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八頌講疏
不管我遇到什麽人,不管我走到那裏去,我總是勸人要幫助他人,要有一顆善良的心。今年我已經四十四歲了,從我開始會思考的時候,一直到今天,我總是在培養這種利他的情操。這是宗教的要素,這是佛法的要素。
我們必須把這種善良的心、這種利他主義,當作是修行的基礎和內在結構,我們必須把我們所做的一切善行用來提升它。我們必須心心念念不可須臾離,我們也 必須使用文字或著作來提醒我們修行。我今天分享給各位,便是噶當巴的格西朗日塘巴所寫的《修心八頌》;在他們的畢生當中,以熱誠精進層次來修習,透過利他來造就自己,因此獲得殊勝的功德。
〈一〉:吾祝諸有情,超胜如意寶,成辦殊胜利,恆時願顧惜。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決不可以忽略其他的衆生,你必須把他們當成寶,如此便可以完成現世和究竟的目標;你必須一心一意珍惜他們。你必須把其他衆生看得比你還可愛、還重要。 一開始,你必須依賴其他衆生來産生利他的大願,以證得最高的開悟。在中間的階段,你必須以你與其他衆生的關係,來逐漸增加這種善心,同時修習善行,以便達 成開悟。最後,你是爲了其他衆生而成佛的。因爲衆生是這種殊勝修行的目標和基礎,他們甚至比如意寶重要,必須待之以尊敬、仁慈和愛心。
你必須思惟:“我的心如此充滿煩惱,我該怎麽辦才好呢?”不過,心還是依其習氣而行,但只要純熟了,過去的難事也變得容易。因此,寂天的《入菩薩行論》說:“時間久了,沒有什麽事情是不能習慣的。”
(二)隨處人結交,視己最卑俗,真誠予他人,最極之珍愛。
如果你只是爲了自己的利益、爲了自己尋求快樂,而培養愛心和慈悲,你還是落在自私的觀點之內,終究不能得到好的結果。相反的,你必須從內心深處,發心利益別人,尋求別人的福祉。
把自己看得比較優越、把別人看得比較低賤的傲慢心理,是發展利他態度(尊敬別人和看重別人)的主要障礙。因此,我們必須依賴對治傲慢的良藥,不管你是 跟誰在一起,都要把自己看得比別人還低賤。如果你的態度謙遜,你的善良品質就可以增加;反之,如果你傲慢自大,就永遠不會快樂。你會變得嫉妒別人、瞋怒別 人、輕視別人,因此會産生不愉快的氣氛,社會的不快樂就隨著增加。
由於錯誤的理由,我們對自己感到驕傲,覺得自己比別人優越;反之,我們可以藉著思惟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缺點來對治驕傲。譬如,就以這只嗡嗡叫飛舞在我 四周的蒼蠅爲例吧!從某個角度而言,我是人,我是比丘,當然比這只小蒼蠅還重要。不過,如果從另一角度來看,毫無疑問的,這只弱小低等的蒼蠅,一直被業障 所牽引,無法從事宗教修持,但也不會憑精密的技巧而造惡業。另一方面,我是人,我擁有人的一切潛能和精密的心,卻可能會誤用我的能力.我自命爲修行人,自命爲比丘,自命爲發願利他的修行人,如果誤用了我的能力,就比蒼蠅差多了。如此思考,自然會有所幫助。
不過,爲了對治驕傲而對自己採取謙卑的態度,並不表示你就必須從修行錯誤者的影響。對於這些人,有必要加以阻止和回應;然而,即使要對某個人採取強烈的反應,也必須出之以尊敬的態度。
(三)觀察諸行持,心生煩惱時,不利自他故,強行願遮除。
當你在修習這麽一種良好的利他態度時,如果你讓煩惱自由發展,就會産生問題,因爲瞋怒、驕傲等等都是發展利他心理的障礙。因此,你不可以任其滋長,卻 必須依賴它的對治良藥,立刻加以抑制。誠如我前面所說的,瞋怒、驕傲、競爭的心態等等,都是我們真正的敵人。我們的戰場並不在外面,而是裏面。
因爲沒有人不曾對別人發怒過,我們可以憑藉自己的經驗而知道瞋怒不能産生快樂。誰能夠在瞋怒的態度下保持快樂?醫生治療瞋怒的處方是什麽?誰說發怒可 以使你更快樂?因此,我們千萬不要讓這些煩惱有機會生起。雖然沒有人會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如果我們受制於瞋怒的影響,就會動氣到想自殺。
認出了各式各樣的煩惱之後,即使是最微細的煩惱生起時,也不可以這麽認爲:“這可能不會有什麽問題。”因爲它會變得越來越強烈,就好像房子開始燃起小火一樣。西藏有句諺語說:“不要結交‘可能不會有問題’的朋友。”因爲這是危險的事。
一旦你開始生起煩惱時,你就必須想起相反的品質,利用理性産生相反的態度。譬如,當你開始生起欲望時,就要做不淨觀,或在你的心中做身觀想或受觀想。 當你發脾氣時,就要培養愛心;當你生起驕傲時,就要想起十二因緣或各種緣起法。對治這些心態的基本藥方是空性智慧,將於最後一偈討論。
在煩惱生起的當下,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對症下藥,在它增強之前完全加以克制。不過,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至少要把你的心從煩惱移開——出外散散步,或觀出入息。
生起煩惱又有什麽不好呢?心一旦受到煩惱的影響時,你不僅在當下就會覺得渾身不舒服,還會招來身和口的惡業,將來必會産生痛苦。譬如,瞋怒會使語言粗暴,最後變成暴力的行爲,使別人受到傷害。這些行動會在心中産生先入爲主的觀念,將來就會産生痛苦。
因此有一句話說:“如果你知道過去你做了些什麽,看看你現在的身體就知道;如果你想你會發生什麽事,看看你現在你的心在做什麽就知道。”佛教的業報理 論認爲,我們目前的正報和依報,都是過去的業所形成;我們未來的苦樂則掌握在我們當下的手中。因爲我們只要樂不要苦,因爲善業會生樂而惡業會生苦,我們必 須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雖然你不可能在幾天之內就完全止惡行善,但你必須慢慢習慣于止惡行善,把修行推到更高的境界。
(四)性惡之眾生,屈就猛烈苦,見時如意寶,難得願愛重。
當你遇到品格不好的人、患有特別重病或其他問題的人,你絕對不可以忽視他們,也不可以在你和他們之間産生距離,覺得他們是外國人;相反的,你應該産生 一種特別強烈的同情心,珍惜他們、疼愛他們。在過去的西藏,修這種心的人,負起照顧痲瘋病人的任務,很像今日的基督教教士。因爲在照顧這些人的時候,才可 以培養利他的心,作爲開悟的資糧,同時也是忍辱的修持,自願承擔種種痛苦,與他們接觸,就好像發現寶物一般。
