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7/10 22:04:26
學習次第 : 進階

念處禪實修技巧


馬來西亞學觀禪的風氣漸盛, 但是並沒有很多人, 有機會獲得禪師恰當的指導。主要考量是近年來學佛、學禪的風氣。再者,訓練一個教毗婆舍那業處師, 要很長的時間, 個人的歷練也是重要因素。

書嘛, 因此也是很有用。但是缺乏禪修的專用書。少數好的禪修指導手冊, 一來所費不貲,也不是馬上就能派上用場。譬如«清淨道論»是本權威性的論書, 大師們使用的教科書。但是,它的流通性不高, 費用也不是大家都能負擔的。

禪修指引的許多書籍, 概論性居多。況且每個個案, 通常也都有他自己的習性及風格。他們在不同的環境及情境下,也會有不同的回應。這就是需要禪師指導之處。那種天差地別、精確無比的指導, 也只有在禪師觀察禪修者後才能給。禪師也提供很多不同的幫助, 譬如給予信心、鼓勵, 並在狀況失控前更正錯誤。

另一個考慮的要素, 就是禪修書籍的「差異性」。我們可以理解這個, 因為有不同的方式可以解決同一個問題。可是,哪一個才是最好?顯然地, 有個指導老師在身邊, 來考量、判斷出較佔優勢的解決方式。禪師也要知道各種不同的解決方式, 在做決定前, 選擇最好的立點。他運用智慧及某些常識。在本章,我會試著提出些建議, 討論禪修者常遇到的問題, 更正一些錯誤的想法, 嘗試將毗婆舍那禪法, 以適當的觀點來說明, 而沒有太多深奧的專用語彙。


正念
有人可能念過很多次關於正念的書, 可是有時仍覺得不太確定, 自己是不是有正念。「正念」是一種心理狀態, 常被描述成「徹底」、「警醒」或「覺知」。

正念實際上是一種理解、領悟, 它應跟單純的知道有所區別。一個瘋子以他自己的方式來認知事物,但是他並沒有正念。當心中有貪、瞋、癡三毒在, 是不會有正念存在的。有正念的人, 是能控制他的心, 隨時準備好應付任何情況。

禪修時, 你不應該只知道它是一個目標;你應該有正念的理解它。適切的譬喻:忍受痛跟有正念的觀痛是有差異的。在禪修營中,經常練習這樣的觀點, 是有必要的。

另一種錯誤是:做過頭了。禪修學員過度努力著要有正念, 纏住了, 無時無刻不在擔心,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正念。當這種壓力、分心產生時, 我們可以確定, 這樣是不對的。放鬆!或者說, 帶著正念地放鬆, 這才是答案!有時候, 對它採取一種「不要被干擾的態度」,這對減輕壓力會有幫助的。換句話說, 讓正念隨著時間, 順其自然的培育。
還有, 另一種常見的錯誤是, 把定力置於正念之上。如果能讓正念持續一段時間, 就能集中注意力在正念上。相反的, 如果禪修者專注而沒有正念, 這會變成「錯誤的專注」,會讓人「阿達」掉。強調這個是因為, 禪修者在逼自己修行之前, 應先理解正確的方法。太逼自己, 沒有正確的理解方法, 意味著缺乏正念, 偏向強迫性性格。

我們通常會建議初學者多做行禪, 而不是長坐不起, 它可以讓正念持續。原因是經行較容易起正念,因為目標較粗、比較容易觀。相反的, 坐禪時較容易起念頭, 千萬百計使自己專注, 只會困擾自己。禪修者隨時要謹記著, 正念才是最重要、最優先的。

禪修時, 要杜絕念頭。要直接觀照真實法, 不能臆測、存有成見。這只有從專注才能實現。如果起了念頭,要以正確的方式來對治(會在心念處提到)。當你有正念、沒有念頭時, 這也意味不思量過去、未來。正念只存在於當下所發生的現象, 這些是可被體驗到的特性譬如堅硬、冷熱等。

