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20 02:52:25
學習次第 : 進階
生死皆自在·第四章 了悟生死 解脫自在,生死箴言
證嚴法師 著
第四章 了悟生死 解脫自在,生死箴言
你可知此身不能久在,何必急急忙忙幹歹事;
我卻曉前生皆已註定,只得清清白白做個好人。
電影就要散場,燈光慢慢變亮……,在忽明忽滅之間,令人不禁有些恍然,不知究竟是才剛進場,等著要欣賞這出出「人生」大戲,抑或戲已搬演完畢,即將曲終人散。還留戀著眾人歡喜眾集的熱鬧滋味,不及防的卻將揮手告別,各自分道揚鑣。
站在十字路口,有的人篤定自己的方向,只等著緣燈一亮,就能輕鬆往下一個目標前進;有的人惶惶不安,東張西望,走了幾步又返回來,紅燈、緣燈幾度轉換,他還是站在原地絞著手指,一副不曉得怎麼辦!還有些人則無視紅緣燈的存在,以為:馬路是我開,我愛怎麼走就怎麼走,誰能奈我何?
如果追尋每一個人的腳步,看看他們後來的去向,我們將會發現,一心一志的人,或許前途充滿坎坷,但是只要不放棄,終究也有到達理想境界的一日。猶疑不決的人則埋藏了許多未知數,運氣好的幸得貴人引方向,結果總不至於太差,萬一誤入險道,就不知輪回流轉,要被世間險惡誘引到什麼地方。
再找找那些一股腦兒向前沖的人,他們又到了哪里?其實看也不必看,總也是肚破腸流,平白赴了黃泉路。到這時,悔又何用,一根繩子捆了去,哪再容得你橫行霸道!
許多不同的宗教均昭然呈現「因果」的觀念,如果沒有過去,我們無法解釋那些似有若無的心有靈犀;如果沒有未來,我們的現在也等於是空中樓閣。唯有永不枯竭的希望在心頭,我們才能更加珍惜現在,除了周遭的人事物,甚至遠方的苦難都能感同身受,因而立願在短暫的此生中多散發一分美善,多付出一分愛,最後帶著自在的愛再到來生,努力達致天下兼美的境界。
「把握當下,恒持刹那,」與其蹉跎時日,倒不如提起勇氣面對人生的種種考題,每一個考驗都是一個最美的人生淬練,不執著生之歡喜,不逃避死之真諫,生命容顏必當湧泛圓滿之光潔。
這個單元收錄了證嚴上人對各類生死命題的剖析,因事顯事,以理入事,幫助我們揭開生死的神秘面紗,希望在每一個人生關口,我們都不是那個絞著手指、不知未來的惶惑人。
生死箴言
人與死並不重要,生既已生,煩惱又有何用?
而死既然不可避免,則何妨自然的面對。
⊙有人與上人談起「生死之間」的問題。
上人慈示: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尚不瞭解「生」,就想知道「死」這麼遙遠的事。生之痛苦我們已經忘記了,而死雖令人恐懼,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其實生死都不重要,也不必太在意。佛教說「生死事大」,在生死之間的這段人生如何做人,日常生活中以何心態面對人群,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常說人生沒有所有權,這是「萬般帶不去」;又說人生只有使用權,此即「唯有業隨身」。不論在社會上有何地位、學識,一旦面臨死亡,這些都帶不走,所帶走的僅是這輩子所造的業。
生死並不足懼,重要的是將使用權用在何處?此生能善用身軀,踏實地為人群付出,如此就沒有空過人生。佛教有所謂「法喜充滿」,真正的法喜是懂得道理,做到慈悲喜舍,想盡辦「法」救人,當人被救後,我們心生歡「喜」,這就叫做「法喜」。
⊙不求生 不求死
有位罹患癌症的師兄,聽說有位法師對治療癌症有妙方,因此前去求教。治癌的法師告訴師兄——你不要求生,而要求死。因為求生有許多管道,吃中藥、接受西醫治療或是尋求偏方,反而會使你心亂不知所措。但是求死只有唯一的管道,那就是念佛求往生。所以,你只要一心一意念佛就可以了!
