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諦之介說(一)
于自由時報91.11.05(二)刊載
在佛法的真理中,可分為「俗諦」、「真諦」和「中道第一義諦」,在這當中,「中諦」是佛法最高的境界。所謂「諦」就是真實的意義和道理,世間上也有很多的道理:例如,在家庭有倫理道德,所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社會知長幼尊卑,敬老尊賢;在國家機關重視忠、敬的精神,屬下對於主管要敬重,主管對於部下也要慈悲;在學校則有尊師重道的道理,而宗教也有信仰的情操及遵循的軌則,這些都是一種道理。
不論是世間法或出世法,都離不開俗諦。佛法中提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這就屬於俗諦。所謂俗諦,就是做人處世的道理,圓滿人格、品行、操守,如果連基本的為人處世之理都無法圓融,則很難超凡入聖。古人雲:「齊家、治國、平天下」,想要把國家治理好,要先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庭和諧了,才有可能將國家治理好。無論家庭、國家、社會都離不開為人處世的道理,這就是俗諦的重要性。
中諦之介說(二)
于自由時報91.11.07(四)刊載
俗諦包含範圍很廣,工作、待人接物、應對進退等都屬於俗諦。為人處世的道理一般人都瞭解,但要做到圓融、圓滿卻不容易。所謂做事容易做人難,做事情只要專注、負責,一定做得很好。然而,其實做任何事都離不開人,如果跟人相處不好,無法圓融溝通,要成就自己的學業、事業、功德與善法,也不容易。
所以,佛法首先闡述俗諦的道理,如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是做人做事的道理,依此而行即是落實俗諦。俗諦做到了,自然福報增長,做任何事情都能左右逢源、易於成就。
無論任何一個地方,俗諦做得再好,人際再圓融、事業再有成就,都沒有一個人能夠離開生、老、病、死苦,及貪瞋癡的煩惱。雖然人生充滿了苦惱,只要能體悟到苦的真理,真實地認知苦的根源,便能從苦當中解脫。
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了知世間上的一切都是不長久、都是無常,人如果能真實體悟無常,便能遠離因執著而招感的苦。對身邊的人、事、物能看破、放下,便能進一步契悟永恆不變的真理。
中諦之介說(三)
于自由時報91.11.09(六)刊載
佛經中提到,這個世界有成、住、壞、空,時節因緣到了,地球就會毀滅;同樣地,人也有生、老、病、死,這些變化來自於心念有生、住、異、滅四相。
人的念頭從早到晚,一直持續不斷地生滅遷流,佛經中提及,一個人從早到晚有八億四千萬個生滅的念頭,始終沒有停歇。心念變化的過程可分為生、住、異、滅四個階段:譬如現在想喝一杯茶,心念一起就是「生」;念頭生起之後,心中肯定一定要喝茶,便是「住」。
再喝一口,可是第二口茶就不如第一口茶來的香、甜,乃至喝到第三口茶,其中的味道又不如第二口,如此喝到第四口又不如第三口,這就是「異」;直到喝到飽足不想再喝茶,如此「喝茶」這個念頭就滅掉了;接著看到下面的一盤餅乾,心中又想吃餅乾,「吃餅乾」這一個念頭又生起來了。人的念頭就是如此不斷地經歷著生、住、異、滅,四種微細的過程。
世界的成、住、壞、空,人的生、老、病、死,及心念的生、住、異、滅,這些就是無常。
中諦之介說(四)
于自由時報91.11.12(二)刊載
因為有生即有死,所以人要想長命百歲是不可能的事情,無論天上、人間乃至畜生道,都有死亡;如果想要超越生死,就要悟到真諦的道理,體悟到一切法皆是空性的道理。什麼是「法」?我們眼前所看到的,無論是動物、植物,乃至無生命的物體,都是「法」。如花瓶是一個法,花瓶中的一朵花也是一個法,而椅子又是一個法,總之在這個世界中,森羅萬象都是法。