(五)於我因妒嫉,他人責謗等,願取非理虧,勝利供奉他。
如果有人莫名其妙、毫無理由地侮辱你,而你強烈地反應,即使在世間法上沒有錯,仍然與爲求開悟而發的利他心不相應。除非有特殊目的,否則強烈反應是不 對的。如果有人因爲嫉妒或不喜歡你而臭駡你,或甚至打你,你不應該以牙還牙,反而要承擔挫敗,允許別人享受勝利。這種作法不切實際嗎?這種修持方法確實很 難做到,但對於一心想發起利他心的人而言,卻必須做到。
這並不表示在佛教中,你只能時時刻刻吃虧,故意尋找苦日子過。這種修持的目的,在於吃小虧而獲大成就。如果環境不允許你吃小虧而獲大成就,你不可以懷有任何怨恨,卻要以慈悲的動機,做積極的回應。
譬如,在菩薩戒的四十六輕戒中,有一條戒是要對做錯事的人,做合宜的回應和阻止,如果有人正在做某件壞事,確實有必要加以阻止。釋迦牟尼佛在他的前世 中,曾經示現爲慈悲的船長。在他的船上有五百位商人,其中一位被認爲要陰謀殺害其他的四百九十九位,以攫取所有財物。船長嘗試很多次勸他不要做這種壞勾 當,但都無效。船長對四百九十九位有生命之虞的商人滿懷慈悲,極想拯救他們,他也對那位謀殺者滿懷慈悲,深恐他因造了極重惡業。因此,既然無法阻止那位謀 殺者,他就做了決定,由自己承擔業報,把那位謀殺者殺掉,免得他犯下殺害四百九十九條人命的罪業。由於他的慈悲動機,船長甚至爲殺了一個人而積聚大功德。 這個例子說明菩薩爲阻止別人做壞事,應該做些什麽合宜的動作。
(六)凡吾所利濟,寄望之對象,縱非理損害,願視為善土。
當你很仁慈地對待一個人,也幫他很多忙,那個人確實應該投桃報李,以仁慈對待你。但如果他不知感恩圖報,卻以怨報德,對你粗魯無禮,那確實是很令人傷 心的局面。然而,在利他的前提下,你甚至要以更大的仁慈來回報他。寂天的《入菩薩行論》說,如果有人把你當成敵人,他便是你最好的老師。在依賴上師之中, 你可以明瞭忍辱的意義,卻沒有修習的機會;在你遇到敵人時,才是真正修習忍辱的時候。
爲了培養純正而大公無私的愛心和慈悲,你必須培養忍辱,同時要付諸實踐。因此,修持利他主義的人,必須把敵人當成最好的上師,當成仁慈的人,以恭敬心相待。
如果某人或某事以好的動機對待你,你很容易就會産生尊敬和珍惜的感覺。譬如,我們努力想達成的教法,痛苦的真正息滅等等,一點都不需要什麽動機,我們還是會非常珍惜、看重和尊敬它們。因此,如果有什麽東西有助於增益德性和積聚功德的話,有沒有動機就毫無差別了。
即使如此,傷害別人的動機,卻仍然是決定某一個人是不是敵人的基礎。譬如,醫生在動手術的時候,可能會使我們感到痛苦,但我們不會把他當成敵人。只有在面對想傷害我們的敵人時,我們才能真正修持忍辱,因此敵人是絕對需要的;你不可能對你的上師修持忍辱。
有一個西藏故事說,有一個人正在繞寺,看到另一個人結跏趺坐。他就問那位坐禪的人在幹什麽,坐禪的人回答:“我正在修忍辱。”那位繞寺的人,立刻以非常粗魯的話罵那位坐禪的人,那位坐禪的人就憤怒地頂了回去。爲什麽會有這種反應呢?那是因爲雖然他在修持忍辱,卻從來沒有遇見傷害他或辱駡他的人;他根本 沒有機會“修持”忍辱。因此,修持忍辱的最佳物件是敵人;修持菩薩行的人,必須非常恭敬敵人。你必須培養真正的愛心和慈悲,當然要把愛心和慈悲擴展到想傷 害你的人,就必須有與敵人相交往的經驗。人生中最艱困的時期,便是獲得真正體悟和內在力量的最好機會。如果你的生命中一帆風順,你就變得軟弱了;只有在經 曆最悲劇性的環境中,你才能發展真正的力量——面對它們的勇氣,而心中紋風不動。誰教你這一點呢?不是你的朋友,不是你的上師,而是你的敵人。
(七)直接與間接,利樂施眾生,害損痛苦等,秘密願自取。
這首偈拈出“捨”和“取”的修行方法——出於慈心,你把你的快樂和快樂的原因給予別人;由於悲心,你把別人的痛苦的原因拔除。這些是菩薩的兩個主要態度:悲心是關懷別人的痛苦,慈心是希望別人快樂。在修習慈悲心的時候,你會遇到痛苦不堪的人,這時候就必須修持“捨”和“取”的方法,作如此的思惟。
這個人正在非常痛苦的情況中,雖然他希望離苦得樂,卻不知道如何止惡行善,因此他就不會有快樂可言。我發願承擔他的痛苦,並且把我的快樂給他。
也許有少數才能出衆的人能真正做到這一點,但仍會很困難;我們大多數人只能想像做到。即使心理觀想拔除了別人的痛苦而由自己承擔,對心理也是很有幫助的,可以增加實際採取行動的決心。這種修行法可以配合呼吸來做——吸進別人的痛苦,呼出你的快樂給他們。
(八)波等不沾染,八法分別垢,心知法如幻,不耽願離繫。
就方法而言,這些修行都必須出之於一心一意尋求別人的利益;你不應該受到八風的影響——八風就是愛憎、利衰、稱譏、譽毀。如果這些修行的動機是爲了膨脹你自己、讓別人認爲你是宗教家、獲得名聲等等,那麽這種修行就不純淨了,已經被世間法所污染。修行不應該這個樣子,必須完全是爲了別人。
這首偈子的後半部談到智慧:在你做這些修行的時候,必須三輪體空,了知一切現象包括慈悲本身、修持慈悲的人和慈悲的物件,都像魔術師的幻影一樣,似乎是存在著,事實上卻不存在。爲了了知三輪體空,就必須明瞭這三樣東西雖然表面上好像是存在的,實質上卻空無一物。
譬如,如果有人想以慈悲佈施來開悟,卻把自己看成是獨立存在的,或把開悟之後想要救度的物件看成是實質存在的,或把開悟這回事也看成是實質存在的,如 此一來,就會妨礙到修行者的開悟。相反的,你必須把你自己(修行慈悲利他的人)、你所尋求的開悟本身、一切衆生(你是爲他們而尋求開悟的)都看成實質上是 不存在的,有如夢幻泡影,以某種方式存在,卻以另一種方式呈現。由於這些現象都看成是夢幻泡影,也就否認了它們有不變的實體。
這種體性空無一物的認識,並不是把從前存在的東西一筆勾銷;反之,我只是在肯定從未存在過的東西確實並不存在而已。由於我們的無知,一切現象似乎確實 存在,雖然它不存在;由於這種表相,我們就認爲萬法是以它們所表現出來的樣子存在著;由於這個原因,就産生了我們的種種煩惱,因而被糟蹋了。譬如,你們看 到我,就會這麽想:“那是嘉華仁波且。”突然間,毫不做作的,你的心生起一個念頭,另有一個獨立於嘉華仁波且的身體,或甚至心靈之外的嘉華仁波且。要不 然,就以你自己爲例子吧!如果你的名字叫大衛,我們會說:“大衛的身體,大衛的心”。你似乎會認爲:有一個大衛他擁有他的身體和心靈,也有一個爲大衛所擁 有的身體和心靈。難道不是這個樣子嗎?我們說嘉華仁波且是一個出家人、一個人,一個西藏人。當你這麽說的時候,難道不是在指另一個與他的身體或心靈無關的 獨立主體嗎?