上人慈示:學佛不光是學得求死而已。佛法是很活潑的,我們應該「既不求生,亦不求死」,不把生死放在心上。在病房中常可看到被病痛折磨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人,因此不管求生或求死,都是相當痛苦。
所以在善用身體使用權的同時,也應注意極限。「信仰佛法絕對不能迷信,並且要取于中道。」如當初佛陀求道時過著極端的苦行生活,以致身體不堪負荷,昏倒于尼連禪河旁,經牧羊女喂予羊乳,精神體力才得以恢復,佛陀因此放棄苦行的生活,採取中道的修行方式。
因此當身體的使用權還能發揮時,要儘量使用,但是也不要超過體力的負荷,還是要好好照顧自己。其實,有些病人並不是因病而死,卻是為怕死的心病而提早結束生命。所以:心中不要掛礙患了絕症,只要儘量接受冶療,於「盡人事」之後,就一切「聽天命」了。
⊙乘願再來
有一婦人的麼子突然高燒,送醫診治結果為癌症,隔日便往生了。事出突然,婦人悲慟難抑。
上人慈示:不要一想到他就哭,母于連心,你若想不開就會令他有所掛礙,反而拖累他。若想讓他得到解脫自在,就要化悲哀為力量,堅強的祝福他早日乘願再來。
⊙真孝
有一位會員的公公被人騙出去,用棍棒打擊腦部而橫死。公公生前待她很好,遭此噩耗,又被詐取一千萬元,因而心中憂惶不已,終日以淚洗面,到處求神問卜,願安公公在天之靈。
上人慈示:事情已經過去,不要耿耿於懷,真正孝順就不要計較公公留下多少錢。把去廟裏抽籤拜鬥做法會的時間,拿來做真正利益人群的事,這才是「活」的功德。真功德是將報答公公的恩情,佈施給更多的人,不要太執著,讓人皆大歡喜就是功德,令家人煩惱就是在造業了。
⊙春風送走他
一位失事貨機駕駛者的未亡人,請求上人為其解開心結。
上人慈示:他的過世成就你們入善門的因,如此于亡者有益,他的人雖然走了,但留給家屬很好的記憶,你們應發願多做利益人群的事。身體對他而言已經不重要,反而是這分情綁得他很苦。替他念佛,不要一直念他的名字,念名字他會走不開,念佛便如同春風送他往生。
⊙聚散無常
身任慈濟委員的公婆,帶著日前甫遭喪夫之慟的媳婦,請求上人開導。
上人慈示:世間本來就是因緣聚散,緣聚時大家相會在一起,緣盡時就要分開。站在我們的立場,捨不得是難免的,但對亡者而言,在工地意外墜樓往生,剎那問就走了,可說是做了一場惡夢,夢醒了,就舍此投彼,又換了另外一個人生。他身無痛苦,意無迷亂,走得很瀟灑,也算是有福之人!既是學佛的人,不能看透無常、生死,仍然一味為亡者牽腸掛肚,這是不對的。
人生世上,無法知道何時會發生什麼事,這就是世間無常。所以要把握人生,真正為人群付出,做才是我們的所得。
⊙善體親心
一日誌工朝會時間,慈院心蓮病房的醫師報告幾則臨終關懷的個案,發人深省。之後,上人針對臨終關懷,強調教育病人家屬的重要性。
上人慈示:身軀已病,最怕的是心靈也跟著生病。如何輔導家屬,使病人能安詳往生是很重要的。因為一生為家、為子女辛苦付出,在人生最後自然希望能「落葉歸根」,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所以要教育子女善體親心,珍惜相聚因緣。
對待臨終的父母,可以說:請您放心,我們會以您為榜樣,好好做人處事,並且善為教育子女。」如此,父母就會走得很安心。如果奮鬥一生,臨終時,子孫不在身邊,在倫理道德上就顯得有缺陷。我們應將倫理道德好好保留在人間,因為這種親子間的互愛、感恩,才是建立溫馨家庭與社會的基礎。
雖說修行是自在去來,不必掛礙,但在娑婆世界,多數人都有家庭,理當遵循人倫道德,社會才有規範與秩序,全天下如果都是修行人,大家都無小我的掛礙,那就是淨土,而不叫世間了。所以,我們需為眾生而施教,要輔導家屬善待臨終病人。