瞭解這個道理之後,進而體悟到一切法都是無常,沒有一件事情是永久存在,因為一切法都有生,有生就一定有滅。我們無論生到什麼地方,都會死亡,甚至連地球都一定會滅掉;無論是貧窮富貴,到最後都是黃土一壞;無論今生有多大財富或名氣,到最後卻什麼都帶不走,從這個角度來思維,會發現人實在是很渺小。
羅漢、辟支佛就是悟到無常的道理,瞭解世間一切都會變異,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實體,所有一切法,大至星球,微細如生滅的妄念,都是虛妄不實,皆是空性的,唯有空性才是最真實的道理。體悟到空性的理體,心不執著萬法,便能從煩惱當中解脫,從生死當中解脫。
中諦之介說(五)
于自由時報91.11.14(四)刊載
古人曾說:「有形皆歸壞,不滅為真空」,羅漢、辟支佛就是悟到空性的道理,放下執著煩惱,從生死中解脫。
以人為例,人是由物質和精神組合而成,身體屬於物質,也就是所謂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心有受、想、行、識,是心念的活動,身與心都是因緣和合而有。緣盡還無,隨緣生滅,沒有自性、故非實有,這就是空性。
由科學的角度來觀察,物質分析到最後,就是能與量的組合。能,屬於熱;量,屬於光。在佛法來講,光也不要執著,因為光還是屬於有相、還是屬於物質的層面。光也不執著,體悟到空性,這一念心安住在真空當中,就稱為了生死,這就是小聖聖者悟到真空的境界。
聲聞聖者,悟到真空的道理,這一念心安住真空當中;舍離了執著,就能斷貪、瞋、癡、慢、疑、邪見這六個根本煩惱,最後入涅槃,出離輪回之苦,永不再來三界受生。
中諦之介說(六)
于自由時報91.11.16(六)刊載
羅漢、辟支佛小乘聖者體悟空性的道理,出離生死煩惱,而菩薩要上求下化,不著空、不著有,進一步體會中道第一義諦的道理。
菩薩有大慈悲心,知道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的親眷,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所以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以大慈悲隨其願力來住在這個世界,以種種的方便法門來度化眾生。
眾生都是在迷,迷了以後就會造惡業,造了惡業就會墮落,墮入地獄、畜生、惡鬼道,受無量的苦。而菩薩有般若智慧與悲心,希望人人都能得解脫,希望人人都能夠成菩薩、成佛,希望我們這個世界會變成人間的淨土。所以佛經裏講,菩薩是無緣大慈、佛祖是同體大悲,使每個人的這一念心都要能覺悟,覺悟了就是始覺,也就是開始覺悟的意思。
因此菩薩以大慈悲心,行自利利他的法門,來弘揚佛法中俗諦、真諦及中道第一義諦的真理,使所有有情皆能從迷至悟,遠離煩惱、生死。
中諦之介說(七)
于自由時報91.11.19(二)刊載
道有很多不同的層次,在佛法裏面講,受五戒者得生人道;十善持守圓滿,得生天道;聲聞道是修四諦、緣覺道是修十二因緣,大乘菩薩道是修六波羅蜜。而佛道是最高的境界、是佛的智慧,就是指每個人當下這一念心。我們這一念心如果依靠在財、色、名、食、睡,就成了眾生境界、煩惱境界;如果依靠在邪見的思想,就墮入了邪魔外道。
現今社會上的宗教很多,每一個宗教的思想觀念都不一樣。在佛教界認為是善法,在其他宗教不一定認為是善法;在臺灣認為是善法,到了大陸或許就不覺得是善法;在過去認為是善法,到了現在,對善法認知的觀念或許又改變了;在現在認為是善法,在未來也不一定認為是善法;因為這世界上的道理都是相對的。
相對的道理,會隨著時間、空間轉變。而中道第一義諦是絕對的真理,不隨時間空間而改變,能契悟到人生絕對的真理,生命就是無窮盡的。所以佛經中稱中道實相為無上大道、菩提大道,能依著此法門修行,必能通往光明、解脫的遠景。
中諦之介說(八)
于自由時報91.11.21(四)刊載
佛經中稱中道實相為無上大道、菩提大道,這個道即是本具之佛性,人人都有。只要能確實依著中道的觀念及思想而修行,一定能夠使心靈得到昇華,生命必然是無窮盡的。
