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6 00:15:17
學習次第 : 進階
釋量論 成量品 略講 ﹝四﹞
法稱論師造
僧成大師釋
法尊法師譯
見悲青增格西教授
(疏)若計從身所生,非從自類前念生,有時次第之息多刹那前後生起,是如是次第生起一一心之親因(即計前後諸息,次第各生一心),故眾多意覺不同時頓生。曰:彼等諸息如何能前後次第生?不應道理,以無能次第生之因故。以從常住身為生因故。若謂此因不成,是從前念自同類因生者。曰:若爾,胎中最初息應不得生,以于爾時彼因如是同類前念非有故。若言不成,則無前生應成相違。
(講記)此處同樣是針對不會頓生想很多事情的心識的討論。前面自宗問:呼吸有很多,應該要產生很多心識才對。對此,外道說:呼吸是常一的。自宗說:常一的話,要麼是不生,要麼是生很多,所以呼吸是常一的說法就被破除了。
「若計非自類,時息多刹那,是如是心因」:外道又說:心識不是從自類產生的,而是很多剎那的呼吸堆積起來產生心,所以不會一下子生出很多識。
「無具次第因,彼如何具次」:自宗:這些呼吸應該沒有次第,因為沒有讓它有次第的因素。因為身體是常法。即外道說很多剎那的呼吸堆積起來會產生心識,自宗問:這些呼吸的剎那來自於哪里?呼吸不可能有剎那,因呼吸產生於身體,而身體是恒常法,所以呼吸就沒有漸次了。沒有讓呼吸漸次生的因素。
「前自類為因」:外道說:因(常法是因)不成,呼吸是有次第的,它是從自類為因產生的。[54]即呼吸也要待自類而產生。「最初應不生,如是因非有」:若呼吸產生於呼吸,追溯回去,剛入母胎時的呼吸,即最初的呼吸是從何而來?如果承許最初的呼吸來自於呼吸,就可推論出有前生。你不承認有前世,如此就產生不了呼吸(「最初應不生」),因為能生它的自類呼吸是沒有的(「如是因非有」)。
(論)生息異境故,有亦定成多,故覺應頓生。
雖多,一時者,是一心之因。息動微弱等,缺一應不生。
倘隨有是因,識亦應有別。若此從彼異,不異,非彼果。
(疏)又初生無間之出入息,縱有同類前念,亦應決定是多分,以遍眾多別異境故。若許爾者,眾多意覺應頓時生,以彼親因身是常住,助緣從眾多息之功能未退失故。若謂其因不定,息雖眾多,同一時者亦是一心之因,非多心因。曰:若爾,息動微弱等時,如缺一強烈息轉,意覺亦應不生,要彼一切完聚方是意覺之因故。倘謂此因不成,隨有強弱何息,皆是意覺之因。曰:是則由息之力,意識亦應有明不明之差別,以隨有強弱何息,即是意覺之親因故。此因決定,若此果法從彼增減異因,而不隨異者,此即非彼之親果故。
(講記)「生息異境故,有亦定成多,故覺應頓生」:(自宗)又,最初的呼吸縱然是從同類而生,也無法決定生一一心。呼吸在很多地方,如氣在肺中,在腹中等。若承許呼吸在很多地方都有的話,親因身常住,但呼吸此助緣在很多地方都有,如此仍有頓生多心識的過失。
「雖多,一時者,是一心之因」:外道:呼吸雖多,但是同一時間只會是某一個心識的因素,不是很多心識的因素。對此自宗說「息動微弱等,缺一應不生」:呼吸很微弱,沒有強烈的呼吸,這時不應生意覺才對,因為你說要一切都完具才是生意覺的因。也就是說,雖然身體中,如左肺、右肺等有很多呼吸,所以應該生很多意識才對。對此,外道說:不會如此,這些要聚集起來才能生一個意識。自宗說:這樣的話,缺了一個就不生了嗎?缺了強烈的呼吸就不生了嗎?
「倘隨有是因,識亦應有別」:外道說:雖然缺了強烈的呼吸,但是仍有意識。強弱呼吸都是意覺之因。自宗:如果呼吸是意識的親因,呼吸的強弱應產生心識的強弱才對。「若此從彼異,不異,非彼果」(注疏「此因決定,若此果法從彼增減異因,而不隨異者,此即非彼之親果故」):他異會導致自異,他異自不異的話,就不是親因。這是說到親因、親果。親因和親果要像燈與燈光一樣,燈火調大,燈光就變大,燈火調小,燈光就變小。既然你(外道)說呼吸是意識的親因,呼吸的強弱不同應導致果—意識的不同,如果不是這樣,無法說明它是親因。
(疏)申三、解同
(論)識功能定故,一唯是一因。由貪著餘義,識則無功能,不緣他義故。
(疏)若謂多覺頓生之過,汝亦同犯。曰:此不相同。前一覺唯是後一覺之因,前一一識生後一一識之功能決定故。如識由貪著餘色義,則無緣他聲義之功能,而不緣聲故。
(講記)自宗說心是從呼吸生的話有種種過失。外道說:你還不是一樣。(自宗)如看地板時會想到它很亮、有人擦過它,不會沒來由地想到陽明山的花很美等。每一個心識是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三者配合而產生下一個識,不會沒來由地有很多識。自宗說:心產生於心,不會有很多識同時產生的過失,因識功能決定故(「識功能定故,一唯是一因」)。怎麼樣是「識功能定」?就說到「由貪著餘義,識則無功能,不緣他義故」:某識貪著色法時,就沒有緣聲的功能,因為不緣聲義。
(論)若謂先從身,頓生起諸覺,後由自類定。其身之功能,何故而遮止?
(疏)若謂先從身頓生起諸覺,後由自同類生覺決定,故非多覺頓生。曰:身之功能後時何故遮止?應不遮止,是常住故。
(講記)外道說:意識是先從身體產生的,身體生出意識之後,再由識生識。自宗說:剛開始身體有生識的功能,後來為什麼沒有了呢?應該有才對,因為是常法故。
(疏)辰三、斷諍
(論)身滅非依故,心應單獨住。若心續住因,不為彼因轉,而作其支分。
(疏)若謂死時身遮滅,心應單獨安住,以心不間斷,而身非心之所依故。曰:若從欲界當生無色界之士夫,死後心暫單獨安住,以彼心相續安住之因臨死之心,不為彼後身因獲得隨轉故而為助緣之支分故。若從欲界當生欲界之士夫,死後心非單獨住,以彼臨死之心,是後身之俱有緣故。
(講記)「身滅非依故,心應單獨住」:自宗認為身與心是綁在一起,但身是身、心是心,身不會產生心,二者可以分開。如此外道就問:往生時,身體被丟下,心若從自類而生,一直下去的話,心會單獨住嗎?(或者說,往生時,身體沒了,身非心的依靠點,心就應該單獨住。)
自宗用「若」來回答,若往生無色界會如何、若往生色界會如何、若往生欲界會如何。若生到無色界,是單獨的,因再也無其他身體,若生到欲界、色界會有中陰身,所以不會是單獨的。(生到無色界是沒有中陰身的。)剛投生時,呼吸、意識是待自類而生(即從前生而來)。以前說過,我們的身體有粗身與細身,所謂的死亡是粗的身體壞滅,細的身體會到來世。中陰身有眼根、耳根、……,中陰身也有呼吸,他的眼根、耳根及呼吸等是來自今生的眼根、耳根、呼吸等,所以今生的眼根、耳根、呼吸等是中陰的眼根、耳根、呼吸等的因素。而生到無色界時,沒有眼根、耳根等。所以今生的眼根、耳根、呼吸等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心就不會單獨住,不繼續下去的話(生到無色界),心就會單獨住。
中陰時,眼根會變成意識的助緣,意識會變成下麵的眼根的助緣。如前所說,身是身的親因,心是心的親因,可是身體是後面心的助緣,心是後面身的助緣。此處(注疏)即是如此,所以臨死的心與臨死的身,會變成中陰時心與身的親因與助緣。[55]
(論)即此世五處,是生餘身因。
(疏)問:若爾,何為後身之親因?曰:即此生之最後五處,是生餘身之親因,以是於後身體性,主要能饒益者故。
(講記)若如此,往生到無色界,再從無色界生到欲界,那個欲界的五根等是從何而來?從欲界生到無色界,欲界的五根等會變成習氣,再從無色界生到欲界時,習氣就會變成五根等,所以今生的五根等,會變成下下輩子五根的因。[56]
(注疏)上面說心會變成身體的助緣,如此身的親因是什麼?臨死時的五根等會幫助餘身的身體,是它的親因。這邊感覺不出「從欲界生到無色界、再生到欲界者,其五根的因素是什麼?」但是深入點討論是可以的。若有人問「從欲界生到無色界、再生到欲界者,其五根的因素是什麼?」就可以以「即此世五處,是生餘身因」來回答。
(論)為破彼支事,及因,不可得,說非能決定。
(疏)順世派為破臨死之身心,為彼後世身心之支分事及因性,以後世身心之俱有緣及親因不可得故為因。論說彼非能決定,以立彼宗之遍相錯亂故。
(講記)順世派不承認臨死的身心是接下來身心的因,原因是看不到(「以後世身心之俱有緣及親因不可得故為因」),即順世派說:沒有來世。現在的身心不是變成來世身心的因素,因為看不到。自宗說不遍。也因如此,他們的說法非能決定。
(論)根等是有餘。
(疏)又根等亦非成立彼臨死之根不結續後根之正因,以是成立彼宗之有餘因故。
(講記)臨死之根為有法,不會接續下去,以是根故。也是不遍(「以是成立彼宗之有餘因故」)。
「有餘因」:世尊小時候也有拜師學藝,當他成道後,他的老師反而來聽法。後來他的老師往生了,世尊在法座上問「老師怎麼沒來聽法?」外道就說:你說世尊是遍知,但是他連老師死了都不知道。(自宗的回答是:世尊想念老師才這麼說,並不是他真的不知道老師已死。)外道說:佛陀為有法,不是遍知,以說如是之語故(如是之語即「老師怎麼沒來聽法」)。講如是之語不見得他就不知道,當然也不見得知道,所以講這種話不見得不是遍知,也不見得是遍知,二邊都不一定。這就是「有餘」這樣不遍的情況。
(論)前根於自類,現見諸功能,見轉故余余,諸生亦成立。
若彼從身生,犯如前過失。若從心,餘身,亦應從此生。
