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蓋—五種精神障礙


斯裏蘭卡(Sri Lanka) 那爛陀長老(Narada Mahathera)著 學愚法師譯

 

心病有五,受其染汙,心不柔和,無有慈愛和光明。此病不除,煩惱不滅。
                 ——《相應部》

  障礙(NivaranaNi+var,意為妨礙,阻止),意指阻止一個人的進步發展,以及阻隔解脫或升天之道,也可被解釋為對憶念的覆蓋、阻攔、束縛。
  此障礙有五,即:貪欲(kamacchanda),嗔恚(vyapada),昏沉睡眠(thinamiddha),掉舉惡作(uddhaccakukkucca),疑(vicikiccha)


  1.欲愛是指對根塵如色,聲,香,味,觸等的貪求和執著。它被認為是一障礙,把人束縛於此娑婆世界。


  一般眾生被此誘惑之根塵困裹,由於缺少自製自律,故不可避免地生起情欲。此障被靜慮五性中的一境性(ekaggata)制約,證第一聖果後而得以息服,證不還果時得以根除。貪著的微細形式,如對色界和無色界的貪愛(ruparagaaruparaga),只有在證得阿羅漢時才能夠被徹底斷除。


  如下六種方法可使貪欲得以消除:對事物生起厭惡之想,恒常觀想厭離,制約感官,飯食適量,廣結善友,有益言語。


  2.嗔恚—惡意,厭惡。適意之物引起貪著、逆意之境導致厭離。這是兩種燃燒世界的大火,在無明煩惱的助勢下,它們在這個世界中製造痛苦。
  靜慮之一的喜(piti)能對治惡意。在證得一還果時,嗔恚得以隨減,而在證阿羅漢果時才得以根除。


  如下六種方法能斷滅惡意:對物境生起善意之想,常作慈善觀想,生起業為自業之想,堅持此種見解,廣交善友,有益言語。


  3.昏沉被解釋為是一種心病,睡眠為一精神病態,麻木之心如同掛在樹上的呆滯蝙蝠,或貼在竹杆上的糖蜜,或過份僵硬而無法鋪開的乳酪。昏沉和睡眠不應被認為是身體上的懶惰,因為即使是斷除了這兩種煩惱的阿羅漢也感受到身體上的疲勞。它們使精神倦怠,正與精進(viriya)相對。它因靜慮之一的伺而得以制服,在證阿羅漢果時被根除。


  如下六種方法可斷滅昏沉睡眼:憶想飯食適量,變化身體姿勢,觀念光明之物,位於開闊之地,廣交善友,有益言語。


  4.掉舉—精神上的不安和心情的激奮,它是一種與所有不善意識相關聯的心智之境。通常來說,不善之業總是與興奮和不安為伍。


  惡作—憂心仲仲,或是對所作惡業悔恨,或是因非行善業後悔。悔恨自己所作惡業並不能使人從不可回避的果報中解脫出來。最好的悔悟就是發願不再重複惡業。
  這兩種障礙因靜慮之一的樂(sukha)支而得以息服。證得阿羅漢時,掉舉得以根除而惡作在不還果時得以斷除。


  如下六種方法可斷滅這兩種煩惱:博學多聞,詢問和討論,弄懂戒律的性質,親近資深長老,廣交善友,有益言語。
  5.疑—疑慮,猶豫。巴厘語vicikiccha--疑意缺乏智慧之藥者(vi=空,cikiccha=智慧)。它也被解釋為複雜思惟而產生的煩惱(vici=尋找,kiccha=煩惱)
  這裏不是指對佛陀等的懷疑,因為即使非佛教徒也可壓服此疑而得禪那。作為一種束縛,疑就是對佛陀等的懷疑,但是作為一種障礙,它是指非持之以恆於某種事情。經典注疏中對此疑的解釋是沒有能力如是決定任何事。換句話說,就是疑惑不定。


  尋思能制伏此種障礙,證得初果時即可斷滅。
  如下六種方法可斷滅此疑:精通法和律,討論和詢問,弄懂戒律的本質,堅定的信心,廣交善友,有益言語。

 





主持人
斯裏蘭卡(Sri Lanka) 那爛陀長老 學愚法師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