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29 20:27:41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29 19:51:06   編輯部 報導

本論文以敘事學角度進行佛經文本分析,藉由對《金光明經》敘事結構、表現形式及其話語的把握,釐清此經之文學特質,並凸顯佛經獨特的敘事性。


第一章 緒論:指出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前人研究成果探討、研究範圍方法與步驟,並說明本研究之架構。
第二章《金光明經》的成立與傳譯:根據學者研究,《金光明經》約於西元三、四世紀間成立,並於北涼玄始年間(A.D.412-427)由曇無讖翻譯傳入中國後,經過多次傳譯。自隋唐至宋代,《金光明經》在中國佛教中頗受重視,尤其是天台宗對此經更多所發揮,直至明代都尚有天台僧人為此經注疏。


第三章《金光明經》之敘事結構為「一鼎三足」的結構:全經以「永恆光明的佛陀觀」作為主軸,崇敬讚美佛陀的信仰內涵迴旋反覆出現,成為貫穿整部經文的主旋律。「普會貫通大小乘思想要義」、「弘揚天神天女信仰」、「強調最勝的世間 / 解脫雙重性利益」則成為主軸之下的三個輔軸,架構起全部經的敘事內容,由此開展出兼顧此岸/彼岸、世間/解脫、理/事圓融的信仰內涵。


第四章《金光明經》之敘事形式:運用敘事學的觀點分析經文的敘事形式形式,著重在探究《金光明經》敘事手段與技巧的運用。首先論述其全知視角的運用,其次分析此經「系列劇式」的敘事情節,藉由眾神的聚會組成一幕幕如序列劇般的敘事模式。最後,探討此經時間與空間敘事的幻化多變的特點。


第五章《金光明經》之敘事話語:首先分析其語言表達方式,探究此經韻散結合的表述形式,以及運用對話、套語的表現手法;再者,分析此經修辭特色,如何在各種修辭法的交互運用下,使經文別具節奏旋律之美。最後探討形象化的文學語言,以意象分析為主,討論經中「光明」、「金鼓」以及「如意寶珠」等鮮明意象所顯露之特色與宗教意義。


第六章 結論:最後指出《金光明經》的文學價值在於(一)別具匠心的藝術結構:「一鼎三足」的敘事結構開展理(宗教理論)/事(信仰/儀式)圓融的信仰內涵;(二)靈活彈性的佛經文學形式:富有彈性的敘事形式-承載深刻佛理奧義和多元的天神信仰內容;(三)創造性模擬的藝術語言:優美生動的敘事話語-展現佛經特有的話語世界。最後考察《金光明經》在中國的流傳,「護國」與「懺悔滅罪護國」二個主題發揮很大的作用,於是此經屢次作為鎮護國家的經典,而受皇室重視;另一方面,它又是懺悔滅罪的盛典,而廣為世人接受。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1/碩士/091NCCU5045015

研究生:周敏惠  指導教授:丁敏      電子全文電子全文 

 