⊙化悲憤為力量
某位官員的愛女在高速公路壓死一條狗,兩天后愛女竟在高速公路發生車禍而往生,因果來得太快,讓他耿耿於懷。另有一位年輕人半月前載家人外出,因車禍致外公喪生、其他人受傷,使他愧悔不已,一閉眼就見到車禍的慘狀而無法入睡。兩人不約而同地請上人開示。
上人慈示:因果微妙,果報來臨時必須歡喜承受,否則會煩惱過去,迷失于未來,更漏失掉現在。切勿逗留在過去的雜念、迷失于未來的妄念中,應把握好當下的人生,講好話、做好事。
人生如戲,每個人出生時都帶著自己的劇本而來,演完了自己的戲分就要鞠躬下臺。他的世緣已盡,我們應祝福他,幹萬不要拖住他,若一味的悲傷不舍,則如繩索系住他一般。捨不得也是去,再煩惱也回不來,父母親友應轉念為其祝福,多念佛祝他早日解脫,千萬不要再煩惱、思念,自縛縛人。
⊙剪斷已破的風箏
一婦人哭訴著:孩子服役半年後,竟往生了……。緣已斷,然情末斷:因為痛苦已極,曾經想了斷自己!
上人慈示:多祝福孩子吧!風箏已破無法回復,就要將線剪斷,不要依戀難舍。孩子未生之前,就與父母註定好世間緣,緣有多長就相處多長,緣盡則離。孩子甚是乖巧,不要讓他背負不孝之罪,早逝已未能盡孝,如果父母又為他損壞身體,他將更加不孝,這樣就算為他做多大的功德也沒有用。
天下仍有很多孩子需要你去疼愛。可學習慈濟委員的精神,去愛普天下的孩子,如此才能轉煩惱為智慧。生命,要用在有價值之處啊!
⊙睜開眼,開始另一個人生
某家醫院的院長發現自己得了胃癌,現已蔓延至肝臟,本人不能接受這件事,生活消極。其夫人在他開刀前,特來請求上人為其加持,發願先生如果開刀順利,能多活幾年,夫婦將來慈濟幫忙,並說:「現在若是看到他歡喜,我就歡喜:若是看他吃不下東西,我心裏就會很煩惱。」
上人慈示:對於人生,我們要看開、透徹無常的道理,放開心門。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只是壽命的長短不同罷了,所以家屬應該看開,並以虔誠的心去發願,用虔誠的心來祝福他。
業並不是「加持」就會改變,要看自己的心念,所以患者本身要樂觀,能看淡生死,心中自然不會那麼緊張,常聽到人家說「驚死人」(閩南語音),可見很多人都是因為害怕而死的,這對身體的影響真的很大。
家屬的陪伴對病人也很重要,要堅強的鼓勵患者,人生的意義不在壽命的長短,煩惱惶恐是過一天,輕安也是過一天,為何不讓自己每天過得輕安自在呢?其實若是心情好,體內的造血功能才會好,若是滿心煩惱,體內的器官和細胞都會產生變化,所以不要太煩惱。
先生以前當醫生時,是病人配合他,現在他當病人就要配合醫生。其實生死並不可伯,可怕的是放不下自己,一般人都是很自私的愛自己的身體,怕會失去。其實生死是一件解脫的事,死亡就像晚上到了要睡覺一樣,就讓自己一切放下好好的休息:而生就是早上起來睜開眼睛,又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
晚上疲倦了去睡覺,這在佛教的名詞是小死,只是休息一番,若是長眠就是長期的睡,人生的結束就是那麼自在的睡著了,其實只是換一個生命再出生,佛教稱之為往生,就是舍此投彼之意。我常說:生是死的起點,死是生的開頭,若是對死亡無所恐懼,心中就會很坦然,否則就會很煩惱,因此生死要看淡一點,有一天的人生,就盡一天的責任。
⊙心念糾纏,產生錯覺
有位師姊請示上人,父親辭世不久,頭七時她在睡夢中,仿佛聽到父親走近的腳步聲,並默默的為她蓋被……。
人人慈示:這是因為你的心念一直糾纏其中,才會有這樣的錯覺。其實大孝不是老想著已逝的至親,而是祝福他,使其靈安。