(疏)又亦能成立從前念根引生後念余余諸根,以現見前念根後轉變成後念根故。如現在前念根現見有饒益自類之功能故。若謂其因不成,是從身生彼諸根者。曰:諸根應犯如前頓生之過失,以其親因之身是常,相近有故。若謂根從心生,則其後余身亦應從此心生也。
(講記)「前根於自類,……」:這是自宗在說。根可以繼續下去,為何可以繼續下去?現在可以看到。就好象今天近視五百度,明天近視也會是五百度或五百零一度等,有一定關係。如果沒有關係的話,今天近視五百度,明天可以近視一度。現見第一剎那的眼根可以饒益(產生)第二剎那的眼根,也因如此,臨死時的眼根也可以饒益中陰時的眼根。(「見轉故余余,諸生亦成立」:如第一剎那的眼根可以饒益第二剎那的眼根的情況,餘生也能成立。)
「若彼從身生,……」:如果心從身體生,就犯了前面所說的過失。反之,心若產生於心,一直下去的話,那麼餘生的心也應該從今生的心產生。這是結論。前文,第一步,自宗說悲心要修好幾劫,外道就說不可能,因為沒有前生來世。那時說了一個論式,說呼吸、根、識等都是從自類而生[57]。接下來就一直討論心的部份,這邊就是要收尾了,所以就把根、呼吸提出來說,作結尾。
(疏)卯三、結
(論)非由離因故,諸最後心等,皆無相結續,故彼立有餘。
(疏)外說:一切最後心皆無後心結續,由離親因之身故。此說非理。以身非心之親因故。如是臨終心之能立,非成立凡夫彼臨終心無後心相結續之正因,許是成立彼宗之有餘因故。
(講記)外道說:臨死時的心、根等沒有相續,因為沒有因素故。因為身體是它的唯一因素,而身體已經壞滅。即外道說「諸最後心等,皆無相結續,以由離因故。」自宗加一個「非」字,說「諸最後心等,皆無相結續,非由離因故。」所以他們(外道)的說法是有餘的論式(「故彼立有餘」)。
(注疏)外道說:一切最後心皆無後心結續,由離親因之身故。此說非理,因為身體不是心的親因。外道的能立是臨終之心(外道說:心不會接續下去,因為是臨終之心故),這樣的能立不是正因。
這些內容都是繞著前面那個因明論式而說出的。為了成立那個論式,要用很多方式去建立,所以才大幅度地講很多,而在此處做結論。[58]
癸二、釋修亦無無邊增長難
(疏)癸二、釋修亦無無邊增長難 分二:子一、難,二、釋。今初
(講記)從此處開始是另一個段落。如同《廣論》所說,修悲要具備悅意感與離苦的心。離苦的心要透過下士道、中士道來產生,悅意感則由七因果的部份產生,從而修出悲心。前面外道說不能修悲心,因為不能多生修習,因為沒有前生來世。此處外道說,即使能多生修悲,但是無法使悲心增長。到目前為止,所講到的都是有前生來世這部份。建立有前生來世之後,接下來要說修悲心可以一再地增長(即究竟增長)這個部份。
如果沒有前生來世的概念,就沒有修行可言。對於這點我們要思考清楚。噶當派的一切教法,或以西藏教法的態度來說,修行至少要為下一輩子著想。如果沒有前生來世的概念,作任何事都不會變成修行,即不會變成下士道。下士道也會分成因和果二組。因的方面,皈依是前提,真正要行持的是業果這個部份。行十善或造十惡,它們的果當然就是人天或三途。因此這部份要好好考慮。
總之,以《廣論》的情況來說,先是要依師。不依師的話,你所讀的經典不會變成教誡、教授。聽經聞法卻不依師,會類似於陪讀;依師的話,所聞的內容雖然一樣,但對你而言,會變成教授、教言。變成教授之後,如果沒有為了來生、只為了今生著想,就不會變成修行,因此修行者至少要不貪著今生,修行的內容也是以不貪著今生的做法才會變成修行。如果沒有為來世努力,對輪回的厭惡感也不可能產生,行苦是比三惡趣等苦更加微細。有了下士道的不執著今生及中士道的不執著輪回這些前提,才會不執著自己,真正生起有修菩提心的必要與修行。也就是,最前面是依師,接下來若無前生來世的概念就不會有修行,也難有善守業果和皈依三寶的內容,所以皈依、業果都要在有前生來世的概念下進行。
我們雖然有前生來世的概念,也有皈依等,知道要修出離心、菩提心的內容,但佛法的內涵,如佛的智慧、菩薩的智慧,似乎離我們很遠。我們會興高采烈地談佛菩薩的功德,但一想到自己能不能達到那種境界時,便會覺得哪有可能?或我們有很多習氣,要根本改變那些習氣是很困難的。以下就是要對治的這個想法。也就是,有前生來世,可以修悲,而且不只可以修悲,還可以讓它無止境的增長,變成佛菩薩的功德(瑜伽現量)。我們現在的心要發展成那麼殊勝的心,是很難想得通的一件事,所以以下最主要在成立瑜伽現量。[59]那麼,有些人不了解法義,但絕對相信有前生來世,也因為相信有前生來世、相信三寶,對能夠成就瑜伽現量的情況也是堅信不移,也認為自己好好念經、拜佛,集資淨罪,一定能達成這些內容。對於這些毫不懷疑的人,因為學習的目標已經達成了,這些人還要不要學呢?我們現在身為佛教徒,承認有前生來世,也因為學習過一點經論內容,瞭解眾生都能修成瑜伽現量。但是生生世世以來,我們當外道的次數已經數不清,對這類的法也有過許多譭謗,因此即使是相信,也要一再地在這方面努力學習。
(論)由修雖增勝,如跳與水暖,非能越自性。
(疏)難曰:悲心雖由修習可以增勝,然不能超越以前自性,無邊增長,如跳躍及水暖。
(講記)外道說:一直修悲心雖然可增長,但就像跳遠或水溫一樣,它有一個標準,沒辦法超越自性。也就是,跳得再遠,沒有人能夠跳幾公里,或如水溫達到一百度後就會蒸發掉,無法超過它的標準而無邊地增長。下面是斷除這個問難。
(疏)子二、釋 分二:醜一、喻義不同,二、斷諍。今初
(講記)「喻義不同」指譬喻和內容不同。水、跳遠與悲心的本質不同,不能做這方面的譬喻。
(論)若所作複須,觀待勤功力,或所依不堅,殊勝不增長,非如是自性。
益彼諸功能,于諸後殊勝,無辦功能故。依非常住故。雖增非性故。
(講記)首先要瞭解「觀待勤功力」、「所依不堅」這二個內容。「觀待勤功力」:如跳遠,每跳一次就要助跑一次再起跳,以前的跑步是沒有辦法幫助這次的跳遠,所以跳遠是觀待勤功力。也有很多是不待勤功力的,如小時候所學的數學,雖然幾年都沒有用到,但是要用時,馬上用得起來。不像跳遠,是每跳一次就要跑一次,有很多事是前面努力過,即使隔幾年、幾日未用到,以後還是用得起來。悲心、貪心等不同於跳遠,是如同學會123,以後要用,也可以用得上。「所依不堅固」:如水加熱,水溫會一直攀升,當溫度達一百度後,水就會蒸發掉。所依是水,能依是溫度,溫度可以一直攀升,但是攀升只能到一定程度,所依的水會蒸發掉,所以所依的水是不堅固的。悲心、貪心等不同,可以越來越猛烈,但是它猛烈時,心不會消失。所以外道所舉的這二個例子不符合。
「若所作複須,觀待勤功力」:如每跳一次都必須助跑一次。「或所依不堅」:如水溫升高時,水本身會消失。「其殊勝不增長」:這樣就不會無邊無際地增長上去。「非如是自性」:但是悲心並不是這樣的情況。
「益彼諸功能,于諸後殊勝,無辦功能故」:如跳遠,兩年前助跑,對該次的跳躍有幫助,但對今日這次的跳躍,沒有幫助(「無辦功能」)。「依非常住故」:如水加溫到一定程度會蒸發,不會常住。「雖增非性故」:跳遠與水溫二者雖然可以增長,即水溫可以升高,也可以跳遠一點,但二者並不能無邊無量地增長。
(疏)悲心非如是不無邊增長之自性。若彼修習所作複須觀待勤勇功力,或所依不堅牢性,則其殊勝不能增長。然悲等之所依堅固,是由修習自然轉勝之功德故。跳躍雖亦增勝,然非如是無邊增長之自性,以無饒益汝前殊勝之諸功能,而能成辦饒益後殊勝之功能故。又水暖性雖亦增勝,然非如是無邊增長之自性,以其所依非常安住而幹竭故。
(講記)如跳遠、水溫是不會無邊增長的自性,但悲心不是如此。若像跳遠一樣,每跳一次需要助跑一次(要觀待功力),或像水一樣,會蒸發掉,所依不堅固,這樣的話,就不會增長。但是悲心的所依是堅固的,悲心越強,心並不會消失。若想很多理由修習,悲心會越來越強,如同前說,昨天的修悲,會幫助今天的修悲,所以它會一直增長上去。(注疏「是由修習自然轉勝之功德故」:自然轉動即不需要再一次努力。)跳遠的話,一直訓練是可以跳得比較遠一點,但是它不會無邊地增長上去,前次的助跑,並不能幫助後面的跳躍。同樣的,水溫可以升高,但是無法超過一百度,不能無邊增長,因為超過一百度,水就慢慢幹竭掉。
(論)若時所修作,不復待勤力,餘力轉增勝。
心中悲湣等,修生,自然轉。如火等於薪,水銀與金等。
故從彼等生,是性生功德。故能使功力,後後轉增勝。
是從前同類,種子增長者,悲等諸覺心,修習于何住?
(講記)「若時所修作,不復待勤力,餘力轉增勝」:若所修的內容不是如跳遠要助跑才能起跳,昨天、前天或去年的努力可以幫得上忙的話,其實就可以無邊增長上去。
「心中悲湣等,修生,自然轉,如火等於薪,水銀與金等」:心中的悲湣、空正見等是透過修而產生,這個修指的是昨天、前天、去年的修可以幫助現在,所以悲心等的增長會自然地攀升上去,像火碰到柴薪,點燃火之後,自然地就會把薪殆盡。(當然最後薪盡了,火也會消失,但是那並不是火的過失,若薪不盡的話,火可以一直存在。)黃金碰到水銀,水銀自然地溶掉金。「故從彼等生,是性生功德。故能使功力,後後轉增勝」:所以悲心、慈心、或火碰到薪,是完全可以增長上去的自性。一把小小的火可以把很大的柴薪燒盡,這是它們的本性;跳遠、水溫無法一直增長上去,這是無法增長上去的本質,二者不同。
「是從前同類,種子增長者,悲等諸覺心,修習于何住」:悲心、貪心等這一類,昨天、去年等的修持都會幫助它、推動它,所以它會無邊無盡地增長上去,怎麼會停止呢?
