯裏蘭卡(Sri Lanka) 那爛陀長老(Narada Mahathera)著 學愚法師譯

 

雖少誦經典,但依法行事,去除貪嗔癡,如理真實知,明心得解脫,不著今後世,彼得沙門份。
               ——《法句經》

  三藏經典中,比比皆是意味深長,啟迪性地描繪阿羅漢的安樂嘉言。他們以身體力行和清規戒律給追尋真理者謀福利。
  佛陀在《法句經》中說:
  完成生死路(1),無憂(2)盡解脫(3),斷除一切縛(4),無有情惱者。(5)
  正念自精進,無處使執著,如鵝棄池去,一處又一處。(6)
  彼等無積聚(7),於食善思見(8),解脫空無相(9),彼等物與行,如鳥遊虛空,跡不可得尋。
  彼等諸漏盡,於食善思見,解脫空無相,彼等物與行,如鳥遊虛空,進不可得尋。
  彼諸根寂靜,如禦者調馬,離我慢無漏,為天人所慕。
  平隱(10)善律己,堅穩如大地,無嗔亦無恨,如因陀揭羅(11),如無垢淖池,是人輪回止。(12)身口意寂靜,正智獲解脫(13),圓滿得安隱(14),不為眾惱憂。
  不輕信(15)他人(16),斷系(17)知無為(18),棄(19)(20)斷善惡(21),真實無上士。
  于村落林間,平地或山陵(22),何處有羅漢,彼地即快樂。
  林野甚可樂,世人所不喜,離欲者(23)樂之,不求儲欲樂。

  比丘品
  於憎無憎處,我等真快樂,于憎怨人中,我等無憎住。
  於病無病住(24),我等真快樂,于患病人中,我等無病住。
  於貪欲無貪,我等真快樂,于貪欲人中,我等無欲住。
  我等無物障(25),我等真快樂,我等樂為食,如光音天人。
  --樂品--
  非處此(26)彼岸(27),兩岸悉皆無(28),離苦無系縛,是謂婆羅門。
  無垢離諸塵(29),深入諸禪定(30),所作皆已辦,無諸煩惱漏(31),證最高境界(32),是謂婆羅門。
  不以身語意,行作諸惡業,制約此三者,是謂婆羅門。
  斷除一切結,無有恐怖者,無著離系縛,是謂婆羅門。
  斷除貪咳縛(皮帶),及斷繩(邪見)所屬(潛伏習性),舍障礙(無明)覺者(33),是謂婆羅門。
  忍辱忍挨打,而無有嗔恨,具忍力強軍,是謂婆羅門。
  無嗔具德行(34),斷貪自調禦,達致最後生(35),是謂婆羅門。
  如水灑蓮葉,芥子於針鋒,不染愛欲者,是謂婆羅門。
  於此世界中,達證苦滅盡,棄荷(36)得解脫,是謂婆羅門。
  有甚深智慧,善辨道非道(37),證無上境界,是謂婆羅門。
  不親熱世人,亦不與憎聚,無家無欲者,是謂婆羅門。
  強弱世人中(38),丟棄刀杖器,無害亦無殺,是謂婆羅門。
  友好處仇敵,安隱於恐怖,無著於貪執(39),是謂婆羅門。
  脫落貪嗔慢,亦非沾虛偽,如芥子於針,是謂婆羅門。
  言語有禮貌,說益言實語,不觸怒於人,是謂婆羅門。
  於此世他世,均無有貪欲,無欲而解脫,是謂婆羅門。
  於此世界中,不著善與惡(40),無憂而清淨,是謂婆羅門。
  如月淨無理,澄靜而清明(41),消滅再生欲,是謂婆羅門。
  遠離人間縛,超越天上縛,斷除一切縛,是謂婆羅門。
  棄舍喜(42)不喜(43),清涼無煩惱(44),勇者勝世間(45),是謂婆羅門。
  前後與中間,無著諸有蘊,無有貪愛執,是謂婆羅門。
  牛王(46)聖勇者(47),無欲賢勝者(48),除垢(49)覺悟者(50),是謂婆羅門。
  牟尼知前生,天界(51)及惡趣(52),達至了無生(53),引以無上智,圓滿其自身(54),成就諸梵行(55),獲證情欲止,是謂婆羅門。

