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個日本人都知道何謂wabi-sabi,但若要解釋,他們可能會猶豫很久,最後抱歉地說:「大概只有日本人才能體會。」這個神秘、日本人才懂的概念,正是日本千年美學基礎。無論京都的寺廟、庭院、屋瓦,還是東京的建築、茶碗、服飾,到處都是這個概念的展現。特別是在茶屋裡,每個動作與每樣器物,幾乎都是為了體會wabi-sabi而存在。
宇宙運行原理:wabi-sabi的形上學
事物要不是從無發展出來,就是走向無。當傍晚降臨郊野,旅人尋覓擋風遮雨的掩蔽處。他發現到處都長滿高聳的燈芯草,於是割下一捆捆的草,將它們豎立在原野上,並將頂部綁緊束好,就這樣,一座草屋出現了。第二天早上,在繼續接下來的行程之前,他鬆開燈芯草束,一瞬間草屋又瓦解消失,回歸成為廣大草原上的草堆之一。表面上原野恢復原樣,但遮蔽處的短暫蹤跡仍然保留。燈芯草上總會有輕微扭曲或彎折過的痕跡,而在草屋夜宿的記憶也會留存在旅人──還有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讀者──的腦海中。wabi-sabi最純粹、最理想的表現形式,就正是關於這些褪淡的軌跡、薄弱的證據,遊走在無的邊界上。
當宇宙崩壞,其實也是正在重新建構。新事物從無而生。但我們不能貿然就認定某些事物是在逐漸生成,還是正邁向衰弱。如果我們不懂得區分,就等同於把新生嬰兒──皮膚皺皺的、身體彎折的、長得古裡古怪的小東西──與瀕死的老者搞混。武斷地說,wabi-sabi的表現,如果是走向衰弱,一般會有點黑暗、朦朧而靜謐;若是生成,則傾向比較光明、清晰、容易讓人矚目。至於「無」的本身──在西方來說是指「空」的狀態──裡面其實充滿可能性。用哲學的用語來說,wabi-sabi就是朝向或遠離可能性的常態運動。
(本文轉載自李歐納.柯仁新書《Wabi-Sabi:給設計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學基礎》,由行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