(疏)又跳躍等亦應無邊增長,若時修習所作不復待功力,其餘功力輾轉殊勝故。已許此因。此頌又可作自宗解,謂悲湣等應能無邊增長,若時修習所作,不復待功力,其餘功力輾轉殊勝故。又由彼等修習所生彼悲湣等,其後後修習功力輾轉增勝,是心性中所生功德故。以是心中由修習生,複是自然而轉故。喻如火等於薪等自然而轉,又如水銀與金等和合熔化,不待第二熔化故。悲等諸覺心若已修習,于何量住?應不住增長。何以故?以是從前同類種子增長者之心中功德故。
(講記)「若時所修作,不復待勤力,餘力轉增勝」有二個解釋,有破他宗的解釋「又跳躍等亦應無邊增長,若時修習所作不復待功力,其餘功力輾轉殊勝故」,及自宗的解釋「謂悲湣等應能無邊增長,若時修習所作,不復待功力,其餘功力輾轉殊勝故」。前者,如果外道認為水溫與跳遠也是具有所依堅固、不復再努力二個條件,那麼,水溫與跳遠也應該無邊增長才對。後者,純粹是自宗的表達:悲心等可以無邊增長上去,因為它不需要觀待功力,每一次前面的修行,都可以幫助後面的修行,如昨天、前天的修行可以幫助今天的修行。
悲湣等可以一再地增長上去,原因是心性中所生的功德。悲心等經過修行,就可以自然地增長上去,如火碰到柴薪,點燃火之後,自然地就會把薪殆盡,黃金碰到水銀,水銀自然地溶掉金。這邊說,悲心可以輾轉增長上去,理由是心的功德,只要是心的功德就有這種作用。悲心等不會停留在某個標準,它怎麼會停留呢?因為它是內心的功德。
講瑜伽現量或講悲心時,說悲心可以任運而起,或悲心可以無邊增長,為什麼呢?因為一、不需觀待勤功力,二、所依堅固,三、心的功德(內心的特性),有這三個內容。可以有論式:大悲心為有法,可以無邊增長上去,以不需觀待勤功力、所依堅固之心的功德故。[60]
來源與所產生的內容是二回事,或來源不堅固,就會中斷增長。心的話,來源就是心,其他的刀子、木棍也無法截斷它,它透過自力就可以一直增長上去,如思惟產生智慧。要一再思考心的功德這方面,法王在開示時也常常提到心的功德,如說「悲心就是這樣的一個心(心的功德),所以可以……」。這邊消文本身並沒有什麼困難點,但是平常要多考慮心的特性與外在的境之不同處,因為心的特性,才有解脫、成佛、大悲心產生等。我們平常參加法會,如去聽修心八偈的開示,在法會的當下,聽得很高興,以為自己做到的樣子;可是法會之後,又生起懊悔,認為自己很沒用啦、為什麼做不到到等等,有這樣的情況。這些都是沒有把心可以進步、進步到什麼程度稱為什麼等考慮進去。
(疏)醜二、斷諍
(論)跳則非如是,從跳生於跳,彼因「力、勤勇」,功能決定故,跳是決定性。
(疏)外曰:若悲湣等由修習力無邊增長者,跳躍亦應能無邊跳。曰:跳躍非如悲等,唯從前念同類生於後念無邊跳躍,以跳躍量是決定性故。跳躍之因是體力與勤勇等功能,量決定故。
(講記)「跳則非如是,從跳生於跳」:悲心可以生悲心,一直延續下去;跳不是如此,跳是從跑而生的,不是跳生跳。「彼因力、勤勇,功能決定故,跳是決定性」:跳的因素有力、勤勇等,這些決定跳的遠度,所以跳是有一定的遠度的,即功能都是有限度的。當然一直練習,後面的跳是可以跳得遠一些,但是這不代表它可以無邊地增長上去。
注疏:外道說:你說悲心可以無邊增長,那跳躍也可以無邊增長。自宗說:跳躍不像悲心,單單從自己同類的因素產生,跳躍的限度是決定的,為什麼跳躍的限度是決定的?因為它的因素是體力、勤勇等功能,而體力、勤勇功能的量是確定的。
(論)初跳非如後,彼身違逆故。功漸除違逆,安住自力性。
(疏)問:若爾,則從最初應如後時能跳。曰:彼練習跳躍之人,非從最初便能如後時所跳,以有痰濕等病,與身輕利相違逆故。又習跳者,縱以功用漸除違逆,然亦不能無邊跳躍,以安住自因體力決定量故。
(講記)(外道)如此,跳根本無法進步了,還練習做什麼?可是明明可以看到練習還是可以進步。自宗說:剛開始的跳與後面的跳不同,可以有進步。剛開始跳遠時,可能筋骨還沒伸展開,即身體有違緣,當筋骨伸展開,消除了違緣,本來能夠跳多少就顯現出來了,就能跳那麼遠。
注疏:如果跳是有限定的,則剛開始能跳多遠,後面應該也一樣。自宗說:並非最初的跳能像後面那個樣子,剛開始時,會有病等違緣,後來違緣慢慢去除了,就可以進步。但是也不能無邊增長,因為全部都要靠體力或跑的功能等決定。
(論)悲從自種生,若自種為因,無逆品損害,心成彼體性。
(疏)問:一切有情應皆有大悲心,以悲心從前念同類生,時無始故。曰:悲心以自種子為因者,若無逆品損害,則于心中自然而轉成彼體性。以是從自種子所生之心功德故。若悲心後,發生瞋恚等逆品違害其種子,則不能相續增長,故非一切有情皆能成就大悲心也。
(講記)如前說,心的性質不同於水溫、跳遠,悲心的所依堅固,不待重複。問:無始以來眾生都有悲湣心,至少眾生都當過母親,在當母親時,對自己的子女都有很強的悲湣心。照你的說法,悲心可以一直增長,那麼眾生的悲心現在應該都有很大的增長才對。可是現在看到的卻不是如此?針對這個問題,自宗的回答:「悲從自種生,若自種為因,無逆品損害,心成彼體性」,即如果沒有逆緣的話,是可以無邊增長,但是有逆緣存在。「無逆品損害」:如瞋恨會壞百劫的善等。若無逆品損害,就如所說的,悲心會無邊增長,但是有逆品損害,所以雖然從無始到現在都有悲心,可是沒有增長。重點是無逆品損害,無逆品損害的話,心就能成為彼體性。
「心成彼體性」:我們通常說修無常,修無常就是一直想剎那剎那在生滅,如山河大地等情、器世界一直在剎那剎那生滅,這就是修無常。修悲心就是一直思惟眾生有多少的苦難,希望他們離開這些苦。這些都是從境上去講。修無常,無常-剎那剎那生滅的情況是境,修悲心從境上來說,就是一直思惟眾生受苦的情況,希望眾生遠離這些苦。若從俱境上去講,什麼叫修悲心?就是讓自己的心變成慈悲的體性。原來並不慈悲,後來越來越慈悲,後來自己的心變成慈悲的心,類似一塊鋼料後來變成鋼杯,它本來並不是鋼杯。修無常、修悲心,二者從某方面來說都可以從境上去說,可是修悲心可以從俱境去說。而且看其名詞,修無常是從它的境方面去講,修悲心其實是從心方面去講,而沒有從境方面去講。所以講修悲心時,可以講與修無常是同一種修法,也就是從境方面去講,也可以從心自己改變或心自己變成悲湣體性的情況去講。這邊主要是從心自己變成悲湣體性這方面去講。
我們無始以來到今日沒有進步,反而退步的原因是因為逆緣,是貪瞋癡等逆品所致,若無逆緣,單純以心自己的本性來說,心自己是可以變成悲湣體性的。(注疏:眾生都應該要有大悲心才對,因為悲心是從自己的同類而生,且是無始以來就有。自宗說:悲心是從自己種子產生的,如果沒有逆緣的話,自然會加強到佔據整個心。)[61]
(論)如是前前修,心法悲湣性,及離貪覺等,是余顯根本。
由修彼悲性,如離貪、貪、厭。
(疏)諸佛世尊由修習力成悲體性。謂由前前修習之心法,悲湣、離貪之覺等為同類餘心顯現之根本故,喻如阿羅漢離貪之覺,有貪者之貪欲,瑜伽師之厭離等心,皆自然而生起。
(講記)「如是前前修,心法悲湣性」:前面、前面的修行能過讓心變成悲湣的體性。
「及離貪覺等,是余顯根本」:「顯」也可以翻譯成「明」。心、意、識、知覺是同義。知覺的定義是了別。心是明瞭,像桌、椅等就不是明瞭。如眼識看得見形、色,它自己是明瞭。它也依賴於意識,意識也是明瞭。所以它自己是明瞭,它也產於明瞭,也就是它的根本是明瞭。既然它的根本是明瞭,它就可以一直修下去。「餘」:內心中有悲、慈、貪、瞋等,針對悲來說,其他都是餘的。這些明瞭(「顯」)是悲心的根本,也就是悲心是以這種心為根本,當然不只是悲心,離貪、貪等也是以「顯」為根本。所以可以一再地修,變成悲心的體性,或慈心的體性等。
「由修彼悲性,如離貪、貪、厭」:「離貪」指的是無貪,阿羅漢離貪,無論如何他都不會生貪。「厭」,類似出離心,在入道時就會有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想都不用想、任運、不用造作地產生。「貪」指貪心。一直串習貪瞋的話,它也可以增長到任運而起。所以無論是離貪、貪、厭,都可以變成任運的情況,與這些例子相同,修悲心也是一樣的。
總之,前一段說悲心可以無邊增長,從「悲從自種生」以下就談到,如果悲心可以無邊增長的話,我們無始來一直到現在為什麼沒有很好的發展?是因為被逆緣擋住了,否則從它自己的體性上來說是可以的。
(略結上義,謂分別意識為有因無因?無因如後文破。若有因,其因為常為無常?常不應理。常有遍常與不遍常。遍常不應理,如破自在為因,包括計時、方位因等。破不遍常法為因,如上述:非從無次第生有次第等所說。若計從無常因生者,則觀意識自體為常無常?若計常者,如下文破常我時廣說。若自性無常從無常因生者,則觀身心為一體為異體?一體不應理,如是身亦應生功德等文廣說。若異體者,為從物生為從心生?若從物生者,身僅為意識之俱有緣,是已極成,非是所破。若計身為意識之殊勝因者,為作親因緣,為作殊勝增上緣?初不應理,觀為前後,為同時因?初不應理,身住心亦應住等廣說。同時因不應理,身無盛衰等文廣說。若計為殊勝增上緣者,應如眼根饒益眼識之理而破。又觀作殊勝所依之身,為有根身?為一切根之和合?為是無分一體之粗身?為是眾多細分?前二不應理,彼如覺緣故等文廣說。計無分粗身不應理,手等搖動時等文廣說。計眾多微塵身為意識殊勝所依,不應道理,無餘是因者等文廣說。若計意識從前念心生者,為從自心前念生,抑從他身如父母之前念心生?若從他身前念心為因者,為作自意識之親因緣,為作殊勝俱有緣?是則父母聰明多聞等,子女亦應如是。或父母愚暗無知,子女亦應爾。在講親因使果隨轉時廣說。若從自心前念生者,則善成立自宗—有前後世。總主量曰:初生無間之意識,必有前念心意為先,是心法故。如現見從現前貪生瞋恚等。凡夫臨終意識必有後心結續,是有貪心故,如現見從貪心生瞋恚等。)
(講記)此段為法尊法師自己的說明。
巳一、順成立量
庚一、因圓滿
辛二、加行圓滿
(疏)辛二、加行圓滿 分三:壬一、略標,二、廣釋,三、結義。今初
(講記)禮贊文「敬禮成量欲利生,大師善逝救護者」中,「成量」是這本書最終內容。佛陀不像外道的神-本來就是神,而是由凡夫一直修,最後圓滿成佛,這就是成量。如何變成量?就用「欲利生、大師、善逝、救護者」來說明。「欲利生」即意樂圓滿。「大師」指的是瞭解空性,即瞭解四諦十六行相,加行的部份。以上說的是「欲利生」,接下來說「大師」。之後再說「善逝」與「救護者」。
我認為接下來的內容很重要,前面沒聽聞過,從此處往下聽聞也是很好的事。為什麼接下來的內容很重要?我們一再說四聖諦很重要。四聖諦在佛法來說,是很重要的內容,但是卻很少有典籍詳細講。雖然佛典中多處提及四聖諦,但是內容很多是在講這個是苦、那個是苦,講了好幾頁,接下來又說這個是集、那個是集,又講了好幾頁,就這樣過去了;後代也有很多論著談到四聖諦,但是就是大綱式地大略寫一下苦、集、滅、道,就結束了。《廣論》的話,是淋漓盡致地講了苦諦,可是滅諦、道諦就沒有講到。我自己認為,在講四聖諦方面,沒有比下文講得更好的地方了。
當然,自己還是要多思惟內容。聽過去好象都聽得懂,但若不多加思惟,就會認為內容並不多,其實不是如此。舉例來說,法王弘法時,常常剖析前生來世,他真的是把前面那段內容用得淋漓盡致。他與很多科學家對話,用的也都是這套理路。這些都是自己思惟出來的,並不是有本什麼書裏面將所有的內容都講得很清楚。就算有書講得很清楚,若自己沒有消化內容的話,也是沒有用的。
(論)具悲摧苦故,勤修諸方便。方便生彼因,不現彼難說。
(講記)「方便生彼因」:方便是因素,生是果。方便這個因素所生,即果,它的因,即方便。這邊就是繞了一下,因素所生的果,產生這個果的因素。「不現彼難說」:「不現」即不瞭解,「難宣」即沒辦法解釋。二句是說,什麼因素能夠產生什麼果,不瞭解這個果產生的因素的話,就沒辦法解釋;瞭解的話,就可以解釋。