人的壽命最多不過百歲,終究還是要老死。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位彭祖活了八百歲,他有九十多個兒子、五十多位妻子,到最後,仍覺得壽命很短暫,還要想上天祈求延長壽命。其實,一切都是無常的,人活到八百歲要死,一千歲、一萬歲還是要死亡,因為有生必有死,真正要到達不死的境界,就是要在精神上提升。肉體有生有滅,所謂不生是指心念的無生,心中不打妄想,念頭無生,心安住在中道實相上。能夠達到不生不滅的境界,這一念心就契入如來妙明真心,超越時間與空間,生命便是無窮盡的。
佛法的思想、理論,並非是形而上的學問,而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實行的真理。是精神的陶冶與提升,若能將佛法的道理落實在生活上,必能體會到佛法真實的利益。
中諦之介說(九)
于自由時報91.11.23(六)刊載
中道的道理不僅在佛法中有,中國的儒家思想也非常重視此理。例如儒家《中庸》所講述的「中庸之道」,中庸的道理雖好,可是,一般人不容易契入,正如孔子所說:「智者過之,愚者不及也。」。
有些人,自視甚高,賣弄聰明,處處找機會鑽漏洞,投機取巧。佛法中稱此種人為「世智辯聰」,因為把心思用在鑽營上,妄想遷流、分別取捨,心始終無法定下來、靜下來,不能與中道相應,此即「智者過之」。愚昧的人,凡事缺乏思考及判斷的能力,容易流於無知無解。對於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講空、講有,等心性的道理,不容易領受瞭解,所以說「愚者不及」。
然而,若能將中道思想運用於生活中,對於人生便能產生很大的助益。例如做人做事,要為他人留餘地,也為自己留退路,不要過之,也不要不及,這就是中道思想的實踐。明白這些道理了,在做人做事上,就能知進退。假使沒有這種智慧,該進不進就失去良機,該退不退就會大禍臨頭,由此觀察中道思想,對我們的生命與生活確實很有意義。
中諦之介說(十)
于自由時報91.11.26(二)刊載
這念心性含生本具,真空妙有。孔子曾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一般人解釋此句為,孔子自謙自己其實什麼都不知道。就佛法中來講,孔子是很有智慧的聖人,「空空如也」,聖人之心至誠無妄,這一念心什麼念頭都沒有,無念即是真空,真空中又能隨緣而生妙有。
「有鄙夫問於我,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假使有人有事來詢問孔子意見,孔子只問他事情的開始與結果,對於過程中的發展,便能了然於胸,因為這念心安住在定慧上,對事情能有透徹的洞悉力,就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儒家《中庸》裏將中道詮釋的非常清楚。「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心當中有喜、怒、哀、樂,這一念心就不平靜了。這一念心不平靜,就失去原本清淨的智慧,所以要時刻使心保持平靜、寧靜,使我們這一念心靜像一潭止水,不能有一點波浪。所謂波浪就是是非、得失、恩怨,患得患失,始終沒有終止,心當中的人我是非就是波浪。如果心水能保持風平浪靜,自然看任何事就能看的清楚、透徹,不僅能不犯過失,更能高瞻遠矚,如此無論是在世間法或出世間法上,都能有所成就。
中諦之介說(十一)
于自由時報91.11.28(四)刊載
我們這一念心像一片明鏡,可以照天照地,照見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萬事萬物,但是由於這一片明鏡蒙塵,塵就是塵勞、就是煩惱。在日常生活上,我們這一念心因為攀緣外面的種種境界,產生了貪、瞋、癡、慢、疑、邪見;貪色、貪吃、貪睡、貪名,這些染汙的心念,使我們心當中產生許多煩惱,蒙蔽了原本清明的智慧,無法了知過去、未來,也無法看清眼前的人、事、物的變化,往往因循自己的煩惱習氣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影響自己的生活、生命與人生。