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10/26 09:41:32
|
第八世噶噶瑪巴米覺多傑
|
| | |
|
尊貴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無死甘露妙樹 段引導文3
米覺多傑教言3
(第二天)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獅吼音•開示集
米覺多傑教言(第三天)
課程:《無死甘露妙樹》又稱《百段引導文》
時間:2012年11月25日
藏譯中:倫多祖古
今天有一項建議,每天早上誦經時,依照往昔的傳統,僧眾在進大殿之前,要先行三個大禮拜,我覺得奉行這個傳統會非常的殊勝,即使只在佛像前做三個大禮拜,也可以積累圓滿我們的福德資糧,明天請大家不要再一下子就一哄而入的進入大殿,先行三頂禮再進入。念完供茶祈請文後,法王請大家吃完餅乾垃圾不要隨地亂扔,要丟入垃圾桶。
波多瓦大師自語教言中提到,人為什麼會希求解脫呢?最主要是來自于信心。要生起這種信心,就一定要先憶念死亡,而且並非只是了知死亡就可以生起這種信心,必須要像在心中隱隱作痛一樣,日日夜夜都恒時有這種隱隱作痛的感覺,憶念死亡時也要有這種的感覺,才會生起信心。當心中真正生起深刻的[死亡無常]的覺知時,對世間物質就不會生起欲望,也不再有希求心。
當我們對世間一切皆生起厭惡心時,心中同時也會對罪惡生起懺悔心。總之,應如是想:世間所有的一切對我們都沒有任何的實義,應對一切都沒有貪執心。當我們對世間生起厭惡心時,對世間所有人事物都生起毫無意義的心態。
我們對世間的一點小事,都會去執著,更不用說其他了,無論如何,世間一切事物就讓它去吧!它要怎麼就怎樣。不要太看重世間的一切。
善士與聖者們,他們不會在世間虛度光陰。阿底峽尊者與宗敦巴兩位的共同弟子格西波多瓦,聽說宗敦巴大師圓寂後,弟子們相聚一堂,這當中也不乏許多貪戀此生的弟子們。他就想與這種弟子混在一起,不會有什麼好事情發生,於是他很早就逃離這個地方。
岡波巴大師說,平時修法要懷著[即將死亡]的心態。抱持著[隨時都會死去]的想法,就不會去阿諛奉承他人。奉承他人,有順緣和違緣,順緣有二種:一種是看到他人對自己的利益而去奉承他,第二種是因為他人的權勢而不得不去奉承他。然而,我們修行者並不需要對他們有任何的奢求,所以我們不需要去看任何人的臉色。
有人會想,乞丐為了乞求一點食物,他們需要去看別人的臉色。所以這些厭惡世間的修行者們即便如乞丐般生活,也必須為了衣食去奉承、去看別人臉色的話,這是錯誤的觀點。乞丐因為尚未了卻對此生的貪戀心,他們才會去奉承他人,但是一個厭惡此生的人,為什麼要為了衣食而去奉承他人呢?如果自己前世有造化,你不需要任何造作自然而然會得到衣食。一個厭離世間的人,他要依靠前世的造化與福澤而得到衣食,但是乞丐因為貪戀著此生,他們永遠不懂得知足,一直輾轉徘徊於衣食的欲望中。
今生能否獲得衣食,並不在於對不對他人奉承,而是緣自前世有積累今生可以獲得衣食的福澤資糧,如果有,今生就會任運成就;否則,前世若未積累福澤資糧,今生再怎麼去奉承他人也不會獲得衣食的圓滿。
因此,一個能憶念死亡的人,他會想到[死期無定,死亡無常]。有的人認為,在年老之前先承辦世間的事情,等年紀老了才承辦出世間的事,才去修法;或者說年輕時當在家人,等年老了再來出家,真正的修行者並不會這樣,他們知道死亡無常,死亡不會等到年老時才發生。
總之,此生在心中就要發誓:即使死去,我也不去承辦世間的瑣事。如果要這樣去承辦世間的瑣事,那還不如早早死去。依著前世修行的福澤而今生獲得的衣食,抱持這種心態去修持,而不特別為了衣食而去奉承他人。
有人這樣想:我可以去做世間的事情,同時也去修法,如此我既可以圓滿世間法,又可圓滿出世間法。認為自己在出世間是一個很好的修法者,在世間也可以成為一個世間的人。其實,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兩者不可能同時承辦,有句話說[貪戀此生非行者],一個貪戀此生的人不可能成就出世間法,何以說呢?往昔如理如法的一切大德們,即使只有短短一剎那的時間也不去作世間瑣事。 現代只能稱為是佛法表相的時代,因此不可能承辦非常圓滿的出世間法,如果有人聲稱他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都可以同時進行,其實他們已經成為修持世間法的人了。
波多瓦格西說,不要去找別人的過失,看看自己的過失,要反觀自心,看自己有沒有行持經典中所說的真實的佛法。或者是承辦世間法的人,要看自己是否是,真實的世間法或是真實的出世間法的行者呢?