人確實是存在的,但只是在名分上存在,也就是說透過假名而存在。然而,當他們呈現於我們的心之前時,他們就似乎不是透過假名而存在,而是獨立存在,自己能夠獨立自足而存在。雖然現象並不能夠自己獨立存在,而是依存於其他因緣,但我們卻把它們當成是獨立存在的。
如果事情確實以它們所呈現的方式而存在著,也就是說確實如此具體存在著,
那麽當一個人加以考察研究時,這種本身所具有的存在應該變得更清晰、更明顯才對。不過,當你尋找那指定的物件時,在分析之下你並不能發現它。譬如,一般都 認爲有一個“我”在體驗苦樂,在累積業力等等,但當我們以分析的角度來尋找它時,卻無法發現它。不管是內在或外在的現象,不管它是一個人的身體或任何其他 形式的現象,當我們想辦法要發現那個假名所代表的現象時,我們無法發現它到底是什麽東西。
使“我”得以呈現的是心和身,但當你把“我”分成心和身,並且尋找“我”時,你卻不能發現它。此外,“身體”這個假名依存於身體各部位的集合;如果你把身體分成它的各個部位,而且尋找那個身體時,你也不能發現它。
即使是身體內最微小的分子,也有各種層面,因此有各個部位。如果有什麽東西是無分子的話,它也許是獨立存在的,但沒有那一樣東西是無分子的。反之,每 樣東西都是依於它的各個部位而存在,都是透過觀念作用的力量,依存於它的各個部位而立假名(各個部位是假名的基礎);沒有那一樣東西是經過分析之後可以被 發現的。沒有那一個整體可以離開它的各個部位而存在。
不過,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這些東西,卻好像是客觀獨立存在的。因此,事情在我們心上呈現的方式,跟它們實際存在的方式,或當我們分析時所看到它們呈現的 方式,兩者之間就有差距。如果它們確實是以獨立存在的方式而呈現時,那麽在我們分析時,這種存在的形式應該變得越來越清晰才對。不過,我們可以透過經驗獲 得如下的結論:當我們尋找這些東西時,一經過分析就無法發現它們。因此,它們被稱爲夢幻泡影。
因爲現象呈現在我們心上的是一個方式,經過分析之後又是另一個方式,證明它們的外相是來自我們內心的錯誤作用。在你瞭解這些似乎是獨立存在的現象並不 存在於它們所呈現的方式時,你就能了悟現象如同夢幻泡影,一方面知道現象的外相,另一方面了知實際上它們並不以它們所呈現的方式存在著。
瞭解這一點又有什麽好處呢?我們的貪瞋等種種煩惱之所以産生,是因爲我們在現象之上加以分別善惡,而這種分別又不是它們所確實擁有的。譬如,當我們非 常生氣或欲望很強的時候,我們就會對那個東西産生強烈的善惡感,等到這些情緒平靜之後再來看它們,甚至會發現我們早先的想法很可笑。智慧的利益或幫助就 是:它能夠讓我們不致於對一切事物妄加非它們所本有的善惡分別,因而得以止息欲望和瞋恨。
因此,這個雙運的修持法門,包含方便和智慧兩方面——方便是培養愛心和慈悲的利他態度,智慧是瞭解一切現象皆空,並無實質存在。
每天我都誦持“修心八頌”,當我遇到困難的情境時,我就思索它們的意義。這樣子做,對我有所幫助。因爲我想到它們對別人可能也會有所幫助,所以就在這 兒加以解釋了。如果沒有什麽幫助的話,也不必爭辯,順其自然吧!佛法並不是用來爭辯的。這些教法都是大師們所開示的,目的在幫助別人,而不是讓大家彼此爭 辯。身爲佛教徒的我,如果還和其他宗教的信徒爭辯,假使佛陀今天就在這兒,他一定會斥責我。佛法必須烙入心念之中,才能將心降服。
總之,我請求大家,呼籲大家:盡一切力量培養慈悲心、愛心和恭敬心,分擔其他衆生的痛苦,對其他衆生的痛苦多一分關懷,自私心要少一些。不管你是不是 信仰上帝,不管你是不是信仰佛陀,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有一顆善良的心、溫暖的心,這才是生命的原則。
『聖要三道』
出離心
佛陀經教之精要,佛子聖賢贊頌道,具緣解脫之門徑,吾將隨力而宣說。
諸凡不貪輪回樂,暇滿具義以精進,信以佛陀歡喜道,具緣彼等請諦聽
無有清淨出離心,無法斷求有海樂,愛戀輪回縛有情,是故首先求出離
暇滿難得壽無閑,串習拋舍此世樂,業果不欺輪回苦,數思斷求來生樂
串習故於輪回樂,欽羨剎那亦不生,晝夜心皆未解脫,爾時即生出離心
菩提心
复次出離若無有,清淨發心所攝持,不成無上菩提因,具智應發菩提心
四大瀑流時沖攜,難解業縛緊捆綁,落入我執鐵網中,無明黑暗所籠罩
無邊輪回生又生,三苦逼迫無間斷,如是所成如母眾,思維而發殊勝心
空正見
不具通達實質智,縱修出離菩提心,無能斷絕輪回根,故勤了知緣起法
凡於有寂一切法,觀見因果絕無欺,所緣意向全壞滅,即入彿陀歡喜道
表象緣起無欺瞞,以及空性離承許,直至二理各呈現,能仁密意尚末證
一旦俱時無輪番,唯見緣起非虛妄,執境全滅之信念,爾時見解齊詳審
又義現象滅有邊,藉由空性斷無邊,若知空現因果性,以執邊見不能奪
結語
如是三類主要道,如實通達要義時,應依靜處生精進,子速成就長遠事
注疏
在修學道次第時,聲聞、獨覺及阿羅漢,只能圓滿自利,安住在自我解脫的涅槃中,無法利益一切有情,因為愛他的力量,不夠堅強的緣故。菩薩在修學道次時,可以在剎那間累積無量的功德,有如此強大的心力是因為緣一切有情的心,希望一切有情可以離苦得樂的清淨意樂而能快速的累積資糧。如沒有一切有情,則菩提心發心的心力,無法如此強大,所以《入行論》中說:能從輪迴苦海中解脫是由至尊及一切有情而得到的。因為佛果是由希求利他的發心,加上希求佛的功德而成辦,所以成就佛果的功德上一半靠佛陀,一半由眾生。而得到此功德,因此在感恩佛陀時,也要感恩一切有情。否則即沒有道理。
龍樹菩薩在《寶鬘論》上說:佛果位的自利法身和他利色身,須有無量的福智功德方能成辦,所以須要具足四無量資糧-所緣一切有情無量、時間無量。「時間無量」是指:我們利益眾生的時間沒有限量。在此長久的時間裡,可以提起心力利益眾生,因為我們以強大心力的緣故,所以我們許下承諾而快速成就佛果(註原文:1.諸住無量時;2.為無量有情;3.求無量菩提;4.作無量善法。菩提雖無量,由四無量聚,無須經長時,如何不能得。);另外一種人沒有此強大心力,覺得佛道太遙遠,所以想要快速的成就佛果,實際上,因為心力不夠,反而產生與佛果的境界更加遙遠的危機。所以我們應該如《入行論》說的:「乃至有虛空、有眾生,我一定要住在世間,為了盡除一切有情的痛苦。」(註原文: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