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來除去我們心中八萬四千個煩惱,目的就是使我們這一念心要像一面鏡子,不沾染任何一點塵垢,這樣子就能做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這個就是中道,這個便是真理,確確實實把這種道理,應用到日常生活上,不但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心當中就能產生定力與智慧,無論順境、逆境,皆能不為所動,也能更快速、明確地找出圓滿解決事情的方法,所以中道思想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很有意義與價值的。
中諦之介說(十二)
于自由時報91.11.30(六)刊載
儒家《中庸》提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人不可能完全沒有喜怒哀樂,要表現情感,必須「發而皆中節」。什麼時候該喜?什麼時候該怒?把握適當的時節因緣表現感情,進退合宜,言行便能合於節度、禮法。如此,適度的情感表現不但沒有過失,配合適當的因緣,便能成就善法。
儒家說:「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平時如果隨意亂發脾氣,身體健康都會為憤怒的情緒所影響,可是文王是為了國家、社會與大眾而發脾氣,借這一怒的激勵,使天下民眾都能夠得到安樂。例如孫中山先生一怒,能夠推翻滿清,建立民國。這一怒,便掌握了適當的時節因緣,發揮力量成就大事。
什麼時候該哀呢?平時不要多愁善感,無事生惱。但是如果父母至親逝去時,我們可以舉辦一場佛事以竭盡孝道,這時便可以表示哀情。所以,「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感情要視時節因緣表現,應用得宜,就是和,和就是太和,心當中能夠平靜、作主,情感表現得宜,就能產生功德。
中諦之介說(十三)
于自由時報91.12.03(二)刊載
喜怒哀樂能依時節因緣而表現,就代表我們這念心動也動得、靜也靜得;動的時候,就是心的作用;靜的時候,是心之體相。
我們的心可以依體、相、用三個方面來解釋。心之體就好比水的源頭一般,像我們喝水,要把水的源頭找到,便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心之用,是指一個人在世間,從生到死,做了很多的事情有功德、善法,也有許多的過失,種種作為都是我們心當中的「用」;而身語意的作用都是從心的源頭──心之「體」所產生。「體」就是儒家所說「喜怒哀樂之未發」,在佛法來講就是這念心一念不生時;同《六祖壇經》提到「不思善、不思惡,即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我們的本心本性。
心的源頭就是大眾能看、能聽的這念心,人人本具,每一個人都有。能夠時時作主不想過去、現在、未來,保持當下這一念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動,即是中道第一義諦。
中諦之介說(十四)
于自由時報91.12.05(四)刊載
悟到能看能聽的這一念心,就是道,就是開悟了。禪宗講「心即是佛」,這個心所指的是覺悟、清淨、不動、無染著的心,所以在《金剛經》中提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真正達到無念、無住,就是不生不滅、不去不來,這一念心廣大猶如虛空。
佛法中有念佛法門,用佛號來喚醒靈知靈覺的這念心,所謂念佛有一個自性佛,用這一句阿彌陀佛來喚醒我們自己的佛性,阿彌陀佛的意思是無量壽、無量光,就是指我們這一念心、這個覺性本自具足、本不生滅,所以有無窮的智慧、有無盡的生命。只要不想過去、現在、未來,不落昏沉、不攀緣顛倒、不感覺無聊,時時安住正念,這念心風平浪靜,回歸清淨本源,如同沒有塵垢的寶鏡,能夠映澈十方,這個就是道。