丁敏 -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一、專書
(一) 佛教典籍
*《金光明經》及其相關注疏
《金光明經》 北涼 曇無讖譯 《大正藏》16冊CBETA T16 No. 663 《金光明經
《合部金光明經》 隋 寶貴合 《大正藏》16冊
《金光明經玄義》 隋 智顗說;灌頂錄 《大正藏》39冊1783 《金光明經玄義
《金光明經文句》 隋 智顗說;灌頂錄 《大正藏》39冊
《國清百錄》 隋 灌頂 《大正藏》46冊
《金光明經疏》 隋 吉藏撰 《大正藏》39冊
《金光明最勝王經》 唐 義淨譯 《大正藏》16冊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唐 慧沼 《大正藏》39冊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 宋 知禮述 《大正藏》39冊
《金光明經文句記》 宋 知禮述 《大正藏》39冊
《金光明經玄義順正記》 宋 從義撰 《卍續藏》31冊金光明經玄義順正記》卷1
《金光明經文句新記》宋 從義 撰 《卍續藏》31冊
《金光明經照解》 宋 宗曉述 《卍續藏》31冊
《金光明懺法補助儀》 宋 遵式集 《大正藏》46冊
《金光明經最勝懺儀》 宋 知禮 《大正藏》46冊
《金光明經科註》 明 受汰集 《卍續藏》92冊
《金光明經感應記》 明 受汰重輯 《卍續藏》92冊
*其他佛典
《長阿含》 後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 譯 《大正藏》第1冊
《大樓炭經》 西晉 法立共法炬 譯 《大正藏》第1冊
《起世經》 隋 闍那崛多等譯 《大正藏》第1冊
《雜阿含》 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 《大正藏》第2冊
《增一阿含》 東晉 瞿曇僧伽提婆譯 《大正藏》第2冊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 鳩摩羅什譯 《大正藏》第8冊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 唐 不空譯 《大正藏》第8冊
《法華經》 姚秦 鳩摩羅什譯 《大正藏》第9冊
《華嚴經》 東晉 佛馱跋陀羅譯 《大正藏》第9冊
《地藏菩薩本願經》 唐 實叉難陀譯 《大正藏》第13冊
《佛說四天王經》南朝宋 智嚴、寶雲譯 《大正藏》15冊
《觀佛三昧海經》 東晉 佛陀跋陀羅譯 《大正藏》15冊
《毘沙門天王經》 唐 不空譯 《大正藏》21冊
《佛說毘沙門天王經》宋 法天譯 大正藏第21冊
《北方毘沙門天王隋軍護法儀軌》 唐 不空譯 《大正藏》21冊
《北方毘沙門天王隋軍護法真言》 唐 不空譯 《大正藏》21冊
《毘沙門儀軌》 唐 不空譯 《大正藏》21冊
《北方毘沙門多聞寶藏天王神妙陀羅尼別行儀軌》唐 不空譯 《大正藏》21冊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唐 不空譯 《大正藏》21冊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 唐 不空譯 《大正藏》21冊
《堅牢地天儀軌》 唐 善無畏譯《大正藏》21冊
《歷代三寶紀》 隋 費長房撰 《大正藏》第49冊
《佛祖統紀》 宋 志磐撰 《大正藏》第49冊
《佛祖歷代通載》 元 念常集 《大正藏》第 49冊
《釋氏稽古略》 明 覺岸編 《大正藏》第 49冊
《三國遺事》 高麗 一然撰 《大正藏》第 49冊(辯才天)
《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 隋 灌頂撰 《大正藏》第 50冊
《高僧傳》 梁 慧皎撰 《大正藏》第50冊
《續高僧傳》 唐 道宣撰 《大正藏》第50冊
《宋高僧傳》 宋 贊寧等撰 《大正藏》第50冊
《三寶感應要略錄》 宋 非濁集 《大正藏》第51冊
《廣弘明集》 唐 道宣 《大正藏》第52冊
《集古今佛道論衡》 唐 道宣撰 《大正藏》第52冊
《經律異相》梁 寶唱等集 《大正藏》第53冊
《法苑珠林》 唐 道世撰 《大正藏》第53冊
《翻譯名義集》宋 法雲編 《大正藏》第54冊
《大宋僧史略》宋 贊寧 《大正藏》第54 冊
《出三藏記集》 梁 僧祐撰 《大正藏》第55冊
《眾經目錄》 隋 法經等撰 《大正藏》第55冊
《大唐內典錄》 唐 道宣撰 《大正藏》第55冊
《古今譯經圖紀》 唐 靖邁撰 《大正藏》第55冊
《開元釋教錄》 唐 智昇撰 《大正藏》第55冊
《閱藏知津》明 智旭 《佛教大藏經》第113冊
《律苑事規》 元 省悟 《卍續藏》第106冊
《供諸天科儀》 清 弘贊 集 《卍續藏》第129冊
《重編諸天傳》 宋 行霆 《卍續藏》150冊
(二) 佛學研究
大村西崖《密教發達志》,台北:華宇,1986。
巴壺天、李世傑 譯;木村泰賢 《人生的解脫與佛教思想》,台北:協志工業, 1958。
方立天 《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台北:桂冠,1994。(2刷)
王文顏 《佛典漢譯之研究》,台北:天華,1984。
冉雲華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論集》,台北:東初,1990。
冉雲華 《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台北:東大,1995。
古正美 《貴霜佛教政治傳統與大乘佛教》,台北:允晨,1993。
印 順 《佛學概論》,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新版一刷)