自己的身體、受用和一切安樂,從內心深處,都認為是屬於他人的,當有此想法時,心力會非常強大。在未證道諦功德前,不管是資糧道、加行道的菩薩,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人,因有此心力而獲得殊勝的功德。達到十地菩薩位,或成就佛果位時,也是由此不可思議的心力而能廣大的利益一切有情,所以這個心力是非常希有的,值得讚歎的。
我們皈依的對象是佛陀,導師釋迦世尊有如此無量、殊勝的功德,反觀我們,又有何功德可與佛陀相比呢?佛陀,能遠離一切的過失成就一切的功德是因為愛他心;我們充滿一切缺失,由此缺點及所有的煩惱形成了蘊體。我們不想痛苦,卻無奈的受無量痛苦的原因是因為愛我心。我們一直想著自己的利益,從意識形成到現在,無始以來一直想要幫助自己,一切的離苦得樂都是為了自己,為了得到快樂,不惜犧牲一切有情,但是沒有得到真正的快樂。想想看:我們快樂嗎?如果沒有,問題出在那裡?這要好好的思惟!在思惟時、在夢中,都覺得「我是非常重要」的,這種唯有「我」的過分貪著,和「我是真實」的自性執著,我們總是站在「我」的立場下,傷害我自己。
佛陀也有我執,這是由「我」的認識而產生的,因為有我,所以有他,這種我的認知是不需要否定的,佛陀也會緣我而有我的念頭,這種我是不能、不需要、也無法破除的。因為每個人的立場都有我的概念,這是確實的而不是顛倒的。所以愛自己而求樂是可以的、需要的。成佛時有「自利法身」的原因在此。並不是說因為愛他,所以有關愛自己的事都不要做,正因為愛我,所以在自利和利他的比較中發現利他較為重要,這並不是要對自己毫不理睬,因為不在乎自己則不會在意他人,所以首先要愛自己,進而愛他。因為愛自己,加上離苦得樂的推動,佛以智慧找出愛自己的方法--在自利、利他的事業中,應以利他較為重要,以此認識來愛自己、行善,可圓滿一切功德。愛自己是需要的,但是方法錯誤,我們在自利利他的比較中,永遠不要他人,在此狹隘的思想下,反而綁住自己讓自己受苦,糟蹋自己的究竟目標,有時候我會一半開玩笑,一半認真地說:真正為自己的就是菩薩,因為菩薩的內心深處是完全為他人著想的利他事業,所以菩薩非常善巧地成辦自己的功德事業。相反地,我們因為無明、愚蠢,只為自己而不在意他人,所以痛苦源源不斷。總之,菩薩是非常為自己著想的。
「我」這個強烈的念頭不一定是壞的,這是需要的,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所以我有承擔一切有情利益的責任,我願意做而且我想做的念頭是應該的,為了他們而有強大心力的我之概念是合理的;但是,因為無明而有,因為有我而傷害別人不在乎別人,則是必須斷除的,這是所有惡罪的禍害。
總而言之,從無始至今,真實的執著和愛我的執著,一直深沈地存在我們的內心中傷害我們,所以無奈的受到此二執著的傷害而痛苦無量,如果這兩種情緒、執著不斷除的話,未來必會傷害我們而令我們痛苦,所以我們對此二執著必須視為仇敵而斷除之。如何斷除呢?首先須保持距離再對治之,但是這對治非由發願、迴向而來,非由早晚課誦、修法而來,非由禪定而來。愛我執的對治是愛他心,真實執著的對治是空正見,所以佛陀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的精髓是菩提心和空正見。
所以為了能生起愛他的菩提心,我們應該多多閱讀龍樹菩薩的《寶鬘論》和寂天菩薩的《入行論》,透由內容的學習和實際的修持,才會生起極大的覺受;為了能生起空正見,我們必須學習龍樹菩薩所寫的《中論》,提婆菩薩著作的《四百論》以及如實解釋龍樹父子的月稱菩薩的著作,如此的學習,我們就能生起空正見。
至尊的龍樹菩薩是那蘭陀寺大論師之頂嚴,所以無論是漢系或藏系佛教徒,有機緣能看到龍樹菩薩的論典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如同龍樹菩薩的善巧論典所說的:當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有覺受等,再看其他經續的論典,將會體會其中深奧的內涵,所以菩提心有如一把鑰匙打開了經續之門而更能體會其內容。如此的了知愛我執的過患和愛他執的功德,加上數數的思惟串習,則無論眾生對我們的表情如何,我們都會對一切有情產生悅意的愛心。
這時候可能會有一種矛盾或鑽牛角尖的想法:我有什麼理由要承擔這一切眾生的苦呢?他們又不認識我,這樣做豈不是很無聊嗎?他們沒有幫助我,又不認識我,為何要幫著他們、在意他們呢?生起這想法時,應思惟:假如我們愛一個對象或重視這對象時,會要求對方愛自己我們才尊重他嗎?假如是的話,涅槃果位是無為法,並沒有任何的想法要愛我們、幫助我們,但因為涅槃的功德、利益是快樂的,所以我們追求涅槃、想得涅槃,同理,空性、道諦,它並沒想要如何幫助我們,但由於我們可依此獲很大的功德而想證得空性與道諦的功德。所以,想證聖者的功德更應尊重一切有情,無論他對你好或對你壞,一切的有情都會讓你獲得無邊成佛的功德利益。
就如同我手上的手錶,我非常的在意它、珍惜它的原因是因為它對我有幫助,而它並沒想到要幫助我,這錶在我睡時或醒時,日夜的跑著,不是只戴在我手上才會跑,在仇人的手上也會跑,縱使戴在不認識的人的手上也會繼續跑,我願意去擦它使它保持乾淨,並把它放在不潮濕的地方,是因為它對我有幫助的緣故。
這時,可能又有另一個問題,當對方不想幫助我時,我們有理由幫助對我們有利的人,但仇人傷害我、困擾我,那我有什麼理由去幫助他呢?一般而言,對自己好,愛自己的人,遇到苦時,我們會悲憫他,遇到快樂時,我們會替他歡喜。對自己喜歡的人生慈悲心,不必刻意的作意,大家都有,甚至沒宗教的人、動物也都有。而我們是佛教徒又追隨佛陀導師的教誡法,他教我們要對傷害我們的人生慈心。假如我們所學的慈心與常人的慈心是一樣的話,那我們所修的法就不是與眾不同,這裏要求的慈心是不共的,我們是佛陀的弟子,要學佛陀對敵人應該生起慈悲的力量。
