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28 22:00:40
學習次第 : 進階

眾生無邊誓願度

  

  「度」是通過的意思,從這邊到那邊,其中間的過程已完成者,稱為「度」;過程未完成,是正在「度」,度的形態有不同的層次。有人資金不足,每天為趕銀行的三點半,向朋友告急,以度難關,有人趕辦急事,向人借貸湊足車資以應急,這也是度。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論感覺時間如迅雷般一晃即過,或感覺日子難撐難挨,或在醫師回春妙手下始恢復健康、舒適的日子,或迷迷糊糊的日子,都是在「度」日;從這一行業換那一行業,從這一層次到那一層次,也是度。「度」的根本意義是超越苦海,故稱「超度」。

  

  一、修學佛法廣度有緣

  

  「眾生無邊誓願度」的眾生,包括一切有情眾生。佛法的出現,世尊的教化,是為度人,也度餓鬼、度天神、度畜生。而一切眾生之中,唯人類是修學佛法的根器,一切有情皆入人道,才能修成佛道,所以,佛法是為人而設,人修持佛法以後,以佛法的救濟,利益其他的眾生。

  

  但是聽佛法知佛理的人,未必即能得度。譬如高壓電線上的白瓷絕緣體,最靠近高壓電,但是不導電。不得度者即是無緣人,如絕緣體與電不相通。有人常說:「我和你有緣」,這種緣是見面之緣,認識了,但不發生強烈的感應;又像白布浸染料,一染即著,是有緣,如果染上又褪色了,是緣不深。

  

  佛度的是有緣人,瞭解佛法且實際修持,是發自內心需要佛法,追求佛法如饑如渴、如久旱望雲霓、如黑暗盼光明、如幼兒憶母親一般,有強烈的信心去追求,像海綿遇水一般,才是真正有緣,反之,則無緣。

  

  要度的,既是有緣人,有緣人中,最難度的,莫過於自己的親眷、師長。不易度時,也不要輕言放棄,須從人最渴望的關懷、愛護、同情、尊重等著手。《維摩經.佛道品》中有句話說:「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要想使對方成為佛教徒,修行佛法而開悟解脫,得先由滿足其欲望開始,從愛語出發,用鼓勵、慰勉或讚歎的話,使他高興、舒服;在精神上,給予愛,在物質上,給予方便,漸漸地,他便會對你有安全感而信賴你。

  

  對於剛開始學佛的人,多從物質的嘉惠開始,在佛經裏就有許多這類的故事。釋迦牟尼佛成佛前,修行菩薩道時,多生累劫的事蹟,集合成的《本生經》中,便有一個例子:曾經,某地發生了大饑荒,釋迦牟尼佛化身為一座肉山,有個人正在山裏找食物,無意間,試嘗地面,發現是可以吃的東西,奔下山告訴村人,召集許多饑餓的人來,使當地許多人免於餓死,度過難關。這些吃過肉山的人便與釋迦牟尼佛結了緣,他們先後也成為佛的弟子。

  

  我在日本留學期間,有一真言宗的信徒,經營一家有數萬員工的大公司,他信佛拜佛,不但在公司供佛像,也經常舉辦與佛教有關的演講,但並不要求員工也要信佛,因此,深得人心,員工都以與社長有相同的宗教信仰為榮。這位社長的經營觀念是:公司的財產、利益是屬於每位員工,不完全是他個人所有,每位員工都是股東;因此,他能給予許多人充分的物質,也在精神方面提供許多利益。

  

  也許有人會認為萬一自己已盡力去做,仍然得不到對方的信任,不肯信佛,不肯皈依三寶,豈非白費。須知,我們這一生的時間,只是有限的一小段,生命是從過去生到今生乃至未來生,源遠流長的,問題的癥結,不是短時間便可解決。

  

  常言道:「不是冤家不聚頭」,沒有恩怨不成眷屬。有大福報的人,是從過去無量世以來修成的,所以有所謂神仙眷屬、孝子賢孫,否則一般人要常保稱心如意並不容易。因此,對於不願信佛學法的親人朋友,即使付出一生的時間和耐心給予照顧、關心,也是修福。漸漸地,到他雖未完全接納,但也不再排斥的時候,便已種了度化他的因了。