印 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81。
印 順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出版社,1986。
印 順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編者自刊,1968。
吳汝鈞 《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1995。
吳汝鈞 《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1994。
吳汝鈞 《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1982。
呂 澂 《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1986。
呂 澂 《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1987。
呂 澂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現代佛學大系23),台北:彌勒,1983。
李世傑 譯;高崎直道 等著《如來藏思想》(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8),台北: 華宇,1986。
季羨林 《季羨林佛教學術論文集》,台北:東初,1995。
林太、馬小鶴譯;中村元譯《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台北:淑馨,1990, 頁208。
金倉圓照 等編《德格版‧西藏大藏經總目錄》(世界佛學名著譯叢29、30), 台北:華宇,1985。
梁啟超 《佛學研究十八篇》,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許洋主 譯;山田龍城 著《梵語佛典導論》,台北:華宇,1988。
陳詠明 《佛教的大千世界》,台北:文津,1995。
傅偉勳 《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1990。
楊白衣 譯;小野玄妙 著 《佛教經典總論》,台北:新文豐,1983。
劉欣如 譯;水野弘元 著 《佛典成立史》,台北:東大,1996。
魏承思 《中國佛教文化論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關世謙 譯;道端良秀 著 《中國佛教與社會福利事業》,高雄:佛光,1986。
釋慧廣 《懺悔的理論與方法》,高雄:法喜出版社,1989。
(三) 佛教史
中村元等著,余萬居譯 《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台北:天華出版事業公司, 1984。
王世安 譯;A.K.Warder著《印度佛教史》(世界佛學名著譯叢33),台北: 華宇,1988。
史金波 《西夏佛教史略》,台北:商務,1993。
任繼愈 《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印 順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1988。
呂 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台北:里仁,1985。
杜斗城 《北涼佛教研究》,台北:新文豐,1998。
張 弓 《漢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莊昆木 譯;平川 彰 著《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2002。
郭 朋 《中國佛教史》,台北:文津,1993。
陳季菁 譯;高雄義堅 著 《宋代佛教史研究》(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47 冊), 台北:華宇,1987。
湯用彤 《隋唐佛教史論稿》,台北:木鐸,1988。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駱駝,1987。
黃啟江 《北宋佛教史論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
藍吉富 《佛教史料學》,台北:東大,1997。
魏長洪 《西域佛教史》,烏魯木齊: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1998。
釋依法 譯;Stanley Weinstein 著 《唐代佛教-王法與佛法》,台北:佛光,1999。
(四)佛教文學
丁 敏 《佛教譬喻文學》,台北:東初,1996。
中國古典研究會編 《文學與佛學的關係》,台北:學生,1994。
王曉平 《佛典‧志怪‧物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永 祥 《佛教文學對中國小說的影響》,台北:佛光,1998。(2版)
周慶華 《佛教與文學的系譜》,台北:里仁,1999。
邱敏捷 《文學與佛經》,高雄:復文,2001。
侯傳文 《佛經的文學性解讀》,台北:慧明文化,2002。
孫昌武 《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張曼濤 主編 《佛教與中國文學》,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