很多大德弘法時,常常會引用「方便生彼因,不現彼難說」這個偈頌。我們通常會說為利有情要成就佛果。也就是,要利益有情,但是自己現在還沒辦法利益有情,何時才能利益有情?有能力圓滿利他的人只有佛。(僧寶則至少可以有正當的利益。)我們通常會說眾生的想法及他適合什麼等,也就是所化機的本性和想法,只有佛才如實的瞭解。漢系會說有情眾生有自己的根器,藏系說眾生有自己的戒、勝解、思想。也就是,一定要成佛,不成佛的話沒辦法瞭解眾生的戒、勝解、思想。不如實地瞭解這些情況,就沒辦法對症下藥,所以前提必須要瞭解這些。對症下藥的話,藥才會有藥效。如《釋量論》說「具悲摧苦故,勤修諸方便。方便生彼因,不現彼難說。」即用「方便生彼因,不現彼難說」來解釋(或證明)不成佛沒法利生這件事。「方便生彼因」是說佛陀運用的方便、智慧等。
此外,從比較大的範圍去看,「方便生彼因」就變成像道、佛果這些。對眾生說法要講道,你不知道什麼是道、不知道什麼道可以產生三乘之果等因素的話,就沒有辦法講。所以此處的方便包括六度、四攝,要瞭解六度、四攝,瞭解六度、四攝可以產生佛果。佛果這個果是從六度、四攝這個因產生的,這些要瞭解,不瞭解就無法跟他人講。這又是一種解釋。因此,講法者會這樣引用:我們一定要成佛,不成佛無法利生,為什麼?就念這個偈頌,就變成前面的解釋。也可以以《釋量論》編排的方式來說,即要瞭解六度、四攝,瞭解佛果是由六度四攝來的,不瞭解就無法自己修,也無法向他人講。
我們講過大悲心,什麼是大悲心?修悲和有大悲心不一樣,前面的內容是說修悲心。憐憫心人人皆有,螞蟻也有,憐憫心一直培養就可以變成大悲心。這在中文很難區分,中文都是「悲」,但是大悲和我們的悲不一樣,所以前面的內容一直強調修我們具備的那種悲,這樣就可以變成大悲心。剛開始可能產生悅意方面的悲;接著是很希望人家離苦的大悲心;接著會產生我來承擔,由增上意樂帶動的大悲,這樣大概就可以產生菩提心。產生菩提心之後,能感同身受地有眾生非常可憐,而且有由我來承擔的感覺,問題那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況。「具悲摧苦故」:已產生了增上意樂的悲,所以自己要去幫眾生解救這個苦。「勤修諸方便」:但一看自己什麼方便都沒有、什麼方便都不會,因此就要修這些方便。為什麼要修這些方便?因為對方便以及它所生的果,生這個果的因素,自己不瞭解的話,怎麼教他人?也就是,產生增上意樂之悲時,就希望除苦,但自己沒有方法。我們會講菩提心有行心和願心,這是指願心的階段。此時他才知道要有方便,沒有學懂這些方便的話,怎麼教他人方便。
(疏)具足悲心之加行道菩薩,應精勤修習息滅眾苦之諸方便行,以是欲摧滅他苦之異生故。此因決定,以方便所生-滅諦,及彼因-道諦,是不現見事故。若自對彼不現見者,則難為他宣說故。
(講記)大乘加行道菩薩[62],應該要修習讓眾生離苦得樂的方法。為什麼?因為他有這方面的希求。他滿心希望人家離苦,既然有這個希望就應該去修這個方法才對。
「以方便所生-滅諦,及彼因-道諦」[63]:方便指的是道諦這類,所生指的是滅諦這類。方便是正面的方法。翻譯「以方便所生之苦、滅二諦及彼因之集、道二諦」將苦諦、集諦放入,雖然不瞭解四諦無法講給他人聽也沒錯,但是討論的是方法及方法所產生的妙果,就不要放入苦諦、集諦。加入了就變成集諦也是方便,但是集諦不是方便,苦諦也不是方便之果。因此改為「以方便所生-滅諦,及彼因-道諦」。不現見此的話,就無法對他人宣說;無法對他人宣說,他人就聽不到;聽不到的話,就無法解脫。為什麼只說滅諦、道諦,不是該說四諦嗎?即以滅諦、道諦代表四諦。這邊是在解釋「方便生彼因」,講的是方便及方便之果的關係,所以我不願意把集諦解釋成方便,把苦諦解釋成方便之果,因為方便是好方法之意。藏文本中是按我所說的,並沒有像法尊法師一樣,把苦諦、集諦放入。
前者是僧成大師的解釋,克主傑尊者的解釋說到:緣一切眾生的苦、希望他們都離苦,具有這樣悲憫心的行者,他們認為自己不脫離苦,無法度脫他人,以此之故,自己必須要成就一切智(即佛果)。所以他們會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想成佛,發起如是之發心。為了成辦它,首先會尋求(學習)自己能達到寂靜的方法。為什麼首先在自己身上實行?因為他是有悲憫心的想救脫一切眾生這樣一位補特伽羅。為什麼要救度一切眾生,自己必須要先懂,就說到「方便生彼因,不現彼難說」,即方便、及方便所生的一切,一切有情的情況是各式各樣,這些不瞭解的話,無法宣說。
(疏)壬二、廣釋
(論)以教理觀察,由苦性差別,當了別苦因,彼無常等性。
如是因安住,不見果遮故。
(講記)要有方便,即了悟四聖諦,該怎麼辦?就說到「以教理觀察」。第一步由聞,主要是依師,依靠別人的幫忙,即第一步主要依他人的言說教導而得到聞所成慧。第二步,主要靠自己思惟透徹。所以「教理」,教指聞,理指思,以教來觀察,以理來觀察。總之,要瞭解方便,不瞭解方便沒辦法利生,要瞭解方便的方法是什麼?就談到要聞、要思,第一步是聞,第二步是思。
聞什麼東西?就談到「由苦性差別」。「由苦性差別」指苦、集、滅、道,無常、苦、空等。「當了別苦因,彼無常等性」:苦有沒有因素?如五蘊是苦諦,它有沒有因素?如果我們的五蘊身是沒有因素的話,那就要放棄斷除輪回。因為若沒有因素,對五蘊就無可奈何。它是有因的,則又可以觀察這個因素是常法,還是無常法?如果產生五蘊身的因素是恒常的話,那也沒輒,只能夠放棄。若因素是無常法,就看這個因可不可以斷除,如果有對治就可以斷除。總之,既然有了悲心、很想他人離苦,那有沒有無離苦的方法?當然有!有就要去修這個方法。修這個方法用什麼次第去修?就談到以聞思來修。修什麼?就說到無常、苦、空、無我等。
「如是因安住,不見果遮故」:若因是恒常、不變的,果也就不會改變。因此,苦諦的因素—集諦,是不是恒常不變的,這點很重要,若是恒常不變的,就沒辦法斷除,則解脫是無望的。換句話說,苦也是無常性的,有些方法可以控制它等,就可以說根可以斷除,苦可以斷除。
(疏)若爾,通達四諦之方便雲何?曰:又彼加行道菩薩有通達四諦之方便,謂以教理觀察四諦理故。又彼菩薩以苦性之差別暫時生故為因,了別苦因及彼因無常等自性。以如是因若安住,則不見其果能遮止故。
(講記)通達四聖諦的方便是什麼?答:加行道菩薩有通達四諦的方便,即以教、理觀察四諦。[64]先用教,再用理。加行道時已經有了修,不僅有了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也擁有了修所成慧。
菩薩可以瞭解苦諦是有因的。為什麼它是有因的?因為它是暫時性,有生、有老、有暫時性等,這些說明它有因素;如果沒有因素或因素是常法的話,就不會是暫時有、暫時沒有。如「五蘊為有法,是無常性,以是暫時生故」要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暫時生故為因,了別苦因及彼因無常等自性」:暫時性的因素可以建立苦是有因的,而且其因是無常。「以如是因若安住,則不見其果能遮止故」:如果因不是暫時性,而是如如不動,果就不會是暫時的。
(論)為摧彼因故,當觀彼逆品。了達因性故,亦解彼逆品。
由我我所執,有為為行境,貪愛是其因。
彼之能害者,見無我,相違。
(講記)「為摧彼因故,當觀彼逆品」:知道苦是有因的,也知道因是無常的,為了摧毀苦因,就看它有沒有逆品?如這個病若是讓你發熱,就要找一個能清涼的等。又如火和冰是絕對衝突,黑暗和光明衝突,與此相同,找親因的逆品。
「了達因性故,亦解彼逆品」:最難瞭解的是病,如果瞭解病,藥也就可以配得出來。當掌握了苦的因素,它的反面也就很容易瞭解了。若貪是苦因,它的反面即是無貪,若我執是苦因,它的反面即是無我見。至於逆品能不能獲得(證得),則是另一個問題。
「由我我所執,有為為行境,貪愛是其因」:什麼才是真正的病根?貪愛。貪愛才是我們苦的因,貪愛來自於什麼?它來自於我執跟我所執。「有為為行境」:以有為法為行境的貪愛是我們的苦因。它的來源是我執跟我所執。
我執、我所執、瞋恨等確實都是苦因,但《釋量論》中只說貪是苦因,而貪是指愛取有中愛取的貪。輪回或苦的真正親因是貪,我執、瞋等是疏因。我們常常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或希求生到阿彌陀淨土,其實是要真正喜歡阿彌陀淨土才有辦法去,喜歡它並不是貪,是類似貪。會墮到地獄是業力的關係,當往生者覺得很冷、希望有一點溫暖,前方剛好有一點暖和的感覺,就撲過去,也就直接掉到地獄;或覺得很熱、希望涼快些,那邊好象很涼快,一撲過去,也就掉到地獄,這都是貪愛引起的。總之,六道輪回的親因是貪,貪的因素很多,但根本因素是我執。既然瞭解輪回的因素是貪,而且瞭解貪的因素是我執、我所執,那一定可以瞭解它的反面,藥一定可以找到,無我見一定可以找得到,所以下面談到「彼之能害者,見無我,相違」。
「彼之能害者,見無我,相違」:可以斷它的就是現見無我。現見無我或瞭解無我和我執、我所執是相衝突的。
(疏)又彼菩薩當觀彼集諦之對治逆品,為欲摧毀彼苦諦之因故。又彼菩薩亦能定解彼集諦之逆品,以了達集之因性故。問:若爾,苦諦之因及彼之違害為何?曰:由我我所執所作成之有為法為所行境之貪愛,是苦諦之因,以是彼之根本故。現見無我之慧,是彼我執之能違害者,以與彼我執由於行相正相違門而能破除故。
(講記)又菩薩為了剷除集諦會觀察集諦的反面。菩薩瞭解集諦,而且也能夠瞭解其逆品—道諦。什麼才是苦諦之因及它的逆品?由我執和我所執產生的有為法為行境的貪愛,是苦諦的因素,這是輪回的根本。無我慧和我執二者是正相違。悲心和貪等也是相違,但都不是正相違,所以無法真正的斷除。[65]
(論)眾相多方便,經長時修習,於其德失相,當能極明顯。
心亦明顯故,因習氣永斷。
(疏)問:若爾,由於修習現見之理雲何?曰:偉大能仁,永斷苦因之習氣,以心於取捨最極明瞭到究竟故。對於功德過失亦極明瞭,以無量行相眾多方便,三無數劫長時修習,乃能如是故。
(講記)「眾相多方便」:眾多次瞭解空性的智慧,及悲心、佈施、持戒、忍辱等多方便。「德」:佛的功德,道諦、滅諦方面,「失」:苦諦、集諦等過失方面。眾多次無我見及悲心、佈施等許多方便,經三大阿僧祇劫長時間的修習,對德與失之相可以極明顯。即要修慈悲、智慧,經長時間的修習慈悲和智慧,就會對取捨非常瞭解。
「心亦明顯故,因習氣永斷」:煩惱的因素—種子以及它的習氣可以永斷,為什麼可以永斷?因為心對取捨已經非常明顯了(「心亦明顯故」)。
以上所說的是:要用什麼次第?首先用聞,再用思,後來修。用聞思修這個次第來修。修什麼?修苦的差別性。找到因後,就能找到因的逆品。因是貪,可是它的根本是我執,因此找它的相違品就要找瞭解空性的智慧。瞭解之後就可以了嗎?還不行,還要經過多次的修習及配合悲心等方面,經過長時間的修習就會對取捨、得失得到非常清楚的認知,得到清楚的認知後就可以完全斷除習氣和種子。為什麼如此?因為心對取捨非常清楚。
(論)能仁為利他,勝出麟喻等。
(疏)又偉大能仁,勝出麟喻等,以利他行到究竟故。
(講記)此講能仁的差別。為什麼能仁勝出麟喻?他長時間修習,所以心很清楚。因為心很清楚,所以沒有習氣。因為心清楚,且身語無習氣,所以在利他方面勝過獨覺等。[66]
(疏)壬三、結義
(論)義故修方便,許彼是大師。成就先起故,說此二為因。