  [注]
  (1)生命在娑婆世界之中,即阿羅漢。
  (2)拋棄痛苦,獲證不還果、第三聖果,在此時,聖者徹底地斷除貪嗔癡煩惱。
  (3)Sabbadhi-五蘊。
  (4)結(束縛)有四,即:一、貪求(abhijjha),二、惡意(vyapada),三、執迷於錯誤的祭祀(silabbataparamasa),四、把先入為主之見當作真理(idamsaccabhinivesa)。
  (5)此偈說的是阿羅漢的道德境界。熱惱既是物理現象,又是心理現象。阿羅漢只要色身還存在,就要經歷身體上的熱惱,但是他沒有為此而擔心。他不經歷心理上的情感熱惱。
  (6)阿羅漢不著任何一地,隨著而往,因為他們摒了我、我所之見。
  (7)聚集有二,即:業行和生活四需。前者廷長在娑婆世界中的生存,後者雖然重要,可能會成為精神證上的障礙。
  (8)去除希求食物之貪。
  (9)涅槃是從痛苦中的解脫(vimokkha)。它被叫做空,是因陋就簡空了貪,嗔,癡,不是因為沒有,或斷滅。涅槃是一積極的聖境,不可以世俗之語闡述。它是無形的,因為去除了貪等標誌。阿羅漢生存之時體受涅槃之樂。說阿羅漢圓寂後存在,不存在都是不正確的,因為涅槃即不是永恆,也不是斷滅。在涅槃中,無一物得以永生,亦無一物,除煩惱之外,得以滅除。
  阿羅漢在現在一生獲證阿羅漢果,享受涅槃之樂。
  (10)平隱-Tadi,既不貪執於理想之物,也不憎惡可惡之物,從不執著一物。在八種世間法中,即:稱饑,苦樂,利衰,毀譽,阿羅漢寂靜不受憂惱,不即不離,不喜不憂。
  (11)因陀揭羅-Indakhila,意為如同帝釋堅穩和高大的石柱,或樹立在城門中的大石柱。
  注疏者者說,因陀揭羅是作為裝飾品,樹立在城裏或城外的柱子。它們一般由磚塊或耐久的木頭做成,呈八面形。柱子的一半埋在泥土中。因此有堅固和穩定得如同因陀揭羅這樣的比喻。
  (12)不再受生死。
  (13)所有煩惱。
  (14)因為他的意識絕對的清淨。
  (15)在翻譯過程中,巴厘語中的雙層意思丟失了。
  (16)Assaddho-願意為不真實。因為他自己從親身體驗中知道,他不是僅僅接受他人的東西。
  (17)生存與再生之聯繫。Sandhicchedo也有偷盜者之意。
  (18)Akata-涅槃。之所以如此稱,是因為非任何人造作。Akatannu也可譯成忘恩。
  (19)巴厘語-Vanta+aso:另外一種意思為食嘔吐者。
  (20)通過四種聖道。貪的精煩惱被消除在第一三聖道,細煩惱被斷除在最後聖最。
  (21)巴厘語-Hata+avakaso:意為斷除因緣者。
  (22)Ninnathala願意為低下的躺著和高地。
  (23)無有情欲的阿羅漢快樂地居住在世人不感興趣的與世隔絕的森林中。
  (24)解脫了情欲之苦。
  (25)Kincana,阻礙精神修證的貪,嗔,癡等。
  (26)Param,六種個人感官之境。
  (27)Aparam,六種外在的感官之境。
  (28)不執任何為我或我所。
  (29)Asinam-獨居於森林之中。
  (30)修習禪(samatha)觀(vipassana)者。
  (31)通過了悟四諦,斷除束縛。
  (32)即涅槃。
  (33)明瞭四諦之人。
  (34)專注于苦修。
  (35)因為斷除了情欲,他將不再受生。
  (36)五蘊之累。
  (37)知道通往惡趣,樂趣,以及涅槃之道者。
  (38)原意為面向有情。
  (39)執著於五蘊者。
  (40)貪,嗔,癡,我慢,邪見。
  (41)不被煩惱憂亂。
  (42)執著於色欲。
  (43)Arati-厭惡森林生活者。
  (44)Upadhi-有 四:五蘊(khandha),煩惱(kilesa),行(abhisamkhara),和貪(kama)。
  (45)即五蘊世界。
  (46)Usabham-如公牛一樣無畏。
  (47)Mahesim-追求高尚道德,禪定和智慧之人。
  (48)Vijitavinam,戰勝煩惱者。
  (49)Nahatakam-清洗了不淨之人。
  (50)Buddham-明瞭四諦者。
  (51)Sagga-六天道。十六色界天,四無色界天。
  (52)Apaya-四惡趣。
  (53)Jatikkhayam-阿羅漢果。
  (54)Abhinnavosito-即知見應該知見之理,拋棄應該拋棄之物,覺悟應該了悟之理,修證應該修證之道,從而達到無上圓滿。
  (55)Sabbavositavosanam-即圓滿覺悟阿羅漢之道,以及煩惱的終結,以此梵行為住。





主持人
斯裏蘭卡(Sri Lanka) 那爛陀長老 學愚法師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