梁麗玲 《雜寶藏經及其故事研究》,台北:法鼓,1998。
葛兆光 《中國宗教與文學論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劉衛星 譯;加地哲定 著《中國佛教文學》,高雄:佛光,1993。
蔣述卓 《佛經傳譯與中古文學思潮》,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釋依淳 《本生經的起源與開展》,台北:佛光,1997。(2版)
(五)佛經語言
朱慶之 《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台北:文津,1992。
李維琦 《佛經釋辭》,長沙:岳麓書社,1993。
李維琦 《佛經續釋辭》,長沙:岳麓書社,1999。
俞理明 《佛經文獻語言》,成都:巴蜀書社,1993。
梁曉虹 《佛教與漢語詞彙》,台北:佛光,2001。
顏洽茂 《佛教語言闡釋:中古佛經詞匯研究》,杭州:杭州大學,1997。
(六)佛教美學
王海林 《佛教美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
祁志祥 《佛教美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張文勛 《儒道佛美學思想探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88。
曾祖蔭 《中國佛教與美學》,台北:文津,1994。
蕭振邦 《佛教美學初探》,台北市: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1995。
(七)文學類
王 立 《心靈的圖景-文學意象的主題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王希杰 《修辭學通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
王德春 主編 《修辭學辭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申 丹 《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2版)
李文彬 譯;佛斯特 著《小說面面觀》,2000三刷。
沈 謙 《修辭學》,台北:空大,1995。
季羨林 《比較文學與民間文學》,北京:北京大學,1991。
胡 適 《中國白話文學史》,台北:遠流,1992。
胡亞敏 《敘事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唐躍、譚學純 《小說語言美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浦安迪 《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2刷)
高辛勇 《形名學與敘事理論》,台北:聯經,1987。
高辛勇 《修辭學與文學閱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黃慶萱 《修辭學》,台北:三民,1975。
楊 義 《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
劉世劍 《小說敘事藝術》,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
劉守華 《比較故事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
劉守華 《故事學綱要》,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
魯 迅 《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風雲時代,1980。
羅 鋼 《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3刷)
譚學純、朱玲 《廣義修辭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2刷)
二、學位論文
王晴慧 《六朝漢譯佛典偈頌與詩歌之研究》,靜宜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9。
何慧俐 《敦煌佛經感應記:以普賢菩薩說證明經、金光明經、金剛經為研究範 圍》,政大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吳藝苑 《「慈悲水懺」與中國佛教懺悔思想》,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李皇誼 《維摩詰經的文學特質與中國文學》,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4。
宗玉媺 《金光經空品的探究》,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1996。
張家禎 《大悲懺法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張雅惠 《漢文佛典夜叉形象之研究》,中正大學中文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梁麗玲 《賢愚經及其相關問題研究》,中正大學中文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陳玉美 《天台智顗《法華三昧懺儀》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碩士,2000。