人的業識脫體後,既已離開物質的色身,就不會有所謂的走路聲,聲音是由物質相碰觸而產生。而意識就如眼睛見人,並無聲音,這是因為眼識是透過眼根見人,只是一種認識的功能,又如想吃東西,東西並不會自己來到面前,可見意識並無力量,也非物質,所以儘管意識一直在動,但形態一定要借著物質才能作用。
⊙心有掛礙
一位女孩因無意間看到往生者的臉孔而驚嚇過度,有三個月都無法正常作息……。
上人慈示:人生本就來來去去,有什麼好怕呢?我常常到慈濟大學的遺體存放室看看那些備用的「大體老師」。我都是用很尊重、莊嚴的心去看,所以不覺得有什麼。人生難免會遭遇意料不到的事,就好像心被刺了一下,不要常將這些事放在心裏,找事情做做就好了,這個過渡時期自然就會過去。
⊙今世果 前生因
一位師姊的女兒車禍往生,請求上人開示。
上人慈示:今世之果,是過去所造之因:要知來世的果,就看現在所造的因。這就如一棵果樹,現在之所以有果實,是因過去種了種子:未來要另長果樹,現在就得種下種子。
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平安有成,但孩子有她自己的因緣,如今世間緣、親子緣已盡,你要勇敢面對現實,不要綁住她,要讓她安心離去,使她能陝去陝回。
⊙心正邪不侵
有位中年男士來見上人,表示有「無形的東西」透過朋友告訴他,他曾破壞這「無形者」的好事,必須來見上人,事情才可解決。
上人慈示:人有人的世界,「無形的」也有無形的世界,彼此都互不侵犯,所以,不必執著,只要自己的心自在,其他東西也就自在了。
有慈悲的心,心就正;心正,則邪不入。不要再胡思亂想,好好做些有意義的事情,自然就沒事了。
⊙以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
一位母親憂愁地訴說:「女兒在放學途中看到出殯隊伍,回來就說不舒服,要我帶她去收驚。我帶女兒去找乩童,他說要趕快處理,否則女兒就會發瘋,乩童要我折冥紙……。但是,女兒回家後開始不睡覺,一切動作都學乩童的模樣,已經七天了,有人說,女兒是中邪了……。」只見她的女兒在一旁喃喃自語,不知所云,比手畫腳的,腳又抖動不停,很急躁不安。
上人慈示:千萬不要迷信。孩子的心比較單純,可能因為看到有人往生,一時之間心理無法接受,所以行為異常。去找乩童或去問神,都是迷信的做法,最好趕快去看精神科醫師,讓女兒靜下來,做父母的不要焦慮,也不要彼此埋怨,好好面對現實,以正確方法去解決問題才是。
⊙自解煩惱
有位年輕婦人生育後坐月子,請媽媽來看護。期間,媽媽染患感冒,而後引發腎、肝等方面之併發症,不久也就往生了。這位婦人很痛苦,一直認為媽媽是自己害死的,是她沒有盡心照顧,媽媽才會衍生併發症而死,所以心放不下:也因認為是自己生產,才請媽媽來幫忙,所以也很氣恨出世的小孩。這婦人因長朗鬱悶、自責、怨恨糾結,心境轉不過,終於精神崩潰了……。
上人慈示:心被煩惱綁住,必須自己來解,自己不解開煩惱結,就是佛在面前也無能為力。母親既已往生,再如何苦惱,也喚不回逝去的生命。而今最重要的,應該是面對現實,好好照顧家庭、安慰父親。若被心結、煩惱所轉而不能接受打擊,如此不能堪忍,就無法處在娑婆世界了。
學佛就在轉煩惱為智慧。同樣身處娑婆,慈濟人之所以能做得很歡喜,就因為是自己甘願選擇為人群奉獻的工作,此即「甘願做,歡喜受」,希望因為自己的付出,使眾生離苦得樂,能及時拔除眾生苦,即使敞得非常辛苦,心中還是很歡喜。
⊙盡孝要有智慧
有位師姊的父親往生已有一段時日,但師姊仍掛礙父親的去處,時常在夢中見到父親:今來精舍隨眾敬誦《地藏經》,希望為父親祈福消災。上人見師姊一片純孝,卻心情難開,遂為她開示安心。