這念靈知靈覺的心性,人人本具,非從外得。好比嬰兒一生下來,沒有人教他,就知道哭、知道笑,由此可知這一念心父母未生時即存在,生下來仍存在,從過去、現在到未來,始終存在。因此只要能契悟到這一念心,就能體悟到無窮盡的生命。
中諦之介說(十五)
于自由時報91.12.07(六)刊載
中國唐代有一位詩人白居易,一生下來就認識之、無二字,這代表他前世曾熏習過這兩個字。由此可知,這一念心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始終都存在,真正是不生不滅。
瞭解這個道理以後,就能肯定人人都能成佛,因為每一個人都有這一念心,這一念心就是佛性。真正悟到這一念心,才能夠作得了主;悟不到這一念心,心當中就是空虛、煩惱、無聊、顛倒妄想與生滅。眾生的心有三大毛病:第一就是妄想、第二就是昏沉、第三就是無聊。一般人如果不想過去、現在、未來,心中沒有緣慮的境界,馬上就會感覺無聊;如果不覺得無聊,馬上就落入昏沉。所以如果能轉化這三種心境,心中保持平靜、寧靜、清楚明白、處處作主,當下就能契入如來的智慧。
儒家說:「克念則聖,枉念則狂」,只要能夠知道反省檢討,除去心當中的妄想、昏沉、無聊,當下就能與聖人法界相應,在凡在聖端看這一念心,所以這一念心是否能作主非常重要。
中諦之介說(十六)
于自由時報91.12.10(二)刊載
佛法強調中道,這一念心不動、清楚明白就是中道第一義諦。儒家對中道的解釋則是:「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又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念心有體、有用;在體的時候就是一念不生,在用的時候要觀察時節因緣而表現,時節因緣對了,就是善法;如果時節因緣不對,雖然是好的念頭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所以喜怒哀樂要透過智慧,才能有適當的表現,瞭解以後,就要時刻保持這一念心清楚、明白、能作主,才能看清時節因緣,作出正確的判斷,如此不僅能使個人與家庭蒙受利益,整個社會、國家都能朝向太平盛世的方向邁進。這些觀念,代表了儒家對中道思想的詮釋。
中諦之介說(十七)
于自由時報91.12.12(四)刊載
佛法初傳中國時,經典的數量、種類繁多,分為大乘、中乘、小乘;說空、說有部類各別。天臺宗的祖師慧文大師,想要成就聖人的道業,但看到佛經那麼浩瀚廣大,不知從何著手,於是在桌上擺了很多經典,向三寶禱告祈求:請三寶慈悲加被,指引自己該修那一個法門?研讀那一部經?說完之後,眼睛閉著,隨手抽出桌上的經典,決定就以抽出的經典最先研讀。禱告之後順手一拿,拿到龍樹菩薩的《中論》,便開始用心研讀,看到《中論》所提「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是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當下豁然開朗,悟到佛法中最高的道理──中道第一義諦。
中道第一義諦就是諸位聽法的這一念心,不想過去、現在、未來、清楚明白、處處作主。悟到這念心後,還要保任,站得住、站得長,保任三分鐘,就成三分鐘的佛;保任十分鐘,就成十分鐘的佛。這個佛是智慧佛、是如如佛,所謂智慧佛,是指靈知靈覺這一念智慧心;如如佛指空性不動的這一念心,也就是佛法提到的中道第一義諦。孟子曾說「四十不動心」,也是講這念不動的心性,只不過沒有探討的如此微細。由此可知,佛法相較於儒家思想對於中道的闡述則更為透澈、深入。
中諦之介說(十八)
于自由時報91.12.14(六)刊載
天臺宗祖師慧文大師看到《中論》所提「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是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豁然大悟,契入中道之理。此句意指世上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所生,緣盡複滅。以演講為例,因緣具足,演講便能舉行。時間一到,每個人都有要負責的工作,使得這場演講順利進行。等到因緣散掉,這場演講就結束了,這個就是緣起緣滅。
