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建築在台灣/迎合新「健」築觀 建構優質居家環境
【文/黃憬真】
早在人類初生之期,原以狩獵與萬物共生在大地上,當時皆是「以穴為居,以地為床」,為了抵抗外敵而形成聚落,並發展出小型社會型態。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社會組織逐漸擴大,加上知識及美感的提升,開始對居住環境有所要求,進而發展出許多的建築型態。
新「健」築浪潮
現今大都市的瀝青道路與建築基地面積不斷擴充,以及建築物朝大型化及高層化發展的趨勢,再加上都市人口過度集中、建築物通風不良、過度使用及添加各種化學物質以達到硬化、膠合及防腐等作用的裝修建材等因素,造成能源浪費與都市氣候高溫化。為了應付日益炎熱的都市氣候,於是家家戶戶加速使用空調、排熱等機械設備,造成都市更加炎熱化的惡性循環。
自1972年聯合國斯德哥爾摩會議起,喚起大家對環境污染及環境永續發展的高度重視,再加上發現裝修建材(如油漆、合板、纖維板、皮革、接著劑等)中的化學物質會隨著時間和溫度變化,大量地逸散在空氣中,成為室內空氣汙染源,危害身體健康,如致癌率增加、危害中樞神經系統、引發皮膚炎、增加肝腎的毒性效應、呼吸道疾病等,於是一股新的「健」築浪潮—綠建築思維在建築界蔓延開來,並成為21世紀的世界潮流。
何謂綠建築?即在建築生命週期中(指由建材生產到建築物規劃、設計、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的一系列過程),消耗最少地球資源,使用最少能源及製造最少廢棄物的建築物,又稱為環境共生建築。換句話說,綠建築就是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建築,並具有安全、舒適、永續等特性。其最明顯的影響,就是環境和經濟的關係達到平衡的狀態,也是達到環境共生、共榮及地球永續發展的目標。
品牌時代 居住選「健康建築與建材」
綠建築的推動是為紓解生態環境惡化、溫室效應及地球暖化之現象,在全世界已蔚為風潮,台灣也不能例外,於是行政院成立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並訂定「綠建築與居住環境科技計畫」。還有現在是品牌的時代,不論是穿戴上身的服飾、鐘錶,還是吃進肚子裡的生鮮食品,都講究受人信賴的品牌,再加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為了積極推動綠建築政策,以及讓社會大眾瞭解綠建築涵義,易於識別選購綠建築,於是建立「綠建築標章」制度,在新世紀的永續發展思潮中,已明顯轉向講求健康、生態環保、資源再利用與高性能等訴求。
還有為鼓勵興建省能源、省資源、低污染的綠建築,以及建立舒適、健康、環保的居住環境,發展以舒適性、自然調和健康、環保等三大設計理念的建商、建築師及相關業界,更有「綠建築候選證書」的申請,凡規劃設計合於綠建築評估指標標準之建築物,即頒授候選綠建築證書,為一「準」綠建築之代表。為了作為綠建築的評估依據,制訂「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此為多年來的綠建築相關研究成果匯集,並提出生物多樣性、綠化、基地保水、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水資源、污水與垃圾改善及室內健康與環境等九大指標。只要是申請綠建築標章或綠建築候選證書,至少須通過四項指標,其中「日常節能」及「水資源」兩項指標為必須通過之指標。
另外,根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的「建築室內環境保健綜合指標之研究」成果,發現影響空氣環境因子中,建材相關的要項達一半以上,顯見建材對人體健康影響之鉅,於是建立「綠建材標章」標誌,為有效評斷並整合建材之健康、生態、再生、高性能的資訊,以提供消費者選用材料時之依據。綠建材是在原料採取、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以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材料,具有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的特點,並擁有生態材料(減少化學合成材之生態負荷與能源消耗)、可回收性(減少材料生產與資源消耗)及健康安全(使用自然材料與低揮發性有機物質建材,可減免化學合成材之危害)等優點。
綠建築的意義在於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共存,而不是一味的開發,也不再只是附庸風雅的品味。而是與資源永續的概念結合,以節能設計的環保觀念出發,才是這一代建築教育的重點,也是打破建築窠臼的新契機。
【請見《卓越》雙月刊2010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