上人慈示:人往生後,在七七四十九天內,就會依在世所造之業而舍此投彼,再來人間。你的父親為人善良,也皈依三寶,必定已遇到有緣的父母,做他們的子女了。所以,切莫再被親情所絆,否則將如被繩索綁住而團團轉一般,轉不出來了。
誦念《地藏經》,最重要的是瞭解地藏菩薩的願力,然後自己也發願力行。就如志工們投入貧家,為人清掃、浴身,是真正親身到《地藏經》中所說的「糞尿地獄」,做一個解人困難的菩薩。我們既已誦經,更該行經,願、行具足,才是誦經的真義。
父親非常疼你,為報答父恩,就要好好運用父母所賜之身,為人間付出。至於夢中所見,要知夢境本是虛幻的境界,不要被夢境迷惑。禪宗有雲:「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就算見到佛的境界,也不要當一回事:對於很可怕的境界,也不要認為有什麼。心不隨境轉,才是解脫。希望你要有正信,千萬不要迷信!
⊙換迷情為覺有情
有位師姊與夫婿鰜鰈情深,先生突然往生,師姊一時無法承受,極度哀慟……。
上人慈示:要「覺有情」。人皆有情,面對親人往生,難免情難舍,你既然學做菩薩,就要凡事看得開,生死是自然的事,要把心門打開,歡喜祝福先生,不可一副失魂落魄的形態,這就不像慈濟人了。凡夫俗子以為此煩惱才是有情,伹我們應學習菩薩的覺有情,將迷情換成覺悟之情,不要陷在私情小愛的痛苦裏。
他已趕赴好因緣走了,也會很快乘願再來,所以不要以私情綁住他,要真正的祝福他。
⊙重業輕受
一位師姊開車戴著先生及友人,由於途中感到疲倦,請先生替換開車,就在將車停在路肩時,先生卻遭一名酒後開車者撞倒,緊急送醫急救,但回天乏術。「先生是受人稱讚的好醫師,平日熱心公益,不明白為何遭此橫禍?」
上人慈示:佛教講「因緣果報」,過去生如何造因結緣,今生就當受此果報。例如佛世時的目犍連尊者,號為神通第一,有天在山下打坐,外道從山上推下巨石,將尊者活生生壓成肉醬,當場往生。有人疑惑,尊者既稱神通第一,並且是佛陀弟子,為何無法閃過這石頭?佛陀也應知道弟子有此遭遇,為何不阻止?佛陀為眾釋疑表示,尊者過去是打漁人,殺生無數,本該多生多劫受報,但他發心修行,所以多生罪業一生報盡,這已是重業輕受。
但看目徤連尊者尚且難逃果報,何況凡夫泥?過去所造的業因業緣,但若過去所造業因重,則重業不可轉。雖說先生過去曾造受報業因,但今生也造了好因好緣,所以不經拖延,在剎那問沒有痛苦念頭的情形下就往生了,這即是他的好緣。
生與死並不重要,生既已生,煩惱又有何用?而死既然不可避免,則何妨自然的面對。最重要的是在生死之間造就何種因緣,未來就會有何種果報。我們要歡喜接受業緣,不受境轉,並且轉惡緣為善緣,這才是正確面對因果的態度。
⊙骨灰壇的回祿之災
有位女士因母親骨灰壇所放置的寺宇遭回祿之災,骨灰壇隨火煙滅,又想及超度的事情,令她擔憂不已。
上人慈示:是你心結不打開,自己在看不開而已,與你母親一點關係也沒有,若能將心結打開,才是對你母親最好的解脫法門。
不要執著骨灰的事,人往往因為執著而造業不休。世間上所有的一切都無法永遠存在,總是在生生滅滅之中,所以要認清無常的真相,凡事要瀟灑些。例如在慈院心蓮病房有位林月珠阿媽,她住進心蓮病房已幾個月,從來沒看她哭過,總是笑臉迎眾,甚至大家拿往生被給她看,她也很自在的讚歎很漂亮,還叫人先讓她蓋蓋看。
人往生後靈魂脫體,剩下的軀殼已與本人無關,為何還要記掛,以此綁縛自己而不能解脫?要知解脫不是在死後,而是現在能夠把道理、事情看得開,這就是解脫。