一切法都是仗因托緣所生。因,就是自己這念心,自己的智慧、健康與願力,這些都是因。有了這些因,事情才能成就。無論從事政治、學術,或任何行業,都必須要有健康的身體、適當的經濟環境、明達的智慧等條件,這些都是因;有了這些因,自己便可以開闢種種緣起。而外在的種種環境就是緣,因緣和合才能成就法。如果因緣不和合,縱使有因,有種種智慧、才能,身體也很健康,可是外緣不具足,時節因緣未到,什麼事都無法成就。所以一個是因,一個是緣,凡事都要因緣具足,因緣成熟,才能成就。
中諦之介說(十九)
于自由時報91.12.17(二)刊載
人人都有佛性,但要想成道、成佛,還是必須自己發心修行,這念發心即是「因」。以出家眾來說,修行首先要跟隨一位正知正見的師父,還要依止一個道場,這個道場不僅能提供修行人吃的、住的、穿的,基本生活所需;也有正知正見的同參道友,這就是具足了「緣」,善因善緣具足,個人道業便能成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沒有正知正見的師父及同參道友,生活也很匱乏、不安穩,要想修行有所成就,便很困難。
修行需要因緣具足,世間上做任何事也是一樣。譬如,學生希望學業成就,將來能大學畢業、讀博士,自己有了這個願心,即是具足了因。雖然因具足,可是緣不好,家庭經濟不好,而且學校校風、環境、老師都很差,學業便難有所成,此即是因緣不具足。相反的,對於學業有很大的願心,家庭經濟不錯,學校裏面的學風、老師、同學都很好,一切因緣具足,便能學有所成。
所以,佛法中強調「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明白了這些道理,將真理應用於生活中,廣結善緣,以自己的願心為因,配合外在的善緣,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就。
中諦之介說(二十)
于自由時報91.12.19(四)刊載
《中論》中提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所有一切法,不論世間法或出世間法都是因緣和合、仗因托緣所生。「我說即是空」,既是因緣所生,代表世間上沒有任何一件事物是獨立存在,所有一切法都是空、都是假,只是一種假名、假相而已,不但人的色身如此,連動物、植物,都離不開這個空性的真理。
舉例而言:譬如在氣候好、雨水少、土質肥沃的甲鄉鎮種木瓜,一棵樹可以長出七、八十個又香又甜的果實。如果把木瓜樹種移到乙鄉鎮,雖然是同一批品種,但假設這個鄉鎮多雨,木瓜樹在潮濕的地方不容易生長,又恰巧土地較貧瘠,氣候也不好,因緣不和合,外緣不具足,結的果實少、品質也不好。同一品種的木瓜樹,在甲鄉鎮產量多又好,在乙鄉鎮卻不好,這正說明所有一切法皆是仗因托緣所生。
所以,世間上沒有任何一樣事物是獨立存在的,我們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物與物之間,都是仗因托緣。因此,要成就任何事情,都必須因緣和合,能夠具足善因善緣,無論事業或道業都一定能成就。
中諦之介說(二十一)
于自由時報91.12.21(六)刊載
世間上所有事物,都是仗因托緣而成;有生必有滅,因緣和合而生,緣盡複滅。一切法皆是緣起緣滅、生滅的假相,只有名稱、形相,而無實體,所以是空性,既是空性便不要執著。佛法中提到三假觀──因成假、對待假、相續假,運用三假觀來分析萬法,便可瞭解空性、假有的真理。
因成假,是指一切事物皆為因緣和合所生,無法獨立存在,因此皆是假相。
對待假,是指相對待的假相;譬如有晚上,才有白天,有明才有暗;如果沒有晚上,白天這個名詞也不能成立。這個世界所有一切明暗、內外、正邪、善惡,都是相對的境界,既是相對,也是假有、假相。
相續假,指世間萬法都是相續而成的假相。例如,時間是由過去、現在和未來所構成,無論是一天、一個月或一年,都是每分每秒相續所組成的,仔細分析起來,並沒有任何一段時間是永遠停留、不會消逝的,也都是假有、假相。