所謂的[真實],意即沒有任何迷惑的修持。承辦世間法和修持出世間法兩者為何不能同時進行呢?因為承辦世間法一定會產生世間八法,但修持出世間法時務必要斷除世間八法。世間八法分三種:白世間八法、黑世間八法、花世間八法。白世間八法,據說登地菩薩會具足此項。至於黑世間八法,修行者務必要斷除。
修行人一定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修法上,把承辦世間法視為次要,如果顛倒了把主要精力放在世間法上,那就錯了!好比說一個木匠,製作木製品才是他的本分。一般人會分成很多種類,以修行人而言,他必須修持出世間法,世間法就適可而止的去作,能成辦世間法則可,若不能成辦也不一定要刻意去成辦。
在噶舉大祈願法會時會聚集很多人,也有很多出家眾,有的人平時不是出家眾,但在此時他們忽然間變成了出家人,我不知道這究竟是什麼狀況。我們來到祈願法會,要觀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以及慈悲心,即使不懂得生圓次第,至少也要懂得為了佛法常住與興盛而發願,這樣才俱足了參加祈願法會的真實意義。而非是為了在祈願法會時獲得供養與資具,而穿上出家服,以這種心態參加祈願法會就會與教法背道而馳。
總之,所謂世間八法,修行者最主要是行持出世間法,即使是吃飯,或者系腰帶時,也要反觀自心,不要讓它成為了世間法。這樣是不是覺得很困難呢?但是我覺得會有一些殊勝處,有時候我們僅僅只吃一口食物(糌粑),也要遠離粗惡的世間法,我們即使不能融入佛法,也不要融入惡法。
當我們在聞思修持佛法時,不要讓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相互摻雜,一定要讓自己的修持,完完全全成為純粹出世間法的修持。因此,即使你在學習五部大論,聽課或講課時,心態一定要盡力的相融於佛法中,讓自己的思惟與行動如理如法。
第八世噶mb米覺多傑在引導文中曾提到過,噶舉派一些僧眾們曾經譭謗第八世噶mb米覺多傑,他們說在歷代的法王之中,第八世是最差的一位,為什麼呢?他們說第八世噶mb不作任何的教授,也不引導徒眾和弟子。但米覺多傑說,我也沒有任何的辦法,所謂的引導,就要像引導一位盲者一樣,在佛法中一定要引導趨入三學的道路上,但是我雖然作了引導,但是沒有人跟著我一起走,沒有人進入我所指引的修持道路上。雖然我非常用力的拉他們,但他們卻拼命的往回拉,就像一條狗,如果它不願意往前走,即便我們再怎麼地去拉拉它,它也會往回拉,所以主人往前拉,狗往後拉,僵持不下。
當上師傳授引導文時,盡力將弟子們引導至三學的道路上,但是弟子們卻說我不去這個地方,我要去另一個地方,如果是這樣的心態,那麼即使宣講再多的引導文又有什麼意義呢?
在家人和出家人的身份不可能同時在一個人身上出現,修善和造惡這兩件事不可能同時間進行,而修持出世間法和承辦世間法兩件事也不可能同時進行,兩者必須選其一,必須分得非常清楚,否則,一會兒承辦世間法,一會兒修持出世間法,這樣的話,兩者都不可能獲得成就。
如果你為了要修持來世的果報,那一定要修持三戒的學處,平時要時時刻刻觀待自己的身口意三門在做些什麼,時時刻刻反觀自心,否則放逸散亂於世間法上,不可能成就出世間法,如此言行舉止也會出現很多的錯誤與過失。
若是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命,只要自己不餓不寒冷就可以了,要把世間的物質看成是老虎面前放一堆草一樣,毫無用處。有一些沒有憶念死亡無常的人如果聽到這些,可能會想我在說一些欺騙大家的話。我們不要說其他惡業了,僅僅是嘴皮動一動就會造作很多惡業。我雖然不能清楚的記住這個偈文,但這裡主要的意思是:如果是我自己的話,我就會買一把鎖,鎖住自己的嘴巴,然後把鑰匙交給別人保管,等到自己需要講法時再開鎖,平時嘴巴用不著時就把它鎖住,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僅僅是口業,可能就會令我墮入惡趣。身口意的行為業力,都會令我們投生惡趣。波多瓦格西說,之所以看到這些過患,他對世間的財物名望,早已都厭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