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16 21:25:15
學習次第 : 進階

 密宗概要(六)

慈誠羅珠堪布

西七母的第四尊,是狗面母,她是眼識清淨的顯現,手持金剛杵,象徵摧毀輪回或斷除 輪回。不過,我們不能說眼識就是狗面母,眼識最究竟的本來面目,是如來藏光明,但在如來藏光明和我們現在看到的非常不清淨的現象中間,還有一個第三世界, 那就是這些清淨現象。在這個世界中,眼識顯現為狗面母。對其他的本尊,也都應該如此理解。
西七母的第五尊,是戴勝鳥面母,她是耳識清淨的顯現。手裏的弓和箭,分別象徵智慧和方便;西七母的第六尊,是鹿面母。她是鼻識清淨的顯現,手持寶瓶,象徵滿足眾生一切願望;西七母的最後一位,是獅面母,也即西守門母,獅面母是法界清淨的顯現,手裏拿著一根鐵鏈。
忿怒壇城的四守門母和寂靜壇城的四守門母一樣,都象徵著四攝、四無量心。
北七母的第一尊,是狼面母。她是舌識清淨的顯現,手裏拿著一面旗,象徵斷除眾生的 罪業;北七母的第二尊,為雪蛤蚧母,雪蛤蚧也叫雪蛙,是一種可以住在零下30多度的冰天雪地當中的蛙類。雪蛤蚧母是身識清淨的顯現,手裏掌著一盞燈火,象 徵以智慧之燈遣除眾生的無明黑暗;北七母的第三尊,是豬面母,她是第六意識清淨的顯現,手持一條羂,羂的兩端是動物的犬齒,故叫做齒羂,象徵所有輪回均束 縛於法界,消失於法界,或者所有的輪回與法界、涅槃無二無別。
以上是從眼、耳、鼻、舌、身識到意識的清淨顯現。
下面又從色開始,但這個時候不是前面講的色、聲、香等等本質的顯現,而是十八界當中的色界、聲界、香界等等,所以略有差異。
北七母的第四尊,為烏鴉面母,她是色界清淨的顯現,手裏拿著一具小孩屍體,象徵一 切法之本體為無想、無念、無執著;北七母的第五尊,是大象面母,她是味界清淨的顯現(聲界已經在前面出現過了),她手裏也是一具成人屍體,同樣象徵無我、 清淨;北七母的第六尊,是蛇面母,她是香界清淨的顯現,手裏是一條蛇羂——蛇身為羂,兩端分別是兩個蛇頭,象徵將嗔恨心引入法界。以前我們也講過,在所有 動物當中,蛇是嗔恨心最嚴重的動物;北七母的第七尊,也是蛇面母,她也是北門母,是溫度、熱量(火大)的清淨顯現,蛇面母左手持交叉金剛,右手持金剛鈴, 象徵慈悲喜舍當中的舍無量心。
北七母代表四種事業當中的誅業。
以上是五十八尊忿怒本尊,如果再加上中間的大勝嘿如伽佛父佛母,就有六十尊,但大勝嘿如伽佛父佛母不屬於五十八尊忿怒金剛當中。寂靜四十二尊加上忿怒五十八尊,一共是一百尊本尊,這叫做寂怒百尊。
該壇城各方位的佈局、顏色和形態,都不是信口胡謅,不是藝術家隨心所欲創造出來的,而是光明法界中顯現出來的景象的還原。
(五)關於壇城的遣疑
為什麼要顯現那麼多的佛父和佛母呢?因為在世俗諦中,每個物體都有各自的光明和空性,為了象徵不同物質的光明和空性,所以會有各種各樣的佛父佛母。佛父佛母雙運,象徵顯空無別,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意思,密宗裏面絕不會有色情與暴力。
我在《乾隆大藏經》中,曾看到過一個雙身本尊修法儀軌的片段,雖然只是一個儀軌的片段,但我敢確定那屬於內密的修法,是很早以前翻譯的。這也說明, 漢傳佛教中其實也有雙身像的傳承。無論漢傳佛教也好,藏傳佛教也好,雙身像沒有別的意思,就是象徵顯空無別,所有的佛母都象徵空性。
現在有些對密宗一知半解的人經常會誤解雙身佛像的含義,再加上有些人別有用心的鼓動,便開始大肆詆毀密宗、貶低密宗,這些都是沒有意思的。自己不懂 也不學還可以理解,但故意作對就太過分了,從因果上來說也有極大過失。其實,只要稍稍研究一點密宗理論,每個人都知道這並不是色情。
在過去,即使外道在辯論之前,首先也會研究對方的論典、見解,一定要把對方的意思搞清楚,然後才會想辦法用更有說服力的邏輯去駁倒對方。現在卻不是 這樣,哪怕根本不瞭解正宗的密宗見解,只是在看了某幅圖像之後,因為不明就裏,就擅自解釋,繼而無端攻擊,這根本不是什麼真正的辯論,而是徹頭徹尾的誹謗!如果這樣做的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那也許還能達到他們的一些目的;如果這些人是佛教徒的話,那就非常可惜了!諸佛菩薩早就預料到會出現這些情況,所以 要求密宗要保密,對沒有信心的普通人,最好不要隨意宣講。即使一定要他學,也需要有一個過程。