天臺宗祖師慧文大師見《中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的道理而開悟,就是悟到一切萬法都是因緣所生,萬事萬物,體是空性、相是假有。最後不執著空、不執著假,契入中道實相,契悟當下不生不滅、清清楚楚、無量壽、無量光的這念心,悟到如來的智慧、如來的妙心。
中諦之介說(二十二)
于自由時報91.12.24(二)刊載
中道是思想,也是實相;思想是屬於理論的部分,實相是屬於修證的部分。我們不僅要瞭解中道的道理,還要把這些道理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能動、能靜,靜中養成,動中磨練,這就是中道的修證。
瞭解中道思想,進一步要體悟中道實相,落實修證。中道不僅是一個名詞、理論、思想,還必須在生活中實踐,體會到這念心人人本俱,都有良知良能,把這些道理明白了,心自然而然能安定下來。能夠能夠作主照顧自己的心,便能照顧大眾。實現中道,生命一定很有意義與價值。
反之,如果無法體會中道,心便很難安定下來,總是想要往外攀求。物質生活很有限,人的妄想與欲望卻無有窮盡,以有限的物質要滿足無窮盡的欲望,是很困難的事。中國有一句俗話「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如果不懂得善調這一念心,追隨著欲望與妄想,將會把我們帶入煩惱當中,帶到地獄、惡鬼、畜生三塗惡道中;相反的,如果能夠主宰自己這念心,心能作主,不隨順妄想與欲望,就能得到智慧、光明。
中諦之介說(二十三)
于自由時報91.12.26(四)刊載
俗語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是一個譬喻,指我們的心水,譬如一條載滿寶物的船開到海裏,準備要到達對岸,如果海面風平浪靜,沒有波濤洶湧,水就能載舟,我們的生命、財產,就能達到最安全的地方。相反的,這艘船開到海中,忽然狂風大作,波浪大起,馬上就會翻船,生命財產就會被海水覆滅,這便是水能覆舟。這一念心,如同海水,如果是善念,就能夠通往光明的地方;如果是惡念,將來就會愈來愈黑暗。
在佛法當中,把善分成「假觀善」、「真空善」、「中道第一義善」三種層次,其中「中道第一義善」是最高的善。世間的善法屬於「假觀善」,因為世間法會隨著民情風俗、時間、因緣的不同,對善有不同的解釋。譬如有一些風俗習慣在本國認為是善法,在國外不一定是善法;在國外是善法,在本國卻可能行不通。世間的善法會隨時間、空間的變化而改變,善法的定義無法恒久不變,所以是假相。雖然是假相,還是要去做,因為修善能利益許多人,藉種種因緣廣修善法,修善而不執著一切善,就能契入中道實相的境界。
中諦之介說(二十四)
于自由時報91.12.28(六)刊載
「真空善」是指悟到萬法都是因緣和合所生,隨緣變異,本無實有,體是空性的道理,就能放下執著得到解脫,成就聲聞緣覺聖者的果報。然而這種果報只能自利,很難利益眾生,因為心住在真空中,沒有出來度眾的願心。菩薩瞭解這個道理,以大慈悲心度化眾生,建立因緣、運用因緣、不住因緣;觀空不住空,便能契入中道實相。中道實相是指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一念心,不著空、有;不礙空、有;在空、有當中來去自在。安住當下這一念心,這念心能作主不動,當下即是清淨心、智慧心;就能自在於空、有。
佛法有理、有事;理就是理體,即是真空妙有的這念心性;事就是要作主,要清楚明白。能具足理和事,就能契入中道,中道是佛法中最高的層次,是如來的智慧;從假觀善、真空善到中道第一義善,瞭解善法的層次,修行便有依循的方向。
中諦之介說(二十五)
于自由時報91.12.31(二)刊載
佛法的道理廣大淵博,然而皆不離空、假、中三觀,用空、假、中,體現萬法真實的義理,有其絕對的意義。「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所謂假觀成就一切法,要在世間上成就一切善法,必須運用假有,創造緣起,如果離開假有,便無法成就度化眾生的因緣,也無法弘揚佛法,這便是俗諦。所以中道第一義諦,也不能離開假有、俗諦。