以另一角度思惟悲。佛果位的功德,一半屬於佛陀的教導,一半由有情而得到。仔細想,我們皈依佛,對佛產生強烈虔誠的心,這對佛沒有幫助,如果對別人、一切眾生生慈悲心,反對他們有幫助的。所以對佛生虔誠的信心,倒不如直接對眾生幫助是更有利的。
如是反覆的思惟、去想、去做,自然對自他相換有更深的體悟。這不是一下就做得到,但長期努力是可獲得改善的。自他相換並不是把自己變成他,把他換成自己,而是把愛自己的心轉到他人,把排斥他人的心轉向排斥自己。「排斥自己」就是在他利自利比較下,抉擇他利是比自利更重要之後去修取捨。
龍樹菩薩在《寶鬘論》中說:由悲心希望讓自己取代一切眾生的痛苦及苦因叫做「取」。由慈心把自己的一切快樂、善業回向一切有情,捨於有情叫做「捨」。取捨次第無固定。悲心是希望眾生的苦由自己承擔,自己的一切善與一切眾生分享。雖然很困難做取捨,但透過取捨的修持,可令我們的心力變強大。佛因此心圓滿無邊資糧,使弟子獲得相當的利益。
所以反覆的修持取捨會令我們的心力變得非常強大,有時候覺得修取捨,可使自己累積無量資糧。而眾生苦反正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這樣的想法是沒有作用的,由心深處真正想取代一切苦,將自己好的回向一切有情,由心做起才可累積無邊資糧,由愛我執去做的取捨是無明的取捨。
因為如此取捨,愛他人的離苦得樂是我的責任的心力就會生起,可是我們現在憑什麼力量幫助他們?除了自己的發願,此外無實質可幫助的,這是非常困難的,佛曾說,眾生的惡業、苦非由甘露水可洗除,非用手可去除。那要靠什麼力量幫助眾生離苦得樂?佛由此宣說真理,過去的佛如此,現在的佛也如此,所以佛說解脫,至於會不會解脫就看你們。為你們宣說解脫之道,這道理自己要先知道,自己先了解才能教別人,因此要給眾生圓滿的利益,我們必須成就無上菩提的發心。
所以「菩提心」的生起次第是先讓我們自己了解菩提心的修法及內容。之後產生精進,如是不斷地串習、反覆修學,之後會感受到「我只要努力,菩提心應該會生起」的想法。再繼續修學下去,遇到因緣時,我們只要努力想,就會生起強而有力的覺受。若沒仔細想時,感受不會生起,此為蓄意、刻意的菩提心。再反覆不斷地長期串習,之後遇因緣時不須刻意花心力去想,菩提心的感受自然流露,稱為任運菩提心,此為真正菩提心發起之量。
同樣以「空正見」而言,無論看到悅意境或不悅意境而生起貪、瞋時,會覺得作用真實從境上產生,會完全相信諸法真實從境上而有,生起完全真實的執著。透由《中論》的學習,反覆不斷聽聞中觀正見的解釋,會生起「咦!真的是這樣的嗎?」這時已去除了完全真實的執著,內心產生了疑惑的狀況。再反覆不斷串習生起「應該是無自性才對!」的想法。再繼續反覆串習完全通達空性,這是比量證得空性。當反覆不斷串習,對空性的二相慢慢消除,對空性的現象越來越清楚之後,就能現証空性。現証空性時,剛開始根本定和後得道是有次第生起,之後反覆串習,根本定及後得道可以在同一時間一起成辦,我們的心會隨著因緣愈來愈細微,功德愈來愈增長。
這種證量,也就是福德資糧的「菩提心」和智慧資糧的「空正見」,這二者是成佛的二大主因。因為這二者,所以証得佛果時,由空性而成就自利法身,由菩提心而成就他利色身。因為因果論,所以在緣起下能產生這樣的因果作用。因為菩提心與空性而成辦二種資糧,最後成就二種果位。密乘功德也是透過菩提心和空性的基礎下才能獲得密乘的成就,沒有這二者,密乘成就是不可能的。
密乘講「生起本尊」是以空性智慧淨除凡夫相,不是叫我們什麼都不必想。沒有空正見,本尊就無法觀修,依緣空智慧觀本尊之修持,若無空正見則不能成辦。而且觀修本尊的目的是為了成佛,沒有菩提心縱使有強而有力的空正見,也不可能成佛,所以密乘的成就也是建立在菩提心之上。這是密乘最下限的基礎,所以般若波羅密多(顯教)的菩提心和空正見必須成辦,才能進入密乘的修持。
修次中遍
從今天開始在正覺大塔(菩提伽耶)旁,難得有此殊勝因緣對你們講法。首先講「修次中篇」,之後是「菩提心讚」,梵文和中文都有翻譯,而且也有多種語言的譯本。「修次中篇」最主要講空性的道理——「空證智慧」,也就是「中道」!「修次中篇」是蓮花戒大師所著作,祂是一位具善巧以及成就的大師。在西藏「修次中篇」是一部非常聞名,同時也是很具價值,十分重要的著作。透過「修次中篇」,能使我們對於佛法的概要,有更深的體會以及了解。倘若我們是佛教徒,卻不瞭解佛法大致上的架構,將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佛教徒。從「修次中篇」的空性道理,再透過「菩提心讚」(寶炬論)的內容來實行。接著講佛子行三十七頌,這是無作賢所作,共有三十七句偈頌,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佛子行。我是從薩迦的桑吉仁波切,得到「修次中篇」的傳承。桑吉仁波切是從拉薩的桑耶寺,天欽仁波切的上師處,得到「修次中篇」的傳承。他的上師是寧瑪的上師,那時正在思惟「修次中篇」的內容。至於薩迦仁波切,如何得到「修次中篇」的傳承,我們不清楚。只能肯定桑吉仁波切,從寧瑪上師得到傳承,再傳給我的。佛子行三十七頌,是從噶舉的咕駑仁波切得到傳承,咕駑仁波切是從佐千仁波切得到傳承的。
這幾天我主要講,「修次中篇」與「佛子行三十七頌」。也會以很扼要的方式,為你們口授,主辦單位要求的「心經」傳承。還有唸誦「菩提心讚」,以及做簡單的解釋。我是在噶舉的咕駑上師處,初聞佛法時,聽到這部「菩提心讚」(寶炬論)的,我的傳承大致如此。接著我想為你們口授,宗大師所作「緣起讚」的傳承,以緣起道理禮讚佛陀身、語、意三功德,因為佛陀了解「性空緣起、緣起性空」的道理,所以讚嘆佛!此傳承是從昆努的格西得到的。「緣起讚」及「了義不了義經」的傳承,現在已變得很稀少了,尤其在西藏的衛藏地區。這幾天我們可以互相研究討論!這裏的負責人員,準備的非常齊全,雖然是帳蓬,從外面看不是很雅觀,但是能夠擋風遮雨、遮陽光就可以了,我為他們的準備週到,說聲謝謝!
