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2/22 01:08:00
學習次第 : 進階
梵、藏《大乘莊嚴經論.發心品》注疏之研究
「發心」是大乘行者的重要課題。在諸多文獻,或近代學者的用語當中,常可見到很多發心的詞組,如發善心、發惡心、發平等心、發慈悲心等等,皆可簡說為發心,即凡發善、惡、無記等心,皆可稱為發心,而發心並不等於發菩提心。梵文cittotpāda是發起心的意思,而發起之心有善、惡、無記之別,若生起菩提心,就稱之為發菩提心。根據《現觀莊嚴論》(以下簡稱《現觀》)的「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第一品),發心是與五別境心所之一的「欲樂」)心所相應的第六意識心王,也就是一種想利他而希求無上菩提的心。《大乘莊嚴經論》(以下簡稱《莊嚴經論》)〈發心品〉第一頌的長行就提到由思無上菩提及利益有情,而發菩提心。在《莊嚴經論‧發心品》中所宣說的發心是指發菩提心,本品中談論的發心種類有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兩個。以修行的次第而言,凡夫必須先從修世俗菩提心,而不斷地增長福智二資糧,待具足了二資糧之後,而從四善根之世第一法(即大乘加行道之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即大乘見道)時,所生起的發心即是勝義菩提心。在《安慧疏.發心品》中,也說到:「獲得第一地時,產生勝義菩提心」。因此,無疑地,初地以下的發心是所謂的世俗菩提心,初地(含)以上,即是名為勝義發心。《莊嚴經論》是彌勒五論之一,也是唯識學派的重要典籍之一。在《莊嚴經論》中,其〈發心品〉的前一品為〈種姓品〉,後一品是為〈二利品〉,以其前後品的排序來看,發心的前因是種姓;發心的所緣是以二利為緣。
電子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