任何事都是眾緣和合而成,必須要靠大眾協助共同完成,單靠個人是無法成功的。如果錯解成功是自己獨力所創,雖然成就一切法,卻已在假有中產生了執著,做了功德,卻始終落入功德相,永遠也得不到解脫。譬如一個主管,沒有底下的員工,也沒有辦法建功立業,所以個人的成就也是大眾的成就,要把功德、好事歸大眾,功德讓大眾來分享,壞事要懂得反躬自省。如此不僅廣結善緣,而且透過不斷檢討反省,自己的品德道業才能得到提升。
一般人所說不居功、不諉過,就是不執著。如果能本著這道理來做人做事,成一切法,而不執一切法,一定能得到大眾的肯定,成就功德道業,人生就能愈走愈光明。
中諦之介說(二十六)
于自由時報92.01.02(四)刊載
俗諦,成一切法。真諦,泯一切法,觀一切法皆空性,即是真空。瞭解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所生,緣盡即滅,時刻變異,並非永恆,體是空性的道理,就能不執著、不我慢。觀空是一個方便的法,「觀」便是透過思惟、分析,體達一切法皆是空性,便能破除眾生的執著。然而,這念心本是空性,不要另外再觀想一個空,再觀一個空相,就是空上加空、重床疊架,永遠不能體悟心性的真空。
體悟到空性,這念心更進一步要不住空、也不住假有,保持清楚明白、如如不動,就是中道第一義諦,就是中道善,這是最高的善法。因為中道不著空、不著有,運用萬法而不執著萬法,不論空、有,都不離當下這念心。
這念心本自具足神通智慧、功德與妙有,一旦執著假有,就障礙我們發揮這念心的妙用。所以中諦,就是不執著空、不執著有,這念心始終作主、清楚明白,便能顯發本具的性德,體現無量無邊的智慧與慈悲。
中諦之介說(二十七)
于自由時報92.01.04(六)刊載
這念心具足一切神通智慧、功德妙用,所謂「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這念心無遠弗屆、沒有障礙,不論遠近都能產生感應。只因眾生有種種執著、妄想,因而產生障礙,使本具的智慧、功德無法顯現。
舉例來講,譬如說有親人離開家鄉,到外地去,在家鄉的親人心裏始終放不下,每天都在掛念對方的身體健康、衣食住行,甚至於他的學業、事業。想念久了,忽然一天夢到對方生病了。第二天電話聯繫確認,對方果真身體不適。由此便可印證我們這念心,確實是無遠弗屆,只要心念專注,沒有煩惱妄想便能有所感通。眾生只因有種種的執著、煩惱,所以產生了障礙。
因此,佛法教導大眾要化除心當中的執著煩惱,沒有執著,心中便沒有障礙,自性的功德顯現,就能契悟到中道實相之理。
中諦之介說(二十八)
于自由時報92.01.11(六)刊載
瞭解中道第一義諦的思想後,更進一步就是要去實踐。將道理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確實做到人在哪里、心在哪里;即說即了、即做即了,心中無有掛礙。如同釋迦牟尼佛說了無量無邊的佛法,到最後說自己沒有說一句佛法;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卻說自己沒有度一個眾生。這正啟示大眾,最後所有一切都要歸於無言無說,不可思、不可議這一念心,這念心才是真正的自己。
人的一生從生至死,到了臨終的時候甚麼也帶不走,假使平時能夠安住在正念,安住在中道這一念心上,到什麼地方都能夠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佛經當中提到「心淨國土淨」,這一念心清淨了,所處的這一個地方就是淨土;「心安國土安」,心安定了,整個社會自然就會安定;「心平世界平」,心達到平等一如的境界,全世界便充滿了和平,沒有戰亂。
所以佛法的道理,確確實實是人生的真理,可以救人、也可以救世,可以自利又可以利他。每一位修行學佛的人,如果能肯定聽聞佛法是一個福報,是一件大功德,便能繼續發長遠心、發精進心,契悟到人生中至高無上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