世上各類信仰的種種法事都是因人而起,因為人心不安才有這麼多種儀式,所以不必在意儀式如何,要得心安,重要的是在於自己。將只是關心著骨灰的心,擴大為關心那些真正有生命的人吧!我們應該將心用在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孝心的表達有無意義,要用智慧判斷,你要化小愛為大愛,若只在小愛裏煩惱,世上很多重要的事就無法安下心來做了。
⊙生生世世不了因
一位太太有個四十一歲的小兒子,在一處工地工作,早上工作結束檢查機械時,不小心遭電擊而掉進水溝,緊急送醫後往生。師姊泣言:「我都很精進,在家裏都持續念經,念完《阿彌陀經》又念《藥師經》,平常就念經先「存放』著,誰知我才剛念完三部地藏經,要回向給小兒子,但卻傳來噩耗……」
上人慈示:人生本無常,這些道理我們都知道,但自己真的碰上了卻不能自在。人生最重要的是使用權,父母子女皆是緣,有很多事不能強求,他的緣已到要一鞠躬下臺,你就要好好的放下他。媽媽可以生子,但不能保證孩子的人生有多長。母子之緣剪不斷,就是生生世世不了的因,所以我們要將此因好好的下種。
⊙冤冤相報何時了
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奶奶,帶著兩個年輕的孫子前來請示上人。原來兩兄弟的母親車禍往生,肇事者為一位年輕女孩,兄弟倆不能接受突來的事實,更無法原諒那個女孩。然而他們的父親考慮到女孩的未來,所以不求賠償,也不促使女孩坐牢……。
上人慈示:媽媽無奈的走了!其實,對方也無心故犯。事情已經過去了,凡事要看開點,不要怨恨,否則冤冤相報何時了?要知人生無常,不論天上、地面或水中,一天之內,不知要發生多少事,若一旦出事,每個人都責怪別人,不肯為人著想,大家都是冤冤相報,那麼人生就真正是地獄了。
看看你們的爸爸,他們夫妻情深,他都能夠看得開,而且還將心比心想,考慮到年輕女孩的前途。爸爸的做法是對的,你們應該學習父親的寬弘大量,他超越的品格是你們的榜樣、模範。希望你們心中有愛,不要恨,那個女孩子想必終生心不安,永遠都有陰影,要從這點去想而原諒她,要放下執著,才能解開心結。
⊙壓力分享
有位婦人因先生往生,必須獨力償還巨債,又不忍子女操心,始終未曾告知孩子事實,目前欠地下錢莊的鉅款已付清,只剩一些好友的部分,但因加還利息,仍是一筆不小的債務。婦人為此,心煩意亂,到處求神拜佛,盼望問題早日解決。
上人慈示:不必去求那些看不到的,也不要貪求看不到的未來要如何,踏實在現在最重要。現在必須讓心靜下來,不要亂了方寸,至於念佛、拜佛,目的就是定心,不妨虔誠念佛讓心靜下來。
一個人有多少力量?家裏的事應該和孩子們商量,使他們瞭解母親到底在操心什麼,讓他們清楚你的壓力,才能與你共同分擔,否則徒惹他們胡亂猜疑,更會加添不安。
⊙普愛天下青年子弟
有位婦人的兒子是大學生,個性好強,幾個月前感情受到打擊,個性孤傲加上種種煩惱,最後在校園內用汽油自焚以尋求解脫。婦人泣不成聲的說著:「我太晚認識慈濟了,要是早幾年加入慈濟,就知道如何教育兒子,影響他加入慈青。兒子如果能早一點加入這個團體,就不會發生這件事。」
上人慈示:不要再哭了。雖然母子情深,發生這件事要你不哭、不傷心是不可能,也是不近人情的事,但是要懂得節哀。如果一直不停的哭會傷身體,而且也喚不回孩子的生命,倒不如祝福他,救度他的慧命,把愛兒子的心拿來愛普天下更多的青年子弟。
⊙做一個歡喜付出的人
一位男子想起十年前父親罹患胃癌時,見父親疼痛不已,內心不忍,所以請醫師打止痛針,沒想到父親就這樣走了。為了此事他深感內疚,長久無法釋懷。
上人慈示:父親之死是他因緣已到,你已盡人事,就安心祝福他吧!你是孝順的孩於,當初不忍父親被病痛折磨,才請醫師打止痛針,這是正確的處理,哪里有錯?