(講記)「義故修方便」: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修方便—空正見。此處將空正見稱為大師,大師事實上是在講佛陀,這邊是把大師的名稱冠給空正見這個加行,也就是把果的名稱給因。平常也有很多這種用法,例如:「太陽照進來了」,事實上陽光不是太陽,陽光是太陽的果,此語是把因的名稱許給果了。這個因素—空正見不是大師,但是把果的名稱許給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指出像外道的許多苦行或其他很多方法不是因素,即佛果並不是無因產生的,也不是不順因產生的,唯一的一個因素就是空正見,是為了強調這一點。
「成就先起故,說此二為因」:前說因素方面有意樂、加行二方面,果方面有善逝、救護者。二個果中有沒有先後的次序?二個果裏頭,第一個果善逝先起,救護者為後。經過欲利生和大師,會讓你達到第一個成就-善逝這個果,欲利生和大師是他們的因素。
(疏)其能修無我慧之方便,許彼是此處所說之大師,以是彼究竟大師之因義故。究竟大師是能為他人宣說無我慧者,能成此大師之因,即能修習無我慧者,因立果名,故稱大師。此上意樂加行二種圓滿,說為果圓滿之因,以較成就二利之果,先生起故。
(講記)這邊所說的大師是在說無我慧。為什麼說無我慧是大師呢?因為它是產生佛(究竟大師)的因素。佛能為他人宣說無我,佛為什麼是能為他人宣說無我的大師?就是因為他有無我慧。由此可知無我慧是因,大師是果,將果之名挪到因來用,所以雖然是無我慧,但是稱為大師。
意樂圓滿及加行圓滿都是果圓滿的因素,為什麼?因為產生二利圓滿之前,必須要先修出它們。即要成就佛果前,必須要先生起悲心—意樂圓滿,及空正見—加行圓滿。
大悲心的部分,因為牽扯到前生來世,所以講得篇幅很多。加行圓滿部份這部分,我覺得很重要。這裏有整個道次第:先以教、理觀察看苦有沒有因,因能不能斷?就追蹤到貪。由貪的因素追蹤到我執。我執要有無我見對治。這達到極點時,不僅是種子,就連習氣都能夠完全斷除。加行很重要,因為它才是成佛的唯一道路,所以我們就把佛這個名稱借給它用,它就是成佛的因素。此處傳達了空正見才是唯一的成佛的因素,就變成菩提心、大悲心都不算,這個態度要認識一下,因為我在講《廣論》時提過很多次—到底是菩提心重要,還是空正見重要?很多典籍中都會提出這個問題。《廣論》對菩提心的重要講得很多,空正見方面比較忽略。我自己認為剛開始時,意樂方面很重要,但它只是一個意樂,如我有想當總統的想法,可是當總統要具備很多學當總統的學問,與此相同,大家都可以有想成佛的想法,但要學成佛的方法才是困難的部份。方法就是空正見。從這方面講,成佛的唯一因素是空正見,而不是菩提心,菩提心只是想法。雖說「能立由修悲」,但真正的能立是空正見。頌文說「許彼為大師」的目的是這個,為什麼稱它為大師,而不稱意樂為大師?就是重視空正見。
巳一、順成立量
庚二、果圓滿
辛一、善逝
(疏)庚二、果圓滿,分二:辛一、善逝,二、救護。初又分二:壬一、正說,二、斷諍。今初
(講記)意樂和加行都圓滿了,接下來是果。果有善逝和救護者二種情況。
善逝如何解釋?般若波羅蜜多即度彼岸,通常會說度彼岸或善逝。按照事實-緣起性空這條道走到那邊,三世諸佛都是走這條道而到究竟。自己走到究竟處時,再把自己學到的方法講出來,就變成救護。善逝是圓滿的到達,以自續派而言,「度彼岸」是圓滿的度到了彼岸。善逝的意思是圓滿地到了彼岸。
接下來講救護。佛的事業非常廣大,但若以輕重緩急歸納起來的話,就會有十二項很重要,即佛陀的十二相成道,內容有顯神通、轉*輪……等,其中又以轉*輪為第一重要,顯神通等也是為了要眾生乖乖聽話、聽祂講法。也就是,利生的重點是講法,講四聖諦,為了這個條件才有其他的十一相,這個很重要。其他還有無邊無量的事業,這邊救護主要講的是四聖諦。
(論)因斷具三德,是為善逝性。
(疏)世尊是得具足三德之善逝性者,無餘永斷眾苦因故。
(講記)善逝分斷德與證德二方面來說。
以前說過,眾生都有如來藏-心的空性。桌子、椅子都是實有空[67],我們的心和外在方面如桌子等都是空,但是心的空性才是如來藏,桌子等這些因為無法成佛,所以不是如來藏。這種如來藏到了見道以上會斷除一些過失,這叫做滅諦。一直發展上去,到煩惱障完全斷除就會變成涅槃;連習氣都斷除時,即變成無住處涅槃-佛的涅槃。也就是它是空性,是滅諦,也是涅槃,但佛陀的涅槃不能說是如來藏,因為已變成如來了。這個說法不適合經部的講法,但沒關係。無住處涅槃是滅諦,在四聖諦中是滅諦的角色,是最究竟、最好的滅諦。因此可以把滅諦分成好幾個層次,解脫道時就會得到滅諦(得解脫道和得滅諦同時),滅諦的本質上是空性、是常法,這邊用語說它具備三個德。
另外一個是具三相的證德-道諦,也就是證悟、懂空性的心。剛開始不懂空性,一直學經教後就懂了空性,它可能還不是道,因為道前懂空性就不是道;若修到資糧道以上,那個懂空性的心就會變成道。它是道,是懂空性的分別識;到了見道,現證空性,就會變成道諦。它是道,也是道諦,是我們的皈依處。
滅諦、道諦都是法寶,一直發展上去,到了佛果時就可以說是善逝,即我們所說的遍智、法身、智慧法身……等,有很多名稱。這邊是順著偈頌講,是以斷德為主角來講,後面逆著偈頌解釋時,就講證德方面。
總之,心跟心的空,類似我們的心和我們心的自性空[68],一個是心,一個叫如來藏,一個是無常法,一個是常法,它們是同體而不同的內容。與此相同,成就佛果時,懂空性的智或佛陀的一切智就是道諦,另外一個就是它的自性空,也就是滅諦(無住處涅槃的名稱比較好)。
剛才講了無住處涅槃或具三德的斷德的發展程式,再講什麼叫做三德?包括螞蟻在內的眾生,都在為了自己的離苦得樂而打拼,外道更進一步,不僅追求今生的快樂,也在追求來生的快樂,可以說目光更加長遠,但是他們追求的道是不是善道?不是。第一、要走善道才能到達佛果。所謂善、不善,指的是要懂空性。如同前說,要走大師之道,也就是空性的道,其他的全部只能治標,無法治本。所以不走空性這條道的話,其實就沒走上善的道,當然結果也不會是善斷,也就是沒有善的道,當然得不到善的果。第二、用這個道,但不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練,只是一陣子、一陣子的修練,就好象現在知道為了身體健康應該去運動,但是一直沒去運動,這樣還是沒有辦法有健康的身體。像聲聞在見道、修道時,雖然懂空性,但是還是會再來輪回,如得七還果,還要反復七次(或說十四次)來輪回,因為他們的訓練還沒有到家。也就是方法上是對的,但是訓練還沒到家,所以還要輪回,佛陀則完全不用再來,是不退轉的斷。不退轉的斷是為了區別像七還果這樣的情況。因此,第一個是方法錯誤,第二個是方法對,但是訓練還沒有到家,還要再來。第三,阿羅漢雖不再輪回,但他還有習氣,身語意都有習氣。無餘的斷是沒有任何的煩惱種子,甚至連習氣一點都沒有,只有佛陀才是無餘的斷。
三德,從善方面談、從退不退轉談、從無餘有餘談。從善方面說,是區別外道沒有用正確的方法。第二、不復重來,是區別聲聞獨覺阿羅漢以下。第三無餘的,是針對阿羅漢來說,阿羅漢雖已完全斷除煩惱,已斷輪回,但仍留有習氣。所以說到三個:善斷、不退轉的斷、無餘的斷。注疏:世尊是已得到具足三德的善逝,也就是無住處涅槃。善逝的本質是什麼?是具三德的,也就是斷除三種不一樣過失的情況。
(論)非苦所依故。是善,見無我,或從彼加行。
(疏)世尊是得具足三德之善逝性者,無餘永斷眾苦因故。問:三德雲何?曰:一、是善斷,謂已得永斷,非苦所依故。善因為先,謂從現見無我,或從已見修習加行而得故。
(講記)第一說到善斷。瞭解無我,透過修無我的加行就會變成善斷,這樣就不會是苦的所依。苦的所依好象是挖東牆補西牆,或像感冒吃西藥,感冒好了又傷到了什麼地方,像這樣就不是「非苦所依」,它會產生出另外的苦。
注疏:已經得到了不是苦所依的一個斷德。外道的斷是苦所依,世尊得到的斷德是非苦所依的斷德。如何辦到的?有善因為先。因為懂無我,修無我慧是治本的,因此是善因,透過一個善的方式去處理,所以就不會是苦的所依。
(論)生及過普起,說為複退轉。斷我見種故,是不退轉性。彼諦異體性。
(疏)二、不復退還生死,謂是永斷我見種子故。若還生生死,及普起眾患,說為複退轉故。問:通達無我慧,如何違害我執?曰:通達無我慧,能害我執,以與彼我執行相各異而體性相違,無倒通達諦理故。
(講記)「生及過普起」:還要生到輪回及還有輪回的過失。「說為複退轉」:退轉指重複掉入輪回。生到輪回後就會有輪回的過失,還要遭受輪回的這些過患。「斷我見種故,是不退轉性」:佛陀斷除了我見的種子,所以祂不退轉。是善斷,不退轉的斷。為什麼能夠善斷?為什麼能夠不退轉的斷?原因是空正見和我執是完全相衝突的(「彼諦異體性」)。如大悲心與我執相衝突,但不是完全的衝突,空正見與我執則是完全相衝突,所以就能達到善斷、不退轉的斷。
像七還果會退轉生死,世尊是不退轉生死,因為永斷我見的種子的緣故。如果還會生到生死輪回,有輪回的眾多過失,就叫複退轉。這邊是不會生到輪回,也不會有輪回的眾多過患產生,所以是不復退轉。通達無我慧是能斷我執的。無我慧與我執是正反的死對頭,就跟冷熱、水火一樣,但水沒辦法永斷火,因為沒辦法講跟事實符不符合。空正見和我執,一方面如冷熱、水火般是死對頭(「以與彼我執行相各異而體性相違」),另一方面,空正見是符合事實的(「無倒通達諦理故」),而我執是不符合事實的,所以空正見可以對治我執。
(論)身語心粗重,無煩惱無病,餘說道不明。修故無餘斷。
(疏)三、聲聞獨覺阿羅漢,猶余身語心之粗重,雖無煩惱,無逼惱心意之病,然于宣說解脫道,心不明了故。諸佛世尊無餘永斷一切過失,以修習對治到究竟故。
(講記)一個有善斷、不退轉斷的阿羅漢還是有身語意的粗重。他雖然沒有了煩惱,沒有了輪回生老病死等,但還是有身語心的粗重。身粗重類似聽到音樂時,雖然沒有貪了,但還是會隨音樂擺動身體。或他雖然沒有瞋恨心,因為習慣,看到人家笨手笨腳還是會說「笨蛋」之類的粗重語。心粗重類似目健連不知道母親死後至何趣。阿羅漢雖沒有輪回和它的過患,還是有這些粗重。「身語心粗重,無煩惱無病,餘說道不明」:心粗重的原因是他沒有完全究竟的清楚,對道還有不明。佛陀沒有這些,是無餘斷。
注疏:聲聞、獨覺阿羅漢已經善斷及不退轉的斷了,但他們還有身語意的粗重,雖然沒有煩惱,沒有因煩惱所帶來的過患,可是要講解脫道的話,心還是沒有達到最清楚。佛世尊因為對道達到了最清楚的境界,所以永斷了這些身語意粗重的過失。
(疏)壬二、斷諍
(論)有說語等故,過失非永盡。此遮相猶豫,故是錯亂因。
(疏)順世派等有說:能仁諸過非盡,以發語故,具足根等故。曰:此發語等,非成立彼宗之正因,是遍相錯亂因。以於彼逆遍生猶豫故。
(講記)世尊在出家之前有老師,後來世尊證悟、弘法,祂的老師也變成祂的弟子,去聽他說法。之後祂的老師死了,世尊坐在法座上問「老師怎麼沒來?」外道就認為,人已經死了,世尊還在尋找,說明祂有過失。我們則認為這是世尊在思念老師的話,不是祂不知道。也就是即使是知道,也可以發這樣的語言。「世尊為有法,不是遍知,以講話故」這個不是正因(正確的理由)。這邊說世尊為有法,祂沒有永斷過失,因為祂講話故,這種論式是猶豫,即不遍的意思,是個錯亂的理由。
注疏:順世派說:能仁並不是斷盡了諸過失的。為什麼?因為祂講話,而且具足眼根、耳根等。自宗:祂會講話,祂有眼根等,並不是能夠成立祂沒有斷盡過失的正確理由。這是一個遍相錯亂的理由。也就是說,講話者不一定斷盡了過失,也不一定沒有斷盡,兩邊都沒有辦法斷定。
(論)常故、無便故、或便無知故,為何遍計說,諸過失無盡?