  

  有弟子問我:「師父,福報和人的心量有沒有關係?」

  

  我回答他:「有大關係,福報是從心量開始,心量大,福報大。所謂心量大,就是自己擁有的東西,拿得出來,捨得分給他人。」

  

  我又講了一個譬喻,如牛踩泥地,足跡凹陷處,滯雨水有限,如果挖一臉盆大的洞,蓄的雨水較多,再挖成池塘,存水更多;挖得越大,乃至成湖,湖通江,江出海,四海皆通,水則不虞用盡。這個例子說明幫助人越多,付出越多時,會覺得永遠不夠,自己的能力需要更強,付出的多,得到的也多,所以更需要修持佛法以度有緣的人。

  

  修行佛法,如果是個人自修,只要就一個法門努力修持即可,便是一門深入。可是,要度眾生,就不是這樣,不同的眾生,得用不同的方法以適應他們。因此,越多的眾生,需要的佛法便越多。

  

  自修的人,如果自覺滿足,很少有再求上進的心。唯有和其他人接觸,面對各種不同程度、不同身分的人時,便會發覺自己修行的工夫不夠、深度不夠、福報不夠、智慧不夠;因此,渴望再努力吸收佛法,像一塊小海綿變成大海綿,甚至像一個無限大的海綿一般,可能吸盡所有海水,學盡一切佛法,有這樣的體驗,便是和佛法有緣的有緣人。這種緣,不是一條垂直線,是縱橫交錯的、四面八方的緣,因此,度的眾生也多。

  

  所以,菩薩經過無量劫,仍在度有緣眾生。初地以上的菩薩,遍一切處,眾生有少許緣,便立即與其感應;我曾說過,學佛的人要花時間訓練自己像磁鐵一樣,吸引眾生都成有緣人,再接觸、薰陶他,自然而然對方便會接納佛法。

  

  二、借光又發光,普照一切

  

  有人曾問我說:「一個人的體力、智慧力、財力,都是有限的,而眾生無邊,怎麼可能度盡呢?」這不用擔心,從初發心到成佛,稱為三祇百劫,度眾生是在這段時間,並非在短短一生中就要度盡眾生。自己力量有限,度有限的眾生,力量越大,度的眾生越多、範圍越廣。因此,為廣度眾生,便需要修行。譬如電瓶充滿電,才能發光,又如太陽能電池借太陽光充電發光;修行,就好象是充電,用佛法充電,既借光又發光。

  

  不過凡夫度眾生有限,八地以上的菩薩,則能於同一時間分身千百億身,度千百億人,權巧方便或用物質施予,或以精神救濟。

  

  有人問我:「已經有許多佛成佛,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沒有被度呢?」我說,佛法如陽光,太陽升起,普照大地萬物,有的直接承受陽光,有的間接吸收熱氣,即使是長年在海中、地下的生物,也間接因有陽光的存在而生存。

  

  釋迦牟尼佛修行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薩道,以身心幫助眾生,以言行教化眾生,如陽光一般普照于一切眾生。又如食米,經由栽種的人、販米的人、發明割稻機的人、改良品種的人、製造工具的人、改良肥料的人及延續稻種的人等過程,已有許多人和我們產生關係,不論直接或間接,這種關係一直延續著。

  

  所以,佛菩薩從無量劫以來,對於已度、應度、未度的眾生,或在物質上,或在精神上,皆已種了得度的因緣,並且已經直接或間接度了一切眾生。

  

  禪的最高目的是「無我」,禪的修行是無上法門,是究竟的上乘法,上乘法必定是菩薩道、佛道。僅為自己的生活飲食溫飽而忙碌者,是下等人;僅為自己身心得安樂自在者,是中等人;無相無我者,是上等人。所以未發度眾生願,僅為自己出離苦難才修行,至多是中等人,只能成為阿羅漢,不能成為菩薩、佛。

  

  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的最後一生,就是因為看到眾生有生老病死苦及各種災難,為了解救在苦難中的眾生,所以捨身發願出家修行,尋求方法救濟眾生,最後究竟成佛。

  