當年我的養父突然高血壓中風,請醫師來治療,醫師下猛藥使父親血壓迅速下降,這種病情其實並不尋常。但當時我並沒有這方面的醫學常識,而且醫師也未曾吩咐不可移動父親,所以就通知家中三輪車工友將父親接回家,沒多久父親就往生了。人有生就有死,當世緣盡了,自然就會定,否則醫師下會下猛藥,我也不會想到搬動他。
為何我要出家?就是為了報恩,將父母給予的身體用來為社會付出,做有意義的事,這才能回報父母的深恩。希望你解開心結,不要將心停留在十年前的往事,應該放眼未來,全力以赴,落實真正的孝心。
歡歡喜喜是過一天,愁眉苦臉也是過一天,就做一個歡喜付出的人
⊙「大哥大」往生記
有位志工在朝會中,說到為一位「大哥大」助念的心得。她替這位大哥大慶倖,雖然他前半段的人生因心念偏差而誤了自己,但在人生最後一刻與慈濟結下好緣,能得眾人助念而安詳的笑著離開。
上人慈示:人生總是有因有果,我們必定要體會因緣果報的道理。這位大哥大一生坎坷,其實是因為他沒有守好人生的規矩,遂一步差、步步錯,還好慈濟人用愛心陪伴他,讓他安下心來,很安然自在的走完人生道路。有了這顆善約種子,不管他這一生造了多少惡業,來生總是有一線希
作為一個人間菩薩,固然要救度活著的人,即使已走到人生盡頭者,還是要為他種下好因,期待他未來善緣成就,能走上光明大道。
⊙誦經為指引前路
多位日本來的朋友提到:「別人誦經回向給我無多大益處,我誦經給人也是一樣啊!」
上人慈示:的確是這樣,誦經最好自己誦,誦經是為了指引前路,日常生活中不知如何做人,就必須誦經,從中可以得到指引,這樣誦經才有用。在社會上的種種境界要如何面對?當感到「前途茫茫」時,誦經可以給人啟示、讓人懂事,這是誦經的目的。
「經者,道也:道者,路也。」經是要讓我們「行」的,不是給我們「念」的,念它是為了讓自己明白道理,懂得如何去做。
現代人往往不知誦經的用意,以為某某人往生了,要拜託或雇請人家來誦經,其實,這只是欺騙自己的心而己。如果有人往生,而自己想誦經回向給他,這是對自己有太高的評價,修行是自己的本分,念經是為了增長自己的智識。要誦經回向給別人有那麼容易嗎?母子至親血緣深厚,兒子書讀到大學或拿到博士學位,母親如果沒念書,她還是不識字,不可能由兒子這裏拿一些給她。
由此可見,念書是為了增長智識,母親的收穫是兒子讀書後,能夠把所學的知識配合良知發揮於社會,對人群有貢獻、受人肯定,因此,大家也敬重其母親,這就是兒子對母親最真實的回報和「回向」。
⊙自心淨土
學佛的人大都有個共同的傾向——希望臨終時往生極樂世界。
上人慈示:當下我們就應該反求「自心淨土」!心地若經常被污染,日常生活中,貪、瞋、癡煩惱常常起惑造業,雖然口中常常念佛,但心中仍然佈滿煩惱,這樣將來怎麼可能往生淨土?