有因故,由修,因對治盡故,由了知因性,知彼亦成立。
(疏)複次,為何遍計諸過失無盡?為因過失是常住故?或雖無常,而無能斷之方便故?或彼方便無能知故而說諸過不能盡耶?彼等一切皆不應理。以過失有因,故非常住;由修因之對治即可斷盡故有方便;由了知因之自性,即亦成立知彼方便故。
(講記)過失為什麼不能斷盡?因為講話故。剛剛是從因素方面說:你這個理由不對,慿什麼說講話者就不是斷盡過失?現在是從所立方面說。過失為什麼不能斷盡?難道它是常嗎?(「常故」)不是,它是無常。若是無常,沒有方法斷它嗎?(「無便故」)或有方法,但這方法是沒辦法瞭解的嗎?(「或便無知故」)有方法瞭解,可是誰也不會有這個希求?即使有希求誰也沒辦法實踐?量論裏頭沒有這樣的排列,此處多加二個:沒有希求者,沒有實踐者。為什麼這樣說?這會牽扯到意樂圓滿和加行圓滿。像苦諦是有因的還是無因的?是常還是無常?若是無常,能不能斷?接著知道有方便,懂空性是方便。有這個方便是為了自利還是為了利他?接著是有沒有人懂?有人懂了,之後會怎樣?可能會變成阿羅漢。所以苦不是恒常的,它是可以斷。它是無常的,它有方法斷,以無我見來斷。能不能瞭解無我?可以。雖然知道了無我見,可是修者都為了自己去斷我執,讓自己超脫三有,但這邊講的是救度一切眾生的情況,誰有那個心?假設有這個心,那要花多大的力氣,也就是方便,因此注解中加了這兩項。
注疏:你為什麼遍計說諸過失不能斷?難道它是常嗎?或雖然是無常,但是沒有能斷它的方便?或雖然有這個方便,可是沒有辦法知道這個方便?這些都不對,苦是有因的,也有方便由修因的對治。因為可以瞭解它的因的自性時,也可以瞭解它的反面的方便的情形。這裏還是要加一點,眾人都不想要苦,當知道有方法可以解決苦,也就是修無我見而超脫輪回時,應該是有人認真地去修它而達到阿羅漢果。問題是很難有為一切有情發心,更難的是為此而修空正見長達三大阿僧祇劫。這些偈頌裏沒有講出來,但這是這裏最大的一個主題:欲利生跟大師。
以上說完善逝的部份,接下來是救護者。
巳一、順成立量
庚二、果圓滿
辛二、救護
(疏)辛二、救護
(論)救護者宣說,親自所見道。無果,不妄語。
具足悲心故,凡一切所作,為利他行故。
(講記)佛陀是救護者,為什麼?因為宣說了四聖諦。四聖諦的內容是祂親自所見、親身體驗的道。「無果」指對自己沒什麼好處,所以不說妄語。而且對眾生具足悲心。表面上講的是這樣的情況。
這很類似《廣論》中說到值得皈依物件的條件,即1.自已脫離一切苦,2.具善巧方便,通達脫離一切苦的方法3.具大悲,對一切有情都有悲湣心4.普利一切有恩、無恩。自己遠離一切的怖畏,也瞭解別人脫離一切苦的方法,這些是從能力方面講。他有這個能力,但有能力不見得會幫助別人,有很多人是有能力,但是不會幫與自己無關的人或非親非故的人,所以還要有悲湣,所以就講了後二個條件。可是「具大悲」與「普利一切有恩無恩」這二項似乎是一樣,既然對一切眾生都有大悲心,好象就不需要說不論對他好或壞都一視同仁、說對自己好也好、壞也好,都一視同仁,似乎不需要再說大悲心?在講《廣論》時,曾經討論過這個問題,此處似乎是這個問題的答案。為什麼呢?「救護者宣說」這是在講果-救護者。為什麼祂是救護者?就從祂宣說四聖諦-親自所見的道去講,這是在講能力,即祂自己已經究竟的證悟了一切道,也能夠把自己所親見的、究竟的道講給別人聽。「無果,不妄語」、「具足悲心故」這二個比較類似《廣論》所講的。即有能力,但非親非故的,為什麼要講給別人聽?因為具有悲湣心,才會讓祂無條件地去弘揚四聖諦(解脫道)。這是從他方面去講。「無果、不妄語」則是從自己方面去講,雖然具備了大悲心,如果自己還有希求的話,還是會因為自利的關係而有所區別,如某人有自利心,他就會因為對自己的利益有所助益、或對自己的利益有所衝突而對誰好一點,或對誰不好一點。佛陀自利已達到圓滿,祂不需要再去追求任何一個果,亦即無果,所以在自利作祟下產生妄語的情況,佛陀就不會有。「無果,不妄語」:自己已經達到了究竟,祂沒有任何果可以希求,所以就不用說妄語。也就是,一個是自利方面,一個是利他方面,自利達到究竟,所以不需要再為自己做些什麼,可是沒有悲心的話,就可以像阿羅漢入定一樣,但是因為有悲心,就不會如此。因此,有二種不同狀況,這個可能可以解釋《廣論》中「對一切眾生都有悲湣心」、「普利一切有恩無恩」二個條件。
(疏)諸佛世尊是救護者,以宣說自所見道到究竟故。又佛世尊不說妄語,以現見宣說妄語無所求果故。
(講記)世尊是救護者,理由是宣說自己親見的道而且到達究竟。注疏的解釋並沒有分自利和利他二方面來談。
克主傑尊者的解釋則說:佛陀為有法,祂是希求解脫者的救護者。為什麼呢?自己見道已達究竟,而且把自己所見之道,不為任何名利、無顛倒的講說之故。為什麼說祂對自己所見道已經達究竟?這就牽涉到上面所說的內容,即因為已經具備三德的斷德故。禮贊文「敬禮成量欲利生,大師善逝救護者」,從善逝講到了救護者,救護者是從善逝來的。這說明什麼?我們講善逝時談到祂的心智達到了究竟,所以就斷除了一切聲聞、獨覺不能斷除的,連一點污垢都沒有,因此就能夠得到救護者。有這樣的排列。逆成立時:祂宣說了四聖諦,以此之故祂是救護者。為什麼祂能救護?因為祂對自見之道已經達到了究竟。講成辦的理由時談到自己能夠無顛倒的瞭解道,這說明了能力方面。雖然有救護別人的能力,可是自己還有貪著的話,會為了成辦自己的某一些希望而講顛倒的道(「妄語」這邊是講顛倒的道),或是對別人沒有悲湣心而不講道。佛陀是不會講妄語的,因為對自己的果沒有希求的緣故,因為對自己的貪著完全斷除的緣故。接下來談到,不會對別人沒有悲湣心而不講道,為什麼呢?因為具備悲湣而為別人努力修道,一切學道時都是如此。接下來是結論,因此佛陀有能力救護,不僅有能力救護,而且就如祂是救護者般的也會無顛倒的救護一切眾生,也因如此,祂是士夫量,這就是最終成立的。
(論)以故是定量。
(疏)又佛世尊是定量士夫,以具足悲心故,凡一切所修道皆為利他而加行故。
(講記)「以故是定量」:為什麼是定量?就談到以具足悲心故。為什麼說祂具足悲心?因為凡一切的所作,修行三大阿僧祇劫等,都是為利他而行持。表面上的文字是這樣,但可以跟《廣論》的說法結合。
以僧成大師的解釋,「凡一切所作,為利他行故,以故是定量」這三句是一整套。但是以克主傑的注釋「凡一切所作為利他行故」要加在「具足悲心故」這個段落中,「以故是定量」則是單獨的內容。能成立與所成立,「世尊是士夫量」是所成立的,能成立是四項:用什麼意樂,行持什麼加行,達三大阿僧祇劫,所以就有了斷、證二德,從而宣說四聖諦,所以祂是士夫量,以上講的是這樣的情況,所以這邊是結論。
以克主傑的解釋,此是「由此而成就量」的段落,這個段落下就只有「以故是定量」這句話,解釋它時就談到:薄伽梵為有法,是觀待希求解脫者而講的士夫量。為什麼呢?從圓滿的意樂和加行而達成了自利、利他圓滿的果,從而能夠度脫及度脫其他有情之苦之故(即既有能力度脫他人的苦,也正在做度他的事業)。能成立與所成立,「世尊是士夫量」是所成立,能成立有四項:用什麼意樂,行持什麼加行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就有了斷、證二德,從而宣說四聖諦,所以祂是士夫量。這是整個文章的結論。
以上是順成立量。
巳二、逆成立量
庚一、廣說
辛一、果圓滿
壬一、救護
(疏)巳二、逆成立量 分二:庚一、廣說,二結義。初又分二:辛一、果圓滿,二、因圓滿。初又分二:壬一、救護,二、善逝。初又分二:癸一、由說四諦顯為救護,二、抉擇所說四諦。今初
(講記)順成立與逆成立有何不同?差別有「能了知的因」與「能生的因」。當自宗說量是了知一切法,外道就質疑:沒有人知道他瞭解什麼?能證明嗎?於是自宗就交代能知的因,從前面講到此處。對此,外道又質疑:即使有能了知的因,也沒有產生它的因素—能生的因素。如佛能無誤地講四諦,如何證明?這又是從哪里生起的?以下就開始說能生的因素。所以有二個目的,順成立與逆成立目的不同。這些都是在回答前偈頌「量知不現義,無彼能立故,殷重修非有,有作如是說」。
因為是逆成立量,所以先講果圓滿再講因圓滿。講果圓滿時,談到救護和善逝二個內容。「由說四諦顯為救護」即能夠講四諦,能夠講說四諦就涉及四諦的內容,所以接著「抉擇所說四諦」。
順著禮贊文「敬禮成量欲利生,大師善逝救護者」講下來,善逝在前,救護者在後。善逝講的是具備圓滿的斷德,就是從斷德方面講,從而變成了救護者。逆著禮贊文講時,從證德方面講善逝。二者差別在:順成立是自利圓滿之後利他,即修悲心,有了強大的悲湣心之後,修加行從而達到自利身,自利之後再去利他;逆成立時講了四諦,為什麼能講四諦?要講祂懂多少這方面。純粹利他行是從那裏來的?要有遍智才有辦法,從這個角度去講。所以前面是自利利他的程式,後者則是這種利他心從那裏來的?最符合的因素是證德。這個證德是從那裏來的?由加行到意樂,這樣推下去的,所以善逝的內容會有點不一樣。
此外,自宗開始時說要修無量劫的悲心,他人說沒有前生來世,怎麼修下去?自宗就說有前生來世的理由。之後,講四聖諦的苦諦時,又說輪回無始。前面說有前生,所以也有來世,重點是要說悲心可以一再地增長;後面講苦諦時則是講輪回無始。所以雖然都在討論前生來世,但二者的角度並不同。
(論)複次救護者,宣說四聖諦。
(疏)上來由順次門成立世尊是定量士夫。複次當由逆次門成立。謂佛世尊是救護者,以宣說四聖諦到究竟故。
(講記)從這邊開始逆著禮贊文來建立世尊是士夫量。世尊是救護者,因為宣說四聖諦。
我們可以這樣想:豬、狗、牛等天天跑來跑去,都很希望離苦得樂,但是豬狗牛等都依自己的希求而行,即使獲得它所希求的,能不能獲得快樂(救護)?不行。我們人類也是一樣,有很多想法、希求,也堅信獲得時就會得到快樂、得到保障、得到救護。但是這些希求和豬牛等的希求差不了多少,在佛菩薩看來都是一樣的。我們為了各自的快樂,有各自的目標,我們這種得樂和佛菩薩所宣說的得樂並不相同。佛菩薩要宣說四聖諦才能使眾生得到快樂(或救護),四聖諦中,苦諦和集諦是幫倒忙,只有滅諦和道諦才會幫我們的忙。透過學習四聖諦、修四聖諦,當得到道諦和滅諦時,就真正得到了救護。因此,最低限度的救護是永不墮三惡趣,更好一點是脫離輪回,最好的是成佛,完全沒有煩惱障、所知障的危害就是得到最終的快樂。所以救護我們的是誰?會說佛菩薩會救我們,可是佛菩薩能夠做什麼?其實除了宣說四聖諦外,沒有其他辦法。真正救我們的是道諦和滅諦。並不是道諦和滅諦會跑來救我們,而是當自己有了道諦和滅諦時,就不會墮到三惡趣、輪回。