以上可以用一句話來作總結:行者要有正念, 其存在於覺知當下所發生的現象, 這些會以某種特性來出現於心中的。在一小時的禪坐進程所感受到的,有種種的特性, 如冷熱、軟硬、動等。當正念增強, 你將會看到它們彼此間的關係。這個會導向對三共相無常、苦、無我-經驗到現象的存在。最後的結果是去除煩惱。


身念處 (Kayanupassana Satipatthana)
在四念處中, 身念處的正念禪, 經常比其他三個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先修習。這是因為身念處的所緣、目標比較粗。粗的目標比微細的目標較容易培養正念。有些禪觀的所緣如(三十二)身分、安般、不淨觀, 都是很基本的止禪業處的修習。先修止禪, 其後再增進到毗婆舍那觀禪。在《阿毗達摩》,這些組身體的目標被分類在色蘊。初學者被教導在行、住、坐、臥四威儀都要有正念。

坐禪
在實修時, 行者觀「坐」、「觸」。到底這該怎么做?怎么觀照?有些人照見自己的坐姿。這是不正確的, 因為坐相不是真實法。適切的方式只是去觀, 感受現象。

那要怎么觀照呢?要直觀, 我們說要觀風大, 它可以被表現在鬆緊、穩固、支撐、拉力或震動、跳動(等特性)。只要以注意力, 單純的觀照, 就變的清楚易見, 並沒有「人」、「我」存在身體,會有的只是物質的過程變化, 或能量的發生。正念強的話, 就可以看到這些過程, 是以不同的方式在變化。在觀坐期間, 那就是感受觀緊繃、僵硬等, 也將可以觀到許多其他的覺受,譬如冷熱, 和心理現象如痛, 或外在現象如聲音。換句話說, 當我們在心中觀「坐」, 我們只是用它來標記, 用它來幫我們引導心, 觀照禪坐時當下的真實法。標號可以說是一個視窗,經由它來導向正念觀照。它幫我們把心安住在禪修目標, 藉此培育定力, 這個定力是由念力及覺照實相而來。在此強調, 我們並不選擇非得要觀什么;只是將正念導向這個「視窗」, 並觀照所生起的種種現象。

觸點
起先, 觀照的區域是臀骨和坐墊接觸的地方。有些觸點可以用來觀。也可以依順序來觀不同的觸點以增加定力。用在觀照個別觸點的時間, 依心的狀態、目標的清楚狀況,而有差異。目標越清楚, 可以觀越久。相反的, 如果觸點不清楚、或是昏沉, 那就要觀快一點, 趕快換另一個觸點。觀觸點也可以用觀「坐」來替換。觀觸點跟觀其他目標一樣,我們其實是在觀物質元素的特性的生滅(«毗婆舍那觀禪手冊»列用的觸點,詳細的位置, 請見觸點圖表。不過, 我們使用的這個示範圖, 已經不是原來的圖)。

腹部上、下
當禪坐時, 初學被教導要觀腹部上、下。腹部上、下可以被視為是窗戶, 從那裏我們可以觀更多現象。當觀上、下時, 其實就是在觀風大的特性, 它的呈現為移動。不過,禪修者還得要觀其他現象。

學觀禪最初就是從觀腹部上、下開始。這個幫助我們增進定力。不過, 觀腹部上、下不要過度,不要到那種緊握不放, 或控制呼吸。腹部上、下不是經常性的, 當你觀它, 它可能會消失。在那種情況下, 應該轉到其他「窗戶」來觀看。

有個經常被問到的問題:為什么是觀腹部, 而不在呼吸時觀鼻尖或嘴唇(人中)?呼吸時觀鼻息是眾所周知(安那般那)修定。有位禪師說過, 觀腹部上、下的話, 對觀名法色法比較容易。腹部呼吸比起鼻息, 顯然較粗。無常、苦、無我, 三共相也較明顯。用這個方式,培育正定, 在這裏講的是剎那定, 以正念觀真實法為目標, 而不是以定力為主導。再重述一次, 觀想、數息或控制呼吸, 在這裏都是不被允許的。因為你現在在修毗婆舍那,它就是意味要觀真實法。