在此地傳法的緣起,是因為正覺大塔,乃佛陀成道之地。大家有此難得的機會集聚一堂,思憶佛陀的功德,以及追隨佛陀曾經走過的路,這是最重要的。應該如何追隨呢?了解佛法的內涵,依教奉行!我個人不是很精通佛法,但我會把所知道的,儘量為你們解釋說明。我努力以清淨意樂傳法,也希望弟子們,以清淨意樂聽聞。假使如此,將是清淨的佛法事業,功德圓滿,希望大家互勉互勵。
首先唸皈依祈禱文,主要禮讚佛陀。接著懺悔、迴向、唸心經、文殊師利菩薩禮讚文,以及供曼達拉。剛剛唸誦的皈依發心,是調伏自己的內心,發心為一切有情圓滿菩提,以很強烈的意樂,讓自己生起菩提心!「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皈依境是佛法僧三寶,主要的皈依對象是法寶。「我以所行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菩提心是希求菩提之發心,具足利益他人以及無上菩提,二希求之發心。「直至菩提我皈依」,是非常強烈、長久性的皈依,未證菩提之前都要做到。思惟若證得圓滿的佛果位,就能如實地、真正地利益一切有情眾生。「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行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此偈包涵智慧與福德兩種資糧,但主要是福德資糧(六度萬行),即以布施等一切善功德,迴向無上菩提!為了圓滿自利與他利二事業!如此思惟,就是很強的皈依心。
這次各地信徒雲集,包括西藏流亡的難民、還有外國人,大都為聽法而來。能在殊勝的聖地討論佛法,是讓我們積福的珍貴因緣,我非常的隨喜此淨罪積資的機會。我個人認為,只有追隨佛陀的智慧,才是個精進的比丘!我非常歡喜,佛陀所指導的深奧道理,因為仔細探討研究,會發覺佛法中所涵藏,更微妙的道理。它有廣大的思惟空間,可以讓我們深思;真正去實行時,發現確實對我們,有實際上的幫助。佛陀在此出世,也在此成就佛道,我們應該好好保護聖地。當然,有很多人來朝聖,也有很多人想維護和改善環境,印度中央政府,曾有計劃的負責維護此地區,目前還在改善當中。
所謂「法」是建立在內心上,並非靠外境、外緣去改善調伏的。我們所講的「佛法」,不是建立在天空上;回教也不是存在於教堂或者字面上,說到基督教一定想到十字架。所以當我們講到「教法」、「宗教」時,會認為是外境的事物,這是錯誤的。真正的教法,是建立在內心上,未調伏的心,使之調伏,並非由外力去改變。跟隨佛陀之後,內心是否漸漸改善、步步進展?假使有,就是真正得到佛陀的加持。若教法無法改善你的內心,表示你學錯了,佛陀也無法加持你。
世親菩薩曾說過,教法分為「教正法」及「證正法」。教正法是由討論及聽聞而修習。真正的教法是證正法,是由聞思修而學習,建立在內心上。證正法是——戒、定、慧,教正法是——經、律、論。透過佛法的道理,如何得到真正的法?以戒定慧三學,在心靈上建立真正的法。當我們聽到佛法時,一定要想到屬於內心,而不是指外在的佛像、經典、唸珠。唸珠非屬於真正的佛法,外道婆羅門也拿唸珠持咒。許多先輩大師曾經講過,假使唸太多咒語而未調伏煩惱,小心你的指頭斷掉。有時候甚至還會唸到一百美金、二百美金…!?
現代人太注重佛像,看到黃金鑄造的佛像,就覺得很莊嚴殊勝;看到泥巴塑成的佛像,就輕視祂,其實太注重外表,不是好現象。以佛像外表(金,銀……)學佛,是世間八法,不是真正學佛,而是在造業。雖然穿上法衣、口才一流,但所做所為還是在造業。因此真正的佛法,是指未調伏的心,透過對治力調伏;未生起的功德,透過對治力使之生起。讓自己的過患減少到最低,讓自己的功德增長到最高,如此才有益處。我們要即身成佛,是非常困難的。應該以實際的修行,晝夜不斷、經年累月、多生多劫串習,慢慢地去除內心的過患,建立圓滿的功德。「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有如虛空般眾多的有情,未度盡之前,絕不成佛。這種心力是我們需要的。
一般人性急,都想快速得到果報。甚至有上師,以灌頂來解決一切的困難,而弟子們,竟也相信這種謊言,雙方合作灌頂儀式,當上師出了問題,弟子們就責難上師之不當。學佛最主要目的是什麼?在凡夫地的我們,是沒有任何的證功德,要讓自己生起道功德,才是最主要的目的。假使能調伏內心,不只自己快樂,也能使別人得到快樂。
我們現在所得到的暇滿人身,並非是最圓滿的。有暇滿人身,並不代表具有人生的意義。真正人生的意義是——調伏內心,需要長久的苦行去證得。我們要共同努力,擬定一個長久的目標,經常串習,才能達到究竟圓滿。我們無法快速得到證量與道功德,但如果腳踏實地、努力修習,就可以積集資糧。運用長久時間學習「道次第」,對我們來講,是沒有差別,因為若不學習,你還是在輪迴!時常思惟成佛的道次第,是非常重要的!
明天,為你們傳願心儀軌;後天傳授菩薩戒,根據「菩薩地論」戒品所講的菩薩行。之後,為你們傳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灌頂,不動明王灌頂,長壽佛灌頂。
二、正釋
佛法的真正起源地是在印度,導師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稱為「經」,印度的許多大師研究的著作,稱為「論」。經由這樣的承續慢慢流傳。目前佛陀經典,已翻譯成藏文的大約一百卷;印度大師所寫的論典,翻成藏文的有二百多卷;經和論總共有三百廿五卷,這是西藏佛教的基礎。因此譯任何經典時,都會寫「梵文云」或「梵語曰」,表示這部經典,是從印度流傳下來的,然後再寫上「藏文云」。由「梵文云」與「藏語曰」,可以了解,當代大譯師,具有很大的功德。他們以詳細完善、精確無誤的翻譯,圓滿指導我們。翻譯之後,並不是馬上出書,還要請印度的班智達修改,互相討論之後,才出這部「修次中篇」的!
何謂「修」?就是反覆串習、修習。我們應該以何種方法調伏內心?改善內心?必須透過佛法的道理去改善。但並非馬上可以達到效果,需要長期串習努力。當我們聽聞教理時,第一次聽覺得很困難;第二次聽時,覺得比較簡單;第三次、第四次聽時,就覺得愈來愈容易了。這就是串習、薰習。譬如我們時常憤怒、瞋恨一個人,當看到此人,就會產生很強烈的忿怒心。這時應該想──我不應該對他產生忿怒心的,我不應該這樣發怒。一次又一次的薰習,自然而然不會對此人,產生很強的瞋恨心了。以此串習的力量,調伏原本非理作意的過患。
以身體而言,剛開始做一個動作時,會覺得很困難,但是天天做同一動作,就不會覺得困難。這就是長久的串習、薰習所得到的結果。同理,「心」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想離苦得樂,但被心所控制,心又被煩惱控制,即使不要痛苦,因為不知痛苦的因何在,無法突破,唯有承擔痛苦。快樂的因又不積聚,所以無法得到快樂。
「修」的意思,放棄往昔對煩惱的串習,換上新的串習,不再被心控制,心也不再被煩惱控制。假使長期,把心保持在善的一面,去串習、薰習,心自然而然變成善的;長期遠離煩惱的串習、薰習,來改善內心,叫做「修」。