輪回的苦非常多,我們解決了一個苦又會產生另一個的苦,解決這個苦又有那個苦,永遠無法滿足,如一個人拼命想當國王,當上了國王,難題又接踵而至。這些苦的解決方法,不過是挖東牆補西牆,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真正的辦法、真正的救護就是道諦和滅諦。對這方面要有很好的認識,由這個方向來學習、努力。如果你相信道諦和滅諦,就可以說是對佛法非常有信心的三寶弟子,因為你已經真正地相信了佛法;如果你對道諦、滅諦一點認識都沒有,即使口說佛陀很棒,在內行人看來,一點相信佛法的基礎都沒有,不能算是相信佛法。說「佛陀畫得好漂亮」、「佛有三十二相,如果我有三十二相多好」,這種喜歡佛和喜歡一個明星沒什麼差別。當然因果是不可思議,對佛有好感引生的果報是很難說的,除此之外,可以說是一塌糊塗。所以要好好想一下這方面。只要你真的對道諦和滅諦有一些肯定就會很好。對道諦、滅諦有信心,對它皈依,當有「除了它之外,沒有任何的方法能真正解決問題,其他的方法不過是挖東牆補西牆罷了」,有這種想法才是真正的皈依,否則只是口頭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的內容則是另外的內容,那根本就不是佛法的皈依方式。我們學《廣論》或《釋量論》,對認識道諦、滅諦這方面有很大的幫助,不然很難做到真正的皈依。
滅諦-滅除苦和苦因,解脫-從苦和苦因當中解脫出來,涅槃-寂靜了、熄滅了苦和苦因。字面上,滅諦、解脫、涅槃這一類字眼所表達的幾乎是一樣。當然不能單從字面上去看,實義上,它們有層次上的差別。我的意思是:我們要修道來滅除煩惱,從而達到滅諦、涅槃或解脫,瞭解它們的過程中一定要穿插苦諦、集諦來理解,如講滅諦時一定要講苦諦和集諦,因為滅諦就是在滅除這些,講涅槃、解脫或講道諦時也是一樣。什麼是道諦?就是一些方法。什麼方法?讓我們斷苦諦、集諦,得涅槃、解脫的方法。那個方法是內在的方法,還是外在的方法?那是內在的方法,是一種心理狀態……,總之,就是要將四諦穿插來理解。
子一、苦諦
(疏)癸二、抉擇所說四諦 分四:子一、苦諦,二、集諦,三、滅諦,四、道諦。初又分四:醜一、明苦,二、成立彼無始,三、破計有始,四、解說諦相。今初
(講記)佛為什麼是救護者?因為祂講了四聖諦,這個才真的能夠救護,也不是佛講了四聖諦就能救護你,你自己要證得道諦和滅諦才能救護自己,這是整體的概念。下面就剖析什麼是四聖諦,從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依次講下來。
談到苦諦時,先明苦,再講輪回無始,即建立無始,第三、破有始,第四解說諦相。
(論)苦流轉諸蘊。
(疏)由宣說四諦是救護者。何為四諦?曰:苦、集、滅、道,是為四諦。苦諦雲何?曰:謂五取蘊,是名苦諦,從無始來流轉生死故。
(講記)什麼是苦諦?說到「苦流轉諸蘊」,這是先講例子,再講它為什麼是苦諦。就好象說「這個就是桌子」,為什麼?就講出它的定義。
「五取蘊[69],是名苦諦,從無始來流轉生死故」:什麼是苦諦?什麼是輪回?苦諦跟輪回一樣嗎?不由自主地由業與煩惱支配,使有情的心相續不斷受取有漏蘊的某一次,即輪回。輪回只是苦諦的一個例子,苦諦包含山川大地等,但也不是所有的山川大地都是,如極樂世界的山川大地就不在苦諦當中。阿里山是苦諦,但它不是輪回。為什麼是苦諦?因為它是業跟煩惱所帶來的。凡不自主地由業與煩惱帶來的,都會是苦諦。[70]
我們的身體也是業跟煩惱帶來的,它是苦諦,而且是輪回。輪回指的是什麼?誰在轉?我的手、我的頭、我的身體如果是輪回的話,是我的身體在流轉嗎?輪回就是一直在流轉,從欲界轉到色界,再轉到無色界,再轉到欲界,像輪子一樣,不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在轉動,是在這些範疇當中流轉,也可以說從豬,到狗,到牛,到人,……,這樣繞圈子。問題是蘊體沒有轉,我的身體在死亡時就被燒掉,它只會當一個人的身體,也不可能再當天人的身體、魚的身體或馬的身體,所以它沒有流轉,可是流轉的名稱又要加附在它上面才可以說它是輪回。即無始以來一直流轉三有當中的某一成分,那個就叫做輪回。我的身體是這個情況,一直流轉的其中一份,從色界流轉到欲界,從欲界再流轉到無色界,從界方面講,有這些地區;從身體來講,有人、馬、天人、阿修羅,就這樣轉來轉去,所以我的身體是輪回,一直流轉的一份之故。舉例來說,我早餐常常要吃麵包,今天早上吃的麵包就變成一直以來吃很多次麵包當中的其中一次,類似這種情況。
輪回是要在輪轉當中去解釋它。什麼叫輪回?轉來轉去的樣子。但什麼是輪回?三有是輪回嗎?可是三有並沒有輪轉。心在轉、補特伽羅在轉、煩惱也在轉,這些是輪回嗎?它們是在輪回,不是輪回。業與煩惱跟車子的汽油差不多,它會轉動車輪,它是轉者、推動者,它自己也跟心續一樣繞著三界跑,從這方面來講也是在轉。一方面在轉,一方面在推動,通常比較會從推動這方面去講它。我在三界輪回,在六道輪回,但我不是輪回。我明明在輪回為什麼就不是輪回?說我是輪回會有什麼弊端?輪回是要斷除的,修空正見就會斷除。修空正見不會把我消滅掉,所以我不是輪回。
凡夫一直在三界,在六道中轉來轉去,所以他在流轉,他在輪回,是流轉者;心也是在輪轉,但不會說是輪回;業和煩惱也是在輪回,但它主要是推動者,所以這些都在流轉,可是都不是輪回。輪回是什麼?某一個凡夫的某一個身體。問題是它沒有在流轉。所以流轉的不是輪回,沒有在流轉的偏偏是輪回,會有這樣的情況。雖然字義與實義並不會有絕對關係,但總該在某些地方要有一點符合,既然說凡夫的某一個蘊體是輪回,但它又沒有輪轉,那麼這是怎麼講的呢?就舉早餐為例,譬如早餐吃麵包,問:「你早餐吃這個?」你可以舉起手上的麵包說:「我一直吃這個!」你真的一直在吃這個嗎?你一直在吃麵包,但你並沒有一直在吃你手上的那個麵包,那個今天吃了就沒有了。雖然這個早餐只是今天吃,今天吃了就沒有了,可是說「我一直在吃這個麵包」並沒有什麼矛盾,他人不會說:「你怎麼會一直在吃?五分鐘內你就吃完了,明天就不會再吃了!」不會這樣狡辯。所以手上拿著今天早上的一塊麵包,說「我一直吃這個」,可不可以?可以。手上那個只有吃一餐,可是講話時可以說「我一直吃這個」,這是講得通的。同樣的,我們的蘊體其實就是一次,今生才用得到,可是一直在輪回的就是「這個」,雖然沒有輪回,連一次都沒有,可是輪回的名稱可以取給它,這與「我一直在吃這個」一模一樣,雖然沒有一直吃,只是吃一次,可是「一直在吃」的語言可以用在它上面。
所以輪回是苦諦,但苦諦不見得都是輪回,像三有中的桌子、椅子等是苦諦,但不是輪回。
「苦流轉諸蘊」:這句話表面上講諸蘊(五取蘊)是苦的、是流轉的。可是我們要說它並沒有流轉,講它是輪回,它在流轉的意義要如前面一般解釋。如何流轉?下文就有很多剖析,步驟是這樣:第一講流轉,第二講苦,第三講如何斷除它們。
(疏)醜二、成立彼無始 分二:寅一、出因,二、成立相。今初
(講記)首先講的是苦諦。因為我們都是不認識苦諦的人,所以要認識苦諦。如同前說,一頭豬也有它喜歡的、討厭的,但它喜歡的只是它自己認為快樂的而已,以佛看來,就不是快樂的。也就是說要說一個你根本不認為是苦的東西。有兩個層次:先舉出一個例子及講它為什麼是,所以就講到「苦流轉諸蘊」。諸蘊指的是五蘊體,我們的色受想行識就是這邊講的諸蘊。它是流轉的,也就是它是輪回。五取蘊是輪回,它也是苦,是在講它為什麼是苦。所以諸蘊是例子,講到它的行相時,才講到苦和流轉這二個內容。因此,有苦及流轉這二個內容。
什麼叫做流轉?從欲界到色界、無色界一直輪轉,無始以來一直輪轉。什麼叫做無始以來?那有什麼無始?就牽扯到下面的內容。五取蘊主要是由愛取有的愛取帶來的,而愛取又來自上一輩子,上一輩子又由上上一輩子的愛取有產生。但外道不認為如此,外道認為貪(愛取)不是來自於上一輩子的貪,貪不是來自於貪,而是產生於身體等。因此,自宗就透過剖析來講「輪回無始」這個問題。
下文解釋了「貪是從那裏來的」,最主要是要說輪回無始。接著又介紹無常、苦、空、無我,這是為了解釋苦。本來業和煩惱在三界一直流轉已經很苦了,這已經順帶交代了苦,但是經論中的說法不同,經論說到「以無常、苦、空、無我所標示的染汙品叫做苦諦」,為了解釋這個,才會講到無常、苦、空、無我。講了輪回、也交代苦,接著會產生「能不能斷除」的問題?如果不能斷除苦,那麼苦就苦了,沒什麼辦法;但若能斷除苦,就要往這方面努力。所以就討論能不能斷除苦。此時就會涉及苦的來源。雖然苦的直接因素是煩惱,但最終因素是我執,所以討論我執能不能斷。若能斷我執,苦就可以斷,若無法斷除我執,苦就不能斷。所以要記得有三個內容:輪回的部份、苦的部份、可以斷輪回和苦(即為什麼可以斷我執)的部份。如此會有整體的概念。
以下說輪回無始這部份。「出因」:講一個正理。如:聲是無常,以是所作性故。這個就是出因,講出正理。為什麼是所作性?因為……,這部份就叫成立相。
(論)由修習現見,貪等明顯故。
(疏)順世派雲:前因不成,無前後生故。曰:初生無間之貪等,應有前念同類為先導,以現見由於修習能明顯故。
(講記)順世派認為沒有前生來世。自宗說有前生來世,因為初生當下的貪,它猛不猛烈都是由前面貪的強弱形成它的強弱,這就說明有前生來世。「修習」:不是指修行,是串習之意。「現見」:親眼看到。現實生活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如一直串習貪某一物,一直串習它的美好,貪就越來越猛烈,這就說明前面的貪對後面的貪的影響。
(疏)寅二、成立相 分二:卯一、破無因生,二、破邪因生。今初
(講記)貪來自於貪或其習氣,且其習氣也來自於貪。初生嬰兒的貪也來自於貪,如此就有前生,有前生就會有前前生,這樣往前推到無始,這是正確的指出貪的因素。可是外道不這麼認為,有部份人主張無因而生,即貪是莫名其妙生的,不是由什麼特別的因素生的。有主張貪從細胞等生,或某一個神認為你要有貪,你就有了,這些是邪因(不對的因素)。
(論)非是隨欲性,無因生違故。
(疏)初生之貪等,非無因緣隨欲而生,以暫時生故。此因決定,若無因者生相違故。
(講記)「隨欲而生」指隨著我們的想法沒來由的生。初生的貪等不是沒有來由的生,是有因緣而生。無因而生是很矛盾的事情。
「暫時生」:即偶爾有,偶爾沒有。偶爾有是在某些情況下才會有之意。一切無常法都是在某一些因緣條件下才會偶爾有,不具備因緣條件時就偶爾沒有;如果是無因而生(沒來由的生),就不會有這些情況。像這棟房子一百年前是沒有的,二百年後也可能沒有,是在某一些條件下,在某一時間點才會有。無因生與暫時生是相衝突的。
(疏)卯二、破邪因生 分二:辰一、破三病為因,二、破四大種為因。初又分二:巳一、標,二、釋。今初
(講記)輪回的根本是無明我執,但其親因(直接產生蘊體的因素)是貪。下文要解釋貪是由貪產生,要解釋這點就要破除貪是由病或由四大種(地水火風)產生的說法。
(論)由有錯亂故,非風等之法。
若謂性雜故,無過。則彼法,餘法何不見?