陳玉美 《天台智顗「法華三昧懺儀」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0。
陳曉怡 《哪吒人物及故事之研究》,逢甲中文碩士論文,1994。
傅世怡 《法苑珠林六道篇感應緣研究》,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
黃柏源 《智顗醫學思想之研究-以摩訶止觀「觀病患境」為中心》,華梵大學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溫美惠 《華嚴經入法界品之文學特質研究》,政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趙海涵 《天台宗智者大師懺儀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9。
蕭麗芬 《天台懺法之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譚惠文 《妙法蓮華經譬喻文學之研究》,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1997。
釋大睿 《天台懺法之研究》,中華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三、單篇論文:
丁 敏 〈佛教經典故事的主題特色及創作技巧〉,《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 23期,1992.6。
丁 敏 〈當代中國佛教文學研究初步評介〉,《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二期, 1997。
王德恩 〈明代蒙古族的佛經翻譯與文化需求〉,收於《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 術會議論文集下輯》,1995年7月。
史金波 〈西夏文《金光明最勝王經》序跋考〉,《世界宗教研究》,1983。
牟宗三 〈金光明玄義論「無住本」〉,收於張曼濤 編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58 冊 《天台典籍研究》,1976。
李正宇 〈唐宋敦煌世俗佛教的經典及其功用〉,《蘭州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 第1 期。
李玉珍 〈佛教譬喻(Avadana)文學中的男女美色與情慾-追求美麗的宗教意 涵〉,《新史學》第十卷第四期,1999年12月。
李賀敏、張琳 譯;茲野井恬 著 〈金光明經感應說話考〉,《佛學研究》第7 期,1998。
李樹德 譯;護雅夫 著 〈回鹘語譯本《金光明最勝王經》(續)〉,《語言與翻譯》 53期,1998第1期。
李樹德 譯;護雅夫 著 〈回鹘語譯本《金光明最勝王經》〉,《語言與翻譯》52 期,1997第4期。
沙武田 〈SP.83、P3998《金光明最勝王經變稿》初探〉,《敦煌研究》,58期, 1998年第4 期。
周北川 〈回鹘文《金光明經》第十四品〈如意寶珠品研究〉〉,《新疆大學學報》 23卷2期,1995 年。
林朝成、張高評 〈兩岸中國佛教文學研究的課題之評介與省思〉,《成大中文學 報》第九期, 2001.8。
施萍亭 〈金光明經變研究〉,《1987敦煌學石窟研究國際研討會文集(石窟考古 編)》,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90。
洪林 譯;渡邊海旭 著〈佛教梵語聖典概觀〉,收於藍吉富編《現代佛學大系》 第43冊,1984,頁28。
孫昌武 〈讀藏雜識-關於佛教的形象與形象觀〉,《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第113期,1992年5月。
許章真 譯;L.N. Mensikov 著 〈中國文學中的佛教寓言故事〉,收於《國外學 者看中國文學》,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
喬 吉 〈內蒙古地區喇嘛教史編纂活動概述(16-19世紀)〉,《內蒙古科學》, 1991年第一期。
游祥洲 〈論中國佛教懺悔倫理的形成及其理念蘊涵〉,《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 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1990。
楊曾文 〈佛教從印度向西域的傳播〉,收於《中國佛學論文集》,陜西人民出版 社,1984年。
葛維鈞 〈佛教故事中的功德觀念〉,《南亞研究》,1999第1 期。
臺靜農 〈佛教故實與中國小說〉,收錄於張曼濤主編《佛教與中國文學》(現代 佛教學術叢刊第19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
趙杏根 〈佛經文學中女性形象概觀〉,《中國文化研究》第四期,2000年。
劉 萍 〈佛教的傳播對古代維吾爾書面語的影響〉,《語言與翻譯》40期, 1994 年第4期。
鄭阿財 〈敦煌寫卷《懺悔滅罪金光明經傳》研究〉,收於《敦煌文藪(下)》, 饒宗頤主編;池田溫等著,1999。
蕭麗華 〈近五十年(1949-1997)台灣地區中國佛教文學研究概況〉,《中國唐代學 會會刊》第九期,1998年11月。
韓廷杰 〈婆羅門教神話和佛教神話比較研究〉,《世界宗教研究》,1994第一期。
釋大睿 〈中國佛教早期懺罪思想之形成與發展〉,《中華佛學研究》2期,1998.3。