圖表2. 不同的觸點和目標


 
  12 打坐時不同的觸點


禪坐時有各種目標供我們正念觀照


經行
初學要多經行而不是長坐不起。有位禪師指出, 坐禪前應先做走禪。他也說過, 單單走禪就可以證阿羅漢果的。禪修學員們也肯定:經行走的好, 通常後續的坐禪也會得力。千萬不要低估經行的重要性,或輕慢經行。只坐禪而忽略經行, 就像個跛腳的人, 用一隻腳走路。

在毗婆舍那禪修, 經行有很多功效。首先, 人不可能長坐不起, 禪修期間, 帶著正念走,經行可以渡過沒有正念的閑隙。我們一直強調著正念的連續, 否則觀禪所需的定力無法培育起來。單以經行而言, 它也是毗婆舍那禪修。每一步都要仔仔細細的觀。而且, 它是心在引導行進。「並沒有一個人在走」。只要老實地觀每一個身心生滅現象過程, 這種智慧會自然生起。

行禪和坐禪的特性也不同。它的目標較粗, 而且多樣化, 所以正念較容易生起。因此, 它是一個強而有力的平衡要素,讓我們的心趨向觀禪而不是止禪。經行時, 我們也觀「轉身」、「看見」、「聽到」、「動機」, 因此正念的修習就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行禪要增加觀照的步驟進程, 以提升正念和定力。走步以舒適為最重要。要小心, 不要本末倒置!正念比觀照點的數字重要!當正念提升,走得慢可以觀更多的現象。剛開始學就走很慢, 這會導至緊繃, 因為他在嘗試觀某些他很難覺知到的東西。

不管初學或老修行, 經行應從快步開始走。走快步可以幫助心習慣於目標, 也運動肢體,克服昏沉。接著, 又會有人過度誇張, 走得比所需要的快, 要不就是走得超過時間。這些會導致不專心或是疲倦。適度的快速, 足以喚起正念, 才是正確的態度。

當禪修有進步, 走步的過程中, 心如川流, 現象一個接一個, 快速地流失。經行在此就要自然的放慢下來。


圖表3. 行禪進程

一步經行
 (
左步、右步每走一步觀一個目標)

 

二步經行
 
(
提起、踩下每走一步觀兩個目標)

 

三步經行
 
(
提起、移前、踩下每走一步觀三個目標)
 

四 步經行


 
(
提起、升起、移前、踩下每走一步觀四個目標)


五步經行
 
(
提起、升起、移前、踩下、觸每走一步觀五個目標)


六步經行
 
(
提起、升起、移前、踩下、觸、壓每走一步觀六個目標)

(譯者: 如果觀動機走三步, 那進程就是動機、提起, 動機、移前, 動機、踩下,但是五、六步經行踩下後並不需觀動機-觸,壓前還要要觀動機。每個目標生起前都有個動機在,依此列推。不過, 觀動機你要像守在洞口捉老鼠的貓, 要有點耐心, 等著去看自然生起、那種想要的感覺, 不是機械式的念「動機」。觀動機的兩個竅門就是定力、速度要慢。另外;腳尖先觸地,或腳板先觸地都有人使用。)

經行可以走的輕鬆, 或走成一種較強烈的方式, 視精力過多或不足而定。在此平衡五根就出現了。經行中,其他現象如聲音、痛、動機、看到、聽到、念頭也要觀。如果這些目標持續, 並且強烈的話, 應該停下來觀照(經行時各種步驟及觀點, 請見上圖。圖表來源也是先前提到的«毗婆舍那手冊»)。

立禪
在經行時在開始走步前, 以及走到經行路徑盡頭時要觀照「站立」。在觀「站」時(筆直立姿), 也可以觀「觸」, 就是腳板接觸到地面的感受。有位禪師指出,立禪不宜做太久, 因為很耗體能。另一位說, 禪修不宜久站, 特別是對婦女及兒童而言, 因為當定力增強, 會引發一種像做夢的狀況, 膝蓋會變得沒力, 站不穩,禪修者可能倒下。那位禪師也說過,有案例指出, 因為身體搖晃, 禪修者感受到會摔倒的恐懼。