(六)壇城的分類
我們這裏講的壇城,是《大幻化網》或《聞解脫》當中所講的壇城,主要是佛的法、報、化三身當中的報身,裏面雖然也有六道輪回的導師,他們算是化身,但實際上還是佛的智慧——佛的自境當中的化身。
報身有兩種,一是自境報身;另一種,是其他眾生能夠看見的他境報身。
所謂自境,是眾生斷除所有煩惱成佛的時候,在自己的境界中顯現出來的佛的壇城,是外面的菩薩或普通眾生看不見的境界。
所謂他境,就是在其他眾生的世界裏都能看到的境界。比如,釋迦牟尼佛出世了、轉法輪了,雖然當時的佛弟子和釋迦牟尼佛不是同一個人,但他們都能看見釋迦牟尼佛,這就叫做他境。顯宗成佛之前,哪怕八地菩薩所見到的清淨現象,都不是自境,而是他境。
在中陰身、成佛以後、修托嘎以及修普通密宗的時候看到的佛的壇城,就是自境的現象。
(七)壇城的位置
人活著的時候,寂靜本尊處於心臟部位,忿怒本尊則位於腦部。真正的佛刹也是一樣,寂靜的刹土在下面,忿怒的刹土在上面;修托噶的時候,中陰身的時 候,佛的壇城一般也會這樣出現。修生起次第觀想的時候,或者修一個比較完整的寂靜忿怒共用的壇城的時候也是這樣——下面一層觀想寂靜本尊,上面一層觀想忿 怒本尊。
所謂“在心臟部位”的意思,並不是說我們的心裏裝了那麼多的佛像,而是因為在人的頭頂、喉間、心口等處有脈輪,所有脈輪當中最關鍵的,是心間的脈 輪,因為顯現佛的壇城最關鍵的種子,在心間的脈輪當中。當心間脈輪中的一些明點成熟並發揮作用的時候,就會顯現出佛的壇城,貫穿於脈輪當中的中脈,其實就 是如來藏空性。人在法界中陰的時候,氣逐漸進入心間中脈脈輪當中的明點,人的雜念、意識同樣也會跟著氣運行——八識全部往裏收縮,最後收縮到中脈當中,並與光明融為一體,頃刻之間,原來的障礙蕩然無存,自然而然會放射出原本存在的佛的壇城。
儘管《大幻化網》的字面上說過,如來藏位於心口,但實際上如來藏周遍一切法界,不會局限於人的心臟當中,只是這樣說、這樣觀想、這樣修而已。
所謂“忿怒本尊位於腦部”的意思,不是說腦袋裏真正裝了那麼多忿怒本尊,頭部脈輪出現的忿怒本尊現象,其實也是寂靜本尊的投影。
在不觀察的時候,表面上似乎是我們的肉眼在看出現在前面空中的佛的壇城,實際上不是,這既不是我們的肉眼看到的,也不是在我們前面出現的外在現象,而是中脈裏面的現象,即使眼睛閉上也能看到。
如果僅僅根據密宗的表面文字,來對密宗作出解釋、分析和判斷,是很不明智的做法。要解釋密宗,只有真正有修證的密宗上師們,才是有資格的權威、專家——他們有傳承上師的訣竅,有自己的親修實證,所以他們的解釋不會有錯。
(八)第三轉法輪中的壇城
只有密宗,才真正解釋了佛陀第三轉法輪的內涵。第三轉法輪的一部經中講到:如果一名畫家在等同三千大千世界大小的一塊布上,畫出世界的萬事萬物—— 須彌山、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等大小十二洲。另外一個人用神變把它縮小後裝進一粒芝麻或者微塵裏面,此時雖然它的體積很小,從外面看, 就是一粒芝麻大小,但其中卻包含了須彌山、十二洲等宇宙的一切。同樣地,雖然從外面看,根本看不出凡夫身體具備佛的智慧,但實際上凡夫心中就是裝有佛的智 慧。顯宗不會說是佛的壇城,而只會說是光明——佛的一切功德,但密宗卻講得很具體——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分別是什麼佛菩薩,每一尊本尊又是怎麼構成壇城 的——說得清清楚楚。
(九)壇城的本尊數量
這裏介紹的,主要是甯瑪巴《大幻化網》和《中陰聞解脫教法》當中的壇城,其他密宗壇城的本尊數量則有多有少,幾百尊、幾千尊都有,但甯瑪巴所有續部 的根本,就是《大幻化網》。《大幻化網》中,就是講的一百本尊,另外,《中陰聞解脫》裏面也講的也是一百本尊。但無論少也好、多也好,實際上都是佛的智慧 顯相。
這一百本尊,不是修出來的,而是我們自身本來具備的。從本來清淨的角度來說,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表面上看起來雖然不清淨,但實際上其本體永遠都是佛的壇城。
從離垢清淨,也即世俗諦表面現象的角度來講,通過密宗生起次第的修法,我們現在這樣一個不清淨的身體,逐漸可以變成清淨的佛的壇城。