「修」,就是內心與善法相應的串習。所以必須多多聽聞,什麼是真實的情況,以聽聞的善法,內心反覆的思惟,需與真理相應。不只聽聞,生起定解之前,先要觀察,如果不相應,就無法對真理生起信心。完全相信真理之後,知道生定解的勝利,不生的過患。修的次第分為二,一是觀修,一是止修。觀修,就是反覆的思惟觀察。產生定解之後,把心安住於此,稱為止修。一般人對著境,內心就產生起伏,這是習氣造成的,不加以觀察,就執著為真實。如果不照修的次第,先修難的,後修易的,將無法達到我們追求的目標。前前所修的內涵,是後後的基礎,次第正確,就容易成辦所願。
這部「修次中篇」,並非在介紹歷史。雖然目前我們所學的是因明學,但是聽聞解釋之後,依照所得的答案,配合日常生活的作息去實行,可以調伏內心,得到圓滿成就。「修」也有修的次第,如證得菩提心之前,必須先生起大悲心,大悲心是生起菩提心之因,有固定次第的,因此稱為「修次」。
「虔誠致禮敬文殊孺童尊」,著作論典之前,先禮敬自己的本尊,可以減少障礙。「修次中篇」主要講空性的道理,屬於論藏的一部分,解釋慧學的論典。「修次」分三篇:初篇、中篇、下篇。「修次中篇」,主要的內容已有注釋,因此我時常念誦,這次以解釋「中篇」為主。
茲略述諸隨大乘經藏軌理者之修持次第。此中,欲極速證得一切種智,當具尋思,現前精勤於能得彼之眾因緣。
主要是為跟隨大乘經藏,以及希求大乘的學者們講的,以大乘道次第內容為主。大乘殊勝的原因是,無論在意樂、加行、果上,都比小乘殊勝!思惟殊勝是發心,加行殊勝是六度萬行,得到究竟圓滿的佛果,就是果殊勝。因為具足意樂、加行、果三種的殊勝,所以稱為大乘。
在此的大乘經藏,不是指經律論,而是指一般的經典。大乘所要追求的是佛果位,不只斷除煩惱障,還要斷除所知障,因此佛陀的智慧稱為「一切種智」(通達一切)。為了要得到一切種智、一切遍知,必須具足眾多因緣,所以要精進修持成佛之因。
如是,此一切種智,不可無因生。若是,一切時中,一切皆成一切種智,將成合理故。若無觀待而出生,則任何皆不應有阻礙,以之,一切皆不成一切種智。如是,時而有出生滅亡故,諸實事唯觀待於因,時而亦將有成就一切種智。非一切時,非一切處,亦非一切。彼故必定觀待因與緣。彼等因緣中,當依諸無謬、無不齊全者。
佛陀的智慧並非無因而生,它是事法、有為法,所以是由因緣而產生。沒有一法不從因而產生,這是法的規則,一切有為法,必須由因緣而產生。滅諦本身是無為法,但也是依道次第的修持而證得。佛陀的所有功德,都是由因緣而產生的。倘若佛陀不是由因而產生,而是無因生,就成為長久不變;否則,就是完全沒有。假使有自性、獨立產生,就成為永遠有,不是暫時有。如此將無一眾生可成佛,因為佛陀就是無始有的。這是緣起的道理。
佛陀並非無始以來就存在的,佛果位是由串習而證得,而且依同類因而產生。必須斷除煩惱,及煩惱所留下的習氣——所知障,才能成佛。由此可以了解,一切的輪迴、一切的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都是由因緣而產生,都是依同類因而產生。以有為法而言,以它的因來看,它是果;以它的果來看,它是因。因果本身不相違,但不表示此因必生此果;因為有因,是可成佛,但並不代表有因,一定會成佛!雖然有因,但透過外緣的力量,可能摧毀這個果,所以有因,並不代表一定產生果。但是果,必須由因才能產生的!「法」,分為有為法與無為法。有為法是由因緣而產生,所以它的性質常常在改變,無為法不靠因緣,所以它的性質不會改變。
我們所學習的佛法,並非捏造,而是由「正量」去安立的,因此學習時,必須以清淨的意識、正確的意識、不顛倒的意識去學習!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煩惱,會使我們產生貪心及瞋心;這些貪心與瞋心是顛倒識,沒有任何正量做為依靠,它是不正確、不清淨的。但是瞭解無常、空性智慧、大悲心、忍辱或禪定…等,都是由正確,以及清淨的正量來安立的。無始以來,我們以同一意識的續流至今,有部分意識是不清淨的,有部分是屬於清淨的、正確的。我們所要斷除的是不清淨、不正確、顛倒的貪、瞋、痴等執著。這是「所斷」!所要取的是了解無我的智慧、空性智慧、無常智慧。這是「所取」!我們為何會輪迴?由於顛倒識,也就是無明,使我們墮落輪迴。
無始以來,由於顛倒識的傷害,我們需透過佛法的道理,才知道何者為正確的意識、正確的量。如何以清淨的量,破除不正確與不清淨的意識?心是唯明唯知的光明體性。了解實際的情況,即諸法的究竟性質時,這種智慧,即正確清淨的量,自然會去除錯誤的顛倒識。當清淨正確的證量,達到究竟時,就是佛陀的智慧。
因此,皈依佛是有道理的。導師釋迦牟尼佛,剛開始也是跟我們一樣,經過學習、串習,把未調伏的調伏,未了解的了解,以正確的智慧破除顛倒識,再慢慢地透過智慧的串習,得到究竟圓滿的佛果。所謂的「圓滿」,就是我們意識上,有許多的錯亂識以及顛倒識,經由正確清淨的智慧,慢慢排除與對治,使這些過患減少到最低,甚至完全清除。所以佛果位,是由特別的因緣產生,由許多因緣聚集而成,不是單獨的因緣,或者簡單的條件構成的。現在佛的果位,是依因緣而產生,未來佛的果位,也是依齊全的道次第,修持而得到,三世諸佛,都是因緣具足才證得的!
每個人都具有,唯明唯知的光明體性(光明意識),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學佛。我們都具有知道「境」的能力,知道事物的能力,這是自然的能力,稱為意識。由意識的力量,瞭解外物、外境。經由眼識去了解形狀和顏色,之後,自然會了解此形狀和顏色,這是透過眼識的能力去了解的!同理,你看到了、聽到了、見到了…,這些都是意識,讓你得到這些感受的!此意識是粗分的,由粗分的根識而產生。如:眼識是由眼根而產生。當我們的眼根受到損壞時,眼識的力量便會減弱或敗壞。我曾經聽說,白色眼睛的狗,所看到的都是白色的,此話若真實,表示我們的眼識與眼根非常有關係。因為眼識的所依處是眼根,因此依眼根的認識,稱為眼識。以人而言,粗分的意識與大腦有關連,這是可以體會到的;如我們說:此人很聰明或很笨。從有人類至今,透過腦細胞的感受,使智慧慢慢進展,人類愈來愈聰明,但是這種能力,必須透過同類因才能產生。它的所依處雖是脈息、氣流及腦細胞,但產生唯明唯知的能力,並非由這些產生,而是由同類因產生。亦即,產生唯明唯知的這種能力的進取因,必須透過以前的意識產生。所以我們不能把腦細胞(色法),和意識混淆一起!色法是屬於色法,意識非色法;但所謂的「法」,卻是由色法與非色法,兩者和合而產生的。
為了生起清淨與正確的智慧,必須了解諸法的性質。意識是唯明唯知的光明體性,是一種唯明唯知的能力,並非依暫時的因緣而產生。煩惱所執著的,是不存在的法,當了解存在的法時,自然認識不存在的法。所要破除的是,唯明唯知的意識所執著的,不存在的法;不是破除唯明唯知的能力。由「所取」的智慧,破除「所斷」的煩惱。破除意識上暫時的污穢時,能力本身不會消失;如眼睛上,有灰塵遮擋了眼識,但當你把灰塵除去時,眼識能力仍是存在的。同理,意識具有了知一切法的能力,但是由於暫時的污垢遮蔽,無法了知諸法的究竟性質。當正確的智慧,破除暫時的煩惱,以及一切的污垢、障礙,唯明唯知的能力自然現起,我們也因此了解一切的實相。