儘管如此, 立禪對那些睡意強的人是很有幫助的。我本人是沒見過任何摔倒的案例。站立時兩腳稍稍打開,可以增加穩定度。我們可以將正念從頭掃瞄到腳趾, 或者觀呈現出的感受, 或者較強烈的覺受。若腹部上、下回來, 也可以觀。
臥禪
這個姿勢通常不用在嚴格、認真的修行, 因為很快就會睡著。但是, 如果行者很有正念的話, 是可以很清醒, 不會躺著睡過去。可是, 如果想上床睡覺,禪修者是應行臥禪, 但是它正念較概略、較淺。

行臥禪要以「獅子(右脅)臥」的姿勢, 身體面向右側。右惻睡較好, 背或左側身接觸床板, 也都可以。

臥禪時要有正念的臥著, 默念「臥」、「觸」, 當「上」、「下」清楚時 , 就觀「上」、「下」。當喜樂生,就觀「喜悅」, 念頭、聲音、痛也都要起觀照。禪修好的話, 你可以觀到你的心識進入睡眠狀態, 或者醒過來。這種放鬆的姿勢會導致安樂,乃至睡著。通常缺乏精進力。(老禪師都很嚴格, 有的小參時恐怕還會問:「你昨晚睡覺時, 肚子是在「上」還是「下」睡著的呢?」)

日常生活
«
念處經»提及些重要日常生活觀照, 如吃東西、咀嚼、上廁所、搭衣、講話或者保持聖默然、正視前方或遠處。

心要訓練得有正念, 無時無刻, 日常生活各方面都要有正念, 它才會強、滲透、好用。「無時無刻」指的是持續性,「各方面」指的是靈活性。無時無處不能培育正念, 這樣內觀智慧隨時都可以生起。

如果無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正念, 實用性就降低, 那也會障礙我們整合精神及物質生活追求上的平衡。
 
日常生活中可以發現很多事。如果周遭有影響我們的事物發生, 不能起觀照的話, 只是顯示自己的遲鈍及盲目。難怪很多在家人, 覺得下班後難以專心禪修。他們通常忽略了,修行中的最重要部份。

這方面的細節太廣範了, 不再贅述。這部份我們想以後出版些相關隨筆散文。

至於身正念, 經書說這是該學習的。如果我們圓滿這個, 它向我們肯定, 是可以獲得最高的解脫。


受念處 (Vedananupassana Satipatthana)
培養對感受的正念, 可克服對幸福的幻想, 譬如以不樂為樂。為了打破這種妄想, 我們必須理解苦諦。一方面, 由明顯的痛, 更清楚的認識苦。對初學而言,痛雖是苦受, 它經常是最清楚的心理現象。它提供禪修者有趣的現象, 得以正念觀照。危險的是心起躁動、抗拒, 對痛起瞋心, 那就不再有正念了。若瞋心生起, 應該觀到它消失,再繼續觀痛。這樣做是要讓心觀照時, 盡可能放鬆、安穩。如果能這樣做, 你會看到痛有不同的形式顯現拉痛、遽痛、痛得發熱、疼痛等。如果禪修者沒有正念, 是沒辦法面對它。專注只是使痛的強度更加明顯。以瞋心來忍受痛並不恰當, 這樣甚至會導致歇斯底里。如果你不能觀痛,那就不要理它。如果不能不管, 那就帶著正念來換姿勢, 或是站起來走禪, 這些對增加正念也有幫忙。

如果我們能夠觀痛的變化、產生不同的形式, 那我們對無常變化的洞察力, 會變得更敏銳。痛也變得可以忍受。有個好用的忠告:觀痛不是要讓它消失,而是要培養正念, 要見真實自性法。這樣我們就可以舍離對色身以及對覺受的執著。

有些人放棄了, 因為他們怕會麻痹、損及健康。但是, 有許多禪修者已經坐了好幾個小時,也沒有哪一個真的跛了腳或癱瘓。這樣的恐懼感,實在是沒有根據的。

觀照樂受時, 我們也是在觀它的自性法, 這個被教導成「苦」、或是不滿意、不圓滿。當痛消失,或是遇到一個可意的目標, 通常樂受就生起。我們必須對樂受的生起有正念, 否則我們會喜愛它, 從而執著于樂受。與苦受的目標俱來的是瞋心, 喜樂的目標, 其內在的本質就是執著。