  我們在還未修行前就要發願,為家中、工作環境中,乃至社會中的每一個人的處境、利益著想,這種不為自己、舍我的精神,便是度眾生的態度。用這種舍我的觀念修行禪法,不僅可得到身心安定的利益,也可能得到徹悟的境界。

  

  因此,發「四弘誓願」,舍我度眾,是學佛者的基本教育,也是修禪者的基本條件。

 

 

 

 

聖嚴法師講授

 

目錄 

編者序

前言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附錄 - 四弘誓願 

 

 

  編者序

  

  【隨身經典】系列叢書是法鼓文化在即將跨入新世紀的一九九九年,最特別的一項獻禮,內容收錄了聖嚴法師針對經典、歷代祖師文鈔語錄等的講說著述,書中並附有經典原文,以利讀者參閱持誦。輕薄短小的口袋書采小開本型式,將一般人認為厚重、難以理解的佛教典籍,化為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的隨身伴侶。

  

  近十年來,在東西方諸大德的努力下,佛法的觀念、禪修的方法,已經普遍為全球人士所認同,也有越來越多人願意接受佛法,因此有人說,佛學將會是下一個世紀的顯學。面對佛教三藏十二部佛典,「深入經藏」以便「智慧如海」,相信是許多人一生的夢想與讀書計畫。但是經典浩瀚如汪洋般,如果缺少了指引,難保不會失了方向,徒勞而無功;而且如果唯讀經而不解其義,解其義又不能如說修證,則不免淪為「說食數寶」,與消解煩惱、淨化心靈終究是了不相干。聖嚴法師便說過,他「一向主張『古為今用』,佛經不是僅供信仰持誦的,更當『如說修行』,應用於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法師也指出:「『解義』是對聽到、讀到的任何學問都能瞭解其內容。這又可分成兩個層次:第一種是從語言文字的表面去理解,望文生義,卻不一定是真的意思;第二種則是以自己對人生的體驗及對佛法的修行來通達、識透文字的內涵,根據實際經驗,根據證悟層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體認。」

  

  由於聖嚴法師特別重視觀念與實踐,所以「義理透徹」、「善巧實用」便成了法師解經的兩大特色;尤擅長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引導讀者瞭解經文本意與內在精神,並常以其一貫睿智幽默的譬喻,提示大眾如何將佛法的智慧與慈悲,落實在生活之中,讀後總讓人有當頭棒喝、如夢初醒之感。

  

  【隨身經典】系列所收錄的文稿,都曾經在《法鼓》、《人生》雜誌連載過,部分則曾經出版過一般通行開本。內容形式有的是依傳統的講經方式,逐字、逐句解釋,讀者得以循序漸進地深入;有的則是從經典中,一段一段或是一句一句地摘錄下來,濃縮成幾個主題單元,以提綱挈領的方式讓讀者很快掌握到全本經文的重點。

  

  以主題單元來講解一部經,這應該是聖嚴法師的特色之一,也是法師的慈悲善巧。在《修行在紅塵——維摩經六講》一書的〈自序〉中,法師便特別說明,這樣做「是為了因應現代一般人的需要」。

  

  在這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年,或許有著所謂世紀末的焦慮與不安,但卻也是法鼓山的「祝福平安年」。法鼓文化謹以【隨身經典】系列的出版,感恩三寶的加護;更祈願所有一切眾生,皆得身心平安,以更多的慈悲與智慧,共同邁向新的二十一世紀。

  

  法鼓文化編輯部謹識

 

 

 

前言

  

  在禪七或在日常課誦中,都會唱誦四弘誓願。我在授三皈依時,也會教人念它。因為四弘誓願是初發心菩薩的必要條件。發心成佛,得經過菩薩的階段,發菩薩心,即是發菩薩願,所以,發菩提心就是發行菩薩道的願心。

  

  願有通願和別願,一切諸佛都鬚髮的願,是通願,即四弘誓願。四弘誓願的出典,主要出自《菩薩瓔珞本業經》,教導一切學佛的人,要發心成為菩薩。如果不先成為菩薩,要成佛是不可能的,這是大乘佛教的特色。

  

  四弘誓願,是四個成佛的基本條件,學佛,必定要度眾生、斷煩惱、學法門。前三句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句圓滿,則四句皆圓滿。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