要到達淨上的境界,必先清淨心地,把煩惱、無明、惑業降伏掃除後,自然可得。意即轉貪念為佈施心,轉瞋念為慈悲,轉愚癡為智慧,心中的貪瞋癡三毒應及時去除,如此心淨即土淨。
⊙三世因果
任職某中學的張校長偕同夫人來見上人。張校長的十九歲獨生子不幸發生車禍往生,路經該處的林師姊等人立即協助善後並助念,張校長對此相當感恩,然而喪子之痛無法釋懷。張校長哀傷的表示,這個孩子非常善良,想不透為何會有這樣的下場?
上人慈示:孩子剎那間就走了,並沒有很痛苦,他與父母的緣就是這樣而已。
「難道只能用『緣」字來解釋嗎?我沒有好好保護孩子。」
上人:世間的一切本就離不開因緣,人來世間,生命的劇本早已寫好,何時該下臺也都安排好了。孩子十九歲了,還要如何保護呢?你們覺得孩子可憐,其實你們比孩子更可憐哪!孩子如今正要邁向來生,展開新的人生,而你們卻不甘心,還在如此痛苦煎熬。
「對孩子的愛並沒有預期回報,只是想著孩子能否去到很好的世界?倘若沒有,我們會很痛苦。」
上人:你的孩子很善良,在這個世間也沒造什麼業,沒有惡因,自然不會有什麼惡果。
「因果之說,以我們現代人的知識看不到。」
上人:用負面的心情來看當然看不到,現在此事要用三世因果來分析,也就是過去、現在、未來。發生這件事情就是「過去」了,因為這件事情,所以你現在痛苦,假如繼續這個苦,明天苦、後天還是苦。所說的三世不光措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早上、中午、晚上也是三世:昨天、今天、明天也是三世:若把三世拉長了就是過去生的三世。這件事的發生就是佛教所說的業力,也是一般人說的命運。運就是運作,業力來臨時,不可思議的力量剎那間碰在一起,而造成一些結果,這就是一般所謂的運氣。
知識份子即使很理性,發生這種事還是會心疼、心碎,但是心碎也不能恢復什麼,所以「要化悲痛為力量」,真正疼愛孩子,就要為孩子做一點事情。例如身為校長,就把心思專注在辦學上,成就人家的子弟,把疼愛兒子的心去疼愛別人的孩子,這就是為自己的孩子做功德。因為孩子往生而使你體會生命的真諦,體會到人生無常,當下要及時把握,這就是轉悲憤為力量。
「自己一向努力辦學,視學校所有的學生為自己的孩子,為學生的事也很用心。是否就是因為自己太照顧學校的學生,反而忽略了自己的孩子?就是因為辦學,才把家搬到學校,孩子只好騎摩車上學,否則孩子根本可以很安全的上學。」
上人:這種想法是不對的,這樣想反而把業力推到孩子身上。不要發生事情就自責,哪一位父母不是為了孩子好?說不定孩子讓別人載也同樣會發生這件事,因為他的業就是如此。突然間去了,也比拖著一口氣要好得多,這樣也沒有痛苦。
⊙參悟生死大事
一般人常以為一口氣上不來時便是死亡,若仔細觀察,死亡可分為兩種形態,一是腦死,另一種是神經散壞的死。一位慈濟委員去世時,就是神經散壞在先,腦死在後。
臨終時聽她說,她的頭腦很清楚,但是全身的骨頭筋肉都很疼痛,這是神經散壞的現象。接著疼痛現象會消失,而進入腦神經散壞的階段,最後便是死亡。
生死之際,最痛苦的莫過於神識未散而神經漸次散壞之時。「身者,生之大患」,雖然如此,但我們仍須好好利用這副軀殼,勿為身軀所制,凡夫常常為了嬉樂而荒廢人生,耽誤了道業,結果是空過一生。
人一旦能看透道理,往生之時便可歡喜接受,超越痛苦,否則將倍覺痛楚,修道的目地,無非也在準備接受這一刻的考驗。死字,書之易,學之則難!我們應於日常生活中參透它的實相,如此便可了然於胸。生死無非是軀殼的更換,此生落幕,即彼生之始。人生的角色,要自己去扮演,自己去參透:參得透,幕就可落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