釋繼坤 〈菩薩夢經「懺悔」之探討〉,《正觀》,1998.03.25。
四、外文資料
(一) 日文專書:
鹽入良道、金岡秀友 《仏教思想史4》,平樂寺書店,1981。
壬生台舜 《金光明經》(佛學講座13),東京:大藏,1987。
平川 彰 《インダ佛教史》,春秋社,1992。(6刷)
定方 晟 《仏教にみる世界觀》,東京:第三文明社,1980。
金岡秀友 《金光明經の研究》,京都:大東出版社,1980。
泉芳璟(Hokei Idzumi) 《The Suvarnaprabhasa sutra : a Mahayana text called "The golden splendour" 》,Kyoto:The Eastern Buddhist Society,1931。( first prepared for publication by Bunyiu Nanjio(南条文雄);and after his death revised and edited by Hokei Idzumi)
深浦正文 《佛教文學物語》,京都:永田文昌堂,1978(昭和53年)。
深浦正文 《佛教文學概論》,京都:永田文昌堂,1970(昭和45年)。
(二)日文單篇論文:
平松澄空 〈金光明経における陀羅尼〉,《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983年 3月。
禿氏祐祥 〈四天王の信仰と造寺供養〉,《龍谷学報》329期,1940年12月。
林鳴宇 〈四明知礼集と伝える『金光明最勝光明懺儀』の諸問題〉,《印度学仏 教学研究》100(50-2),2002.3.20。
金岡秀友 〈金光明經の佛身論〉,《東洋學研究》12期,1978年3月。
金岡秀友 〈金光明經の懺悔思想〉,《東洋學研究》13期,1979年3月。
長谷川岳史 〈慧沼『金光明最勝王経疏』に関する問題考〉,《印度学仏教学 研究》,2002年3月。
長野禎子 〈『金光明経』における「弁才天」の性格〉,《印度学仏教学研究》, 1988年3月。
宮沢勘次 〈四明知礼の浄土思想」〉,《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998年12月。
宮沢勘次 〈法華経の懺悔思想〉,《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999年12月。
真鍋廣濟 〈歌詠と經典-維摩經‧般若經‧地藏經‧涅槃經‧華嚴經‧金光明 經について〉,《龍谷大學論集》345號,1952年12月。
梅原隆嗣 〈金光明経の護国思想〉,《顕真学報》24期,1939年9月。
梅原隆嗣 〈金光明経の護国思想〉,《顕真学報》25期,1939年10月。
塚本啓祥 〈インダス上流の刻画・刻文の特色とその歴史的意義〉,《印度学 仏教学研究》,2001年12月。
葛野洋明 〈現世利益の研究〉,《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997年3月。
鈴木宜邦 〈知礼教学における『十義書』成立の意義(二) 智円との論争〉, 《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980年3月。
嬰木義彥 〈現世利益和讚の背景〉,《龍谷大學論集》392號,1970年1月。
藤井教公 〈天台と三論の交渉 智顗説・灌頂録『金光明経文句』と吉蔵撰『金 光明経疏』との比較を通じ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989年 3月。
藤谷厚生 〈金光明経にもとづく懺悔滅業の儀礼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 学研究》,1993年3月。
浜野哲敬 〈『金光明経・三身分別品』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 1985年3月。
(三)英文資料
Ludvik, Catherine 〈THE ORIGIN OF THE CONCEPTION OF SARASVATĪ AS GODDESS OF KNOWLEDGE〉,《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998.12.20。
R. E. Emmerick《The sutra of golden light:being a translation of the Suvarnaprabhasottama-sutra》,London:the pali text society,1979。
五、佛學工具書
丸山孝雄 編 《佛書解說大辭典(三)》,京都:大東,1974。
望月信亨 編 《望月大辭典》,台北:地平線,1977。
慈 怡 主編 《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文化,1989。(三版)
藍吉富 主編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

張家禎 《大悲懺法之研究》 政大機構典藏 : Item 140.119/35571

陳玉美 《天台智顗《法華三昧懺儀》之研究

政大機構典藏 : Item 140.119/35546 

Center for Buddhist Studies 國立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黃柏源 《智顗醫學思想之研究-以摩訶止觀「觀病患境」為中心》

華嚴經入法界品之文學特質研究》 

趙海涵 《天台宗智者大師懺儀研究》

譚惠文 《妙法蓮華經譬喻文學之研究》

佛陀教育影音集成: 金光明經 


備註 : 聯絡信箱