有些人害怕喜樂的生起, 因為他們恐怕自己會執著它。感覺愉悅本身是無害的。只要我們依法起觀照,是不會起染著, 它是無害的。如果我們有正念, 定力會提升。必須護衛的現象是自滿, 它會引導入邪定, 或者較輕的挫折是導致睡著。

樂受的改變不是很容易發現的。如果我們能夠觀到, 它們通常會轉變為較沒那么愉悅的, 或許成為舍受(不苦不樂受)。喜樂也是會消失的,因此它是苦。舍受通常只有較有程度的行者才看的到。根據有位元禪師說, 要到第五觀智壞滅智, 才觀的到舍受。在這個觀智,我們開始放棄概念法, 苦諦它自己會開展。佛教有個名相叫「行苦」, 指對剎那變異生滅起苦惱。行苦的性質是語言文字無法道斷的, 言語畢竟只是概念。行苦的性質必須每個人躬身體驗,才能理解。當我們真的經驗到變遷的苦迫, 我們必須理解, 並感恩苦的止息所帶來的平靜。


心念處 (Cittanupassana Satipatthana)
如同其他念處, 心念處從粗到細, 有許許多多目標。我們培育心正念, 會從較粗的目標著手。(通常在進行心念處前, 我們也觀身念處的目標)。

在培育心正念, 首先我們必須熟悉的目標是「念頭」。它本身有許多形式, 譬如計畫、想像、憶念等。當我們觀「念頭」, 我們只是觀那裏有念頭在;並不加入思考的內容, 那只會使念頭加遽。念頭經常會連接前程往事等概念。我們只有觀照「計畫」、「想像」、「回憶」等, 不呆滯於概念或過往、未來。如果念頭持久不移的話, 那就是正念不夠。如果我們非常有正念, 專心觀照, 那當我們起觀照時,念頭就消失。修毗婆舍那, 我們時時刻刻在觀照變易, 現象法是地如何生滅?一般人通常會起執著, 甚至攀緣于禪修目標。有時, 他們會喜歡修定, 止禪型禪觀-將注意力凝聚在特定目標上。那就是為什么有些人喜歡先學寂止禪。但是如果我們要開啟智慧,必須回到觀現象變易的毗婆舍那禪法,培養正念。修毗婆舍那禪法,剎那定 (momentary centration) 就夠了。剎那定並不是專注在特定一個目標上,而是要移轉目標。但它綿綿密密, 觀照不間斷, 那就是為什么它可以開展智慧。(目標是剎那變易。心要跟緊目標的變化, 剎那相續, 綿密不斷的觀照, 累積定力。)

當我們觀念頭, 就如同我們觀痛一樣, 必須平靜地觀。我們觀它的真實自性, 不要讓它離開了。如果我們持續這樣子的態度觀照,妄念自然會停止。但是, 如果我們偏執, 一直想要它消失, 念頭很可能會停留更久。如果我們一心一意的觀、不執著, 我們將會更能覺知三共相, 就是無常、苦、無我。儘管如此,倘若念頭持續太久, 就不要理它, 要轉觀到另一個禪修目標(同一目標不可以觀照超過五分鐘)。

根據某位元禪師, 觀心念的竅門, 就是要很積極地、持續不斷地觀照。心的速度很快, 我們也要移轉那么快,以趕上它。當下的煩惱頑強, 我們的正念必須更加有力, 才能對治它。妄想、躁動等通常是依我們的煩惱貪、瞋、癡而生起。有時念頭看似沒有了, 煩惱還是在。必須要有正念,觀煩惱心如貪心之類(想吃東西), 直到它們消失。當我們真的對煩惱起正念, 我們不只知道它們的存在, 我們也理解它們的究竟法性為無常、苦、無我。