(疏)若謂貪等三毒非從前念同類所生,是從三病如次而生。謂從痰生貪,從膽生瞋,從風生癡。曰:貪等三毒,非風等之親果法,以於風等有錯亂故。現見患痰病者,瞋增上故。若謂痰中有膽性雜故,無錯亂過者。曰:於痰病者,彼膽病法除彼瞋外,為何不見有肉黃等餘法?理亦應見,以彼有親因膽病故。
(講記)外道:貪不是從貪生的,而是從三病依次產生的。從痰生貪、膽生瞋、從風生癡。[71]自宗:貪等三毒不是從風、膽、痰產生的,有錯亂。你說由痰生貪,可是痰很嚴重的人也生瞋。或風很嚴重的人,照你的講法應該生癡才對,可是風病嚴重的人也會生貪。這些是可以看到的,所以有錯亂。外道又說:基本上分痰膽風,貪是從痰生的,可是痰裏頭又有膽、風,性質混雜。所以痰很嚴重的人也會生瞋,是因為痰裏頭有膽,它們的性質是混雜的,因此不會有你(自宗)所說錯亂的過失。自宗:如果痰裏頭確實有膽,那些人為什麼只生瞋,而沒有皮膚黃等膽病的症狀產生?應該產生才對。
(論)一切貪應同,故非一切法。如色等無過。
若非由特殊,諸業增上者,彼諍亦相同。
(疏)又貪等三毒應非一切病之親果法,以若是者,則三病等分之一切人,應有貪心大小相同之過故。若謂如大種因雖相同,然色體等有大小不同者,故無過失。曰:于彼色體亦應無大小差別之諍相同,以於彼色,若非特殊諸業為增上緣,其大種因皆相同故。
(講記)自宗:若如你所說痰膽風能生貪瞋癡的話,痰膽風平衡時,有情的貪也應相同、瞋也應相同、癡也應相同;但事實上,這三者平衡時,不見得貪瞋等都相同,所以貪瞋等不是它們的果。(「一切法」是一切果。)通常會說四大平衡,人就健康,四大不調才導致人生病。在西藏的醫學中,每個人都有痰膽風,但是只要它們平衡就健康,不平衡時才生病。這邊是說,三者平衡的人,貪心大小也應該相同才對,但事實並非如此,所以不能說貪等是三者之果。
外道:就像四大產生你我的身體、膚色、高矮胖瘦雖有不同,但它們的因素是相同的。與此相同,貪等雖然來源都是痰膽風,但貪心大小可以不同。(「如色等無過」。)
自宗認為身形大小等的因素,除了四大之外,還有業這個因素。如果不是這樣,四大完全相同的二個人,應沒有膚色高矮胖瘦不同的情況。(「若非由特殊,諸業增上者」。)所以這個說法還是有問題。(「彼諍亦相同」)
(論)若計貪等是,一切法性者,無能、無自性,果由何不同?
(疏)又若計貪等三毒皆可從一切病生,是一切病自性之法者。曰:是則三毒果法由何因由而不相同?理應相同,都無差別,以無差別功能,及無不同自性故。以從一切病皆生三毒故,當知貪等非三病之親果。
(講記)若說貪等都是從痰膽風生,是一切病自然產生的果法,那麼,三毒的不同是由什麼產生的?因素方面完全一樣,果為何有這些差別?不應該。前面說過,某一因素強烈,它的果也強烈,果的強烈代表因素強烈,但三毒與三病之間看不出這樣的情況,所以三毒不是三病的親果。
(疏)巳二、釋
(論)諸患雖有別,而無差別故。不成者,非爾,一切變,變故。亦非一切生。
若因增長時,果不可衰減,猶如煩熱等。
貪等之轉變,是從苦樂生。
(疏)貪等三毒亦非從一切病親生,以諸病患有增減之差別時,而三毒等不會有增減之差別故。若謂因不成,以由膽病逼身,生瞋恚故。曰:僅由爾許,非因不成,由一切病變化加重,皆能變化生瞋恚故。根本因決定,以因增長時,果不可衰減故。喻如從膽病增長,則增長煩熱等。又貪等轉變,非唯從病生,是從苦樂所生故。
(講記)頌文「亦非一切生」應置於最前面(放在後面是因為文法寫作的關係),即貪等三毒亦非從一切病直接產生。「亦非一切生,諸患難有別,而無差別故」:貪等非從一切諸患所生,因為因改變時,果不會有差別之故。因方面有差別,而果方面沒有差別的話,就不能說有因果關係。所謂因果關係是因方面的任何差別都會影響果的差別,或是果的一切差別都來自因的差別。三病(「諸患」)雖有差別,而三毒沒有差別,這二個就不能形成因果關係。
對於自宗所說,外道說:因不成。如膽病會讓身體不舒服,從而生瞋恚。自宗:如果只是這樣,沒辦法說因不成,不僅是膽病會讓身體不舒服而生瞋,一切病都會如此。
「若因增長時,果不可衰減,猶如煩熱等」:因增長時,果不可以衰減,因增長時,果也要增長,就舉了膽病產生的時,也會煩躁。「根本因決定」:前面是因明論式「貪等非從一切諸患所生,因為因改變時,果不會有差別之故」,這個因明論式是對的,因為因增長,果就應增長,因的變化要導致果的變化。
「貪等之轉變,是從苦樂生」:且貪等不見得都是從病產生的,因為苦、樂也會導致貪等的產生。
(論)不等分生苦,若不生貪者,當說由何生?
從等分增液,從彼生貪者,不等見有貪,餘等分亦非。
餘盡,滴血亦。一女液無定,於一不猛貪。
若色等亦支。非,皆不定故。無定,應不生。不執德,應生。
執德亦是支。應一切皆成,執為功德者,因無差別故。
(疏)試問:若從三病不等分所生痛苦,不生貪者,當說由何生貪?若謂由三病等分增長精液,從彼生貪者。曰:彼不應理,現見三病不等分者亦有貪故。余瑜伽師雖三病等分亦非有貪故。又餘士夫,精液雖盡,由於滴血亦見生貪故。又如貪著一婦女之士夫,于彼一婦女應不成猛利貪者,以于彼一婦女增長精液無決定故。若謂亦須好色等為生貪之支分者。曰:婦女之妙色,非是貪欲之親因,以於一切具妙色者,不決定生貪故。於不決定有妙色者應不生貪,有此過故。又于妙色不執功德亦應生貪,有斯過故。(以上三句說妙色非生貪之親因。(一)於有者不決定生,(二)不計為好則不生貪,(三)於無者亦有生者。)若謂於妙色執為功德,亦是貪之支分者,曰:婦女妙色正現前時,一切士夫皆應成為於彼妙色執功德者,以有彼因無差別故。
(講記)自宗:若說三病生三毒,但是因為三病不等分的原因產生了苦,產生了苦,就變成生不起貪,反而會生瞋,如此由何生貪呢?外道:三病等分時會生精液,由彼生貪。外道想說的是:三病的確可以生貪瞋癡。但是有時三病不平衡時,會造成身體上的病痛。有病痛時,當然就不會生貪,反而會生瞋。也就是基本上,三病生三毒,但是碰到逆緣—不平衡,導致身體不舒服,因而生瞋,也就阻礙了生貪。那要怎麼樣才會生貪呢?就說到三病等分(「等分」為平衡之意),身體健康,會增長精液,由彼生貪。
「不等見有貪,餘等分亦非」:自宗說:三病不平衡的人不見得沒有貪;三病平衡的人不見得就會生貪,如修不淨觀的瑜伽師雖然三病平衡,但是沒有貪。因此,不見得三病平衡就會生貪,三病不平衡就不會生貪。
「餘盡,滴血亦」:除此之外,貪心很強的士夫,精液完全沒有了,但是貪仍是不減。「一女液無定,於一不猛貪」:如某人喜歡某一婦女,就不應該對此婦女生猛利貪著,因為沒有對此喜歡之婦女增長精液生貪。外道:境方面還要妙色才是生貪的因素。(「若色等亦支」)自宗:婦女的妙色也不決定生貪。有些人喜歡的是妙色,但是有些人生貪的物件不見得是妙色,所以不一定。(「非,皆不定故」)「無定,應不生」:即使婦女很漂亮,但對某人來說不是如此,這樣也不會生貪,如此妙色也不是生貪的因素。若說妙色是生貪的因,婦女很漂亮,即使是很討厭她的人看來(「不執德」),也應該生貪才對,但是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