佛陀所得到的這些功德,我們是可以得到的,同時也了解,世間的創世主是不存在的!前面講到,輪迴是由無明而產生,「集學論」解釋的很清楚,這是由暫時的因緣所產生。輪迴非由世間的創世主所造,而是由同類因而產生。因此每一有為法,也都由自己的同類因產生。
印度的數論派,認為一切法是共主相(在因時已有果的性質)而存在。此非正確觀念,一切法都是由因而產生,因本身,也要由其他的因而產生,前因還需前前因,以此類推,因是無始的。倘若第一個因,是無因生,則成為永恆不變,或完全沒有。
何謂「同類因」?此因產生它同性的果,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都不想得到痛苦,想要得到快樂;這些都是,由它們的同類因產生的。因此想得到快樂,就要種下快樂的因,斷除痛苦的因。斷除之前,先要了解,何謂是痛苦的因?何謂是快樂的因?才有辦法斷除。同理,若不了解真正快樂的因,是無法得到快樂的。因為快樂,是由同類因產生,所以你必須聽聞佛法,暸解真正快樂的因,然後去實行。唯有種快樂因,才會得到快樂果,這種因果道理,佛法講的非常詳細。
一切世間與出世間的法,都是由因果而產生。佛陀第一次轉四諦法輪,因此佛教徒必須了解四諦——苦、集、滅、道。「苦諦」是果,它的因是由「集諦」而產生。每個人都想得到,永恆的快樂,遠離一切痛苦。這種快樂,是由強烈的對治力,斷除痛苦的因而得到的,也是由因而產生。「滅諦」的因,是道諦,能證得滅諦果位的,是「道諦」。染污諦的因果是集、苦;清淨諦的因果是道、滅。我們都不想要痛苦,必須了解痛苦的因果;想要快樂,更需了解快樂的因果;痛苦快樂不只是感受而已。
苦可以分為三種:苦苦、壞苦、行苦。被煩惱控制,無法自主的這種痛苦,稱為行苦。即無自主地被業與煩惱所轉、所控制。此痛苦因有二:業與煩惱,最主要是煩惱。假使業種子沒有煩惱的薰習,是無法成為痛苦的。因此,業與煩惱,最主要的是破除煩惱。煩惱的種類有很多,主要是五惡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與五鈍使(貪、瞋、痴、慢、疑)。
滅諦是斷除一切痛苦、得到永恆快樂。能證得滅諦所使用的方法,稱為道諦。痛苦的根源是無明,而無明的對治即道諦。無明是顛倒的執著,它的正對治是,了解諸法究竟性質的智慧——空證智慧。以「空證智慧」破除顛倒的無明,「空證智慧」即道諦,由道諦的修持,才能得到滅諦。因此,佛法的根本教理就是「四諦」。
我們要了解,無明是可以斷除的。如何斷除呢?所持的境是有,還是沒有?空性是否存在?仔細去觀察、了解實際上的情況,抉擇無明與空正見,何者為正確?假使了解實際的情況,就能了解無明是顛倒識,它所執著的,與實際是不符合。這時才會深信,無明是可以斷除的。先思惟,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境與相,實際上是否存在?是否符合實際的相與境?經云:「一切的法並非真實有,但是由於無明的串習,看到真實存在。」諸法所現的相,以及它本具的相(究竟性質)是不符合的!由此而安立了二諦——世俗諦與勝義諦。四部宗義都講到二諦的道理,這裡以中觀應成所講的二諦道理為主。
總而言之,由名言識所安立的法,稱為「世俗諦」;由勝義識尋找觀察而得到的,稱為勝義諦。因此我們要體會,真正四諦的內涵,首先要了解二諦。以中觀宗義去體會,可以得到正確的二諦道理,而且會了解輪迴是可以破除,解脫是絕對可能的!進一步了解,滅諦絕對存在,僧寶也是存在。因為滅諦是心的功德,當體會到滅諦的存在,證得滅諦的聖僧(僧寶)當然存在。這時才會了解佛陀是存在的,更深信佛、法、僧是存在的。
聽到「佛陀」這個名詞時,不僅代表二千五百年前的聖者而已,對佛陀的看法、體會、感受會完全不同。因為你了解,佛陀是經過道次第的修持,才得到圓滿的滅諦。聽到「法」,不會覺得是捏造出來的幻想,而是由強勁的對治力,破除煩惱而得到,所以相信法寶是存在的。這時對三寶所產生的信心是不共,而且是非常強烈的。具有滅諦與道諦功德的僧寶,是不可思議!非常殊勝!從內心深深地體會到,對三寶的信心,不只是虔誠的信心而已,是淨信心,是依見到正理而產生的信心,會動搖、非常堅固。佛法僧三寶不是歷史,確實是存在,具有相當殊勝功德。要產生這樣堅定的信心,必須了解二諦與四諦的道理,以及了解一切法,都是由因緣而產生。所以修次中篇說,必須依無謬、齊全之因緣,才能成佛。
殷重行於錯謬因,縱經極長時,然不獲所欲果。譬如,由山羊擠牛奶般。由未觀所有因,亦將不生果。蓋無任何種子等,不長苗芽等果故。以是,欲得彼果,當依所有無謬因緣。
想成辦果,其因必須具備三條件:性質無誤,數量齊全,次第無誤。假使因緣不齊全、錯誤,是不可能成就佛果位。錯謬之因,無論歷經幾千劫,都不會得到果報的。一切有為法,都是由因緣而產生,今生的快樂痛苦,都是由因而產生。就如;發願想要富有。雖然有發願的力量,但還是要靠自己去實行。常常有人祈求上師,賜予萬事如意、事業順利…等等,這些都是錯誤的。佛陀曾說過:「自己是自己的依怙,自己是自己的救護主。」所以能救自己的人是自己,並非是上師。當然上師是有些幫助,但最主要靠自己。當業果成熟時,佛陀也無法救你。佛陀在世時,釋迦族快被另一位國王毀滅,佛陀的大弟子請求佛陀,挽救此不幸的事件。目犍連尊者雖以神通力,也無法改變現前的惡果報,因為神通是不敵業力的。當死緣成熟,縱使抱著佛陀的法相,或則佛陀親自給你藥,也無法因此得救。
瞋心的對治力是忍辱。當我們不斷地串習忍辱,由忍辱的力量,使瞋心減少到最低,就不會得到瞋心所產生的痛苦,自然而然得到快樂,同時也會使他人快樂。為了得到真正的快樂,必須讓自己內心建立對治力。不可能祈求上師,讓我們不要貪心、瞋心、痴心,必須靠自己去達成。假使不想有瞋心、貪心所產生的痛苦,必須串習忍辱,或觀不淨觀…等,如此才能對治。所以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內心上,改善內心非常重要。
「寶鬘論」說,能言善辯者,不代表懂佛法。擅長持咒、念佛,並非我們所要追求的佛法。我時常提到,身、口可以做到的大禮拜、繞塔、持咒…等,並非真正的佛法。譬如:一位老太太去繞塔,手上也撥著念珠,表面上好像在念佛,但另一面卻在跟她的同伴聊天,「最近有沒有什麼趣事啊?你和家人如何啊?…等等」。身在繞塔,口中也念念有詞,但所念卻是一般世間的俗事。因此能專心緣於一處,念一○八遍佛號或咒語,是非常困難的。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心上,並非在身、口。思惟無常或空性時,有沒有生起煩惱?一旦有煩惱,無法生起虔誠皈依的信心,也不會有任何的善念;心存善念時,絕對不會生起煩惱。有些格西很會講經說法,但沒有調伏內心,非常可悲!所以,「因」必須無錯誤,而且齊全,由內心來建立。
若問:一切種智果位之因緣,彼等為何耶?謂似我猶如天生盲,無法示彼等,然如薄伽梵,現證圓滿已,對諸所化機所宣者,我亦將以薄伽梵語作宣說。於彼,薄伽梵曾告曰:「祕密主!彼一切種智之智慧,是由大悲根本生,是由菩提心因生,是以方便臻至究竟。」是故,若欲證得一切種智,當學悲心、菩提心及方便,此等三。
一切種智果位的因緣,可分為三:一、現前分,二、粗分隱蔽分,三、�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