因此, 要很有正念的話, 就應知道, 比如, 我們是否帶了點昏沉?或是一點也不困。除非煩惱心全部消失,我們如何能觀到心念是沒有貪、瞋、癡?
「心很難察覺, 非常微妙, 它想攀緣就到處飛來飛去。讓有智慧的人來守護它, 護衛的心可導向幸福快樂」。心是很難觀的, 人們想對治它, 通常會以空洞的呆滯,或無意義的散亂收場。愈猛烈地嘗試去觀心, 結果就變得更糟, 直到眼冒金星為止。讓心變空洞更慘。我們這裏的做法只是要有正念。若你有正念, 你可以覺知有正念的心的狀態。如果你不能夠,那就對其他事物起正念, 觀某些或許較清楚、撞擊上你心門, 需要你留意的現象。在這種狀況下, 如果你還能對禪修目標起正念, 還算在正確路線上、沒偏離。

當我們觀心, 我們要經常運用正念。否則正念不知不覺就消失了。有進步時, 可以正念於我們的好心、覺知心的變動,進入甚至更微妙的狀態。以筏來做譬喻, 我們被教導甚至好心都要舍, 何況壞的?真的, 心識是很微妙、充滿禪悅, 有人還可以看到無意識狀態。有些人誤認為, 這就是開悟或是苦的止息。許多微妙的狀態,只發生在意識是好的時候。它們可能是因為喜悅、寂靜、專注或平等舍而生起。所以«念處經»說:「當正念於心, 它是寂靜、自由的, 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的。」


法念處 (Dhammanupassana Satipatthana)
這個正念處稱為法念處。念處禪涵蓋很寬領域裏的禪修目標。「法」它本身就被翻譯成心理目標, 實際上它包括所有現象法、包括涅槃。其他念處的正念目標, 也被歸於法念處,這樣的估計判斷, 它們是歸類為心所 (cetasik  mental factors )。正念觀照, 它讓我們見因緣法, 怎么生起又消失, 有助於去除對我見的妄想。

正念觀照可分五大類: 五蓋、六入處、五蘊、七覺支、四諦。

五蓋
這五種障礙是欲欲(對欲樂的欲求)、瞋恨、昏沉與睡眠、掉舉(散亂)與惡作(追悔)、疑。欲欲指的是心識對某種特別的感官目標起染著、起貪愛心。瞋恨指的是相關目標,呈現忿怒、兇暴、粗魯無理的狀態。昏沉與睡眠指心的懶散、呆滯, 從目標畏縮、退回。掉舉與惡作, 指心躁動和慌張。疑指對四聖諦及三寶產生懷疑、困惑。

這部份的禪修, 行者觀照並了知, 它們不僅是不善心法的生起滅去, 也要觀引導它們生起及消失的因緣法。這是我們所討論的,來到在這裏,我們知道什么狀況下對目標的注意是不明智的?什么時候要如何運用智慧的覺知?法念處比其他念處, 一般較困難, 較微妙。譬如, 感受到感官欲望, 和感官欲望本身都是不容易分開的。初學通常並不從這個念處入手,或者要專修長時觀照它。只有精通其他三個念處, 才能觀到那些較微細的心理目標、意識狀況。根據論書, 這種觀照適於那些根性高、智慧型的禪修者。

六入處
禪修者觀照六入處(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以及它們的目標(色、聲、香、味、觸、法);它們如何生起、滅去?以及,引導它們生滅的因緣條件。當我們觀「看見、看見」, 我們只是以文字「看見」當做標號, 幫我們去觀照那個過程。以眼根的目標而言, 我們真正看到的是顏色。伴隨而來的形狀、形式及其它想法,這些實在是概念, 由心所造作出來的。以單純的觀「看見、看見」, 跟目標聯結的形狀及想法會模糊掉, 因此我們觀照的, 只有(相互作用的)顏色和光。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也可以覺知觀照的心識;也就是說, 只有意識,是它在看顏色, 沒有個存在體、或者有個「我」在看。

同樣的說法可以用在聽到聲音, 聞到味道, 嘗到食物, 觸及有形物質, 知道目標。

那為什么我們通常觀「聽到、聽到」, 而不觀「聲音、聲音」呢?因為聲音通常斷斷續續,而且會分散, 較難跟。嘗試去跟聲音只會導致散亂, 如果要開發深定的話, 效益不大。以著觀照「聽到、聽到」, 只是在覺知耳內聽到, 而不是外面的聲音:心要往內看,有助於使心更安定。不過在某些狀況下, 我們真的可以觀「聲音、聲音」。這是當聲音吵雜、持續又無法避免。 這種情況下, 我們有些許選擇彈性;但是, 這是在觀聲音的持續, 觀它如何變化。