無論是本來清淨還是離垢清淨,四十二尊寂靜與五十八位忿怒本尊,實際上就是我們自己的五蘊、固體、液體、氣體等物質,八識和八識的對境等等,只是因為我們現在有煩惱,所以看不見,當我們證悟的時候,或者是生起次第修得非常好的時候,這一切就會顯示出來。
(十)壇城的了義和不了義之分
在《大幻化網》裏面,有兩種幻化網壇城,第一個是勝義諦的幻化網壇城,第二個是世俗諦的幻化網壇城,或者稱為不了義幻化網壇城。我們現在講的,是世 俗諦不究竟的幻化網壇城。最了義、最究竟的幻化網壇城,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有情世界、器世界等萬事萬物的本性——如來藏光明。但除了空性和光明以 外,萬物還有其他兩種現象:一個是不清淨的現象,另外一個是相對清淨的現象。
不清淨的現象,就是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也是如來藏光明的幻化,是如來藏創造的現象。其原因不是物質本身不清淨,而是我們的心不清淨。
不清淨的現象也分為六種層次:地獄眾生看到的,是最不清淨的業力現象,其次是餓鬼,再次就是旁生、人類、阿修羅、天人。
上述壇城,是佛的自境當中的壇城,可以說和八地以上的菩薩所看到的壇城基本上相同,但因為他們還有一部分的所知障沒有斷除,受這些所知障的影響,所以他們看到的壇城和佛自境中的壇城並不完全一樣。
(十一)最了義的壇城——勝義諦
《大幻化網》裏面講了七種勝義諦:法界勝義諦、智慧勝義諦以及果勝義諦,果勝義諦包括佛的身、口、意、功德、事業五種。
法界勝義諦,是第二轉法輪講的遠離一切執著、戲論、妄想的大空性。中觀所說的法界是這樣,密宗所指的法界也是這樣;智慧勝義諦,是指三轉法輪裏講的如來藏光明;果勝義諦,是指眾生心的本性中原本就具備的佛的身、口、意、功德、事業。
果勝義諦的佛的身、口、意、功德、事業,既不是化身佛的身、口、意、功德、事業,也不是上述的那些有頭、有手、有形狀、有顏色的報身佛的身、口、 意、功德、事業,而是法身佛的身、口、意、功德、事業,故而是無相的。它是如來藏光明的一種特殊功能或功德。實際上,法身佛的身、口、意、功德、事業在我 們的如來藏光明當中本來就具備了,報身和化身都是從佛的法身中顯現出來的一種形象。真正的佛,就是佛的法身。
密宗之所以稱為金剛乘,就是為了表示基、道、果當中的基、果一體而無二無別,就像象徵無二無別的金剛杵一樣。
《大幻化網》裏面還將七種勝義諦歸納為兩種——清淨勝義諦和平等勝義諦。清淨勝義諦也即光明的部分,諸如光明、佛的壇城、本來清淨等等,都稱之為清 淨勝義諦;平等勝義諦就是法界,因為法界當中沒有任何戲論,所以叫做平等。不平等的是什麼呢?本來是平等的法界,但由於眾生的執著——自、他、器世界、有 情世界、輪回、涅槃等等的所取、能取,就成為了不平等。不平等的執著全部消失於法界,就叫做平等勝義諦。
密宗最強調的,即是這兩種勝義諦,其實這也是第二轉法輪和第三轉法輪中講的勝義諦。第三轉法輪中的《大乘入楞伽經》認為:外境就是心。從這個角度來說,《入楞伽經》是唯識的經典;但它同時也在講,心的本性是空性、光明,並強調大空性,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又屬於中觀的經典。
平時我們看到的佛教典籍,比如月稱菩薩的《入中論》,龍樹菩薩的《中論》,還有《中觀四百論》等等,大多是中觀論師破唯識的觀點。從這個角度來看, 中觀和唯識的觀點存在著矛盾,但我們要注意一個問題,唯識宗除了真相唯識和假像唯識的分別以外,還有一個分別,就是經唯識和論唯識。經唯識是《大乘入楞伽 經》等佛經裏面的唯識觀點;論唯識就是《唯識二十頌》、《唯識三十頌》等後人寫的論典。中觀論典通常所破的,是論唯識而不是經唯識,這個務必要分清楚。經 唯識本來與中觀是不矛盾的,至少在空性和光明的觀點上不矛盾,無著菩薩等唯識大德的真正見解,與中觀也不矛盾,但有些還沒有證悟的唯識宗論師,會以自己的 分別念去分析佛經內容,然後建立自宗,破斥他宗,他們認為,阿賴耶識是實有的。龍樹菩薩他們所破的,就是這些觀點。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