在觀六入處及它們的目標, 我們要運用單純的覺知, 並防護概念的生起。在佛陀給跋希雅 (Bahiya)的開示中, 很明確的強調:

「因此, 巴希雅, 你該訓練自己看到什么,就只是看到;聽到什么, 就只是聽到;感受(聞、嚼或觸)到什么,就只是感受;想到什么, 就只是想。」

正念於內、外六入處, 撕毀「我見」。我們見到的, 並沒一個人「我」、「自我」, 或有個什么人在裏面,只是過程罷了。這個特殊的觀照, 特別在日常生活, 與「無我」的修練有關係。

通常煩惱、束縛來自於六根門頭。煩惱出現在當我們不正念觀照「聽到」、「看到」等, 日常生活通常是這樣。因此, 我們必須觀照六入處生起的煩惱。

五蘊
蘊, 共有五群:
1
色蘊這裏指的是, 緣非意識現象, 如物質的堅硬、粘結、熱、移動。它們構成了物理或物質的器世間,包括人類。
2
識蘊譬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及感官覺受。它們構成了情感。
3
想蘊構成認知及記錄感官刺激物。包括記憶。
4
行蘊包括不同心理狀態及思考。
5
識蘊認知或意識。

五蘊組成了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優、劣、近、遠。觀五蘊時, 當見到「人」或「我」,而被理解為存在體, 這只是世俗的看法、觀念。當放棄對我見的幻想, 諸煩惱連同諸苦, 都被去除。
七覺支
共有七種要素():一、念覺支;二、擇法覺支;三、精進覺支;四、喜覺支;五、輕安覺支;六、定覺支;七、舍覺支這些是良善的心理狀態, 引導學人至涅槃。這些只有在第四觀智時, 才會清楚地出現, 它們不是剛入門的人的禪觀目標。當這些要素剛被開發時,禪修者會起執著, 因為它們的安詳、激勵人心的效果。對它們起正念, 能夠護衛我們出離執著, (執著不只會阻擾進步而且會毀了修行)。譬如喜、輕安、定、舍會讓我們自滿,忽略繼續修習念處禪;不正念的生起, 會使我們驕傲自滿。此外, 穩固我們的修學, 對七支要素起正念, 可以幫助我們平衡五根,特別是精進與定。經書中告訴我們, 當昏沉瞌睡時, 就該培育精進覺支、喜覺支、擇法覺支。當散亂時, 應該培育輕安、定覺支、舍覺支。正念則是多多益善, 永不嫌多。對覺支的生滅起正念,也是培育內觀智慧的修行。持續不斷的修練, 七覺支可以釀熟圓滿, 並使我們證內觀智慧。

諦實 (sacca)
這裏指的是四聖諦的苦諦;它的因, 它的止息,以及導向止息的路徑。 我們應知苦(關於它的自性特質);它的因(貪愛)是應遠離, 以及開展聖道, 以證達苦的止息。

「苦」是由巴厘「dukkha」的翻譯。有些人喜歡把它譯成不滿意或不圓滿。根據«無常相經» (Anatta -lakkhana Sutta ), 無常是苦,也是無我。因此, 對無常起正念, 也是對苦起正念。那什么是無常?除了涅槃之外, 心跟物, 包括所有物質及心理現象, 所有有為法都是無常。我們應該觀照身心現象過程的生滅。貪愛或煩惱是苦因的生起,我們要正念觀照。這么做的話, 將會見到它們的滅去。如果我們見到無常、苦、無我三共相, 我們也開展了八正道, 直到我們躬身體驗到苦的止息。聖八支為:

1 正見:在禪修者觀照的過程, 理解現象法的緣起及滅去。
2
正思惟:對毗婆舍那的目標用心觀照。
3
正語:禪修期間, 禁止不正當的言語。
4
正業:禪修期間, 禁止不正當的行為。
5
正命:禪修期間, 禁止不正當的謀生方式。
6
正精進:觀照時發揮精進力。
7
正念:觀照時要有正念。
8
正定:觀照時定力要持續。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